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微服私访的时候,就没人认出来吗?

古代皇帝微服私访的时候,就没人认出来吗?,第1张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别说微服私访,就是明着访也不会被人认出来。为什么呢?

古代信息可没有现在这么畅通发达,别说老百姓不认识皇帝,就算很多地方官员这辈子也没见过皇帝的真容!

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发生过这么一个事,有个江湖骗子在江南冒充康熙帝的三皇子,与当地官员勾肩搭背吃喝玩乐,堂而皇之的招摇撞骗。关键是骗的都是当地政府官员。后来在一个京城官员外出办公时才将这个骗子绳之以法。由此可见一斑!

在许多电视剧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下面这样的情节。皇帝想要体察本国民情,但又担忧身边的人弄虚作假,于是自己到外面去寻找真相。他们脱下龙袍,换上平民服装,带上三两个随从,秘密出行,来到民间探访民情民意,查巡疑难案件。如果遇到不讲道理的贪官,就亮明身份——那种瞬间将坏人吓到跪地求饶的感觉,让观众感到非常酸爽。

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是不能每日都往外跑的,只有当遇到某个时期的太平盛世,或者是国事、朝政没有那么繁忙的时候才可以出来走一走,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微服出巡”。另外,皇帝们微服出巡的日子不会太久,因为民间的人普遍没有见过皇帝,不知道他长什么样,而皇帝长期呆在民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那么看到这里一些小伙伴可能会有所疑问,既然老百姓们都不认识皇帝,那么当皇帝在微服出巡时遇到危险又该怎么办呢?该如何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身份?

像康熙皇帝,在历史上并没有微服出巡过,而都是明访,像三次东巡,三次西巡,六次南巡以及多次北巡,统统是光明正大地出去的,而他的孙子乾隆,号称最爱微服出巡的皇帝,就更不是低调出巡了,声势比康熙还大。那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微服出巡呢?有,当然有,不过应该不是为了考察民情,而是寻欢作乐,像以这种目的出宫的皇帝,他也不好意思大张旗鼓,但也不会走得太远,一般都是在京城附近。

其实很多地方官都是没有见过皇帝的,更不要提平民百姓了。所以皇帝在私访的时候,都会带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印玺,印章,服饰以及皇帝特有的信物,这些在现代都是随地可见的东西,但是封建社会别说是冒充皇帝,就是私造皇家器物也是谋反的大罪,所以能拿出这些东西的,基本上就是真皇帝了。大家一看必然就知道真假。

古代皇帝最喜欢微服私访的无非就是康熙、乾隆这爷孙两了,不过这俩出行的方式有不同,爷爷康熙喜欢悄悄的出去,而乾隆喜欢大张旗鼓的出去。

皇帝悄悄的告诉全国,朕出来微服私访了,但是你们要假装不能把朕认出来

《康熙微服私访记》就看的出来,康熙出门也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悄悄的就出去了,还是带着自己身边的随从的。皇帝出门毕竟还是大事,清朝的皇权非常集中,什么事情都得由皇帝做主,一旦皇帝出了什么事,那就是会引起天下动荡的大事了。

皇帝出行前,都需要将自己的政事交待清楚,国家大事谁处理、军政大事谁处理,宫内的事谁负责。这说的是悄悄出门,结果出门前给所有人通知一次,朕要出门了,天下大事、国事、家事你们给我处理好啊。

这一举动,皇帝身边的官员们不得和下面的地方官员打好招呼啊,老爷子出来了,这次都带了谁,你们注意接待啊,同时还要注意低调,别让老爷子看出来,你们要装作不认识他是皇上,可以适当制造点麻烦为难皇帝,但是记住,别真为难,不然小心头上脑袋。

所以康熙出门的时候,都带了谁呢?身边的总管太监三德子,近身侍卫法印,宠妃宜主子,侍女小桃红。这几个人都是皇帝身边的标配,出门在外,地方官员一看这出行打扮,一猜就是皇帝出来了。

地方官员一看皇帝到自己地面上了,当地所有的地痞流氓都提前打好招呼,谁敢惹皇帝不痛苦,祖宗8代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这样的微服私访,其实就是掩耳盗铃。

但是真有不识相的,不认识皇帝的,皇帝要怎么证明 自己的身份呢?

皇帝出门带上龙袍,毕竟龙袍在古代是皇家御用的东西,外面 的机构的和单位都是不能制作的,就算是王公贵族也不得私自造龙袍。

正**是皇家御用的颜色,和龙袍一样,仅皇帝一人可以使用。

《九品芝麻官》里,周星驰捡到一条皇帝穿的内裤,便 知道床一藏的人是皇帝。所以正**的衣物,也是可以证明皇帝的身份的。

皇帝除了有专用的传国玉玺外,还有自己的私人印章,印章所用的玉都是上好的和田玉,而且每个皇帝的印章是不同的,都属于独家私人定制,仅此一份。

就以上几种物品就足够证明自己的身份了,更何况出行的时候 ,还有地方护卫暗中保护,以及地方官员提前得知的中央消息,又如何能不认识皇帝呢?就算没有 见过皇帝本人的,也可以从出行人的装扮上看出端倪,也能猜到是皇帝来了。而皇帝出来微服私访,也无非是想看看自己治理的国家天下到底是什么样子,也只有真正的深入民间,才能更好的治理好国家。

古代皇帝微服私访或者出巡和现在不同,现代人通过电视、媒体、照片就能够清楚的识别,而古代则不同,他们很多人,尤其是平民百姓,可能一生都没有见过皇帝,即使是在民间遇见皇帝可能也并不知道是谁。

玉玺

《康熙微服私访记》就是这样,每次都是摇身一变,说自己是皇帝,众人就信了,其实这里是有“身份证明”的,那就是玉玺,玉玺一直是帝王的象征,和现在的身份证一样,玉玺是秦始皇所发明。

秦始皇登基之后,命李斯刻制了象征王权天授的玉玺,上面刻有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为的就是让世人相信,我是名正言顺、天命所归的皇帝,而这个玉玺也一直传至每个朝代,期间也有流失,朱元璋就是个黑户,没有玉玺的皇帝总感觉自己少了个身份证明。

因此朱元璋为了能找到玉玺,曾派出数十万精兵,数次远征漠北,但是最终都没有结果,算是他人生憾事之一,据说唐太宗也没有得到玉玺,但是他并没有和朱元璋那样兴师动众,而是自己重新刻制了一方。

龙袍

《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康熙,每次要亮明身份时,自然会穿上龙袍,龙袍百姓大多是见过的,也能想象到,毕竟在古代,没有哪个百姓敢穿龙袍,一旦被告发,是要杀头的,所以龙袍自然也成了一种证明皇帝身份的物件。

别说龙袍,自唐高祖后,民间就连**的衣服都不能穿,更何况是绣着龙形图案的龙袍,稍有学识的人就能一眼看出龙袍的真假,每个朝代都不相同,而出巡的皇帝亮明身份也大多是在贪官污吏面前,他们虽然做贼心虚,但是对于基本的朝代制度以及皇族服饰还是很了解的,很多朝代的官职也都通过服饰或者官帽来了解。

当地巡抚、督抚等官员

影视剧中经常看见皇帝微服私访,其实在正史当中,出巡的皇帝并不多,即使皇帝巡游、出巡,一般都会先下旨告知当地巡抚,提前打扫街道,皇帝的路线也是提前清理,有重兵看守的,根本不会像电视剧那样,身边就带几个人,这样安全系数太低。

所以一般皇帝在出巡过程中,如果在亮出玉玺、龙袍之后,仍然有人不信,那就只能召见当地巡抚、官员来解决,他们本就事先接到圣旨,而这样的情况并不多。

我们认知里皇帝会微服出访,都是受到了电视等艺术创作的影响,其实在古代,皇帝几乎不可能会微服出访,体察民间疾苦的。

最受追捧的此类电视剧当首推《康熙微服私访记》,那真是陪伴了纵横的整个童年乃至青少年时代,历史上康熙确实喜欢全国各地的巡视,也确实去过许多地方,历史有明确记载的,康熙曾三次东巡,到东北拜谒祖先;三次西巡,考察山西、陕西一带;六次南巡,在江南逗留许久;北巡的次数就特别多了,因为避暑、围猎的缘故,康熙经常去河北一带,当然也有专程的北方地区的考察;天子脚下的京畿之地康熙考察民情的巡视之地,除此之外,康熙还去过五台山五次,进香之余,也是为了考察地方,但都不是微服出访的!

《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庚申,谕大学士、学士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开创帝王恐人作弊,昌言于外耳。此等事,朕断不行。”

满清入关后,礼仪宗法大多延续明制,可以说清政府是推崇宋明的治国经略的,但是康熙在提到赵匡胤、朱元璋微服出访时却很排斥,认为他们这是借微服出访,故意张扬于外,来震慑官员遵纪守法,自己万万不会这么做,这段话是康熙晚年时的自白,可见他之前出巡都不是微服出访。

史料记载最多康熙六次南巡,都是护卫前呼后拥、所到之处也是官员迎送,且按照每日的行程,地方官员都要提前在康熙晚上将要落脚的地方修建行宫,保证皇帝旅途愉快,虽然康熙说不要劳民伤财,可是谁也不敢怠慢,修建的简单万一塌了漏了,脑袋就搬家了,于是沿路一座座价值不菲的行宫兴建起来,这样倒是方便康熙以后出行的住宿,只是挥霍了不少民脂民膏啊!

康熙也否认了微服私访的必要性,他曾说过”举国臣民以及仆隶,未有不识朕者,非徒无益,亦且有妨大体。况欲知天下事,亦不系于此也。”因为多次出巡,地方官民大多都知道了康熙的长相,所以微服私访根本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他认为要想了解民间疾苦,最有效的办法并不是微服私访,而是通过散落各地的心腹臣子及眼线的密折去了解各地情况。

之后的皇帝基本都遵循康熙的教诲,利用密折制度了解地方情况,像雍正在位十几年就是夜以继日的批奏折,也鲜少再有皇帝出巡,当然除了喜欢效仿爷爷的乾隆。乾隆也六次下江南,不过旅游的嫌疑比公干高多了,劳民伤财,排面十足,更绝非是微服私访了!

话说回来,即使真有皇帝一时兴起微服私访,身边也得带着亲信大臣、近身侍卫,以及能证明身份印章、玉佩、令牌等御用之物,一国之君身系天下,决不能以身犯险,必须得保证人身安全,关键时刻还得分分钟证明皇帝身份。

三次。在游戏《皇上吉祥2》中,每个美人都需要邂逅一定次数后才有几率获得,而微服私访中甄嬛邂逅三次就能得到。《皇上吉祥2》是由厦门点触科技开发的一款H5游戏,玩家无需下载客户端即可畅玩。

皇帝巡游叫微服私访。

微服私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ēi fú sī fǎng,帝王或者官吏为隐蔽身份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出行、探访民情或巡查疑难重案;广义的理解未曾谋面却知其名,故意不暴露身份去了解情况,也有此说。

出自微服私访古华《芙蓉镇》第三章:“但民兵小分队的队员们有时黄袖章并不佩在手臂上,而是装在口袋里搞微服私访。”

微访的注意事项:

我们在电视剧或**里看见一些皇帝微服私访探查民情,但在现实中皇帝是不能随随便便出宫的。皇帝出宫一般都是巡游、征战、狩猎。

一般皇上巡游时都会先传令所经各地的巡抚、督抚之类的官员,提前打扫街道并且皇帝要路过的地方要把百姓驱逐市场和店铺都要暂时关闭,在康熙南巡图中也可以看出皇帝南巡时路过的街道两边平民居住的胡同和房屋店铺都用青布遮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9052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