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章。
《折竹》原名《仙道第一小白脸》,作者:一十四洲。男主:林疏女主:萧韶作者简介:一十四洲是一名出色的小说作者,主要小说作品包括《仙道第一小白脸》《收到了宿敌的组队邀请怎么破》《一剑九琊》《猫咪的玫瑰[星际]》《方尖碑》《c语言修仙》《小蘑菇》等等。
去过欧洲的朋友都知道,相比起国内精彩纷呈的夜生活,在这里的大部分城市都显得比较冷清,一过了晚上8点钟,商店、餐厅就会纷纷关门,大街上也人潮减退,令人大叹:好山、好水、好无聊。
而位于南欧的一座主要城市,却拥有无比迷人的夜,这里入夜之后,灯火通明、热闹熙攘,有咖啡,有 美食 ,有七彩霓裳和璀璨灯火,更有荡气回肠的文艺表演,被誉为“欧洲最精彩夜生活”,这里就是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 Lisbon。
自由大街Avenida da Liberdade——光复广场Praça dos Restauradores——罗西奥广场Praça Rossio——中央车站estacao central do Rossio——奥古斯塔街凯旋门Arco da Rua Augusta——圣胡斯塔升降机Elevador de Santa Justa
作为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 Lisbon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古老而繁华的港口城市,更是一个让灵魂自由的城市,毫无门第之见。
里斯本依山傍水,整个城市分布在7个小山丘上,所以被称为“七丘之城”。在七座山丘之间的平坦土地上,有一条贯穿市中心的中轴线——自由大道Avenida da Liberdade。
我们预定的酒店就在自由大道旁。放好行李,已是华灯初上时分,我们便信步走上里斯本的中轴线。
自由大街,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长约12公里,道路很宽,中间是六车道,两边是连绵无尽的林荫步道,步行道上镶嵌着由黑白两色马赛克拼成各式花纹的漂亮地砖,漫步其中惬意悠然。
里斯本大部分道路都是这种葡式碎石路,一种延续百年的铺砌工艺,流行于曾经的航海王国和它的殖民地,进而成为葡萄牙的另一张名片。如今,极尽各色花式的黑白碎石拼砌的艺术品,却是依附在大地上,以马路的形式展现出来,绝无仅有的供车碾人踏的艺术品。
瓷砖是葡萄牙建筑的永恒特征。走在里斯本大街小巷上,瓷砖的装饰随处可见,即使是在一些“大户人家”,如今仍保留着使用瓷砖的传统。
自由大街建成于里斯本1755年的大地震之后,被看成是里斯本重建 历史 上的杰作。在大道两侧的林荫道中,散落着有许许多多城市雕像,使得整条大道像一个带状公园似的。
自由大街上林立着多家酒店、各种 时尚 商店,被称为葡萄牙的“香榭丽舍大道”。
自由大道上还有不少高级餐厅和剧院,是享用浪漫夜晚的好去处。
行进中,最先吸引我的是道路中间的大型雕塑: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纪念碑。一个士兵俯身半跪,右手紧握手雷,脚下满是手雷,面容凄苦,凝视前方。身旁的母亲左手怀抱旗帜,目光似在安抚战士。白色的石雕基座下鲜花围绕。这幅巨大雕塑异常精致的雕琢,让它在夜色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纪念碑后面是西班牙驻葡萄牙大使馆Embaixada da Espanha。
共享经济现已在里斯本悄然流行起来,不仅有共享单车,甚至还有共享滑板车,这多少有些让我感到惊讶。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所有的共享单车停靠站都有免费无线网络供人们连接。
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光复广场Praça dos Restauradores。在这里自由大道被一分为二,且在中间部分围出一个狭长广场。
广场中央高耸入云的方尖碑竖立于1886年,这块方尖碑是为纪念1640年葡萄牙在经过西班牙60年统治后重新独立而建立的独立纪念碑。
在方尖碑基座的南北两侧各竖有象征着“独立”和“胜利”的青铜雕像。
光复广场周围最引人注目的是建于17世纪的古建筑福兹宫Foz Palace,内部装饰华丽,著名**《里斯本秘境》曾在这儿取景。现在是国家 体育 博物馆。
继续前行,马路左边是葡萄牙最重要的演出场所,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玛利亚二世国家剧院Teatro Nacional Dona Maria II。
转到国家剧院正门,只见门廊由6根爱奥尼亚式柱子支撑,相传取自于地震中倒塌的各圣方济修道院。门廊顶部的三角形顶饰,左边的雕像是代表悲剧的墨尔波墨涅;右边的雕像是代表喜剧的塔利亚;中间的雕像是葡萄牙戏剧之父——吉尔文森特Gil Vicente。
国家剧院的正面即是罗西奥广场Praça Rossio,是人民举行庆祝活动、斗牛和进行处决的地方。
广场路面是由细小的黑白碎石拼成,花纹呈现水波纹状态,颇具过去大航海时代的精神。
罗西欧广场是里斯本的交通枢纽,南北各有一座精美的欧式喷泉,簇拥着中间的高大立柱。
广场中央高高耸立的是佩德罗四世纪念碑,白色的大理石柱上,是一尊佩德罗四世站立的青铜雕像,他内着军装,外披皇袍,头戴皇冠,手持宪章,体现了他在 历史 上的多重身份和重要地位。
铜像下方的基座上是4尊人物雕像,分别象征古希腊思想中的义、智、勇、节四德。每一面各有4个盾徽,代表了葡萄牙的16个城市。
漫步在波浪起伏的罗西奥广场上,环顾四周景色,好像回到了十八、十九世纪一样。
从复兴广场走向罗西奥广场时,我们注意到马路右边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建筑。离开罗西奥广场,我们专程前往看个究竟。
原来,它就是被誉为全球最美的火车站之一的里斯本的中央车站estacao central do Rossio,也称之为罗西奥火车站。
火车站是一座米白色的方形建筑,夜晚时分,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显高贵、典雅的气质。
其马蹄形的大门相当夺目,相互交缠的M形外圈缀饰着精美的雕花,配上红铜色的铁艺门窗,更显优雅,屋顶正中还有一座钟塔,充满18世纪的风格,跟给人以繁忙印象中的传统火车站的完全不同。
罗西奥火车站是通往葡萄牙各城市的交通枢纽,至今仍然在使用。
里斯本就是这么错落有致,顺着这蜿蜒曲折的楼梯可以上到火车站的二楼。
二楼大平台是等待出租车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里斯本特有的山坡上的小街道。
站在这里,透过街道两侧楼房的缝隙,还可以望到罗西奥广场上高高的立柱。
记得在上楼梯时,看到有一家餐厅的橱窗里挂着一条硕大的海鱼,下面整齐地码放着鱼虾等各式海鲜,看着很新鲜。于是,我们折返回去,推门走进了我们平生第一家葡萄牙餐厅。
走进餐厅,第一眼就看到吧台上方贴满了各国的纸币,看来这里接待过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
来之前就听说,葡萄牙的海鲜饭似乎比西班牙更衣钵正统。据说,每家葡式餐厅都有海鲜饭,和西班牙海鲜饭不同的,葡式海鲜饭更像海鲜粥,汤汁很多,整锅饭像是用各种贝类的汤汁炖煮,每一颗米粒都吸饱了汤汁,又咸又鲜。
当一锅黄澄澄、金灿灿的葡式海鲜饭端上桌来时,我们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说实话,这一尝彻底刷新了我对海鲜饭的看法。葡萄牙海鲜饭虽然名气比不得西班牙大,但饭却绝不夹生干巴,而是软绵香弹,浓汤汁水,用料也十分慷慨。
此外,还点了一份牛排饭,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
晚餐后,我们沿着奥古斯塔步行街继续前行。只见步行街两边商店林立,繁华而喧闹,咖啡馆与高档商店并肩,流浪艺人与流动摊贩为伴,华灯高射,情侣婆娑,里斯本的夜真的很包容、很浪漫。
行进中,我们发现两旁还有许多保持着当年模样的杂货店,屋内堆满了食品和日用品。不经意间还可以欣喜地看到写着中文招牌的商店。
和同胞在异国的土地相见,更多的是相互间的问候;他们的话语却让漂泊海外的我们平添几分亲切和感动,拉近了与这座陌生城市的距离。
走着走着,一扇巨大的凯旋门静默地矗立在夜色中。和法国巴黎的那座凯旋门的纪念意义有所不同的是,里斯本的凯旋门是纪念这里大地震后重生的一个象征。
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奥古斯塔凯旋门Arco da Rua Augusta,正对着奥古斯塔步行街方向有一座巨大、精心雕刻的钟,相较于英国伦敦的大本钟那种外观较为保守、传统的设计风格之下,这大钟则显得比较精致。
时至今日,大钟仍两个月就要人工上发条一次,真正的“充电5分钟,待机2个月”模式。
奥古斯塔凯旋门最初的设计是一座钟楼,但因工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拖延,最终演变为精雕细刻的拱门结构。站在凯旋门下,抬头仰望精雕细琢的凯旋门内顶,仍能感受到肃穆感。
夜色里,从凯旋门延伸出来的拱形长廊颇具富有文艺气息,欧式垂灯照射在长廊上形成一道道有层次感的光影,使得长廊更有韵味。
穿过凯旋门,来到商业广场。回望里斯本的这座胜利门,一道精致的白色拱门,由6根11米高的圆柱支撑,上面装饰着各种 历史 英雄人物的大理石雕像,中间是葡萄牙国徽。
最高处女神代表着荣耀,站立于三层宝座上,手持两顶冠冕,象征两侧的美德和天赋,上面葡萄牙文:荣耀为天赋和勇气加冕。
此外,柱顶还有四尊雕像,右侧的两尊为努诺·阿尔瓦雷斯·佩雷拉和庞巴尔侯爵,左侧的则是达·伽马和韦里亚托。两个斜卧的人物象征流经葡萄牙的两条大河——特茹河和杜罗河。
1511年时,皇宫从圣乔治堡迁到此处,长达400年之久。直到1755年的大地震与海啸被夷为平地,仅留下了中间拱门。
大地震后,重建里斯本时,在原来皇宫的遗址上,开辟了这个大广场,并命名为“商业广场”,以抬高资产阶级的地位,打压旧贵族。
夜幕下,广场正中矗立着地震时期的统治者阿方索一世的骑马雕像,黑色的青铜马践踏着凶猛的毒蛇。因马身雕塑通体黑色,故而商业广场得一昵称“黑马广场”。
如今,阿方索一世一直默默注视着曾经的出海港,那些葡萄牙曾经的勇士,熙熙攘攘终归于平静。现在有的只是微风习习,惬意的晚间漫步。
广场三面环绕着**的市政大楼,曾经是葡萄牙王宫的所在地。1910年葡萄牙革命后,宫殿转变成政府行政机构,颜色才由粉红色改成今天所见的**。
凯旋门与商业广场之间的小石块路面,被岁月磨得油光发亮,半空中则是纵横交错的“蜘蛛网”(有轨电车线),不远处一辆百年有轨电车正缓缓驶来,颇有种穿越的感觉。
电车在老城里穿梭,纵横交错、高低起伏的轨道是它的脉搏,不疾不徐。
夜幕下,百年电车的**车身与四周的**建筑浑然一体,成为里斯本夜色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有轨电车叮叮铛铛摇铃驶过凯旋门,它犹如斯本最原始的心跳,又像里斯本居民的摇篮曲,自1901年响起,至今依旧悦耳动听,更让这个安静的里斯本夜晚自带浪漫氛围。
精致古典的造型,明亮**的车身,里斯本的电车或许比任何建筑更能表达这座古城的风范。
尽管已是夜晚,但凯旋门前仍车水马龙,古老的有轨电车和现代电车并驾齐驱,各色车辆穿梭往来,一派繁忙景象。
凯旋门一边临特茹河,一边通往升降机。沿着奥古斯塔街一路往北,一路从底部走上来,默默攀升了数层楼高的路途。这时我们才真切地感受到:漫步里斯本需要很强大的脚力!
在两座高楼之间,我们终于看到了那座开放至今已有百年 历史 的圣胡斯塔升降机Elevador de Santa Justa,里斯本唯一向公众开放的直上直下的电梯,几乎是所有来里斯本 旅游 的人都必朝圣的地方。
其实这电梯真的很酷,它垂直高度达45米,大概相当于10层楼的高度。但由于夹在两栋楼房的中间,周围空间狭窄,人来人往,故而很难将其照全。
里斯本是一个山城,坡度都挺陡的,升降机可以将上城和下连接起来。乘坐升降机5欧/人,说实话真心感觉略贵,我们没舍得花这笔钱。再加上夜晚时分,似乎已经停止运营,因为没有了排队的长龙。
里斯本是一个山城,老城的山路真不是闹着玩的,有无数这样的台阶,漫长而狭窄,往往好容易一段台阶走到了头, 眼前又是另一段几乎望不到头的台阶。
走在高低起伏、铺满鹅卵石的小巷中,登上一段又一段望不到头的台阶,与渐渐破败的摩尔人房屋擦肩而过,仿佛置身一部岁月感十足的老**中。
即使在较宽的地段,其坡度也依然很大,因而,乘车感觉就像过山车一样的感觉。
在坡道旁,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城市壁画,它让我爱上了里斯本的电车。这也是由时间养成的经典,正如威尼斯的一号巴士船,九龙及香港之间的天星小轮······
我喜欢有电车的城市,因为电车,一座城市便仿佛还沉溺在一些过去的时光里。
保留一些旧时代的经典生活方式,是美好的,不单只供我们这些游客玩赏,对城市居民来说,也是一种回忆的归属感。
大航海的辉煌 历史 让葡萄牙成为五湖四海文化交融之地,这里既有北欧的礼貌,也有南欧的热闹,既有非洲的奔放,也有亚洲的谦让。
当夜色降临,里斯本这座繁华热闹的古老城市又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夜色烂漫而又神秘醉人,活力四射而又慵懒惬意,里斯本的夜生活总是能存在着各种可能,能够满足世界上最挑剔的夜猫子的需求。
和国内大都市不同,里斯本恬静、整洁、舒适而优雅。大街上、商店里没有嘈杂的声音,人们从不会高声喧哗。街头艺人不时吹送着曼妙的音乐,我就想,寻一把长椅,慵懒地躺在这温柔的夜色里,该是一件多惬意的事啊!
里斯本的老城,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经历了人生波折之后,生活渐渐归于平静,不急不缓,优雅从容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冬日暖阳拔“牙”记(十九)罗卡角: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冬日暖阳拔“牙”记(十八)埃武拉:神秘的葡萄牙旧首都
dysmantle神秘的方尖碑在华盛顿市中心。
但是在华盛顿市中心的这座方尖碑并不是美国人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来源于古埃及文明。
在古埃及文明中,最著名、最神秘的建筑,就是金字塔。除此之外最具象征性的杰作,就是方尖碑。没错,华盛顿纪念碑就是一座方尖碑。方尖碑起源于古埃及,现存于世上的古埃及方尖碑共29座。但在这其中,埃及本土只拥有其中9座,意大利却拥有了11座。为什么意大利的方尖碑甚至多过古埃及呢?
公元前30年,江河日下的古埃及被衰败的托勒密家族统治;与此同时,欧洲的古罗马强势崛起,凯撒大帝率军横扫大陆版图。
托勒密国王当然抵挡不住凯撒大帝的攻势,只好向其俯首,将埃及归入古罗马地图中。凯撒大帝在埃及行军时,早就看中了高大的方尖碑,打胜仗后顺水推舟将13座方尖碑运回古罗马,还能彰显国威。
公元5世纪,整个欧洲遭遇了长达千年的黑暗时期,方尖碑因此被废弃。直到1586年,古罗马皇帝西斯托五世决心要复兴罗马,对城内的方尖碑进行了修复和转移。
第八十四章。
小说《小蘑菇》,作品首发晋江文学城,作者一十四洲。主要内容是未来地球上地磁消失,宇宙辐射引发全球物种大变异,生物基因组合被彻底打破,不同物种之间基因争夺不断。在这场背后仿佛有一股巨大力量推动的变异中,人类这一物种彻底跌下生物链的顶端,人类基因为其他物种虎视眈眈,且极易被感染变成异种。为了保护和延续人类文明,人类在全球建立了四个人类基地,且建造了东西部两座人工磁极代替消失的地磁,幸存者在末世下苟延残喘,文明的火种在风雨飘摇中闪烁着微弱的光。在这一大背景下,主人公,一个被人类基因感染而变成人类的、柔柔弱弱的小蘑菇“异种”,为了寻找自己丢失的孢子而辗转来到人类生活的北方基地,在基地入口,和基地审判者陆_命运般邂逅,一个史上最弱的异种和一个专杀异种的最强人类守护者的故事就此展开。
土耳其埃及5:孤苦飘零远,何处诉忧伤?
文/图 曲堂燕70
方尖碑与金字塔、神庙一起并称为古埃及文明中石头建筑的三大标志,是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标志,是埃及帝国权威的强有力的象征,是埃及强盛和荣耀的代名词,是古埃及呈献给人类最伟大最稀贵的礼物。
本人下功夫研究了一番,把方尖碑的数量、位置和做了收集整理,算是比较齐全的了,各位读者到世界各地旅行时可以多多留意:由于近代的文物掠夺,如今方尖碑的故乡——埃及只剩下9座方尖碑了,其他的20座方尖碑都被当作战利品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中意大利最多11座,英国4座、土耳其1座、法国1座、美国1座、以色列1座、波兰1座。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前的方尖碑,立在梵蒂冈彼得广场中心,据说被刺的罗马皇帝凯撒的骨灰就贮存在方尖碑的顶端。在梵蒂冈圣彼得广场上有无数殉难的圣徒,包括被处死的圣彼得。这座方尖碑没有文字和图案。此方尖碑落成时间可以追索到法老阿美浓哈特二世统治时期的海里奥波利司,奥古斯都征服埃及后将它从亚历山大带回来,25米高,320吨重,公元37年从卡利亚里运到罗马。
意大利的古埃及方尖碑,比埃及本土还多。这是因为:
在托勒密王朝和罗马帝国时期,埃及作为征服来的最富庶领土,十三座方尖碑自罗马统治的行政省埃及运至罗马,树立各处以彰显荣耀,衬托罗马的尊严和伟大。而现在罗马城内的方尖碑比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都要古老,在圣彼得大教堂等许许多多广场有各式各样的方尖碑。
意大利罗马西班牙广场方尖碑,据说是罗马最早“获得”的方尖碑。著名**罗马假日的取景地,奥黛丽赫本坐在台阶上吃冰淇淋的场景,让人过目难忘。
意大利罗马万神殿前面罗通达广场上的方尖碑,来源于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碑座为喷泉,喷泉四周有人像和动物作为装饰。这座方尖碑原来是古埃及神庙一对中的一座。
罗马纳沃纳广场上的方尖碑,这座方尖碑是罗马皇帝多米蒂安让在埃及阿斯旺用红色花岗岩制造的,碑的基座是四河喷泉。1651年碑的顶部被装上了一只鸽子,是当时教皇的家族标志。
人民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就是方尖碑,232米高,235吨重。由两个埃及法老完成。撒帝一世完成了三面,最后一面是他儿子拉梅司完成的。当奥古斯都大帝在公元前100年准备将其搬到罗马的时候承担了繁重的工作,他把石碑放在马克西穆斯广场后来倒掉了。1589年,罗马教皇将方尖碑竖在广场中央,纪念征服埃及。1815年后,方尖碑旁增加4个埃及狮子,广场两边加建围墙,围墙上加了16 个埃及特有的狮身人头雕塑。
罗马城里佐凡尼(圣约翰)广场上的方尖碑,高32米,重230吨,它为图特摩斯三世所建,原立于卢克索的卡尔纳克神庙,公元四世纪初运来。本身高32米,连基座则高达47米,重约455吨,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埃及方尖碑。
意大利罗马议会广场上的方尖碑,坐落在议会大楼前面的广场中央。
意大利奎里纳莱宫总统府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埃及方尖碑和两个牵马的战神。
密涅瓦广场就在万神殿后面的圣母教堂前,被称为"密涅瓦小鸡"的方尖碑,仅高547米,碑身位于象背而引人瞩目。
共和国广场,方尖碑就在扇形大楼的后面,整个底座好像比方尖碑还高些。
圣母大教堂,建于432年,经历多次改建,所以存留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如罗马式钟楼是中世纪的,1377年建,高75米,是罗马之冠。教堂背面的2个圆顶是巴洛克式,方尖碑就在教堂背面。
以色列的古埃及方尖碑,发现于罗马帝国的港口城市凯撒利亚遗址。约为二世纪时期,从罗马帝国埃及行省运来的。
286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帝国。390年,东罗马帝国皇帝西奥多休斯,将卡尔纳克神庙的方尖碑运回君士坦丁堡,装饰拜占庭的皇宫和运动场;此碑原本高30米,因运送途中毁损,只剩上端1854米。
1819年,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为感谢英军在尼罗河海战和亚力山大战役中大胜法军的入侵,致赠一座方尖碑,尽管英国政府对此举表示欢迎,却难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将方尖碑从亚历山大港运到伦敦。
这座方尖碑一直留在埃及近60年,直到1877年,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和皮肤学加威廉·詹姆斯·威尔逊爵士慷慨解囊,出资1万英镑,作为运输方尖碑的资金。工程师约翰·迪克松绞尽脑汁,设计出一个长28米、直径46米的巨型铁制圆筒,将方尖碑装进圆筒内并密封起来作为浮筒式船体,还安装了必要的船舵、桅杆、船尾、龙骨等,有一艘拖轮牵引,驶向伦敦。
1877年10月14日在运输中灾难来临,暴风是船体颠覆,6名船员丧生。幸好浮筒没有沉没,被营救船只拖往西班牙费罗尔港修理,随即又启程向英伦进发。
1878年1月21日,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它才跌跌撞撞抵达英国的格雷夫森德港。
第二年8月,这座方尖碑终于在伦敦泰晤士河畔的维多利亚堤岸竖立起来,方尖碑基座上记录着艰难的运送过程和对此过程中丧生船员的哀悼。
此碑现位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维多利亚堤岸之上、紧邻筑堤地铁站。它与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方尖碑是一对,原本立于亚历山大西泽大神庙入口。这一对方尖碑,原是公元前2000年中期,由图特摩斯三世所建,公元前47年,被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克娄巴拉特(埃及艳后)将它们从赫利奥波里斯移到亚历山大城。
1829年,又是这位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为了感谢法国考古学家商博良揭开古埃及文字之谜,将卢克索神庙入口两座方尖碑中的一座赠予法国国王查理五世,法国国王回赠了一座小小的钟楼。
这座拥有4000年历史的方尖碑高二十三米,重二百三十吨,塔身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主要内容是赞颂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方尖碑的底座基石上记载着将之运到这里和树立起来的艰难过程。从尼罗河从尼罗河上为其特别建造的大船开始,历时三年经过尼罗河、地中海、大西洋、塞纳河,又用了三年,终于在1836年将方尖碑矗立在协和广场的正中。
这是十九世纪埃及政府送给法国的两个方尖碑之一。另一个仍留在埃及,因为以当时的技术来说这太困难且太重以致于不能运到法国。1990年代,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把第二个方尖碑归还给埃及政府。
1838年,还是这位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又将一座方尖碑送给英国古埃及文物收藏家Algernon公爵。
1877年,埃及总督伊斯梅尔,为了拉拢美国对抗英法势力,赠送一座方尖碑,现在纽约中央公园,与英国泰晤士河畔的是一对儿。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当时的埃及***伊斯梅尔为了促进埃及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便提到要将一枚“克莱奥巴特拉之针”赠予美国。在1879年5月18日的一封信中,他正是提出赠送意愿,双方很快就达成协议。
美国铁路大王威廉·范德比尔特为此慷慨解囊,出资将这枚方尖碑从埃及亚历山大港运到美国纽约市。这一艰巨任务交给美国海军少校亨利·戈林治。这枚重达220吨的方尖碑乘船越过地中海,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又迎着风暴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航行,尽管一路风雨飘摇,但戈林治少校始终坚定不移地指挥着船只小心翼翼地前行。
1880年7月20日,船只终于安全抵达纽约市,在斯塔顿岛泊定。后来将方尖碑从哈德逊河岸运往中央公园,就花了4个月时间。1881年1月22日,这枚方尖碑被竖立在中央公园一角
波兰波兹南考古博物馆的古埃及方尖碑,其实是德国柏林埃及博物馆的借展。这座方尖碑,仅3米高,是1895年德国人Reinhardt从埃及买来捐给柏林埃及博物馆的。
20座数百吨的庞然大物万里漂泊,诉说着文明衰落的苦难与忧伤。今天,当我们漫步在罗马、巴黎、伦敦、华盛顿时,这些高高耸立的埃及方尖碑曾引起惊奇和欢赞,现在依然吸引着我们的视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方尖碑没有变,世界变了。
孤苦飘零远,何处诉忧伤?除了忧伤,在异国他乡,它们依旧骄傲地站立着,向世人诉说着古埃及文明的辉煌!(2019221曲堂燕游记9)
《黑色方尖碑》([德] 雷马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27zs
书名:黑色方尖碑
作者:[德] 雷马克
译者:李清华
豆瓣评分:87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3
页数:416
内容简介:☆20世纪顶尖小说家,拥有读者最多的德语作家之一。
☆茨威格、君特•格拉斯推崇的大师,林语堂、巴金鼎力推荐,影响鲍勃迪伦、王朔的经典名家。
☆雷马克经典代表作,以黑色幽默笔调刺穿战后荒诞现实。
☆1923年,恶性通货膨胀笼罩着德国。被战争耽搁的年轻人深陷于和平年代的混乱与荒诞之中,所见的依旧是形形色色的死亡与绝望。这是关于德国一战后一代人的故事。
1923年,德国正处于战后的恶性通货膨胀中。主人公路德维希25岁,热爱艺术和诗歌,他17岁时便应征入伍,和许多同辈一样参加过“一战”,如今在一家墓碑公司里工作,黑色方尖碑是这家公司最有历史也最值钱的纪念碑。战争对这一代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战后的艰难生活中,正如本书副标题所揭示的,这是一个关于“被耽搁的青年时代的故事”,这一代人的青春由于他们参加战争和战后过着迷茫的生活而被耽误了。
通过路德维希的视角,书中展现了通货膨胀下不同阶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荒谬现实,规规矩矩做生意,生意做得越多越蚀本,而投机商人却能轻而易举牟获暴利。辛勤工作的普通人却都走投无路,甚至不得不选择自杀。在这种环境中,路德维希和他的好朋友墓碑公司的老板格奥尔格也不得不使用一些小诡计才能维持公司经营并减轻生活的压力。路德维希还在空闲时间兼任家庭教师,并在一家精神病院里为病人弹奏管风琴。在那里他结识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富家**伊莎贝尔,曾经因为经济的拮据路德维希的两任女友都离他而去,直到遇到伊莎贝尔他感受到了真正的爱情,在被战争蹂躏的人生和世界中找到了意义。但随着病情的好转,伊莎贝尔已忘记了患病期间的种种,他们最终也只能是隔着阶级鸿沟的陌生人。此时国家政策的调整使通货膨胀骤然停止,纳粹势力也在德国国内逐步上升。路德维希决定离开小城韦尔登布吕克,去柏林做了一名报社记者。小说最后一章用简短的篇幅叙述了当路德维希再回去时已是二战之后,韦尔登布吕克已经在纳粹和又一次的战火中面目全非,人们的命运也被动荡的时代裹挟着,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作者简介: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德裔美籍小说家。出生于德国一个工人家庭,18岁时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前线负伤,战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等多种工作。1929年,小说《西线无战事》出版,引起轰动,迅速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作家。因为他的反战立场,纳粹上台后,将他与托马斯•曼等人的作品公开焚毁。1938年,他被剥夺德国国籍,后流亡美国。1947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次年返回欧洲并定居瑞士。1970年9月25日,雷马克在瑞士逝世。1991年,雷马克的家乡奥斯纳布吕克设立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和平奖。
雷马克的著作大多带有自传色彩,用词精练,抒情的书写中却透出客观、冷峻的气质,被比作德国的海明威。他一生共著有十五部小说、三部剧本和两部文集,其中,《西线无战事》《凯旋门》《三个伙伴》《爱与死的年代》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