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蒙舌语称“蒙古勒格日”,意为蒙古房子。在辽阔的三北边陲,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岭的绿林。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所以有时也把蒙古民族称为“毡帐之民”,蒙古包或称穹庐、毡帐。《史记·匈奴列传》中有“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的记载。隋·唐道衡在咏王昭君的乐府诗中,亦有“皮裘毡帐亦开颜”的句子。清《黑龙江外记》:“‘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汉语即是音译,又是意译。
1、早期的蒙古包有两种。一种是载于车上可以移动的蒙古包。另一种是能够拆卸、直接搭在草地上的蒙古包。载于车上的蒙古包大小不一,小的载在车上,一头牛或一匹马就能拉走,而大的则需多头牲畜拉载。
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在窝棚的基础上形成了适用于四季游牧搬迁和抵御北方高原寒冷气候的住宅,找到了蒙古包这种能够经受大自然考验的居住形式。
2、蒙古包的特点
(1)适合自然环境
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它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却安然无恙,再大的雨也不会漏进包里。
蒙古包冬暖夏凉。蒙古地方自古奇寒,“三九的严寒,会冻裂三岁牛的犄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的蒙古包,没听说冻坏一个人的,因为其一,包里有火,牧区有的是牛羊粪,只要火一生起来,立刻热浪扑面。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一层毡子,隔风性能较好。其三,睡觉的时候,把家里烧暖,把套瑙盖上,门堵严,盖上羊皮被、皮袍,怎么会冷呢其四,还可以在包里盘座暖炕,从外面烧火。如果包内热的厉害,还可以通过顶毡调解;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在视野辽阔的高地搭上毡包,人坐其中饮酒唱歌,真是花香袭人,凉风扑面,奶油飘香,不啻仙宫帝阙。因为蒙古包形似球体,以白色为主色调,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可以开天窗,还可以把围毡边撩起来,使其八面来风,如坐凉亭。尤其适合制做奶食品,因为不会酸得过劲。现在有的蒙古包已不住人,夏天专门用来做奶食品。
(2)适应游牧生涯
搭盖迅速:搭盖蒙古包不必严格择址,只要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是一种组合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搭盖时不用很多人参加,二人足可。到一个新地方以后,把它们从车上卸下来,只需生着火熬好奶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熬茶时还是野炊,到了
喝茶的时候,已经坐在蒙古包里了。
拆卸容易: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许多。两个人拆卸只需十几分钟。围绳、带子都是活扣,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很快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
装载搬迁轻便:蒙古包以木、毡为基本材料,不用金属、砖、瓦、水泥等,同时又是由各部件组装而成,所拆卸的任何一件都不重,一个女人就可以举起来放到车上。
维修方便:蒙古包所用的材料无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不过在心理和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有“与其缩小毡房,不如缩小肚子”之说。
3、蒙古包的组成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覆盖物)、绳带三大部分组成。
(1)架木
蒙古包的整体框架是木质结构,由套瑙、乌尼、哈那、门组成。
套瑙为架木的首脑,是蒙古包的天窗,套瑙的大小决定乌尼的长短、数量。套瑙为圆拱形,如撑开的伞,一般由三个规格有序的圆形木环和四个弧形木梁组合而成,最大的圆木环外侧,凿有方形插口。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连接套瑙和哈那的木杆,木杆长约为套瑙直径的15倍,上端较细,下端较粗。上端插入套瑙环形木的方口,下端穿有孔眼,与哈那的孔眼一致,用绳与哈那连接。
哈那是以柳木条用皮绳缝编成菱形网眼的网片。将若干哈那连结,形成一个圆形栅框,就是蒙古包的墙壁。蒙古包的大小,一般由哈那的多少而定。普通蒙古包,多为四、五、六个哈那,也有八、十个哈那的大蒙古包。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
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瑙、乌尼那样尺寸固定。其二是它有巨大的支撑力。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其三是外形美观。制做哈那的木头一
般用红柳,轻而不折,打钉眼不裂,受潮不变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门,蒙古语称作“哈拉嘎”。由门框、门槛和门楣组成,门框与哈那高度相等,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一般高约三尺五寸左右,宽约二尺五、六寸,人得弯着腰才能进去。门朝南或东南方向,可避西北风。冬季门一般是双层的,两扇里门叫风门,向两边
开。外门为单扇门,从左向右开,叫封闭门。此外门帘(蒙古语称“乌德”)也是蒙古包的组成部分。蒙古包通常用两种门帘:一种是用毡子制做的,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一般多为白色,蓝边,也有红边的,上边吊挂在门头上。另一种是用芦苇或白柳条做成,一般在夏季使用。
(2)苫毡
苫毡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墙根、毡幕等组成。蒙古包的苫毡夏季盖一层,春、秋季节盖两层,寒冷的冬季则盖三层,并在里面挂帘子。套瑙上盖的毡子叫顶毡,蒙古语称“额入和”,是盖住套瑙的正方形毡子,四周都有扣绳,夜间压盖,成正方形,白天揭开一半,变成三角形。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亦称毡包之帽、顶饰,素来看重。拆卸毡包时最先拿掉的就是顶毡,要放得离人脚远远的,防止践踏和跨越。由于它苫盖处于最高位置的套瑙,烟火所出,故重视之。迁徙时,和佛像放在一起,走在车乘的最前面。
(3)带子和毛绳
带子和毛绳(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等)这些东西虽然零碎,却起着很大作用;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至下滑,在风中掀不起来。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关系。
蒙古包的搭盖较简单,先选择位置,略加修整地面后将整个框架固定好,然后用毛毡围好,再用毛绳拴绕即可。
蒙古包上的民族图案较多,其装饰主要在套瑙、额人和、围毡和门帘上。常常以犄纹、回纹、卷字纹及其他各种引人注目的民族图案装饰。
蒙古包充分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审美文化。蒙古包的色泽洁白,整个形体为圆状,套瑙与乌尼连接,呈日月射光状,是蒙古族尚圆、尚日月的审美心理表现。
4、蒙古包里物品的陈设
蒙古包的内部陈设也别具特色。各种物品大致都有固定的位置,正中央为炉灶,即火撑。火撑在一个家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火是一个家庭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家庭兴旺繁荣的象征。
蒙古包的西北侧是供奉神象、佛龛、祖先的地方。因为蒙古族一直以西北为尊,古代的神物一直供奉在西北。解放后,经过无神论的教育及广大牧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观念的更新,现在包内的供奉者大多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收音机、电视机等。依次往西南主要是摆放男人们放牧、狩猎的用具。如马鞍、马鞭、弓箭、猎枪等。蒙古包北面放置被桌,紧挨被桌的东北方,是放置女人的箱子的地方,东面摆放绘有各种图案的竖柜,盛装碗盏、锅灶、勺子、茶、奶、家具等。东南侧放置炊具、奶具等。
5、蒙古包内的座次、坐法和下榻就寝
自古以来,蒙古人对于坐包就有清楚的划分。很古的时候,男人坐西面,女人坐在东面。当时在东面是尊位。古代蒙古人有过一个母权制的氏族社会时代。那时的人崇拜太阳,把太阳升起的方向看得特别神圣。因此把东方让给了占统治地位的女性。当社会发展到父权时代,又把西方当成尊位。这样虽然男女的座位没变,尊卑关系实际已颠倒过来。家中的男人们,按照辈份高低,岁数大小在西面由上(北)向下(南)排坐。东面的女人也如此类推。北面和南面又有特殊的划分:毡包的正北唤作金地,为一家之主的座位,即使是自己的子弟,也不能坐于正北或西北。只有当他成为一家之主或建立新家的时候,才能继承或取代父亲的座位。如父亲年事已高,就要把家里的权力交给已经成家的儿子,让其坐在正面(北面),自己坐在西北面。如果父亲早逝,儿子不论大小,母亲也要让他坐于正面。蒙古包的门口处一般情况是不坐人的,尤其是客人,只是有时家里人多,孩子们可暂时坐在那里。
客人在蒙古包的座次,与上面家里人的坐法相同。普通客人和年轻人不能越过套瑙横木以北,长者则一定越过横木以北就坐。主人如请上座的话,则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要坐到西北或正北。不过一般不要坐在西北面佛桌或箱子的前面、灶火的上头等地方,表示尊重那家的神佛、祖先、香火、门庭。女性来客从东面绕过灶火坐于东北面。东面一般留给女主人烧火做饭用。客人在包中分东西落座的时候,要按年龄大小,出身尊卑、亲戚远近等,从上往下依次排列。
民间格言说:“不学书也要学坐”。在蒙古包中如何就坐,历来被看作是学问和大事。不论什么客人,来到别人家一定要单腿盘坐。包西就座者,应屈左膝;包东就座者,应屈右膝。不仅客人要这样坐,主人看见客人进来以后,也要采取这一坐姿,坐于迎客的座位上,以不彼此尊重。女人在客人面前,多采取一蹲一跪的姿势,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友好。蒙古人平日在自家睡觉,主人同他妻子睡北面,家中长者睡西面。如果睡不开,需要在东面睡的话,一般让女人睡,客人来了以后,要把最好的地方(北面或西面)让给他们睡。
就寝时不论客人和家人,不能将脚伸向佛像、灶火。睡在西面的人头朝北,睡在北面的人头朝西,睡在东面的人头朝北。睡时,须给来客专门铺新毡,准备好枕头被褥,请客人人睡。来客、长者、主人睡下以后,其余家庭人员才择隙而寝,不得先于客人而睡。
D |
试题分析:春洼——地势低的地方,避开风沙,且牧场融雪早,或有地表、地下水源,往往水源足,牧草返青早;夏岗——高山草原凉爽,牧草生长旺盛,蚊蝇少。因为夏季山麓的温度比较高,而高一些地方相对山麓比较凉爽,应该是山山麓和山腰相比较而言。所谓的凉爽应该是相对而言;秋平——气候适宜,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牧草很丰富;冬阳——气温暖和,有利于牲畜过冬;另外山区山羊的饲养,有“冬放阳坡春放背,夏放岗头秋放地”的原则,道理类似。 |
给你资料,你自己写一篇。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如"顾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鸡尾毛等装饰物,制作精美,绚丽多姿。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蒙古袍,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quot;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礼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
蒙古坎肩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服饰之一,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坎肩始于元代。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隆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罳,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特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折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现在游牧生活逐渐被定居所代替,草原上富裕起来的牧民建起砖瓦房,蒙古包越来越少了。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载重可达数百斤乃至千斤。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搬迁和拉东西。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缓缓远行,显示了牧区特有风情。
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可用来拉米、牛奶,搬运蒙古包和柴草等货物。行驶时可一辆辆排成长长的车队,首尾相连,如草原列车般行进在广袤的草原上,一个妇女或儿童即可驾驶七八辆至数十辆,承担全部家当的运输任务。
蒙古轿车是在勒勒车的基础上制作而成,是专门供乘坐人员的车。其特点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棚周围包以羊毛毡,形成篷帐,用以遮阳光、挡雨、防雪、御寒。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现在富裕起来的牧民们已购买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勒勒车、蒙古轿车的使用逐渐成为历史。
蒙古包、勒勒车和配有精美马鞍的骏马是蒙古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住行工具。蒙古包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勒勒车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车轮大、车身小,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运输。过去,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伍缓缓远行,显示蒙古草原特有的风情。现在,许多牧民都已经定居,住着宽大的砖瓦房,购有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婚俗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
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求亲,是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亲。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为聘礼。嫁妆,女方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
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延续两三天,亲友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家要来人,看望新娘和拜见新郎家的亲属。来者多为姑姑、嫂嫂等人,她们各带礼品或食品来到新郎家举行认亲仪式。新郎家设宴款待,男女双方彼此相识,相互问安敬酒,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景象。
一个男子同时和几个女子结为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现已废弃。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
丧葬 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死者的旧服装,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天葬后,死者的子孙一般49天内不剃发,不饮酒娱乐,路遇行人不寒暄,以示哀悼。
火葬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火葬次日,由死者家属拣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于山川、江河,有的装入坛罐中埋葬,以示永远悼念。
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与汉族大同小异。人死后(或临终前),家人给死者更换新衣,将尸体放在木板上,用哈达罩其面,等待入殓。入殓时,尸体不能见太阳,一般在黄昏时刻,将尸体从窗户抬出去入棺。停放在院内,一般三至七天内出殡,东部地区蒙古族一般都当天出殡。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扛棺材大头,其余子孙抬小头,有的拉在灵车上,有的一直抬到墓地。到达坟地后,用吊绳把棺材放入墓穴。埋葬时,死者的子孙和近亲,围绕墓穴正反各转三圈,并用手抓土向墓穴撒去,然后大家一起铲土埋棺。老年人去世,一般全村的小伙子都来哀悼和参加葬礼。
待客 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一见客人边握手、边问好:"塔赛奴!"(您好)。客人进入蒙古包后,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同时摆上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炒米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客人要住宿,晚饭就是手把肉、美酒、面条或蒙古包子等。客人告别时,全家出蒙古包欢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现在的农区一般同汉族一样,炒各种菜加美酒招待客人。
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
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鼻烟壶用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制成。晚辈同长辈相见时,晚辈曲身鞠躬,双手捧着鼻烟壶,敬献长辈,长辈用左手接受,闻后归还。同辈相见时用右手相互交换鼻烟壶,双方闻后归还。 禁忌礼节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脏物。这由于草原干旱缺水,牧民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忌摸头、忌别人打狗、忌产妇住处外人进入探访。病忌,牧民家里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方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
蒙古族还有祭尚西(神树的意思)的习俗。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下,男女老少汇聚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主祭人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献。仪式结束,便进行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体活动。
祭成吉思汗陵,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他在13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震撼世界,成为"一代天骄"。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种祭礼,并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成陵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祭礼一般分为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一日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派代表或个人前往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奉祭。
祭苏鲁定,苏鲁定是成吉思汗的军旗或军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珍藏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园内。苏鲁定是成吉思汗远征时所向披靡的旗徽,又是太平无事时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阴历三月十七日,都隆重举行祭苏鲁定的仪式。祭祀时,祭桌上摆放了整羊,还有马奶酒、奶食品等供品。参加祭祀的蒙古族群众络绎不绝,各自带着祭品,虔诚地叩拜苏鲁定,借以表达对成吉思汗的敬仰,缅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
1初二写草原的写物作文
我坐在飞机上,看着朵朵白云从我身边飘过。这次我要去的是祖国的边疆——内蒙古。我本以为内蒙古只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是我相信大家来到这里以后才会发现内蒙古并不全是这样。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海拉尔,好好地睡上一觉后,我们就与团队汇合了。在旅游大巴上,导游跟我们说了很多草原的故事,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第一站——莫日格勒河,它就像一条大蛇,在碧绿的草原上爬向远处巍峨的群山,河水在刺眼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最让我难忘的是巴尔虎草原部落的篝火晚会,它让无数素不相识、来自大江南北的人消除了陌生感,让大家的心都连在了一起。大家组成了很多的搭档,参加了各种有趣的活动。骑马的经历也令人难忘,因为它是最有草原特色的活动,刚骑上马背时我有些紧张,因为背后有教练保护,我就慢慢放松下来,开始慢悠悠地骑马散步,感受草原辽阔的风景。看马术表演时,骑手飞速从我身边疾驰而过,往空中抛一一只毛绒绒的小羊玩具,被我伸手接住,真是好幸运啊!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满洲里,这是与俄罗斯交界的'地方。白天,我们登上了国门,远望属于俄罗斯的小村庄。晚上,看着城市亮起一片金灯,我觉得这是和莫斯科一样美丽的满洲里,我心里感觉很温暖、幸福。
2初二写草原的写物作文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和妈妈一起跟随旅游团去了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有两万三千平方公里,听别人介绍说巴音布鲁克草原在突厥语中意思是“星星平原”,在蒙语中的意思是“永不枯竭的甘泉”,她是中国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第二大草原,海拔高度2500米,属高山气候,一年四季多阴雾、大风和雨水,素有“天山南麓最肥美的牧场”和“梦中草原、骏马天堂、天鹅故乡、摄影福地、最美湿地”的美誉。
当我来到草原时,她的美丽深深地吸引了我,美丽的草原孕育着勃勃的生机,那光的发亮的酥油草,那五彩斑斓的野花,那美丽圣洁的天鹅,那成群的牛羊构成了巴音布鲁克特有的美景,真的让人流连忘返。
被称为“通天河”的开都河,就发源于巴音布克草原,九曲十八弯的形状吸引了众多旅行者,在夕阳下山的时候,九曲十八弯的湖心里就会映射出九个太阳,传说这九个太阳就是当年后羿射下的,落到了这片一望无际美丽的大草原上,为今天的九曲十八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巴音布鲁克草原,你的美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将伴随着我快乐成长!
3初二写草原的写物作文
去年暑假,我去了美丽的大草原。在那,我见到了城市见不到的风景,感受了不一样的泥土的气息。
我一进入大草原,阵阵清香伴随着微风扑面而来,闭上眼睛,我感受着这遍地的青草、野花带给我的香的气息。当我睁开眼时,一棵参天大树出现在我面前,在夕阳的映照下它显得格外动人。我走近一看,这棵大树是乔木中的贵族:白花山碧桃。树下的白色的透着一丝粉红的花儿给大树增添了不少风采。大树丛中的几只小鸟在放声歌唱,仿佛在赞美这美丽的夕阳披在它们身上的彩衣。
渐渐地,渐渐地,光一点点暗了下来,直至夜幕降临,我踏上了回家的路。在途中,我看到了夜晚的草原却别有一番景象。整个草原一片寂静,无边无际的黑暗,只有零星的几盏灯火,天空的明月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温和的月光洒在那些青草和野花上,而此时,它们却是耷拉着脑袋,随着风微微地摆动着,也许它们是在休息,准备着明天的美丽的绽放,也许它们是在思考它们独有的生存意义。
此时的我也越走越远,留下影子与月亮告别。
4初二写草原的写物作文
今天,我十分开心,因为今天要上山。昨天,我们坐飞机来到乌鲁木齐城镇,在那住了一晚,因为下飞机已是晚上12点,但是这是南京的时间,12点的乌鲁木齐其实是10点左右,有2个小时的时差。
“上山啦!”随着大人们的一声呼唤,车子慢慢发动。一路上,我们有说有话笑,车子到了山脚下不时看见一群群羊、马、牛在山路旁吃草,不时抬头望望,好似在看风景,看属于它们们“王国”,越上山越感到冷,我们把冲风衣穿了起来,这才感觉到暖和,车子围着山盘旋而上,半个小时的山路,车子停了下来,“到了”我大声呼喊到,再走下车,优美的风景加上成群的牛羊,还有湛蓝的天空中不时飞来的山鹰,美不胜收,让人纷纷赞叹。
看完风景,我迫不及待地跑向今晚的住处大而温暖蒙古包,为何要用温暖来说它呢?因为一进门,便有一个取暖的大火炉,到了晚上它可是少不了的,火炉的后面就是大大的床榻,床榻的正前方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上立着三根火烛,不一会,草原上们姑娘便端来面包片,果酱和奶茶。我从来没住过蒙古包,更没见过这样的床,我和同去的小伙伴在床上不停的翻着滚着,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梦见自己和草原的孩子一样独自骑在马背上,奔跑在这美丽们空中草原上。
5初二写草原的写物作文
面前的塔公草原美的像幅油画。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杂质,朵朵白云是缀在空中的棉花糖,仿佛触手可及。一望无际的碧绿中夹杂着繁华点点,蜿蜒曲折的小溪像一条流动着的银带。
我们站在收费口徘徊,一辆老旧的自行车刷的停在我们面前。那辆自行车对于他来说过大了,车座直到他腰部以上,小男孩却利索的从车上跳下来,脸上绽开一丝略带腼腆的笑容。他瘦瘦高高的,皮肤被草原的阳光晒得黝黑,脸颊却红彤彤的。他明亮的眼眸,充满天真与快乐,就像草原的天空般澄澈。
我们把钱递给他,他便一点一点认真的算着,数出要找的钱来,小心地交给我们。妈妈夸奖他:“你今年多大啦?数算的真好!”“我今年五岁啦!”他开心的笑起来,脸颊红扑扑的,就像一只灿烂的花,清脆的笑声又像喷涌出来的泉水,泼洒在周围。
望着他明朗的笑容,我的内心却泛起波澜,久久不能平息。儿时的我,正受着家长备至的关怀。
同样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他却要为家中的生计而奔波,在草原上忍受着风吹日晒,小小年纪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我比他大那么多,却仍享受着家长的庇护,甚至连做家务扫地这种小责任都不愿承担。
不远处传来一声呼唤,男孩大声的应到,又敏捷的跃上大大的旧自行车,冲我们微微一笑,向草原深处骑走了。那个灿烂的笑容却永远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不同的生活,两面的童年,我明白了责任。
6初二写草原的写物作文
风,悄悄地来了,随之舞动的是摇曳的,一望无际的草,草原边缘的小丘形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绿线”,将蓝天和草原区分开来。
我不忍心地踏着脚下肥嫩的牧草,赶着羊群来到草原。这广阔无垠的草原多美啊,到处都是养眼的绿色;这里草原的天空多美啊,以蓝色为底色的天空中覆盖着几朵悠悠的白云,蓝中带白的天空真美!
羊群贪婪地嚼着又肥又嫩的草,津津有味;而我呢,则选一片软绵绵的草地戴上一顶旧草帽,咬一根草根,用手枕着头,躺在了草地上,静静欣赏着令人们回味无穷的草原美。从远处飞来的几只蝴蝶翩翩起舞,落在了一朵小花上,细细吸吮着甜蜜的花粉;一朵朵毛茸茸的蒲公英飘然飞了起来,把随身带的种子撒向远方;蛐蛐儿正躲在草丛中放声欢唱,唱草原的美,赞草原的辽阔,一直传向很远很远……蓝天上,原本打算匆匆掠过的飞鸟,慢悠悠地飞行着,大概是想欣赏欣赏沿途的草原美景吧!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雨在乌云的“邀请”下,“光临”了草原,可能是草原的美吸引住了雨,雨干脆不走了,而正躺在草地上的我却要离去了,我恋恋不舍地赶着羊群走向了回家的路,但羊儿们似乎流连忘返,迟迟不肯离去。
草原,是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
7初二写草原的写物作文
今年暑假我是在内蒙古渡过的,妈妈告诉我能够去草原时,我很兴奋,因为我从来都没有去过大草原,这可是第一次去。
来到大草原,我第一个跳下车,高兴的像是脱缰的野马,激动的不得了。抬眼远眺,内蒙古草原真是辽阔无边。整个草原像是一幅画,并且那画是活的:远处隐约能够看到如花生米般大小的蒙古包,近看有很多蓝、**的小野花,草长得很茂盛,有些草有一米多呢!我站在那里,只露出一个头。而矮的草只到我的鞋跟儿,到处都是绿色,给人一种置身于天堂般的感觉,小草、花儿随着风开始翩翩起舞……天空是淡蓝色的,云朵悠悠地飘动,好像在为天空轻柔的擦拭着它的脸。蓝的天、绿的地延伸开来,在远处交接成一条线。让人感到仿佛在天上的云朵上飘浮,总有种飘飘然的感觉。到了草原深处,那里真是草肥水美,风一吹,隐约见到一些灰白色的羊群。我还在开玩笑想:“现代科技真厉害,羊都会染发了”!
啊!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七月的草原美得像个童话世界,我们置身于茫茫草原,心境格外开朗,但就在这时,一片红霞却慢慢地拉上了草原漂亮风光的帷幕……
8初二写草原的写物作文
今天,爸爸妈妈领我来到了内蒙古玩,我高兴极了!
我们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来到了内蒙古。又坐了四个多小时的车,翻过了阴山山脉,来到了我渴望已久的大草原。
大草原一望无际,十分美丽,土地是绿的,小丘是绿的,一群群的牛儿、马儿悠闲地在山坡上吃草。苍茫的天空中,飘着白云,鸟儿在空中自由的翱翔……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一首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真是生动的写照。
吃完饭,爸爸告诉我了一个好消息,原来我们要开始骑马了。我快速跑到马的前面一看,哇啊!马好高啊,差不多有一个半我那么高呐!我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骑上了马,坐在马背上非常舒服。我的后面还有一个14岁的小哥哥在保护我。马儿可听他的话了,小哥哥一说“驾!”马就立即跑了起来。小哥哥的骑马技术真棒,纵马扬鞭,马儿飞腾,风从耳边刮过,感觉像飞了一样。我们骑着马经过了敖包山、母亲河、又来到了高草地。看着小羊羔,我忍不住抱起来,还穿上了蒙古族服装,拍了很多的照片留念。
不知不觉的,太阳偏西了,马儿也累了,我们意犹未尽,终于回到了蒙古包。第一次骑马让我体验到了骑马的乐趣。
9初二写草原的写物作文
面对蓝天、碧草、白云,我像个孩子打开了一本奇妙的书,但是什么也看不懂,只好静下心来,品读草原上盛开的野花。
野花虽然细小,可是每一朵都那么骄傲地仰着笑脸,没有任何一朵花嫌自己不够美丽而拒绝开放。淡紫的摇对对花,浅黄的蒿娥,绯红的野菊……通通自由自在地开着,理直气壮地开着,它们都坚信自己是最美的。
一路上到处都是花朵,大片大片燃烧着的野花排山倒海呼啸而来,就像一个人把一生的热情全给了这个季节。
我在草原腹地眺望远方,前面缓坡上浮起一层紫色的雾,走近才看清那里开满了紫色的野花。这不知名的野花每一朵都是由无数细小如米粒的花聚合而成,像一个紫色绒球,十分可爱。
我折了一枝下来,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过了一天,到晚上收拾行李时,我发现它居然还很鲜活。过了一夜起来,看见花还是和昨天一模一样。我忍不住拿起来仔细端详,每一朵米粒大小的花仍然倔强地绽开着。
一连四天,我一直带着它旅行,它淡淡的紫色一点一点消失,但形状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变,细小如笔尖的花瓣还是充满期待地张开着,希冀与蝴蝶、蜜蜂有一次邂逅。
我终于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如此轻易地折下了它,使它离开了属于自己的那片草场。尽管它枯萎得那么慢,那么慢,那么不甘心,可还是失去了传播花粉、孕育种子、繁衍后代的机会。
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10初二写草原的写物作文
今天,我十分开心,因为今天要上山。昨天,我们坐飞机来到乌鲁木齐城镇,在那住了一晚,因为下飞机已是晚上12点,但是这是南京的时间,12点的乌鲁木齐其实是10点左右,有2个小时的时差。
“上山啦!”随着大人们的一声呼唤,车子慢慢发动。一路上,我们有说有话笑,车子到了山脚下不时看见一群群羊、马、牛在山路旁吃草,不时抬头望望,好似在看风景,看属于它们们“王国”,越上山越感到冷,我们把冲风衣穿了起来,这才感觉到暖和,车子围着山盘旋而上,半个小时的山路,车子停了下来,“到了”我大声呼喊到,再走下车,优美的风景加上成群的牛羊,还有湛蓝的天空中不时飞来的山鹰,美不胜收,让人纷纷赞叹。
看完风景,我迫不及待地跑向今晚的住处大而温暖蒙古包,为何要用温暖来说它呢?因为一进门,便有一个取暖的大火炉,到了晚上它可是少不了的,火炉的后面就是大大的床榻,床榻的正前方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上立着三根火烛,不一会,草原上们姑娘便端来面包片,果酱和奶茶。我从来没住过蒙古包,更没见过这样的床,我和同去的小伙伴在床上不停的翻着滚着,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梦见自己和草原的孩子一样独自骑在马背上,奔跑在这美丽们空中草原上。
蒙古族和哈萨克族都是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游牧到哪里,家就搬到哪里,由于需要频繁迁徙,住房就必须能够随意移动,蒙古包就是这种活动房屋的一个代表,而哈萨克族人住的毡房(又称哈萨包),因为外形近似,不了解的人往往容易将它与蒙古包混淆。
蒙古包和哈萨克毡房最直观的区别,就是看建筑是圆形顶还是尖锥形顶,如果圆球形顶的就是蒙古包,而类似尖锥形的则是哈萨克毡房。整体来看,哈萨克毡房比蒙古包显得要小巧,顶部要尖一些,而蒙古包下部是规整的圆柱型,上部是三角型。另外,哈萨克族人搭建毡房用的支杆是一头弯的穹窿状,他们将此弯头绑在毡房的墙架上;而蒙古族人在搭建蒙古包时,用来支撑蒙古包圆形顶部的杆子两头都是直的,直接就搭架在墙架上,并且杆子数目要比哈萨克毡房用得多一些。此外,哈萨克毡房的门一般都向东开,而蒙古包的门一般都向南开。
蒙古包这样的建筑形式,易搭易卸易移动,适于牧民轮牧走场居住,其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民族独特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能;而哈萨克毡房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深受哈萨克牧民喜爱,是哈萨克先民在早期艰苦游牧生活中经济实用的重要创造,二者都凝聚了先人高度的生活智慧。
答案A
蒙古包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上,是我国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春季多大风,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干旱少雨,不可能发生洪水,蒙古包“夏岗”的原因应是为了解决夏季高温问题。秋季我国北方受高气压控制,秋高气爽,气流下沉,大风天气出现的次数少,因此,蒙古包可以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地方。春季多大风,蒙古包选择在洼地,则易避风。冬季气温低,蒙古包选择在向阳的地方则有利于冬季取暖。
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仪的民族。同辈人相遇互请安,说声“门德”(问好),遇长辈先请安,骑马或坐车路遇先下马(车)后请安。这种礼节男女老幼皆宜,只是男子请安,单曲右膝,女子请安则曲双膝。无论男女,对长辈、师长都倍加尊重。
当客人到门前时,主人上前问候说:“赛音百努”(你好),随后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屋。客人坐定后,女主人把茶水端到客人面前,双手捧送,茶水越满越好,否则视为不敬。少时,主人向客人敬烟,双手递给客人,随即点火。当主人与客人一起进餐时,主人频频向客人敬酒,把酒杯托在左手掌上,酒满后,用右手托于左掌下躬身略举过顶递给客人。当客人告别时,常是举家相送,说“巴依日太”(再见),“阿木日赛很雅布”(祝您一路平安)。
蒙古族人民把哈达视为最圣洁、最崇高、最吉祥之物。“哈达”,原是用5尺或7尺长丝绸,折成5寸见宽的形状;现在民间多是用1尺见方的白布或蓝色缎子叠成三角形。一般在元旦时向佛祖叩拜、晚辈向长辈问候、婚筵敬酒之前对尊敬的客人等献哈达,表示以最崇高的礼节欢迎。现在政府部门迎接远方尊贵的客人时也用这一礼节。献哈达时主人用双手举过头向客人敬献,这种传统礼俗沿用至今。
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蒙古族养成了互助友爱、助人为乐的美德。村中邻里修建房屋,都要出工出资相助,以示祝贺。遇有打井、请碾子之户,有经验者主动上前出谋划策,以避事故。对村里红白喜事,条件好的赠送整猪、坛酒,条件差的也要送一面哈达表示心意。村里有人生疾得病,大家不辞辛苦送医送药,帮助安排车辆钱财,为其分忧解难。遇有搬家乔迁之事,街坊邻居主动出车出力相帮,妇女们帮助打扫房间、烧水做饭、招待客人。
生活习俗
蒙古贞的蒙古族在牧业时期住毡房,俗称“蒙古包”,设计简单,可以拆移,适合游牧生活。牧业转入农业后多以土木石盖房,渐次定居,形成村落。
蒙古族建房多为坐北面南,以三五间居多,忌四六间形式,谓“四六不成材”。人口多,可续建东西耳房。旧时有地位、有官职的人,或建五间瓦房或草房。房间次第,按习惯以西为尊,西为大间,炕搭在南面和西面,俗称“弯子炕”,人多的可南、西、北连搭,俗称“钱褡子炕”。按习惯长辈住南炕,晚辈住北炕。五间者东间为子媳居住。
蒙古族盖新房,还有一桩特殊习俗:新房上盖那天,村里邻舍、三亲六故全来帮忙并送“粘豆包”或小米面豆包,以示祝贺。上中檩时,请儿女双全的老人祝颂吉言。之后由木匠站在中檩上洒酒,然后向东西南三面扔豆包让人争抢,以示吉祥。这种风俗,至今仍在沿用。
蒙古族的饮食,在牧业时期,主要以食牛、羊肉为主,兼食小米、炒米,以奶酪、黄油、奶豆腐为佐。茶以砖茶为主,兼以自制的哈尔干茶。牧人多以砖茶加些牛奶熬制成奶茶饮用。到了全农时期,主食以粮谷为主,兼食炒米等,以肉蛋为铺,将各种蔬菜烹制成各种炒菜食用。
“蒙古馅饼”: 是居住在蒙古贞地区的蒙古族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独创的食品,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和地区特色。“蒙古馅饼”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闻名,是招待贵宾的美馔。最初,蒙古馅饼用荞面做原料,民间干烙水煎;后转入王公贵族府第,改用黄油、大豆油煎制,牛、羊肉做馅,现在普遍用白面做原料,牛、羊、猪肉做馅或“三鲜馅”(海米、鸡蛋、韭菜),用豆油煎制,成为城乡各族人民喜爱的食品。“蒙古馅饼”特点有三:一是薄,面和得稀,包好馅后用刀翻、手拍,皮还不能破漏。手艺精湛的,烙出的馅饼都能透过两面的面皮看到里边的馅料,菜馅绿如翡翠,肉馅红如玛瑙。相传最早的“蒙古馅饼”是用乔麦面做皮,主要原因是蒙古贞地区十年九旱,春苗不全,只有毁种,种些无霜期短的荞麦、糜子等早熟作物。因此荞麦面就成了做“蒙古馅饼”面皮的主要原料。不过现在已改为用小麦粉做“蒙古馅饼”面皮的主要原料了。二是“蒙古馅饼”馅剁得特别细碎,细如鸡粉。馅料多以牛羊肉为主,辅以时新青菜。三是烙法独特。最初民间采用干烙水煎的方法,后来传入王公贵族府第改干烙水煎为用奶油、牛羊油、大豆油煎制。现在已改为先烙馅饼,待烙出后再往饼上刷油的煎制方法了。煎好的“蒙古馅饼”其形状圆润无比、色泽金黄。待吃时用筷子夹破馅饼的皮,热气放出,滋水含在馅中,香味四溢,好吃极了。
蒙古族服饰刺绣,主要运用帽子、头饰、衣领、袖口、袍服边饰、长短坎肩、靴子、鞋、摔跤服、赛马服、荷包、褡裢等处,刺绣的图案都含有一种潜在的象征意义,或喻富贵,或表生命繁衍,通过不同题材的造型表现,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寓情于艺术。如变化多样的盘长图案,在与卷草纹等不同图案的结合,象征吉祥、团结祝福。犄纹,代表五畜兴旺。蝙蝠,象征福寿吉祥。回纹,象征坚强。纹,寓意太阳的转动和四季如意。云纹,有吉祥如意的含义。鱼纹,象征自由,虎、狮、鹰象征英雄。再如杏花象征爱情、石榴寓意多子、蝴蝶象征多产的母亲。寿、喜、梅代表美好的祝福。自古以来,蒙古族的文化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在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各种文化的渗透。蒙古族对龙凤非常崇拜,认为龙凤是神物并不具有汉族的统治含义,因而在服饰、荷包、建筑壁画、银碗、蒙古刀等地方都用龙的图案进行装饰。蒙古族服饰刺绣纹样无不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这种象征性的手法与刺绣技艺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图案内涵特征。
蒙古族 (布里亚特) 是个游牧民族, 现在大部分已经定居生活了, 但是还有一些零散的半定居的“泥包”。
“泥包”建筑外型很像蒙古毡包,它用柳条排编构筑再和泥覆盖,里间打上木地板,架起火炉来,室内十分暖和。在夏季牧场上可以看到不少空无人住的“泥包”,听牧民们说,到了草绿河开主人们重返这儿时,只须将旧包补修一下,就可以居住了。
习惯于流动的蒙古族 (布里亚特) 更多的还是使用传统的蒙古毡包。这是能够拆移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民居,它具有制作简便、易于组装、抵御风寒等特点。中国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以及东北的鄂温克、达斡尔,西北的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多使用类似的毡包。仅是高矮、形状略有差异,名称也有所不同,但是整体构造,甚至民居文化和祖先拜火的遗风,都是同出一辙的。
蒙古包的特点:
(1)适合自然环境
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它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却安然无恙,再大的雨也不会漏进包里。
蒙古包冬暖夏凉。蒙古地方自古奇寒,“三九的严寒,会冻裂三岁牛的犄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的蒙古包,没听说冻坏一个人的,因为其一,包里有火,牧区有的是牛羊粪,只要火一生起来,立刻热浪扑面。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一层毡子,隔风性能较好。其三,睡觉的时候,把家里烧暖,把套瑙盖上,门堵严,盖上羊皮被、皮袍,怎么会冷呢其四,还可以在包里盘座暖炕,从外面烧火。如果包内热的厉害,还可以通过顶毡调解;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在视野辽阔的高地搭上毡包,人坐其中饮酒唱歌,真是花香袭人,凉风扑面,奶油飘香,不啻仙宫帝阙。因为蒙古包形似球体,以白色为主色调,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可以开天窗,还可以把围毡边撩起来,使其八面来风,如坐凉亭。尤其适合制做奶食品,因为不会酸得过劲。现在有的蒙古包已不住人,夏天专门用来做奶食品。
(2)适应游牧生涯
搭盖迅速:搭盖蒙古包不必严格择址,只要周围水草好就行。蒙古包是一种组合房屋,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搭盖时不用很多人参加,二人足可。到一个新地方以后,把它们从车上卸下来,只需生着火熬好奶茶的时间,一座蒙古包就搭起来了。熬茶时还是野炊,到了
喝茶的时候,已经坐在蒙古包里了。
拆卸容易: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许多。两个人拆卸只需十几分钟。围绳、带子都是活扣,很容易解开。带子一解开,毡子和架木就自动分离。哈那、乌尼、套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很快就可以拆卸开并折叠起来。
装载搬迁轻便:蒙古包以木、毡为基本材料,不用金属、砖、瓦、水泥等,同时又是由各部件组装而成,所拆卸的任何一件都不重,一个女人就可以举起来放到车上。
维修方便:蒙古包所用的材料无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哪个部件坏了、旧了就可以把它换掉。蒙古包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不过在心理和习惯上,蒙古人不喜欢缩小。有“与其缩小毡房,不如缩小肚子”之说。
蒙古包的组成: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覆盖物)、绳带三大部分组成。
(1)架木
蒙古包的整体框架是木质结构,由套瑙、乌尼、哈那、门组成。
套瑙为架木的首脑,是蒙古包的天窗,套瑙的大小决定乌尼的长短、数量。套瑙为圆拱形,如撑开的伞,一般由三个规格有序的圆形木环和四个弧形木梁组合而成,最大的圆木环外侧,凿有方形插口。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连接套瑙和哈那的木杆,木杆长约为套瑙直径的15倍,上端较细,下端较粗。上端插入套瑙环形木的方口,下端穿有孔眼,与哈那的孔眼一致,用绳与哈那连接。
哈那是以柳木条用皮绳缝编成菱形网眼的网片。将若干哈那连结,形成一个圆形栅框,就是蒙古包的墙壁。蒙古包的大小,一般由哈那的多少而定。普通蒙古包,多为四、五、六个哈那,也有八、十个哈那的大蒙古包。哈那有三个神奇的特性:其一是它的伸缩性,高低
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瑙、乌尼那样尺寸固定。其二是它有巨大的支撑力。哈那头均匀地承受了乌尼传来的重力以后,通过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到哈那腿上。这就是为什么指头粗的柳棍,能承受二三千斤压力的奥妙所在了。其三是外形美观。制做哈那的木头一
般用红柳,轻而不折,打钉眼不裂,受潮不变形,粗细一样,高矮相等,网眼大小一致。这样做成的毡包不仅符合力学要求,外形也匀称美观。
门,蒙古语称作“哈拉嘎”。由门框、门槛和门楣组成,门框与哈那高度相等,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一般高约三尺五寸左右,宽约二尺五、六寸,人得弯着腰才能进去。门朝南或东南方向,可避西北风。冬季门一般是双层的,两扇里门叫风门,向两边
开。外门为单扇门,从左向右开,叫封闭门。此外门帘(蒙古语称“乌德”)也是蒙古包的组成部分。蒙古包通常用两种门帘:一种是用毡子制做的,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一般多为白色,蓝边,也有红边的,上边吊挂在门头上。另一种是用芦苇或白柳条做成,一般在夏季使用。
(2)苫毡
苫毡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墙根、毡幕等组成。蒙古包的苫毡夏季盖一层,春、秋季节盖两层,寒冷的冬季则盖三层,并在里面挂帘子。套瑙上盖的毡子叫顶毡,蒙古语称“额入和”,是盖住套瑙的正方形毡子,四周都有扣绳,夜间压盖,成正方形,白天揭开一半,变成三角形。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亦称毡包之帽、顶饰,素来看重。拆卸毡包时最先拿掉的就是顶毡,要放得离人脚远远的,防止践踏和跨越。由于它苫盖处于最高位置的套瑙,烟火所出,故重视之。迁徙时,和佛像放在一起,走在车乘的最前面。
(3)带子和毛绳
带子和毛绳(围绳、压绳、捆绳、坠绳等)这些东西虽然零碎,却起着很大作用;保持蒙古包的形状;防止哈那向外炸开;使顶棚、围毡不至下滑,在风中掀不起来。总之,对保持蒙古包的稳定和延长寿命都有很大关系。
蒙古包的搭盖较简单,先选择位置,略加修整地面后将整个框架固定好,然后用毛毡围好,再用毛绳拴绕即可。
蒙古包上的民族图案较多,其装饰主要在套瑙、额人和、围毡和门帘上。常常以犄纹、回纹、卷字纹及其他各种引人注目的民族图案装饰。
蒙古包充分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审美文化。蒙古包的色泽洁白,整个形体为圆状,套瑙与乌尼连接,呈日月射光状,是蒙古族尚圆、尚日月的审美心理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