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灵山旅游景区位置在哪里

冕宁灵山旅游景区位置在哪里,第1张

景点介绍

灵山后山景区指灵山寺背后,以冰川湖泊群、杜鹃林带、原始森林等自然生态风光为特色的30平方公里秀美山水。其中第四纪冰川造就的众多湖群,星罗棋布,形色各异,似珍珠镶于锦绣,若明珠映照秀色。有水色如金,赤采耀眼,宛如金盆金水,雍容华

景区寺内香烛台贵的红海;有水色似墨,恰如巨砚存墨的墨海;有相携相连,缀若珠串,随山势展布、错落有致的连三海。这些灿若明星,美如珍珠的冰川湖,都是冰川剥蚀、移动、融化所形成。千百年以来,它们静静地躺在灵山怀中,映照着身边的奇峰、森林、繁花,吸引着天上的日月、星辰、云霭,若诗若画,如梦如幻,神韵天成。

前山景区以灵山寺为中心,含鹦哥山嘴、洗脚河等多个人文景观的20平方公里区域。其中鹦哥山,西距108国道线37公里,为灵山保护区西界山。山嘴前为灵山公路终点的停车场。山嘴之上绿树丛中,琉璃瓦亭阁翼然,石梯曲径从鹦哥嘴形巨石之下穿过。关于鹦哥山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里原有一只满身翠绿的鹦哥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只要看到香客进山,它就飞到寺中报信,寺内就做好迎客的准备。鹦哥老了便化成为这座山,路边一喙形巨石就是鹦哥的嘴。如今,已无法看清鹦哥嘴,据传,因多年镇守灵山,鹦哥已得道升天。

灵山寺

灵山寺位于县城城厢镇东10公里的小相岭西以背倚灵山而得名,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七星抱月”建筑群,与秀美的山川和交相辉映,大雄宝殿前殿供奉释迦牟尼,后殿供奉灵山寺开山祖师悟真和尚杨学信木刻雕像(1965年以前为祖师肉身),两厢供奉十八罗汉。杨祖师坐化圆寂于该寺之后,160馀年肉身不腐,世所少见,再加有关他“普渡众生,广结善缘”的种种传说,使该寺享有极高的“灵”誉,每年来此进香朝拜、许愿还愿的游人络绎不绝,香火旺盛。近年来,年平均接待朝拜香客,高达几十万人。

昌海和尚灵塔

昌海和尚灵塔位于灵山寺大殿后数十米的坡林地内,灵塔用青石板镶嵌而成,高2米多。建于清咸丰丙辰年(1856年)。为曹洞宗三十二世昌海达和尚塔。

高和尚修行处

高和尚修行处在灵山寺大雄宝殿之西,过青龙河沟,在林木杂生的山坡上,有寺庙遗址,遗址后有10平方米左右的岩房和大石板井。传说此处是与杨祖师同来灵山修行的高和尚建庙处。在此可俯瞰灵山寺建筑群。

火炭堡藏文石刻

火炭堡藏文石刻位于苏州坝西北端宁源乡巴甫村火炭堡。一高约1米,长逾米的棱形大石,右刻藏传佛教格鲁派教义,标题为“六字真言”,左刻献宝祈福人像。估计为明末清初刊刻。

本波教石碑

本波教石碑位于城厢镇大垭口村。碑体为花岗石,高约1米,宽04米,厚015米。略风化,文字图象清晰可辩。石碑上部可卷云纹,下部为一雄狮浮雕,中刻三行藏文(转写梵文体),书写古朴工整,其中第一行为藏区本波教派的“八字咒语”。

墨玉海

墨玉海即黑海。位于灵山河正沟源头,海拔约3500米,形似葫芦。海的南北山峰终年积雪,绝壁之上有稀疏的云杉和丛生的杜鹃,东面山坡缓缓延伸,西山山脊银色板块冰川延伸进林中;西边出水处,草坪之上有矮小成簇的杜鹃,有嶙峋的山石点缀其间。海水远观为黑色,近观则清澈见底,洁净无尘。

金海

金海又名红海。海区为红色火成岩,远观海水成红色,固有此名。位于灵山主峰东麓,灵山河南支涧水沟的源头。海拔约4000米,形似腰子,由上下两个海子相连而成,每个海子面积约百馀亩。环湖雪峰耸立,状如城碟,淡云飘过,上下金黄,天水一色。

连三海

连三海位于灵山寺所在的西山中段分水岭西侧。是三个保存完好的第四世纪冰川冰斗地貌群所构成的三处冰川湖泊群,每个海子均由独立山峰所包围。连三海子三个湖泊形态各异,湖水清澈,天光云影,蔚然生秀。其中一湖,有一道冰川通向湖心,将湖面一分为二,景象颇似太极图,尤为奇观。

灵山交通

景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城以东17公里。有成昆铁路和108国道经过,距省会成都458公里,离州府西昌80公里,在西昌长途汽车站有直达灵山寺的班车,当然也可以在冕宁下车在冕宁县城也有班车到灵山寺的车。

航空:县城距西昌青山机场70公里。108国道凉山高速公路泸沽至西昌已建成通车。距离市中心和发射中心分别为135公里和50公里。

铁路:冕宁火车站站址在四川省冕宁县泸沽镇,离冕宁县城有一小时的车程,建于1970年,离成都站509公里,离昆明站591公里。

冕宁灵山寺

灵山天梯峰景区处于灵山睡美人的头、胸部,是以雄峰、幽谷、岩穴为主要特色的登山探险区,面积170平方千米。景区内峰高岭险,绝壁千寻,各峰峰形奇特,或如龙首之峥嵘,或如天之瑶池,或如老人端坐。涉险登峰,踏云弄雾,别有情趣,是展开攀崖运动的好地方,如今这里吸引了众多的户外爱好者。区内雨汛壁高悬千丈,潮水玉璧无垠,珠溅一方,美不胜收;中台西台绝顶古木参天,蕙草如茵,线条秀美;龙头峰赏松,千松千态,可与黄山松媲美;乌鸦弄古战场寻古,犹闻战马嘶鸣;中台西台的古寺庵,隐于翠竹林中,寻幽探古,隐隐似有当年鼎盛时钟鸣鼓响之声。景区内林竹茂盛,鸟兽甚多,是生态旅游的好地方。

景点位置

灵山睡美人的头、胸部

灵山大佛在无锡市滨湖区马山灵山路。

灵山大佛高88米,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出十七米,是中国第二高的巨型佛像;连同三层基座在内通高1015米。灵山大佛佛像总共耗用铜725吨,佛体由2000块铸造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

灵山大佛右手造型为佛教“施无畏印”,寓意为众生解除痛苦;左手为“与愿印”,寓意保佑众生平安快乐,大佛衣着线条流动,立体感强烈。灵山大照壁,长398米,高7米,正面“灵山胜会”石刻组雕,神仙道伟,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

灵山大佛的建筑特色:

灵山大佛根据佛教“五方五佛”信仰理论体系建造。大佛形象庄严美好,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定稿,严格按照佛经记载佛祖“三十二相”的体态设计制造,慈颜细目,广视众生,似笑非笑,未语先闻。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胸前记号代表万德庄严,整个佛像形态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 

灵山大佛双目垂视,眼神睿智慈祥。不论游客靠近或走远,似乎都在大佛眼神的关切之中;并且随着人的靠近或远离,眼睛仿佛在微微开合,靠得愈近,眼睛就睁得愈开;嘴角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语,诸多嘱咐即将出口,使人倍感亲切,引发种种遐想。靠近大佛向上仰视,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让人产生佛在“动”的感觉。

-灵山大佛

文笔

在灵山县,大多数人知道有个文笔山!因为文笔山离县城仅8公里,与县城的六峰山遥相呼应,在县城举目南望就可以看到;还因为文笔山是灵山县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古迹的山岭,其山顶的文笔峰在民间有着许多古老的传说。文笔峰自建成至今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本地一批又一批文人骚客,现在,她还是县城及周边乡村的人们登高和春游踏青的好去处!

山脊上第一级(个)山头,往上,整个山梁一直延伸并直通到山顶(乃至文笔峰以东);从此往下,整个山头形如一个趴地待扑之猛虎,左右两边两支呈合抱形状的小山梁,如虎之前肢,山前隔着公路是一片开阔的田垌,垌中一脉流水自东南向西北曲折环流,如书中所说的“玉带缠腰”。

第七、第八级山头向南延伸的山梁构成了两个极其形象的正在展翅飞翔的天鹅,有翅有身有头有嘴。当地人介绍说“这是一块公鹅踩水地!好风水呢!”(注:“公鹅踩水”即公母鹅0),一看,确实很象!两鹅的翅膀互相搭着,左拥右抱,栩栩如生,极具风情!上到了第九级山头,一块巨大的石头“长”在这山肩上,据说这就是“龙脉”所带的“印”!芳草萋萋,整个山坡都被茂盛的茅草所覆盖,茅草盛开着洁白的花絮,在阳光照耀下是一片银白,那花絮在微风中摇曳,风姿卓约。从这第九级山头往正南面俯瞰,三条山梁近乎悬崖般急吊而下,到了中部却又变得平缓延伸,这三条山梁和第十级山头,已经是文笔山主脉的脊线,文笔山主峰及其峰顶如“烽火台”般的文笔峰(塔)已经出现在我们的东方。回头再次俯视刚才走过的山梁,宛如一条下山的巨莽,左右蠕摆,极其生动形象而富有力量!遥看西南面,只见对面远处的“仙女岭”真如一个仰卧的少女,“头部”五官清楚,“身体”曲线分明,凹凸有致,“长发”向东南飘洒,“腹部”和“下肢”向西北伸展,非常生动。

来到海拔5015米的文笔山顶,终于与文笔峰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文笔峰是一座向上渐收的梯级形八面体峰塔,现有19层,每层高33厘米,共6米多,每级宽18厘米;八角形的塔底每层边宽45米,周长36米左右;顶级边2米,围长16米,对角宽5米;斜边高68米。登上塔顶,只见峰塔的外壳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厚约40厘米;塔内有厚度为33厘米的也是以沙、泥、石灰混合夯筑而成的十字形间隔墙与四面峰壁衔接,其余的空间用黄泥填满为实体;中间十字型间墙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西两向的内间墙伸到塔外形成了峰塔的一对护耳,护耳也为沙、泥、石灰混合并依峰夯筑而成,呈梯形,峰耳厚73厘米,底座向外伸出21米,高达该峰塔的第十级,即高33米。

关于文笔峰的来历,村里的老人们说,因为灵山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位于县城东面的马鞍山是一匹“上京马”,灵山的人才会“骑着”这匹宝马入仕京城为官;但朝廷的“国师”为了阻止灵山人才入仕京城,当高官占权位;所以就在上京马背后的县城南面新圩镇梁冠山顶钉了一根大柱,以拴住“上京马”,破坏灵山的风水,使灵山从此再也没有人入仕朝廷做高官。梁冠山此后就被称文笔山。

民间的这种传说,有点神乎,而且现在还在广泛流传,认为文笔峰是破坏了灵山的风水。但是,实际历史上修建文笔峰的目的和背景、起因刚好与此传说相反,不是为了破坏风水,而是为了弥补风水的不足!

据清代和民国的《灵山县志》记述,旧时建文笔峰很有一番别意和重要的社会背景。清朝时期,灵山的社会风气很不好,盗贼、-、打架、娼0等四亚盛行,根源在于当时人民的素质低劣,愚昧落后。因此在县府及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采取措施,加大了治学的力度。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知县迟维城创建西灵书院;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国家建立学校,原有以兴行教化,作育人才,典至屋也”。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重建文庙时,知县李培仁还作重建文庙碑记:“古今建邑凡以教养斯民也养则谋诸野教则谋诸学故邑必有学学必有庙”,以示县府重教兴学。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为兴行教化,转变社会风气,“知县李正恺始延请名师,义学遂振兴焉”。同年县府还恤教职,“查旧例,教职两官同食一俸,未免不敷养廉,着从乾隆元年春季为始,照各员品级给予全俸,永著为例”。在乾隆年间,县府划拨了不少学田,租银“详俸批准拨入义学。由是肄业生意,按名给发膏火,人争来学,较前更振兴焉。”除此,县府及各界人士还大兴修建文阁、文明坊楼、学官等,以此营造一个兴学育才的浓厚气氛。在这股兴学育才的热潮中,“乾隆庚申岁(即公元1770年,清朝乾隆35年)邑人劳基、张所述等倡建文笔峰于梁冠山与文庙正向”。看来当时他们兴建文笔峰,就大有振兴文风,净化社会风气,使灵山快出文人、大出人才之意。在文笔峰落成时,进士王家宪并有诗云:“屹立文焰照宫墙,还是灵冠旧笔床。食肉不须投定远,生花应已梦江郎。云连五色知常护,-发千钧岂比强。从此海天多脱颖,夜阑作作露星芒。”由此背景可以看出,当初建文笔峰的意图和作用是很明显的。

据传,建塔时,是由劳基、张所述倡议并监建,塔高原有25层,后因风雨冲刷,造成多次崩塌,现在只存19层。而且现在以中间十字间墙相隔的占塔的四分之一的东北面部分已经崩塌至塔底了;其它几面也是遍体裂缝,茅草附生。究其崩塌原因,可能这主要是由于当年峰塔逐层夯筑而建,而墙体内和每层间墙又没有装上筋骨(如竹片、钢筋等)连着,使得原有的上面六层与下面的十九层脱离分开并倒下;同时由于塔心是以黄泥夯填,而塔顶没有批搪灰浆,使得雨水从顶部中间灌入,加上峰体周围又缺乏排水孔;因此当下大雨时,雨水从顶部黄泥中灌入,导致了峰体膨胀、破裂,而裂缝中茅草、灌木的附生又进一步形成并加速了峰塔的植物风化,最后就造成了塔峰的崩塌。

这座诞生于封建社会,跨越了四个世纪,经历了几个朝代的“灵山第一古董”,虽然与北国长城相比她是那么年轻,但对于今天改革开放的一代人们她是那么的古老!她秉承了荔乡的旖旎,散发着百姓的质朴,闪烁着古代文人的睿智,今天她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厚重的历史积淀幻化成灿烂的人文景观,深深地吸引着灵山大地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灵山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灵山寺所在的山,就叫灵山。那么灵山寺在哪里呢?灵山寺是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的一座寺庙,灵山寺就坐落于灵山的山腰处。有想了解更多具体信息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阅读。

灵山寺

1、灵山:山上共有七寺三庵,包括灵山寺、金顶寺、中佛寺、白佛寺、白云寺、龙牙寺、险石寺、圆通庵、福全庵、延寿庵。

2、地理位置:灵山寺位于河南省罗山县城涩港以南45公里处,东连鸡笼山,西邻鸡公山、南湾湖。

3、特点:灵山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灵山寺更是一座颇为奇特的寺院,院内既有僧又有尼,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4、历史:千年古刹灵山寺始建于北魏,距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唐代的建宁公主还曾在灵山寺出家为尼。

灵山寺景区有多大

知道了灵山寺在哪里之后,我们来聊聊灵山寺景区有多大。灵山山体面积40平方公里,主峰金顶海拔8277米,为罗山县第二高峰,灵山共有6大景区,108个景点,景区总面积615平方公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0671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