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小先生”这个词,我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自己小时候和伙伴们玩游戏的场景。那时,我们一群小朋友,各个年龄段的都有,有的还没有上学,大家一起围坐在草堆上,墙就是我们的黑板,在地上捡起一个土坷垃,就是粉笔。最大的那个孩子自然先争得了当老师的权力,其他人就只好乖乖地坐好,当他的学生。“老师”一本正经地拿着土坷垃在墙上歪歪扭扭地写“日、月、田、水、火”,然后他念一个字,我们跟着念一个字。有时不小心小老师念错了字,下面就发出一阵笑声。虽然那时只是儿时的游戏,但是也充分表现了小孩子好为人师的特点。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借助小孩子“好为人师”这一特点培养班里的“小先生”,让这些“小先生”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有一段时间,我在班里实施小组学习模式,就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组五名学生,一个小组长。我先给几位组长明确了他们的任务,每天小组长负责检查作业,发现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课下要督促他完成,并负责辅导。担心他们会互相包庇,我会不定期抽查作业。我要求组长要以身作则,处处领先,给同学进行辅导的时间不能占用课堂时间,也不能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必须是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后才能给那位同学辅导。检查作业和进行辅导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打人。
一开始,小组长们兴致很高,对本组同学的作业检查得非常细心,而且常常在课下看到他们喊同学补作业,辅导作业。可是时间一长,问题就出现了。一是小组长喊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补作业时,那些同学就跑得无影无踪,根本就不把组长放在眼里。二是组长给那些同学辅导作业时,身边会围拢一群同学,吵吵嚷嚷,不但影响了学习效果,而且那位被辅导的同学也会趁机起哄,使辅导无法进行。三是有的小组长下课后自己也想出去玩,就把老师交给的任务丢到了脑后。这几种情况使得时间不长,小组长就失去了起先的兴趣,对这件事提不起劲,有时就干脆应付了事。更严重的是,小组长利用特权谋私。有一天,我们1组小组长的妈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1组的诗颖周二数学作业没有写,她为了不让老师知道,就用五元钱贿赂组长。放学后这个小组长去小店铺买东西被妈妈发现,经询问才知道这件事。第二天,我问清了这件事。原来,我经常不定期抽查语文作业,诗颖就只把语文作业写完,数学作业全部由小组长检查,老师当了甩手掌柜,她就钻了这个空子,不写数学作业。她给组长五元钱,先是告诉组长自己的数学作业被弟弟妹妹撕烂了,又让组长向我们隐瞒。
通过这几件事,我又完善了自己的一些做法。为了调动小组长的积极性,我给几位小组长进行了管理加分,就是如果哪一组当天表现很好,就给小组长加分,因为我们每个月根据同学们的加分会有相应的奖励。这样一来,小组长们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工作认真了很多。我和数学老师沟通,让她也要经常抽查学生的作业,让那些喜欢投机取巧的学生无机可乘,避免了贿赂事件的发生。当然,我们的方法不是一劳永逸的,我还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对小组长的指导方法,让我们的小组长真正发挥作用。
我们不但可以在学习中发挥小先生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回家给家长做老师。现在的家长都受过教育,有一定的文化,在知识方面当然已经用不到孩子来教他们了。但是,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一些家长的素质还是有待提高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我们小先生的优势了。
我们在学校经常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购物排队,不随地丢垃圾等。孩子在学校里做得很好,可是一回到家中,家长如果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好,就会让我们学校的教育变成零。为了提高家长的道德修养,我让学生们化身为文明小卫士、思想品德老师,回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上思想品德课。有的家长被自己的孩子教育,可能会觉得没面子,还会凶巴巴地吼:“小孩子家,你知道什么?去一边!”可他们嘴里这样说,心里也会想一想,下次还是别这样了吧,省得再被孩子教育。于是,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婆婆没上过学,思想觉悟不高,我儿子上小学时,她每天骑三轮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我们家到学校要经过好几个红绿灯路口,婆婆从不管红绿灯,只要看看没车,她就直接闯过去。我和孩子爸爸跟她说过很多次,她都不听,我就悄悄交待儿子让他劝着奶奶。每次婆婆要闯红灯时,儿子就在车上阻止,回到家儿子还跟我们“告状”:“今天奶奶又闯红灯了,把我吓得半死。”婆婆一开始不承认,还恼羞成怒:“我都看过了,两边都没有车,我闯红灯怎么啦!”儿子说:“你再闯红灯,我就不坐你的车了,我自己走回来。”这样的次数多了,尽管婆婆心里不满意,但是为了不让孙子生气,她也不闯红灯了。后来,她听说了几起因为闯红灯而发生的事故后,更是遵守交通规则。现在,她要是看到有人闯红灯,还会心生不满呢!
看看,我们的小先生是不是很有本事,我们大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就能做到。所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不要小瞧了我们的小先生啊!
教师节这天,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文章《第一流的教育家》,陶先生说只有具备两种要素才能算为第一流的教育家: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我身边都是普通的教师,有哪一个能称得上“第一流的教育家”呢?不知道为什么,我此时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小学老师们。
我小学的老师们全都是民办教师,学历也不高,可是他们多才多艺,能身兼数职,语文数学音体美,哪一门课都能上得出彩。玉民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凤歧老师画画栩栩如生,廷义老师一边教我们唱歌,一边打拍子,我现在还能唱他教我们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课余时间,老师带着我们做游戏,翻跟头、竖蜻蜓、用秸秆编蝈蝈笼子、做风筝。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做的风筝能飞到很高的空中。
有一次年冬天,校长带着我们全校师生越野。那时刚下过一场大雪,天气很冷,我们踏着厚厚的积雪,大队长扛着旗子,我们唱着歌、全程步行十多公里,绕过好几个村庄,从学校出发,又返回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兴致高昂,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也没有一个人想要停下来歇一歇。同学们在那场越野中,不仅磨练了意志,而且增强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同学们在路上你帮我我帮你,更加团结了。多年后,我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场合提起这件事,那是我童年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虽然我的小学老师们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获得过很多含金量高的荣誉证书,甚至有的老师快到退休时才转为公办教师,可是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处境艰苦和工资待遇低而抱怨,而是扎根乡村小学几十年,始终以一腔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以他们独有的方式让我们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得到了精神的充盈。这算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吧?我认为,他们称得上第一流的教育家。
如今,我们的教学环境改善了很多,即便是农村学校,在国家的政策帮扶下,学校各项设施基本齐全,但是,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却丢掉了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东西——热情。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照着学校给我们划定好的标准去给学生上课,课前备课有教案书,课上教学有课件,课下批改作业有答案,老方法、老模式教学,懒于创新。眼中只有学生的作业和成绩,对学生的情感修养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视而不见,还常常抱怨学生不好教、叛逆、自私素质低。
前几天我刚刚读过李镇西老师的一篇文章,他在文中写道,自己在八十年代就常常带着学生出去玩,和学生打成一片,被当时的领导狠狠批评,骂他太过胆大。可是现在,他不在那个学校了,以前的领导却请他回去作报告,讲素质教育。李镇西老师“给学生写信、建立家校联系本、对优生困难生因材施教……”,让学生成长为幸福完整的人,他的素质教育不但让学生在充满爱和温度的教室里幸福地成长为情感修养较高的人,也没有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他敢于探索教育的真理,把素质教育提前了二十年。素质教育和成绩并不冲突,只是我们教师没有用心做教育而已。
安徽的董艳老师虽然是一位乡村教师,但是她带着学生晨诵、午读、暮省,为乡村孩子打造出诗意的生活。优秀的她一次次拒绝了大城市大学校的邀请,坚定地扎根于农村大地,和她的孩子们乐享属于他们的“田园诗意教育”。青岛的李淑芳老师创建支教岛,引领教师共同成长。四川的凌正群老师建立了十多个“支教岛汉字素养班”,带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教师们一起进步。
这些老师的做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魄力,教育界有这种魄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李镇西、董艳、李淑芳、凌正群,还有和他们一样有着大爱精神、教育情怀的老师们,也堪称第一流的教育家。
所以,当我们去抱怨学生思想道德不够好、家长素质不够高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作为教师都做了些什么。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的知识水平,我们的道德修养,能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行吗?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道德情操不够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即便我们因为自身能力、所处环境等因素而永远无法成为第一流的教育家,但是至少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上不停地摸索,寻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幸福完整的人。
虽得祖上余德、或长辈之提拔而成功于一时,但吉易变凶,不稳定。
1、总论:一生劳碌难得安宁,纵有一时成功也难免失败,事业命运多变化,容易受人欺骗或拖累而散财之灵意。天运五行属金时,中年可发展,晚年有意外失败,又有灾厄是非。
2、性格:做事不重实际,有投机或发横财之心理,言辞动听,让人容易信任,如能真心待人处事,才有成就之日,一生只能靠孤军奋斗,成功有限,也有成败一瞬间之灵意。
3、意志:意志不够坚定,思想、事业多变化但有耐心,能够忍受失败的打击。
4、事业:如从事较稳定的生意,可得平安,若好高骛远从事投机或不正派之事业,会陷入失败的命运。
5、家庭:夫妻感情不睦,家内多遇风波,子女反感,太太与长上不和之兆。
6、婚姻:男娶固执不明理之妻,婚后不能美满;女嫁有才干之夫,婚后有不平不满之感。
7、子女:子女个性较固执,身体壮况亦稍差,长大恐难依靠。
8、社交:人缘虽不错,但社交不得要领,意志不够坚定,虽知有错也难改过来,有愈陷愈深之虑。
9、精神:对外虽乐观,内心实空虚,应注重精神修养为要。
10、财运:财运不佳,只有克勤克俭忍耐行事,才能永保无忧,否则只有徒增痛苦。
11、健康:易患消化器、肾脏病等;女性月经不顺,有子宫病等。
12、老运:晚景孤独不安,劳劳碌碌终无所得,郁闷不乐。
对基础运的影响:(凶)
严重不安定,灾害接连不断,易患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对成功运的影响:(吉)
有长辈、上级的爱护或者得到祖辈的余荫,可保平安无事。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平)
富有侠义的豪杰人物,有的可舍己成仁。性格稍迟钝,执著心强,缺乏通融性,易生胃腹之疾。数吉者可望平安。
对性格的影响:
其表面温和,内心刚毅。外表厚重,能得相当的成功,享受家庭的幸福。富有义侠同情之心。无奈人生历程漂浮不定,身多病魔难而不能平静。一面可能有杰出之士,一面又可能有愚钝之辈。如果不配合他格慎重剖析,则很难判断准确。但此数理好色多情者居多。
“请记住,愈是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不得不提到学生的习作,这恐怕是小学阶段令老师头疼令学生恐惧的一个难点。而阅读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最好途径。
正因为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刚教学这一届学生时,我就把阅读作为重点,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习作打基础。虽然我们不能笃定地说不阅读的孩子就一定学习不好,但爱读书的学生学习一定不会差。这一点可能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还不能表现得很明显,随着年级的增长,就会凸显出阅读与不阅读的差别。
班里有个叫乐的孩子,因为基础差,学习一直很吃力。我一直督促他多读书,有时我把书塞到他手里“逼”着他读,可是我一转身他就把书放在桌子上。他不爱读书,做题倒是很起劲,可做的时候又会有很多不会的题。就这样不会的知识越积攒越多,到了三年级时,他已经成了我们班的“差生”了。这个学期一开学,我就按惯例把家里的书带到学校,放在班级图书角里供学生阅读。为了照顾几个不爱阅读的孩子,我特意买了几本《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我知道很多孩子都喜欢这套书。果然,这几本《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成了孩子们的最爱,连最淘气的兴都能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阅读。可是,这些仍然没有引起乐的兴趣,我把偷偷藏起来的一本《装在口袋里的爸爸》递到他手里,他却一转手让给了其他同学。我很不解,就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读书。这个问题我以前也问过他,他总是笑而不答。这次他坦诚地告诉我,之所以不喜欢读书,是因为他有很多字都不认识。我对他说:“越是不认识字才要多读书,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问老师同学。”
乐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每次我觉得很好的书籍却引不起一些学生的兴趣,会不会也是因为书中的生字太多、内容太深奥,学生望而生畏才不愿意拿起的。我想起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提到过给学生读故事,我为什么不学李镇西老师,也给学生读故事呢?我专门买了一本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吃狼奶的羊》,每天给学生读一个章节。我发现,学生们都很喜欢听,乐也听得很入神。这本书很厚,每个章节都有几十页,可是每次我读完后,学生们都意犹未尽,吵着要我继续读下去。有几个学生星期天的时候让家长带着去书店买书,博一下子买了六本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烜买了五本,栋也买了《吃狼奶的羊》,小淘气兴让妈妈给他买了十本《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学生们读书的积极性被激发了,他们真正爱上了阅读。丝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就是在这个学期提高的。更让我惊喜的是乐,以前写作文他一个字都不写,现在他虽然还有很多字不会写,但是他愿意听我的话少写几句,不会的字问一下我。
除了阅读,我还给学生创造很多机会,让他们从活动中获得体验。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课本剧排演、好书推荐、亲手缝制沙包、学做饭等。学生们参与了这些事,有了真实的体会,写出来的作文充满了真情实感,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在不断的进步中找到了自信,对阅读和习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学生思考得愈多,在周围世界中见到不懂的东西愈多,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就愈强,而你,作为一名教师,工作起来也就愈容易。”所以,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带着学生们爱上阅读,走进阅读的世界,让阅读唤醒学生的思想。这样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差生,我们的工作也会变得很容易。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就要做到“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培养创造力不是关上门只读书能做到的,老师和家长要给孩子“松绑”,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感知。让孩子敢于提问,学会思考,勇于实践。可是我们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束缚孩子太多,提出问题后,恐怕学生答不出我们要的“标准答案”,就迫不及待地直接把答案公布出来。孩子们还没有思考,就已经得到了答案,时间一长,他们也就懒于思考了,反正老师会交给他们正确答案。这样下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就会慢慢僵化,他们不会学以致用,一个个变成了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
现在的孩子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在封闭空间里度过的。平日里,他们被关在一个名叫“学校”的大笼子里,上课、写作业,下课了,最多是上上厕所,到校园里走走。为什么只是走走呢?因为老师害怕学生出事,家长们不依不饶,到时层层追究,领导丢了乌纱帽,老师丢了饭碗,太可怕了。孩子们就像易碎的琉璃珠,被我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唯恐摔了。假期里,根据上级安排,我们一遍遍在群里推送安全教育信息、防溺水提示,提醒家长照看好孩子,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家长们要出去上班、下地干活,又担心孩子独自外出会有危险,干脆把孩子关在家中。今年暑假,我去学生家里家访,看到很多孩子一个人孤单单地待在这个叫“家”的笼子里,抬头只看见头顶上那一方天空,就像一只只笼中的小鸟。孩子们每天从这个笼子里走出,来到另一个笼子里,周而复始。他们少有机会来到大自然中,体会不到自然中的美好。他们不知道油菜花有几片花瓣,不知道蝴蝶有黄的、白的,也有黑色的,看不到春天第一朵迎春花绽放时的美丽,体会不到冬天打雪仗时雪球落入脖颈时的刺激。
“双减”政策的落地,延时服务的开始,本是为减轻孩子学业负担、减轻家长压力的好事,可如果延时服务实施不好,就会把延时课变成孩子们的作业辅导课,反而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业负担,那么就会违背这个政策的初衷。我们要慎重地考虑,怎样不把延时服务变成我们给孩子们的加码。真正做到给学生减负,这需要我们做老师的用些心思,把课后延时服务变成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时机。
我们可以利用课后延时开发出我们的校本课程,美术、书法、手工、各种体育项目,不分年级,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培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情感修养与创造能力。农村学校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大片空地,我们勤劳的老师们在空地里种着各种植物,蔬菜、树木、花草,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里打造成孩子们的欢乐园。春天,我们带着学生一起去寻找春天,看春花烂漫,听鸟虫鸣唱,闻草木芬芳。夏天,绿树成荫,蝉儿嘶鸣,孩子们在草丛中、树干上捡到一个个蝉蜕的壳,寻觅到被太阳晒得爆裂的浆果。秋天,落叶纷飞,瓜果飘香,孩子们找到了大自然的馈赠,酸不浆、马布林、苍耳,捡起一片片形状颜色各异的叶子,做成书签、贴画。冬天,整个校园白雪皑皑,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甚至直接扑倒在雪堆中,打滚儿、滑雪。在这欢乐园里,学生们认识了各种植物,了解了昆虫的活动规律,知道了世上没有哪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他们在发现与探索中学会了观察、思考,在游戏与实践中懂得了合作共赢。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让他们发出由衷的赞叹,写出的作文不再干巴巴无病呻吟。
“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只有真正做到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和时间,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由活动范围,让他们在劳动、实践、游戏中得到情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才能让孩子们在幸福的体验中培养出创造力。
打开学生的心灵
昨天进行了开学后第一次单元小测试,批改完试卷我发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有进步的情况下,艺涵、浩宇、非凡,这几个学生的成绩却一点儿起色也没有。
他们试卷中大多错在了基本的字词和按课文内容填空,错别字多,该会背的内容没有会背,这和平时的听写默写以及做练习题时的情况一样。其实这几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只是学习态度不认真,没有学习目标,对学习没有热情。浩宇性格开朗,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但是他完全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业,学习也是抱着为父母而学的心理,因为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他都会说:“又没考好,妈妈又要批评我了。”好像写作业、考出好成绩都是为了不让父母批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学习动力了。艺涵和非凡对待学习更是麻木,课堂上,如果不是单独提问,永远听不到他们的发言。其他同学激烈地讨论问题时,他们就闭着嘴坐在位子上,目光呆滞,一言不发,仿佛课堂上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这条建议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使学生因学习得好而自豪,为自己的成绩和知识而感到公民的尊严。”这个问题恰好是我当下的困惑?
就像我上面提到的这几个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思维处于凝固状态,他们懒于思考,畏惧困难,对思考问题缺少一种荣誉感,没有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看作一件光荣的事,觉得回不回答问题都无所谓,反正老师和其他同学最后会把答案说出来,自己没有建立一种学习的自尊感。
怎样让学生建立自尊感,使他们愿意为集体荣誉感积极思考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使知识和智力财富成为个性的自我表现。应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工作。”“每个学生都应为集体的智力生活作出自己的贡献。应对自己的知识、思想、能力感到光荣、体面。”
他的做法是让低年级的学生共同创作班级作品集,中年级举办“读书分享会”,高年级成立“数学小组”、做“科学报告”……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特长,使他们感到知识和智力生活是他们的一种道德尊严,而不学无术和对书本抱冷漠态度在他们当中被视为不道德的表现。
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用积极的情绪去打败消极的情绪,打开学生的心灵,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让思维之火在课堂中碰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