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的李杜是指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的李杜是指,第1张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的李杜是指李白、杜甫。

现代一般多指李杜为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并称,也有称李白和杜甫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为“小李杜”。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李白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一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世人评价

韩愈对李白杜甫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黄锦祥对李白杜甫同赞道:“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明确提出论诗以李杜为准,他认为李杜是达到了盛唐诗歌最高境界的。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文学史中,我们曾经“目睹”过许多国民CP的伟大友(Ji)谊(Qing)。许多人曾经为李白、杜甫二位伟大诗人的友情热泪盈眶,一则,因为这二位的声名实在太盛,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站在中国文学史宝塔最顶端的男人。二则,因为杜甫为李白写下了太多赤裸裸的与自己沉郁性格截然不同的“情诗”。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飞扬跋扈为谁雄?”“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情感之炽烈跃然纸上。

当然,杜甫绝非“单恋”,李白也为杜甫回过两首诗文,即《沙丘城下寄杜甫》和《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只是从数量和情感上都远远没有杜甫那么炽热罢了。

如今,我们将两位伟大诗人并称“李杜”,其实在唐朝,杜甫和李白的关系充其量只能算做是“一个小号对一个大V的痴缠爱恋”。我们都知道,有轻重的情感难免沦为一方的相思。只有当两人拥有“情不自禁惺惺相惜”的匹敌情感时,方可认为是最稳定的情感状态。

那么,大唐文化圈中有这样“情不自禁惺惺相惜”的CP吗?

有!

他们就是刘禹锡和柳宗元。

不要告诉七仔你不知道这两位的大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很熟悉有木有?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的刘禹锡,写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很熟悉有木有?

七仔相信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听到第一句甚至不用思考立即就能靠大脑反射吟出下一句的经典诗文有木有!

说木有的打出去重读初中!初中必备课文呐亲!

李杜相识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此时,李白早已是大唐王朝炙手可热的国民偶像,跨界文学圈、黑社会、道教、隐士圈、酒场等等,连wuli倾国倾城杨玉环都要请他写诗有木有。而杜甫还只是一枚默默无闻的屌丝男士。

十一岁的年龄差,再加上身份的鸿沟,导致这段感情基本等同于杜甫追寻李白这位爱豆的追星史。

而刘柳相识时,刘禹锡21岁,柳宗元20岁。两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在公元793年相识了。这一年,两人同榜进士及第,又同年登“博学宏词科”(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之后更严格的考试,顾名思义,要求一是渊博精深的学识,二是优美恢宏的文词,总之刘柳就是灰常厉害。),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不同于李杜不平等的感情史,刘柳的相识大概是这样的↓:

刘禹锡:这位书生真是一表人才,器宇轩昂。

柳宗元:你也是一派英雄气概。

情不自禁惺惺相惜的两位青年,由此开始了牵绊一生的友(ji)谊(qing)。

在官场兜兜转转了几年后,两人一起在御史台做了同事。(当时他们还有一枚同事名叫 韩愈 。三个人关系都不错。但所有的三角关系都一样,他们之间,也如此狗血:大概是韩愈爱柳宗元,韩愈因为柳宗元爱刘禹锡;柳宗元爱韩愈;但柳宗元最爱的还是刘禹锡。改日七仔可以详细八一八。)

气义相投的好基友好朋友又成了天天见面的好同事,就这样在一起谈天说地,他们看雪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友谊越来越深厚。

又过了几年,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老皇帝唐德宗挂了,新皇帝顺宗登基。新君上任三把火,改革的大火熊熊燃烧。

因为对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地深深的不满,两位有抱负的好基友参加了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 因为他们卓荦不凡的才华,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然而,这次改革只维持了短短的180天。改革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刺史(地方父母官),在赴任途中又被加贬为司马(地方闲职),史称“ 八司马事件 ”。

刘、柳均被放逐南蛮之地,柳为永州(湖南零陵地区)司马,刘为朗州(湖南常德)司马。但二人书信不断,探讨学问。大概是那种“过去的车马很慢,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feel。

在这两个贬低,两个人一呆就是九年。在这期间,两人都写下了他们的代表作。柳宗元写下《永州八记》,他的《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刘禹锡现存的800余首诗歌和240多篇文赋中,有200多首(篇)是在朗州写的,其中包括著名的《竹枝词》,“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灰常熟悉有木有!

此外,柳宗元写下了《天说》,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刘禹锡看到之后写下了《天论》三篇加以补充。

都说三观相同的友(ji)谊(qing)最能长久,刘柳二人即是如此啊。

不知不觉间,十年过去了。当年推行一系列善政的革新派官员已经老的老、死的死,皇帝起了恻隐之心,也摆出求贤若渴的姿态。公元815年,两人奉诏回到长安。

刘柳自然是喜出望外,从贬所回京的路上,写了许多的诗歌,表达各自愉悦欣喜的心情。回京之后,刘禹锡又写了一首诗,没想到却引出了祸端。

据史书记载,刘禹锡“性格刚毅,好讽刺”,回京后看见小人依然当政,满脸的嘲讽与不屑。再次游览长安城的玄都观的时候,一时兴来,写了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读书人发发牢骚很平常,但是刘禹锡估计是发了朋友圈,很快皇帝就知道了,结果龙颜大怒,马上下诏:再贬!贬更远!

这一次,刘禹锡被贬播州(今贵州遵义),柳宗元被贬柳州(今广西)。此时,距离刘禹锡来京仅一年多时间,而柳宗元则刚刚到达不久。(你问我为毛刘禹锡惹怒了皇帝柳宗元也要被贬?因为他们是大唐第一CP啊!)

被基友“连累”的柳宗元非但没有怪罪刘禹锡,反而做了一件有情有义的事情。当时刘禹锡的母亲健在,并且已经80多岁了。柳宗元认为播州穷山恶水,太过偏远, 几次上书请求将自己的贬地和刘禹锡的互换,并说如果因为这个请求而获罪,他虽死无悔。

后来皇帝被感动,刘禹锡最终改贬去了连州(今广东连县)。

自长安南下连州和柳州,有一大段的路途相同,因而这一次刘禹锡与柳宗元是结伴南行的,一路上自然遍游诸景,诗酒相依。

从江陵下长江、入洞庭、逆湘江,至衡阳,柳宗元仍须乘船取道湘江西去柳州,刘禹锡则需策马跨山南下连州。 分别之时,两人依依不舍,几度唱和。柳给刘一连写了三首赠别诗,篇篇声泪俱下,令人嘘唏。其《重别梦得》一诗云:“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意思是说,我与你刘禹锡自同榜登第认识二十年来,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完全一样,同荣同辱,命运相同,万事相同,即使告老还乡,也希望能与你成为邻居,共度晚年。

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再难分难舍,也不得不就此别过了。只是,两位好基友没有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远了。

二人分手后四年,柳宗元便因病去世,年仅46岁。

噩耗传来,刘禹锡“惊号大叫,如得狂病”,泪如雨下,在万分悲痛的心情下为柳接连写了两篇祭文。一年后离任出粤路过衡阳,还特意来到当年与柳在湘江岸边分手的地方,赋诗投吊:“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群帆转山灭……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其思念之情,字字可见。

后来的后来,刘禹锡抚养了柳宗元的大儿子,将他视如己出。他对柳宗元念念不忘,三次写《祭柳员外文》,发誓一定要将周六好好抚养成人。

此外,他还花了几十年为柳宗元整理遗稿,编纂成集,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柳河东全集》。

“鸣呼子厚!卿真死矣!终我此生,无相见矣。何人不达使君终否。何人不老使君夭死。皇天后土,胡宁忍此!知悲无益,奈恨无已。子之不闻,余心不理。含酸执笔,辄复中止。誓使周六,同于己子。魂兮来思,知我深旨。”

情真意切,即使过了一千几百年,叫人现在读来,无不感动不已。(拿纸巾!)

有友如此,一人足矣。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326页这么说:“刘禹锡、柳宗元是中唐两位重要诗人,他们交情甚笃,才华相当,而且‘二十年来万事同’……”

我们回看刘禹锡和柳宗元的一生,虽然他们性格不同,刘禹锡活泼敢言,柳宗元沉郁多思,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但他们如伯牙子期一般,令人动容。“交情甚笃”四字,足矣说明一切。

刘禹锡和柳宗元,大唐文学圈第一CP,官方盖章,不接受反驳。

好基友,一辈子!

谢谢!

源远流长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解释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多用于历史事物的来历、由来等。一般作为谓语、定语。

正音长;不能读作“zhǎnɡ”。

辨形源;不能写作“原”。

近义词源源不绝、源源不断、源源而来

反义词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例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可谓~。

唐代诗歌史中的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李商隐和杜牧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到了晚唐时期,唐诗已经没落了,这时候李商隐和杜牧为唐诗添上了璀璨一页。所以被后人称赞为“小李杜”,可见两人在唐诗中的造诣以及贡献。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但用典相对较多,有晦涩之嫌。赞赏李商隐诗歌和批评他的人,所针对的都是他鲜明的个人风格。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杜牧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1 关于诗圣杜甫的诗句

关于诗圣杜甫的诗句 1杜甫杜甫的诗句

杜甫的诗有:《望岳》、《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又上后园山脚》《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春望》、《剑门》、《月夜》《月夜忆舍弟》《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诗圣杜甫的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别房太尉墓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将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水槛遣心二首 之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月夜 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题玄武禅师屋壁 何年顾虎头, 满壁画沧州 赤日石林气, 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 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 真随惠远游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 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 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 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 临眺独踌躇 观李固言 方丈浑连水, 天台总映云人间长见画, 老去限空闻范蠡舟偏小, 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 何处出尘氛 卷216_1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卷216_2 「送高三十五书记」杜甫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卷216_3 「赠李白」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卷216_4 「游龙门奉先寺(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杜甫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卷216_5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卷216_6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杜甫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卷216_7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卷216_8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卷216_9 「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杜甫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卷216_10 「贫交行」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卷216_11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

3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写过哪些出名的诗句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诗句出自唐朝杜甫的《偶题》,是诗圣杜甫写出的一句名言,这十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意思是说,文章是传之千古的宏大事业,而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

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句出自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慨,使全诗的意境格外雄阔高昂。

“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句诗的意思是: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臭通假嗅。

四、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诗句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你们这些嘲笑王、杨、卢、骆是轻薄为文的人,现在你们的身与名都已寂灭无闻了;而被你们哂笑的四杰之诗,恰如长江黄河一样久远地流传不息。

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

七、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诗句出自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译文] 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八、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出自唐代杜甫的《前出塞》,《前出塞》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4关于杜甫的诗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6、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7、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1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17、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8、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1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2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2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化卿》 2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3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3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 33、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3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3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37、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39、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40、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佳人》 41、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 42、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曲江对酒》 43、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曲江二首》 4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曲江二首》。

5杜甫的诗句有哪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有是故乡明。 ——杜甫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功盖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其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貑娤^鈈暧祢 2008-02-27 08:47 检举。

6李白杜甫诗句大全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和贾舍人早朝 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

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浣溪沙 杜甫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 杜甫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 杜甫

麻叶层层 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 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太多了说不过来

7求李白和杜甫的诗各20首

杜甫诗全集

「酬韦韶州见寄」杜甫

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白发丝难理,新诗锦不如。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杜甫

佳士欣相识,慈颜望远游。甘从投辖饮,肯作置书邮。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杜甫

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

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

遭乱实漂泊,济时曾琢磨。形容吾校老,胆力尔谁过。

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鶱腾访知己,淮海莫蹉跎。

「长沙送李十一(衔)」杜甫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远愧尚方曾赐履,

竟非吾土倦登楼。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重送刘十弟判官」杜甫

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滞留。

本枝凌岁晚,高义豁穷愁。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

「登舟将适汉阳」杜甫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8关于杜甫的诗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6、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7、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1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17、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8、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1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2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2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化卿》

2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3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3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

33、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3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3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37、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39、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40、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佳人》

41、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

42、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曲江对酒》

43、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曲江二首》

4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曲江二首》

9关于李白和杜甫的诗

李白直接为杜甫写的诗,评家认可的只有两首,即《沙丘城下寄杜甫》和《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全录于此。

杜甫为李白写的诗比较多,这里选的是他听到李白被流放夜郎后写的《梦李白》二首。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梦李白二首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涉及到李白的诗篇有: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 《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饮中八仙歌》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二首》 《天末怀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不见》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昔游》 《遣怀》 计十四首诗。 。

这句诗说的是李白,出自杜甫的《赠李白》。

《赠李白》

唐代: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李白也在这年秋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杜甫幸会于山东之时,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你好!你可以参考一下资料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很早就相信喜欢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李白和唐代诗人杜甫并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代表作品有

《蜀道难》《静夜思》《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等

孟浩然(689-740),本名不详{一说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特点为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

代表作品有

《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为”三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为“三别”。

作品多集于《杜工部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特点为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代表作品有

《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长相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4142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