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爱于凤至么?那么赵四小姐呢?

张学良爱于凤至么?那么赵四小姐呢?,第1张

张学良花花公子一个

但他真心喜欢赵四

于凤至是传统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她俩来说不是自由恋爱的结果,而是张作霖为了感谢老于头的救命之恩,为了交情而给张学良保的这门媒。

而于凤至也是非常贤惠的妻子,知书达理,心地良善,孝敬父母,长得也不丑,而且给张学良生了一儿半女的,其实慢慢的张学良和于凤至也由一开始的并不真心喜欢变为了家人。

而赵四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平衡,他们相识于天津的社交场合,张学良年轻有为,长得也帅,也由风度,更是个官二代,一句话调动多少人马,底下的人都尊称张少帅,而赵一荻漂亮端庄,又受过良好的教育,两个人更是一见钟情。

再加上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赵四几乎成了张学良唯一的心里慰藉。

他和于凤至的裂痕应该产生于赵四,张学良把赵四带回了东北,于凤至肯定是心里很生气的,她毕竟是女人,时常也给住在别院的赵四脸子看,对赵四态度也不好,张学良也明白,于是于和张之间出现了冷战,越打越严重而最后于凤至不得不向赵四妥协承认这个实为妾的“秘书”。

赵四不仅很有文化,而且精通外语,懂得外交,换旗易帜,不能不说没有赵四的功劳,而中原大战之后,31年918时住在北京的张学良,赵四都是他非常得力的助手。于凤至没有这本事。

他和于离婚我觉得没有宋美龄的撮合,于凤至和宋美龄是干姐妹,她还是宋母的干女儿,宋美龄又是第一夫人,于凤至是陆海空副总司令的夫人,于感情于道德都不会主动让张学良放弃于凤至娶赵四。张学良晚年是信基督教的,而宋美龄也信基督教,所以在和于凤至离婚后,宋美龄撮合赵和张也是顺理成章的,并不是宋美龄策划让于和张离婚。上说宋美龄为了防止张学良以美国探亲为由定居美国,我觉得并不是特别准确,这只是外因,而强大的内因就是于凤至明白张学良此时心里把赵四看的比她重得多,而于凤至又是极其识大体的人。况且于凤至此时已经美国定居,张学良仍囚禁在台湾,感情真的不深了。

于凤至是主动退出他们的婚姻的,因为两个人早已是同床异梦,而张学良又夹在赵四和于凤至之间,赵四也非常痛苦,于凤至更不用说,她明白光有名分,没有感情的婚姻是非常恐怖的,于凤至也看出来了,于是非常开明的人,所以多少年后主动退出婚姻,成全了赵四和张学良,而两个人结婚的时候也早已不是年轻时的张少帅和找一荻。

张对赵的感情真可以说多少年如一日,两个人相互扶持直到互相死去,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以后一辈子其实非常难受,精神的压力非常之大,行动也受到拘束,而他唯一的伴侣就是赵四,赵四也从来没抛弃过张学良,这对夫妻真的是非常恩爱,患难与共。

这封信我在网上也看过,真的假的反正我目前还不知道,反正于凤至是神明大义的人,他一生希望汉卿幸福,当然会成全张赵之合

您好!张学良、于凤至离婚始末如下:

张学良、赵四**相识、相知、相爱已经30余年了,但并非

法律上的婚姻。宋美龄在1960年劝赵四**让张学良弃佛教信基

督教。弃佛之后,张学良主张一夫一妻,正值此时,于凤至也同

意离婚,成就了30年的苦恋。 宋美龄当年与蒋介石结婚时,有一个条件,即要蒋与元配发

妻毛福梅先行离婚,作为基督徒的宋美龄不能答应在她之外,蒋

介石还有一个女人。 这个问题在张学良与赵四**的传奇爱情中也同样碰到。那

还是1960年以后,宋美龄劝张学良弃佛教转信基督。张学良心诚

则灵,潜心研读《圣经》,收获见识大异从前。人世间的功名利

禄,他视若过眼烟云。人生在世,恍若梦境,来去匆匆,转瞬即

逝,人类真正的老家在天国。 这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与教友宋美龄时常在教堂相见。在张

学良表示希望能为他举行受洗仪式时,宋美龄坚决反对。她觉得

张学良和于凤至有正式的婚姻关系,如今又与四**同居了几十

年,这就等于他同时有两位夫人,这种情况不合基督教的教规。 宋美龄提出如果真诚信奉基督,必须解除与于凤至的婚姻关

系。这实在是个两难抉择,于凤至对张学良是有大功的,离婚张

学良实在于心不忍;另一方面他又笃信基督,与赵四**几十年

相濡以沫,苦甘备尝。思前想后,张学良左右为难。 身在美国的于凤至知道这一情况后,提笔致信四**: 女是妹慧鉴: 时间过得真快,自从1940年我赴美医治乳癌,已经廿余年不

曾见面,真是隔海翘首,天各一方! 记得是1928年秋天,在天津《大公报》上看到你父亲赵燧山

因你和汉卿到奉天而发表的《启事》,声称与你断绝父女关系。

那时虽然我与你还不相认,但却有耳闻。你是位聪明果断,知书

达理的贤慧女子。你住进北陵后,潜心学业,在汉卿宣布东北易

帜时,你成了他有力的助手。为了家庭和睦,你深明大义,甚至

同意汉卿所提出的苛刻条件:不给你以夫人名义,对外以秘书称

谓。从那时开始,你在你父亲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表现出超人

的坚贞和顾全大局的心胸,这都成为我们日后真诚相处的基础与

纽带! 你我第一次见面,是1929年的冬天。我记得,那天沈阳大雪

纷飞,我是从汉卿的言语上偶尔流露中得知你已产下一子,这本

来是件喜事。但是我听说你为闾琳的降生而忧虑。因为你和汉卿

并无夫妻名分,由你本人抚养婴儿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你有

心把孩子送到天津的姥姥家里,可是你的父亲已经声明与你脱离

了关系,你处于困窘的境地。我在你临产以前,就为你备下了乳

粉与乳婴的衣物。那时我不想到北陵探望,令你难为情。我思来

想去,决定还是亲自到北陵看你。我冒着鹅毛大雪,带着蒋妈赶

到你的住处,见了面我才知道你不仅是位聪明贤慧的妹妹,还是

位美丽温柔的女子。你那时万没有想到我会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来

“下奶”,当你听我说把孩子抱回大帅府,由我代你抚养时,你

感动得嘴唇哆嗦,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你叫一

声:“大姐!”就抱住我失声地哭了起来…… 汉卿后来被囚于奉化,你已经由上海转香港。我非常理解你

的处境,你和闾琳暂避香港完全是出于不得已!经我据理力争,

宋美龄和蒋介石被迫同意我去奉化陪狱。嗣后,我随汉卿转辗了

许多地方,江西萍乡、安徽黄山、湖南郴州,最后又到了凤凰山

。转眼就是三年,女是妹,我只陪了汉卿3年,可是你却在牢中陪

他20多年。你的意志是一般女人所不能相比的,在我决心到美国

治病时,汉卿提出由你来代替我的主张,说真的,当初我心乱如

麻。既想继续陪着他,又担心疾病转重,失去了医治的机会。按

说你当时不来相陪也是有理由的,闾琳尚幼,且在香港生活安逸

。我和你当时面临一个痛苦的选择,要么放弃闾琳,要么放弃汉

卿,一个女人的心怎能经受得住如此痛苦的折磨? 后来,你为了汉卿终于放弃了孩子……女是妹,回首逝去的

岁月,汉卿对于我的敬重,对我的真情都是难以忘怀的。其实,

在旧中国依汉卿当时的地位,三妻四妾也不足为怪(依先帅为例

,他就是一妻五妾)。可是,汉卿到底是品格高尚的人,他为了

尊重我,始终不肯给你以应得的名义……闾瑛和鹏飞带回了汉卿

的信,他在信中谈及他在受洗时不能同时有两个妻子。我听后十

分理解,事实上20多年的患难生活,你早已成为了汉卿最真挚的

知己和伴侣了,我对你的忠贞表示敬佩!……现在我正式提出:

为了尊重你和汉卿多年的患难深情,我同意与张学良解除婚姻关

系,并且真诚地祝你们知己缔盟,偕老百年! 特此专复 顺祝 钧安 姊:于凤至 于旧金山多树城 1963年10月 张学良捧读此信,热泪盈眶。 于凤至的达观、大度玉成了张学良与赵四**的人间美事。 不久,张、赵二人手牵手进入教堂。 1964年7月4日,虽值盛夏,那天却是少有的清爽。64岁的张

学良身穿崭新的西服、系着浅灰色领带,与身着合体旗袍、佩带

水晶项链的52岁的赵四**携手走进了台湾北投温泉附近的一座

教堂里。 教堂内没有华丽的彩灯,而是点燃了无数支巨大的蜡烛。年

近半百的陈维屏牧师,神情严肃地走到张学良跟前,指着身旁的

赵四**,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你愿意这个女人做你的妻子吗

?”张学良深沉、清晰、肯定地回答:“愿意。” 陈牧师又转向赵四**,指着身旁的张学良,用同样的声调

问道:“你愿意让这个男人做你的丈夫吗?”此时的赵四**双

眼噙满泪水,双唇急速颤动,久久,久久才吐出三个字:“我愿

意。” 至此,相伴30多年,经历、情感难以用语言叙说的一对情人

,终于结成了夫妻。出席婚礼的国民党政界要员张群,艺术界名

人张大千和几位外籍朋友,无不为这迟到的婚礼落下了辛酸的眼

泪。 17天后,即7月21日,台北各报均刊出一则消息:张学良与赵

一荻在台北举行结婚典礼。40多年来,新闻媒体不知报道了多少

次有关张学良的消息,但哪一次也没有这次轰动。人们抢购,报

纸脱销。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联合报》第三版醒目的大标题是: 卅载冷暖岁月 当代冰霜爱情 少帅赵四   正式结婚 红粉知己   白首缔盟 标题下加有两句话: 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 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赵四**与张学良从相识、相爱后,30多年来一直以秘书身

份陪伴张学良,她与张学良已成为一个整体。 婚礼结束的钟声响了。张学良和赵一获在好友的携扶下,在

众人的簇拥下,缓步走出教堂。晚霞映照,微风吹拂,有情人终

成眷属。

张学良,字汉卿,奉天海城人。中华民国四美男子之一,亦是“民国四少”之一。曾被国民党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时人以“少帅”冠之。原配夫人于凤至,二夫人谷瑞玉,最后一任妻子赵一荻。张学良于2001年病逝于美国,享年100岁,而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在他最后的征程中早一年先他而去,时年88岁……于凤至与张学良的子女有四个:长子张闾珣,次子张闾玗,三子张闾琪,女儿张闾瑛。张学良与二夫人谷瑞玉未曾生子,谷瑞玉独居时收了外甥女胡文秀为养女,得到张学良认可。张学良与赵一荻唯一的儿子—张闾琳。张闾琳,长期在美国太空署担任工程师,1990年正式退休。妻子陈淑贞是粤军名将陈济棠之女。张闾琳和陈淑贞共育有两个儿子,他们的中文名字分别为居信、居仰,均为祖父张学良所起。张居信,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子承父业,主攻电脑工程。次子张居仰,英文名为Robert,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主攻新闻学。

相差11岁。

张学良是1901年6月3日出生,赵四**,也就是赵一荻1912年5月28日。

赵一荻又名绮霞,乳名香笙,出生在香港,为张学良的第三任妻子,因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幺女),而被称赵四**。

1928年(一说1927年)与张学良相识于天津,后历经沈阳、北平、西安事变、幽禁。经过半个世纪的苦恋,1964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一荻正式结婚。

赵一荻陪伴张学良72年,是中国现代史上颇具神秘色彩的一位女性。在台湾幽居时期,出版有《好消息》、《新生命》、《真自由》、《大使命》、《毅荻见证集》等著作。

扩展资料

赵四**天生丽质,且又聪明灵慧,十四五岁就曾成为《北洋画报》的封面女郎。在天津的一次舞会上,作为民国初年“四大公子”之一的“少帅”张学良与来这里看热闹的赵四**相识,两人一见钟情,从此坠入爱河。

父亲得知小女儿和有妇之夫张学良在一起,气得脸色铁青,并将其软禁起来。张学良时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后,患病,赵四**得知消息后,征得家人同意,到奉天(沈阳)去看望张学良。尔后赵庆华登报声明,断绝父女关系,并从此不再做官。

与此同时,少帅府内也不平静,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只给她秘书的地位,没有给她正式夫人的名义。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赵四**对张学良的爱情,她心甘情愿地以秘书身份陪伴着张学良。

心胸大度、温柔贤慧的于凤至被赵四**的一片真情所感动,力主在少帅府东侧建起一幢小楼,让赵四**居住。两人还以姐妹相称,和睦相处。1929年赵四**为张学良生下了儿子。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赵四**也遭到国人的嘲讽和谩骂,被诬 为“红颜祸水”;长城抗战失利后,她帮助张学良痛下决心;

1936年,张学良将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张学良在南京身陷囹圄,随后开始了漫长的幽禁生涯。

“替我去看一眼汉卿”。汉卿指的是张学良,也是于凤至女儿的父亲。于凤至,出生于名门世家,父亲于文斗是辽源商务会长,1915年,于凤至嫁给了张学良,婚后育有三子一女。而后张学良遇上了赵一荻即大家熟知的赵四**,并至张学良处。

于凤至担心有辱张家门庭,只给赵四**秘书的地位,没有给她正式夫人的名义。心胸大度、温柔贤惠的于凤至还在少帅府东侧建起一幢小楼,让赵四**居住。两人还以姐妹相称,和睦相处。1929年赵四**为张学良生下了唯一的儿子。1964年,于凤至主动与张学良解除婚约,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的爱情。

于凤至到美国治病后一直呆在美国,终其一生,于凤至都称自己为“张夫人”。人家叫她于太太,她是会顽固地不做回应的。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张学良的妻子,少帅夫人,临死对女儿说的话也表露出对张学良的牵挂。1990年3月20日,93岁的于凤至永远闭上了双眼。

扩展资料

如果说20世纪除了战争之外还曾留下玫瑰的话,那么“少帅”张学良与“赵四**”赵一荻无疑是其中最绚丽的一对。

赵四**和张学良的恋情,多有波折,但堪称红粉知己。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比张学良大三岁,是张学良父亲张作霖订下的亲事,赵四**比张学良小十一岁。于凤至日后接纳了这位“小妹”,张学良称于夫人为大姐,称赵四**为小妹。赵四**虽无夫人的名分,对外则称为张学良的私人秘书,长期侍从左右。

后张学良执笔给于凤至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但因为你于凤至和赵四**的原因,牧师不肯为其进行教徒洗礼。1964年3月,结发妻子的离婚手续,从美国寄到张学良手中。同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一荻正式结婚。1990年1月30日,于凤至在睡梦中安然逝去。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离世。

参考资料:

-赵一荻

赵一荻陪伴张学良72年,他们之间这一段“真爱白头偕老”的感情俘获了不知多少红尘男女的眼泪,又不知多少人对他们的感情故事津津乐道。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张学良刚刚恢复自由,不顾赵一荻的阻拦,却去纽约看望另一个四**;而在张学良的心里,和这一个“四**”在一起的3个月却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1990年,张学良却对传记作者说: “于凤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最患难的妻子,我的最爱却在纽约”

张学良口中的最爱就是另一个四**—— 蒋四**蒋士云 。蒋士云又是谁?她和张学良、赵一荻之间又有着怎样的 情感 故事呢?

历史 上赫赫有名的赵四**真名其实叫赵 绮霞。之所以后人多称她为“赵一荻”,不过是因为“一荻”是她英文名Edith的谐音。

赵一荻出生于1912年,家中排行第四,又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幺儿最受父母疼爱。赵一荻也不例外,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人亲昵地叫她赵四**。

在当时的中国,赵家是一个颇具名望的官宦世家,赵一荻的父亲赵庆华当过东三省的外交顾问,官职做到了交通次长。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又颇受父母宠爱,加上赵一荻容貌清秀,多才多艺,少女赵一荻就成了当时人人追捧的名媛,年纪轻轻更是成了《北洋画报》的封面女郎。

1927年(也有说法是1928年)5月的一个傍晚,天津蔡公馆内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出席舞会的无一不是平津地区的名人望族。

这个时候的赵一荻还只是学生,今天来舞会不过是跟着姐姐来看热闹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舞会, 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当晚的客人中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少帅张学良。

这一晚,赵一荻认识了张学良。两人在舞池中共舞了一曲,一个是数十万东北军的少帅,一个是青春靓丽的世家**。

自古以来美人和豪杰总是被联系在一起。青春年少的赵一荻初见张学良,便被他身上的风流倜傥所吸引,或者还有那么一丝对叱咤风云军人的崇拜。

崇拜,激动,甜蜜 ,这些复杂的情愫夹杂在一起,一下一下地冲击着少女的芳心。赵一荻在心里暗暗祈祷, 今晚的舞曲不要停,她要和她的汉卿一直跳下去。

赵一荻的天生丽质和优雅举止同样让张学良情动,少女的明眸皓齿深深地印在这个多情的男人心中。

这一晚的邂逅让这两个人一见钟情,从此纠葛一生。

从此,赵一荻和张学良往来甚密,这在当时的上层 社会 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赵一荻的父亲听了之后大为关火,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小女儿和一个有妇之夫厮混在一起——此时张学良已有妻子于凤至,便不准赵一荻和张学良再有来往。

然而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旧有的家长权威制度也在经受着冲击。接受过西式教育的赵一荻又怎么会甘心就此放弃和张学良的感情呢?

1929年3月,张学良出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后,邀请赵一荻去沈阳旅行。 做父亲的虽然反对,但是却磨不过爱女的苦苦哀求。最终取得家人同意之后,赵一荻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她满心欢喜准备和她的汉卿厮守一生。

赵家明明同意赵一荻去找张学良,为何又要来这一出呢?

这其中的缘由多半是因为张学良属于奉系,赵家在北洋政府做官。和张家联姻在当时很难说得清楚是福还是祸,惟有这样,即可成全爱女,又不至于让家族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到了东北之后,赵一荻和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相处融洽,张学良称于凤至为大姐,叫赵一荻为小妹。张学良没有给赵一荻名分,对外她是张学良的私人秘书,长期伴随左右。1930年,赵一荻生下了张学良的第四个儿子张闾琳。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执意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蒋介石软禁,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囚禁生涯。听到张学良被扣的消息,蒋介石允许于凤至和赵一荻去陪伴照顾张学良。起初,于赵二人是每人陪一个月再进行交换。

不过当时赵一荻的孩子年幼,于凤至考虑到孩子需要母亲陪伴,便让赵一荻回到上海,自己留下来陪伴张学良。

于凤至陪了张学良三年,这三年里她跟着张学良从溪口到江西,到湖南,原本就有病的于凤至身体每况愈下,张学良就向蒋介石申请让于凤至去治病,请赵一荻来陪伴自己。蒋介石虽然恨张学良,一辈子都要关着张学良,但是至少在其他方面上不会为难他,很快就批准了这一请求。

1940年,赵一荻听闻此事后,把还年幼的儿子托付给美国友人,自己收拾一番就只身前往陪伴张学良。 而这一次,他们再也没有分开过。

从贵州到重庆,再从重庆到台湾,赵一荻就这样一直陪伴着张学良。在失去自由,与世隔绝的日子里,她和张学良互相依靠,而她的人生也和张学良的人生牢牢地绑在一起,一同被圈禁于那无形的牢笼之中。

1964年3月,张学良和于凤至离婚;1964年7月,张学良正式和赵一荻结婚, 苦等了多年的赵一荻终于和自己的汉卿真正走到了一起。

张学良请求于凤至离婚时,于凤至是这样说:

人生有多少个25年?

赵一荻把自己的青春,赵一荻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给了张学良,两人患难与共,互相依存,所以张学良说她是“最患难的妻子”。

而这份历经岁月洗礼的感情也弥足珍贵。赵一荻去世的时候,张学良喊着对赵一荻的昵称,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放,依恋和不舍溢于言表。

赵一荻为张学良付出了所有, 但是张学良内心深处那个最爱却是蒋士云。

很巧的是,蒋士云和赵一荻一样,都是在1912年出生,在家也是排行第四。蒋 士云就是那个让张学良念念不忘的另外一个“四**”。

蒋士云的出身也不差,她家是苏州的官宦世家。形容赵一荻那些美好辞藻同样可以用在她的身上,和赵一荻不同的是,蒋士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外交官父亲在欧洲生活多年,通晓英语和法语,眼界开阔。

1927年,蒋士云跟着父母结束欧洲旅居生活回到故土。此时的蒋士云成了苏州和北京炙手可热的名媛,她的照片还刊登在《大光明》上。

那个时代,十六七岁的女孩是可以谈婚论嫁的。因为家世的关系,蒋士云每天面对的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商界巨子。在当时的中国,这些人不论家世还是学识,都是上乘之辈,任何一个都可以算得上乘龙快婿了。

但是这些男人蒋士云就一个也看不上。

为什么? 因为蒋士云的心里已经有了张学良。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27年。这一年夏天蒋士云刚刚回国,此时张学良是东北军第三军团总司令,驻地在河北保底。张学良擅于交际,他和顾维钧关系颇为密切。正是在顾维钧举办的宴席上,蒋士云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天下闻名的少帅。

这一次的见面,太过匆匆,以至于张学良并没有把这个苏州小丫头放在心上。

1930年,张学良抵达上海。这个时候的蒋士云已经是沪上名媛,他们在舞会上再次相见。这一次的重逢,打开了蒋士云的心房。

蒋士云和张学良来往越来越密切,她对张学良的爱情也越发浓厚。

蒋士云时常给张学良写信,信中满是含情脉脉的悄悄话。蒋士云还精心挑选自己的照片,把最美的寄给张学良,对于一个出身名门世家的少女来说,蒋士云的所作所为已经足够主动,足够大胆。

当时张学良是有名的风流公子,身边美女如云,大部分时候都是女性倒追张学良。蒋士云敢爱敢恨,她并不介意到底是谁追的谁,她只希望能和自己的爱人厮守终身。

蒋士云就这样和张学良断断续续通信有一年的时间,她终于不想等了,鼓足勇气跑到北平去见张学良,她要向他表白心意。

张学良有老婆,蒋士云是知道的。 她并不介意,她愿意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屈居人后。

见到张学良之后,蒋士云才知道还有一个赵一荻,而且赵一荻已经有了张学良的儿子。接受于凤至,对蒋士云来说已经是底线了。 结果自己前面还有一个赵一荻。

年纪相同,都排行第四,出身都好,蒋士云又如何愿意排在赵一荻的后面呢?

一气之下,蒋士云远走欧洲。为了忘记张学良,为了斩断情丝,她这一走就是5年。

5年之后,蒋士云回到国内, 这个时候的她早已不是蒋四**,而是银行家贝祖诒的夫人。 这个贝祖诒有个儿子叫贝聿铭。

有的时候,刻意想去遗忘的人,反而却刻骨铭心。蒋士云的心里一直没有忘记过张学良,她一直将之埋藏在心里最隐秘的角落。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软禁,蒋士云也上下活动,试图营救张学良。但是在那个时候,又有谁敢去触碰蒋介石的逆鳞呢?蒋士云的努力不过是无用功罢了。

救不了张学良,那我就去见他。

张学良软禁在溪口的时候,蒋士云就通过戴笠的关系去见了张学良。在张学良的日记里是这样记载的: 贝淞荪夫妇来看,住旅行社——贝氏夫妇返沪,余送至关山桥。

贝淞荪就是贝祖诒,张学良虽然只记了寥寥数字。但是这个时候,其他人等生怕和张学良扯上关系,躲都来不及。偏偏蒋士云一个女人家,就这样上来看他。其中所含的情意怎能不让张学良感动。

1979年,蒋士云还专门从美国到台湾去见张学良。两次的看望,对于失去自由之苦的张学良来说就如雪中送炭,让他孤寂的心得以有所慰藉吧。

张学良风流多情,这一点他自己也知道。张学良倒从不遮掩,曾经说: 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

张学良的风流韵事多,情人也多,但是最后能陪在他身边的不过也就是赵四**。

赵一荻长久的陪伴,张学良固然感激,但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囚禁生涯,再好的感情也都被淹没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之中。

或者,在张学良的心里, 赵一荻所代表的就是那段痛苦时光。 他自然也爱她,自然也尊重她,但是对于一个曾经的浪子来说,也许想要有那么一点点时间去忘记曾经的难堪和痛苦吧。

而能让张学良暂时忘记这一切的人就是蒋士云吧。

1990年张学良终于获得自由了,次年他和赵一荻去了美国。刚到旧金山,张学良就说: “我想一个

人到纽约去会会朋友,而且还是个女朋友”

身边人大吃一惊,91岁的张学良还有这个闲心?只有赵一荻知道,他要去见蒋士云。

张学良把赵一荻留在旧金山,自己去了纽约见到了蒋士云。张学良在蒋家一住就是3个月。这3个月里,这两个老人家似乎是想把曾经错过的时光被补回来,他们出双入对,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蒋士云陪着张学良看赛马,看打球,找年轻人陪张学良打麻将吃饭,每天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久困于牢笼的张学良终于能自由自在,没有人去管他。这种畅快是多么地不容易。在蒋士云的陪伴下,张学良终于从阴霾中走了出来, 似乎又变回了当年那个迷倒万千少女的张汉卿。

这一段时光,日后被张学良反复回味,说这是他最开心的3个月。

这中间赵一荻来找过张学良3次,想带张学良走,但是都没有成功。两个曾经“情敌”的见面也是客客气气,赵一荻给蒋士云带小礼物,蒋士云请赵一荻吃饭。

在这和气之下却并不是真正的云淡风轻,张学良后来和赵一荻定居在美国,但是蒋士云打电话过去总是找不到张学良, 赵一荻并不想他们过多来往。蒋士云从此再也没见过张学良,她没想到纽约的3个月却是最后一面。

作为局外人,我们很难解释清楚为什么张学良把最爱的位置留给了蒋士云,而不是一直陪在他身边的赵一荻。

对于张学良来说,这两个四**, 蒋士云代表着自由和希望,代表着无拘无束,这是张学良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赵一荻虽然和自己共患难多年,但是这一段时光却偏偏又是自己不想回忆的。

这两个四**恰恰是张学良人生的两个不同的截面,一面是自由,一面是苦难;你问张学良爱哪个更多一点点?或许是那个短暂的自由吧。

全文完

参考资料

《蒋士云和张学良的情谊》

《张学良念念不忘的另一位“四**”》

张学良、于凤至离婚始末

  张学良、赵四**相识、相知、相爱已经30余年了,但并非

法律上的婚姻。宋美龄在1960年劝赵四**让张学良弃佛教信基

督教。弃佛之后,张学良主张一夫一妻,正值此时,于凤至也同

意离婚,成就了30年的苦恋。 宋美龄当年与蒋介石结婚时,有一个条件,即要蒋与元配发

妻毛福梅先行离婚,作为基督徒的宋美龄不能答应在她之外,蒋

介石还有一个女人。 这个问题在张学良与赵四**的传奇爱情中也同样碰到。那

还是1960年以后,宋美龄劝张学良弃佛教转信基督。张学良心诚

则灵,潜心研读《圣经》,收获见识大异从前。人世间的功名利

禄,他视若过眼烟云。人生在世,恍若梦境,来去匆匆,转瞬即

逝,人类真正的老家在天国。 这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与教友宋美龄时常在教堂相见。在张

学良表示希望能为他举行受洗仪式时,宋美龄坚决反对。她觉得

张学良和于凤至有正式的婚姻关系,如今又与四**同居了几十

年,这就等于他同时有两位夫人,这种情况不合基督教的教规。 宋美龄提出如果真诚信奉基督,必须解除与于凤至的婚姻关

系。这实在是个两难抉择,于凤至对张学良是有大功的,离婚张

学良实在于心不忍;另一方面他又笃信基督,与赵四**几十年

相濡以沫,苦甘备尝。思前想后,张学良左右为难。 身在美国的于凤至知道这一情况后,提笔致信四**: 女是妹慧鉴: 时间过得真快,自从1940年我赴美医治乳癌,已经廿余年不

曾见面,真是隔海翘首,天各一方! 记得是1928年秋天,在天津《大公报》上看到你父亲赵燧山

因你和汉卿到奉天而发表的《启事》,声称与你断绝父女关系。

那时虽然我与你还不相认,但却有耳闻。你是位聪明果断,知书

达理的贤慧女子。你住进北陵后,潜心学业,在汉卿宣布东北易

帜时,你成了他有力的助手。为了家庭和睦,你深明大义,甚至

同意汉卿所提出的苛刻条件:不给你以夫人名义,对外以秘书称

谓。从那时开始,你在你父亲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表现出超人

的坚贞和顾全大局的心胸,这都成为我们日后真诚相处的基础与

纽带! 你我第一次见面,是1929年的冬天。我记得,那天沈阳大雪

纷飞,我是从汉卿的言语上偶尔流露中得知你已产下一子,这本

来是件喜事。但是我听说你为闾琳的降生而忧虑。因为你和汉卿

并无夫妻名分,由你本人抚养婴儿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你有

心把孩子送到天津的姥姥家里,可是你的父亲已经声明与你脱离

了关系,你处于困窘的境地。我在你临产以前,就为你备下了乳

粉与乳婴的衣物。那时我不想到北陵探望,令你难为情。我思来

想去,决定还是亲自到北陵看你。我冒着鹅毛大雪,带着蒋妈赶

到你的住处,见了面我才知道你不仅是位聪明贤慧的妹妹,还是

位美丽温柔的女子。你那时万没有想到我会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来

“下奶”,当你听我说把孩子抱回大帅府,由我代你抚养时,你

感动得嘴唇哆嗦,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你叫一

声:“大姐!”就抱住我失声地哭了起来…… 汉卿后来被囚于奉化,你已经由上海转香港。我非常理解你

的处境,你和闾琳暂避香港完全是出于不得已!经我据理力争,

宋美龄和蒋介石被迫同意我去奉化陪狱。嗣后,我随汉卿转辗了

许多地方,江西萍乡、安徽黄山、湖南郴州,最后又到了凤凰山

。转眼就是三年,女是妹,我只陪了汉卿3年,可是你却在牢中陪

他20多年。你的意志是一般女人所不能相比的,在我决心到美国

治病时,汉卿提出由你来代替我的主张,说真的,当初我心乱如

麻。既想继续陪着他,又担心疾病转重,失去了医治的机会。按

说你当时不来相陪也是有理由的,闾琳尚幼,且在香港生活安逸

。我和你当时面临一个痛苦的选择,要么放弃闾琳,要么放弃汉

卿,一个女人的心怎能经受得住如此痛苦的折磨? 后来,你为了汉卿终于放弃了孩子……女是妹,回首逝去的

岁月,汉卿对于我的敬重,对我的真情都是难以忘怀的。其实,

在旧中国依汉卿当时的地位,三妻四妾也不足为怪(依先帅为例

,他就是一妻五妾)。可是,汉卿到底是品格高尚的人,他为了

尊重我,始终不肯给你以应得的名义……闾瑛和鹏飞带回了汉卿

的信,他在信中谈及他在受洗时不能同时有两个妻子。我听后十

分理解,事实上20多年的患难生活,你早已成为了汉卿最真挚的

知己和伴侣了,我对你的忠贞表示敬佩!……现在我正式提出:

为了尊重你和汉卿多年的患难深情,我同意与张学良解除婚姻关

系,并且真诚地祝你们知己缔盟,偕老百年! 特此专复 顺祝 钧安 姊:于凤至 于旧金山多树城 1963年10月 张学良捧读此信,热泪盈眶。 于凤至的达观、大度玉成了张学良与赵四**的人间美事。 不久,张、赵二人手牵手进入教堂。 1964年7月4日,虽值盛夏,那天却是少有的清爽。64岁的张

学良身穿崭新的西服、系着浅灰色领带,与身着合体旗袍、佩带

水晶项链的52岁的赵四**携手走进了台湾北投温泉附近的一座

教堂里。 教堂内没有华丽的彩灯,而是点燃了无数支巨大的蜡烛。年

近半百的陈维屏牧师,神情严肃地走到张学良跟前,指着身旁的

赵四**,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你愿意这个女人做你的妻子吗

?”张学良深沉、清晰、肯定地回答:“愿意。” 陈牧师又转向赵四**,指着身旁的张学良,用同样的声调

问道:“你愿意让这个男人做你的丈夫吗?”此时的赵四**双

眼噙满泪水,双唇急速颤动,久久,久久才吐出三个字:“我愿

意。” 至此,相伴30多年,经历、情感难以用语言叙说的一对情人

,终于结成了夫妻。出席婚礼的国民党政界要员张群,艺术界名

人张大千和几位外籍朋友,无不为这迟到的婚礼落下了辛酸的眼

泪。 17天后,即7月21日,台北各报均刊出一则消息:张学良与赵

一荻在台北举行结婚典礼。40多年来,新闻媒体不知报道了多少

次有关张学良的消息,但哪一次也没有这次轰动。人们抢购,报

纸脱销。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联合报》第三版醒目的大标题是: 卅载冷暖岁月 当代冰霜爱情 少帅赵四   正式结婚 红粉知己   白首缔盟 标题下加有两句话: 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 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赵四**与张学良从相识、相爱后,30多年来一直以秘书身

份陪伴张学良,她与张学良已成为一个整体。 婚礼结束的钟声响了。张学良和赵一获在好友的携扶下,在

众人的簇拥下,缓步走出教堂。晚霞映照,微风吹拂,有情人终

成眷属。 (摘自2000年9月6日《中华读书报》)

请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918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