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
杨柳枝
唐代: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作为晚唐的一组具有典型性的诗,向我们展现了晚唐的社会风俗以及诗词嬗变的一个过程。由洪迈误读而引出的晚唐诗词界线的模糊性,也提醒读者与研究者,对于文体流变过程中的作品要有特别注意,避免因固化的文体思维而遽然作出定论。
在古代骰子往往以骨制,而骰子上面的一点到六点,则用红豆制作。而红豆在物象中又有相思的意思,故红豆又称为相思子。相思子(红豆)装在骨头(骰子)里,这一骰子的制作过程,在物象中,便是“入骨相思”。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运用意象与物象,不仅表达了相思之情,还侧面展现了晚唐的社会风气。
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竟流落而终。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简洁含蓄、情深意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在词史上,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意思:手中玲珑骰子上的颗颗红点,都是最为相思的红豆;你知道不知道那深入骨中的就是我对你的相思意?出自《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
原句为“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扩展资料: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女子对丈夫深入骨髓的相思。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
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
“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
参考资料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_
古人之所以红豆来代替相思,是因为古时候人们结婚之时都会运用红豆来许愿,夫妻百年好合,白头偕老。因此用红豆来寄托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
1、红豆在诗词中的应用
古代许多的私人将思念之情寄托于物,而红豆便是这寄托思念之情的物品中的一种,红豆又被叫做相思子,也有人把它叫做鸳鸯豆,古时候人们用红豆来寄托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唐代的时候王维写过一首诗名叫相思的诗。诗中,就以红豆为相思的代名词,形容诗中的青年男女互相交换信物时的场景。
2、红豆在结婚时的应用
古时候男女之间定亲之后经常会互相送一串许愿的红豆,以求取爱情的顺利,待到出嫁的时候,新娘会佩戴着这一串红豆,穿起来的手环,或者是项链,象征着男女双方心有灵犀,而等到结婚之后,夫妻枕下会各方六颗红豆,用来祈求夫妻之间一心一意,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红豆作为情人的相思之物,是古人经常运用在诗中形容相思之情的物象,因此,红豆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时常出现。温庭筠在这首诗中借女子的口吻来创作这篇诗词在,诗中写相思,就像融入骨头一样,无法忘却,你知不知道这件事情?将相思,实体化,十分生动形象的形容出了相思在人心中那挥之不去的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