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那本书的内容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那本书的内容,第1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应该说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小说家、文学大师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这本一度被很多读者认为是爱情小说,实际上是一本充满哲学意味的经典之作。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责任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位外科医生,在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后,他不再对爱情心存期待,甚至开始恐惧女人。然而托马斯又无法摆脱对女性身体的渴望。为了确保不再涉足无趣的婚姻,又能让欲望在自由中合理释放,托马斯与不同的女人交往,只是从不和她们共眠。
周旋于不同的女人之间,托马斯对这样的放荡生活已经习以为常。直到小镇女孩特蕾莎出现在他的生命之中。在托马斯的眼里,特蕾莎就像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而他将她捞起,安放在自己床榻之岸。
仅仅是一次偶然的邂逅,这个小镇女孩就来到了他的城市。特蕾莎是第一个让托马斯打破原则的女孩,她生病了,托马斯必须让她留下……托马斯在那个夜晚还想象不到,自己会在不知不觉中重新被爱情俘获。这个偶然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女孩,会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嵌入他的生活。
在托马斯的爱情观念中,身体和灵魂可以一分为二。他的确爱上了特蕾莎,可是他不能为了爱情舍弃与其他女人的欢愉。在性灵的爱情与身体的欢愉之间,托马斯始终无法取舍。但是在特蕾莎心中,她的爱情近似于一种理想。特蕾莎认为,身体和灵魂不能够人为分割。没有了爱情,生命将不再是我们应有的生命。
因此,当特蕾莎发现托马斯在和她交往中依旧风流不改,与昔日的情人们保持联系时,她的内心痛苦而煎熬。为了减轻特蕾莎的痛苦,托马斯最终选择和她结婚,但是爱情却并非到此为止就走向平静。
因为战乱,托马斯和特蕾莎不得不离开布拉格,一同逃亡到苏黎世。特蕾莎原本以为,无需在再为了托马斯的不忠而担惊受怕,直到一个女人的电话再次打乱她的生活……在一段现实的婚姻中,两个人只有地位平等才能平衡感情的天平,而不是有一方彻底沦为另一方的附庸。特蕾莎的托马斯的爱情就未曾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
特蕾莎为了托马斯舍弃了所有,但是托马斯给她的爱情,更像是一种恩赐。正因如此,他们的相逢仿佛成为一个错误的开端,七年的时间,他们之间在给予彼此爱情甜蜜的同时,却也互相折磨,特蕾莎最终选择离开苏黎世,回到布拉格。特蕾莎走后,托马斯回到了轻松愉悦的单身生活,可是这也让他怅然若失。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中写过这样一段具有哲学意味的话: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不能沉受的生命之轻》中所言的“生命之轻”,其实是在认识到生命相关的一切本身的无意义之后,对世俗生活采取的一种超然态度。而“生命之重”,则是从当下世俗道德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对社会普遍认知中的意义的固守。
那么当爱情变得沉重,我们能否负重前行?我们都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没有了爱情,我们的生命将不再是我们的生命。
在经历了一番挣扎与思索后,托马斯为了特蕾莎回到了布拉格,回到了他们熟悉的那个家。在这出走与回归之间,托马斯从生命之轻完成了向生命之重的过渡,特蕾莎终于成了他生命之中无法舍弃的唯一之重。为了释解特蕾莎心中的不安,他们来到了乡下,远离一切让她痛苦的根源,一切让她噩梦不断的喧嚣和纠缠,两人过上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托马斯所代表的生命之轻,他的玩世不恭与不负责任逐渐被心中燃起的爱与责任所消解;特蕾莎所代表的生命之重,也体会了生命之前的超然与达观。他们的爱情与生命,逐渐走向世俗意义的爱与责任,在田园牧歌的归宿中,回到了生命沉重的状态。
这就是我们全部生命的意义,我们不可能超然于物外,像一片羽毛那样自由漂浮;而是在生命之重的负担下,在世俗的爱与责任的羁绊中度过一生。
小说的最后,托马斯与特蕾莎在乡下幸福生活,颇有些长相厮守的意味。在现实的生活中,他们或许会一直相守到老,就像所有平凡的夫妻一样。然而两人最终死于一次意外的车祸,小说戛然而止,正如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生命戛然而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855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