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的起源、含义:
爵士乐成形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认的发祥地是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亚热带城市―新奥尔良。
在众多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是出现最早并且是在世界上影响较广的一个乐种,爵士乐实际就是美国的民间音乐。欧洲教堂音乐、美国黑人小提琴和班卓传统音乐融合非洲吟唱及美国黑人劳动号子形成了最初的"民间蓝调","拉格泰姆"和"民间蓝调"构成了早期的爵士乐。
从17-18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将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成为那里白人的奴隶之后,他们被强迫劳动、受尽折磨。在田间、在劳动之余,黑奴 们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以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这种音乐也渗透在一些宗教 歌曲中。由于蓝色在美国人民中,被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也就统称之为Blues(蓝色)。中国音译之为"布鲁斯"。我们常常从美国音乐作品中发现带有Blues的曲名,如《蓝色狂想曲》、《蓝色的探戈》、《蓝色的爱情》等。
爵士乐的另一个起源,是来自一种叫"拉格泰姆"的钢琴音乐。"拉格泰姆"是Ragtime这 个词的音译。词意是"参差不齐的拍子"。故又称为"散拍乐"。它也是从非洲民间音乐发 展而成。19世纪末,一个名叫司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1869-1917)的黑人钢琴手,创造了一种新风格的钢琴音乐:右手高音声部演奏切分音节奏很特别的主旋律或琶音。一般 4/4拍乐曲,一、三拍为强拍,二、四拍为弱拍,而他在高音声部每一拍半、 即三个八分音符时,就出现一次强音,而左手则是规律地演奏由四分音符轻重音组成的节奏, 一、三拍为低音强拍,二、四拍为和弦、弱拍。这样左右手形成交错的节拍,使音乐带有 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由于这一创造,乔普林被人们誉为"拉格泰姆之王"。
有人说Jazz这个词,是从非洲土语Jaiza演变而来。这个词原意思是"加快击鼓";另一种说法是:早年新奥尔良有位乐手名叫Jasper,大家叫惯了,都叫他Jas,后来一传再传,就变 成了Jazz了;还有人说Jazz这个词是由Chaz这个词演变而来的。
早期的黑人爵士乐师多不识谱,演奏时只是凭着灵感,对所熟悉的曲调自由地进行变化。 所以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质。由于人数不多,三五个乐手经常在一起合作,时间久了,彼此之间也就自然地形成一种默契。
1923年冬天,纽约"皇宫乐队" 领班保罗·怀特曼找到作曲家格什温,说他想举办一次别出心裁的音乐会,其中有一个能让 听众大吃一惊的压轴节目,就是把爵士乐和交响乐揉合在一起,格什温是一位音乐革新者,他从1924年元月开始动笔,仅仅花了 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由于里面主要用的是"布鲁斯音阶"和小三度、纯五度、小六度 构成的七和弦,故将所作曲子取名为《布鲁斯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在我国译作《蓝色狂想曲》。这次演出大获成功。从此,爵士乐受到严肃音乐家及知识阶层的重现,许多作曲家也竟相效仿,创作了许多爵士风格的音乐作品,如美国的一些音乐剧,兴德米特的《舞蹈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黑色协奏曲》等,都运用了爵士音乐的素材和节奏。
爵士乐音乐的特点:
(1)从大音阶来讲,它的第三级(Mi)音和第七级(Si)音经常是降低一些(平时讲是降半音,实际上不到半音)。有时第五级(Sol)音也降半音。这些降音还常辅以滑音和颤音,因而更加强了歌曲忧郁、悲伤的色彩;由于有以上这些特点,按这种方法形成的音阶,人们称之为"布鲁斯音阶"。
(2)旋律中多用切分节奏和三连音,形成轻重音颠倒;
(3)节奏多为双拍,通常为4/4拍,也有部分是2/4拍 ;
(4)从歌词、曲调结构上讲,布鲁斯多采用对称的、带音韵的两行词。第一句重复一遍。每段曲调12小节,每句4小节,从而形成:‖∶ A ∶‖+B三句的固式曲式结构
(5)和弦常用主和弦(Ⅰ)、属和弦(Ⅴ)和下属和弦。(Ⅳ),因此,和声听起来很和谐,而且朴素。
其他特点因素:
爵士乐的演唱利用无意义的“衬词”在即兴的规则下形成了风格独特爵士唱法。
爵士乐的切分节奏复杂多样,特别是跨小节的连续切分经常将原有的节奏整小节移位,造成一种飘忽不定的游移感。
原来的4/4拍节奏经改变后变成了3/16拍。
爵士乐的旋律经常采用布鲁斯音阶( 1 2 b3 3 4 5 6 b7 7 )来形成它的特点,有时还在布鲁斯音阶的基础上增加#4和其他一些变化音,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爵士乐的和声比流行音乐和声要复杂得多,它以七和弦为基础,并且大量的运用扩展音(如:9音、11音、13音)和替代和弦,有时还经常出现连续的下行纯五度副属和弦进行,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和声效果。
即兴是爵士乐手(或歌手)必练的演奏(或演唱)技巧之一 。
爵士乐的一些变化分支:
早期爵士乐
早期的爵士乐(1900—1917)曲目有32小节、4乐句的AABA流行歌曲式的曲调;有4乐节、两个调的拉格泰姆曲调;还有12小结的器乐布鲁斯曲调。拉格泰姆乐曲的和声节奏倾向于比另两种更快的速度。布鲁斯乐曲的和声节奏最慢,但它的独奏旋律线的变音转调较多,起音不一,音高变化也不少。早期歌曲曲目中也有很多以“布鲁斯”作名称,而实际上是流行歌曲或别的什么同源形式。
早期爵士乐队的设置平均为8位乐师。在新奥尔良风格爵士乐队的固定形式上增加了两件乐器。有时添一支短号和一件节奏乐器,有时加一把小提琴为领奏。在演奏过程中,乐队的每个成员,不仅仅是独奏者,都要做即兴演奏。彼此之间自发的互相谦让与合作,只受和弦进行结构的限制,这种新的声音在20世纪初期任何听众以下就能辨认的出,它就是“爵士乐”。
自由爵士
自由爵士产生于60年代,这种全新的音乐刚一出现,就深受广大爵士音乐家和爵士乐迷的喜爱。
自由爵士不同于以往爵士乐,在和声、旋律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自由、大胆、随心所欲的发挥。自由爵士具有全新的节奏概念,节拍、对称性被统统打乱,同时,它也强调音乐本身的强度与张力,加入大量的不谐和音,把非洲、印度、日本、及阿拉伯等不同的音乐融合到了一起,采用了印度的西塔尔琴、塔布拉双鼓、扩音拇指钢琴、警笛和大量的电子设备及打击乐器,因此,有些自由爵士乐队看上去就象一支非爵士的先锋派乐队。
摇摆乐
二十年代末,美国出现大萧条,爵士乐也随之流行于一些秘密酒店、酒吧、妓院等场所,致使出现了一些更适合跳舞的爵士乐队——摇摆乐大乐队。最早出现的摇摆乐队是Fletcher Henderson(费莱切·汉德森)的大乐队,但使摇摆乐真正确立乐坛的要算是1935年Benny Goodman(本尼·古德曼)大乐队的成功,直到1946年大乐队时代结束为止,摇摆乐一直是流行乐坛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摇摆乐不同于早期的爵士乐,在演奏过程中不太注重合奏,反而更加强调独奏。个人的即兴主要以旋律为基础,与以前的演奏相比,这更具有冒险性。
这时期许多爵士艺术家经常与一些欧洲经典乐艺术家一起交流、探讨、相互借鉴,所以在摇摆乐中你也可以听到贝多芬、勃拉姆斯的回响。
摇摆乐继承了早期爵士乐的一些传统,同时也开辟了个人表演的新领域,许多大乐队的乐手后来都成为爵士巨星。
Cool爵士
1950年,Miles Davis九人小组推出的专辑《The Birth of The Cool》,标志着Cool爵士的产
生。
Cool爵士选用的音调是轻柔的、淡雅的,音质柔和干爽。独奏中,带给你一种柔和舒缓、克制的感觉。其重奏部分微妙深奥,有时让你联想起欧州经典室内乐。Cool爵士虽然也揉进了Bop的音调、旋律与和声的优势,但是比Bop的即兴演奏更舒缓平滑,音色更加和谐,与Bop相比,Cool爵士乐经常突出体现一种松弛感,而没有Bop那么强的内在张力。
Cool爵士鼓手也更加安静,不干扰其他音色,总而言之,Cool爵士风格是节制的,“点到为止”,这正是为什么其乐迷称之为“Cool”的原因。
Fusion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Fusion音乐渐渐发展起来,它的最初定义实际上是一种融合了爵士乐即兴和摇滚乐节奏的音乐。然而随着流行音乐、节奏布鲁斯以及各种音乐形式在世界乐坛逐渐繁荣,Fusion音乐又将这些音乐风格加以借鉴,我们现在所熟悉的Fusion音乐,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冠有爵士乐名称的混合型音乐。
Regtime
Regtime(拉格泰姆)爵士乐融合了欧洲古典音乐和欧洲军乐的特点而产生的。他打乱了古典音乐中严格的节拍规律,有演奏者掌握节奏的迟缓。乐曲的进行通常是起奏延缓,随即强调音节,这种风格在当时的钢琴演奏中极为常见。Regtime爵士乐在二十世纪出的十五年中非常盛行,虽然这种风格对爵士乐的形式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但是因为 它缺乏Blues的感觉和没有即兴感觉,所以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爵士乐。
Bebop
“Bebop”一词源出自爵士音乐家在练声或哼唱器乐旋律时发出的毫无词义的音节(或无意义的狂喊乱叫)。比波普的乐句经常在末尾以一个很有特色的“长一短”音型突然结束,而这个节奏又常被哼唱成“里波普”或“比波普”。这个词初次出现在印刷品上是作为吉列斯匹6人乐队于1945年在纽约录制的唱片曲名–《咸花生Bebop》。
Bebop发展于摇摆时代次中音萨克斯手Lester Young和Don Byas钢琴手Art Tatum和Nat Cole, 小号手Roy Eldgridge, 巴锡伯爵的节奏乐器组,还有Charlie parker, Thelonious Monk, Dizzy Gillespie, miles Davis和Bud Powell。
Bebop音乐通常由3至6人组成的小型爵士乐队演奏。他们不用乐谱,这一点正是他们用来对抗摇摆乐使用改编乐谱的准则。演奏的程序是先把旋律完整地演奏一次(如果是12小节的布鲁斯则演奏两次),接下来是在节奏组(一般是钢琴、低音提琴和鼓)伴奏下的几段即兴独奏叠句,再重复第一叠句的旋律结束全曲。节奏组自始至终重复着全曲的和声音型(包括变化音型),以保持乐曲的结构。
乔普林(Scott Joplin)
莫顿(Jelly Roll Morton)
艾林顿(Duke Ellington)
瓦勒(Fats Waller)
贝西(Count Basie)
汉斯(Earl Hines)
泰姆特(Art Taum)
蒙克(Thelonious Monk)
布鲁贝克(Dave Brubeck)
彼得森(Oscar Peterson)
RAGTIME音乐即拉格泰姆音乐
拉格泰姆音乐(1890-1915期间在美国流行的一种音乐)
拉格泰姆(Ragtime)
拉格泰姆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有全国影响的音乐形式。它最初是一种钢琴音乐,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因爵士乐的兴起而被替代。
19世纪末的新奥尔良,非常地开放和自由,比如公娼制度,在这块土地上,大量的音乐人为嫖客伴奏,他们弹奏欧洲古典音乐的技巧炉火纯青。在花天酒地的气氛中,他们开始修改曲目,甚至自己创作。这里的观众没有太多的音乐素养,偶而弹错几个音符他们也听不得出来,所以钢琴师们充分地自由发挥,随意地偏离固定模式。由于长时间的演出(从傍晚到次日清晨),这些松散的艺人开始对严格的音乐标准感到厌烦,他们开始尝试新的创作,因此,由"妓院钢琴师"发展出的两种模式(即切分和即兴),成了拉格泰姆音乐的主要标志。
拉格泰姆是在黑人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欧洲音乐特点而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大特点是复杂的切分。比如,跨小节切分(例4)。
拉格泰姆另一个典型的切分节奏特点是:在规则的节奏进行中,使用三连音,使固定的节奏律动出现临时的转变(例5)。
拉格泰姆的曲式类似当时的进行曲,由三四个不同的乐段组成,每个乐段包括四个乐句(共16小节),经常重复一遍,典型的结构如:AABBCCDD或AABBCCA等,有时还加上引子和间奏。拉格泰姆很少使用小调式。像进行曲一样,它的对比性中段(C)经常转入下属调。
著名的拉格泰姆作曲家有斯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1869~1917)、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1886~1938)等。斯科特·乔普林被称作"拉格泰姆之王",是一位黑奴的儿子,年轻时曾在酒吧等娱乐场所演奏钢琴,1899年因创作《枫叶拉格》(Maple Leaf Rag)而一举成名
希望以下内容对你有帮助:
布鲁斯(Blues)
布鲁斯是南北战争后,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它的来源已无从考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与黑人的种植园歌曲(劳动时集体合唱的无伴奏歌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后来,由于种植园经济的衰落,黑奴逐渐变得自由,大多数成了独立的雇工,因此集体劳动歌曲失去了生存的环境。此时一种被称quot;田间呼喊"的独唱形式代替了种植园歌曲,最原始的布鲁斯形式也因此而生了。后来黑人进了城市,把这种呼喊带到了城里,对所有的黑人音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原始的呼喊形式与早期的农村布鲁斯(Country blues)对比之下相差无几,都是在即兴演唱中形成的,每次演唱都不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田间呼喊"是一种个人内心情感的释放,而农村布鲁斯一般都是歌手为商家推销产品时为吸引顾客而演唱的。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谋生方式竟然为布鲁斯的发展树立了模板。农村布鲁斯保留了"田间呼喊"中上升或下降的自然滑音特点,它的段落一般都是三句构成一段,但是没有固定的段数,可以即兴演唱很多段,它有时还经常采用班卓琴和吉他来进行伴奏。由于农村布鲁斯出现于20世纪以前,所以它的流传只能靠文字记载而没有录音资料(现存最早的布鲁斯录音资料产生于1920年)。进入20世纪20年代,最流行的布鲁斯是古典布鲁斯,与农村布鲁斯相比,它的演唱风格更加流行化。古典布鲁斯常常有作曲者参与,不完全靠歌手即兴演唱,它的曲式显得更加规整,经常由爵士乐队伴奏。这个时期女歌手占据了布鲁斯舞台,他们经常和爵士乐队一起演出,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最早的布鲁斯歌手"妈"·雷尼("Ma" Rainey,1886~1939)就是在这个时期确定了她的明星地位。30年代,当黑人为了谋生而涌向工业中心时,农村布鲁斯也随之走进了城市,从而形成了都市特点的城市布鲁斯。城市布鲁斯主要反映城市生活的感受,它的结构固定,4/4拍,12小节分成三句,每4小节为一句,第一、二句重复。伴奏可能是乐队,也有的用钢琴,伴奏和声趋于规范。
曲式: A | A' | B |
小节: 1 2 3 4 | 5 6 7 8 | 9 10 11 12 |
和声: I- - - | IV - I - | V- I - |
如威廉·汉迪(W·C·Handy)于1912年发表的《孟菲斯布鲁斯》(Memphis Blues)的第一段(例1)。
这种12小节布鲁斯曲式为乐手和歌手的即兴发挥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在这样的结构框架中,布鲁斯以它独特的音阶和节奏特点让人一听便能分辨这就是布鲁斯。布鲁斯节奏以三连音为基础,然后作不断地变化(例3)。因此想演奏(或演唱)布鲁斯的乐手(或歌手)必须建立起良好的三连音概念。布鲁斯历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威廉·汉迪(William Christopher Handy ,1873~1958),拥有"布鲁斯之父"的称号。他把布鲁斯与拉格泰姆相结合,使原来只在黑人中流传的布鲁斯被不同阶层的听众所接受。他为布鲁斯的推广和流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60年,美国邮政部发行了他的纪念邮票,以表彰他对黑人音乐做出的巨大贡献。
布鲁斯一方面被爵士乐所吸收,成为爵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作为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自身还在发展,并继续影响着爵士乐。
下面介绍几位布鲁斯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
贝西·史密斯(Bessie Smith,1894~1937)
贝西·史密斯是古典布鲁斯时期最著名的女性布鲁斯歌手,1894年出生于美国的田纳西州。最早,贝西为了谋生,在杂耍班和夜总会演唱,1923年,哥伦比亚公司制作人弗莱克·沃尔克发现了她的潜力,便为她录制了第一张唱片,没想到唱片一上市便卖出了200万张。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看到这种情况,就立即与她签约,而且将她捧为旗下的头牌歌星。贝西的歌曲涉及面甚广,有反映社会问题的、有放荡幽默的,还有直截了当的性表白和流氓小曲等等。由于她在20世纪20年代主宰了布鲁斯音乐的潮流,因此人们将她称为"布鲁斯皇后"。1929年以后,她的音乐生涯出现了滑坡,她为了取得白人听众的喜爱,开始录制白人通俗歌曲,但是此时的白人音乐市场已被乡村歌手吉米·罗杰斯(Jimmie Rodgers,详见乡村音乐部分)占据,贝西敌不过罗杰斯,没有拿下白人市场,回过头时,发现自己又失去了黑人听众。于是1933年以后她再也没有录制过任何东西。1937年9月26日,贝西酒后驾车,在高速公路上与卡车相撞,一只胳膊活活从身上被撕下来,最后不治身亡。
雷蒙·杰弗逊(Lemon Jefferson,1897~1930)
雷蒙·杰弗逊--一位来自德克萨斯的盲人歌手,在20世纪20年代末为布鲁斯音乐留下81张唱片的布鲁斯巨人。雷蒙·杰弗逊从小双目失明,但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他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吉他,很小就在街头卖唱。1926年以前,他一直是个街头艺术家,在黑人北迁的高潮中,他来到了芝加哥。唱片商很快发现了这位既能弹吉他、又能唱歌、还能填词编曲的天才歌手--"瞎子雷蒙"(布鲁斯圈子里都这么称呼他)。雷蒙演唱的是比较传统的农村布鲁斯,他的风格比较清淡,吉他与歌声相呼应。他的歌词比较讲究格调,没有粗鄙的用词。经过唱片公司的推广,雷蒙很快就成了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同时也赢得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他把大量的钱财用来寻欢作乐,浪费在女人和酒上。1930年的一个冬夜,他录完最后一张唱片后去了夜总会。不知什么原因,司机没来接他,他便自己步行回家,第二天被发现冻死在雪地里,享年33岁。
查理·帕顿(Charlie Parton,1885~1934)
查理·帕顿,1885年出生于密西西比三角州的克利夫兰,是20世纪30年代初布鲁斯乐坛的代表人物。帕顿从小体弱多病,个子矮小,因此人们将他称为"矮子帕顿"。帕顿自学作曲,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吸取养分,创作各种歌曲。他在音乐上对传统进行改革,强化自己的个性,他的歌曲多半与自己的经历有关,布鲁斯的主题--伤感,在他的音乐中无处不在。1929年,帕顿开始录制唱片,在女布鲁斯歌手铺天盖地的声浪中,他却低吟浅唱,别具一格。到1934年他去世为止,五年时间录制了60张唱片。帕顿瘦弱的身躯、浑厚的男低音、精湛的吉他技艺、大量的唱片、短暂的艺术生涯,这一切使他成为一个布鲁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马迪·沃特斯(Muddy Waters,1915~1983)
马迪·沃特斯,1915年出生于密西比的罗林福克,原名麦金利·摩根菲尔德(McKinley Morganfield),他是一位介于查理·帕顿与B·B·金(B·B·King)之间最伟大的布鲁斯音乐家之一。由于他曾经常在泥水中玩耍,因此得到了"Muddy"(泥泞的)这个绰号。马迪·沃特斯13岁学习口琴,17岁学习吉他,1943去芝加哥并成为那里的滑棒吉他大师。1944 年他开始演奏电吉他,晚上在俱乐部演出,白天在造纸厂干活,后来又当过卡车司机。1946年到1954年期间他录制了一批反映极强的热门歌曲,并对节奏布鲁斯(R&B)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50年起,几乎所有的芝加哥布鲁斯明星都参加过他的乐队。60年代以后,他的音乐变得更加成熟和专业,加进了大量的钢琴、口琴以及架子鼓,使布鲁斯被更多的黑人和白人所接受。1971年推出的《他们叫我马迪·沃特斯》(They Call Me Muddy Waters)为他赢得了第一个格莱美奖。
B·B·金(B·B·King)
B·B·金于 1925年9月16日生于密西西比三角洲的伊塔比纳,原名赖利·B·King (Riley B·King),是布鲁斯历史上影响面最广、生命力最强的布鲁斯音乐家。儿时的"金"流离于母亲与祖母之间,生活艰难,少年时在教堂学唱歌,在"金"的音乐理念中,乡村音乐与福音音乐对他有着重要的影响。1948年底他来到孟菲斯,很快,他的音乐便被当地的电台看中,同时他也留在了电台工作,当电台直播他的节目时,称他为"比尔大街布鲁斯男孩" (Beale street Blues Boys), 后来简称为"布鲁斯男孩",最后干脆叫"B·B",B·B King 便因此而来。B·B·金的作品中既有纯布鲁斯的,也有乡村音乐风格的,还有流行和摇滚的,但是每一种形式都夹杂着布鲁斯成分。70年代,他的音乐会吸引了各种族、各年龄层的观众。1985年,他的第50张唱片问世,1987年荣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作为一名布鲁斯大师,至今他仍在为布鲁斯音乐乐此不疲地奉献着。
约翰·李·胡克(John Lee Hooker)
约翰·李·胡克,1917年出生于密西西比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中,他一直生活在底特律,并成为那里布鲁斯圈中的顶尖高手。起初,他以演唱黑人福音歌为主,但不久便被布鲁斯音乐所吸引,胡克低沉的声线在清脆的吉他和富有动感的节拍配合下格外受人瞩目。60年代他将布鲁斯先后与舞曲、摇滚乐等风格相结合,使原有的布吉-乌吉 (Boogie Woogie ,一种敲击式的、即兴演奏的布鲁斯钢琴音乐,其特点是左手有一个固定的节奏型衬托右手的布鲁斯音调,产生一种强劲有力的节奏效果)元素逐渐地在他身上消失。70年代他的风格转向摇滚路线。他与B·B·金一样,将各种音乐元素与布鲁斯相融合,为布鲁斯音乐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90年代以后这位"布鲁斯之王"开始淡出舞台,在家中安度晚年,偶尔参加一些社交活动。2001年,胡克逝世,终年84岁。
拉格泰姆(Ragtime)
拉格泰姆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有全国影响的音乐形式。它最初是一种钢琴音乐,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因爵士乐的兴起而被替代。
19世纪末的新奥尔良,非常地开放和自由,比如公娼制度,在这块土地上,大量的音乐人为妓女嫖客伴奏,他们弹奏欧洲古典音乐的技巧炉火纯青。在花天酒地的气氛中,他们开始修改曲目,甚至自己创作。这里的观众没有太多的音乐素养,偶而弹错几个音符他们也听不得出来,所以钢琴师们充分地自由发挥,随意地偏离固定模式。由于长时间的演出(从傍晚到次日清晨),这些松散的艺人开始对严格的音乐标准感到厌烦,他们开始尝试新的创作,因此,由"妓院钢琴师"发展出的两种模式(即切分和即兴),成了拉格泰姆音乐的主要标志。
拉格泰姆是在黑人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欧洲音乐特点而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大特点是复杂的切分。比如,跨小节切分(例4)。
拉格泰姆另一个典型的切分节奏特点是:在规则的节奏进行中,使用三连音,使固定的节奏律动出现临时的转变(例5)。
拉格泰姆的曲式类似当时的进行曲,由三四个不同的乐段组成,每个乐段包括四个乐句(共16小节),经常重复一遍,典型的结构如:AABBCCDD或AABBCCA等,有时还加上引子和间奏。拉格泰姆很少使用小调式。像进行曲一样,它的对比性中段(C)经常转入下属调。
著名的拉格泰姆作曲家有斯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1869~1917)、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1886~1938)等。斯科特·乔普林被称作"拉格泰姆之王",是一位黑奴的儿子,年轻时曾在酒吧等娱乐场所演奏钢琴,1899年因创作《枫叶拉格》(Maple Leaf Rag)而一举成名。
爵士乐的发源地--新奥尔良(New Orleans)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南部城市新奥尔良。19世纪初,法国人统治着新奥尔良。由于管理非常松散,许多非洲黑人从美国南方的奴隶主手下逃到新奥尔良享受"自由黑人"的身份。再因通婚自由,非洲黑人与法国人的结合出现了大量的混血黑人,人quot;克里奥尔人"。到了19世纪末,新奥尔良的居民中除了白人、黑人外,剩下的就是克里奥尔混血黑人。南北战争前,克里奥尔人享有与白人同样的地位,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古典音乐教育。南北战争后,由于实施新的种族隔离法,迫使他们与黑人为伍。黑人的非洲音乐传统与克里奥尔人的古典音乐训练相结合,对爵士乐的产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The Entertainer
这是一首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拉格泰姆,又名《演艺人》,创作于1902年。1973年,美国**《THESTING》采用该曲作背景音乐,由此名声大振。
最近在学电子琴,刚好看到你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世博精神可以提炼成“理解、沟通、欢聚、合作”八个字,世博精神是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的精神。当一个城市代表特定的民族和国家,庄严地对举办世博会进行精神追求、文明寄托、文化思考、综合承诺的时候,往往呼唤着新的城市精神。当一个城市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意志、市民的智慧积极筹办世博会的时候,往往历史地推动着城市精神的绵延。当一个城市因世博而接纳千百万人,进行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检阅,让经济理念、科技创新、人文关怀、文化创意、社会时尚和时空再造集中地展示的时候,往往把城市精神的弘扬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新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的绵延和弘扬都催生了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
世博精神的延续是科学精神的凝聚。自1851年英国首开世博会至今的150多年中,历次世博会始终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摇篮”,是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的载体和传播交流平台之一。世博会让世人了解蒸汽机、缝纫机、橡胶、海底电缆、电话、电视、汽车等,让世人熟悉计算机技术、公共网络和数字化经济、人类基因研究、现代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纳米技术、现代数码影像摄影技术等。世博会是各国在企业间展示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技成就、科技实力与智慧成果的盛会,参展者通过展示各自的高新技术实现商业目的。世博会调遣了各个时期的科技力量、文明硕果,通过主题思想加以完善化、系统化、集成化,通过喜闻乐见的产品进行社会化、生活化、普及化,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商业化、全球化、绿色化。世博会倡导的科学精神以事实性指向为主,求真、求实、求规律,有利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的探求以及自然规律的揭示。在世博精神的延续之链上,凝聚起穿越时空的科学精神。
世博精神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融合。在本质上,世博会是人文精神的科技化、物化和科学技术的人文化。科技是人文的产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的催生。人文精神总是顽强地从科学精神中表现出来,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管理模式强有力地改变着科技图景、社会百态、生活走势。科技发展也越来越体现人文化取向。如果说在世博会的演进过程中,交织着技术发展和人文发展这两条基线,融汇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两种精神,那么,20世纪以来的世博会则更多地关注人文发展和人文精神,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更多地重视人的权利、以人为本、民族间的和平、国家间的平等、人的生存环境的改善,在科技竞争中提倡人文关怀,在世界博览中倾情于人文因素,在合作交流中不忘人文情怀,在技术的肩膀上向世界投以人文热情、布以文化经纬、给以文明礼赞。
世博精神的延续是民族精神的坦示。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世博会的全球性、世界性正是在世博会举办国、举办城市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性的坦示中集聚而成的。世博会的多样的主题既反映了世界文化的热门话题,同时给各自的民族文化的风采的展示留有偌大的空间。世博会上的琳琅满目的各种展览既集约地反映了世界文明中的技术、商品、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的主流屐痕,又呈现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多样性。埃菲尔铁塔专为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而建。在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推出的哥伦布喷泉描绘了前进中的“国家之舟”。指挥者为由命运童子托举起的发现守护神,领航者为名望之神,掌舵者是强壮的时光之神。四位划桨者依次代表农业、工业、科学和艺术之神。在每次世博会的各个展馆,设计者都会悉心凸现各具特色的民族风采和民族神韵。正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坦示,才使世博会有了“万国博览”的美誉。从集成的视角观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坦示,则是全球视野下的文化多元;运用交流的方法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坦示,则是交流作用下的文化融合。
世博精神的延续是时代精神的展示。世博会总是技从当代、思随时代、目向未来,人类的新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消费主式往往在世博会上初露端倪,现代社会的不少概念和活动方式往往始于世博会或从世博会得到启发而后形成,如百货商店、现代旅游、主题公园、游乐场、度假村等,世博会还较早提出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控制人口、发展交通、开发海洋和太空等与人类生活、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命题。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万国博览会由其展馆“水晶宫”而遐迩闻名。水晶宫由工程师、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预制材料包括管道、铸铁和标准的四英尺见方的玻璃,水晶宫作为建筑史上的奇迹是新工业时代的产物。1985年筑波世界博览会推出了一个时代感颇强的主题:“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博览会的建设似乎在为家居科技、生存环境的新的理念而建造新城市——这是从稻田崛起的筑波城当时发展的方向。星际旅行、宇宙生活成为筑波世博会的时尚,但是当你搭乘飞船疾速驶向大地时,你被提醒道:“蔚蓝色的地球是人类宝贵的遗产……虽然我们正在探索宇宙,但是地球始终是我们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永恒的命题被尖锐地提出。在接近世纪之交的1998年于里斯本举办的世博会进一步强化了全球环境问题:看到水中游动的真鱼,提醒人们要热爱它们;出现在幻景中虚拟的鱼,告诫人们要保护处于濒危状态的物种。
世博精神的延续是创新精神的吞吐。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和动力。世博会全力打造的创新精神具体化为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的创新、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创新、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创新、管理方式和运行规则的创新以及增长方式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世博会中反映出来的创新主体、创新主题、创新载体、创新体制、创新体系、创新机制和创新方式与方法等问题引人入胜。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洋溢了创新精神。汉堡包文化和迪斯尼乐园作为饮食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创新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世博会还首次推出了以后风靡全球的明信片和苏打汽水。青年钢琴家斯科特·乔普林在这次世博会期间则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流派——拉格泰姆音乐。
在延续世博精神中弘扬上海城市精神,是具有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综合意义的命题。“以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上海城市精神与“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精神将相互融汇,支撑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陈良宇同志指出:“我们申办世博会的目的之一,就是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气息,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共融,把回忆中浪漫的上海,真正变为现实中浪漫的东方大都市。”上海在代表中国申办世博时,塑造了体现上海城市精神的“申博精神”:“胸怀祖国、不负使命”的信念,“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自信从容、博采众长”的风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关注从技术发展向人文发展的世博走向,兼顾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凸显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变一般的“炫奇、赛奇”为深情的人文关怀,梳理城市文脉,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把历史、现实与未来融于历史的、文化的、人文的思考之中,以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市”的城市发展战略雕塑城市,以人为本,美化家园,让社会发展更和谐,让生活图景更美好。
上海城市精神在穿越历史中不断激励和集聚,在迎接世博、举办世博、续写历史新篇章中继续塑造和完善。上海文化—科技—经济—社会互动,东西方文明集散与互补,更新了城市经济开发观念,松动了原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文化立意和城市理念,磨砺出新的城市精神。城市从闭锁到开放,引发出上海人的开放精神;城市在困惑中觉醒,引发出上海人的拓展精神;城市从吞吐西方文明中形成自己的经济—社会—文化个性,引发出上海人的创新精神;城市从敢为天下先的开拓中,引发出上海人的竞争精神;城市从汲取国内外各种经济管理、金融管理、城市管理的思想、方法中吐故纳新,引发出上海人的进取精神;城市从各路人才的汇聚闯荡中吸纳百川,引发出上海人的宽容精神……当然,百年上海史的前半个世纪,时代的局限性、沪上旧岁的复杂性、东西方文明的两重性与上海社会现代转型的悖论性,使申城人文精神带上了不可忽略的弱点。上海的新生,曾迎来人文精神的升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高扬起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弘扬自立意识、竞争意义、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追求健康人格,升华市民素质,创造城市文明,铸造城市之魂,正在形成新世纪的富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的新的城市精神。
在延续世博精神中弘扬上海城市精神,能更好地凸显城市的“精、气、神”。城市的“精、气、神”与城市的形态、生态、神态和心态紧密相连。世博会的形态乃至城市的形态在延续世博精神、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中整体思考。世博会的形态布局空间在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滨水区,连接浦西和浦东,总面积为528平方公里,世博会的形态布局牵动浦江两岸的空间整合和整个上海在迎接世博过程中的城市形态的发展与完善。2010年的世博会的形态乃至城市形态将汇聚城市的“精、气、神”。世博会的生态乃至城市的生态在延续世博精神、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中综合趋优。世博会的神态乃至城市的神态在延续世博精神、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中熠熠生辉。世博会为城市聚神,城市为世博会传神,上海城在迎世博和办世博的过程中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实践上海城市精神,抓住举办世博会机遇,坚持以人为本,贯穿“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的主线,提升上海市民的的文明素质、文明行为、文明形象,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为城市育人,为城市提神。世博会的神态乃至城市的神态将强化城市的“精、气、神”。世博会的心态乃至城市的心态在延续世博精神、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中自觉调整。举办世博、发展城市应有从容应对、务求实效、执着深化、与时俱进的决策心态、操作心态和管理心态,在整体规划、积极协调、有效运作、科学检评的过程中都应保持客观、冷静、灵动、进取的心态,这里讲的心态在本质上反映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精神状态的追求,是城市文明的持续传承,城市历史的文化积淀,城市风格的岁月磨砺、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等在城市心态上的反映与奔泻。世博会的心态乃至城市的心态将辉映城市的“精、气、神”。当然,城市的形态、生态、神态、心态在凸显城市的“精、气、神”的过程中,会不断强化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
拉格泰姆音乐(1890-1915期间在美国流行的一种音乐)
拉格泰姆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有全国影响的音乐形式。它最初是一种钢琴音乐,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因爵士乐的兴起而被替代。
19世纪末的新奥尔良,非常地开放和自由,比如公娼制度,在这块土地上,大量的音乐人为嫖客伴奏,他们弹奏欧洲古典音乐的技巧炉火纯青。在花天酒地的气氛中,他们开始修改曲目,甚至自己创作。这里的观众没有太多的音乐素养,偶而弹错几个音符他们也听不得出来,所以钢琴师们充分地自由发挥,随意地偏离固定模式。由于长时间的演出(从傍晚到次日清晨),这些松散的艺人开始对严格的音乐标准感到厌烦,他们开始尝试新的创作,因此,由"妓院钢琴师"发展出的两种模式(即切分和即兴),成了拉格泰姆音乐的主要标志。
拉格泰姆是在黑人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欧洲音乐特点而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大特点是复杂的切分。比如,跨小节切分(例4)。
拉格泰姆另一个典型的切分节奏特点是:在规则的节奏进行中,使用三连音,使固定的节奏律动出现临时的转变(例5)。
拉格泰姆的曲式类似当时的进行曲,由三四个不同的乐段组成,每个乐段包括四个乐句(共16小节),经常重复一遍,典型的结构如:AABBCCDD或AABBCCA等,有时还加上引子和间奏。拉格泰姆很少使用小调式。像进行曲一样,它的对比性中段(C)经常转入下属调。
著名的拉格泰姆作曲家有斯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1869~1917)、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1886~1938)等。斯科特·乔普林被称作"拉格泰姆之王",是一位黑奴的儿子,年轻时曾在酒吧等娱乐场所演奏钢琴,1899年因创作《枫叶拉格》(Maple Leaf Rag)而一举成名
ScottJoplin
ScottJoplin(1868-1917)是美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也是历史上不多见的黑人音乐家,他的“PianoRags”对美国音乐的影响在这碟的BOOKLET中有这样的评价:“aJoplinRagistoAmericawhataChopinMazurkaistoPoland”。
中文名:斯科特·乔普林
外文名:ScottJoplin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868
逝世日期:1917
职业:作曲家和钢琴家
主要成就:“拉格泰姆之王”
代表作品:《枫叶拉格》《真正拉格泰姆曲集》《贵宾》《特里莫尼萨》
斯科特·乔普林与Ragtime
ScottJoplin(1868-1917)是美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也是历史上不多见的黑人音乐家,他的“PianoRags”对美国音乐的影响在这碟的BOOKLET中有这样的评价:“aJoplinRagistoAmericawhataChopinMazurkaistoPoland”。
Ragtime其实是和爵士乐同时发展的一种音乐风格,在最纯粹的Ragtime中是没有即兴成份的。通常由钢琴家独自演奏它对早期的爵士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agtime真正的故乡是密苏里州的塞达利亚(Sedalia)。那里是ScottJoplin居住的地方。TomTurpin是第一位被认为是创作Ragtime的作曲家,他在1892年创作了《HarlemRag》但是Ragtime的三大巨头是:ScottJoplin、JamesScott和JosephLamb。
从1899年ScottJoplin创作了《MapleLeafRag》到一战的开始,Ragtime在此期间一直是美国流行乐的主要潮流。Ragtime在美国标准的进行曲乐队和早期的爵士乐钢琴家JellyRollMorton和JamesYJohnson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在那时Ragtime真的十分流行,以至于几乎没有Ragtime的歌曲也想和Ragtime扯上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是ScottJoplin创作了这种音乐,但是在20世纪黑人被认为是愚蠢而不具任何创造力的。大众对Ragtime的偏见(或说是对黑人的歧视)使ScottJoplin希望制作他的Ragtime音乐剧《Treemonisha》的梦想成为泡影。
在1917年ScottJoplin的去世实际上也结束了Ragtime时代。一战的爆发和Jazz的发展掀起了一股风潮,使ZezConfre(Ragtime最成功的作曲家)的一些作品如《KittenOnTheKeys》和《DizzyFingers》变得非常走红,但仍然摆脱不了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Ragtime在30年代基本上已经绝迹了。《MapleLeafRag》却成为爵士乐的一个标准。一些新奥尔良的音乐家用Ragtime这个名字来描述他们的Dixieland风格的音乐和一些新奥尔良风格音乐。其中包括MuggySparier和GeorgeLewis等。1941年由于钢琴家WallyRose录制了《BlackandWhiteRag》使Ragtime又出现了一次小小的复兴。
“拉格泰姆之王”
“拉格泰姆之王”斯科特·乔普林(SCOTTJOPLIN)(1868一1917)
这位被后世誉为“拉格泰姆之王”的人物出生在得克萨斯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小提琴手,母亲会弹班卓琴,两个哥哥,一个擅长小提琴和钢琴,一个有一副好歌喉。乔普林在小时候就学会了弹钢琴。在邻居一位德国音乐家的免费教授下,乔普林学会了乐理和记谱,并在童年时就接触到了欧洲音乐大师们的作品,对于当时普遍缺少专业训练和学习的黑人音乐家,乔普林的童年是幸运的。
家境的困窘使得乔普林不得不在自己刚步入青年时,就外出靠表演卖艺谋生。在流浪过程中,他熟悉了黑人的各类民间音乐。
1895年乔普林来到圣路易斯,这里成为他后来的主要居住地。圣路易斯的黑人区当时已经颇具规模,其中著名的栗树街和市场街,以妓院和酒吧出名繁华一时。乔普林就受雇在这里的银圆酒吧弹琴。“银圆”的老板是当地名流约翰·特平,他绰号“老实人”,酷爱拉格泰姆音乐,所以“银圆”成为四方音乐家云集并切磋技艺的好地方,这为乔普林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提供了保证。经过在“银圆”的演奏生涯乔普林已经成为拉格泰姆音乐的一位大家。
在圣路易斯和密苏里州的其他城市,乔普林呆了10年,他弹奏钢琴,组织歌咏队和乐队,还开始著书立说。他率领自己的得克萨斯混声四重奏歌咏队在各地巡回演出以此让公众熟悉自己的作品,并希望获得出版商的注意。这一时期,乔普林发表了多支歌曲和器乐曲,这些乐曲基本上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品,但乔普林在演奏它们时,却已经运用切分的手法,只不过在记谱时他用了传统方法省略了切分,因为他担心出版商们不会接受这种新的音乐形式。
一年后乔普林定居西达里亚小城,他一面在枫叶俱乐部弹琴,一面去进修作曲与和声。
到了1898年,拉格泰姆乐已经在全美流行开来,乔普林的切分演奏作品终于盼到了出版的机会。
1899年3月他的《真正拉格泰姆曲集》出版,同年,一位白人出版商斯达克在枫叶俱乐部听到乔普林演奏的一首拉格泰姆乐曲,十分喜欢,就用50美元买下了它的版权,这首曲子,就是流传后世的《枫叶拉格》。
对技巧要求很高的《枫叶拉格》是后世每位拉格泰姆音乐家必弹的名曲,为切分钢琴演奏开创了新纪元。斯达克和乔普林的合作也从这首曲子开始。在以后的几年间两人以高标准的要求选定曲目出版、发行了大批拉格泰姆音乐的杰作,斯达克由此成为当时美国最主要的拉格泰姆音乐出版商。
《枫叶拉格》在出版的第一个10年,销售出了几十万份曲谱,这使得乔普林雄心大增,他不再弹奏钢琴,回到圣路易斯专门从事创作和教学。
1903年,他曾经演出了用拉格泰姆创作的歌剧《贵宾》,当年又公演了自己创作的配乐舞蹈诗朗诵《拉格泰姆舞》都很受欢迎。由此激发了他创作大歌剧的欲望。
1911年,他的煌煌大作——第二部歌剧《特里莫尼萨》完成,但是,出版商对这部巨作能否盈利抱怀疑态度,不得已,乔普林只好自费出版了这部多达230页的钢琴总谱。自费出版总谱,使乔普林在经济上大受打击,他已经没有能力把这部巨作完整地展示在舞台上。
最后,他忍痛把《特里莫尼萨》压缩成一部在音乐会上演出的小歌剧。
1915年,在纽约哈莱姆的一家音乐厅中,压缩版的《特里莫尼萨》举行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演,演出显得过分寒酸,演员没钱化妆,舞台没有布景和灯光照明,连乐队也没有,担任伴奏的只有乔普林,他用钢琴独奏来代替整个的乐队。演出结束了,观众们的冷淡反应证明,演出彻彻底底失败了。
《特里莫尼萨》的惨败打垮了乔普林。但厄运并没有饶过这位音乐天才,在1914年,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染上了梅毒,于是开始加快了他的创造进程,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Joplin一直在与死神赛跑,不停地发表新的Ragtime作品,但可惜的是,最终,命运之神还是没有饶过他。
在1917年,这位音乐大师终究还是死于梅毒的并发症,那年他还不到50岁。因为他去世的时间太早,并没有留下唱片录音,而是像很多古典音乐家一样只留下了曲谱。Joplin还留下了几曲在纸带钢琴上的录音,即使我们如今把它还原,你也听不到当年Joplin的全部感情,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著名作品
比较著名的曲子有《Bethena》(《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插曲);《TheEntertainer》。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