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写西湖的古诗,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前者用七律描绘了一幅早春美景图,后者用七绝刻画了西湖在一天之内晴雨变换的风光。
前一首诗中,白居易是“人在画中游”,带我们漫步湖畔,一同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喜悦。后一首诗中, 苏轼举杯独对西湖晚景,提笔留下了一个绝妙的比喻,从此“遂成为西湖定评”。
两首诗的背后,各有一则故事,一为理想,一为爱情,同样动人。
一、白居易,一路走来一路看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歌意译:从孤山寺出发,一路游览到贾公亭。春天的钱塘湖,湖面清澈而宽广。云朵低垂,仿佛将天空和湖水连到了一起。
在堤岸上行走,前方的树梢头上,有几只黄莺在争鸣。扭头看向另一边,一只春燕正在啄泥衔草,不知要去谁家屋檐下筑巢。
湖畔沙地上的春花含苞待放,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们必将惊艳整个钱塘湖,让游客们眼花缭乱。一旁嫩绿的野草,也才刚刚长到马蹄的高度。属于它们的好日子,才只是开了一个头。
我最爱在湖东的岸边上行走,美丽的湖光山色,让人怎样都看不够。尤其是那绿色的杨柳树阴背后,还有一座长长的白沙堤。
白居易的这首七律,是一篇完整的小游记。在诗的开头,他先从远处的“孤山”和“贾亭”两个较远的景点写起,由西湖的外沿,慢慢地走出来。
写完了山,再写水。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描绘春天湖上的天气,以及水势是如何地盛大和清澈,而是通过“云脚低”来激发读者的联想。
“云脚”为什么会“低”?在一个 晴朗的天气里,我们才可以清晰地看到天上重重叠叠的白云,像棉花一样舒卷 。
大地上的湖面必须很宽广,才会让人看到“水天相接”的现象。由于天与湖接连成一条线,所以天上的“云脚”就会“低”到了湖上。
钱塘湖,也就是西湖,是著名的浏览胜地,每一天都有文人前去游赏作诗。所以 白居易在这里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直接描写湖面上的情况,他主要是想写出早春游湖的喜悦之情。
于是,他继续在湖畔漫步,将所见到的一切自己认为可喜的景物,全部收入诗中。
比如早春树梢上争鸣的黄莺,它们是以嗓音清脆,会唱歌出名的。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你就知道春天来了。再如南归的燕子正在准备筑巢。给人带来一种“家”的温馨感觉。
这样一来, 这首诗里既有山、水、云的自然风景之美,又有鸟语。那还缺什么呢?显然,缺的是花香。 于是,白居易马上低头去看湖畔的草丛。
花儿在哪里呢?原来现在它们正含苞待放呢!白居易其实没有见到花开,他通过想象,预言这些含苞的花朵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将万紫千红地盛放。
让游客们看得如醉如痴,目光迷离。这里写浅草,其实主要是为了和乱花形成对仗。花还没开,草也是浅浅的。写完了山、水、云、鸟语和花香的部分,还嫌不够。
于是白居易又说:你以为钱塘湖的美景就仅仅是这样吗?我平时经常在湖东这一带散步,其实我最爱的是那绿杨树阴后面,长长的白沙堤。
句尾提到的白沙堤,是西湖的一项水利工程。白居易在杭州当官,后来也曾在附近一带修堤蓄水,替百姓干了一桩大好事。
白居易这一首诗,从表面上看写得漫不经心,但是仔细一读,发现它很有层次,并且 最后借柳阴为画框,以曲径通幽的方式,写出了远方的“最爱”。
让人产生了好奇,钱塘湖已经这么美了,没有露面的白沙堤该有多美呢?
二、苏轼,湖光潋滟酒一杯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歌意译:太阳光的线折射到湖面上,泛起粼粼的金色波光。转眼间,下了一场阵雨,雨后群山就变得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了,这美景堪称一奇!
西湖的风景就好比是西施的妆容,因为天生丽质,所以无论是浓妆还是淡抹,永远都是那么适宜。
苏轼的这一首七绝非常经典,因为 绝句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不比七律的篇幅,不可能像白居易一路慢慢地写过来 。
假如想刻画细致,通常只能写一些比较小的主题,或者是抓住一个经典场景来描写。于是 苏轼巧妙地挑选了西湖在同一天中,两种不同天气下的变化来写。
阳光下的西湖面波光粼粼,晴空下视野开阔,尽管苏轼没有写,我们也想象得到,湖畔远处的山峰也给镶了一道金边,这时湖面的水和远方的山都是“实景”。
根据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交代,雨后暮色已近。山峦开始变得朦胧了,变成了“虚景”。与此同时,湖面因为光线折射发生改变,颜色浓重如凝胶,与之前大相径庭,但是却带着一种神秘的美。
于是,苏轼把这个湖比成战国的西施。第一个称西湖的可能不是他,但是极有可能自他作诗以后,“西湖”才被人叫做“西子湖”。而“西湖”在唐朝白居易那个时候,还是叫“钱塘湖”的。
这个湖的美啊,正像一位真正的绝色美人一样。粗服乱头,难掩其国色天香。淡妆浓抹,不改其丽质天成 。苏轼的比喻得当,后来成为了后人对西湖景色的“定论”。
和白居易那首诗一样,苏轼的这一首诗也带着一个小典故。相传这首诗是“一语双关”,并不单单是写湖光山色,同时是描写苏轼的爱妾王朝云的绝色。至于是真是假,就见仁见智了。
结语
苏轼这一首诗写西湖的风景,紧扣主题。他先把晴时、雨后的西湖美景,当成两幅绝美的图画,然后再分开描写,再把西湖比作战国西施。
晴时、雨后的西湖风景,自然而然地,通过西施的两种妆容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可以说是相当地成功。
白居易的七律写西湖的美,像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小散文。早春的喜悦之情,从纸面上呼之欲出。他在创作《钱塘湖春行》的时候,基本没花什么笔墨描写湖泊本身。
不过,他在另一首七律《春题湖上》中写月夜的西湖被群山环抱着,“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同样美不胜收。
1、白居易
白居易所筑的堤从钱塘门开始,把西湖一分为二,平时蓄水,旱时灌田。他在《钱塘湖石记》中记载了堤的功用,放水、蓄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
白居易做官时政务清平,凡有穷人犯法,罚他在湖边种树;富人要求赎罪,就让他在湖上开垦几亩葑田。白居易三年知府,给杭州留下一湖碧水、一道长堤、六眼清井和二百多首诗词。
2、苏轼
苏轼主持的疏浚工程规模空前,他巧妙利用从湖底挖出的淤泥用作农田的基肥及填埋湖边的一些低地湿地;再利用这些土地募集社会闲散人员和外地农民前来耕作,收取税收作为治湖费用。
其次,他对全湖进行了挖深,把挖掘出来的葑泥在湖中偏西处筑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为了彻底永久解决百姓用水问题,苏轼以瓦筒把六井水直接引至千家万户并新凿两井。
扩展资料:
苏轼和白居易有相似的遭遇,白居易当年被贬杭州、江州、忠州,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两人虽然相隔两个多世纪,然而境遇相同,心情也相同。
不只是心境,思想和精神,在行事方面,苏轼和前辈白乐天还真有高度重合之处。白居易疏浚西湖,苏轼也疏浚西湖,将白居易前辈工程的规模扩大。
他们的人生有过大波折,他们的精神状态也有过沮丧、灰心,然而,贯穿他们思想境界的仍然是乐观向上,随遇而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的诗句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赏析:
出自《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杭州西湖历来是很多诗人笔下的宠儿。尤其是唐朝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还有杨万里都曾经在这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写下了很多关于杭州西湖非常精彩的诗词作品。
白居易关于杭州西湖最精彩的诗歌,当属《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古诗我们初中时代都曾经学过,白居易采用了点面结合和风景写意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西湖早春图,读来让人感觉到春天的西湖处处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美不胜收。
首联写湖光水色。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这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
第二联则更是写到了莺歌燕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尤其是黄莺和燕子,更是春天的使者。
是这首古诗的最后两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那么“ 绿杨阴里白沙堤 ”究竟有什么呢?让诗人觉得比西湖其它的景色都要美丽?
在很多对于这首古诗的赏析当中,都认为诗人用最爱这样一个语法结构表达内心的感受。甚至很多人说采用了互文的手法,说明不管是哪一种景色都是诗人在春天的最爱。
以上的解释有其道理,但是要想了解这两句古诗所表达的主题,就要从绿杨阴里白沙堤的七个字来研究。
绿杨阴里白沙堤是什么呢?绿杨阴里白沙堤,只是绿柳成荫,繁花似锦。也同样是大自然固有的赏赐。那和其他景色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绿杨阴里白沙堤也就是指的白堤,也就是白居易主持修建的。尔后的苏轼也曾经在杭州西湖修建过大堤,命名为苏堤。他们为什么要修这两个大堤呢?而且还是他们心中的最爱?
其实也展现出了古代士大夫他们心中的另外一面,那就是真的是为官一任想要造福一方。
这白沙堤是他修建的,是他政绩的体现,而且也是当地老百姓所能够享受到的便利。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心中,学而优则仕而成为官员之后,也想真正地为天下的百姓作出造福一方百姓的善举来。
而当白居易修建好了白沙堤之后,自然对于其是非常看重的。他最爱的绝不仅仅是西湖的美景,也不仅仅是春天的景色,更有来这里踏青赏春的杭州百姓,让他可以和治下的百姓一起感受春天生机与活力,一起与民同乐。
古代士大夫心中一直有这样的梦想。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当中就是如此,“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在苏轼的密州出猎这首宋词当中,不也是这样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所以这些古代士大夫并不单单是为了升职加薪,并不单单是为了自己仕途上有所成就,而是真的想造福一方百姓。这种与民同乐的追求,其实远远的高于他对于当地景色的享受程度。这也是诗人一生的追求,也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
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首唐诗了,白居易本来在朝堂当中就屡次受到贬谪,在京城为官多年,但看不惯朝堂上的更勾心斗角,也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所以多次上书请求外放,所以在公元822年的时候被命名为杭州刺史,来到杭州。
这是他所追求的,而且他也做出了一番业绩,所以他才会有如此高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