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筝,古琴的典故

关于古筝,古琴的典故,第1张

古筝

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敌人还有一句古话叫“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发现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形庞大、质量不轻的兵器就被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都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

古琴

西周时的钟仪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在《诗经》等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琴的记载,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发展,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传诵。

琴作为主要的乐器,被赋予礼制修心养性的功能和审美,所谓“君子之近琴瑟,此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

扩展资料

古筝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古琴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列子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钟离式(鹤鸣秋月琴)、剑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最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邂逅一词,出自于《诗经·国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邂逅”来源于此诗,说的是在乡间小路边长有绿葱葱的小草,草叶上带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儿,在小路边上有个美丽的女子,眉清目秀而气质温婉。我与这位美丽的姑娘没有事先相约却能因为缘分而遇见,这十分符合我的心意……

“邂逅”这个词主要是指偶然的、不期而遇的。且带有因此而愉悦的感情色彩。

它主要指相遇的偶然性,可以用作对事件、人物的相遇,但人们经常用这个词来指带男女相遇,通常带有男女之间情分、缘分的含义。

1、男女之间的邂逅指男生和女生并未相约,无意中相遇,并产生短暂或者长久的情愫。邂逅在古汉语词典中是意外相遇,偶然遇见的意思,不包括陌生人,用在现代男女生相遇则可以是陌生人。

2、邂逅一词出自《诗经国风》,还可以表示欢快的神态。邂逅的原意是指两个人偶然遇到,这两个人或是互相认识的或是久别的亲友。

逅,汉语词语,意思是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后声。

基本信息

拼音:hòu,注音:ㄏㄡˋ,

部首:辶,部外笔画:6,总笔画:9,

五笔86/98:RGKP,仓颉:YHMR,郑码:PDJW,

四角号码:32306,Unicode:CJK 统一汉字U+9005,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辶后

汉字部件分解:辶后

笔顺编号:331251454

笔顺读写:撇撇横竖折横捺折捺 

基本字义

1 〔邂~〕见“邂”。 

详细字义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后声。邂逅:未相约而遇见)——“邂逅”( xièhòu):不期而遇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逅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6

《唐韵》胡遘切《集韵》下遘切《韵会》《正韵》胡茂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333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