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于美酒与诗中下一句

醉于美酒与诗中下一句,第1张

1、醉于美酒诗中和酒结下不解之缘。

2、醉于美酒与诗中,忘却了自己。

3、醉于美酒与诗中,更醉于山水之美。

4、醉于美酒与诗中,不过是借助酒力遣愁排恨,寄托自己的无奈与哀愁。

5、醉于美酒与诗中,酒与诗的联合起来,打败了功名富贵。

6、醉于美酒与诗中,葡萄美酒夜光杯。

7、醉于美酒与诗中,诗中有酒,酒中有诗。

8、醉于美酒与诗中,与酒为伴,酒醉必有好诗!

意思是:用三个春天所采集的花朵露水来酿造美味的酒,满腹强烈激动的情感来写作历史。

一腔词典解释:

①满腹;满胸。

②表数量。用于宰杀的牲体,如羊﹑猪等。

重点词汇:

1、牲体:古时供祭祀用的牺牲的躯体。

2、宰杀:屠宰牲畜﹑家禽等。

3、数量:

①事物的多少和长短。

②指事物的多少。

相关成语:一腔热血

[成语解释]腔:身体中空的部分。全身的热血,指生命。

[典故出处]梁启超《新罗马·楔子》:“老夫生当数百年前,抱此一腔热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意思是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出自《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这三首词,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的整体大“联章”诗词中,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

原文如下: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如下:

其一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其三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词句注释

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扩展资料: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八九年间”。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忆江南三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957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