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敏毕业于哪所大学

丁佳敏毕业于哪所大学,第1张

丁佳敏,2014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进入管理学院统计系学习。2018年以推免总分第一名进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攻读金融学博士。

丁佳敏自述就学经历:

我本科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今年20岁。我人生里初次与清华邂逅,是在合肥一中学习的高二暑假,那时我获得了清华大学暑期学校的入学机会。当年那个蝉鸣不绝的夏天,在清华园度过的一周时光,令我难以忘怀。

风景如画的校园,庄严巍峨的图书馆,亲切可爱的清华师生,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这一切也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名叫清华梦的种子。

本科期间,感谢中国科大少年班自由选择专业的学制,让我有机会选择喜欢的专业,进入统计系,并努力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在那里,我遇见了无数比我年轻、比我聪明、比我有才华的少年。

可是,少年班的光环虽然耀眼,背后却是大家无尽的付出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清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和喜欢什么,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我对未来懵懵懂懂之时,我了解到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作为原先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五道口金融学院是国内最优秀的金融学殿堂之一,肩负着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金融领袖的使命,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进步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胸襟与使命感深深吸引了我,也使我对这里开始心生向往。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一个国家的金融和经济水平,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脉。而金融也少不了数学和统计作为理论基石,自己本科学习的知识在金融学方面也并非全无用武之地,反而收获了更具实践意义的土壤。因此,我也产生了向金融方向继续学习的想法。

很幸运的是,大三暑假我收到了五道口金融学院直博生项目的夏令营录取通知。初次来到五道口小院,这个金融学界的翘楚,我深深被这里的庄严肃穆所震撼,而院子里亲切的老师、学长学姐们又令我倍感温暖。感谢五道口接纳了年少的我,我也必定会在不远的将来,用奋斗感恩五道口对我的信任与栽培。

开学以来,五道口丰富的学术和业界资源都令我震撼不已,小院里的老师们实力超群,和蔼有加,同学们也个个出类拔萃。我希望自己未来可以在这里系统扎实地学习金融学专业知识,多与大家交流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同时,清华五道口国际化的战略思维也大大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我也会牢记“胸怀天下,经世济民”的职责,开阔视野,争取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作为小院的直博生,很幸运自己将有五年的时光在这里学习、生活。无论春夏秋冬,五道口小院都在这里静静地伫立,守护着她的学生们,引领着他们成长。我会好好珍惜五道口所给予的一切,脚踏实地,诚信为人,严谨治学。

有人一出生就身陷困境之中,经历了痛苦的岁月,但是他们没有为这阵挫折所打倒,也没有因为愤恨和自私抛弃自己的家庭,他们选择用努力去实现逆袭,用大爱去拥抱未来,他们坚毅的灵魂带他们一路飞离贫苦的原生家庭,走向成功。

洪战辉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家庭情况非常贫困,父亲有间歇性精神病,不能劳动,而母亲也非常的柔弱,洪战辉和妹妹在这样的环境里艰难的成长,直到他12岁的时候,他的妹妹意外身亡,洪战辉全家都弥漫在分外悲伤的氛围里,洪战辉的母亲丧失了最爱的孩子,更是觉得自己的下半生都没有了指望,好在洪战辉的父亲捡到了一个女婴,这个女婴来到了家中,弥补了离世妹妹留下来的缺憾,母亲和洪战辉都非常照顾这个女孩,洪战辉也完全把这个女孩当成了自己的妹妹。

洪战辉13岁那年,母亲偷偷地离家出走,离开了这个贫穷而困苦的家庭,洪战辉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四处卖力打工,辛苦赚钱的同时,还不舍得放弃自己进行到一半的学业,他内心是非常希望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毕竟他才十几岁,人生无限可能。

在这样的艰苦奋战里面,一切初露一丝曙光,那是2003年,洪战辉高考考上了一个湖南怀化的专科学校,他决定还是延续自己之前的奋斗传统,一边打零工一边继续自己的学业,不过这一次他不像之前一样,在离家不远处上学,而是要远远的离开家乡,妹妹留守在家无人照顾,洪战辉第一年放假回家,发现妹妹竟然被饿得瘦骨嶙峋,他为自己忽视了妹妹的抚养问题而愧疚不已,于是他决定上大学的时候,也要坚持把妹妹带在身边。2004年,洪战辉坚持带妹妹上学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传播,感动了许多人,也让人们知道,在这一片混沌的世界之中,还有这样一个人,他坚守着平凡的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肩负家庭,去拼搏未来,慈善机构和社会公益纷纷对他捐款,改善了他的家庭条件。

而洪战辉也很感激这些好心陌生人的捐赠,他不愿意辜负了他们热切的希望,所以他一直专注投身于学业之中,这一次他实现了从专科学校到中南大学的飞跃。后来的洪战辉作为985大学硕士光荣毕业后,回到母校做了一名老师,还在教师岗位上邂逅了一段良缘,成家立业,过上了平淡幸福的生活。而他的妹妹也经过多年刻苦学习,考入了大学。如今15年时间过去了,兄妹二人都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李白 小时候逃学 受了“只要工夫深 铁杵磨成针”的启发 从此发愤读书

[感悟] “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没什么不可以”。李白小时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 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周处 周处自新 原本是个坏人 后来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改邪归正 成了一个学者。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自己的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华盛顿 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陈景润: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誉。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学生,你们有什么样的志向啊!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立志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一生才有意义。

周恩来小小的年龄,为什么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俗话说,从小看大。周恩来小的时候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他又善于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渐败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华腾飞,下面,我讲几个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北部的淮安县。这里位于淮河和宋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是一片水草丰盛的草原。

周恩来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绍兴人,后来在淮安县当师爷,到晚年才捞到一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迟迟不离位,拒不交印。周殿魁正式走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业就逐渐衰落。

周殿魁有4个儿子,周贻庚、周贻能、周贻奎、周贻(),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排行老二,老大周贻庚一直在沈阳做小职员,他的父亲也在外面做事,挣钱都不多。老三周贻奎长期有病,老四周贻(),是周恩来的养父,二十几岁去世。

周恩来有3位母亲:生母万氏,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3位母亲对他都很好,对他都有重要的影响。生母万氏教给他处事,养母给了他启蒙教育,乳母主要教他做事。

生母万氏,万冬儿,是淮阴县一家大户的女儿。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是淮阴县知县,但在周恩来出生后不久就病逝了。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从小跟着外祖父经常出入于官府大户,见过大世面,在周家也是她支撑门户,善理家财。周家逆运败落,但终究是有名望之家,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迎来送行,求人办事,万氏都办得井井有条,体体面面。生母万氏处理这些应酬时,总把周恩来带在身边,使他增长了许多见识。后来,周恩来身为总理,日理万机,是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大管家。这里面有生母万氏的熏陶。养母陈氏知书达理,是周恩来的启蒙老师,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从小陈氏教他念书识字,5岁就学儿歌和唐宋诗词,万氏还给他讲“窦娥冤”、“西厢记”、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周恩来对养母的感情甚至超过生母,他称养母为娘,称生母为干妈。养母陈氏去世后,周恩来写过一篇《念娘文》,满怀深情地说道:“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慈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继承过来的。”周恩来从乳母那里学习了家事,让她了解了农民的生活。蒋妈妈是个“粗人”,但是她讲的话周恩来很爱听。她给周恩来讲了许多家事,告诉周恩来从播种稻种到舂大米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瓜是怎么用瓜籽种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不走路,总是让人用黄包车拉着走。有一年冬天,周恩来还按蒋妈妈说的把一把瓜籽种在花坛里,天天浇水,就是长不出苗来。周恩来去问蒋妈妈是怎么回事,原来,要到春天种才行,冬天怎么能种呢?第二年春天,周恩来又将瓜籽种下,果然出苗了,还结出了几个大南瓜,周恩来高兴得很。后来,周恩来回忆说:“我的妈妈把我带到大运河她自己的家里,我从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周恩来在天津读书时,蒋妈妈不顾行路艰难,还去看望她。周恩来高兴极了,陪蒋妈妈在天津到处去看看,临走时送她一个搪瓷碗,请她保重身体!

1907年,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得了胃癌,不幸去世。1908年,养母陈氏也患肺结核病逝。那时,周恩来刚满10岁,父亲又远在他乡,不得不像成年人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含着眼泪葬送了两位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周家本来经济状况就不好,加上给两位母亲治病、安葬,又花了不少钱,周恩来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把家里值点钱的东西都当了出去换钱维持生活。东西当净了,又硬着头皮向亲戚借钱。可有的亲友在周家兴旺时常登门拜访,如今周家败落了,却没有一个人帮忙,世态之炎凉使周恩来很有感触,真是“贫居闹市无人向,富在深山有远亲”。

周恩来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他把自家花园改成了菜园,种上了玉米,南瓜和豆角。当时他还很小,没有锄头高,但是他不怕吃苦,辛勤耕耘。秋天,玉米和南瓜都长得好大好大,成了一家人的主要口粮。人民间的贫富之分,使周恩来认识到是社会黑暗造成的,从此,萌发了反封建的意识。

周恩来12岁那年,大伯周贻庚托堂伯周贻谦把他带到了沈阳。大伯父一直单身在沈阳,大伯母远在天津,周恩来来到沈阳,大伯父非常高兴。他喜欢喝绍兴黄酒,常常让侄儿陪他喝几盅。

周恩来来到沈阳是夏天 ,可是这里与家乡的景色大不一样,看不到美丽的岸柳,看不到无垠的绿浪,只看到那稀疏的野花。本来,大伯父要让他在沈阳读书,但是学校在修道,先让他去堂伯父那儿的银岗书院读了半年,然后进了沈阳的东关模范学校,一学3年。

东关模范学校是一所新学堂,开设的课程不少,有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物理)、英文、图画、歌唱、体操等几门课,既学经书,又学西方的哲学,周恩来喜欢。学校里有钱人家子弟多,周恩来虽然家境不好,但学习非常刻苦努力,经常名列前茅,可以说是德才兼备,德智体全面发展,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在东关模范学校的3年,周恩来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上课专心听讲,遵守纪律,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进步很快,各门功课成绩都不错,特别是作文、书法和英文,每学期他都名列第一。他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让全班同学传阅,有的作文,比如他写的《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一文,立意新颖,论述精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因而轰动了全校,并在全省举办的教育成绩展览会上展示,还收入《学校国文成绩》一书。有一位历史教师高戈吾,发现周恩来聪明、勤奋、爱国、求上进,非常喜欢他,经常借给他一些反映历史上热心变革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著作。周恩来先后阅读了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和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他还在课外读了《离骚》、《史记》、《汉书》等历史文学者作,他特别赞赏《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周恩来得到许多教师的赞赏,如国文老师在他的作文上批语:“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还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为这样的学生,就是呕心沥血也心甘情愿。”

在学校里,周恩来生活非常俭朴,每天,他就带两个“火烧”上学,穿着十分朴素,夏天总是穿一件白长衫,冬天,也只有一件单薄的青年袍,外面罩一件洗白了的兰大褂。但是,他对别人非常关心。有一次,周恩来去打开水,看到烧火的校工吴老头病在床上,他急忙走到床前,端水喂药,而且,还掏出自己仅有的8个铜元说:“您用它买点药吧!”吴老头知道周恩来非常节约,连买书的钱都是从嘴上省出来的,就说:“孩子,你来看我,我就很高兴了,你的生活也不宽裕,我怎么忍心收你的钱呢!”周恩来诚挚地说:“大爷,你别客气了。你快点治好病,让大家喝上您烧的开水是最要紧的啊!”吴老头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老泪纵横。

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期间,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一开始他从淮安到沈阳很不适应。冬天,那里是冰天雪地,北风呼啸。别的同学在外面玩得非常高兴,可是他却宁在火炉旁,他想,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振兴中华岂不是一句空话。于是,他下决心好好锻炼身体。

他每天早上从家跑到学校,下午放学再从学校跑回家,从不间断。当时,都是土路,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身泥。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吹得喘不上气来。他还积极参加体育课,踢球,打拳,做体操,还用冷水擦身,他最喜欢的运动是踢“熊头”。这种运动和踢足球差不多,但当时条件差,连球门都没有。在球场上他勇敢得像小老虎。有一次,他们这个班输了一个球,有的同学垂头丧气,周恩来说:“没关系,咱踢球不是为了赢几个球啊!”那个同学不理解:“那是为什么啊?”周恩来说:“我们踢球,最主要的是练好身体报效中华啊!只要能煅练好身体,输几个球算得了什么!”

在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期间,有一件事对周恩来影响很大。

周恩来一个叫何殿祯的同学家在沈阳郊区的魏家楼子,这个地方是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战争的战场。 1911年暑假,何殿祯邀请周恩来到他家过暑假,周恩来本来想利用暑假多看些书,经过一番考虑,周恩来还是去了魏家楼子,而且连续3个暑假都是在那儿度过的。魏家楼子在沈阳郊区,它南面沙河的南岸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魏家楼子村后的山上还有俄国人立下的石碑,村东头的烟龙山上有日本人建造的水泥塔,残垣断壁上还可以依稀看到当年激战的累累弹痕。

何殿祯的爷爷是一位富有正义感,忧国忧民的私熟先生,非常喜欢周恩来这个爱读书的孩子。这位老先生还带着孙子陪周恩来去了烟龙山,讲述了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日俄战争带来的苦难。日俄战争的悲惨情景使周恩来震惊。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宁静的村子里突然传来了声声狗叫和阵阵枪声。日本兵和俄国兵在这里打起来了。日军在烟龙山设了指挥部,村里的房子被俄国兵放火烧了,乡亲们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亲被俄国兵活埋了,何媳藏在萝卜窖里也没能幸免,被枪杀了。何老先生做梦也盼着祖国强大,满怀热望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我老了,要说有什么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将来使国家强大起来!”何老先生还和周恩来对对子,他说了上句:“不为列强之奴仆。”周恩来想了想对了下句:“誓做中华的主人。”何老先生听了高兴地说:“好!好!绝好!”何老先生从周恩来身上看到了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周恩来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激发了“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热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伟人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这鸿鹄之志。

岳飞 精忠报国是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教育岳飞从小立志报效国家。

林肯 林肯的台阶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家境极为贫穷。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亲南希在林肯9岁那年不幸病故。但毫无疑问,她用坚强而伟大的母爱抚养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未来。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成人大有作为的。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 霍金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大概是晚上九点多的时候,我的友人兼大学时摄影协会的会长突然告知我“胡遂老师因病去世”的消息,还附上了微博截图。我听到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第一在我印象中胡老师还是个很年轻的老师,第二这是我在母校湖南大学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宁可信其无不愿信其有。

等夜半回到家中,在掌上长沙、澎湃新闻、凤凰新闻都看到了胡老师去世的消息,再经文学院的友人确认,才不得不接受,恍然间睡意全无。翻阅微博,不少母校同窗都言及胡老师是大学最喜欢的老师之一,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才发现今夜无眠的不止我一人,可能是天涯海角。

我不是文学院的学生,只上过胡老师的一门选修课,和胡老师没有课外的交集,没有聊过一句天,没有一丝半点的私下交往,和很多上过她课的普通大学男孩一样,胡老师不知有我,我心中总怀着一丝尊敬。

我毕业后,常有学弟学妹问起,湖南大学有哪些选修课比较好,我常常回答:“有位姓胡的老师,是湘军名将胡林翼的后人,讲文学方面的课颇有情怀,她的课可以去听一听。”

胡老师是位在湖南很有名望的学者,但更让我们这些学生尊敬的还是她是一位良师。

胡老师的选修课备受大家喜爱。

在湖大,一门选修课想要成为热门,往往都符合三个要素:学分给的多,上课不点名,期末不考试。但这样的选修课一般被选时热门,上课时冷门。可胡老师的课不仅符合上面三个要素,还经常爆满,只因为胡老师的课还做到了一点:上课有意思。

我大学时选的是胡老师的唐诗宋词鉴赏课,有一次上课时间临近中秋,讲到以“月”为主题的古代诗词,老师讲课讲到一半突然跑出去看了下,然后回来跟我们说:“同学们最近网上有个小故事,是讲夏目漱石的,说是他在学校当英文老师的时给学生出的一篇短文翻译,要把文中男女主角在月下散步时男主角情不自禁说出的"I love you"翻译成日文,学生翻译成“我爱你”夏目漱石说,日本人怎么能这么说呢?翻译成今晚的月色很美就够了。我刚看了一下,今天的月色也很不错,所以我们提前下课,大家出去赏月吧,也别忘记给自己想念的人打个电话。”

这件事情,我一直记得很深,后来不止一次写进了自己写的小说里。

回忆起校园里的生活,很多事是我不喜欢的。

在湖大的那些年里,求学于一个工科学院,和诸多风花雪月的浪漫无缘,经历过一些青春岁月起伏,大多是梦想照进现实。校园并不是浪漫的场所,也不是象牙塔,它只不过是一个小社会,在大社会里人们争夺的名利财富,在这个小社会里依然你唱罢我登场。每一次奖学金的争夺,每一次学生会的选举,每一次各种名额的互不相让,每一次各种活动中的暗箱黑幕。就像某个小说里曾说的那样:明明都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明明都还是最好的年纪,却偏偏要故作老成的扮大人。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古时为民生立命,为天地立心的读书人不在了,民国时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怀抱着书生意气的读书人也不在了,现在的岳麓书院,迎来了一批批游客和下课后约会的小情侣,更多的还是在为前途,为成绩,为工作,为金钱而努力的年轻人。

我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哪个走进大学的人心中不曾怀有点理想?只是日子久了,有些热血就凉了,但也有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人不是么?

而老师们呢?很多老师或许真的专业水平很高,研究做的很牛,可走上讲堂讲的课却是对着PPT或者书本照念。我的很多研究生学长学姐们从不把老师叫老师,都叫做老板,因为他们跟着老师是要做项目,做项目有钱拿,而从事的更多的是“科研体力活”。甚至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本科生的课程,博士生能带出论文,研究生带出来做项目有钱拿,而很多本科生的课,只是因为学校有规定当老师每学期必须教多少节本科生的课。甚至有些教授自己开了一门课,挂着他的名字,但除了最开头的那一节是他本人,其他都是喊的年轻老师或者博士生代课。

上多了这样的课,忽然间你遇到一个像胡老师这样讲课有意思,名气又高还总能亲身到堂的老师,还是这样的有情怀,能不感动么?就像微博上常看到的那句话:“不是自家有多好,全靠同行衬托。”

终究是读书人,总要图个心安理得。

说来胡老师固然很好,但湖大优秀的老师也并不少,但有多少在经历了职称论文的年年考评,在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讲了无数遍讲烂了的课后,蝇营狗苟的追求着“六便士”的时候还有那份心气和情怀去留意到“今晚月色很美”让学生们别忘了给想念的人打个电话?

胡老师的那堂唐诗宋词鉴赏讲的主题是月,那也是我上过的最好的一堂文学鉴赏课,因为古时月亦是今时月,明月照古人照今人也照心上人。

我是2009级湖南大学的学生,我和我的同学们毕业后也都各自奔向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混的好的或许已是一方精英,或许已是一企老板,还有不少和我一样,虽然默默无闻,但也在很多有需要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光和热。

但我相信我们都有同样的经历:被社会的潮水一波波的拍打敲击,见了更多象牙塔里见不到的黑暗,对原本讨厌的事物习以为常,曾经无数嗤之以鼻的事情现在觉得司空见惯,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自己还安慰自己这就是长大,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上班,回到家中累成了狗却不知每天为何。

我大学毕业后常记起还在母校时的一些美好事物,比如南校的雪北校的樱,这便是“四年樱雪三两事,南有雪来北有樱”,又常记起岳麓书院的那副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可我最常想起的还是那个晚上,胡老师说今晚月色很好,大家不妨出去一起赏月。

胡老师走了,但我没忘记那天晚上的月色很美。

纪念胡老师,愿所有上过胡老师课的孩子以后无论在人生的哪个岗位,心里都能有着一轮明月。

敬爱的L老师:

癸巳年五月下旬下午一时许,适逢XX大学XX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中场休息之际,于走廊处,竟与老师“邂逅”。老师容光焕发,妩媚姣好,见人常把眼睛,眯成一条灿烂的线。这一幕,虽时光流转,却难以忘怀。一时间,心头澎湃处,仿佛酿出一条不言而喻的情感湾流,曲曲折折,尴尬在记忆深处。个中感触,需人细细体味,于是我当时,唯有俯首讪讪地笑。

回忆处,曾记得初时诸多同窗,于教学楼等待老师驾临。时间渐以过半,唯讲台空缺主人。老师未曾谋面,我等苦苦守候。意兴阑珊之际,遂闲书翻起。不多时老师莅临,宛如琵琶半遮面,虽姗姗来迟,却终于闪亮登场。

老师后至,却风采不减。聊聊数语,即令全场之嘈杂荡然无存。环顾上下,一再说明行车过程之波折,言必称与学院管理沟通不畅。老师化逆势为顺境之手法,着实令人叹服。我等于后来学习生活中,老师曾多次向学生灌输细节与理念,想来必定也应表里如一,躬身实践。老师迟到已逾半晌,却未曾有丝毫歉意于其中,只是将原委锁定它处——这话想来可以谅解;然原因绝非关键,姿态方为重要。

老师若是自视与学生平等,自承失误,意义必将深远。由此向后推及,遥想不久前,某两位同学考试迟到,其事后所经历之不堪与波折,引人深觉遗憾。我自是认为:严谨规范,固然可表明老师法令森严,然则若能始终如一,亦能彰显老师慎终追远。可惜内外两套标准,并行不悖。老师于人苛刻,待己宽容。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

想当初每一节课均感诧异与困惑。老师治学方法之奇特,竟时时可体现创意与构想。唯有顽冥不灵如我者,悟性之低,终不能领悟其中于一二。您让学生轮次作自我介绍,逐个儿在前台讲述授课流程;或是班级内分组,组内分区,区内划片,片内选人,而后自行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讲解;又或是,命同学各自扮演角色,饰演访谈情景。老师确实可爱,偌大庄严研究生院里,学术气氛浓烈课堂上,回回上演素质拓展训练,处处体现人文教学观,这一切都很美妙。

可惟有一点:我实在无法从每一节课中,获取任何连贯性、逻辑性、系统性相统一的学理知识,更无法在学习、吸收、反省过程中,有条理地把每一环节融汇进来;倒是您天马行空之奇思妙想,波澜壮阔之激情飞跃,样样翻新,处处难料,让我于措愕之际,穷形尽相。实在为自身才疏学浅,深感万分惭愧。

或许身为学生乃是原罪。仿佛据此您即可漫不经心,不必认真,仿佛据此即可无凭无据,理所当然;又仿佛听您授课,是服用一剂大补中药:安宫丸,亦或灵芝草之类,吃不好也吃不坏,舒筋活血,延年益寿,疏肺润气,清热解毒,可以毫无原则地随意尝试。老师自诩为研究生素养塑造者,却总是凭借着牤牛踏入瓷器店般地义无反顾,任性恣意,毫无顾忌地改换每一堂课之样式。这样说来,难不是有一点不负责任?

真实的理解正在于:老师对自己传授的每一节课,多半未详加准备,而每一道别样风景之设计,都不失为一处障眼法;这障眼法,总可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这样便可转移丧失质疑能力的部分同学注意力,使其流连于课堂形态,或仅看重外在包装,至此,老师虚空之底色,遂完好无虞。老师混淆视听,以假乱真,难不成区区课堂上,亦有着久违了的权谋算计不成?

老师上课未尝不欢迎气氛高涨。因为环境之浓烈,正好可抵消冷场之尴尬。可是也需有一前提,即:此种热络,必须由您亲自主导,方可安心。而未经批准的热闹,突如其来的欢笑,假使老师未曾授意,或始料未及,我等必定被其中一则看似突兀诡异的理由,在劈头盖脸中伤得体无完肤,而且这样理由的背后,也必定耸立着极为恢弘壮阔的理论性依据。

我想之所以如此,一则是掩饰老师领导角色缺位的寂寥,二则是对破坏既定潜规则的惩戒。老师课堂当真能够严谨规范,应明确规定与章法;大家若违背课堂纪律,有法可依之下,咎由自取,亦怪不得他人。

然而我辈上课内心之疲惫,精神之憔悴,正在于这样的规则需要执行的时候,忽然间倏忽不见;不必介怀的时候,却猛然间腾空飞起。天地淼淼,虽也壮阔,却实不知这其中规则,究竟何时奏效,何时可以忽略不计。

唯一的尺度,正在于老师内心之旦夕祸福、情绪之阴晴圆缺,方可决断:宽容处,天地广阔,任由驰骋;狭隘处,穷途末路,如履薄冰。于是乎大家进退失据,上课遂演绎成望闻问切般地小心翼翼,生怕逾越雷池一步。

老师不能纾解心怀,于学生点滴错误之际,常作过多解读,且恼羞成怒上纲上线,显示您见微知著、于一粒沙中管窥世界之本领。大家本已局促,却还要在课堂,领受您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式地管理尺度,何其不幸!

初选导师之际,心怀期待,以为学术道路由老师引领,势必幸甚。然名单一经公布,其中所不周全者,老师取之弃之,竟着实犯难。最终老师竟直言若干人等,能入围绝非素质过硬,实乃勉为其难;更甚者,便是提出典型、颟顸比对。其中优秀者,大家自是于内心有所体认,不必刻意明示。

可您一意孤行,将选与不选,说得入情入理。可惜对于落选者,到头来镜花水月,无从回旋。自己独对,仍难言羞愧;旁人面前,更是情何以堪。亦不知老师于内心,能否考虑万全于一二;再者,老师言及其中优秀者,又岂不是无端为同学关系,系牢妒忌心结?双方本属善类,却生硬被拖入矛盾漩涡,何其无辜!

老师本是学教育出身,于美利坚某克莱登大学荣获博士头衔,想来得功名久矣。倘若大学教师不算事业,以江湖心态对待也无妨:大家三年间彼此合作:一方借道教学,乘机上位;一方通过上课,混迹文凭。彼此心照不宣,你情我愿,想必也得过且过。考评时,履行程序与过场;答辩时,给予关照与提携。大家相互眷顾,彼此帮扶,必能相安无事,平稳走过人生一段旅程,演好一出完满的戏。三年间,也说不定心情舒畅。我辈当然愿意于毕业时一身清爽,神情泰然,讲说老师昔日诸多风采。

可惜老师在我辈就读时,于人才培养毫无诚意。听闻小道消息,老师每次教诲,皆有詈骂相随,不知然否。老师学生,各有千秋。十根手指,非一般整齐,此乃常理,更不敢奢望老师平等对待。有人冰雪聪明,有人勤勉踏实,有人练达精干,有人秀外慧中,此等优点,自不必说。

然周身无让老师赏心悦目之处,是否即意味着,其人之尊严,可以肆意践踏与凌辱?听闻老师答辩之后,肝火怒盛,雷霆万钧,竟口不择言。论文本是硕士毕业应有之义,如若老师当真欲求其学术成果,何不加以平日之功,悉心呵护,行精卫、愚公之能事?

又或,老师明知论文答辩不过一场闹剧而已,何以如此认真、于师生缘分将尽之时,骇然作此盖棺论定、作此令人难以挽回之评判?虽当头棒喝,亦毫无助益。老师聊发神威,伤人若此,竟成学生一生梦魇;而今分别,犹惆怅忿然,实不知其人今后何以自处。

旧事闲谈,其中多有冒昧,亦难言老师当初心迹。不过依稀还曾记得: 去年年初实习之际,偶然遭遇老师。其时老师身着朴素,宛若村妇,形貌随和,笑语嫣然。于此可知老师,仍属斯世凡人,与平日所观,亦大不相同。

今日书写此文,并非指摘老师言行于万一。只是说,人生片段之不经意侧面,往往裸露出最为真实的内在。价值混乱精神纷杂之年代,人人皆有难言之苦。想来纵为人师者,亦难能免俗。是故互谅之心,且应存之!愿您今后深切体味,表里如一,勿令后辈学人有所负累。

伏祈鉴察,且恕宽宥。

学生再拜,嘱望安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4813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