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小说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小说主要内容,第1张

导语:三国史事的历史著作不仅为《三国演义》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史事框架,同时历史意识和官史所代表的史学意识也直接影响了小说的创作模式和基本倾向。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等,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较为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丑化等等。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谓“十八路”诸候联军征讨董卓,打的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旗号,干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勾当,各怀心复事,都企图称王称霸。

汉室倾颓·讨伐董卓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榜文前,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萍水相逢。三人都有为国效力之心,而且志趣相投,于是桃园结为异姓兄弟,投靠刘焉。从军后刘、关、张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一败黄巾于涿郡,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刘关张与朱儁、孙坚进攻黄巾,大胜。朱儁、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很久之后,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督邮来县巡视,借机索要贿赂。因刘备不从而欲存心陷害,张飞得知后怒鞭督邮,三人被迫弃去职位,投了刘恢。不久参加平定鱼阳之战,刘备因立功被任平原令,开始拥有一支人马。

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司徒王允借寿诞之引,召集满朝公卿商议,曹操自告奋勇前往行刺,为董卓发觉,危急中献上自王允处借来的七星宝刀而脱身。

曹操逃至中牟县为当时县令陈宫所获。陈宫义释曹操,并弃官随之离去。途经曹操之亲戚吕伯奢家时,因误会而杀害吕伯奢一家,并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语。陈宫愤怒,独自离开。曹操只身前往陈留,散尽家资招蓦兵马,亲友皆来相投,亦有了一支人马。曹操更写信给袁绍,并会齐中原豪杰。

曹操、袁术等十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董卓派出华雄斩去十八镇诸侯多位上将,关羽自告奋勇却因自身的地位而被众诸侯所叱,唯曹操赏识人才,斟热酒令出战。酒尚温,关羽已斩华雄而归。随后,吕布骑赤兔马亲出虎牢关,袁绍亦派八路诸侯迎敌。众诸侯难敌吕布之勇,危难时候张飞救下公孙瓒而与吕布交手。因吕布奇勇,关羽、刘备先后出战,三人合力杀败吕布,吕布败退虎牢关。八路诸侯乘胜出击大获全胜,曹操暗中犒赏刘、关、张。

董卓见吕布战败,盟军势大,烧洛阳,逼献帝迁都长安。盟军入洛阳,各起异心。孙坚在宫井中得到传国玉玺,率军返回江东。遇刘表阻拦,遂结怨。曹操与袁绍发生摩擦,去了扬州。盟军瓦解。接着军阀又开始火并。袁绍攻公孙瓒,被赵云所救。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不受重用。在江东,孙坚攻荆州,被刘表军士用乱箭射死。司徒王允在长安设下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歌妓貂蝉而发生冲突,结果董卓被杀。董卓部将郭汜等反扑,杀害王允全家。

群雄逐鹿·吕布覆灭

董卓死后,中原大乱,军阀混战之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讨伐,编制青州兵,势力再次扩大。因曹操父曹嵩死于徐州,为报父仇,曹操借机征讨徐州,并下令屠城。徐州太守陶谦向北海孔融求救,孔融在平原找到刘备。刘备去公孙瓒处借了兵马,前往徐州助阵。

另一方面,董卓旧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攻下长安,赶走吕布,逼死王允,再次挟天子。随后,马腾、韩遂联军勤王,马腾之子马超作战英勇,屡挫李郭军。但因为粮草供应困难,最终兵败退回凉州。

在曹操报仇的同时,吕布、张邈采纳陈宫之言,袭了兖州,曹操被迫回战吕布。濮阳城中一战,曹操险些丧命。而刘备处,陶谦三让徐州,使曹操费力征讨不得的徐州为刘备唾手而得。

吕布

长安处李傕、郭汜发生内讧,曹操入洛阳救驾,借机将献帝劫至许昌,开始 “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独揽。与此同时,江东孙策利用亡父孙坚留下的传国玉玺,向袁术借了兵马,逐渐平定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奠立了日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吴国基业。袁术得了玉玺,即刻称帝。

吕布兵败投了刘备,却趁刘备征伐袁术之机夺了徐州。刘备暂居小沛。在刘备与袁术两家求助之际,吕布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不久刘备又为吕布所迫,投了曹操。曹操先后三次征伐张绣而未果,张绣自行投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讨伐吕布,苦战日久未果。而吕布却因内患陈登,且惑于妻妾之言,终为曹操所擒。白门楼上,刘备以丁原、董卓的缘由将吕布致死。曹操也怒斩高顺,泪别陈宫,义降张辽。吕布既定,曹操势力进一步扩大。

内阁密诏·千里独行

朝延上,曹操作威作福,许田打围之时对献帝无礼招致忠臣愤怒。皇帝密召国舅董承入宫,授以衣带诏,教图曹操。西凉马腾与刘备最终亦参与此谋。刘备参与后为避曹操嫌疑,在园中种菜却为曹操叫去赏梅。

关羽

曹操煮酒论英雄令刘备吃惊,以畏雷之说巧妙掩饰。不久刘备即借剿灭袁术之机脱身,袁术与刘备交战,大败。于是袁术前往投降袁绍,于路中被劫,最终渴死。其部将割其首并玉玺一同交与曹操。

皇宫内,衣带诏事发,董承等皆遇害。曹操派兵征讨刘备,刘备大败而与张飞失散,投了袁绍。关羽被困下邳,曹操爱其才,遣张辽说降,为保刘备家眷,关羽与曹操约法三章而降。在曹操处,关羽受到厚待,得了吕布所骑赤兔马。

在刘备建议下,袁绍起兵与曹操交战于白马,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解了曹操白马之围。因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关羽离开许都,前往河北。临行时挂印封金,令曹操既憾又赞。关羽一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几经周折,最终于张飞、刘备聚于古城。又因公孙瓒兵败自焚,赵云独自一人云游四海与刘备相遇,自此终身为刘备爱将,情义比桃园。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江东孙策为部下家客所害,身受重伤,更因受于吉之气而身亡。孙权坐领江东,承父兄基业,与曹操修好。

袁绍得知后起大军七十万伐曹操,曹操起七万兵相迎,战于官渡(此时为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几经挫折却始终坚持。袁绍谋士许攸进言而不为所用,因而来投曹操,并献火烧乌巢之计。一夜大火,袁绍势力大衰。仓亭处曹操再破袁绍,最终袁绍吐血而亡。刘备趁火打劫,自汝南起兵攻曹,却为曹操打败,投了荆州刘表,驻守新野。大小数战,曹操终攻克冀州,然而郭嘉病故。郭嘉临终时献密计,使曹操短期平定了辽东,统治北方。

三顾茅庐·荆襄之变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荆州处,因刘表次子娘舅蔡瑁与刘备争权,而两番设计陷害刘备。刘备跃马檀溪,大难不死,行至襄阳境内水镜庄上,得水镜先生司马徽点拔,闻卧龙、凤雏之说。次日路遇毛遂自荐的徐庶,即刘备军中的第一位军师。曹军进犯,徐庶大败曹军,展露的大才为刘备大开眼界。曹操以徐庶之母为要挟将徐庶逼进许都,徐庶临行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即卧龙先生,并许下了终生不为曹操献计之誓。

自建安十二年秋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刘备来到南阳三顾茅庐,寻访诸葛亮。诸葛亮大为感动,在卧龙岗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道破天时、地利、人和之玄机,最终出山辅佐刘备,成为一代贤相。

两次火攻南阳的博望坡和新野城,诸葛亮大破曹军。刘表病逝,蔡瑁暗里拥立幼子刘琮,并将荆襄九郡献了曹操。曹操83万大军下追赶刘备。刘备被迫携民渡江,饱经挫折屈辱。赵云为救幼主刘禅,屡次单骑闯入曹操军营,闯下一世英明。同时张飞大喝长坂桥,又使曹营许多将士从此闻风丧胆。在关羽、诸葛亮与刘表长子刘琦的接引下,刘备入了江夏。

赤壁之战·火烧曹兵

曹操书信至江东,威胁孙权投降,共擒刘备。孙权派鲁肃过江

曹操

探虚实。诸葛亮借机入东吴,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终于使得孙权决计破曹操。在柴桑,周瑜起五万兵,与曹操83万大军隔江对峙。水上交战,曹军失利,蒋干去东吴军营劝降周瑜,却中周瑜反间计,误盗周瑜伪造的书信而使曹操误杀蔡瑁、张允——曹营中仅有的两名深懂水战之将。在东吴军营,周瑜深恨诸葛亮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使诸葛瑾劝降诸葛亮未果,即起心害之。两番斗智,均为诸葛亮胜出。第二次的“草船借箭”,更是使周瑜自叹不如。

周瑜与诸葛亮不谋而合,定下火攻之策。为火烧曹军战船,老将黄盖行苦肉计,惨被棒疮;阚泽去曹营献诈降书,又遭到曹操恐吓。蒋干再次过江,周瑜安排江东隐居的凤雏先生庞统随之回曹营,巧授连环计,教曹操将战船全部连接。

诸葛亮借机去七星坛祭风,实则逃离东吴,回到江夏,智算华容。三江口处,黄盖前往诈降。是夜东南风大起,曹操水寨一片火海,一夜之间,曹操83万大军所剩无几。逃命过程中又遭到赵云、张飞与关羽三次堵截。最终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使得曹操逃至南郡。败阵的曹操,对郭嘉怀念不已。

三气周瑜·大战马超

周瑜乘势到南郡,与曹仁交战,中曹操之计而重伤。诸葛亮坐收渔利,夺下南郡。不久又陆续攻占荆襄诸郡。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周瑜又定下美人计,诱刘备过江,与孙权之妹孙尚香成亲,

周瑜

以此为饵扣押刘备。赵云受诸葛亮密技,一次次粉碎周瑜的计谋。次年刘备逃回荆州,周瑜追至,中诸葛亮之计,更为荆州士兵取笑,箭创复发。回柴桑后定下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再次为诸葛亮识破。回柴桑后性命垂危,高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亡。诸葛亮又去吊孝,打破两方之间的尴尬,并为刘备寻得副军师庞统。

西凉太守马腾为曹操诱入长安而遭害,其子马超联合韩遂率军反出西凉,大破钟繇,攻陷长安,又于潼关大败曹洪、徐晃。迫使曹操亲自领兵前来讨伐。马超与曹操在潼关、渭南之地展开六次大战。一战连败曹营诸多猛将,杀的曹操割须弃袍,绕树逃命,二战让曹操夺船避箭,几次都几乎丧命,但在丁斐、曹洪、许褚的拼死相救下死里逃生。之后曹操又听取了娄圭建议,泼水筑造冰城,渡过了渭水。马超与冰城前,与曹军第一猛将虎侯许褚。两人连斗几百回合,许褚裸衣弃刀,但最终战成平手。最后贾诩为曹操定离间之计,离间西凉军内部,马超砍断韩遂之手,西凉军自相残杀,曹操乘机大举攻伐,最终大破马超。

夺占西川·合肥会战

益州刘璋处,别驾张松密画西川图本欲献曹操,却为曹操不喜,而终被逐出。回川时受刘备盛情款待,感动不已,终为刘备献上取西川之说。张松回川之后,刘璋又纳其谋,接刘备入川抵挡汉中张鲁。刘备入川后与刘璋反目成仇,交战之中,孙尚香被孙权派人骗回江东,而副军师庞统也死于落凤坡。

诸葛亮与张飞两路军入川,将荆州交于关羽,并嘱之“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张飞从小路出发,义释老将严颜,一路顺利入川与刘备会合。诸葛亮到达后,定计擒获川中大将张任。此时西凉马超几经周折投于张鲁帐下,因唇亡齿寒之说,张鲁派马超、马岱解西川之围。葭萌关张飞两番大战马超未分胜败,诸葛亮定计,收降了马超。西川终为刘备攻占。

在江东,孙权令诸葛瑾入川讨荆州未果,鲁肃为孙权所迫,设鸿门宴邀关羽过江,欲逼还荆州。关羽单刀赴会,以其非凡的胆识,挫败了这一谋划。

在许昌,曹操诛杀密谋害己的伏皇后等人,又平定了汉中。为报赤壁之仇,曹操两次起兵与孙权交战,合肥会战,双方互有胜败。最后孙权作书劝退曹操,曹操也知江东一时不可得,两方罢兵。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进位魏王,采纳贾诩之言,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不久因故与奇人左慈相遇。左慈用奇门之术捉弄曹操,终使曹操患病。曹操召来平原管辂卜周易,管辂巧妙为曹操作了解答。五位汉臣欲图曹操亦未能成功,最终惨死。

巧取汉中·痛失荆州

张飞起兵攻瓦口关,大战张郃,最终胜利。诸葛亮又智激黄忠,使其两番建立奇功。定军山一役,黄忠斩了曹操爱将夏侯渊。曹操起兵报仇,大军闻赵云之声而丧胆。进兵过程中曹操借故

杀害了一向与自己有隙的杨修。诸葛亮几番设计,使曹操兵退斜谷,至此东川亦为刘备所得。

刘备据两川之地,自立为汉中王。曹操与东吴密谋图荆州,关羽未遵诸葛亮“东和孙权”之说,以致东吴与曹操联合。于禁、庞德与关羽交战,关羽大战庞德,水淹七军,取得一生最后的业绩。因中曹仁暗箭,右臂中毒,神医华佗赶到为关羽刮骨疗毒。

然而正当关羽带伤与徐晃交战的同时,东吴陆逊巧妙利用关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的心理,定下了取荆州之计。吕蒙白衣渡江,袭了荆州。痛失荆州的关羽被迫败走麦城,终为吕蒙部下所害。在玉泉山,关羽灵魂显圣,为神僧普净点化而顿悟,飘然离去。不久吕蒙被关羽附体而亡(此时为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

孙权将关羽首级献于曹操,曹操为关羽吓倒,自此便寝食不安。为建新宫,曹操持剑去砍洛阳城内一神树,树干喷出血来,病情加重,危在旦夕。曹操令人找来神医华佗,却疑之有害己之意而将其拷打至死。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

汉室末路·夷陵之战

曹丕当权后,折服了前来争王位的曹彰。又欲害曹植,逼其作诗。曹植七步成诗感动曹丕。刘备义子刘封因不曾发兵救关羽,借故为刘备处死。

曹丕承父之业,威望日高,帐下文官逼迫献帝让出帝位,自此东汉灭亡,魏国建立。刘备得此消息,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在成都继承大统,即大汉昭烈皇帝,封诸葛亮为丞相。即位后的刘备,即下令起倾国之兵伐吴,为关羽报仇。张飞思念关羽,酒后使性鞭打士卒,因而被范疆、张达所杀。事后二人将张飞首级送往东吴投降。

孙权

孙权无奈,作书降魏受了九锡。曹丕欲坐观其变,并未发兵。汉吴交兵,孙权失利,折去许多大将,而汉军黄忠也中箭受伤,不治而亡。吴将潘璋持关羽的青龙宝刀遇关公显圣,为关羽之子关兴所杀。

刘备攻至猇亭时,仇人尽已诛却,欲就此机灭吴。孙权启用儒将陆逊,并赐宝剑先斩后奏。因刘备不懂兵法,扎营之时犯兵家大忌,陆逊纵火烧连营七百里,汉军大败,刘备逃命过程中为赵云所救。陆逊追刘备,误入诸葛亮所布石阵(八阵图),为黄承彦所救,因而深服诸葛亮之才。

曹丕趁火打劫,乘机征吴,陆逊早有防备。大将徐盛用火攻破了魏军。魏国名将张辽在此役中身亡。

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危,临终时托孤于诸葛亮,并嘱之不可重用马谡。刘备死后,诸葛亮立刘禅为帝,因感刘备知遇之恩,全力辅佐幼主。魏国曹丕得知,有伐汉之意,司马懿献五路下西川之策,诸葛亮坐镇成都,安居平五路,又派邓芝出使东吴,与孙权修好。此后汉吴再未交兵。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亲率五十万大军,采用马谡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之策深入云南。擒了孟获后因其不服而释放,此后汉军渡过泸水,多次与孟获交战,克服重重困难,直抵乌戈国,先后对孟获七擒七纵。最终孟获感恩,誓不再反,南方之乱平息。

诸葛亮

此时魏主曹丕已经病逝,曹叡(”叡“也作”睿“)继位,重用深有谋略的司马懿。诸葛亮用马谡之谋,设离间计使曹睿削了司马懿兵权。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为继承刘备遗志,上《出师表》请求伐魏。魏驸马夏侯楙为主将出战,屡为汉军所败。年逾七旬的老将赵云更建奇功,力斩五将。后诸葛亮定计收取西三郡,又收降了魏将姜维,使之成为自己的爱徒。曹睿联合羌王彻里吉共同进兵,诸葛亮乘雪大破羌兵。

魏将孟达欲同诸葛亮里应外合献城,此时司马懿复职,直抵新城。孟达事败,死于城下。与魏军交战,街亭成为关健。马谡自告奋勇立军令状,去守街亭,却因不能活用兵法,更兼盲目自大,痛失街亭。司马懿兵至西城,诸葛亮定空城计暂退魏军,随后大军撤回汉中,第一次伐魏宣告失败。为正军令,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不久老将赵云病故。

此后,直至汉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诸葛亮又四次伐魏(并先后作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然而国力衰微,君主无能,且后方用人不当,每一次都是以偌大的遗憾宣告失败。

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初战即败。接着用奇计困司马懿于上方谷,欲火烧司马懿,不料天降大雨,其计不成。此后越发病重,祈福时被无心魏延扑灭七星主灯而失败,将后事嘱托完毕,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仍遗计用木雕吓退了司马懿,又使马岱斩了造反作乱的大将魏延。在此期间,东吴孙权也因老善终。

司马专政·九 伐中原

魏曹睿后期,政治开始衰落。曹睿下令拆承露盘更是天人共怒。辽东公孙渊起兵造反,司马懿出兵剿灭。曹睿病危,将曹芳托付于司马懿而病逝。曹睿死后,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夺了曹爽的兵权。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独揽朝政,魏国名存实亡,大权尽归司马氏之手。后高贵乡公曹髦在位,司马师病故。曹髦因对司马昭由惧到恨,驱车率众臣与司马昭决斗,反被司马昭杀死。

汉将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出兵伐魏,与魏将邓艾对战。前后九次,交战中双方互有胜败,姜维亦曾经将司马昭困于铁笼山,因山泉突涌而未能困死。然而最终姜维没有取得任何显著成果。朝廷里,诸葛亮死后,汉帝刘禅更加接近宦官,不理朝政,国势日趋衰危。此间吴帝孙权病逝,其后的孙亮、孙休为孙峻、孙綝所控制,吴宫内多次发生干戈。孙休竟险些丧于孙~之手,幸得老将丁奉相救。丁奉死后,东吴更加衰败。

偷渡阴平·三分归一

汉将姜维第九次伐中原期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分兵入蜀。钟会终夺取汉中,在定军山遇诸葛亮显圣,嘱其不可妄杀生灵。邓艾与生命作赌,偷渡阴平小路,最后成功。在那里发现了诸葛亮生前题字,由衷地赞叹诸葛亮之才,感慨因不能相遇而遗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与孙诸葛尚死守绵竹,最终殉国。刘禅第五子刘谌自刎于先帝庙。刘禅投降,于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汉国灭亡。

姜维知汉国灭亡,假意投降钟会,两人合谋除掉了邓艾。然而举事之时,由于机谋泄露,钟会死于殿上,姜维亦自尽身亡。一番巧计,成为虚话。

汉国灭亡之后,司马昭病逝,司马炎废曹奂而自称为帝,国号大晋。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魏国灭亡。

司马炎派羊祜征吴,而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峙,却成了知音。羊祜病危时向司马炎荐杜预,陆抗死后,杜预率兵伐吴,最终吴主孙皓投降,三分天下,合归一统。

真伪性,选择D。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

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

扩展资料: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两年。

两年后,曹操西征,击破关中的马超、韩遂等人,然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形,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要文言文和译文。

解析: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模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翻译:周瑜大军继续前进,在赤壁与曹操相遇。当时曹操的部队中已发生疾疫。两军初次交战,曹军失利,退到长江北岸。周瑜等驻军在长江南岸,周瑜部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长期相持。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击败曹军。”于是,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投降。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士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官兵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了。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象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赶曹操直到南郡。这时,曹军又饿又病,死了一大半。曹操就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模野将军徐晃镇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镇守襄阳,自己率军返回北方。

or:

夏,六月,罢三公官,复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以曹操为丞相。操以冀州别驾从事崔琰为丞相西曹掾,司空东曹掾陈留毛玠为丞相东曹掾,元城令河内司马朗为主簿,弟懿为文学掾,冀州主簿卢毓为法曹议令史。毓,植之子也。琰、玠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拔敦实,斥华伪,进冲逊,抑阿党。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至乃长吏还者,垢面羸衣,独乘柴车,军吏入府,朝服徒行。吏洁于上,俗移于下。操闻之,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秋,七月,曹操南击刘表。

八月,丁未,以光禄勋山阳郗虑为御史大夫。

壬子,太中大夫孔融弃市。融恃其才望,数戏侮曹操,发辞偏宕,多致乖忤。操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内甚嫌之。融又上书言:“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操疑融所论建渐广,益惮之。融与郗虑有隙,虑承操风旨,构成其罪,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奏:“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操遂收融,并其妻子皆杀之。初,京兆脂习与融善,每戒融刚直太过,必罹世患。及融死,许下莫敢收者。习往抚尸曰:“文举舍我死,吾何用生为!”操收习,欲杀之,既而赦之。

章陵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劝刘琮降操,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国,必危也;以刘备而敌曹公,不当也。三者皆短,将何以待敌?且将军自料何如刘备?若备不足御曹公,则虽全楚不能以自存也;若足御曹公,则备不为将军下也。”琮从之。九月,操至新野,琮遂举州降,以节迎操。诸将皆疑其诈,娄圭曰:“天下扰攘,各贪王命以自重,今以节来,是必至诚。”操遂进兵。时刘备屯樊,琮不敢告备。备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其官属宋忠诣备宣旨。时曹操已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共议。或劝备攻琮,荆州可得。备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备将其众去,过襄阳,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备过辞表墓,涕泣而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人,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备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备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习凿齿论曰:刘玄德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刘琮将王威说琮曰:“曹操闻将军既降,刘备已走,必懈弛无备,轻先单进。若给威奇兵数千,徼之于险,操可获也。获操,即威震四海,非徒保守今日而已。”琮不纳。操以江陵有军实,恐刘备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备已过,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备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操大获其人众辎重。

初,刘表二子琦、琮,表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蔡氏遂爱琮而恶琦。表妻弟蔡瑁、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表,日相与毁琦而誉琮。琦不自宁,与诸葛亮谋自安之术,亮不对。后乃共升高楼,因令去梯,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琦求代其任,表乃以琦为江夏太守。表病甚,琦归省疾。瑁、允恐其见表而父子相感,更有托后之意,乃谓琦曰:“将军命君抚临江夏,其任至重;今释众擅来,必见谴怒。伤亲之欢,重增其疾,非孝敬之道也。”遂遏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表卒,瑁、允等遂以琮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将因奔丧作难。会曹操军至,琦奔江南。

徐庶母为操所获,庶辞备,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操。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操兵无敢近者。或谓备:“赵云已北走。”备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身抱备子禅,与关羽船会,得济沔,遇刘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曹操进军江陵,以刘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蒯越等,侯者凡十五人。释韩嵩之囚,待以交友之礼,使条品州人优劣,皆擢而用之。以嵩为大鸿胪,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邓羲为侍中。荆州大将南阳文聘别屯在外,琮之降也,呼聘,欲与俱。聘曰:“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操济汉,聘乃诣操。操曰:“来何迟邪?”聘曰:“先日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愿据守汉川,保全土境。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在己,以至于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遂歔欷流涕。操为之怆然,字谓之曰:“仲业,卿真忠臣也!”厚礼待之,使统本兵,为江夏太守。

初,袁绍在冀州,遣使迎汝南士大夫。西平和洽,以为冀州土平民强,英桀所利,四战之地,不如荆州土险民弱,易依倚也,遂从刘表。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从本初,辟争地也。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不去,谗慝将兴。”遂南之武陵。表辟南阳刘望之为从事,而其友二人皆以谗毁为表所诛,望之又以正谏不合,投传告归。望之弟廙谓望之曰:“赵杀鸣犊,仲尼回轮。今兄既不能法柳下惠和光同尘于内,则宜模范蠡迁化于外,坐而自绝于时,殆不可也。”望之不从,寻复见害,廙奔扬州。南阳韩暨避袁术之命,徙居山都山。刘表又辟之,遂遁居孱陵。表深恨之,暨惧,应命,除宜城长。河东裴潜亦为表所礼重,潜私谓王畅之子粲及河内司马芝曰:“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遂南适长沙。于是操以暨为丞相士曹属,潜参丞相军事,洽、廙、粲皆为掾属,芝为管令,从人望也。

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抗此难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近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杖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刘备在樊口,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备深愧喜。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馀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周瑜、程普将数万众,与曹仁隔江未战。甘宁请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益州将袭肃举军降,周瑜表以肃兵益横野中郎将吕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于义宜益,不宜夺也。”权善其言,还肃兵。曹仁遣兵围甘宁,宁困急,求救于周瑜,诸将以为兵少不足分,吕蒙谓周瑜、程普曰:“留凌公绩于江陵,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瑜从之,大破仁兵于夷陵,获马三百匹而还。于是将士形势自倍。瑜乃渡江,顿北岸,与仁相距。十二月,孙权自将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不克。

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营帅雷绪率部曲数万口归备。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以偏将军赵云领桂阳太守。

益州牧刘璋闻曹操克荆州,遣别驾张松致敬于操。松为人短小放荡,然识达精果。操时已定荆州,走刘备,不复存录松。主簿杨修白操辟松,操不纳;松以此怨,归,劝刘璋绝操,与刘备相结,璋从之。

习凿齿论曰: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

《我的前半生》火了,这部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才播出两天,豆瓣、微博等社交软件上的讨论度就蹭蹭蹭的上去了,上一次惹来这么多观众关心剧中人物命运的剧,终于有国产剧示范了什么是正确的谈情套路了。

《我的前半生》名字怪怪的,但跟那些妖艳贱货完全不同,简直是都市剧中的一股清流。

大概是出于个人偏见,一听到什么都市励志情感大剧,总会想起什么“家庭主妇惨遭抛弃”、“渣男老公出轨小妖精”、“恶毒婆婆棒打鸳鸯”。但《我的前半生》从故事主角的人设来看就很清奇。

《我的前半生》电视剧跟小说差在哪里?

跟亦舒小说原著相比,电视剧的改编颇大。除女主角子君名字没变,还有马伊琍的旁白和书中一样,其余连人物设定基本都与原著不同。

在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中,男人篇幅比较少,有子君前夫涓生、子君师傅(通晓世情的陶瓷大师张允信)、子君后来的爱人(建筑精英翟有道)以及唐晶丈夫莫家谦。

原著中描述的故事发生于上世纪的香港,为了让该剧更符合内地的情感观念和婚姻现状,黄澜透露编剧从人物到内容都做了改动。

在人物设定上,后续与罗子君产生感情纠葛的唐晶男友贺涵,陈道明饰演的日料店老板老卓,包括唐晶工作上的竞争对手等角色都是全新创作的。

“无论是深究‘全职太太’罗子君离婚的理由,还是未来会存在闺蜜与男友谈恋爱这样微妙的关系,我们都希望这部剧能够存在更多有社会普遍性的人物和事件。”

在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中,男人篇幅比较少,有子君前夫涓生、子君师傅(通晓世情的陶瓷大师张允信)、子君后来的爱人(建筑精英翟有道)以及唐晶丈夫莫家谦。

亦舒迷都知道,子君和涓生这两个人物的“前半生”,是源于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鲁迅的《伤逝》里,子君和涓生夭折于现实的感情生活,到了亦舒的手里,绝不是拿来同名同姓的两个人物名字那么简单。

从剧情来看,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与小说的故事脉络是一样的,然而,该剧没播两集就被广大的亦舒迷们称为是“五雷轰顶”,并集体抗议该剧“挂羊头卖狗肉”。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该电视剧改编后,失去了亦舒小说的故事和人物之魂。亦舒是香港职业女性,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独立自信、自力更生的女性生存观。

历史上的蔡瑁是正常死亡,张允史书没有记载死亡原因。

蔡瑁本身就是王公贵族,又和曹操是好朋友,所以在曹操手下办事,并且一直也是官职上升的很高,最后当上了越骑校尉,被封为了“阳亭侯”,到最后也是正常死亡。

张允,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的外甥,先后侍奉刘表、曹操。其母刘氏,是刘表的姊妹,故允应与蔡瑁有姻亲之谊。他与蔡瑁同样得宠于刘表,亦与刘表次子刘琮相睦。

刘表及蔡氏欲以刘琮为后,而蔡瑁、张允则为其党羽。蔡瑁、张允等便以刘琮为嗣。会曹操军至新野,张允亦随州而降。之后史书没有关于张允的记载。

扩展资料:

蔡瑁归降曹操的历史: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表病重,刘琦从江夏回襄阳来探视。蔡瑁、张允恐怕他与刘表相见,触动父子感情,刘表可能会立刘琦为继承人,于是就对刘琦说:“将军委派你镇守江夏,责任十分重大。如今你擅离职守,你父亲见到你一定会生气。伤害亲人的感情,增重他的病势,不是孝顺之道。”

他们把刘琦关到门外,不许他与刘表见面,刘琦只好流着眼泪离开。刘表去世后,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

同年九月,曹操抵达新野,蔡瑁与蒯越共同迫刘琮降伏曹操,尔后仕入曹操麾下,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为汉阳亭侯。曹操夺取荆州后到襄阳,亲访蔡瑁,入其私室,呼见其妻子,说和蔡瑁是故交,并曾共见过梁孟星。今日再相见,实乃幸会。

以上出自《襄阳耆旧记》,部分文言文如下:

蔡瑁,字德珪,襄阳人,性格骄豪自喜。少为曹操所亲。刘琮败降后,曹操顾访瑁宅,入蔡瑁私室,呼见其妻儿,并谓蔡瑁道:“德珪,故忆往昔共见梁孟星(梁鹄),孟星不见人时否?闻今在此,那的面目见卿耶!”是时,蔡瑁家在蔡洲上,其屋宇甚华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家中婢妾数百人,别业四五十处。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蔡瑁

搜狗百科-张允

蔡瑁,字德珪,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年荆州名族,荆州牧刘表部将,后归降曹操。

汉末,蔡氏诸家最为鼎盛。瑁父蔡讽之妹嫁与东汉太尉张温;讽长女为黄承彦之妻;小女为刘表后妻,皆蔡瑁之妹。蔡瓒,字茂珪,为郿相,蔡琰,字文珪,为巴郡太守,皆蔡瑁之同堂。 瑁被刘表任命为南郡竟陵太守、镇南大将军军师。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他和蒯良、蒯越辅佐刘表收回了零(陵)、桂(阳)诸郡。

他助刘琮毁刘琦,为时人所鄙。刘表有两子,长子刘琦长得很像刘表,表开初爱刘琦。少子刘琮娶刘表后妻蔡氏侄女为妻。蔡瑁及外甥张允得到刘表的宠信,对刘琮之小善必 加宣扬,虽有大过必加遮掩。蔡氏称刘琮之美于内,蔡瑁赞刘琮之德于外。这样一来,刘表逐渐地爱刘琮而厌恶刘琦。刘琦不得已,听取了诸葛亮之计,外出为江夏(今武昌)太守。蔡瑁、张允更是编造刘琦的过失,使刘琦有美而不得显,有过而不能掩,终使刘表下决心废刘琦而立刘琮为嗣。刘表患病,刘琦回襄阳探视,竟被 蔡瑁等人拒之门外,使父子不能相见。刘表卒,刘琮嗣位,以侯印给刘琦,琦甚怒,借口赴丧,欲讨蔡瑁。时曹操已兵临襄阳,刘琮举荆州投降曹操,刘琦遂返回江夏。

曹操夺取荆州后到襄阳,亲访蔡瑁,入其私室,呼见其妻子,说和蔡瑁是故交,并曾共见过梁孟星。今日再相见,实乃幸会。并任命蔡瑁为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汉阳亭侯。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后曹操误信蒋干之言,中了周瑜的离间计,将蔡瑁斩杀。

张允,生卒年不详,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东汉末年人物。因为轻财重士而在吴郡当地很有名气,曾出任孙权手下的东曹掾,但是不久之后就死了。其子张温为三国时东吴大臣。

历史传记

张允乃刘表外甥。他与刘表妻弟蔡瑁同样得宠于刘表,亦与刘表次子刘琮相睦。刘表及蔡氏欲以刘琮为后,而蔡瑁、张允则为其党羽。刘表部将江夏太守黄祖为孙权所杀,表长子刘琦便求代其任。及至刘表病重,刘琦归看父疾,张允等人恐刘琦入见后父子相感,竟有托后之意,乃谓刘琦道:「将军(指刘表)命你抚临江夏,其任至重。如今你竟舍众擅来,将军必然见怒。伤亲之欢,只会重增其疾,实非孝敬之道。」遂阻遏刘琦于门户之外,使不得见。刘琦无奈,只能流涕而去,众人闻而感伤。蔡瑁、张允等便以刘琮为嗣。会曹操军至新野,张允亦随州而降。

演义传记

于刘表亡后,参与欲使刘琮成为继承者之蔡瑁一派计划。于决定向曹操投降后,与蔡瑁共同成为投降使者,二人皆奉曹操之命指挥水军。虽于赤壁之战初期战败于吴国水军,但受饶恕,更加强化水军之实力。警觉敌方日渐强大的周瑜,故意散播同蔡瑁、张允二人与吴国通敌的伪报,致使二人遭盛怒之下的曹操斩首。

人物生平 出身豪族

蔡瑁,出身南郡襄阳县有力豪族蔡氏,姑母是东汉太尉张温之妻,长姐与二姐先后嫁给黄承彦与刘表成为继室,蔡瑁少年时与曹操交好。

辅佐刘表

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当时江南宗贼兴盛,刘表为平定江南,曾和襄阳蔡瑁及南郡蒯越、蒯良一起商议平定江南的计策。

仕奉刘表期间,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刘表获得汉廷封赐为镇南将军,其后蔡瑁则被刘表任命为“镇南将军军师”。

蔡瑁画像

刘表初以长子刘琦之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十分宠爱他,但后来刘表次子刘琮娶蔡夫人的侄女为妻,蔡夫人因此爱刘琮而恶刘琦,常向刘表进毁琦誉琮之言。刘表宠耽后妻,每每信而受之。蔡瑁和张允同样得幸于刘表,亦与刘琮相睦。

刘表个蔡夫人打算将刘琮立为继承人,而蔡瑁、张允则为其党羽。刘琦因蔡氏的中伤而失宠,最终依从诸葛亮的计策请求出镇江夏,刘琮因着兄长失宠和蔡氏的影响,很受父亲的宠爱,亦打算让他接手荆州。刘琦和刘琮兄弟之间亦因而生了仇隙。刘琦不自宁,在诸葛亮建议下,向刘表请求出任江夏太守。此外《三国志·先主传》的注引《世语》记载刘备在荆州时,蔡瑁和蒯越企图在刘表宴请刘备时谋害刘备,但最后没有成功。

归降曹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表病重,刘琦从江夏回襄阳来探视。蔡瑁、张允恐怕他与刘表相见,触动父子感情,刘表可能会立刘琦为继承人,于是就对刘琦说:“将军委派你镇守江夏,责任十分重大。如今你擅离职守,你父亲见到你一定会生气。伤害亲人的感情,增重他的病势,不是孝顺之道。”他们把刘琦关到门外,不许他与刘表见面,刘琦只好流着眼泪离开。刘表去世后,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

同年九月,曹操抵达新野,蔡瑁与蒯越共同迫刘琮降伏曹操,尔后仕入曹操麾下,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为汉阳亭侯。

曹操夺取荆州后到襄阳,亲访蔡瑁,入其私室,呼见其妻子,说和蔡瑁是故交,并曾共见过梁孟星。今日再相见,实乃幸会。

历史评价

《襄阳耆旧记》:"性豪自喜。"

曹操:"德,故忆往昔共见梁孟星,孟星不见人时否?闻今在此,那的面目见卿耶!"

曹丕:“佞邪秽政,爱恶败俗,国有此二事,欲不危亡,不可得也。何进灭于吴匡、张璋,袁绍亡于审配、郭图,刘表昏于蔡瑁、张允。”“匡、璋、配、图、瑁、允之徒,固未足多怪,以后监前,无不烹菹夷灭,为百世戮试。”

曾巩:“昔人依刘表,意气傅至今。广路竞朱毂,深藏s黄金。构难琦琮间,咎责积已深。终贻覆宗累,苟得非所钦。 ”

家庭成员

父:蔡讽

长姐:蔡氏,嫁予黄承彦

二姐:蔡夫人,嫁予刘表

族弟:蔡中、蔡和(这二人为小说《三国演义》虚构人物,正史无载)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蔡瑁久事刘表,其姐为刘表后妻,是以蔡瑁以亲见任。孙坚曾因暗匿玉玺,先与刘表结怨;蔡瑁被遣出阵,却被坚将黄盖以铁鞭击中护心镜而败走。后刘表复与孙坚接战,谋士蒯良劝表稳守,蔡瑁却执意迎战,结果又为孙坚大将程普所败。刘备依附荆州时,蔡瑁深忌刘备,设计欲于宴会上刺杀,又作反诗嫁祸于刘备,但是都没有成功。刘表死后,蔡瑁立刘琮为继,又大力劝其降曹,并杀掉进忠言的李。降曹后因深通养练水军之法,被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深为周瑜所忌。于是周瑜设反间计,利用前往东吴刺探军情的蒋干,向曹操献上蔡瑁和张允阴谋反叛的报告,曹操一时没有分别其真伪,就召唤蔡瑁、张允二人前来,蔡瑁、张允二人不知其意,被曹操令武士推出去斩首。后来曹操才知道中计,但为时已晚。蔡瑁及张允被曹操误杀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之一,使之没有一个善统水军的将领,同时也令荆州军团的忠诚度减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724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