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唐代李白《立冬》
意思: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2、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宋代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意思:一场细雨带来了许多寒意,却没有结成霜冻。庭院前树上的叶子,已经一半青一半黄了。
3、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宋代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意思:花园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风中逐渐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绽放,不负秋光。
4、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宋代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意思: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来,门前台阶落满了红叶。
5、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左河水《立冬》
意思::高空西北风开始时来时去,往而复来,使大地的气候时寒时凉,树木开始凋零,绿色的树叶在不断变黄的过程中,一眼望去颜色有绿有黄,半绿半黄。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解析: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而懒于写新诗,一个小炉,温一壶美酒,醉看点点墨花,好似那一地的雪花竟是月光一般。笔墨之下透露出诗人的思乡恋乡之情。
《立冬》
元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解析:立冬时,一般还不太冷,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正如此诗所写“秋深渐入冬”,这里的冬天在秋冬交替之际,既有秋的黄花、红叶,又有冬的寒冷衰懒。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解析:立冬之时,夜游江边,看浪影千叠,沙痕几稜。真当是人老心不老,即便是寒意浓浓也不能阻挡诗人夜游的闲情逸致。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解析:第一首诗意在写景,细雨生寒,草木青黄,春去冬来,独闻一绽梅花香。寒冷之节也能生出好心情。可第二首诗笔墨一转,而言“老夫布褐未装棉”,从中可以看出生活的贫苦,片语之中流露出诗人的愁苦心情。
《立冬》
宋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解析:在“荷塘满眼枯”的秋尽之时,迎来了“北风呼”的冬的脚步,门前冷霜带来侵骨的寒冷,可寒冷不能击退读书之心,犹自燃起小火炉,临窗好读书。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解析:高宗时应礼部试郎,后为秦桧所黜。此诗可以看出诗人室小难容膝,墙低只及肩,生活上的艰辛并不就此打败诗人,相反诗人心境上是乐观欣然的。
立冬诗词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 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解析:立冬的前一日,清霜冷絮裯,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唯有黄花不负秋。这是秋天的最后一日,立冬的前一天,诗人对菊有感,满腹愁肠。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解析:秋风吹尽,黄叶丹枫,好一片荒凉的景象。今宵寒,点一盏禅灯,遥看半轮明月,似比昨夜更寒。立冬之时,犹是寒冷至,已到添衣时。
《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
宋程公许
金鲫鱼犹涵藻涧, 玉蕤香未破梅花。
人生转眼皆泡幻, 勘破须饶老作家。
解析:这是一首哀悼诗,诗人在立冬寒冷之时,想起故人,叹人生如梦幻泡影,一切成空,人不在侧。而在怀故人之时,也在思家,情恳恳,意切切。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解析:从题目可以看出,此诗作于立冬之时,是对野外漫步行吟之感。此时正是秋冬交互之际,乘月外出游玩,虽说风景尽少,但却别有一番趣味。
望采纳,谢谢
送走霜降,迎来立冬。还来不及欢呼秋色的赠予,就迎来冬日的盛情。在最落叶时节,一起来欣赏最美的立冬诗词吧!
一、古诗里的立冬之美:
唐代的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中描述了立冬的景色: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在立冬这一天,诗人真切感受到了阵阵寒意,通过天地万物的变化,将立冬的气候特征水始冰,雁南归,雉入大水为蜃生动地呈现出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霜降最后的寒风瑟瑟吹向人们,薄冰之上,清澈的水漫过。月亮的瘦影出现了,大雁带着残留的几行身影排成行往南赶。庄稼收集储藏完毕,皮裘加工制作后非常耐看。野鸡们纷纷钻进水林中不见了,仿佛一下子都化为了“大蛤”。
看诗人左河水在作品《立冬》中对立冬景色的描述: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面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作品描写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立冬节气里的特征,西北风往复南下所带来的降温天气, 使万木凋零,落叶纷飞。江南地区的农村在抓紧进行农作物的收割、晒藏及人们进行水利及农田工程建设等工作的情景。
二、立冬时节古人们怎么过的呢?
唐代诗人李白在立冬是喝酒写诗度过的: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笔下的立冬,是诗意温暖的。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这大约是冬夜的李白,呵手举笔,执盏就炉写下的句子。有诗、有酒、有火炉,再加上雪,这样的冬日,真是诗意又温暖呀。
宋代蒋捷则是在《寿东轩立冬前一日》记载了他另一番的立冬生活:
锦堂寒早近,开炉时也。香风递也。是东篱、花深处也。料此花、伴我仙翁,未肯放秋归也。
嬉也。缯波稳舫,镜月危楼,釂琼酡也。笼莺睡也。红妆旋、舞衣也。待纱灯客散,纱窗日上,便是严凝序也。换青毡、小帐围春,又还醉也。
立冬时节,蒋捷是随性的。当秋霜初显,天气渐寒时,菊花依然盛放,蒋捷说:定是仙翁不肯放秋归去。立冬时节,词人尽情嬉戏,看歌舞,喝美酒,待客人散去,天气更加严寒,换上青毡,小帐里如春,又醉了一场。
谁说冬日只有严寒,还有欢乐。
而宋代沈说在立冬则是赏菊度过的,《次韵古愚立冬日观菊》:
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清于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冬日时节,菊花盛开,诗人绕着篱笆尽情的欣赏。他说菊花比檐卜更香,比兰花的颜色更多。闲情之下,一杯酒过,都没感觉暮秋到了。任凭我们将菊花插上花白头吧,就当酒筵上的笑谈罢了。
冬至怎么能少的了梅花呢,在宋代诗人朱淑真的《冬至》中便描写了冬至梅花:
黄钟应律好风吹,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日长至,梅花先趁小寒开。
朱淑真是南宋著名女诗人,但是在宋朝,女性的活动半径并不会太大,所以冬至梅花也就是她们重要的乐趣了。
古诗描写了冬至节这天,天气晴朗,半暖半寒。明丽的阳光和芬芳初开的梅花,如此清新,让她欢喜。她站在阁楼上眺望着。冬至节这天,果然是好日子,和暖的风吹来,已经感觉天地间美好的阳气回升。那向着太阳的冬葵,花头一直向着阳光,梅花在这阳光里,趁着半暖半寒,得意开放。
为了便于对立冬的诗句的理解,下面扩展介绍一下关于立冬的小知识: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意味着风雨、干湿、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
谚语说“秋收冬藏”,所以万物在冬季闭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1《立冬即事二首》元朝·仇远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2《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唐朝·元稹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3《立冬》宋朝·紫金霜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4《立冬客馆病坐》明朝·李英羁旅立冬时,凄风擗面吹。病多丝发短,愁怯雪霜欺。人事频如幻,纵横一似棋。寒暄何足问,天地总无私。
5《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金鲫鱼犹涵藻涧》宋朝·程公许金鲫鱼犹涵藻涧,玉蕤香未破梅花。人生转眼皆泡幻,勘破须饶老作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