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文算好人么?

宋子文算好人么?,第1张

宋子文(1894~1971)

中国金融家。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早年毕业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去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继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23年任孙中山英文秘书,后主管国民党财务。1924年在广州创办中央银行,任总裁。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1942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曾与美国国务卿赫尔签订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次年与外国谈判收回各国在华的治外法权。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8月签订中苏友好条约。1947年任广东省政府主席。1949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卒于旧金山。

宋子文(1894年~1971年)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财政部长。原籍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1894年12月 4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八)生于上海。父宋嘉树早年留学美国,一度在上海当传教士,后改营工商业,同情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宋子文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继入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1917年回国后受盛宣怀之聘,任汉冶萍公司驻上海总办事处秘书等职。1923年10月赴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英文秘书兼两广盐务稽核所经理。1924年 8月任中央银行行长。其后调任广东省政府商务厅长。后又升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任广东省财政厅长,整理财务颇有成绩。1926年 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央商务部长等职,负责筹措北伐军经费。蒋介石夺取国民党党、政、军大权时,他积极从财政上予以支持。1926年12月前往武昌。次年初先后任武汉国民政府委员、常委等职。

1927年4月,宋子文乘武汉政府派他往上海考察形势之机,与吴稚晖、白崇禧等策划反共清党,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并力促蒋、汪合流。蒋介石8月下野,12月同其妹宋美龄结婚。他竭力争取美国当权人物和江浙财团支持蒋介石重新上台。1928年2月蒋介石再次上台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宋被任为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随之任中央银行总裁。1929年3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以后又连任三届。1931年6月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九‧一八”事变后,曾多次发表演说,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12月与蒋介石同时下野。1932年宋子文再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一度代理行政院长。1933年10月后,辞去政府职务,专门从事财政金融活动。次年4月兼任中国银行董事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宋赞成和平解决,与宋美龄往西安同张学良、杨虎城及中共中央代表等进行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国共联合抗日作出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国民政府到重庆,任中国银行董事会主任等职,拥有巨大经济实力,操纵著国民党的经济实权。1940~1942年充当蒋介石常驻美国代表,为蒋争取美援,第一次获一亿美元借款,第二次签订租借协定,获五亿美元借款。1942年10月返国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45年 4月同中国***代表董必武等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旧金山会议。6月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1946年 1月任国民党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长。10月再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竭力劝说美国杜鲁门政府出钱出枪,多方支持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1947年9月为蒋介石谋取退路,宋改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11月兼任蒋介石广州行营主任等职。

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宋子文利用政治特权发展官僚资本,先是控制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货币、公债以及通货膨胀等手段掠夺财富,后以开设棉业公司、垅断对外贸易等手段聚集钱财。经过抗日战争时期发国难财和战后接收敌伪产业等办法积聚起巨额财富,同蒋介石、孔祥熙和陈立夫、陈果夫合称为“四大家族”,是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1949年1月去法国,随后侨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25日病逝于美国旧金山。 1927年新任南京政府的“财政部长”宋子文,因公因私,上庐山避暑。一上庐山他便体会到庐山真是一个清凉世界,与武汉、南京的暑热是截然不同。置身如此风水宝地,他油然而生地想给母亲倪佳珍在庐山建造一幢别墅,只是不知如何办理申请和选址手续。他决定请当时庐山管理局的官员找一个懂建筑的老板来参谋一下。管理局官员向他推荐了营造厂老板张谋之,说张谋之曾为洋人和高官承包建造别墅工程,善于设计、讲诚信,在庐山有较高的信誉。宋子文便带着秘书访问了日照峰3号张家,与张谋之面谈了整个设想,张老板也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他对宋子文说:“宋部长,为尊母建造别墅,本人说一点意见,根据庐山潮湿的特点和尊母年高的要求,别墅适宜建造在距亲人较近而又安静、优雅的地方。请宋部长参改。”宋子文表示钦佩,决定委托张老板设计和施工。

双方就建造别墅洽谈后,宋子文准备离去,张老板一再挽留,设家宴款待宋子文。此时,张老板的妻子、女儿都出来参与接待,他的女儿张乐怡表现热情温馨,彬彬有礼,举止大方,招呼宋部长就座,斟酒,上菜。饭后上茶,请宋部长品尝庐山地道的好茶。

宋子文受到如此热情的接待,心情异常喜悦,开始寻找接触与张**交谈的机会。当张乐怡向他敬茶时,他笑眯眯地说:“不要叫我宋部长,就叫我……”一时想不起要她叫什么好。

“那我叫你uncle,安哥好不好”张乐怡雀跃地跳着,天真地问到。深懂英语的宋子文,知道“安哥”就是叔叔的意思,在年龄上相形见绌,但仍高兴地说:“张**,那我叫你什么名字”

“就叫我张乐怡好呗。”张乐怡喜悦地说。

此时,张乐怡在桌上挑选了一颗最好的糖果递到宋子文的手上:“安哥,请吃糖!”宋子文伸手接过糖果时,突然接触她细腻、柔软的手,便会心地一笑。面对这样一位皮肤白净、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红唇微启、露出一口洁白牙齿,如花似玉又落落大方的漂亮女孩,饱尝失恋之苦的宋子文忽然爱火复燃。宋子文痴痴地凝望着她,如同被磁铁般所吸引。“她仿佛是我期待已久的情侣,她的表情让我觉得新鲜而冲动,相识恨晚,胜过盛七**。”宋子文不想离去了,于是想了一个借口,以恳求的语言,向张老板提出:“今天下午,我想到花径、仙人洞去看看,听说这是庐山有名的景点,只因自己从未去过,想请乐怡**带带路,不知可否”同时他又顺便巧妙地向张老板表白自己还是单身一人,虽然几年前,在汉冶萍公司工作时,曾与盛七**有过一段恋情,但失恋后一直未娶。自己对婚姻大事最为谨慎,在上海、广州的社会交往中,也遇到不少未婚女子的痴情追求,然而,自己丝毫没有忘乎所以,一一谢了。这一番表白,有力地消除了张老板和他的女儿张乐怡的疑虑。

美好约会

听了宋子文的请求后,张老板高兴地对宋子文说:“宋部长,你对景点路途不熟悉,就让乐怡陪你去好了。”宋子文听了,喜出望外,满口的感谢之词,说得张老板不好意思。张老板客气地说:“哪里,哪里!宋部长到我们家来,是我家的福气。”说罢,借口起身去书房拿《庐山导游》给宋部长看,有意让女儿与宋子文接近交谈。交谈中,他们话语投机,双方处于一种浪漫、甜蜜、亲近的氛围中。他们忘记了午休。

这天下午,张乐怡陪伴宋子文游览了大林寺、花径、仙人洞、大天池等风景点。他们玩得非常的高兴。据《宋子文传》写到:“我们在漫步中谈吐交流,她总是会心一笑,有时她说得起劲,让我就像读一本内涵丰富的庐山导游书。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此时,花前树下,山径河边,都留下了我们观赏、游玩的足迹,留下了我们和谐的笑声。”

这次约会让宋子文想起当初在汉冶萍公司教盛谨如**学英语,经常出入盛府,与盛七**的那一次初恋,以及后来的痛苦的失恋,也让他懂得了这次该如何倾心于张**。张家虽不如盛家富有,但张老板比盛家的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张乐怡比盛谨如更真实更倾心地爱着自己,他心满意足了。

良缘缔结

一天,张老板带着女儿陪同宋子文为宋母别墅选址。在河西路孔祥熙别墅附近,选看了一阵地址之后,他有意让女儿陪宋子文沿小径到松树路(青年们称情人路)游览“月照松林”。沿途松树密茂,百花争艳,知了齐鸣,漫步其中,无比惬意。就在这松林密布的小道上,流传着当时许多洋人、国民党达官贵人的风流韵事。在城市生活惯了的宋子文,爬山不习惯,爬山不是张乐怡的对手,故张乐怡总是跑在前面,对着宋子文咯咯地笑着:“安哥,你追呀,你追得上,我就输了,听你的。如你追不上我,你就输了,就要听我的,哈哈!”

宋子文听到她甜甜的逗笑声,就像爱神的天使在向他呼唤,鼓起劲来向上爬,快爬到松树路时,只见张乐怡靠在一棵大松树下,带着羞怯的模样,仍在天真浪漫地笑着。宋子文被这爱情的魅力所激动,鼓着勇气,乘她不备时,扑上去,情不自禁地抱住她,面对面,默默无言,对视着微笑。他看着这位天真美丽的姑娘,轻声地说:“乐怡,你是我的意中人,我需要得到你的爱,请求你答应我的要求,我会终生地爱你。”

张乐怡怔了一怔,故意地问道:“安哥,难道你真的还没有结婚你不会骗我吧”这时,宋子文不得不把与盛谨如**失恋的全过程,真实地告诉她。宋子文说,当时“我从美国留学回来,任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颐的英文秘书,经常出入盛府(即盛宣怀家),很快赢得了七**的倾心。加之以后又担任了七**的英语教师,双方恋情不断加深。但出人意料,七**的母亲庄夫人从中阻挠,七**既不敢违母命,又不愿放弃与我的恋情,她被折腾得好苦。最后,不得不让步,告吹了。1923年2月,我由二姐宋庆龄引荐,被孙中山起用,奉命去广州筹办中央银行,并陆续担任其他各职。我带着与盛七**失恋之苦,一直未娶。”讲完以后,宋子文向张乐怡海誓山盟地表示:“乐怡,请你相信我说的都是真话。现在我只爱着你,如果你说一个‘不’字,我财政部长就不当了。”张乐怡听了这番发自肺腑之言,她全信了,她深情望着宋子文:“安哥,我答应你!”在她心里,尽管宋子文比自己年龄大14岁,然而他是一个有才华,又有美男子的风采、魅力无比的男人,大几岁不算什么。

“乐怡,再叫我‘安哥’不大好吧!就叫我子文嘛!”宋子文用征求的语气说。张乐怡听了,激动得淘气起来:“那就叫子文,子文,我的好子文!”

当天下午,张乐怡回到家后,立即告诉父母,宋子文已正式向她求婚,并许下山盟海誓,真情的承诺。张老板和张乐怡的妈妈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是天赐良缘,准备缔结这门亲事。

1928年秋天,宋子文和张乐怡喜结良缘。从此,宋子文正式成为庐山建筑业老板的乘龙快婿。张乐怡与宋子文结婚后成为宋家掌门人,为宋家奉献终身。婚后,张乐怡每年都偕同宋子文回到庐山张谋之家探亲,拜会岳父岳母。

心系祖国

全国解放前夕,张乐怡随丈夫离穗赴港,后定居纽约曼哈顿。1971年4月24日晚,宋子文夫妇在旧金山参加一个朋友家的聚餐时,宋子文因食物进入气管,导致心力衰竭而猝然去世,时年77岁。当时,尼克松总统发去唁电,云:“他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特别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我们共同的伟大事业,所做的贡献,将永远为美国朋友们铭记不忘,和你们一样,我们感到他的逝世是一个损失。”

1988年,张乐怡在纽约病逝,终年79岁。宋子文没有儿子,生有三个女儿,长女琼颐,嫁与冯颜达,次女曼颐,嫁与余经鹏,小女瑞颐,嫁与杨成竹。有的从政,有的从商,都定居美国。据说,张乐怡生前曾多次表示,心系大陆,心系庐山,作为炎黄子孙,希望有生之年能回祖国看看,关心着祖国的统一大业。在她的影响下,1993年1月,纽约“华美协进社”主席宋琼颐主办“末代皇帝生平文物展”活动,曾向北京博物馆商借一批溥仪使用过的文物展出,借此宣传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空前发展,受到纽约广大华人的热烈欢迎。

在现代中国,有哪一个家族地位比宋氏家族更显赫呢?这个家族的几个成员,都攀上了中国政治权力的最高峰。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裔孔祥熙,这个孔圣人的后代曾任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后来又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排行第三的宋子文亦当过财政部长与行政院长。排行第四的宋美龄是蒋介石夫人。 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原籍不是在豪门众多的江苏与浙江地区,而是在海南岛一个荒辟的乡村。而且,他们本来也不是姓宋,而是姓韩。为什么本姓韩的宋氏家族会改姓呢?这个家族现在还有什么成员在海南岛及世界各地(包括马来西亚)呢?联合晚报记者1987年12月趁赴海南岛文昌县探亲之便,到昌洒区庆龄乡宋氏祖居去参观,并且和宋庆龄的一位堂弟做了一段访谈,终于了解到这个家族崛起与变迁的一些内情。 关于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这几位中国现代名人的原籍,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文昌县委员会文史组的考证,证实他们本是韩家的子女。现根据该组的考证,把宋氏家族的历史简介如下∶ 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也称宋嘉树),本名韩教准,少年时过继给姓宋的婶母的弟弟,便改姓为宋。很多中文书刊根据英文著作,把Uncle译为叔叔,于是说宋耀如本姓韩(Han),随叔叔而改姓宋,自己的叔叔怎么会跟自己的父亲不同姓呢?真是越说越糊涂。英文的Uncle,既可当叔叔、伯伯,也可以当舅舅、姑丈、姨丈,洋人对于这种亲属关系是分不清楚的。 宋耀如(即韩教准)的先辈是客家人,北宋时住在河南相州之安阳。在南宋(公元1126——1279年)时期,由于受中亚部族侵入,为避战乱而南迁。族人有一位叫韩显卿,到淅江会稽(今绍兴)县任县尉,后又迁粤(广东)任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韩显卿的后人渡海来琼(海南岛),定居于锦山,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这些神主牌在1953年被毁坏了,但宋庆龄近代的祖公牌还放在昌洒祖居内。 宋氏祖居所在的古路园村是个很小的村落,1917年韩裕丰离乡时,村里只有九户人家,四家姓符,五家姓韩。宋庆龄的父亲曾经在本世纪初回乡探亲。 宋庆龄的父亲本姓韩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宋耀如本人在离开海南家乡六年后,用英文写了几封信,都有提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是韩鸿翼(他在信中写自己父亲的名字是Han Huag-i)。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Seagave)所著《宋家王朝》一书,收录了宋耀如1881年6月25日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写给上海的传教士扬·艾伦(中文名字林乐知)博士的信,宋耀如在信中请求林乐知博士帮助他把一封信转寄给在海南岛家乡的父亲,那封致给父亲的信也是用英文写的。 为什么给自己父亲写家书用英文呢?因为宋耀如童年只读过一点中文书,到美国后专用英文,当时他的中文程度还不足以写信。在这封信中,宋耀如告诉自己的父亲,他已经成为基督教徒,他地址是北卡罗来纳州圣三一学院。信末署的是“你的儿子韩嘉树”,还附上“查理·琼斯·宋”这个教名及随舅父的姓。 如果说洋人写宋氏家族的历史,可能因不了解中国人的习俗而搞错了宋耀如的名字,那么,中国人自己写的书,或翻译洋人的有关著作,这样的失误是应当避免的。但我们查阅了几本书,就发现了不少这方面的失误。 蒋洪斌著的《宋庆龄》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出版),介绍宋庆龄的父亲时,说他本姓韩,生于海南岛文昌县。还说他的祖父是韩锦彝,父亲名叫韩鸿翼,叔父名叫韩鹏翼,这都没有错,但说宋耀如本名韩致准,弟弟叫韩教准,那就把哥哥与弟弟的名字弄颠倒了∶宋耀如本人是韩教准,致准是他的弟弟。 李豫生等人译的《宋氏家族》(美国人埃米莉·哈恩著,中译本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说,宋氏家族祖籍在山西,在宋耀如诞生的前几年,由于内战而逃往海南岛,看来是搞错了。根据宋氏祖居及韩裕丰本人所收存的史料,宋耀如祖籍是河南,而且早在宋耀如的前几代已经定居在海南岛。 该书又说宋耀如随其叔叔被送往本家族在波士顿的远方小店里,还说这位叔叔他母亲家族里的人,这就越说越糊涂了。叔叔是自己父亲的弟弟,怎么会变成“母亲家族里的人”呢?母亲那边的兄弟,是舅舅而不是叔叔。洋人不晓得分别,一律称“安哥”(Uncle),中国人翻译Uncle时,凭常识就可以知道母亲那边的人不会是叔叔,而只可能是舅舅。 接下来,让我们介绍这个曾经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显赫家族的成员∶ 宋氏家族的“根”是在落后、闭塞的海南岛穷乡僻壤,把这个家族带入上流社会,带入中国政治的权力核心的是原名韩教准的宋耀如。 宋耀如生于1860年(一说1861年,另一说1866年),少年时到了美国,就读于威明顿的杜克大学三一学院。一年后,转入田纳西州维尔市的万德华尔特神学院,毕业后取得牧师资格。1886年回国。在上海当传教士,协助组织中国第一所基督教青年会。当时华人当传教士的薪金不高,还受到歧视,他觉得长此下去没有什么出路,便辞去布道工作,转而经营工商业。尽管这样,他对教会事务还是很热心的。他曾与美国圣经协会订立合同,在上海出版《圣经》的中文本。 宋耀如在十九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始了他与中国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交谊,这可说是宋氏家族向中国政治权力中心迈开的第一步。孙中山在二十世纪初继续开展其革命活动,每到上海,总是在宋耀如的家畅述革命形势,并且利用宋家开秘密会议。后来,宋耀如不仅给予孙中山金钱上的资助,还担任了孙中山一部份秘书工作,为革命事业奔波。宋耀如还在上海的法国租界开设华美图书馆,以印刷《圣经》为掩护,秘密印刷革命书刊和宣传资料。 就这样,宋耀如深深地介入了革命活动,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认识了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宋庆龄,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宋庆龄在童年时已十分仰慕孙中山。宋氏全家都把孙中山当作英雄,但宋耀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后来竟成了好友孙中山的岳父。 宋耀如一生没有正式当过官,即使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在自己的女婿当了临时大总统之后,他也没有当过一官半职。他是在1919年逝世的,终年59岁。(如果他出生的年份是1866年,那么,他逝世时是53岁。关于他逝世的年份,有的书是记载1918年。) 现在该来讲讲宋耀如的夫人与子女了∶ 宋耀如的夫人倪桂珍(亦有的书写桂芝)也是基督教徒,浙江余姚县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在上海培文女子高等学堂毕业,是当时少数受正规新式教育的中国妇女。 宋耀如夫妇于1888年生下第一个女儿,取名霭龄,1893年第二个女儿出世了,这就是中国当代伟大的女性宋庆龄,1894年,宋家的第一个男孩诞生,这就是宋子文。1897年又生了一个女儿,这就是后来成了蒋介石夫人的宋美龄。在宋美龄之后,还有两个弟弟子良与子安。宋家这六个子女全都在美国留过学。 大姐嫁给孔子的后裔 宋家的两个大女儿霭龄与庆龄,先后担任过孙中山的英文秘书。霭龄于1913年与孔祥熙在日本结婚,孔祥熙是孔子的第75代孙裔,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取得经济学士学位。 孔祥熙一生没干过多少好事,坏事倒是干了不少。1923年初,孙中山在广州重建陆海军大元帅府时,他受邀到广州出任财政厅长。孙中山逝世时,他也是立遗嘱的见证人之一。 1927年1月,他曾任武汉政府的实业部长,后来“宁汉合流”(武汉政府与南京的蒋介石政府合作),他被蒋介石任命为工商部长,后改任实业部长。从这时起,孔祥熙和他的妻子宋霭龄成为统治中国的最有权势人物。孔祥熙先后担任过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院长,还牢牢控制了中国的两家最大银行━━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另外还有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及邮政储金汇业局也被他操纵。此人治国无方,敛财有道,在抗战期间,他利用行政院院长的权势与地位,大发国难财,成为四大家族中的首富(实际也是中国的首富)。在南京政府垮台前夕,他把大量财产转移到美国。1948年孔祥熙全家跑到美国去定居,孔本人在1967年8月在纽约病死,宋霭龄于1973年死于美国,终年85岁。 宋庆龄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宋氏家族中最杰出的女性宋庆龄于1915年时与孙中山先生结婚,那年孙先生已经是49岁,而宋庆龄只有22岁。众所周知,宋耀如夫妇当初是反对这庄婚事的,主要理由是两人年龄悬殊。但后来知道女儿决心很大,无可改变,在结婚时,宋耀如夫妇还是送了很多礼物给自己的女儿,包括双人床、五斗橱、大衣橱、金丝绣花被、百子图的缎绣被面及刺绣礼服等。 宋庆龄在孙中山逝世后,十分坚定地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她虽然担任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也当过国民政府委员,但是一直与蒋介石及孔祥熙等当权派对立,虽然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妹夫,另一个是自己的姐夫。她所走的是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而她的姐姐、妹妹和三个弟弟走的却是一条与她完全对立的道路。 1949年中共在北京建立政权,宋庆龄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又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1965年当选政府副主席。 1981年5月16日,88岁高龄的宋庆龄病重,中国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称号,她是第一位获得这荣誉的人。这年5月29日,宋庆龄于北京逝世。 宋子文曾在新加坡置产 宋子文这个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中国现代豪门主要人物,在1917年回国时,只是在汉冶萍公司当英文秘书,后来在北京开过小五金店。1923年任上海信托公司的副经理,不到一年公司却倒闭了。 只有到了在广州投奔自己的姐夫孙中山时,他的日子才开始好起来。先是任国民政府秘书、两广盐务稽核所长。1924年8月,孙中山创办中央银行时,他以自己曾在美国学过经济学与财务管理的背景,出任董事、行长。孙中山逝世前,他以亲属的身份赴京,作为孙中山立遗嘱时的见证人之一。1925年任财政部长。以后又担任过南京政府的财长及中央银行总裁。 1927年内战爆发,宋子文在财政上给予蒋介石大力支持。从那时起到1949年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及蒋介石的妻舅的关系,把手伸得很长,大量聚敛个人的财富,成为中国巨富之一。他亦官亦商,官商不分,在担任财长及行政院院长期间,先后建立了许多私人企业,如中国棉业公司、华南大米出口公司、扬子江电力公司等。 在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期间,宋子文和他的姐夫孔祥熙联手控制全国金融业,宋子文从1935年开始控制了中国银行,第二年又收购了私营的广东银行(另一家叫广东省银行的与此行无关)及新华银行。第三年(即1937年),宋子文向广东银行支了百万元现金,以每股5元的低价,购入了由简氏家族经营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20万股,这等于简氏家族所拥有的股份的半数,就这样,全国最大的烟草公司落入了宋氏家族的手中。 宋系的广东银行战前不仅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分行,在香港、旧金山及新加坡亦有。通过新加坡分行,宋子文在新加坡亦搞了些房地产。据新加坡老一辈说,现在的实龙岗花园的一些地段,过去曾经是宋子文的产业。 宋子文战前多次来过新加坡,但多半是赴欧洲时船经本地而上岸做短暂停留。曾任中华总商会会长的林庆年还设宴款待过宋子文。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新加坡、马来亚半岛及东南亚各地均有庞大的销售网,该公司在新加坡的办事处就在禧街(Hill Street)警察局的对面,禧街警察局(及警察宿舍)现在是档案及口述历史馆所在处,对面的那座建筑物不久前拆除了。 宋子文在战后曾任行政院院长、广东省政府主席。1949年前往法国,后在美国定居,1971年在一个晚宴上突然气绝身死,终年77岁。 宋美龄和她的兄弟姐妹 现在该来讲讲宋美龄了。关于这位曾经是中国政治舞台最有权势的名女人的生平事迹,人们知道得不算少了,这里着重讲讲她的中年、晚年及她和两位姐姐的关系。 宋美龄于1927年12月1日与蒋介石在上海结婚,意味着这位原籍海南岛文昌县的名门闺秀开始走上中国政治权力的最高峰。 跟一般的第一夫人不同之点在于,宋美龄并不自我隐没在政治舞台的幕后,而是经常走到台前扮演积极和重要角色。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西北军领袖杨虎成与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拘捕蒋介石,迫他停止内战,枪口向外。在蒋遭拘禁期间,在南京的宋美龄从幕后走到前台,四处活动,坚决反对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要以军事行动解决西安事变,她和哥哥宋子文都力主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宋美龄还亲自召集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要他们尽力营救校长蒋介石,要他们抗拒何应钦的命令。后来,她还在宋子文等人的陪同下,亲自出马远飞西安,代表蒋介石与杨虎城、张学良及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谈判,从而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多次以蒋介石私人代表的身份,到欧美各国进行广泛且频密的外交活动,争取各国支持中国抗战,她还以流利的英语在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说。抗战8年是宋美龄一生中最光彩的8年,她被列为世界十大名女人之一。 1948年12月,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宋美龄为挽救蒋家王朝做了最后的努力,再次赴美求援,1950年1月,她从美国返回台湾(那时南京政府已垮台,蒋介石已退到台湾)。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宋美龄在办完了亡夫的丧事后,于同年9月旅居美国,但仍经常回台湾参加蒋介石的纪念活动。今年(1988年),宋美龄已达90高龄,宋氏三姐妹在世的仅存她一人了。 宋耀如的6个子女,5个人一直向右走,只有宋庆龄一直左走,他们6人也从不转向。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宋庆龄与其他5人政治立场对立。只有在抗战8年期间,兄弟姐妹才接近,而且关系十分融洽。我们现在看到三姐妹的合影,除了年轻时的几张外,大半是抗战期间拍摄的。 宋子良与宋子安这两个最年轻的弟弟,名气虽不如宋子文,但是地位与势权也相当大。宋子良当过宋氏家族所控制的几家银行的董事,出任过广东省财政厅厅长,还当过姐夫孔祥熙的实业银行的总经理及黄埔江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控制了上海海港。六弟子安长期负责盐务部门,还兼任宋系多家银行的董事。 在兄弟姐妹当中,五弟宋子良与二姐宋庆龄的关系较好,子良是家族中唯一跟宋庆龄一直保持联系的成员。在1981年5月宋庆龄病重时,宋子良还从美国拍了电报到北京慰问与自己分手了30多年的二姐。 曾经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吒风云达半世纪的宋氏家族,辉煌的日子已经过去,留下的是浩繁的史料让历史家去考证、分析与评说。现代中国如此显赫的家族,竟是源于海南岛一个荒辟的农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历史学家也许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大兴趣。但海南岛文昌县昌洒区的宋氏祖居,却像一颗明珠,在椰风蕉雨中闪耀着光芒,吸引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地及全球各角落的人去寻访宋氏家族最初的脚印。 宋蔼龄是宋氏家族的一代掌门人,却在民国官府里没有任何公职,一生深居简出,行踪隐秘。然而,她无形的权势显赫过人,连唯我独尊的蒋介石对她也得彬彬有礼,和颜悦色。她因推动孔、宋家族崛起,促成蒋、宋联姻,控制金融收放,而得以安富尊荣;又因投机证券股市、倒腾军用物资,涉及贪污大案,而被人发奸擿伏,声名狼藉。 下文摘自杨者圣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未加冕的女王——宋蔼龄》。 宋蔼龄一生中最大的杰作,是成功地策划并撮合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从而将蒋介石的军力与宋氏家族的财力和英美背景彻底融合起来,为创立蒋家王朝与宋氏王朝奠定了基础。 宋蔼龄认为,尽管在蒋宋联姻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当事人宋美龄与蒋介石,只要他们二人,一个有情,一个有意,决心下定,意志坚决,何愁这件美事不得成功。 于是,宋蔼龄充当“红娘”的第一步,就是力劝小妹宋美龄如何接受蒋介石的问题。首先,蔼龄告诉美龄,蒋介石不但是一位名扬海内外的革命将领,而且是当今中国最有实力、最有前途的国民党领袖人物,说他是一位东方的拿破仑式人物,是一点也不夸张的。能够成为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的妻子,不但是小妹之幸,亦是大姐之幸,宋氏家族之幸。所谓英雄美人,自古皆然。其次,蔼龄为美龄分析当今中国政坛的形势,认为蒋介石毫无疑问将成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嫁给蒋介石,即成为中国的第一夫人。这样,美龄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学识和才华,帮助蒋介石治理中国。所谓江山美人,更为可贵。再次,蔼龄告诉美龄,我们姊妹三人,大姐二姐都已完婚,夫婿一为孔祥熙,一为孙中山,都是中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就剩小妹一人,至今形单影孤,只身一人。论才学,小妹绝不在你大姐二姐之下;论家庭地位,宋氏家族更胜从前。如果小妹放着英雄伟人不嫁,错过第一夫人不当,岂不可惜了小妹当年的一番理想与抱负,也有负宋氏家族的高贵门第。第四,至于蒋介石已是有妇之夫,且有三房妻室,蔼龄认为这不应成为蒋宋联姻的障碍,婚约是人订的,人亦可以解除它。系铃解铃,本不是难事,况且蒋介石已有的三房妻妾都是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地位的平民村妇,想来要蒋介石休掉她们,不会多么为难。至于说到蒋介石的宗教信仰问题,想来他也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在江山美人与宗教信仰之间舍本逐未的。对于传言中有关蒋介石的种种风流韵事,宋蔼龄亦有精辟的见解,她解释说:彼一时,此一时也!当蒋介石流落上海滩上,对革命悲观失望,自然难免产生一些自暴自弃的行为。蒋一旦成为革命领袖和伟人,他自然要处处小心谨慎,自尊自爱,为人师表,何况有小妹这样的美貌、能干而又高贵的夫人在一旁襄助与管束,不怕他不收缰勒马,重塑形象。第五,蔼龄极力鼓励美龄,一旦蒋宋联姻成功,这就将成为20世纪中国最具轰动效应的世纪性婚姻之一,蒋宋两个显赫家族的结合,将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宋氏家族的影响,更是无法测度。蔼龄反复鼓励美龄,一旦与蒋结合,登上第一夫人的宝座,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非凡魅力,去克服蒋介石身上的某些消极因素,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勇敢地负起第一夫人的重任。 无疑,蔼龄不但是一位具有敏锐政治眼光的宋氏家族掌门人,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宣传鼓动家。她抓住宋美龄希望出人头地的虚荣心,以及少女时期的种种梦想,极力进行渲染,终于使宋美龄就范,意识到唯有蒋介石,才是自己婚姻的最好选择。 在说服了美龄之后,宋蔼龄的第二步计划是向蒋介石进攻。当然,蒋介石垂涎美龄已久,对于他是无须说服的。问题的关键是让他如何接受自己条件。这就是,他如果想与宋氏家族联姻,第一必须休掉原先的三位妻妾;第二必须是一位基督徒;第三必须保证使孔样熙及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能够在未来的政府中占有关键性重要岗位。要让蒋介石能完全接受这样的价码,似乎也不是易事。所幸的是,正当宋蔼龄在绞尽脑汁设计定策的时候,宁汉对立发生,宋氏家族成为宁汉双方争夺的重要目标,一时身价奇高。此时,蒋介石抢先与宋氏家族的掌门人、大师姐宋蔼龄接上了关系。他们始有九江会晤,继而蒋又无条件地接受宋开出的全部价码,这样蒋宋联姻就大局始定了。 自此以后,蒋介石与宋美龄之间鸿雁传书,信使往返,俨然一对难舍难分的恋人。宋美龄称蒋介石为“亲爱的哥哥”。蒋介石写信给宋蔼龄则称:“亲爱的大姐”,写信给宋美龄则称,“亲爱的美龄”,信中卿卿我我,一如凡夫俗子。 在分别做好了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工作以后,宋蔼龄开始实施她的第三步计划,这就是把母亲宋老太太送到日本旅游。宋蔼龄懂得,在宋氏家族中真正能够决定蒋宋婚姻成功与否的人,无疑是老夫人。但如果父母远行,这问题又当别论了。不但大姐说话的份量有所不同,而且可以更加方便地居于幕后设计策划,促成事态向预期的方向发展。等到事情已成定局,生米已做成熟饭,即使母亲反对,也难以改变了,于是,宋蔼龄以局势混乱为由,力劝母亲暂避日本,结果,宋老太太离开上海仅半年时间,蒋宋联姻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宋蔼龄懂得,男女情爱之事,政治权势和经济利益固然重要,但男女感情也是必不可少的,当务之急,须安排一次蒋宋秘密旅游的机会,以增进小妹与介石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经过宋蔼龄的周密安排,蒋介石与宋美龄到镇江作10日游。每日里双飞又憩,形影不离,相互间情投意合,尽诉衷肠。美龄回到上海,见到大姐蔼龄时的第一句话,便是“此生非蒋氏不嫁”。宋蔼龄听了嫣然一笑,心中却是暗暗称赞蒋介石果然好手段,仅仅10日,便把一个原本十分高傲的小妹弄得神魂颠倒,死心塌地了。 宋老太太出走异国他乡,小妹本芳心已许,来氏家族内部反对蒋宋联姻的呼声只剩下床庆龄、宋子文姐弟二人,正是大势已去,不足为虑了。对于宋庆龄,她早想好妙计,成功只在早晚之间耳。 当时,因武汉政府垮台,宋庆龄迫不得己撤离武汉,回到上海法租界寓所。因其坚贞不渝的反蒋立场,使蒋介石内心早已恨之入骨,暗中派人对她进行跟踪监视,威胁利诱。宋庆龄的处境十分危险。这时,唯一能迫使蒋介石收敛迫害活动,帮助庆龄改变处境的只有宋蔼龄一人。可是,宋蔼龄对此不但不加阻止,反而处处予以默许。她在宋庆龄面前又用假作关心爱护的态度施加压力,劝说她退出政治斗争,尤其不要用激烈的措词刺激蒋介石等等,以免逼迫他做出一些非常之举。蔼龄故意告诉庆龄,最好能暂时脱离上海险境,作一段时间的出国旅游。在如此内外压力之下庆龄不得不秘密离开上海,出访苏联。 庆龄既走,剩下一个宋子文在孤军奋斗。宋蔼龄为此也早已准备了一张王牌,这便是请国民党元老谭延闿出面调解。谭在国民党内以八面玲拢、处事圆滑著称,被政坛称为“药中甘草”和“伴食宰相”,在国民党左右两派中都深得人缘。宋子文因才识过人,锋芒外露,在早期初登广东政坛时,不免遭国民党元老派所忌,不为时人所重,宋子文怀才不遇,颇感苦闷。独谭延闿慧眼识俊才,力排众议,并从多方面加以提携照拂,宋子文在广东的境遇从此开始好转。有此一段恩缘,宋子文视谭延闿为恩师,并相互引为知已。宋有所求,谭无不照准;谭有所言,宋无不听从。因蒋宋婚姻搁浅,谭受蔼龄、美龄姊妹所托,与宋子文单独面谈。经再三譬解,宋子文一改初衷,不但同意蒋宋联姻,而且应允去日本,帮助蔼龄说服宋母。 就在宋蔼龄一个个地排除宋氏家族内部阻力的期间,蒋介石亦应宋蔼龄的要求,5万美元送三夫人陈洁如赴美读书;一幢洋房将二夫人姚怡诚安置到苏州居住。剩下一个大夫人毛福梅,蒋介石请出娘舅向毛氏摊牌,毛福梅仍然可以作蒋氏祖宅丰镐房的女主人,条件是必须在形式上与蒋介石办理一纸离婚证明。毛氏一弱女子,如何是蒋介石的对手,至此不应也只得应了。蒋介石三拳两脚,三个夫人出国的出国,躲避的躲避,离婚的离婚,终于又是光棍一条,并以“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的身份给宋美龄寄去一封“情书”,正式向宋美龄求婚。宋美龄以女姓对落难英雄的同情心理和侠客心肠,正式接受了蒋介石的求婚。至此,蒋宋联姻距离事实只差一步之遥了。 9月16日,宋蔼龄以大姐和“红娘”的双重身份,在上海的家中召开新闻记者招待会。宣布:“蒋总司令即将与我的三妹结婚。” 9月28日,蒋介石东渡日本,正式向宋老大太提出与美龄成婚的要求。蒋在作出将尽力研究圣经,以便皈依基督教的承诺后,宋母终于在蔼龄造成的既成事实下,慨然应允蒋宋联姻。 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西摩路宋氏寓所及大华饭店两处分别举行了宗教婚礼与世俗婚礼。宋美龄正式当上中国的“第一夫人”。宋蔼龄撮成了蒋宋联姻,为蒋介石建立蒋氏王朝立下了殊功。从此以后,她挟蒋介石与宋美龄之威,以她那双神秘的巨手,不断左右中国政坛的形势,成为中国政坛上权势显赫的女人

孙中山一生有三个老婆,分别是卢慕贞,陈粹芬和宋庆龄。宋庆龄名望最高。(宋庆龄姊妹六个,按照长幼排列分别是: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宋美龄大家更熟悉了,让蒋介石追到手做老婆了,访美拉支持还真靠宋美龄。)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蒋介石到底有着怎样不广为人知的故事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1945年9月,国共双方的代表团,正在重庆举行谈判。一天中午,蒋介石突然约周恩来对弈。蒋介石原以为周恩来不敢应战。没想到,他的电话刚一放下,周恩来就与王若飞等人过来了。蒋介石见面一惊:“你答应了”周恩来风趣地说:“岂有不来之理桌面上两党谈判,棋盘上楚汉相争,多么有趣!蒋先生您说是吗”蒋介石微微一笑:“那是那是。”

在蒋介石的会客室中,两人隔着“楚河汉界”摆开了阵势。蒋介石问:“周先生是要蓝子还是要用红子。”周恩来手中早抓住了一个红“帅”,说:“我就用这个吧!”蒋介石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声,随即排兵布阵,大有猛虎下山之势。周恩来见蒋介石果然棋局不凡,便巧布迷阵。无疑,蒋介石不谙对方看似平常的阵势,加上求胜心切,想先发制人。于是使出他常用的突袭之术,首先来个当头炮,直逼红帅大本营。接着又是沉底炮,双炮齐上的火炮攻势,使周恩来的“帅”几乎无路可逃。蒋介石双眉一挑,对周说:“这一著,周先生大概还未想到吧!”

周恩来却是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态,将早已备好的“车”、“卒”,紧密配合,齐头并进,不几,就在对手不经意间化险为夷了。蒋介石这才意识到,对方战术非同一般。在场的两方“观战”人,无不佩服周恩来高超的棋艺。蒋介石边走子边问:“周先生你从小跟过名师”周恩来笑道:“下棋不过是一个小玩意儿,哪从什么师哦。”其实蒋介石哪曾知道,周恩来5岁就开始下棋,到9岁时已是十里八村的象棋高手了。他的特点是后发制人,一旦看准战机,既敢拼杀,又善诱敌,临危不乱,处险不惊,获胜不骄,往往以少胜多,以劣势而转危为安,直到最后胜利。第一盘蒋介石输了。

  第二盘,蒋介石又是老招,到中局时便节节败退,多次进攻都被对方化解,不免有些紧张起来。人们发现他的额头上已渗出一些汗珠。而胜利在握的周恩来稳扎稳打,妙用“卒”、“车”、“马”、“炮”的技能,步步逼近蓝棋之“将”。蒋介石一时乱了阵脚,来了个倾巢出动。可是战局已定,他无法挽回危局,只得丢卒保车,最后到抛车护将。周恩来问:“蒋先生,你看怎么办”蒋介石有些不高兴地说:“我看还是和了吧!”一旁观战的王若飞趁机插话说:“不,我看蓝棋输定了,红棋必胜,岂能以和了之。”蒋介石自己心中有底,只好一声长叹:“周先生棋艺果然名不虚传,我蒋某算是领教了。”周恩来一语双关地笑道:“蒋先生的火炮攻势还是功力不小的,可惜失误在于轻视我的这些小米加步枪。”

篇二

据说蒋介石生性活泼顽皮,但体弱多病,从小就表现出自己的终身性格:屡陷逆境,但总能设法从逆境中脱身。

据说他三岁时,有一次将一双筷子插入自己的喉咙,看能杵多深,他发现杵进去不难,可要 就不那么容易了。“弄坏嗓子了吧”爷爷知道后焦急而又心痛地问他。“没事,我不还可以好好说话吗,我没哑。”他从床上一蹦而起冲爷爷大声叫道。

两年后的1892年冬天,幼小的蒋介石跳进一口大水缸,这水缸有成人那么高,中国人通常将它放在屋檐下用来装水。缸里的冰块引起了他的好奇,从那东西里他看见了自己的影像,便跳了进去。这一次兄长们都不在旁边,结果他浑身上下溼了个透,结成了冰,还吞了一肚子冰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出来。

他家屋前有一条湍急的山溪流过,他常常跳入溪水中洗澡,有时乐而忘返“溪口”———他出生的地方———意思就是“小溪的出口”。这里又叫“武岭”,另外它还有一个诗一般的名字叫“锦溪”。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历来忽视体育,但对蒋介石来说,由于经常在乡间的小溪中游泳和外出爬山,使他从小就很快摆脱了孱弱多病的体质而变得体魄健壮了,并在他那漫长的一生中一直保持到晚年。

他最喜欢的娱乐是玩打仗的游戏,和戴高乐将军小时候一样,“总司令”一律由他自己担任。据说他经常站在一块高地上,向小伙伴们训活或给他们说古道今,这样他很早就养成了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的习惯。后来他时常发表些没完没了的演说正是得力于这种早熟的演讲基础。

篇三

1927年5月,上海政变后不久,蒋正式向宋美龄求婚。宋家为此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宋霭龄赞成,而宋子文完全不同意。尽管宋氏姐妹独立性很强,而且追求解放,但宋美龄已明确向蒋说明,没有宋母的同意,她不会和他结婚,而宋母并不怎么重视这一婚事。

在这次家庭会议中大家还提出了很多问题。用中国社会的标准来衡量,作为一个士兵,蒋是属于传统的低层次的人,此外他结过一次婚,或许还有一次,除非他可证明他已离婚。随后,宋夫人又听到了一些有关蒋生活中的其他女人的传言。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蒋不是基督徒。

就在1927年深夏蒋宣布“引退”的时候,宋美龄终于使蒋知道,她同意他做自己的丈夫,但这还要取决于他是否能说服她的母亲。

1927年9月28日,蒋乘船抵达日本。听说他要来,宋夫人便躲到日本东部,以扩大彼此之间的距离。然而,在镰仓,蒋还是找到了她,并且,迫于宋霭龄的压力,她终于同意见他一面。蒋带来了可证明他与第一个妻子离婚的证件第二次婚姻显然被视为无效,并且已经“平息了那些搬弄是非者所制造的其他谣传”。

但他是否准备做一名基督徒呢蒋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说,他将尽最大努力并准备研究《圣经》。他不能事先做出许诺,但他的确表示要试一试。

宋夫人的反对崩溃了,不久,她便答应了这桩婚事。

在某种程度上,宋美龄对她的丈夫有一种软化的影响,他学会了用英语“达令”称呼她。但是他的口音太重,所以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他说什么。

据说,他的警卫员总是无意中听到“达令”这个词,以为这一定是上流社会称呼“太太”或“夫人”的时髦说法。

有一天,宋美龄让一名警卫给蒋捎带个口信,这个不幸的家伙双脚立正,尊敬地对他说:“先生,达令让我告诉您……”

蒋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很快他便意识到这名警卫并未真正明白这个词的含义。他摆摆手,让这名警卫走开了。

相关文章:

孔氏,主要源于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如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后人以其名为姓;[1-2]宋国大司马孔父嘉为孔姓的孔姓始祖。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如春秋时郑国有出自姬姓孔氏,以郑穆公后人孔张的名为姓。

卫国有出自古佶姓孔氏,为黄帝后裔,以祖字为姓;陈国有出自妫姓孔氏,以孔宁之名为姓,乃舜之后裔。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98位的大姓,人口较多,人口约三百三十二万三千余,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9%,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的021%左右。

扩展资料:

从孔子至今,已经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孔氏宗族又传承了八十来代。孔子之后的数代,多次出现过单传情形,人口增长缓慢,到了唐朝末年的四十二代孔光嗣时期,在曲阜的孔子一族后裔竟然尚不足十户,外迁的数量极少。五代后梁时期,经历过“孔末乱孔”的劫难,族人存世更少。

一直到了宋朝以后,孔氏在赵宋王朝的大力呵护下,族裔繁衍大幅度增长,到清朝末年,仅四十三代孔仁玉这一支的后裔在曲阜即已经达到了数万人;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发展,外迁人口也得到极大扩散。

—孔姓

宋蔼龄是宋氏家族的一代掌门人,却在民国官府里没有任何公职,一生深居简出,行踪隐秘。然而,她无形的权势显赫过人,连唯我独尊的蒋介石对她也得彬彬有礼,和颜悦色。她因推动孔、宋家族崛起,促成蒋、宋联姻,控制金融收放,而得以安富尊荣;又因投机证券股市、倒腾军用物资,涉及贪污大案,而被人发奸擿伏,声名狼藉。

下文摘自杨者圣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未加冕的女王——宋蔼龄》。

宋蔼龄一生中最大的杰作,是成功地策划并撮合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从而将蒋介石的军力与宋氏家族的财力和英美背景彻底融合起来,为创立蒋家王朝与宋氏王朝奠定了基础。

宋蔼龄认为,尽管在蒋宋联姻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当事人宋美龄与蒋介石,只要他们二人,一个有情,一个有意,决心下定,意志坚决,何愁这件美事不得成功。

于是,宋蔼龄充当“红娘”的第一步,就是力劝小妹宋美龄如何接受蒋介石的问题。首先,蔼龄告诉美龄,蒋介石不但是一位名扬海内外的革命将领,而且是当今中国最有实力、最有前途的国民党领袖人物,说他是一位东方的拿破仑式人物,是一点也不夸张的。能够成为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的妻子,不但是小妹之幸,亦是大姐之幸,宋氏家族之幸。所谓英雄美人,自古皆然。其次,蔼龄为美龄分析当今中国政坛的形势,认为蒋介石毫无疑问将成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嫁给蒋介石,即成为中国的第一夫人。这样,美龄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学识和才华,帮助蒋介石治理中国。所谓江山美人,更为可贵。再次,蔼龄告诉美龄,我们姊妹三人,大姐二姐都已完婚,夫婿一为孔祥熙,一为孙中山,都是中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就剩小妹一人,至今形单影孤,只身一人。论才学,小妹绝不在你大姐二姐之下;论家庭地位,宋氏家族更胜从前。如果小妹放着英雄伟人不嫁,错过第一夫人不当,岂不可惜了小妹当年的一番理想与抱负,也有负宋氏家族的高贵门第。第四,至于蒋介石已是有妇之夫,且有三房妻室,蔼龄认为这不应成为蒋宋联姻的障碍,婚约是人订的,人亦可以解除它。系铃解铃,本不是难事,况且蒋介石已有的三房妻妾都是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地位的平民村妇,想来要蒋介石休掉她们,不会多么为难。至于说到蒋介石的宗教信仰问题,想来他也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在江山美人与宗教信仰之间舍本逐未的。对于传言中有关蒋介石的种种风流韵事,宋蔼龄亦有精辟的见解,她解释说:彼一时,此一时也!当蒋介石流落上海滩上,对革命悲观失望,自然难免产生一些自暴自弃的行为。蒋一旦成为革命领袖和伟人,他自然要处处小心谨慎,自尊自爱,为人师表,何况有小妹这样的美貌、能干而又高贵的夫人在一旁襄助与管束,不怕他不收缰勒马,重塑形象。第五,蔼龄极力鼓励美龄,一旦蒋宋联姻成功,这就将成为20世纪中国最具轰动效应的世纪性婚姻之一,蒋宋两个显赫家族的结合,将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宋氏家族的影响,更是无法测度。蔼龄反复鼓励美龄,一旦与蒋结合,登上第一夫人的宝座,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非凡魅力,去克服蒋介石身上的某些消极因素,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勇敢地负起第一夫人的重任。

无疑,蔼龄不但是一位具有敏锐政治眼光的宋氏家族掌门人,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宣传鼓动家。她抓住宋美龄希望出人头地的虚荣心,以及少女时期的种种梦想,极力进行渲染,终于使宋美龄就范,意识到唯有蒋介石,才是自己婚姻的最好选择。

在说服了美龄之后,宋蔼龄的第二步计划是向蒋介石进攻。当然,蒋介石垂涎美龄已久,对于他是无须说服的。问题的关键是让他如何接受自己条件。这就是,他如果想与宋氏家族联姻,第一必须休掉原先的三位妻妾;第二必须是一位基督徒;第三必须保证使孔样熙及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能够在未来的政府中占有关键性重要岗位。要让蒋介石能完全接受这样的价码,似乎也不是易事。所幸的是,正当宋蔼龄在绞尽脑汁设计定策的时候,宁汉对立发生,宋氏家族成为宁汉双方争夺的重要目标,一时身价奇高。此时,蒋介石抢先与宋氏家族的掌门人、大师姐宋蔼龄接上了关系。他们始有九江会晤,继而蒋又无条件地接受宋开出的全部价码,这样蒋宋联姻就大局始定了。

自此以后,蒋介石与宋美龄之间鸿雁传书,信使往返,俨然一对难舍难分的恋人。宋美龄称蒋介石为“亲爱的哥哥”。蒋介石写信给宋蔼龄则称:“亲爱的大姐”,写信给宋美龄则称,“亲爱的美龄”,信中卿卿我我,一如凡夫俗子。

在分别做好了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工作以后,宋蔼龄开始实施她的第三步计划,这就是把母亲宋老太太送到日本旅游。宋蔼龄懂得,在宋氏家族中真正能够决定蒋宋婚姻成功与否的人,无疑是老夫人。但如果父母远行,这问题又当别论了。不但大姐说话的份量有所不同,而且可以更加方便地居于幕后设计策划,促成事态向预期的方向发展。等到事情已成定局,生米已做成熟饭,即使母亲反对,也难以改变了,于是,宋蔼龄以局势混乱为由,力劝母亲暂避日本,结果,宋老太太离开上海仅半年时间,蒋宋联姻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宋蔼龄懂得,男女情爱之事,政治权势和经济利益固然重要,但男女感情也是必不可少的,当务之急,须安排一次蒋宋秘密旅游的机会,以增进小妹与介石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经过宋蔼龄的周密安排,蒋介石与宋美龄到镇江作10日游。每日里双飞又憩,形影不离,相互间情投意合,尽诉衷肠。美龄回到上海,见到大姐蔼龄时的第一句话,便是“此生非蒋氏不嫁”。宋蔼龄听了嫣然一笑,心中却是暗暗称赞蒋介石果然好手段,仅仅10日,便把一个原本十分高傲的小妹弄得神魂颠倒,死心塌地了。

宋老太太出走异国他乡,小妹本芳心已许,来氏家族内部反对蒋宋联姻的呼声只剩下床庆龄、宋子文姐弟二人,正是大势已去,不足为虑了。对于宋庆龄,她早想好妙计,成功只在早晚之间耳。

当时,因武汉政府垮台,宋庆龄迫不得己撤离武汉,回到上海法租界寓所。因其坚贞不渝的反蒋立场,使蒋介石内心早已恨之入骨,暗中派人对她进行跟踪监视,威胁利诱。宋庆龄的处境十分危险。这时,唯一能迫使蒋介石收敛迫害活动,帮助庆龄改变处境的只有宋蔼龄一人。可是,宋蔼龄对此不但不加阻止,反而处处予以默许。她在宋庆龄面前又用假作关心爱护的态度施加压力,劝说她退出政治斗争,尤其不要用激烈的措词刺激蒋介石等等,以免逼迫他做出一些非常之举。蔼龄故意告诉庆龄,最好能暂时脱离上海险境,作一段时间的出国旅游。在如此内外压力之下庆龄不得不秘密离开上海,出访苏联。

庆龄既走,剩下一个宋子文在孤军奋斗。宋蔼龄为此也早已准备了一张王牌,这便是请国民党元老谭延闿出面调解。谭在国民党内以八面玲拢、处事圆滑著称,被政坛称为“药中甘草”和“伴食宰相”,在国民党左右两派中都深得人缘。宋子文因才识过人,锋芒外露,在早期初登广东政坛时,不免遭国民党元老派所忌,不为时人所重,宋子文怀才不遇,颇感苦闷。独谭延闿慧眼识俊才,力排众议,并从多方面加以提携照拂,宋子文在广东的境遇从此开始好转。有此一段恩缘,宋子文视谭延闿为恩师,并相互引为知已。宋有所求,谭无不照准;谭有所言,宋无不听从。因蒋宋婚姻搁浅,谭受蔼龄、美龄姊妹所托,与宋子文单独面谈。经再三譬解,宋子文一改初衷,不但同意蒋宋联姻,而且应允去日本,帮助蔼龄说服宋母。

就在宋蔼龄一个个地排除宋氏家族内部阻力的期间,蒋介石亦应宋蔼龄的要求,5万美元送三夫人陈洁如赴美读书;一幢洋房将二夫人姚怡诚安置到苏州居住。剩下一个大夫人毛福梅,蒋介石请出娘舅向毛氏摊牌,毛福梅仍然可以作蒋氏祖宅丰镐房的女主人,条件是必须在形式上与蒋介石办理一纸离婚证明。毛氏一弱女子,如何是蒋介石的对手,至此不应也只得应了。蒋介石三拳两脚,三个夫人出国的出国,躲避的躲避,离婚的离婚,终于又是光棍一条,并以“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的身份给宋美龄寄去一封“情书”,正式向宋美龄求婚。宋美龄以女姓对落难英雄的同情心理和侠客心肠,正式接受了蒋介石的求婚。至此,蒋宋联姻距离事实只差一步之遥了。

9月16日,宋蔼龄以大姐和“红娘”的双重身份,在上海的家中召开新闻记者招待会。宣布:“蒋总司令即将与我的三妹结婚。”

9月28日,蒋介石东渡日本,正式向宋老大太提出与美龄成婚的要求。蒋在作出将尽力研究圣经,以便皈依基督教的承诺后,宋母终于在蔼龄造成的既成事实下,慨然应允蒋宋联姻。

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西摩路宋氏寓所及大华饭店两处分别举行了宗教婚礼与世俗婚礼。宋美龄正式当上中国的“第一夫人”。宋蔼龄撮成了蒋宋联姻,为蒋介石建立蒋氏王朝立下了殊功。从此以后,她挟蒋介石与宋美龄之威,以她那双神秘的巨手,不断左右中国政坛的形势,成为中国政坛上权势显赫的女人

2006年9月14日,世界上薪金最高的汉学家之一魏斐德去世,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个了解中华文化的外国人。

他曾写过一本书《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 ,这本书详细讲述了传奇特工头子戴笠的故事,当他谈到戴笠的感情生活时,其中有这么一段非常令人寻味。

1940年,戴笠引诱他的英文秘书余叔恒 ,虽然这个年轻的湖南女子已经与军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务订了婚。

但戴笠依旧想要和余结婚,不过没两年,他就爱上了影星胡蝶,马上就用送她去美国学习的方式,把已经怀孕的余叔恒给抛弃了。

这件事情在 历史 上确有其事,但是并不像魏斐德说的那样只是短暂的一段露水情缘, 真相与此大相径庭 ,戴笠彻彻底底栽倒了这个女人的石榴裙下。

戴笠可能是中国最老谋深算的特工之一 ,他的一生中充满了谜团,即便是在国外也有很多拥趸,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说过他是“中国的希姆莱”。

所以按照常理说,这样一个擅长玩弄人心的老狐狸、情报界的天才,身为军统一把手的戴笠究竟是怎么在余叔恒的跟前吃了大亏,并且心甘情愿的呢?

这就是戴笠缤纷多彩的感情史上最为真挚且极其隆重的一笔, 这个余叔恒,也是戴笠生前的最后一任女友 ,是这个民国特工之王的感情最终章。

这是一名令戴笠难以忘怀的女性。

余叔恒在1918年出生,她的故乡是湖南长沙的一个当地颇有名望的富贵家庭,她家的来历非常不凡。

据传她们家的祖上是清朝湘军中地位显赫的大人物,后来当湘军歼灭了太平天国以后,余叔恒的先祖用军功换来了一家人的富贵,衣锦还乡。

余叔恒小戴笠足足21岁 ,所以两个人的成长历程根本无一丝一毫相似的地方,因为家庭颇为富贵,所以年幼的余叔恒很早就开始接受最为先进的教育。

在她18岁的时候,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她还在这一年考进了中央大学,相貌绝美的余叔恒在学校中就像一只百灵鸟一样, 她非常活跃,而且英文极其出色,是中央大学的校花。

而这时候的戴笠已经将近40岁,他手中已经紧握着军统的大权,是整个中华民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他终日忙碌在情报工作中,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在美国人的影响下,明白了在很多特殊的场景下, 一名优秀的女特工往往比男特工的表现更加优异。

如果要培养特工的话,那么最方便、能找到最好生源的地方只有学校了,权势滔天的戴笠开始筛选适合特工工作的女性,在摸排到中央大学的时候,余叔恒这个年轻的小姑娘吸引了他的注意。

从培养特工的角度来说的话,余叔恒绝对是一个罕见的人才,她的数学以及英文水平优秀,这对军统的潜伏谍报工作异常重要。

而且最令戴笠欣喜的是, 余叔恒非常美丽活泼,特别善于交际 ,而这就是一个优秀特工的必要素质。

戴笠起初只是想要给自己的军统补充需要的人才,但随着自己对这个小姑娘越来越了解, 戴笠心中就有了一些别的念头。

他越接近,就越来越被这个姑娘散发出的气质所吸引。

戴笠出身寒门,从小没有接触过这种受到高等教育,但是却洁身自好、品格如崖间芳草遗世独立的年轻少女。

更何况这名少女家世显赫,她又理想远大,简直是完美的代名词。

戴笠虽然已身居高位,但他绝大部分的童年时光都是在浙江保安乡的一个小村子里,虽然家里不至于让他饿肚子,却也非常封闭落后,接触不到上层人物。

在戴笠18岁的时候,也就是余叔恒出生的前3年,他的家庭给这个刚成年的孩子安排了一桩婚事,算是高攀了一些。

戴笠的家族给他找的结婚对象是乡里有名的大地主的女儿,她叫 毛秀丛 ,比戴笠还大两岁。

戴笠那时候已经是浙江省第一师范大学的学生,他已经在学校里接受了最新式的教育和思想。

比起故乡民众的传统和愚昧,他骨子里已经是一个超脱普通人的报国青年了。 所以,当戴笠要娶毛秀丛的时候,其实他并不是多么情愿。

自己和这名女子在思想上没有任何共鸣,毛秀丛一直没有念过书,只跟着家里的兄长们启蒙认识了几个字。

虽然不算是睁眼瞎,但要她和戴笠交流简直难如登天,两个人就像是身处两个世界一样。

最后两个人还是结了婚 ,这是因为戴笠心中虽然厌恶这种包办婚姻的安排,可是自己没有能力反抗整个家族的安排。

所以,这场婚姻对于双方来说注定是不幸的。

在结婚以后,戴笠就离开了家庭选择外出闯荡,不过他在一生中都没有抛弃过这个陪他渡过风风雨雨的糟糠之妻。

随着自己的官阶和权力蒸蒸日上, 戴笠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照顾得非常好。

毛秀丛是个不太懂得大道理的女性,看起来沉默软弱,就像是一个闷葫芦,她无心更无力结束这一段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婚姻, 只是在随波逐流,戴笠让她做什么她就去做什么。

这种不管不问的态度以及对戴笠近乎屈膝自卑的顺从,让戴笠感到越来越乏味。

在戴笠的心中, 他最喜欢的还是那些渴望着进步的独立女性 ,对一切大胆热烈,对事业有着追求,对生命充满热爱的青年女子是他心中最欣赏的。

在戴笠40岁以前的岁月中,不乏遇到这样的奇女子,民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那时候有很多充满冒险精神的女性。

但是因为时代所致,这样的女子身上的风尘气有些重了些,作风不为戴笠所喜。比如旧上海十大美女之首,民国著名香烟“美丽牌”烟壳上的美女的原型蒋梅英就曾经受到过戴笠所垂青。

只不过后来蒋梅英嫁作他人妇,戴笠也就没有继续这段感情。戴笠本质上还是非常传统的中国男性, 心中向往的是洁身自好,但又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女性。

所以戴笠心中的标准就像是一个梦想一样,是只存在于幻想中的形象。

不过当戴笠看到余叔恒的那一刻起,理想中的那个完美女性突然来到了凡尘, 她就是戴笠朝思暮想的女子。

戴笠的私德绝对说不上好,他是一个好色之徒,和他有染的女性实在是数不胜数,仅仅在回忆录中能够查到的情妇就有十几个。

虽然戴笠的风流韵事多得数不清,可是在这些成群的情妇中,没有一个被戴笠娶回家中, 在这方面,他发挥了情报人员的某种职业素养,选择配偶万分慎重。

在这诸多情妇中,陈华、向影心和周志英三个人朝思暮想的事情就是当上局长夫人,可是戴笠谁也看不上,陈华是风尘女子,露水情缘可以,但是不适合娶回家。

向影心则是令他也要谨慎对待的女特工,最擅长施展的就是美人计, 这样的人适合成为得力下属,但是当自己的枕边人,戴笠放心不下。

周志英虽然年轻貌美,但大脑简单至极,和戴笠自己的发妻有一拼,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这都不是他想要寻找的妻子。

在戴笠的情史中, 他还曾看上了浙江警官学校的一名女学员叶霞翟 ,这名叫做叶霞翟的少女考进了浙江大学农学院,然后又在1933年退学报考了浙江警校。

她的气质十分温婉,又聪明好学,戴笠觉得这是一个可造之才,于是就任命她为自己的机要秘书。

本来叶霞翟是戴笠的心头好,但就在这时候,戴笠遇见了余叔恒。

不过戴笠虽然看上了余叔恒, 余叔恒却早就与表哥周学光订下了婚约,等着一毕业就结婚。

戴笠可没想那么多,他首先把叶霞翟介绍给了自己的兄弟,也是一直没有娶妻的国民党陆军上将胡宗南。

这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进展飞快,后来两个人真的成了好事,夫妻之间恩爱有加,戴笠这个“甩掉叶霞翟”的举动最后倒是无心成了一桩好事。

戴笠这时候就多次借着巡视的机会接近余叔恒 ,余叔恒是一个冰雪聪明的人,很快就看出了他的心意,毫不客气地直言相告,对戴笠说自己已经有了婚约。

戴笠表示理解,但是暗中颇为不屑,自己现在已经官至军统局长,还有个称号是“蒋介石的佩剑”,权势滔天, 他并不担心一个小小的未婚夫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威胁。

那时候中国的战火已经烧到了湖南,戴笠一看机会来了,就想办法托人把余叔恒的母亲和妹妹都接到了重庆的临时政府,紧接着又安排余叔恒当自己的英文秘书。

而戴笠这个人精也经常前往余家去嘘寒问暖, 余叔恒的未婚夫这时候非常不巧,因为战事失去了音讯 ,这就能够让戴笠得以乘虚而入。

戴笠的年纪都能当余叔恒的父亲了,她成为戴笠的英文秘书以后,知道这个男人手上全是鲜血,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对于这种人物,余叔恒实在是提不起爱意。

当戴笠和她提起对她的各种栽培,以及未来的各种好处的时候,余叔恒也提不起心思。

但这可是“中国盖世太保”,余叔恒可惹不起, 身在屋檐下,她只能勉强应付一下,这都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令旁人惊讶的是,戴笠有着无数新欢旧爱,这次像是真的陷入了情网中一样,表现得像一个无比痴情的汉子,谁也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戴笠还有这一面。

甚至为了讨好余叔恒, 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化名,叫做“余龙”。

这个名字的含义再也直白不过,他就是想要当余家的乘龙快婿,而且戴笠总是当着余叔恒的面在电报文件上写上这个名字。

所以,整个军统局都知道戴局长对自己这个英文秘书有点意思, 很多军统局成员都曾经提到过戴笠真的有意要和余叔恒结婚。

比如唐生明、黄康永、王方南、沈醉这些人物都曾经表示过这一点。

那时候戴笠的一个老情人突然找上了门来,她就是前文提到的周志英,周志英原本是浙江警校第一批经受训练的女特工,曾经被戴笠苦苦追求,戴笠移情别恋以后就对她无比冷淡。

周志英听说戴笠的发妻毛秀丛因为子宫癌去世以后,就一个劲儿地找戴笠逼婚,令戴笠不胜其烦, 甚至这个周志英还大闹军统局办公室,闹出了很多笑话。

戴笠是一个狠人,为了甩掉如牛皮糖一样的周志英,戴笠甚至哄骗她再过几天就秘密举办婚礼,等到了“婚礼”那一天,戴笠就安排自己的手下用专车把她接上。

周志英还沉醉在美梦中,却不知道这辆车不是接她去婚姻殿堂的,而是冰冷黑暗的息烽监狱, 周志英在这里被足足关了两年多,最后活活得发疯而死。

另一边戴笠却一直对余叔恒献殷勤,甚至为了娶到余叔恒,他甚至还在军统发动了非常严厉的家风整治运动。

这项运动就是号召全体工作人员从上到下,所有人都不能结婚纳妾, 已婚的人员就单独住宿,若是有婚约在身,未婚的档期全部推卸掉。

军统局人员在哀叹之余,也纷纷想到这可能是戴笠逼迫余叔恒和未婚夫退婚的举动。

戴笠在这时候也开始正式向余叔恒求婚, 有一天,他还拿着一本广告画册,颇为温柔地指着画册上的一辆红色跑车 ,对她说这就是给余叔恒的订婚礼物。

余叔恒极其苦恼,但她知道这件事绝对不能硬扛着,于是她先用一个拖字诀延缓了戴笠这强大的爱情攻势, 她声称国难当头,岂能顾及儿女私情作为理由搪塞过去。

而且余叔恒也抓住了当时军统局的条例,上面写着抗战期间禁止结婚的严令,并且对戴笠说,自己目前最多能接受的就是先订婚。

暗地里, 余叔恒更是想要脱离这片让她陷入泥泞的沼泽 ,那时候日寇猖獗,足迹甚至蔓延到了东南亚地区。

这迫使戴笠也开始在东南亚布局自己的势力,情报人员一批一批地送往那里。

余叔恒聪明地想到了东南亚可能是一个好去处,为了摆脱戴笠喋喋不休地纠缠,她开始自告奋勇前往缅甸,为远征军当了一段时间的翻译。

戴笠确实考虑到缅甸当地需要会英语的人才,于是最终还是把她送往了缅甸仰光开始工作。

余叔恒看到计划成功,自己已经逃离了戴笠的魔爪,于是很快就开始了第二步的计划, 她找了一个时机,说自己在仰光实在水土不服 ,身体越来越狼狈,自己不想这样下去了。

她对戴笠说道:“你不是经常说蒋夫人就读的卫斯理安学院能够培养出最优秀的坚强,同时最适合当领袖夫人的女性吗?你能不能把我也送到那里去读书?”

戴笠是真的爱上她了,于是马上起身,开始打点人脉,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余叔恒办理了留美学习的手续, 就是想要送她去卫斯理安学院去读英语硕士。

到了1941年5月的时候,戴笠再次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托人在香港给余叔恒买到了一张前往美国的船票。

余叔恒知道戴笠的心思,他甚至直接从重庆飞到了香港,想要为这个心上人送行。

当时戴笠准备前往香港时用的身份是化名, 但仍旧被当时在英国人控制下的港督葛洪量所知晓。

葛洪量极其厌恶戴笠其人,认为他总是派人在香港进行暗杀活动,简直就不把大英帝国放在眼里。

那时候有大批香港警察严阵以待,就是想要杀杀这个军统局长的锐气,当时香港说只要在戴笠的行李箱中发现任何武器, 就马上对他进行拘捕关押。

为了一名女子,国民党最强的情报机关在机场和香港皇家警察展开了一场大对决,军统局在香港的特工郭斌想尽办法通知了到达香港的戴笠, 神不知鬼不觉地调换了戴笠的行李皮箱。

所以,当港警翻看戴笠箱包的时候,一无所获,只发现了一些茶具和常用药物,任何违禁品都没有。

但怒火之下的香港警察不会善罢甘休,直接把戴笠扣押了。

戴笠更是忍不了,他从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于是要求港督葛洪量亲自找自己道歉,葛洪量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找到戴笠。

想到还要给余叔恒送行,戴笠没时间追究那么多, 1941年6月19日,戴笠看着余叔恒登上了“泰来总统号”轮船出发前往美国。

戴笠不知道,这就是他此生最后一次见到余叔恒的面。

等余叔恒远渡重洋以后,戴笠每日都对她朝思暮想,思念与日俱增,差一点就积劳成疾。

他特地委托自己的密友,同时也是军统美国站的站长萧勃代为照顾余叔恒,甚至还用机密线路传输电报,因为余叔恒在他的心里实在是太重要了。

到了1941年12月,民国四大家族宋家宋子文的弟弟宋子安在美国结婚, 戴笠还特意委托正在学习的余叔恒挑选一份礼物送过去。

在这时候,戴笠已经把余叔恒看做和自己妻子一样的分量了。

但是余叔恒已经对戴笠十分厌恶,只不过自己的家人依旧在国内,受此要挟,她不得不继续虚与委蛇,况且自己的学费也是戴笠支付的,这份恩情也十分厚重。

于是, 余叔恒一直通过信件和戴笠保持着地球两端的“异地恋”。

后来余叔恒也不愿意和戴笠发电报了,戴笠远隔重洋发来的电报被她一一无视,只在戴笠地紧紧催促下,她才勉为其难地发一份电报,这让戴笠深受煎熬相思之苦,只好经常给萧勃发电报,询问余叔恒近来如何如何。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令萧勃很苦恼的事情,余叔恒这种人在哪里都是光彩夺目的,最这时候已经有一名年轻的美国军官对余叔恒展开了追求, 萧勃不敢和戴笠说,只能说她近日和政府人员有来往。

即便是在毕业以后,余叔恒也拖着不回国,还说自己要攻读博士学位,戴笠答应了, 她还说想把家人接到美国生活,戴笠还是答应了。

当余叔恒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戴笠甚至还从国内派医生给她就诊,若不是国内事务繁忙,戴笠恨不得自己前往美国照顾她。

就这样,戴笠给余叔恒支付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额资金,这个人精像是糊涂了一样,一直在被余叔恒戏耍。

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军用运输机在南京附近的岱山撞山而亡, 戴笠至此还觉得余叔恒会嫁给他。

余叔恒后来一直生活在美国,还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获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此后她美国大学里当了一名教授,晚年也担任了中美教育基金会会长的职务。

1994年,余叔恒去世了,终年76岁。

现在关于余叔恒的故事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戴笠可称之为一代枭雄,为何会被女人欺骗?

事实上 历史 上无数男男女女之间的故事早就说过了这一点,无非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在骗他,一个心甘情愿地被骗而已。

谁都有可能是痴情人,只不过这次故事的主人公是戴笠罢了。

1、《戴笠当年如何经营自己的异地恋》;佚名;《腾讯评论》;2017-03-03;

2、王娅楠12小时“阶下囚”:戴笠为何被扣香港[J]同舟共进,201709014

3、戴笠的军统红粉知己[J]农家之友,2014(09):3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602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