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救赎自己,圣人普度他人——《肖申克的救赎》

强者救赎自己,圣人普度他人——《肖申克的救赎》,第1张

生存需要自由,生活需要希望。20世纪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银行家安迪因涉嫌杀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锒铛入狱。自此,安迪开始在这座被称为肖申克的监狱中找寻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并策划了一场长达十九年的逃亡……这便是**《肖申克的救赎》所叙述的故事。

《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该片改编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谭》中收录的同名小说,其中涵盖全片的主题是“希望”,全片透过监狱这一强制剥夺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体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影片的结局更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宣泄。

《肖申克的救赎》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片子,没有动作,没有特技,甚至没有美人,却依然能深深打动观众,并历经十几年岁月洗礼却魅力不减。那么它究竟靠什么吸引我们呢?

一、救赎——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在西方语境中,救赎是一个带有很浓宗教色彩的词语。指为陷入罪孽的灵魂,付出代价,给予其真正的解脱和光明,使其灵魂得到净化。

而影片中的救赎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男主安迪本身是需要被救赎的人,虽然在法律层面来说安迪是无罪的,因为他并没有直接杀害妻子和她的情人。然而他不懂如何表达自己感情的性格却将妻子推远,最终落入被人杀害的结局。并且影片的开头也展示了,在汽车内喝醉并掏出手枪的安迪,对于妻子的不忠确也有动过一瞬间杀戮的念头。安迪对妻子于心有愧,所以他刚到监狱时并不像其他犯人一样绝望胡闹,反而十分淡然地接受了囚徒的命运,踏上了自我赎罪之路。

而另一方面,安迪同时也是救赎者,他救赎的对象是肖申克的其他犯人——他的狱友们。肖申克里的犯人们都很有意思,由于自私和麻木,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有罪。因此,在臭名昭著的肖申克监狱中,甚至流传着“肖申克没有一个人犯罪”的荒诞说法。

然而安迪的到来,却为这些犯人们的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些改变:他每周写两封申请信,整整坚持了六年。最终州政府给予回应,资助安迪在监狱中扩充了图书馆,让狱友们在罪恶横生之地也能享受阅读的美妙;他还亲自开班授课帮助不少人拿到了中学文凭;甚至冒着被毒打的风险用喇叭奏放《费加罗的婚礼》,让美妙的音乐响彻整个监狱广场。当镜头缓缓划过正在广场上的犯人们和狱警们时,所有人都静立当地接受音乐的洗礼,抛却心中的愤懑与怨怼,全神贯注地享受这片刻的美妙。

安迪凭一己之力改变着肖申克监狱,给这个原本充斥着黑暗与丑恶的地方,带来了光明、文明与希望。

二、人性之韧

虽然愧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愿意接受被误会、被扭曲的命运,一辈子困在这所监狱里,做狱长的洗钱助手。所以安迪用一把小榔头,近20年的时间,在人身控制极为严格的法西斯式监狱,挖出了一条逃生的小隧道或许叫敲凿出了一条小隧道更合适,那个榔头实在太小了。这难道不是体现了人的韧劲吗?当然这样的结尾也紧紧照应了前面所说的救赎,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赎”最终成功了。

三、希望与自由——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让你自由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寸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自由是什么?这很难定义。而在肖申克,自由的概念也是相对的,绝非是单纯的刑满出狱。

自犯人们来到肖申克的第一天起,典狱长便说过“把灵魂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从鲁莽少年到耆耋老人,日复一日的监狱生活,使得犯人们习惯了这种被囚禁管束的生活。用瑞德的话来说便是“被体制化了”。别说对自由还有野心和向往,当在肖申克中蹉跎了半辈子之后,离开了这些所谓的规则和秩序,犯人们压根不知道怎么存活。所谓“自由”,不过是在高压生活之下偷得的一时喘息。

在监狱图书馆中呆了五十年的布鲁克斯,为了不被假释,竟想通过伤害狱友的方式来达到继续留在监狱中的目的。假释之后,由于根本无法在高墙之外的另一套生存法则下生活,可怜的老布鲁克斯选择了悬梁自尽。

尽管睿智如瑞德,出狱之后也悲哀地发现,自己连撒尿都要向经理报告,否则一滴都尿不出来。

而安迪之所以是强者,就在于他即使身处如此压抑的环境下也从未放弃对自由的向往:从他第一次用小榔头敲击墙壁时,就注定是那只关不住的鸟儿。即便是在面对“三姐妹”的欺凌,狱警残忍的棍棒,甚至在典狱长将翻案的希望全部切断的情况下,安迪也从未放下过他手中的小榔头,那是他通往自由的钥匙。

“自由”二字对安迪来说并非是印在T恤上的Slogan,他夺取自由的手段也充分展示了其过人的才华与毅力。

能力即自由。除了利用地质知识十九年来日复一日地挖掘隧道之外,他还凭借自己对财务知识的精通,帮狱警报税获取信任,帮典狱长做假账洗钱。甚至利用制度的漏洞捏造了一个完全不存在的人——史蒂文先生。最终利用这个身份扳倒典狱长,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在影片中,我最难忘的一个画面是安迪通过帮狱警避税为朋友们赢得了每人三瓶啤酒作为报酬。而只有安迪一人没有喝,他倚靠在天台,看着喝酒的朋友们。傍晚的余晖洒落在脸上,半眯着眼睛微笑着。那一刻“阳光洒肩头,仿若自由人。”那一刻的安迪是幸福的,他通过劳动赢得报酬,拥有了片刻的尊严。

而驱动安迪不断追寻自由的力量是希望。在这个地方,有希望是好事也是坏事,正如其睿智的老友瑞德所说:“在监狱中还心存希望,也就意味着要日复一日承担起希望破灭的痛苦,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心理折磨必将成为其苦闷的根源。”好在安迪不信邪,他的希望清晰为具体,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芝华塔尼欧”——一个位于墨西哥、太平洋边上的小村庄,那里的海水像梦中的一样蓝。他要在那里度过余生:在沙滩边上开间小旅馆,买艘不值钱的旧船回来,将其翻新,载着客人们出海钓鱼。这个在别人眼中虚无缥缈的希望便是安迪十九年来的精神支柱和绝处逢生的力量。

逆风翻盘的安迪最终如愿以偿:逃离肖申克,检举典狱长的罪行;取走典狱长贪污的黑钱——37万美元,作为十九年冤狱的补偿。随后开着跑车驶离美国,拥抱美丽纯净的太平洋,获得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自由。

影片结尾,瑞德出狱,找到了安迪和他约定的大树下的钱和信,两人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滨重逢,从此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想一切正如安迪所言: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凋零。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逆境都不要放弃自己,就心系希望,去寻找自由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所以即使始于黑暗,也该心系光明,前路茫茫,你又怎知邂逅的究竟是荆棘还是花香?

英雄联盟这个游戏可谓是最近5年最火的游戏,没有之一。这个游戏的火爆程度放到整个游戏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在国内网咖中看到最多的游戏就是这个英雄联盟。英雄联盟是由美国拳头游戏(Riot Games)开发、中国大陆地区腾讯游戏代理运营的英雄对战MOBA竞技网游。游戏里拥有数百个技能各异的英雄,让游戏可玩性大大增加。而且英雄联盟还发展出了全球范围的赛事,更是在2018年加入了亚运会。李青则是英雄联盟中人气最高的几个英雄之一。

李青背景故事介绍他是来自艾欧尼亚的守护者,年少时期他性格张扬,喜欢和人比武。有一天一个来自古老禅院的武僧让李青跟随自己习武,从此李青白天就在禅院干起了杂役的工作,晚上自己就钻研武功,终于有一天他在不经意间闯进里禅院的藏书阁,发现了一本古老的功法,慢慢的李青掌握了功法。再一次比武中李青直接踢瘫痪了自己的师傅,李青非常懊恼。

之后李青独自下山开启了自己的救赎之路,他想多做善事完成救赎,在这期间他邂逅了来自弗雷尔卓德的野人乌迪尔乌迪尔和李青可谓是一见如故,从此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两人更是不断切磋武艺,共同进步。

二人在游历世界的时候,乌迪尔发现了自己的家乡在受到德克萨斯阵营的进攻,二人就开始保卫家乡,抵抗德克萨斯的进攻。因为李青能力太过强大,在抵御了进攻的同时也给家乡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李青也渐渐的明白了自己的力量需要静心冥想,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之后李青回到禅院开始长久的冥想。以上就是李青的背景故事介绍。

爱上一个得不到的人,一定记住,不要让自己走到尽头,即使不成爱人,也不要成为仇人。

爱上一个得不到的人,不要后悔,也不要觉得是他不够爱你,相识一场,也是一生的缘分。

爱上一个得不到的人,要告诉自己,能遇见这个人,能爱上这个人,你的一生就是无怨无悔的。

爱上一个得不到的人,把电话删了,把微信删了,把所有的****都删了,只把他留在心底就好。

爱上一个得不到的人,也许以后想见都难,也要让心存感恩,默默的祝福他,他的幸福安好就是你的心愿。

爱上一个得不到的人,今生今世的离别,是为了来生来世的相见,希望下一辈子你未娶,我未嫁。

有些人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总是不甘心放弃追求。有些情明明知道覆水难收,却还是不相信苦苦挽留。爱上一个得不到的人是很痛苦的,放逐一颗收不住的心是很绝望的。除了漫长的等待就是难言的寂寞,一直盼到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得到的依然是冰冷的清泪。问世间情为何物竟让人如此折磨。

其实爱的涵义有许多种,有的爱享受过程而不要结果;有的爱如影随形却虚无缥缈;有的爱是愉悦的,而有的爱却是痛苦的;最终爱到最后只有两个结果:一是遥遥无期的煎熬;二是生死相依的厮守。

爱上一个永远得不到的人,救赎自己的办法很简单:把自己的付出看成一种无私奉献,把情人的遥不可及理解成雾里探花。或者学会自我安慰:一场 游戏 一场梦,走出梦境依然是艳阳天。

结束语:聆听花开的声音,读懂迷路的人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爱上爱而不得的人,如何救赎?

爱情确实是个奇妙的东西,总有那么一个人,原本只是生命的过客,却成了生命中的常客,总有那么一份情,原本不该有任何瓜葛,却成了放不下的牵挂。

这就是缘分,缘分的起灭仿佛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佛说: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或许,每个人生命中的遇见都是前世的注定,到了今世才有机缘的巧合、情缘的瓜葛、宿缘的结果。

爱上一个爱而不得的人,这个也是缘分的邂逅。但你所遇的这份缘,对你的人生,不但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帮助,还让你陷入需要救赎的痛苦之中,这份缘对你来说是本不该遇的孽缘。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如果你长期陷入这份爱而不得的孽缘状态中,不光活得痛苦,还会如陷迷雾无力自拔,长期下去,很可能会得抑郁症。对于这份爱而不得的孽缘,就该果断舍弃。

其实,生命中,我们邂逅过的所有缘分,以及它的起起落落,都是一份不知去留的执著和心理妄念,若是走过去了,妄念尽消,一旦走不过去,定当为劫数。

行走红尘,每个人的心里都为自己开着一扇窗,开启后是爱恨交织,关上便是朗月清风。人生苦短,何苦哪么执著地要和自己过不去呢?生命中的很多事,想不开就是大事,一旦想开,也就不算事了。

春夏秋冬,风花雪月,时光飞涟,人生几何?当你静下心的那一刻,你得仔细想想,既是爱而不得,又何必要去执著?究竟在恋些什么? 明知道,时光对于每个人来说,是短暂的,是耗费不起的,干吗还要和自己较劲呢?

人这一生,亲情、友情、爱情,没有那份情是一成不变的,再执著的情也经不起时光的清洗与冲刷,明知爱而不得,何不果断放弃?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无论是恩是怨,是浓是淡,什么话都不要多说,果断挥手,分道扬镳。告别之后,再也不要回头,转过身之后,请一定忘记,你们曾经重叠过的那剪时光,早已不复存在!

《崩坏3》手游中的樱花的救赎是近期新上线的一把六星武器,相信还有很多小伙伴不是很清楚樱花的救赎怎么获得。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崩坏3樱花的救赎获取攻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获取攻略

在那樱色的邂逅中,她许下的是一段誓约,完成的是一段救赎

全新超限武器「樱花的救赎」即将登场!

「樱花的救赎」是一把输出与辅助兼具的十字架武器~使用武器主动技能时,可以给敌人造成高频的火焰元素伤害并附加点燃效果,同时施加一定的绯樱计数!

在使用武器技能后,「樱花的救赎」还可以对大范围的敌人施加火焰易伤!同时在女武神「樱火轮舞」装备该武器时,还有额外绯樱计数与能量回复~

47版本更新后,舰长可以在锻造武器-超限武器中获取超限武器「樱花的救赎」~

爱酱小贴士:

1)同「劫灭」一样,「樱花的誓约」武器等级需要到达50级,并且经过调律后才可将其进阶为「樱花的救赎」。

2)已拥有「樱花的救赎」的舰长,将无法再次将普通「樱花的誓约」进行调律。

3)「樱花的救赎」依然是“神之键”,每位舰长只可以拥有1把,并拥有相关加成。

——Eden They were only two,on the planet——那是地球最后的恋爱故事。

遥远未来的故事。

突然出现在火星附近的被后世称为「破灭之星」的巨大的能量堆积体。

在能量堆积体的影响下,地球开始发生气候异常和地壳变动。

以此为契机各地勃发战争与恐怖主义行为,世界受到了破灭性的打击。

地球逐渐荒芜,距离灭亡的时间甚至不足百年。

为了避免死亡,各国政要提出:

将实施两个计划来挽救人类。

第一,建立“地球统一政府”。

第二,实施“Felix计划”。

他们以完成地球脱出为最优先目标,打出了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方针。

强制性整顿人才。以军事镇压妨碍世界政府设立的国家与团体。

此外,以压倒性的武力镇压由于人种、宗教、食物、能源产生的所有问题。

他们通过制造出能使计划的实现成为可能的超人类解决了本不可能在一百年内实现的这个计划――实施了基因改良、获得了高超智能与几乎长生不老的肉体的新人类「Felix」。

其后99年的时光流逝——

有一个作为地球脱出计划的中心成员活跃的Felix的少女。

将作为人类的一切献给了研究,结束了工作的她留在空无一人的地球,渴望着平稳地度过余生。

然后,还有一个统一军派遣到她身边的青年。

他的工作是守护少女,以及,拘束她的自由。

故事开始于2人的邂逅。

燃尽了一切的星球与少女之间的小小的故事。 ——我想我应该做的事都已经做完了,

即使我不在了,“地球脱出计划”也能够完成了。

然而我的生命还有剩下的,

还有那么一点点……

——还要用那些剩下的时间去做些什么?

——我想要在这颗星球上再走一遍。

即使这个世界即将毁灭,

我也会在这颗星球上等待终结之时的到来

The end of days has begun

——诗音的心想要去向何方?

它被遗失在什么地方了呢?

大概诗音自己都不清楚吧。

就算知道,也没有风能够让她飞起来吧……

既然如此,如果没有风吹过来的话,那我就…… 703研究所所在的小岛位于远海孤岛的统一军移民船开发的研究所。本是Felix之父真行寺博士的住所,贵族趣味的博士为了追求自己生活空间的优雅而建造的洋馆。博士亡故之后置于统一军的管理下,现成为以诗音为中心的移民船开发的中枢部门。

另外,诗音的存在是最高机密,考虑到安全问题对外只以移民船引擎开发部门的一个研究所登记(即使在统一军内部除了一部分士官以外紫菀的位置也是机密情报)。

除了位于小岛中央的洋馆,西部还有直升机与车辆的机库、弹药设施与训练设施。东部存在着通信设施兼雷达设施。 解放与救赎

整个『eden』的故事大致可以根据舞台的转移而分为“孤岛篇”与“故乡篇”两个部分。在孤岛篇的开场,完成了多年以来的战斗任务,部队解散战友也各奔东西的主人公榛名亮,本以为自己会在某个士官训练学校消磨自己在地球最后的日子。但一纸任命却彻底改变了他对自己人生未来的估计。

一座根本就无人知晓的孤岛,一个极度机密的任务。负责来接他赴任的是说话俏皮的美女军官拉维准尉,她对亮显得兴趣十足。当亮走进这个孤岛的研究所时,他感觉这里倒更像一座维多利亚时期的豪宅。莱维准尉也在着陆后像风一般消失不见,引领亮去见司令官的是一位名叫艾莉卡自称工作是女仆的年轻女性,不知为什么她也对亮充满了兴趣,亮同时也在艾莉卡的笑容中感到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与怀念。

孤岛研究所的最高军事长官稻叶直人少佐,对亮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七年前正是稻叶带走了夏目姐姐,让少年时期的亮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无力。但当时稻叶似乎并不是那么愿意执行这项任务,他在临走时给了亮一张自己的名片——“你想再见到姐姐吗?那就去加入山下的统一军的部队,这是唯一的办法了!”——亮至今仍记得稻叶少佐当时因无奈而愤怒的表情,但他始终不理解少佐那股愤怒从何而来,就像他不能理解优秀又有背景的稻叶七年来竟只从中尉升到少佐。末了,亮这才想起来询问任务的详细,稻叶少佐神秘的说:“这里曾经是太空船研发的中枢,也就是说‘她’在这里。”

对于亮来说,守卫诗音的日子比起过去的戎马生涯实在太稀松平常。这项在拉维口中“无比光荣的任务”,多数时候就是亮与拉维两人一班的守候在诗音房间的门外,有时艾莉卡还会邀请他们喝她泡的红茶;偶尔稻叶少佐会光顾亮的房间丢下一个信封,里面有要被清除者的资料。平和的日子里,亮感觉到自己曾经的锋芒正在消去,同时心中的某个角落里有什么东西正逐渐醒来,而这一切都和不断接近自己的艾莉卡有关。 守护与未来

最强的FELⅨ,拯救人类的女神 ——诗音。她从不抛头露面,只活在人们的口耳传诵与崇敬中。在孤岛服役十年以上的士兵也未必能机会一睹诗音的真容,但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一个百年来被禁锢在无名孤岛的少女,为了全人类的出路而被夺取了毕生的自由。如今地球脱出计划已近圆满,而诗音的生命也所剩无几,已有人在算计着她最后的价值。

幸而有艾莉卡与稻叶少佐的相助,以及亮的决心。诗音希望在行将毁灭的地球上度过自己生命最后时光的愿望,终能得以实现。怀着艾莉卡的嘱托与稻叶少佐的激励,同时也不想再重蹈曾经失去姐姐的覆辙,亮牵起诗音的手回到了故乡的那个山中小屋。在曾经和姐姐度过最美好时光之地,亮与诗音开始了如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平静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亮专心于保护与照料诗音生活,诗音也在这如诗如画般的田园生活中享受着从未有过的人生乐趣。这时,一个意外的访客冒失地闯入了他们的生活。

这个闯入者就是名叫塔野真夜的女记者。她狂热着迷于诗音并一直不停追踪着关于诗音的一切。她的到来,在亮与诗音看似平静如水的生活中激起了阵阵涟漪。首先,她是如何找到这个隐密的山中小屋的呢?顺着亮的这个疑问,真夜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新消息 :帮助亮与诗音逃离孤岛的稻叶少佐已被军事法庭处以极刑,从容就义 ;在出逃时与亮做殊死一搏最后还是选择放手的拉维晋升少尉,领导秘密搜捕寻找诗音的部队。但她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她把稻叶少佐生前告诉她的关于亮与诗音可能的行踪告诉了真夜。

同时真夜的到来也让一直沉浸在 自己理想生活中的诗音看清了一个现实:自己百年的生命已来日无多,而亮与真夜一样还有很长的人生要走,陪着自己留在即将毁灭的地球上的他,已注定不再会有任何未来。意识到自己是束缚了亮的累赘的诗音决意让亮和真夜一起搭乘最后的太空船离开。

“我不想你死去!”

“我为了所有人而活到现在,但如今,我只求你一个人,我只希望亮你能活下来!”

在诗音的眼泪面前,亮回顾自己与诗音一起走过的日子是那么地平静与美好,也许自己真的已经完成了对过去的赎罪,也许自己真该实现诗音最后的愿望,选择未来……但,这样就真的好吗?迷茫时刻仍然是艾莉卡在梦中点醒了亮——你们真的就没有遗漏一点自己真实的思绪吗?你们真的已经完全看清所有了吗?用自己的全部真心去面对诗音吧 !那孩子也会以自己的全部来回应你的!

不是什么同情,也不是对过去的弥补,更不是什么彼此寻找替代。亮与诗音只是纯粹的强烈地想要在一起,因为他们彼此是如此地珍惜对方,如此地了解对方,如此地爱着对方。就如真夜所说,她又那样地喜欢着亮与诗音间那默契、协调又自然的联系,就像万物需要空气一样。

——终于,真夜带着满满的关于诗音的笔记独自离开了。当最后的太空船升空,偌大的地球成了两人的世界,临近黄昏的乐园里,最后一段爱情徐徐落下帷幕。没有过去,也不会有将来,他们只在这一刻相爱。

夕阳下,小小的少女带着微笑在恋人身边睡去。青年则带着他们永恒的回忆,将二人的时间继续延续下去—— 相信很多玩过这款游戏的玩家事后都是带着怅然若失的情绪去看待这部作品,男主角的冷漠却有所担当,女主的单纯却天造之才。虽然这两种角色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毕竟这只是一款恋爱题材科幻背景的游戏。可其文字和画面带给人的冲击感确无法言喻。

不得不说,日本人在给人营造悔恨、惋惜、惆怅、酸楚这些情绪时,运用的手段简直无可挑剔。但放在如今的眼光里,或许也只是大同小异,他们都是从一开始一点点唯美的小幸福开始累积,给读者一种“啊,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幸福”的感觉,当读者们深入到其中的时候,觉得接下来一切都应该是那样正常时,夺走你幻想的一切。

例如《Angel beats》(天使的心跳)中结尾营造的感觉一样,本该是那么幸福的环境,仅仅一瞬间就消失殆尽。然后留下一幕幕当初大家一起度过时光的场景。

人性往往都是可以综合的。别人期待的结果,而你可以又另一种期待。然而eden中,甚至诗音的死一开始就成为了预定的结局,但始终有人抱着说不定会发生奇迹的念头坚持看到结尾,最后哭的稀里糊涂。但这只是争对那些普通的读者,由于每些人的感性程度不一样,思考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诗音的死并不意味着这款游戏给人带来的惆怅,而是诗音死后亮所度过的日子。试着幻想一下接下来的结局:倘若,地球没有如预测的毁灭呢?整个地球只剩下亮一个人,每天日复一日去坟前祭拜,看着房间里的任何一个东西都会想起小小的她。试着想象一下,想象那个人如果是自己。

当然,就像之前提到的,每个人感性的程度和思维方式不一样。有的人想不到这么深,但这部作品的经典程度毋庸置疑,唯一让人琢磨不透的恐怕就是为何官方不动画化了。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天灾、人祸,离婚,失业,重病,亲人离去,命运总会某一瞬间,让你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这些伤痛和打击足以摧毁人的意志,只有真正坚强的人才能走出逆境,完成自然救赎。

2008年5月12日,一个充满悲痛的日子,大地的一阵颤抖,在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很多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山河破碎,满目疮痍,高大的房屋夷为平地,无数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埋在废墟里,人世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生离与死别!

时间似烟尘一样飘走,家园可以重建,记忆和伤痛是不是也能如风逝去?2010年由高圆圆主演的电演《好雨知时节》,通过女主角May的故事在告诉我们答案。

        高圆圆和韩国演员郑宇成(也译郑雨盛)主演,中韩合拍片,导演是韩国许秦豪,故事发生在成都,以“杜甫草堂”为主。故事的开始是在这,结束的画片也定格在这里。

        男女主人公邂逅在2009年的春天,距离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将近一周年。高圆圆饰演的MAY正是地震的亲历者,她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伤痛留下的后遗症,让她的记忆变得残缺。

在男主角东河(韩国演员郑宇成饰)口中,他们在留学期间是恋人,他教会她骑自行车,也曾送她一辆自行车当做礼物。MAY对自行车和恋人的回忆和东河对不上,开始否定,甚至有些躲闪。东河以为是时间久远的关系,努力找校友发来证据,一直到后来才发现,是地震让MAY选择遗忘,因为她失去心爱的人的瞬间,正在骑车。

      灾难,就那么猝不及防地降临。May无法接受丈夫的死迅,潜意识里把骑车的那一段回忆在脑海中删除。

      世界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缓慢变化的时候,人类的危机意识很淡薄,坦然地享受阳光空气,过着柴米油盐的小日子,经历着可有可无的欢乐悲伤。会误以为岁月就是静好的模样。

但当生活以猛烈的方式揭示世事无常的真相,人在突如奇来的灾难面前一下子变得弱小,变得惶恐,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是现实,这种巨大的恐惧感,会在很长时间里折磨着人的心灵。

        就像MAY很清楚丈夫已经离去很久了,也努力谈笑风生,表现出一个坚强的样子。但她清瘦的身形和眼神的忧伤瞒不住悲伤的底色。当东河一次次暗示自己对她一往情深时,她可以嘴上挑逗,却不敢更进一步。因为她的心里,那个消失的人仍然在,即便存在的形式只是遗相供奉着的房间,但依然是她对着空气够对话的人。就餐点两碗“肥肠粉”,对东河说:我喜欢吃“肥肠粉”的男人。固执地坚守着二人之前的生活方式,装着没有改变。

可是她的心也明白,她必须重识信心,往有希望的方向去。

所以她在拒绝东河后爱意后,淋着雨回家,骂着自己“笨蛋”,明知自己没有羁绊,却不敢往前迈一步。

所幸,时间和爱最终拯救了她。

东河出现的时间刚刚好,他对May来说,是一把钥匙,开启了May尘封的心门。春雨淅淅沥沥、竹林幽深静谧、花瓣飞扬如雨,两个曾经的恋人在诗样的时光里偶遇,一起追忆往昔留学记忆,一起品尝成都小吃、一起在广场上跳双人舞,生活依然有那么多的美好,而你值得拥抱一切美好,只要你愿意走出来。

影片最后尽管男主公没有再出现,但我们知道结局一定是花好月圆。

MAY在一段时间后收到了东河寄来的’“**自行车”,同事帮她安装好,小心地扶着她、照看着她骑稳、骑远,颤颤微微地骑了两圈后,她放开胆子,轻松上路,弯弯曲曲又长长的路一直向前延伸,笑容绽放在脸上,阳光洒在青绿的竹林上,微风摇曳着高圆圆的短发,那个镜头极美。

世界上只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情感

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

我们要做的是争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

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

也许不是不曾心动,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份,情深缘浅,

我们爱在不对的时间

回首往事的时候,想起那些如流星般划过生命的爱情,

我们常常会把彼此的错过归咎为缘份,其实说到底,

缘份是那么虚幻抽象的一个概念,真正影响我们的,

往往就是那一时三刻相遇与相爱的时机,

男女之间的交往,充满了犹疑忐忑的不确定与欲言又止的矜持,

一个小小的变数,就可以完全改变选择的方向

如果彼此出现早一点,也许就不会和另一个人十指紧扣,

又或者相遇的再晚一点,晚到两个人在各自的爱情经历中

慢慢地学会了包容与体谅,善待和妥协,也许走到一起的时候,

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任性地转身,放走了爱情

在你最美丽的时候,你遇见了谁?

在你深爱一个人的时候,谁又陪在你身边

爱情到底给了你多少时间?

去相遇与分离,去选择与后悔?

不是不心动,不是不后悔,但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相拥,

如果爱一个人而无法在一起,相爱却无法在适当的时候相遇,

如果爱了,却爱在不对的时候,

除了珍藏那一滴心底的泪,无言的走远,又能有什么选择?

要在时间的荒野,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于千万人之中,去邂逅自己的爱人,那是太难得的缘份,

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彼此不断地错过,

错过杨花飘风的春,又错过了枫叶瑟索的秋,

直到漫天白雪,年华不再,

在一次次的心酸感叹之后,才能终于了解——

即使真挚,即使亲密,

即使两个人都已是心有戚戚,

我们的爱,依然需要时间来成全和考验

这世界有着太多的这样那样的限制与隐秘的禁忌,

又有太多难以预测的变故和身不由已的离合,

一个转身,也许就已经一辈子错过,

要到很多年以后,才会参透所有的争取与努力,

也许还抵不过命运开的一个玩笑,

上帝只在云端眨了一眨眼,

所有的结局,就都已经完全改变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回忆的花瓣掠过心湖,泛起片片涟漪,

爱不是千言万语,也不是朝朝暮暮,

爱是每当午夜梦醒时,发现内心牵挂的依然是远方的你

  《朗读者》:

  1、《生死朗读》是一套2008年的英国舞台剧**,以1995年本哈德·施林克所创作的小说朗读者为背景。故事讲述一名于1950年代的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高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米高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但米高一时的犹豫铸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

  2、生死朗读观后感

  宽恕不可宽恕的 ——德里达

  (1) 汉娜·施密芝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了。麦克·伯格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内疚走进了她的狱室,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他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

  在这些施密芝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艾希曼是第三帝国保安总部第四局B-4课的课长,曾通过自己在铁路运输方面的专长把百万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战争快结束时,火车车皮不够用,艾希曼便让被捕者自己步行走向死亡营地。

  阿伦特(犹太人)作为《纽约客》的特约记者在耶路撒冷旁听了对艾希曼的审判。让阿伦特震惊的是,这个“杀人魔王”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表现得毕恭毕敬,甚至像一位绅士。

  在艾希曼身上,阿伦特看到了:“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

  艾希曼确实是一个尽忠职守、严谨勤奋的官员,每天埋头于时刻表、报表、车皮和人头的统计数字,极具工作效率。第三帝国的“国家理性”完全支配了、也合法化了艾希曼这样的“平庸”官僚的行为。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齿轮。

  阿伦特认为,使得纳粹的罪行得以实现的绝大部分人都具有这种“平庸”特征,他们轻易地放弃了个人判断的权利。在罪恶的极权统治下,人的不思想所造成的灾难可以远胜于人作恶本能的危害的总和。这就是应当从耶路撒冷得到的教训。

  (2)汉娜确实是“平庸”的,因为她是一个文盲,还用谎言极力掩饰这一点。换句话说,汉娜由于无法读写(文盲)因而不能从文化及其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进而把掩盖这种失败作为其一生拼死维护的尊严本身。

  汉娜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

  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构成了使她是她的精神核心。这种基本特征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她首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形象。

  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时代在德国普遍弥漫的那种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这一点。

  这种麻木既弥漫在集中营的施害者身上,也弥漫在受害者身上;弥漫在法庭上的审判者身上,也弥漫在被告身上;弥漫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小说比**更清楚地展示了这一关键内容,**中只出现了一个在法庭上织毛衣的被告形象)。

  在集中营里,无论囚犯还是看守,他们要继续自己的生活,一天一天地活下去,就不得不把毒气室和焚尸炉——杀戮和死亡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得不把他们自己的作用看得很轻,不得不像被注射了麻醉药或喝醉了酒一样让麻木状态占据自己。

  在这种共享的麻木之上,他们形成了一种使恶得以日常化的合作关系。在这种环境中,是非、善恶、生死等基本伦理问题都消失了,只剩下各种本职工作的日常计较。

  汉娜的不幸之处在于,在她那条偏执然而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在她成为有文化和尊严的人之前,在她能思考人类的尊严之前,她已经不得不面对了关于人类尊严的大是大非的残酷考验——她没有能解救教堂里的那些犹太人,这是残酷的、有罪的,但这符合她当时的思考和行动能力,符合那个环境轻易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

  (3) 审判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的这样标签对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来说是实在是太大、太沉重了,汉娜或许从未能准确地理解这些字眼的含义。然而,这些标签已经足以让多数人在理解她之前已经对她下了判决。

  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充满推托、谎言、策略、计算,唯独缺乏对人性的深思、对正义的虔诚。汉娜最终因为要坚持隐瞒文盲的身份而被定为罪首,处以重判。一个偶然的因素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这场审判。

  审判始终没有触及汉娜身上真正重要的内容(汉娜的拒绝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麦克在研讨课上说出的“理解”这个词是微弱的。很多人都会义正词严地反问,我们真的需要理解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冷酷女看守”吗?

  汉娜的确有罪,但这并不意味着审判者就可以简单地根据抽象的罪名、简单地运用法律惩罚她。如果审判不是基于对“这一个”被告的全部特殊性的真实理解,而是基于博弈(各种计算之间的平衡),这种审判不可能是正义的。

  法国哲学家、犹太人德里达(Derrida)在思考法(Law)和正义(Justice)时指出:“若一位法官想作出正义的判决,他(或她)便不能自满于只是引用法律。他(或她)每次都必须重新发明法律。”也就是说,“在一独特的情况中重新发明一种正义的关系,这意味着正义不能被降格为约束、处罚或奖赏的计算。正确的或合法的事,很可能是不正义的。”

  对汉娜的判决是“正确的或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

  理解汉娜不是为了免除她的罪和罚,而是使法真正和她的特殊性发生切身的、正义的关系,否则审判就会沦为暴力,甚至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阿伦特就认为,为了能正义地审判纳粹的罪行,一般的国内法是无效的,我们必须创造出基于对人类尊严深思的新的法律。

  汉娜这个形象从根本上召唤着正义,而不只是同情。

  (4)

  那么,麦克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麦克和汉娜的关系准确地表现了:经历了二战、在纳粹的罪行面前或合作或沉默或麻木的老一代德国人和年轻一代之间的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

  “当我努力去理解时,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即我觉得本来属于该谴责的罪行变得不再那么该谴责了。当我像该谴责的那样去谴责时,就没有理解的余地了。两者我都想要:理解和谴责。但是,两者都行不通。”小说这样表达这种复杂的感情。

  其中最关键的是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

  在第一次沉默中,最坏的可能原因是,麦克内心不希望汉娜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得以减罪,并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可能是,麦克觉得揭穿她的文盲身份等于毁了她,沉默是尊重她的决定;或两者兼有或更复杂。而在第二次沉默中,麦克需要计较的现实因素就更多了。

  在麦克的沉默中,我们甚至能看到前面描述的那种麻木。这种麻木是让日常生活继续下去所要付出的代价。“这样才有可能让我重新回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并在这种生活中继续生活下去。”

  麦克唯一做的是,给汉娜不断地寄自己的朗读录音。这是麦克在重重矛盾中所能找到的唯一合适的接触汉娜的位置。此时,朗读从原来的肉体之间的、面对面的,变成了抽象的语音。朗读延续了,但爱已经消失。汉娜终于通过磁带学会了读写,但最终没有获得真正的理解(正义)和宽恕。

  汉娜没有拯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拯救汉娜。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种牵绊中,麦克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自己曾经的爱,更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

  德里达说,宽恕“不可能宽恕的”才是宽恕。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宽恕,它的每一次具体实践(实现)都会打破原来关于什么是能宽恕什么是不能宽恕的经验和界限(解构宽恕原来的可能性),就像正义的每一次具体实现都会要求法的重新运用甚至发明(解构法之运用的原本可能性),就像真正的爱是爱那些超越你并更新你的事物(解构自我的同一性),否则就只是变相的爱自己(自恋)而已。

  无论是宽恕,还是爱与正义,都需要一个超越性的维度,否则就会被日常生活的平庸所吞没,或者被罪所压垮,或者被计算所腐蚀。

  影片的结尾处,麦克把他原本疏远的女儿带到了汉娜的墓地前。的确,他有责任把汉娜的故事向下一代(未来)重新讲述一遍,而这个重新讲述的故事应该不只是关于罪与罚,更是关于爱、正义和宽恕。3、获奖记录

  第66届美国**电视金球奖 剧情类**最佳女配角 凯特·温斯莱特 《生死朗读》

  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 凯特·温斯莱特 《生死朗读》

  2009英国**学院奖 最佳女主角 凯特·温斯莱特 《朗读者》

  2009美国演员工会奖 最佳女配角 凯特·温斯莱特 《朗读者》

  2009德国哥比奖 最佳女主角 凯特温斯莱特 《朗读者》

  4、专辑曲目:

  1 The Egg (01:06)

  2 Spying (02:27)

  3 The First Bath (02:50)

  4 It's Not Just about You (01:29)

  5 Tram at Dawn (01:05)

  6 You Don't Matter (02:41)

  7 Reading (01:51)

  8 Cycling Holiday (01:40)

  9 Sophie / The Lady with the Little Dog (03:00)

  10 Go Back to Your Friends (05:21)

  11 Handwriting (02:19)

  12 The Failed Visit (04:59)

  13 Verdict (01:35)

  14 Letters (02:39)

  15 I Have No One Else to Ask (03:42)

  16 Piles of Books (02:13)

  17 Who Was She (06:48)

  海上钢琴师:

  1、**简介

  原片名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 ' oceano(意大利文)。

  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三部作品——《天堂**院》(又译星光伴我心),《海上钢琴师》(又译声光伴我飞),《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译真爱伴我行),我们可以将它们定义为“时空三部曲”或者是“寻找三部曲”。导演运用了一种相同的叙事结构——“回到”,让我们不断穿梭于“现在”与“过去”之间。

  剧情简介

  一九零零年的第一天。邮轮维珍尼亚号载着熙熙攘攘的欢呼人群在纽约港靠岸。在梦想的鼓动下黑压压的人流涌下船,迎接充满可能性的美好未来。喧嚣过后,船上除了船员所剩无几。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于是偷偷跑到餐厅搜罗客人遗落下的贵重物品,结果一无所获。失望之余,他在钢琴架上发现一个漂亮的婴儿。他抱起婴儿,看见他的目光清澈,皮肤白净。Danny Boodman对这意外收获十分惊喜,于是收留了这个孩子,起名叫Danny Boodman TDLemon Nineteen Hundred(丹尼 博德曼 TD雷蒙1900),纪念这孩子在新世纪的第一天被他收养。

  善良的Danny Boodman十分疼爱小1900,教他读书,不让他受苦。但因为没有任何出生证明之类的文件,Danny Boodman害怕1900会被别人抢走,不许他离开船舱一步。

  在1900八岁时,Danny Boodman死了,在懵懂的1900于生离死别前迷茫时,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美妙动人的声音,他回过头,身边一个亚洲女人告诉他,这是音乐。

  几日后,1900在夜里偷偷溜进餐厅,来到白天专属乐手演奏娱乐上等乘客的钢琴前,弹起了自己即兴发挥的曲子。歌声吵醒了许多乘客,他们好奇的想去探个究竟,却都陶醉在这小家伙如天籁般的音乐中。直到音乐停下来,船长才过去对他说,“1900,这一切都违背常规。”年幼的1900任性的回答说:“该死的常规。” (Fuck the regulations)

  几年后,成人的1900成了维珍尼亚号乐队的钢琴师,虽然他从未下过船,但是已经名声远扬。在一次暴风雨中,他巧遇了正在晕船的Max,两个人十分投缘。从此,Max成了他一生的知己。

  Max十分欣赏他的音乐才华,但也同时对他固执的不肯下船登上陆地感到困惑。他希望1900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承认,名利双收,过上好的生活。但对1900而言,世人向往的生活对他而言太过遥远,无法理解,也因此根本不具备诱惑力。

  即使弹琴胜过爵士乐的始祖Jelly Roll Morton,让1900名声大噪,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保证他会名利双收,他的内心依然平静,安于生活和音乐带给他的快乐。直到他遇到一个朴素而迷人的女孩。那一天他正在录制唱片,女孩顺着窗子向里看,和他四目相对,尽管女孩仅仅是在用窗户的反射照镜子,他却立刻爱上了她。随兴而发弹奏了一曲为爱情的柔情似水的曲子。(那个女子就是手风琴匠的女儿,老人走出了自己的天地,来到了美国。开立了一家鱼店。建立了属于自己新的世界。而1900却始终不能释怀。直到最后一刻。)唱片录制完成,出版商把唱片放给1900听,他没有把唱片给出版商,因为他不允许别人把音乐从他身边带走。他犹豫再三,想把唱片送给那位素不相识的女孩,却在女孩下船的时候没能如愿以偿,1900无法掩饰自己的哀伤,他失望地毁了唱片把碎片扔在垃圾桶里。(后由Max把唱片的碎片藏到了1900的钢琴中,这是1900唯一留下的音乐记录)

  在女孩下船的几周后,1900十分的痛苦,他想去找她。Max的劝说和对爱情生活的憧憬打动了他,在某年的春天他最终决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陆地。那天所有的船员都和他挥手告别,他穿着Max送给他的大衣,缓慢的走下船梯,但当他即将踏上土地时,他茫然的看着偌大的纽约市,凝视了一阵,他突然拿起礼帽抛向远方,然后回头,返回了船上。他对Max说,我再也不下船了。

  直到许多年后,大战结束,早已离开维珍尼亚号的Max偶然发现破旧的维珍尼亚号就要被炸掉,他坚信1900在船上,可是1900并没有露面,直到船马上要被炸毁前,Max拿到当年的唱片独自在船上播放的时候,1900才在角落里现身。但是1900执意不肯下船,世界太广阔了,让他陌生得害怕,城市里的街道无边无际,就像有无数个键的没有尽头的钢琴一样让他感到恐惧,他宁可退出生命的舞台,给自己一个尽头。Max最终悲伤的离去,在远处目送维珍尼亚号和1900一同被炸弹粉碎。

  那天他告诉那个他曾对之提起过1900的传奇故事的乐器行老板:1900死了,老板也感到惋惜,于是把Max因为窘迫卖掉的小号还给了他并对他说,一个好的故事比一个旧小号值钱。带着仅值旧小号的1900的故事,Max离开了,从此,很少再有人会记起那一生不会踏上陆地的天才钢琴师和他传奇的一生。

  2、观后感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引起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影片的缺憾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态调离愤青阶段,该片则有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整部片子随着Max回忆中的1900,与现实中Max追寻1900的下落这两条主轴,交互穿插,紧紧牵动着观众的心,而当Max从乐器行老板口中得知,Virginian号即将被拆解时,故事也达到了最高潮。

  从战前离开Virginian号之后便未曾听说过1900消息的Max坚信,1900必定还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只拆解的时间,来到这艘已残破不堪的废船上欲寻找1900最后的踪影。1900还会在船上吗?还是如Max的期望,已经找了个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并在茶余饭后之际同她们提起Max这个好友……

  除了曲折的情节,几个精彩的桥段更是令人吟咏不已,包括Max初识1900时,两人在海上狂风暴雨之际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着,一边弹琴一边在大厅里四处滑动,像极了跳着华尔兹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对傲慢的Jelly来势汹汹的挑战,1900如何展现出他过人的钢琴天赋,让与会者由轻蔑转为震惊;以及那个不知名的女孩(曾与1900用手风琴合奏的老人的女儿。),如彗星般的散发出耀人光芒却又快速离去,使得1900淡淡的忧愁,回忆的感伤,在片里充斥的偏**系影像中,益发显得鲜明。至于移民怀着梦想乘船来到新大陆,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际惊叫“America!”的喜悦,却也与孤寂的1900看着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藉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88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

  3、获奖情况

  1999年意大利**金像奖(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最佳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颜尼欧.莫利克奈 ennio morricone)、最佳艺术指导等5项奖

  scholars jury david奖(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获得)

  1999年欧洲**金像奖:最佳摄影

  1999年意大利**新闻记者协会银丝带奖:最佳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制片人、最佳剧本(朱塞佩.托纳多雷)、最佳艺术指导等5项奖;另,颜尼欧.莫利克奈因本片原创配乐的创作和研究工作而获得特别银丝带奖。

  2000年德国艺术院**公会(guild of german art house cinemas):公会**奖-银奖最佳外语片 。

  2000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原创**配乐(颜尼欧.莫利克奈)

  4、关于配乐

  影片的配乐出自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他以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又一次掳获观众与乐迷的心。《海上钢琴师》被誉为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原声带之一,并众望所归地荣获了金球奖最佳**配乐奖。

  11900's Theme

  2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3The crisis

  4The Crave

  5A Goodbye to Friends

  6Study For Three Hands

  7Playing Love

  8A Mozart Reincarnated

  9Child

  101900's Madness

  11Danny's Blues

  12Second Crisis

  13Peacherine Rag

  14Noctume with No Moon

  15Before the End

  16Playing Love

  17I Can and Then

  181900's Madness#2

  19Silent Goodbye

  20Ships and Snow

  21 Tarantella in 3rd Class

  22 Enduring Movement

  23 Police

  24 Trailer

  25 Thanks Danny

  26 Magic Waltz

  27 The Goodbye between 1900 and Max

  28 Goodbye Duet

  29 Portraits

  30 Lost Boys Calling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编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Different Seasons)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牢狱题材**中突破了类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类作品罕见的人情味和温馨感觉,因而在公映时成为卖座鼎盛的黑马。

  1、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被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渡过余生。

  瑞德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他现在已经成为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香烟,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大家就赌谁会在第一个夜晚哭泣。瑞德认为弱不禁风、书生气十足的安迪一定会哭,结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输掉了两包烟。但同时也使瑞德对他另眼相看。

  好长时间以来,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触,在大家报怨的同时,他在院子里很悠闲地散步,就象在公园里一样。一个月后,安迪请瑞德帮他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石锤,他的解释是他想雕刻一些小东西以消磨时光,并说他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国际象棋。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一次,安迪和另几个犯人外出劳动,他无意间听到监狱官在讲有关上税的事。安迪说他有办法可以使监狱官合法地免去这一大笔税金,做为交换,他为十几个犯人朋友每人争得了3瓶啤酒。喝着啤酒,瑞德说多年来,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觉。

  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的知识,很快使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不久,声名远扬的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也来向他请教。同时安迪也逐步成为肖申克监狱长诺顿洗黑钱的重要工具。监狱生活非常平淡,总要自己找一些事情来做。由于安迪不停地写信给州议会,终于为监狱申请到了一小笔钱用于监狱图书馆的建设。同时,安迪为了展现音乐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冒着被处罚播放了一段音乐,并送给瑞德一个口琴。

  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到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但当安迪向监狱长提出要求上报这一情况以争取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断然拒绝,并受到了单独禁闭一个月的严重惩罚。在禁闭中监狱长来探视安迪,得知安迪坚持找出真凶,获得新生时,监狱长发怒。为了防止安迪获释,监狱不惜设计害死了知情人,并且给安迪再次禁闭一个月的惩罚!

  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变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对瑞德说:“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那是我向我妻子求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那里有我给你的东西。”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

  原来二十年来,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锤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同时,因为他对经济聪明的头脑,典狱长一直让安迪为他做黑账,洗钱,将他用监狱的廉价劳动力赚来的黑钱一笔笔转出去。而安迪将这些黑钱全部寄放在一个叫斯蒂文的人名下,其实这个斯蒂文是安迪虚构出来的人物,安迪为斯蒂文做了驾驶证,身份证等各种证明,可谓天衣无缝。安迪越狱后,用斯蒂文这个化名,以斯蒂文的身份领走了部分监狱长存的黑钱,用这笔不小的数目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并告发了监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监狱长在自己存小账本的保险柜里见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扉页上写着:“监狱长,您说得对,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当看到里边挖空的部分正好可以放下小石锤时。监狱长领悟到其实安迪一直都没有屈服过。而这时,警方正向监狱赶来逮捕监狱长,最后监狱长饮弹自尽。

  瑞德获得了假释,他在橡树下找到了一盒现金和安迪留给他的一封信后,决定违反假释规定,寻找自由。便动身去芝华塔内欧。两个老朋友安迪和瑞德终于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滩重逢。

  2、观后感

  影史上伟大的无冕之王:《肖申克的救赎》

  如果把一部**比作一本小说,那么《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反映着现实的社会生活,用经典的对白和多种修饰刻画出多个人物形象,用简单的方式组织故事的主线并伴以多条辅线,以艺术的画面表达着故事的主题,给我们深刻的教育和久久的思考。

  一句话评论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一部揭露美国司法黑幕的巨片

  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

  蕴含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3、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

  出自**配乐大师Newman之手。

  专辑曲目:

  01 May - The Ink Spots

  02 Shawshank Prison [Stoic Theme] - The Ink Spots

  03 New Fish - The Ink Spots

  04 Rock Hammer - The Ink Spots

  05 Inch of His Life - The Ink Spots

  06 If I Didn t Care - The Ink Spots

  07 Brooks Was Here - Thomas Newman

  08 His Judgement Cometh - Hank Williams

  09 Suds on the Roof - Hank Williams

  10 Workfield - Hank Williams

  11 Shawshank Redemption - Hank Williams

  12 Lovesick Blues - Hank Williams

  13 Elmo Blatch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4 Sisters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5 Zihuatanejo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6 Marriage of Figaro: Duetto-Sul Aria - Deutsche Opera Berlin

  17 Lovely Raquel

  18 And That Right Soon

  19 Compass and Guns

  20 So Was Red

  21 End Title

  4、第四十一届《**旬报》**奖最佳外国影片奖 (1995)

  第四十一届《**旬报》**奖读者选出的最佳外国导演奖 (199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494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