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草
唐·薛涛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 鸳鸯草的绿叶撒满了飘香的石阶,叶间是成双成对鸳鸯般的小花。人生也当如鸳鸯草一样,得意之时须尽欢,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因为生命盛衰不定,繁华靡丽转瞬凋零。
八至诗
唐·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 曾经的最爱,也有可能变成一生的最痛;曾经缠绵相许,转眼形同陌路。而爱与恨,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至爱是一个人,至恨也是那个人,相濡以沫也好,相忘而过也罢,皆是各人宿命。
偶书
唐·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
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
磨损胸中万古刀。
✎ 世间多不平:善良的人受到欺压,贫穷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明知无法改变,但是仍然在心中挥动着那把正义之刀。
过锦屏山
唐·吕洞宾
半空豁然雷雨收,洗出一片潇湘秋。
长虹倒挂碧天外,白云走上青山头。
谁家绿树正啼鸟,何处夕阳斜倚楼。
道人醉卧岩下石,不管人间万里愁。
✎ 吕洞宾在道教中是神仙,其实自由自在、心无挂碍就是神仙。一生风月且随缘,穷也悠然,达也悠然。日高三丈我犹眠,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相思歌
后周·梁意娘
一片白云青山在,
一片白云青山外。
青山内外有白云,
白云飞去青山在。
✎ 梁意娘和情人李生被迫分开三年后,梁意娘把这首歌寄送给她的情人。“青山原不动,白云自去来”,这句古朴禅味的诗句,透出人生的几点玄机,也许爱就是一种温柔的环绕。
口占绝句
宋·道潜
寄语东山窈窕娘,
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
不逐春风上下狂。
✎ 道潜是苏东坡的僧人好友,一次宴会上,苏东坡故意让歌妓向他索诗,道潜口占了这首诗:多谢酒席前的美女来索诗,你们的容貌身材足以让楚襄王梦中相思烦恼。但是我的禅心已是沾泥的柳絮,不再追逐春风上下飞舞轻狂。
自赞诗
宋·杨万里
江风索我吟,山月唤我饮。
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
✎ 山风来要我吟诗,江月来喊我饮酒,我却醉倒在落花前,把天地当成了睡铺。
达观吟
元·邓青阳
人生天地常如客,
何独乡关定是家。
争似区区随所遇,
年年处处看梅花。
✎ 人来到世上就是做客,终究还是要回去的,何必计较自己身在何处呢?随缘而处,随遇而安,则到处都可以安身,到处都可以欣赏风景。
辞职自遣
明·刘伯温
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 刘伯温作为明朝开国功臣,拥有很高的权力和地位,然而他淡泊名利,懂得功成身退,明哲保身,刚到60岁就主动请辞,退休回老家,因此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西湖
明·袁宏道
一日湖上行,一日湖上坐。
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
✎ 行、坐、住、卧,这寥寥四字,概括了游西湖的整个过程,优哉游哉,犹如神仙,通过美的享受,来反衬西湖之美。
海棠花处处常见,每年仲春春分到清明时节,是海棠的盛花期。海棠开在仲春,恰值桃李初谢,春寒春雨大面积落花季节,此时,却是海棠佳期,一分风雨,十分茂盛,开得旖旎绚烂,姿态多情。
海棠原本产自四川山地,中唐和晚唐之后,去四川旅游做官的人增多,发现了山野海棠独特的美。中唐薛涛,非常喜欢这种本土花树,大量种植浣花溪上,也使得这种花木很快名扬四海。
到了晚唐,几乎处处都有移植的海棠。
这种花树适合温润多雨的气候,生长迅速,补充了春分时节的花事空挡。在五代和北宋早期,在京城或者附近,已经形成了规模种植,是二三月踏青时候,最美丽的花朵。
海棠繁盛,因为属于伞状花序,花开垂悬且繁茂,婀娜动人,更适合古代人赏花插鬓的风俗。海棠未开时是红色的,花开后,红粉娇艳,且花叶扶苏,富丽优雅,花开如潮,所以北宋早年就有去城外赏花的狂潮,且宋朝取消宵禁,昼夜笙歌,兴起夜赏海棠的风雅活动。
海棠被誉为富丽美人,好事者杜撰前朝故事,说唐明皇曾经说杨贵妃醉酒,如同海棠花一样娇慵富丽。”海棠春睡“因此得名,有用以形容海棠花垂悬开花之美,有类比美女。
宋朝诗词中的海棠,或因为这样的风气,诗词很多显示一种闺阁女性的姿态,流于庸俗。
实际让海棠扬名的也有苏轼的功劳。因为他写海棠诗虽然不多,但其中一首,看起来香丽,惹人狂想。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 北宋 · 苏轼海棠(1084年)
说春风柔和袅袅,吹上了天空,让春天的月亮,也有了更美丽的光泽。
海棠花成片开放,隐约在月光下,如同一片红色的云雾,而月亮也要西沉了。
我担心海棠花在这样的夜晚沉沉睡去,特地点上蜡烛,去惊醒她,去看她在月光烛火下的动人风采。
这首诗写出了海棠花那种垂悬繁盛之美。因为海棠花的花朵蓓蕾是不同时期开花,呈现深深浅浅远近高低层次多样的美,摇曳的海棠,在蜡烛的热度里,可以缓慢绽开,这就使得秉烛夜游,更有乐趣。
苏轼的美诗当然契合那个时代观赏海棠的热情,所以广泛流传。高烛夜赏,花下笙歌,本来就是常态,只是因为苏轼,更强化了这种美。
但是许多人并不清楚苏轼写这首诗并非是在他安逸的京城岁月,而是最为落魄的黄州几年。
黄州对于苏轼没有锦衣玉食,没有高堂夜宴,他不过是在贫寒的茅舍外,感喟这海棠不分富贵贫贱的摇曳春风,陪伴他的落魄。
所以秉烛夜照的背景,不是因为他有多富贵闲情,而是这一树海棠带给他的如梦温馨和感动。更烧高烛照红妆,不是轻薄,是知己和爱惜。
只是很多人觉得这首诗,实在带着浓情和香丽,根本忽略了苏轼创作这首诗的真实背景。
但是,也好,海棠至少因为苏轼更多人喜欢追捧。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1080年) 北宋 · 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节录
那么苏轼和海棠的结缘是在什么时候呢?他40多年的生涯里,京城不乏海棠花海,他都没有写过。因为那是富丽之花。
44岁,他因为乌台诗案贬谪到黄州,心情寥落,且贫困,一行人住在一座废弃的定慧院中,这里虽然是官方的住所,但是既然废弃,也就条件不好,苏轼有个住处而已。到处是荆棘荒草。且他元月份还在路上看到路上的雨中梅花,可以知道停留在这里,刚刚是二三月间。
死里逃生,刀下幸存的苏轼心情落魄,出来四面走走。
他居然看到了山中杂树中间一树他以前不待见的海棠。这棵海棠天真浪漫的长在山野里,垂丝摇曳,自然有一种嫣然如笑的美,而这种美,苏轼在京城,在各地都看过。
但是这个时候看,他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海棠在京城已经是名花,何以在这里出现?一树寂寞的海棠雨中带泪,月下清幽,摇曳多姿,出处风韵,相比之下,肯定比桃李美观。因为海棠的花是垂悬摇曳的。
苏轼观察了地形,确定了这不是人工移植的海棠,他想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飞鸟衔着海棠的种子,从四川飞过这里,种子落了下来,就这样在自然的风雨中,长成了这样美丽的花树。
我相信苏轼的判断,因为他做官期间一直注重农业,亲自下基层,对于植物和树种的判断还是非常客观现实的。根据他的描述,这是一棵野生的海棠,因为枝干裘曲,落在山地缝隙杂草之间,绝非人工种植,而且花树已经长大,至少有一人多高,证明在这山野存活,已经有了年头。
苏轼当然面对这么美而茂盛的花开,有着此时落魄心情的照应。
本来应该是在京城和四川的名花,如此荒草之中开在苏轼面前,对于苏轼来讲,是一种上天给予的邂逅,让他最落魄时看到这棵花树。提升着他生活向前的信心。
海棠是名花,至少在北宋已经是,苏轼是落魄的罪官。明艳山花对落魄情怀,苏轼想到的是,这本来应该是千娇百媚被呵护的花木啊,居然沦落到荒山野岭,如同他自己的处境。
所以以前对海棠无感的苏轼,爱上了海棠。
海棠是名花,但是对于苏轼来讲,这是上天给他的陪伴之花,幸运之花。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馀春。 “宋 · 苏轼《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 其一 》(1080年2月26日)
苏轼心情大好,有理由相信这首诗就是写在上首诗当天和不久。
因为时间标注是农历二月二十六日。而他看到的海棠也正在盛花期。
盛开的一树海棠如梦如幻,或者落魄的苏轼震惊这里居然有海棠,心情那是如梦如幻。
”海棠真如梦“这五个字简单,但我喜欢。看一个人写的诗,不要选择他富贵平顺期,而要选择他低谷期。所以这里说海棠如梦,那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受。
这感受让他轻快明丽起来。他开始主动接受这种类似改造的生活。因为知府的官奉停了,家里为他出狱,也基本花空了家底,这里所谓团练副使的薪水,简直不够塞牙缝,还有跟着他来照顾的朝云,还有些一路前来的弟子,此时都面临生活的困境。
苏轼根本不能躺平,但是好在,这里的梅花,尤其是海棠奠定了他重新开始的信心。
他观察这里的山村和山居,也有美好,这里长江流域,地气丰足,池塘中已经长了浮萍,居然还有蛙声。而路过的山间,梅子正在打着果实。
原野平地上有挑野菜的人们,一路上还有芍药花开。
海棠能存活,苏轼也能存活,无非是做个农民。
所以当这年大旱,粮食不济时,苏轼是主动欣然接受了一块荒地,和家人随从身体力行的开荒种地。
关于海棠花,那是他心中的一个坐标,一个安慰,一个类似佳人和家人的存在,他爱惜。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 北宋 · 苏轼《寒食雨二首 其一 》(1082年3月4日)节录
这是在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已经拥有了东坡田园和在那里的草堂。
这年春分到寒食期间,下了很长时间的春雨。他自己也生病着。正在东坡的茅房里躺病。
但是他心里有事,因为海棠不是他的幸运之花吗?他居然就在这夜晚记起,又或者是回来的人告诉他海棠在风雨中快凋落了。
他居然就做了一个决定,夜晚要将那颗他的幸运之花海棠给挖回来,在他的领地东坡种着。
那么寒食节是古代纪念隐士介子推的节日,苏轼此时已经放弃了仕途上升的念想,思想趋于淳朴豁达,爱惜山水花木如敬惜神灵,大爱之下,他居然半夜要把风吹雨打的海棠挖回来。
”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里的木瓜木桃就是指的海棠。海棠带给苏轼以人生的启示,他回报海棠的就是全力的呵护。
于是在东坡的院子里,你就可以看到这树一直过来的海棠。
而苏轼之后的秉烛夜游,不是豪门深院,恰恰是那农村一样简单的院落,杂木栏杆。但是这已经是他最大的虔诚了。
也就有了夜烧红烛照红妆。
这依然是落魄阶段的苏轼,然而就像一个贫困的情郎,用尽心力去呵护这棵风雨海棠,海棠的存在是他灵魂的爱人,妻子,美女。
我想此时他真正的爱人朝云也是不会反对是,这位女孩,陪伴过苏轼的富贵,心甘情愿陪着苏轼来到黄州,以弹丝弦的守操持家务,这树海棠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春之亮色吧,
苏轼是在黄州这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认识的海棠花,对于海棠,他别有深情,但是非常节制歌咏。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
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 北宋 · 苏轼《赠黄州官妓(补编)(1084年)》
苏轼在黄州呆了五年,时来运转,要调任汝州。这里的官员仰慕他的文名,还有在这里苏轼的达观简朴,没有给他们增加负担,所以临走之时,是热情欢送。
大家求诗求笔墨的比比皆是。其中有一位歌女,经常被州官安排出席有苏轼的宴请,想来也算当地娱乐圈的红人。
她应该是对苏轼有同情心,并且有交集的。
大家都有诗和礼物,唯独她为何没有。
苏轼将最好的海棠诗,留给她。
因为你代表这黄州地方善良朴实而又有才气的女性,苏轼对于黄州,对于黄州的一切是感恩的。这里并没有开始做贬官那种预设的人间磨难,生活是清贫的,但是官员和人,都厚道得让人感动。
苏轼不会对歌舞女子,尤其是这种官方的乐户女性有歧视,因为她们歌舞助兴,是一种工作。而且宋朝也明确规定了各个地方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此类人员,用于祭祀表演,节日活动的仪式和宴饮。这是官场标配。
苏轼不轻薄,但是最终他要走了,告别这里的人们和这里的一草一木。
他写给这位歌女。
我在这里住了五年,为什么没有什么话,也没有什么诗要写给你。
因为我像唐朝的杜甫,他住在浣花溪边海棠花里,却没有写关于海棠的诗。
因为有个传说,杜甫的母亲名讳是海棠,所以杜甫不写,是对母亲的敬重和爱戴。这虽然是一种杜撰,因为据我说知,杜甫时代,他住的地方是没有海棠花的。
另一种说法,就是最喜欢最尊重的人,就像亲人,留在心底,那是对她最好的保护。
苏轼应该是哪一种呢?苏轼的母亲程氏,且这首诗里有李宜两字,可见不是和母亲重名。
那就是第二种,是这里的淳朴善良的人情,让他感动,是这样一位女子代表了这里好客善良的一切女性,他愿意像保护那颗海棠花一样保护她,不因他的盛名,而使她丧失相对淳朴的生活氛围。
他有多么喜欢这里的海棠,就有多么尊重和爱惜这里的女性。
他不愿意自己的盛名,而使得这样一个女子,陷入名利狂潮,失去自我。
这首诗也同时写出了他对于海棠的厚爱。
他的爱不同于京城看花的那种轻薄狂潮,他的爱,在心底。
苏轼的确很少写海棠花,如果你曲解更烧高烛照红妆,如何风流艳冶。那也不是苏轼的本意。因为他的本意,就是海棠虽好不需诗。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苏轼《沐浴启圣僧舍与赵德麟邂逅 》就是关于沐浴的诗。
解析:
沐浴的本义就是洗澡,与今义相同。用古代话来说就是濯发洗身。
一是蒙受;受润泽。
二是比喻沉浸在另外的环境中。
供参考。
1 苏东坡诗句关于友情
苏东坡诗句关于友情 1有关苏轼写的有关友情的诗词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永遇乐》
又如“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南歌子》
“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栏。”——《江城子》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水龙吟》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八声甘州》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销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行香子》
2苏轼写的关于友情的诗词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八声甘州》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销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行香子》 “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栏。”——《江城子》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水龙吟》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永遇乐》
又如“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南歌子》
3苏轼写的关于友情的古诗
苏轼关于友情的古诗有:
《永遇乐·长忆别时》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
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4求苏轼写友情的诗句,顺便说下解析
纠正一下楼上的,《水调歌头》是写给他弟弟苏辙的,不是写友情…用在这里比较牵强了。
《记承天寺夜游》是写东坡与朋友张怀明的,文中虽没有直接写与张怀明的友情,但可以分析出来…(学过的话教材上有讲解)
如句子:
1念无与为乐着,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只有张怀明可以跟我一起游乐)
2怀民亦未寝 。 (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3相与步于中庭。 (关系亲密)
解析:?si=1
------------------------------------------------------------------
-苏门学士。
5苏轼诗中写友情的有哪些
词里面会较多。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永遇乐》 又如“他时一醉画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南歌子》 “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栏。”
——《江城子》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水龙吟》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八声甘州》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销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行香子》。
1苏东坡与朋友相约的诗句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的是自己夜不能寐,约朋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的事情。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2写出苏轼与朋友交往的诗词送别苏轼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陪欧阳公燕西湖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煌煌。插花起舞为公寿,公言百岁如风狂。赤松共游也不恶,谁能忍饥啖仙药。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城上乌栖暮霭生,银釭画烛照湖明。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
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
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3写出苏轼与朋友交往的诗词送别苏轼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
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陪欧阳公燕西湖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
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煌煌。插花起舞为公寿,公言百岁如风狂。
赤松共游也不恶,谁能忍饥啖仙药。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
城上乌栖暮霭生,银釭画烛照湖明。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
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 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
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4有关苏轼写的有关友情的诗词“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永遇乐》
又如“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南歌子》
“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栏。”——《江城子》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水龙吟》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八声甘州》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销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行香子》
5关于苏轼思念友人得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6苏轼表达朋友情深义重的诗句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7求苏轼写友情的诗句,顺便说下解析纠正一下楼上的,《水调歌头》是写给他弟弟苏辙的,不是写友情…用在这里比较牵强了。
《记承天寺夜游》是写东坡与朋友张怀明的,文中虽没有直接写与张怀明的友情,但可以分析出来…(学过的话教材上有讲解)
如句子:
1念无与为乐着,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只有张怀明可以跟我一起游乐)
2怀民亦未寝 。 (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3相与步于中庭。 (关系亲密)
解析:?si=1
------------------------------------------------------------------
-苏门学士。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苏东坡的一生仕途起起落落,幸好身边有伊人相伴。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前1071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一事而被贬为杭州通判。某日,为了排解心中郁结,苏东坡携友人在水光潋滟、烟雨蒙蒙的西湖上泛舟游览、畅饮欢谈。宴会中丝竹悠扬,舞女们长袖广舒,轻歌曼舞,让人无不惊叹。其中一舞女清丽曼妙、灵动慧黠、恬淡温婉,让苏大学士一见钟情。于是呼,美景美人的刺激下,文思泉涌,挥笔洋洋洒洒写下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也是苏东坡跟王朝云的第一次邂逅。时年苏东坡37岁,王朝云才12岁。苏大学士才华横溢,王朝云倾慕不已,王朝云便跟着苏大学士身边作为侍女常奉左右。
王朝云在跟苏东坡朝夕相处中互生情愫,虽比不上已故原配的深情难忘,也比不上王闰之的敬重有爱,但是王朝云对苏东坡却知之甚深。她更富有浪漫气息,在诗歌感受上更能触碰苏大学士的精神世界。毛晋的《东坡笔记》所述:苏东坡退朝后,酒足饭饱后抚摸着胀胀的肚皮,突发兴致问一旁的侍婢“你知道这里面装了什么?”婢女回答:“都是文章才学”。东坡听后不满意。又一人答:“满腹都是机械。”苏东坡仍然不满意。朝云看了笑着回答:“苏大学士这一肚皮里装的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赞叹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这“不合时宜”当然是苏大学士对自己的自嘲,由此可见,朝云已然是苏东坡的红颜知己,不得志的苏轼满腹才学,但世人多不解他当时的心境,幸好聪慧如朝云知他懂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于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此时苏轼已57岁,接近花甲,又再次政途失意,周围的人纷纷离开,唯有朝云不离不弃,甘愿相随苏轼到炎热潮湿的岭南之地照顾他。为此,苏轼感念其情深,作诗一首: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诗歌大意是称赞朝云与白居易侍妾小蛮不同,小蛮在白居易年老时离开。而是像通德,终生陪伴伶玄。这首朝云诗包含苏轼对朝云在他落难时,忠贞相随、患难与共的拳拳深情表示感激。时年王朝云仅31岁,而一个垂垂老矣且多次官场失志,日后难以东山再起,这便是世人世俗眼中的苏轼,但朝云懂他依然选择陪伴他,东坡哪怕官无定职,居无定所,在朝曾遭朋党攻讦,在野则遭奸佞陷害,丧妻丧子。不论境遇如何,他乐天知命,处事旷达,安贫乐道。我们不禁想问问,这个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的现代社会,不渴望这种真挚的情感吗?
被贬惠州时,王朝云常常唱《蝶恋花》词,每当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朝云伤心不已,泣不成声。苏轼问何故,朝云回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苏轼笑:“我正在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朝云对东坡怀才不遇,时运不济感同身受而难掩悲伤,东坡同样知她的这份心意。两人相知相慰,世上最是难得!元丰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朝云为苏轼旦下一子。苏轼为他取名苏遁,有自己远遁世外之义。还自嘲一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但是不幸的是因患病未满周岁而夭折。苏轼和朝云为他们的爱情结晶的消失伤心欲绝、肝肠寸断。其中朝云诗中有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这诗句说的是“苏轼颇以朝云的孩子夭折为憾,把她比作天女维摩敬拜佛祖。她抛却长袖的舞衫,而今专心念经礼佛,不离丹灶。一旦仙丹炼成,她将向他辞别,遁入仙山。那时她不会再如巫山神女那样为尘缘所羁绊了。”
朝云因儿子早夭而郁郁寡欢,又因惠州炎热暑湿的环境下感染疾病,终在第三年不敌病痛仙去。 朝云长眠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现在位于惠州西湖的孤山上,并造六如亭纪念(六如,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后有个典故,朝云葬后第三天,惠州天气突变,暴风骤雨。第二天一早,苏轼带着小儿子去探墓,发现墓的东南侧有五个巨人脚印,可能是朝云信佛,佛感念其妻思念其夫,显灵让其探视。伊人仙逝后苏轼悲恸伤情,写了《朝云墓志铭》、《惠州荐朝云疏》、《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题栖禅院》等许多诗、词、文章来追忆这位红颜知己。苏东坡六如亭亲手写下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斯人已逝,留下苏轼孤独弹奏着歌曲,每到傍晚下雨的时候特别思念你。饱含苏轼对亡妾的无限思念。苏轼的红颜知己走后,没有再娶,也许再也找不到如此一个善解人意,名花解语的妙人了。苏轼与王朝云的关系可以说是灵魂伴侣,两人哪怕出身悬殊,年龄差异大,可两人相知相慰、相濡以沫,莫不感人肺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