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青年点:知青下乡,历史留下了谁的记忆?

游览青年点:知青下乡,历史留下了谁的记忆?,第1张

去辽西助农卖大枣,住在乡下的村子里,清晨出来闲逛,沿着一条小河往下走,景色不错,初升的太阳照着河水,照着树林,也照着一座院落。

我走进的院落竟然是一处“青年点”,还有一个小展览馆。

展览是有关知青的,是一段特殊记忆的日子,很多年轻人并不熟悉。

同行的当地人去喊人开门,我在院子里随便的拍几张照片。

当年农村都用这种井打水。

关于知青的话题,六十岁以上的人会很熟悉,五十岁人听说过,四十以下的人就模棱两可了,甚至有个八零后曾好奇的说:“知青天天在农村玩,多好,多情怀啊”。

我知道,关于知青的代沟,不同年龄段的人,是无法说清楚的。

而今天的人们来到一些知青景点,又有多少人能品味当年的汗水和泪水,希望与绝望呢?

取来钥匙,打开房门,这是一间同当年建筑相当的房子,可能是模仿当年的青年点建造的,比一些影视剧中看到要破旧,但很真实。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领袖发表在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指示开启了新一轮的上山下乡运动。

有资料说:“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上山下乡运动是人类现代 历史 上罕见的一次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干什么?

不是去 旅游 ,不是去玩的,他们是去改造思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劳动的。

展馆展示的东西并不多,而且主要是劳动生产工具,这些现在人陌生的东西,就是当年知青战天斗地的武器,他们必须熟悉,也是必须使用好的“伙伴儿”啊。

看资料知道这是一个模范青年点,当年在市县都是很有名气的,但是建点的时间并不长,是1974年才来到这片“热土”的,属于比较后期的下乡知青了。

现在人可能想象不出当年的知青生活,他们来到农村后建立青年点,过集体的生活,自己算计着过日子。

平时同生产队的农民一起出工干活,每天天亮起床下地干活,到了夕阳落山才会蹒跚而归,没有八小时工作制工时,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只有干不完的农活儿和疲惫的身躯,唯一想的尽快抽回城里,回到父母的身边。

而吃的呢?甚至不如当地的百姓,因为这些孩子还年轻,并不会过日子,不懂得算计,城里舒服的日子过惯了,到了农村就开始吃苦,甚至分到的口粮半年就吃光了,剩下的日子怎么办?

记得1976年我同母亲去乡下看姥姥,回来的长途 汽车 上,前座是两个知青,一路听他们聊自己的知青生活,那时他们已经下乡五年了,他们说开始还很老实,认真的干活儿,老乡也欢迎他们,后来随着日子的无聊,一些人开始躁动,不爱干活儿,开始偷鸡摸狗的祸害百姓,同贫下中农的关系很紧张,再后来就是打架,闹得一方鸡犬不宁,那时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也就破罐子破摔,不让别人好过了。

他们前面讲的眉飞色舞,我们母亲后面听得目瞪口呆,因为再有三年我就初中毕业,到了下乡的年龄,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吗?

然而运气的是上山下乡运动止于1977年,我安心在教室里读完了初中,又读完了高中,直到1981年毕业。

这时迎来了知青大返城,早年下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脸蒙圈的回到城市,又面临着新的选择:就业。

但是他们拥有的贫瘠文化,让他们能选择的职业并不多,那些工商、银行、税务、甚至公检法招生招干,都被当年高考的大学漏子轻松拿下,于是街面上多了很多“知青商店”。

虽然没有直接的知青生活经验,但那个时代接触过他们的人,看到这些难免感慨。

现在有些人写文章留恋那段岁月,不知道他们的知青岁月是否是诗一样的生活?但是我接触的知青,都认为付出了青春和苦恼,而那段岁月也并不美好。

这个知青博物馆不大,可看的东西也并不多,但我还是很仔细的看了一下,并看出有些东西或许属于那个时代,但并不属于知青,收集资料的人搞错了。

这个自行车没错!二八大扛,那个年代,无论城乡,都是主力的交通工具。

这个草鞋不对,在东北或者是辽西,自古以来就没有穿这种草鞋的。这种鞋是云、贵、川一带的草鞋,穿不了一天就会坏,据说过去人们出远门这种草鞋要背着好几双的。

这些像章和粮票、布票没错,是时代的记忆。

这些小人书也没有错,虽然这种画本是给孩子们看的,但在那个书籍贫瘠的时代,大人也会看的津津有味的。

这台相机值得商榷,那时已经有海鸥双反相机,但这个机型是4A,属于高档机型,当时主要给一些宣传部门的专业人士使用,普通百姓能买到的比较简易4B型(也是凭票),而且这台相机是八十年代以后生产的(早期是金属环)。

这个长江牌16mm**放映机就不对了,当年这是专业设备,只有县一级以上的**放映队才会有,属于国家调拨物资,青年点不可能拥有的。买不起,也买不到。

这里挑错,只是想说明,有些涉及 历史 的事情还是要严谨一些,是对 历史 的尊重,也是对那段岁月的负责。

看看这个结束语,每年的八月七日是一个聚会的节日,或许只是属于这些曾经在此生活过的人才能感触的记忆和感悟,有他们的青春,有他们的付出,有情谊,有初恋,有梦想

当年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最小有才14岁的孩子。而今四、五十个春秋过去了,那些知青中最小的也是60岁老人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场运动,属于一代人的记忆,在 历史 的大潮中,会越来越淡了,最后被遗忘。

一 蛇肉大餐

那一年,我下乡来到现在的红色边疆农场第四管理区第二居民组,当时的沈阳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三营的四十二连。由于我在学校时喜欢写字,画画,所以,在连部当了文书。

那时,中苏关系特别紧张,所以,连队在黑龙江畔的一架山下的四季屯村成立了一个武装战备值班排,又在一架山旁的一座山上设立了一个武装观察哨位。这个哨位居高临下,用一架高倍数的军用望远镜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江对岸苏联一方的一举一动。而我们观察哨的具体任务就是监视对方岸上的人员行动,苏方岗哨的交接时间,(当时苏联一侧临江的哨塔都是钢铁架子,上端有一个小棚子,士兵换岗时就是不用望远镜我们也能清楚的看到),江面上双方的船只来往情况,包括行船过往时间,船只型类,往来方向,船载货物,吃水深度等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当时,观察哨里除了配备一部高倍数的军用望远镜,还安装了两部电话,一部黑色的是通往连队的,另一部红色话机则是直接通向沈阳军区的军用专线,我们除了每天的“敌情”汇报以外,没人打这部电话,也没人敢打这部电话。由于我们这里是当年的边防最前沿,任务特殊,情况特殊,因此,驻扎在这里的是全副武装的一个班七个人,我是班长,剩下的六个人都是连队精心挑选的知青,要思想政治合格,军事素质过硬才行。

我们住的地方是一座当年日本鬼子修建的碉堡。当时苏联红军撤退时想用炸药炸掉这座碉堡,也不知是碉堡过于坚固还是炸药量小了,碉堡的顶部只是被炸药掀开一条缝隙。这座碉堡面临黑龙江,当初是日本人用来监视苏联红军用的,现在却成了我们监视苏联人的哨所。

碉堡里的空间很大,我们在碉堡里搭起炉灶。盘起一铺小火炕。又在碉堡上面支起一顶军用棉帐篷用来保暖,架好望远镜,接好电话线路,就这样,我们的观察哨就建成了。

天冷了,我们在夜晚休息的时候,总能听到帐篷跟前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有人说是耗子,有人说是蛇。这座山上有蛇,我们经常在进山打柴,去江边挑水的时候看到蛇。虽然知道这些蛇没有毒,但也怕被蛇咬到,不想招惹蛇的是非,所以总是绕着蛇走。既然怀疑到有蛇,所以,我们就把棉帐篷仔细加固了一遍,又把碉堡的各处检查了一遍,防止有蛇钻进我们的哨所。

开春了,天暖和了,也用不着靠棉帐篷保暖了,再一个就是想掀掉棉帐篷,散散碉堡里边的潮气。可在掀开棉帐篷的时候,却发现棉帐篷贴着地面的地方盘着许多还在休眠的蛇,足足捡了半水桶。怎么办?大家不约而同的想到,吃了它。那时候,物资困乏,经常吃不上肉。好在我们驻守在黑龙江边,能经常吃到新鲜的鱼。

干完活儿,除去值班的两个人,两个胆子大知青的开始收拾蛇,剁去蛇头蛇尾,再给蛇开膛破肚,洗净,小蛇剁段油炸,大蛇铁锅清炖,再去江边弄些鲜鱼回来炖了一小锅,又整了一个土豆白菜粉条炖冻豆腐,油炸馒头片,齐了。我们几个人热热闹闹的会了一次蛇肉大餐。那一晚,大家还破例偷偷地喝了一点酒。为这事大家还击掌盟誓,不敢叫连队的领导知道。

时隔五十年多了,这件事我还记忆犹新,还感觉那顿蛇肉大餐好鲜美,那连队的自酿小烧锅好纯厚,好辛辣……。

二 毛利和尼克

毛利和尼克是两条狗。因为我们是武装战备值班,所以经常与当时的霍尔莫津边防部队(现在的沿江边防站)接触,因此与他们很熟悉。毛利和尼克就是向他们要的两条狼狗仔,可别小看了这两只小狗,他们的父母可是正规的军犬呢。这两个小狗仔长着细长的小尾巴,两只尖尖的小耳朵总是支愣着,好玩极了。两只小狗很快就成了我们的宝贝,毛利和尼克是我们这几位知青战友模拟外国的狗给它俩起的洋名字。

在这几个知青们的精心喂养下,两只小狗长的很快。无论是我们进山砍柴,还是下山去几百米的江边担水,两只小狗都会欢快的跟着去玩耍,我们出来进去的,也乐意带着它俩。

很快,毛利和尼克长成了大狗,开始淘气惹祸了,而就是这淘气惹祸,竟葬送了它们的性命。

先是毛利。

毛利和尼克常在夜里去黑龙江边去偷吃当地渔民打冰眼下冰网捕获后埋在雪里的鱼。起先,渔民们以为是山里的野狼下山来了,由于害怕野狼再来祸害他们打到的鱼,也害怕打渔时碰到野狼,渔民们就在埋鱼的雪堆旁下了几盘打狼的踩盘夹子。这种踩盘夹子,劲头挺大,能夹断狼腿。毛利就踩上了一盘这样的夹子,被夹断了腿。由于疼痛和寒冷,毛利被冻死在了黑龙江的冰面上。

毛利死了,班里的几个知青像发了疯一样,要去打人家下夹子的老乡,被我给劝下来。打渔的老乡也感觉过意不去,给我们赔礼道歉,还给我们送来几条在江里打的大鲤鱼,那个年代江里的鱼多得很,也不值什么钱的,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毛利被班里的几个人在一处朝阳的山坡上用大镐刨了一个坑埋了。我们七个人难受了好几天。

尼克则是死在了连队。

一九七一年的九一三事件后,我们接到上级通知,撤掉观察哨,回到连队从事生产劳动,就这样,我们返回了连队,尼克也被我们带回了连队。

回到连队以后,我们班七个人单独住在一个宿舍里,尼克也跟我们住在一起。但尼克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它只认识我们几个人,别人不管是谁,都甭想进到我们宿舍来。再就是谁都别想逗它,谁逗它它就咬谁,而且下口贼狠。下山没几天,就咬伤了好几个人。由于尼克的原因,都没人敢到我们宿舍来串门。就是打我们宿舍门前过,也都胆胆突突忐忐忑忑的,我们只好整天的把尼克拴在屋子里。尽管如此,全连知青们都被尼克闹得胆战心惊,人人自危。为这,连队的领导找过我们好几次,要求我们把尼克处理掉。那时,我已经在连队担任指导员工作了。我做通了其他几位战友的工作,那一天,我亲自把尼克用绳子拴在宿舍门前单杠的木桩上,头也没敢回地跑回宿舍,回手关上宿舍的那扇木门。屋外,尼克向疯了一样狂叫,紧跟着两声枪响,尼克就没有声儿了。班里的小伙子们有的心疼的流下了眼泪。这一天,全班人谁都没出门。也没吃饭。

三 “卖花姑娘”

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卖花姑娘”吗?

头上一顶大红颜色的毛线帽子,却无论如何也遮不住她满头的白发。在她的“战友们”间,她的头发,是白的最明显的。她说,原来她的头发非常好,乌黑油亮,只是在去年,老伴突然病倒,直至撇下她和女儿离去的几个月间,就一下子全变白了。

认识她,是在前些日子的一次知青聚会上。因为她快人快语的性格,和她忙前忙后、不停地为来自其他城市的知青战友们拍照留念的那股麻利劲儿,看上去,绝不像是一个已经七十岁了的“大妈”。

她,是一名北京的知青。

她姓王,她的战友们都叫她翠萍,我叫她翠萍姨。她的战友们说,在兵团连队的时候,大家还都叫她“卖花姑娘”呢。

我就是在她的下乡的那个兵团连队里出生、长大的孩子。

那年,她刚刚初中毕业,就来到了北大荒的生产建设兵团。那时,她才过完她的十六岁生日,她还是一个从没有离开过家,离开过娘的,瘦瘦弱弱的,文文静静的,什么活计都没有做过的小姑娘呢。

就是她的到来,倒叫连队的那个连长做了难。他早在心里就骂了好几回兵团上级负责知青工作的领导的娘:娘地个锤子,瓜娃儿地脑壳壳是被驴子踢了还是咋了呢?弄这么一个提不上去,又拎不起来的小丫头儿来农村,她能干得了哈儿呦?

倒是那个指导员,慢条斯理地开了腔; 连长讲的是啥子地话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噻,不能说人家娃儿年岁小,就没得怀疑人家接受再教育的热情噻。

要她弄哈儿来

后勤不是有两头奶牛噻。就交给她,就要她经管这两头奶牛罢了噻。

连长和指导员,都是集体转业来北大荒的复转老兵,南方人。

就这样,十六岁的翠萍姨就成了连队后勤畜牧排奶牛班的班长,而她的“战士”,就是那两头“黑白花”的奶牛。她叫它俩大花,和小花。

转过年来,翠萍姨的兵就变成了五个头了。原来是大花和小花都产了犊,而且大花居然还产下了双犊。连队的老职工们都说:奶牛一胎能生下双犊,实在少见。这让翠萍阿姨欣喜的够呛,感觉自己好有成就感。从此,翠萍阿姨每天打扫牛舍、给大花和小花喂料、饮水、挤奶,更加上心了。

许是由于有两头小牛吃奶的原因,那头产下双犊的大花的乳房有了炎症,炎症又引发了疼痛,因此,它拒绝给小牛哺乳。而小花可能是护犊心切,也坚决不让大花的两个“孩子”吃自己的奶。没办法,翠萍姨就把小花的奶水挤在一个盆里喂大花的两个孩子,但这两头小牛犊竟然不会喝奶。她就强拽着两头小牛犊的耳朵去找它的妈妈喂奶。但大花常常是因为疼而犯了牛的犟脾气,把瘦小的翠萍姨和它的两个“孩子”踹的“人仰牛翻”。

眼看着两个小牛犊跟在翠萍姨的身后,饿的直劲地叫唤,直叫得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心里特别不是个滋味,还心疼,这叫得她好上火,但她却又无计可施。倒是连队里那个长得高高的,细细的兽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翠萍姨在小花妈妈那里挤来一盆奶,然后把手沁在奶盆里,只露出几根手指头,要两个小牛犊来吮。没承想,这个办法还真管用,两个小牛犊终于吃上了一顿饱饭。从此,翠萍姨又多了一个身份,给大花的两个孩子当妈妈。

谁想,小花的“孩子”也许看到这种“吃饭”的方式很别至,也可能是觉得那是自己妈妈的奶水,便也挤着加入进来。常常是一个奶盆里,挤着三个小牛犊的脑袋。三个小牛犊虽然“吃” 的津津乐道,有滋有味,直可怜翠萍姨的十根手指,尽管轮换着给牛犊们当奶嘴,也还是被小牛犊嘬的发白,疼痛难忍。没办法,每当再给小牛吃饭的时候,翠萍姨就想法把小花的孩子关起来,叫它去找自己的妈妈吃饭去。但是只要它被放出来,就一定也和大花的孩子一起,定定地跟在翠萍姨的身后。

就这样,年轻的翠萍姨就给这三个小牛犊子当起了妈妈来。无论她走到哪里,身后必定会跟着这三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就连她去食堂打饭,这三个小东西也堂而皇之地跟着它们的翠萍妈妈进到食堂里来。如果有谁想轰它们出去,这三个小东西还会向人伸出那还没长出犄角的小脑袋,做出进攻的架势来,引得吃饭的知青们一阵哄笑。食堂的大师傅就忙不迭地把饭打给她,好要她领着她的“孩子”赶紧走。

春暖花开了,连队后边的后沟塘,长满了茂盛肥美的青草,青草中还盛开着五颜六色的,大朵小朵的鲜花。一条小路,歪歪斜斜地通向沟塘的中心,那里有一个大水泡子。在没有风的时候,水面上特别的平静,不时看到有小鱼儿欢快地跃出,又落下,水面上便不时地荡出欢快的涟漪来……这里是放牧的好地方,翠萍姨常牵着大花和小花,领着它们的“孩子”,来这里“野餐、豪饮”。

大花和小花吃饱了,喝足了,就安静地趴在草地上,悠闲地眯起两个眼睛倒刍。翠萍姨则在水边,铺一块防雨的油布,安静地坐在油布上,看蓝蓝的天空,看绿色的草地,看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水面,想京城,想京城里的家,想京城家里的亲人们……看累了,想累了,就学大花小花,眯起眼睛,躺在油布上,沐着温暖的阳光,惬意地眯上一觉。这时,那三个淘够了的小家伙就跑过来,用头拱翠萍姨,要和她争抢这块油布……

快到回家的时侯了,翠萍姨就叠起油布,再去沟塘深处,采一抱鲜艳的野花回来,还不忘捡自己喜欢的几朵,插在自己的头上。当然,还有大花小花的笼头上,也被她插满了花朵。剩下的,她要带回宿舍,分给和她住一个屋里的好姐妹。

当她捧着鲜花,牵着大花小花,领着它们的孩子回到连队的时候。人们都说:看,那个卖花姑娘回来了。就这样,这个卖花姑娘的名字,一叫,就叫了好几年。

卖花姑娘,是朝鲜的一个**。就是这个**,看哭了连队里的所有女知青。

经过几年的劳动锻炼和岁月的磨练,翠萍姨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瘦瘦弱弱的小姑娘了。她那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发,被她精心地梳成了两条麻花辫。她长大了,她出落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一身劳动布的工作服,已然包裹不住她靓丽跃动的青春。这时,她却离开了她的后勤排,离开了她的奶牛班,离开了她那几头温顺的“战士”,申请去了一个新的连队,一个刚建立的,条件更加艰苦的垦荒连队。

过了一段时间,连队的那个长得高高的,细细的兽医也申请去了翠萍姨的那个连队。此时的兽医,也早就被连队艰苦的环境历练成了一条魁梧的汉子了。又过了两年,兽医娶了翠萍姨。后来他们有了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再后来,兽医和翠萍姨带着两个女儿,回了京城……

南京知青纪念馆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侯冲社区,是南京首家知青类文化、生活、民俗展示馆,占地面积33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21平方米,共收藏有5000多件知青老物件。

南京知青纪念馆于2014年12月破土动工,2015年9月开馆。这里全面展示《知青之歌》作者任毅等知青在侯冲插队时的有关物件和其他地域知青活动的实物文史资料,《知青之歌》的创作缘由、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许世友的一些史料等。

南京知青纪念馆是一座以知青为主轴的体现知青文化主题的庭院式纪念馆,其中文博馆是由中国知青下放始末、永宁知青馆、江浦知青名人馆和知青民俗馆四部分组成,主要展现知青上山下乡时代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生活场景以及当地知青统计和特别任务等内容,对曾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劳动过的人、事、物进行还原和再现。

馆外还建有知青广场和知青纪念墙,知青纪念墙展示了当年在永宁插队的知青任毅创作的《知青之歌》,由知青博物馆、知青广场、知青纪念墙组成的知青故里景点是侯冲风景区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一个历史缩影。

馆内布展大约分为六大主题,整体设计风格是模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主要采用青砖黑瓦。侯冲社区还在知青纪念馆周边配套建设两平方公里的休闲区,将设有知青农场、知青植物园等。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南京知青纪念馆 类别 :纪念馆 地点 :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侯冲社区 开放时间 :2015年9月20日 选址缘由,自然环境,项目规划,馆藏内容,姚徐老街, 选址缘由 南京知青纪念馆由众多知青倡议建设,谈到选址侯冲,《知青之歌》的作者任毅说,侯冲是南京知青的故里,《知青之歌》就是他1968年12月在南京市江浦县永宁公社插队时创作的,知识分子“上山下山”虽已过去几十年,任毅却常来侯冲回忆那段知青岁月。 此外,侯冲社区优美的环境也是这次选址的原因之一,侯冲社区坐落于老山与滁河之间,兼具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农俗文化,知青文化遗存较为丰厚,是南京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也是浦口“八颗珍珠”之一。借助知青文化遗存,兼具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和农俗文化,侯冲社区以此为基础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自然环境 侯冲北枕滁河,南邻老山,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社区以生态农业为示范,民俗体验为依托,以知青文化为主题努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乡村。随着紧邻的滁河风光带建设推进,侯冲将充分利用这一景观资源。 侯冲社区北面的河堤坡顶上6米宽的沥青慢车道沿滁河蜿蜒前行,与其并行的是一条位于背水坡平台用红色塑胶铺设的慢行走道。500亩的湿地被完整保留了下来,距离河堤不到50米。社区已与复旦大学合作,根据原生态资源制定湿地公园规划。 项目规划 作为任毅的知青故里、歌曲《知青之歌》的发源地,侯冲社区也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围绕“知青故里、田园人家”这一主题,将知青历史融入到旅游文化建设当中,把知青文化作为侯冲发展的有利切入点,凸显乡村旅游建设亮点,打造远近闻名的景观村。 知青之家 知青纪念馆建筑风格为中式四合院,融合了知青舞台、休闲栈道与生态停车场等展馆设施,还包括知青农场、知青礼堂、知青植物园、知青益寿休养基地、农趣馆、湿地公园、影视基地等。不久的将来,将出现一个占地24平方公里的旅游小镇。这里将有知青之歌纪念馆、知青文物陈列馆、知青公寓、知青养老院、知青书画院等等。 正对着纪念馆门口,一面刻着《知青之歌》歌词歌谱的纪念墙引人注目。这是最原版的《知青之歌》,跟任毅当时刚刚创作出来时一字不差。在知青纪念馆的知青之家,这跟当年插队时住的屋子一模一样,旧座椅、劳动工具、收音机和茶壶等生活用品处处都还是当年下放劳动时的样子。 知青故里景区内的素质拓展中心、水生博物馆以及以滁河湿地风光为特色的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16年5月对外开放运营。 馆藏内容 知青纪念馆里的红旗供销社内,铁皮水瓶、梅花牌蛤蜊油在货架上一字排开,南京人民印刷厂食堂餐票一下子把人带入了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按照原比例复建的供销社实景是纪念馆中布展难度最大的,门头是按当时老浦口地区供销社的样子重建,照明的煤油灯也都是知青们用过的老物件。供销社里的搪瓷脸盆、铁皮水瓶也都是老知青们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几个漆面斑驳的南京饼干铁罐子是从老知青家里征集到的,当时这罐子家家户户都舍不得扔。 在知青纪念馆中,5000多件老物件从全国范围内征集而来。放在供销社货柜里当年在安徽芜湖生产的梅花牌蛤蜊油,在南京早就找不到了,这些都是现在生活在安徽农村的知青捐赠的。上山下乡时期的红袖章也是纪念馆展出的一大特色,红袖章超过1000件,除了南京本地之外覆盖了全国所有主要城市,数量也是国内最多的。 姚徐老街 距离知青纪念馆不远的姚徐老街是永宁知青故里的另一个核心景区,这里已引进包括古床馆、算盘馆、地契馆、婚庆馆、老匾联馆、老**海报馆、木艺花雕馆、小人书馆、老将军书画馆等独具特色的展览馆,打造成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以及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群。 在珠算收藏馆里,镇馆之宝是一个人骨头做成的算盘。算盘类似一部智慧型手机的大小,算珠很袖珍,微微泛黄,上面雕刻着一些符号。这是用13岁少女的头骨和腿骨制作而成的,而这个算盘并不是用来计算,而是一件藏传佛教里的法器。 珠算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则是一个表面做成算盘的小盒子,而这件藏品来源是和珅曾经居住过恭王府。这并非一个算盘,而是一个用来装契约的盒子。在旁边的契约馆里,有三张恭王府的地契,当初正是装在这个盒子里的。 契约馆里一件有趣的藏品是民国时的卖身契,红色的纸上黑色的字,自述内容是一位44岁名叫刘王氏的妇人,因荒年饥月度日不过,将自己卖给一个名叫卞峯章的人做妻,而卖身费用是130块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渡江侦察记》、《雷锋的少年时代》、《乔老爷上轿》,在小人书馆的100度本藏品,可以让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边看书边喝茶,重温童年的快乐。

1 关于下乡知青战友诗句

关于下乡知青战友诗句 1描写知青艰苦的诗句

1、《我的知青岁月》

作者: 春种秋收

在那峰峦叠嶂的崇山峻岭,

山道弯弯牵动我的几多梦想。

望着千峰万壑中的凌散村落,

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在时空中无限拉长。

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

映照着我充满稚气的脸庞。

年少的我还不懂得什么是生活的艰辛,

更不懂得社会和事物的复杂变化多样。

川北山区凛冽的寒风,

呼啦啦的吹过我山间的小屋。

吹散落在林间的飘飘黄叶,

也吹灭我心中的追求和向往。

人生的路啊为什么总是越走越长,

茫然的心情却是那么犹豫和彷徨。

面对着满目的扑朔迷离,

一把锄头扛在我单薄的肩上。

一日三餐咀嚼着红薯和青菜,

顿顿都是几碗清澈见底的苞米粥汤。

艰苦的日子勒紧腰带再苦也要度过,

还有那阳春三月饥肠噜噜的春荒。

每日碌碌无为的耕种锄禾,

在繁重的劳作中消磨时光。

日出日落伴我走过上工的弯弯山路,

月缺月圆随我爬上收工的高高山梁。

2、《知青》

作者: 凡夫

上山下乡豪气盛,奔赴农村不等闲。

走出校门进田间,一担风云挑两肩。

晨听鸡鸣扛锄头,夜伴蛙声入梦甜。

重温当年知青路,此段历史记忆深。

3、《知青岁月》

作者: 西部雄鹰

激情燃烧的岁月

有我们的青春有我们的梦想

离家别舍远离亲人

有失落有彷徨有泪水有痛苦

甚至有黑云压城有天塌地陷

有成长有思考有收获有骄傲

我们曾经和哺育过中国革命的农民

同甘共苦改天换地风雨同舟

我们曾经是农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黑土地告诉我们生活的艰难创业的辛劳

朴实的乡亲如同我们的亲人

对我们知疼知热如父母般关心

人们都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可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

属于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

属于魂牵梦萦的黑土地

4、《知青生活》

作者: 云冰

某个时刻,列车西行东进

田野的堆火焚烧草皮

知青扛锄进山,山岭之巅挖凿豪迈的标语

另外时刻,歌飘忽过来

秦淮河的风味,秦淮河的沉吟

秦淮水搓洗出的幽蓝,浪漫迷惘的影子

时刻的时刻,相互的彼此在广阔天地

牛犊子冷水田打滚,喜鹊得了怀乡病

鹰在天空巡视蚂蚁衔食搬家,风去了又来

逗留了,书生的破雨伞

渐行渐漏,雨点敲打的音符

穿透衣裳,在软肋爬行

如那天书生错位于秦淮河

晨露在桅杆的逗留

5、《我们是知青》

作者: 蔡官富

沸腾的热血,追随火热的号召

流向大江南北,奔赴广阔天地

美好的憧憬,心头暖暖地奔涌

每一片处女地,都用心血浇灌

到处有青春的火焰燃烧

到处是蓬勃的心脏跳动

日月星辰扛在肩上,春夏秋冬踩进泥土

虽然,曾经在迷茫中痛苦

虽然,曾经在彷徨中沉默

艰难困苦强健了我们的筋骨

颠沛曲折磨砺了我们的意志

知青们挖掘的河流,与母亲的血液一起流淌

知青们筑起的长城,成为共和国稳固的基石

皱纹爬上了额头,白发刻下了岁月的烙印

日渐衰退的心脏里,仍然有热血涌动

苦水里泡大的一代人,拥有强大的原动力

不管是风雨兼程,无论是关山重重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纪念知青上山下乡的诗歌

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回顾 作者:徐彬

嗨!小伙,别光叫我“爷爷”,

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在和你差不多一样大的时候,

我们就离开学校,告别家乡。

去农村,到兵团,垦大漠,戍边疆!

“奔赴祖国最艰苦的地方!”

然而,一旦现实和理想砰然对撞,

我们才发现脚下的路是那么的漫长。

天苍苍,野茫茫,日晒雨淋田里忙;

稻田里,坡头上,汗流浃背湿衣裳;

窝窝头,玉米棒,没到日落饿得慌;

油灯暗,炕头凉,多少回梦里喊爹娘。

知青岁月里,有人觉醒,有人迷茫,

有人失落,有人逃离,有人坚强。

更多的人在无奈中年复一年地等待,

等待花开,等待希望!

这就是,当年我们的青春。

嗨!姑娘,别光叫我“奶奶”,

我,另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在你和差不多大的时候,

我们就下田插秧,种高粱,

割小麦,采果子,收庄稼忙!

脸,晒黑了;手,割破了;

累了,饿了,太阳怎么就不下山了?

小王瘦了,小李病了,小张哭了,我想妈妈了!

夜,总是那么长,

城里的玫瑰花,已开得怎么样?

大街上,流行什么花衣裳?

同桌的那个“他”,

如今,又漂泊在何方?

南飞的大雁啊,何时能带我回故乡!

天亮了,梦醒了,脸上的泪,还在不停地淌。

那就是,我们的真实少女时代,

太多的回忆,定格在当年的模样上。

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经过十年的磨练,十年的渴望,

我终于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告别了战友、再见了老乡,

我满怀着新的希望,去拥抱知识的海洋。

校园里,课堂上,灯光下,读书忙。

我承担着改变命运的重任,

奋力要将失去的光阴补上!

坎坷的经历,是我们学习的动力,

探寻真理,是我们不变的理想。

我们如此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那是因为,我们知道,

我们的幸运,来自于千百万知青的梦想!

嘿!朋友,别问我“贵姓?”

我和你一样,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 。

无论你走到天涯,还是海角,

无论你的经历是荣耀,还是悲伤,

只要你出说这个“名字”,

我们的心,就会立刻贴近;

只要你述说你当年的故事,

我们的脉搏,就会在同一个轨迹上并行!

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年轻,

满头的白发,早已悄然爬上我们的发髻,

但我们的心,依然是那么热,

我们的情感,依然是那么地激昂,

那是因为,有太多共同的沉淀,

在我们不老的血管里流淌!!!

。受字数限制,此处省略11行

请记住我们的共同的名字,

将“知青”二字,

永远-铭刻在你我的心上!

以上供参考。

3知青当年在农村的诗词

嗨!小伙,别光叫我“爷爷”,

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在和你差不多一样大的时候,

我们就离开学校,告别家乡。

去农村,到兵团,垦大漠,戍边疆!

“奔赴祖国最艰苦的地方!”

然而,一旦现实和理想砰然对撞,

我们才发现脚下的路,是那么的漫长。

天苍苍,野茫茫,日晒雨淋田里忙;

稻田里,坡头上,汗流浃背湿衣裳;

窝窝头,玉米棒,没到日落饿得慌;

油灯暗,炕头凉,多少回梦里喊爹娘。

知青岁月里,有人觉醒,有人迷茫,

有人失落,有人逃离,有人坚强。

更多的人,在无奈中年复一年地等待,

等待花开,等待希望!

这就是,当年我们的青春。

嗨!姑娘,别光叫我“奶奶”,

我,另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在你和差不多大的时候,

我们就下田插秧,种高粱,

割小麦,采果子,收庄稼忙!

脸,晒黑了;手,割破了;

累了,饿了,太阳怎么就不下山了?

小王瘦了,小李病了,小张哭了,我想妈妈了!

夜,总是那么长,

城里的玫瑰花,已开得怎么样?

大街上,流行什么花衣裳?

同桌的那个“他”,

如今,又漂泊在何方?

南飞的大雁啊,何时能带我回故乡!

天亮了,梦醒了,脸上的泪,还在不停地淌。

那就是,我们的真实少女时代,

太多的回忆,定格在当年的模样上。

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经过十年的磨练,十年的渴望,

我终于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告别了战友、再见了老乡,

我满怀着新的希望,去拥抱知识的海洋。

校园里,课堂上,灯光下,读书忙。

我承担着改变命运的重任,

奋力要将失去的光阴补上!

坎坷的经历,是我们学习的动力,

探寻真理,是我们不变的理想。

我们如此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那是因为,我们知道,

我们的幸运,来自于千百万知青的梦想!

嘿!朋友,别问我“贵姓?”

我和你一样,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

无论你走到天涯,还是海角,

无论你的经历是荣耀,还是悲伤,

只要你出说这个“名字”,

我们的心,就会立刻贴近;

只要你述说你当年的故事,

我们的脉搏,就会在同一个轨迹上并行!

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年轻,

满头的白发,早已悄然爬上我们的发髻,

但我们的心,依然是那么热,

我们的情感,依然是那么地激昂,

那是因为,有太多共同的沉淀,

在我们不老的血管里流淌!!!

啊,朋友,我亲爱的知青朋友,

无论你在祖国的天涯海角,

还是已经漂泊到遥远的异国他乡,

请接受我对你的祝福,

向你说一声:珍重!

珍爱你的家人,

珍惜你的健康,

珍重我们眼前的拥有,

珍惜你我未来的时光!

将难忘岁月的回忆留住,

把热血青春的往事念想。

请记住我们的共同的名字,

将“知青”二字,

永远-铭刻在你我的心上!

4关于知青的诗歌

《那天》

写给1969年9月9日

那天,

我刚过15岁半。

出发时,

把鲜红的毛主席像章,

庄重地挂在胸前。

意气风发的兵团战士,

走上反修最前线。

那天,

怕母亲伤感,

没让她送我到车站。

她的微笑依然美丽而平静,

坚毅和力量注入到我的心田。

那天,

父亲也没能送我,

在他下放的村里挨批判。

但他的话,却在我心里回响:

“记住,你是***员的儿子,

革命队伍的年轻一员。”

那天,

只有小妹最高兴,

追着鼓号队,满操场转。

也许她在想:

学一个漂亮的舞姿,

晚上演给哥哥看。

那天,

云高,风爽,天蓝。

大客车缓缓驶进专列站台,

红旗猎猎,锣鼓喧天。

车窗塞满了挥别的手臂,

道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时辰已到,汽笛拉响,车轮缓缓。

骤然间,哭声大作,

动地,震天!

那是上千人的哭声啊,

不!

那是几亿国人的心声,

令山河动容,

令日月黯淡。

……

那天,

我没有哭。

至今也说不清为什么,

应该不是

“男儿有泪不轻弹”。

那天,

夜色漫漫。

车窗外,

划动着广阔的东北原野;

车厢里,

酣睡着一群花季少年。

泪珠,

还挂在女孩儿苹果般的脸上;

男孩儿的梦里,

憧憬着与敌军坦克的酣战。

没有人知道,

他们的青春将挥洒在漠漠荒原里;

没有人知道,

他们的一生将注定与坎坷相伴。

他们就是

空前且绝后的“知青”一代;

他们将书写

壮丽而凄美的历史长卷。

哦。

那天,

是我人生的起点;

那天,

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间。

5知青当年在农村的诗词

嗨!小伙,别光叫我“爷爷”,

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在和你差不多一样大的时候,

我们就离开学校,告别家乡。

去农村,到兵团,垦大漠,戍边疆!

“奔赴祖国最艰苦的地方!”

然而,一旦现实和理想砰然对撞,

我们才发现脚下的路,是那么的漫长。

天苍苍,野茫茫,日晒雨淋田里忙;

稻田里,坡头上,汗流浃背湿衣裳;

窝窝头,玉米棒,没到日落饿得慌;

油灯暗,炕头凉,多少回梦里喊爹娘。

知青岁月里,有人觉醒,有人迷茫,

有人失落,有人逃离,有人坚强。

更多的人,在无奈中年复一年地等待,

等待花开,等待希望!

这就是,当年我们的青春。

嗨!姑娘,别光叫我“奶奶”,

我,另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在你和差不多大的时候,

我们就下田插秧,种高粱,

割小麦,采果子,收庄稼忙!

脸,晒黑了;手,割破了;

累了,饿了,太阳怎么就不下山了?

小王瘦了,小李病了,小张哭了,我想妈妈了!

夜,总是那么长,

城里的玫瑰花,已开得怎么样?

大街上,流行什么花衣裳?

同桌的那个“他”,

如今,又漂泊在何方?

南飞的大雁啊,何时能带我回故乡!

天亮了,梦醒了,脸上的泪,还在不停地淌。

那就是,我们的真实少女时代,

太多的回忆,定格在当年的模样上。

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经过十年的磨练,十年的渴望,

我终于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告别了战友、再见了老乡,

我满怀着新的希望,去拥抱知识的海洋。

校园里,课堂上,灯光下,读书忙。

我承担着改变命运的重任,

奋力要将失去的光阴补上!

坎坷的经历,是我们学习的动力,

探寻真理,是我们不变的理想。

我们如此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那是因为,我们知道,

我们的幸运,来自于千百万知青的梦想!

嘿!朋友,别问我“贵姓?”

我和你一样,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

无论你走到天涯,还是海角,

无论你的经历是荣耀,还是悲伤,

只要你出说这个“名字”,

我们的心,就会立刻贴近;

只要你述说你当年的故事,

我们的脉搏,就会在同一个轨迹上并行!

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年轻,

满头的白发,早已悄然爬上我们的发髻,

但我们的心,依然是那么热,

我们的情感,依然是那么地激昂,

那是因为,有太多共同的沉淀,

在我们不老的血管里流淌!!!

啊,朋友,我亲爱的知青朋友,

无论你在祖国的天涯海角,

还是已经漂泊到遥远的异国他乡,

请接受我对你的祝福,

向你说一声:珍重!

珍爱你的家人,

珍惜你的健康,

珍重我们眼前的拥有,

珍惜你我未来的时光!

将难忘岁月的回忆留住,

把热血青春的往事念想。

请记住我们的共同的名字,

将“知青”二字,

永远-铭刻在你我的心上!

6赞美知青的句子

1、每当听到“映山红”这首歌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上山下乡的坎坷经历,那段岁月让我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2、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我们乘坐着火车奔驰在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地上,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天,天上飘着洁白的雪花,银装素裹、婀娜多姿、美丽而壮观。静静的大地尽情地沐浴着上天赐给它的甘露。

离村子还有五六里的路程,远远地就能听到大喇叭播放“映山红”的歌声。歌声嘹亮悦耳,耐人寻味。

3、我们来到了住地,看到简陋而破旧的房子,四面透风,周围一片凄凉。黑夜里刮着大风,把外面的大树和野草刮得“呜呜”作响,偶尔,远处传来狼的叫声。

通过劳动锻炼,我初步掌握了基本农活,工作表现积极肯干。干农活之余,我们搞起了夜校和图书室,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了篮球架和乒乓球案子,后来又成立了一个文艺宣传队,丰富了文化生活。

4、由于我表现优秀,公社大队干部找我谈话,让我到落后生产队担任生产队长。我二话没说欣然答应了,然而没有想到在那浩劫的年代里,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召开全体社员大会上,当宣布我担任生产队长时,在场百十号社员全部“呼”地一下站了起来,挥舞着拳头大喊:“我们贫下中农不欢迎你们,滚出去!”当时这么大的阵势可把我们吓坏了,特别是女青年吓得直哭,会议不欢而散。

5、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我们怀着无所畏惧的心态面对一切,通过谈心使动摇的青年们留了下来,恢复了生产,整修了房屋,制定了规章制度。对个别破坏生产的人实行了强制措施,使生产队的生产生活有了质的变化。第一年,我们获得了大丰收。在此基础上,我们一鼓作气有了两台大马车,又成立了施工队,开始了新的创业。看到这些成果,我感慨万千,长长舒了一口气。抬头眺望着远方,看到地还是那么宽,天还是那么蓝,山峰还是那么巍峨秀丽,我们胜利了。

6、几十年过去了,当我又一次来到这片土地的时候,旧貌换新颜,但这片泥土的芳香没有变,乡愁没有变,乡音没有变,还是那么清澈淳朴。我仿佛又看到了战天斗地的场面,仿佛又听到了昔日的歌声“映山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35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