诗人顾城的爱情悲剧 那些一见钟情的美好最后都怎么了?

诗人顾城的爱情悲剧 那些一见钟情的美好最后都怎么了?,第1张

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北部一个只有两千人的小岛上,大陆“朦胧诗”诗人顾城,杀妻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其妻谢烨,则倒卧在岛上的一条小径,头部被丈夫用斧头砍伤致死。而他们,曾是让世人羡慕的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神仙眷侣。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写下这名句年少即成名的诗人顾城,没有找到光明,而是让身边人和自己,陷入了永恒的黑暗。

到底是怎样的开始,把这对昔日曾深爱对方的恋人引向了这样的结局?

顾城与谢烨的爱情源于火车上一场美丽的一见钟情式邂逅。

1979年夏天,顾城在一辆从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上遇见了自己的女神,从此开始了他们这场绝世之恋。

那天,21岁的谢烨登上了这俩火车,紧挨着她的是一个带着高帽子的清瘦青年,他就是顾城,一个在当时凭两首短诗而红极一时的“童话诗人”。

顾城在车上画画,画了一个又一个人,画完了身边所有的人,唯独没有画谢烨。后来他告诉谢烨,因为女神的光芒亮瞎了他的眼。

当时没有手机,没有微信。顾城把自己的地址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临下车的时候急急忙忙塞给了女神。

追求谢烨的时候,顾城在谢烨家门口的箱子里躺下,赖着不走。这种名人追求的杀伤力,几乎没有哪个姑娘可以抵挡。

天才诗人和文艺女青年就这样恋爱了。他们开始写信互诉衷肠,共同写下了厚度等于两部长篇小说的文字。

1983年,他们结婚了。 他俩如同连体婴,固然是因为如胶似漆,也是因为当顾城离开了谢烨,会处处碰壁,就像一个巨婴。

顾城生活能力欠佳,也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曾形容自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个偏执的人,喜欢绝对。”熟悉的人形容他:天真、内向、偏执、才华横溢而自私。

而所有认识和见过谢烨的人都说,她美丽,聪明,善良,行事落落大方,跟顾城正好是两个极端。

从他们在一起的第一天起,谢烨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顾城。

1986年,婚后的第3年,顾城不仅写下许多超凡脱俗的名诗名句,还开始思考哲学问题。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哲学家,开始赢得国际声誉。

在一个诗会上,22岁的北大女生英儿,第一次见到了顾城和谢烨。单纯的谢烨彻夜跟她讲述,她和顾城这份爱情的完美。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英儿深受感染。“为什么不是我”这个机灵漂亮的女孩子,发现自己爱上了顾城。

1987年,顾城和谢烨要去德国开会了,就在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他们俩和英儿见了一面。

英儿和顾城面对面地坐着说话,谢烨在一边翻看着杂志。接下来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情,英儿跟顾城表白了。

就在谢烨的眼皮底下,他们俩说了几个小时的话,谈到了《聊斋志异》和那些凄美的故事,顾城心动了。

在顾城的眼中,一个男人,一生当中可能遇到两个非常完美的女性,而她们又如姐妹一般相爱,便是此生的终极理想。

对这份三角恋,谢烨选择了包容,也许她认为,如果爱顾城,就应该包容他的一切,无怨无悔。

和顾城表白后,英儿留在国内,他们开始通信,一写就是三年。

1988年,顾城和谢烨前往新西兰激流岛,定居在这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上。

谢烨尽自己所能的照顾着顾城的饮食起居,既是妻子,又是保姆,既是知己,又是助理。荒谬的是,顾城连妻子对儿子的爱都嫉妒,表示不想要儿子来分享她的爱,为了迁就顾城,谢烨同意把儿子送到岛上一个土著酋长家里寄养。

为了让顾城开心,谢烨也同意顾城的请求,让英儿与他们共同生活。于是英儿于1990年到了激流岛,开始了“三人行”的生活。关于这其中缘由,在采访中,谢烨说她不想顾城伤心。

“英儿对他那么好,我很同情他们之间的感情,成全他们未尝不可。从道理上概念上来说,此事不通。但直接从人性角度来看,就通了有人说我很傻,甚至怀疑我是否根本不爱顾城,其实我是太爱他,才为他们做了很多牺牲。哎,谁也说不清爱是什么东西。”

1992年,顾城和谢烨受邀,前往德国讲学。

英儿在岛上认识了一个50多岁的英国移民。顾城谢烨离开后,他向她求婚。抓住这个机会,英儿结婚,溜去了悉尼。当顾城发现英儿走了以后,几近疯狂。他写了一本书《英儿》描述对英儿的感情和强烈的思念,这让谢烨感到深深的悲伤与绝望。

后来,一个拯救她的人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大鱼,谢烨开始跟他交往。是因为爱,还是报复,或者是孤单无助?我们无从知晓。

顾城发现以后,极为激动,曾经对谢烨动手,掐她的脖子,还惊动了警方。

1993年7月,两人重新回到了激流岛,他俩开始讨论离婚。谢烨的态度很犹豫,顾城情绪也非常波动,他无法面对这个即将会失去谢烨的现实。

1993年10月8日,姐姐顾乡在顾城的房子里写作。突然,外出的顾城回来了,像往常一样,先洗手,然后他说,“出了点儿毛病。我现在去死,你别拦我。”他的脸色变得死灰,对姐姐说,“我把谢烨给打了。”说完他就冲出去,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而谢烨躺在草地上,头上流血,被送到医院几小时后,不治身亡。

顾城诗中曾写道:“你不愿意种花,你说,你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这仿佛是对他们爱情的一句预言,他们的相逢,成了一场错误的邂逅,和悲剧的开始。

他们的爱情悲剧缘于双方个性的悬殊,以及爱的不平等。顾城的爱过于自私和依赖,而谢烨则爱得太卑微,卑微得失去了自我,甚至让自己低到了尘埃里。而这,都不是爱情的长久之道。

无独有偶,同样一见钟情的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惊心动魄的爱情,结局也教人唏嘘。在还未离婚之前,陆小曼便与徐志摩陷入了热恋,徐志摩为了她更是疯狂到不惜抛妻弃子与违抗父命,最终在多方斡旋之下,两人于1926年结婚。

用郁达夫的话说:“志摩热情如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哪里还顾得了伦教钢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

婚后,徐志摩的父母一直不承认这个“伤风败德”的媳妇,陆小曼便用加倍任性,来证明自己在丈夫心中的地位。陆小曼不愿随行前往有“情敌”林微因的北平,用夜夜笙歌来麻痹自己,且故意和别的男子暧昧,看在徐志摩眼里,却都是痛惜的宽容。徐志摩爱得如痴如魔,为了陆小曼,他辗转不停的辛苦授课,甚至做房屋中介赚取几个大洋,来应付陆小曼奢靡的生活。

最终,爱的不平衡让他们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恋走上了绝路。性格差异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不同,夫妻俩吵闹的次数逐渐增多。在一次争吵后,徐志摩悄然离家,乘飞机飞往北平,不料中途飞机失事,一代才子就此猝然殒落,他们的爱情也最终没能逃过悲剧的命运。

其实,爱情最好的模样,应该是若爱他,就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他,并且给他自由。应该是代表着相互的理解和体贴,双方的付出与回报,彼此的尊重与扶持。也应该是如泰戈尔所说的“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就如同《致橡树》里所歌颂的一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钱钟书与杨绛先生的爱情便是如此,一生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彼此成就。杨绛生孩子住院时,钱钟书常常苦着脸来汇报“我做坏事了”。他有时候打翻了墨水瓶,有时候砸了台灯,有时候不小心拔下了门轴上的门球,杨绛也会宽慰他说:“不要紧,我会修。”

杨绛爱丈夫,胜过自己,她也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愿意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和创造力而牺牲自己。她的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是支持,也是一种无私,而钱钟书对她的爱同样如此。于爱情而言,对彼此的理解愈深,感情也就愈好。他们对彼此的理解与支持,让双方在人生的道路上均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才是真正伟大而美好的爱情。

爱不一定要如同夏花般绚烂,也可以如秋叶之静美,不一定要一见钟情般轰轰烈烈,也可以如日久生情般细水长流。

爱不是毫无底线的包容,也不是不顾一切的付出,爱是奉献,是自由,是理解,是呵护,是彼此的依靠,更是相互的交融。

美好的爱情,就像加工一份艺术品,要用一辈子来雕琢,也值得我们终生去守护。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当我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感觉作者是一个十分温柔、细腻、热爱生活的人吧。

但是就是写出了那些美好的诗词的顾城,心中潜藏着一个恶魔,在1993年的时候,“顾城杀妻案”轰动全国,他在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后自杀,仅留下当年五岁的儿子桑木耳。桑木耳在当年的事情发生以后,他过得怎么样呢?

诗人顾城的理想王国与残酷现实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父亲顾工也是一位诗人,他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也学会了写诗。在1979年的时候,顾城在火车上与谢烨相遇,对她一见钟情,在后来他对谢烨展开猛烈追求,顾城与谢烨结婚后,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的生活确实很幸福。

但是这种幸福在后来被他的粉丝李英打破,李英以情人的身份强势插入到两个人的生活中,但是顾城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好三个人感情,之后李英为了绿卡抛弃了顾城,嫁给了别人,这让顾城十分痛苦,为此他在后来还写了一本书《英儿》,回忆两个人在一起时的时光。

顾城是一个生活在理想王国的诗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王国,他带着自己的妻子谢烨定居激流岛。但是顾城却没有一点生活能力,他只知道追寻自己的诗与远方,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却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到了妻子谢烨的身上。

顾城没有工作,谢烨每天都要为自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发愁,为了顾城的理想,她还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专心在家里照顾顾城,这让谢烨的生活十分的痛苦。

而真正让谢烨决定离开的除了生活的压力外,还有顾城对儿子小木耳的漠视,顾城将儿子寄居到当地的土著家里,自己过着理想生活,这让身为母亲的谢烨很不满,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带着儿子一起离开激流岛,回到新西兰。

顾城富有才华的同时,他的内心也十分的敏感,有着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初情人李英的离开让他大受打击,因此在知道了妻子谢烨打算离开他以后,十分激动,暴怒之下拿斧头把妻子砍死了,之后他上吊自杀,一家人仅剩下当时寄居在别人家里的桑木耳。

远居海外,和姑姑一起生活

顾城从小就和自己的姐姐顾乡感情很好,当初顾乡去激流岛看望自己的弟弟,却发现弟弟已经上吊自杀,家里只剩下寄养在激流岛当地居民家里的小木耳。

当时小木耳才五岁,对家里的惨况一无所知,在顾城死后,他的姐姐顾乡主动承担起了教养侄子的责任,她不希望孩子将来面对各种流言蜚语的困扰,就带着小木耳离开激流岛,一起居住在新西兰。

在新西兰,没有人知道小木耳的家庭悲剧,知情的人也都默契的选择隐瞒,在姑姑的精心抚养下,小木耳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性格开朗,结交了许多朋友。

由于小木耳长期居住在海外,所以他对于中国的各种事情都不了解,也不太会说中文。虽然小木耳的父母都是诗人,但是小木耳似乎并没有继承父母的文学天赋,他对理科更感兴趣,顾乡也并不要求小木耳去子承父业,当一名诗人,她十分支持小木耳的爱好,还鼓励小木耳去学习理科知识。

小木耳和姑姑一起来到新西兰之后,就很少回到中国,平时都是和爷爷奶奶电话联系。提起小木耳,他的爷爷顾工总是十分骄傲,在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木耳十分健康,成绩也十分优秀,性格开朗。

生活幸福,不知父母离世真相

当初小木耳的姑姑和爷爷商量之后决定带着小木耳居住在新西兰,就是为了让小木耳忘掉当初的惨剧,开始新的生活。而小木耳也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健康快乐地长大,而且由于小木耳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他的中文很快就忘掉了,他也很少关注国内的各种新闻。

在姑姑的精心保护下,小木耳的生活平淡幸福,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顾城的儿子。桑木耳的汉语水平十分低下,他也没有读过自己父母的诗。每当他问起父母的时候,顾乡也只是告诉他他的父亲是一位诗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顾城。

1998年的时候,小木耳曾经回到中国看望爷爷奶奶,他回到家里的时候,顾工夫妇十分开心,每天变着花样地给小木耳做好吃的,带着他出门游玩。但是小木耳的外公外婆却始终没有露面,他们没有办法接受这个孩子,在看到和女儿相似的面孔之后,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情感。

出于对孩子的保护,顾工他们始终没有告诉小木耳自己父母离世的真相,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也有人会说这是对小木耳的不公平,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知道当年的事情真相才是对他的保护。

告诉了小木耳残忍的真相,他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还有世人的流言蜚语,这些都不利于他的成长。顾工也表示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会告诉小木耳事情的真相,因为他有权利知道当年的事情,隐瞒只是为了小木耳更好的成长。

当年的惨剧发生之后,顾城的好友等人纷纷为顾城开脱解释,如今27年过去了,人们大多也只知道顾城曾经写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等一些美好的诗词,却不知道他也是一名杀人凶手,淡忘了他杀妻的事实,但是谢烨的父母却始终没有忘记,他们与顾家决裂,不愿意见到小木耳,也不肯原谅顾城的暴行。

顾城的诗给多少人带来了希望和光明,让他们重燃起对生活的信心。但是他的诗却没有安慰下自己,给几个家庭带来了悲剧。顾城是一位好的诗人,但是他绝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与父亲。如今小木耳虽然不知情,但是可以想象当他知道事情的真相以后该多么绝望痛苦。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门前》

顾城,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以明丽纯净,童真美好而闻名,因此,顾城也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作为一名诗人,他无疑是成功了,而作为一位丈夫,他做的就差强人意了。就像顾城曾经说过:“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上天给了他诗歌上的天赋,却关闭了他情感上的一扇窗。顾城在诗歌上有多童真纯净,那么他在情感上就有多霸道偏执。原本他与谢烨纯粹美好的二人世界,却因为他的私欲,接受了李英的示爱,从而硬生生的开启了一场“三人行”的爱情模式,三人行之爱,始于顾城的理想与霸道,而终于他的偏执与极端。

谢烨是空气和大地

  顾城与谢烨的初识是朦胧美好的,他们在火车上邂逅,顾城对谢一见钟情,在此后的书信往来中,顾城深深爱上了谢烨,并开始了对谢烨的疯狂的追求,给

谢烨写了很多的情书。

有一次,谢烨问顾城:“你会给我写信吗?”顾城说:“会的。”谢烨问:“会写多少呢?”顾城用手比了比,大概有两本小说的厚度。当时顾城在诗坛之上已经小有名气了,可想而知他写给谢烨的情书是多热情奔放,甚至为了接近谢烨,在谢烨家附近买了套房子,以方便追求谢烨。,1983年,在顾城浪漫的追求下,谢烨与顾城结成连理。

婚后两个人的生活是甜蜜幸福的,顾城像个孩子般依赖着谢烨。他除了写诗作画,洗衣做饭一些生活技能却样样不能自理。在婚后的生活中,谢烨不仅是一位妻子,还是一名母亲,以妻子的名义,把顾城当孩子一样宠,她任劳任怨打理好生活中的大小事务。

和谢烨在一起的顾城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不能独立的“巨婴”,他像个孩子般紧紧依偎着谢烨,不断涉取谢烨的温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畸形的,不对等的。在顾城的世界里,他是高高在上的国王,谢烨则是完全服从他的女仆。在谢烨的眼中,她为他们之间美好的爱情所做出的一味包容与付出,是她甘之如饴的。

    顾城说:“谢烨对我,就像空气和大地一样。”像没有空气和大地一般,顾城没有谢烨不能活下去。顾城和谢烨捆绑得太紧了,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他需要的狂风和静海

    张爱玲说过:“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致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对于顾城来说,谢烨是那最静的海,无声包容着他的一切,李英则是那最狂的风,她的热情奔放,天真可爱,正是顾城所着迷的。在接受李英的示爱后,他想要过上远离世俗的田园生活,与谢,李二人一同在激流岛生活,开始了他们的三人行爱情。

  顾城永远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他在自己的桃花源里,自认为找到了爱情的乌托邦,构建了属于他的童话王国,顾城对和谢烨、李英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表述,“英儿,你跟我天生就是一模一样的,谢烨不一样,她是我造就的。”在三人行的爱情里,这段关系本就是畸形的。大概,三个人中,也只有顾城感受到了满足和快乐。殊不知,“吾之砒霜,彼之甘露。”三个人的生活对两个女人来说都是折磨。谢烨面对自私,无底线的心爱男人,人前欢笑迎合,人后痛哭绝望,无底线的包容着顾城的一切,但他们之间的感情还是出现了裂缝,而李英在与顾城的相处下,发现顾城并非自己想像中的那么美好,她所期盼的生活也并非那么幸福,因为,顾城太穷了,不但无法给李英提供锦衣玉食的生活,连普通人的生活都提供不了。顾城给李英安排的房间连门都没有,用一个布帘隔着。后来,李英和一个英国人走了,离开激流岛。

  舒婷说:“他做了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做了一个力不从心的梦”顾城试图建立他的伊甸园,不会想到最后,理想的乌托邦会崩塌溃散,而他也走向了自我毁灭的极端之路。

谢烨的这一想法对顾城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一个人,必须有太阳。”在顾城的世界里,谢烨就是他的太阳,当唯一的太阳都要消失时,他的世界便会陷入黑暗,他的人生也再无希望可言。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做不到成全,便走向了毁灭。顾城选择了一种极端偏执的方式来处理这一段感情。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的激流岛,谢烨在与顾城激烈的争吵中,被丈夫顾城杀害,而后,顾城在一棵树上自缢身亡。这场爱情悲剧最终以两人的生命为代价,划上沉重的句号。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顾城与谢烨的爱情始于初见,浪漫唯美,以为可以幸福过完一生,可惜,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三人行的爱情里,李英失去的是人格,谢烨埋葬的是生命,顾城输掉的是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780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