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一般都是内心戏比较多的哦!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要是看邂逅的那种
肯定是情况不同
就说不一样的
建议你看《善良的男人》,女主失忆后,见到男主说:“你就是男主吧?我们是相爱的关系吧?我心里告诉我,我喜欢你!(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搏击巨浪勇救人
魏青刚
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的动作,源于内心的品质,他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事迹:去年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岛崂山海岸边观看“麦莎”带来的海潮。不料一个巨浪袭来,把岸边的一个女青年卷入海中。此时,正在岸边、从河南来青岛做装修工的魏青刚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跳下两米多高的防浪墙,向落水女青年游过去。一次、两次、三次,魏青刚跟巨浪搏斗了40分钟。3天后,人们才知道英雄魏青刚的名字。
无声世界创造美丽
邰丽华
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事迹:2005年的春节晚会,一下子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邰丽华以及她领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无声的世界里,邰丽华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丽,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带着妹妹上大学
洪战辉
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事迹:
13岁单薄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洪战辉带着妹妹走进大学校园的事迹,已经广为传颂。在颁奖典礼上,他动情地说:“有句话是我想送给大家的: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照亮苗乡的月亮
李春燕
颁奖词: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事迹:5年前来到贵州东南部月亮山区的苗族村寨大塘村的李春燕在当地建起了第一个卫生室。但原来想靠行医养活全家的她很快发现,现实情况完全不像她设想的那样,很多来看病的人根本就付不起医药费。几年下来,李春燕得到的只是一堆欠账条。由于长期入不敷出,难以支撑,2004年年初李春燕夫妇准备外出打工。就在他们要走的头一天晚上,许多村民靠卖米、卖鸡蛋凑了100多块钱还给李春燕。看着一张张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听着“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的话语,李春燕又决定留了下来。
马班邮路的铁汉
王顺友
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事迹: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
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
把时间献给孩子
丛 飞
颁奖词: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事迹:12年前一次义演改变了丛飞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但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去年,丛飞罹患胃癌晚期,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拿出2万元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
昨晚8时,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魏青刚、丛飞、费俊龙、聂海胜、黄伯云、李春燕、洪战辉、陈健、邰丽华、杨业功、王顺友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青藏铁路建设者被授予特别奖。
37年坚守诺言
陈 健
颁奖词: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事迹:1969年8月15日,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献身。来到黑龙江逊克插队的近5000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当年跟金训华一同跳入洪水中的陈健。
陈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没有机会。一次生命的交换,让他内心留下了永远的歉疚:“有金训华的牺牲才有我今天的活着。金训华留在了逊克这片土地上,我一个活着的人为什么不可以陪伴他呢?
30多年里,无论刮风下雪,陈健每年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他信守着当年战友下葬时自己心底默默许下的一个诺言:一辈子留在此地,陪伴这位长眠黑土地、再也不能还乡的战友。
中国军人的旗帜
杨业功
颁奖词:筑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事迹:在夫人杨玉珍的回忆中,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总是很忙,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面工作,即使不出差,到下班总要打电话催他回家。而一家四口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就是杨业功因病住院的8个月。生病期间,他练书法写得最多的4个字是“锐旅雄师”;在弥留之际,出现在杨业功最后幻觉中的,依然是沙场点兵。
15年铸成倚天剑
黄伯云
颁奖词: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事迹:他花了15年,终于磨成了一柄倚天长剑———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制成的大型民用飞机刹车片,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4个拥有航空制动材料生产技术的国家。去年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
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
颁奖词:谁能让全世界1/5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鉴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亿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事迹:“没有哪一年会让这么多的中国人那么久地凝望天空,在漫天的繁星中我们好像看到了两双黑眼睛。那黑眼睛里带着自豪、带着笑意,好像在和我们对视,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牵连着我们的是什么”。去年10月12日至17日,费俊龙、聂海胜完成了5天5夜115小时的太空之旅,国人为之瞩目
近代 袁晓园。1901年5月,袁晓园生于江苏武进一个翰墨艺文之家,伯父袁励准曾为帝师,现悬挂于北京中南海的“新华门”匾额,即出自其手书。父亲袁励衡是民国初年的银行家,曾主持过交通银行。胞妹袁静、外甥女琼瑶则以小说驰名。 袁晓园天资聪颖,自幼便能吟诗作画,15岁时即帮父亲处理银行事务,得到父亲赞许。1919年,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袁晓园向家里宣布:“你们关了我18年,现在我要选择自己的生活!”决心走出封建家庭的袁晓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为江苏省农矿厅厅长何玉书的秘书,从名门闺秀步入政坛。期间她拜著名画家林风眠为师,继续学习书画,并有小成。 1930年,高鲁被派往日内瓦任中华民国政府驻外公使,袁晓园自荐担任其秘书,希望高鲁能带她出国。执着的袁晓园最后得以成行,但不是担任秘书,而是求学,而且费用自理。袁晓园开了一个茶会,靠到场的朋友支援登上了开往法兰西的海轮。也就是在这条船上,袁晓园结识赴法学习军事的叶南。叶南是国民党元老、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叶楚伧的公子,这次邂逅使他最终与袁晓园喜结姻缘。 袁晓园选择巴黎普鲁士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归国后被蔡廷锴委任为厦门市税务营业局副局长,成为中国第一任女税务官。一年后,袁晓园重返巴黎学习国际关系,学成后在外交部任专员。三十年代中期,袁被委任为驻印度加尔各答领事馆副领事,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袁晓园在领事馆任职六年,正是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时,她不遗余力奔走呼吁,动员华侨为抗战捐款、购买军火转运回国。每遇当地政府无理扣压军用物资,她都据理力争,其无所畏惧的气势和锋利的外交辞令常使对方折服。袁晓园回忆那段经历时曾说:“那时候,当地政府常有人在背地议论我,说中国这位女领事真凶。” 在印6年之后,叶南被委任为驻法武官,袁晓园随夫赴法。在法国,袁晓园受到戴高乐总统的接见,并曾被邀请与戴高乐总统一同步入凯旋门。 1947年,叶南奉调回国,这时袁晓园也被选为“国大”代表。她和叶南从民族大义出发,联名发出给国民党政府的公开信,呼吁国共合作,实现中国统一。蒋介石却以“附匪有据”的罪名宣布开除叶、袁两人党籍并加以通缉。叶袁夫妇在发表了脱离国民党的告示之后,取道香港去了美国。 1985年,满头华发的袁晓园走进北京美国驻华使馆,负责接待的文化参赞对前来咨询“如何放弃美国国籍”的她十分惊讶。参赞说:“总是有人来咨询怎样获得美国国籍,你是第一位向我询问如何放弃美国国籍的人!”袁晓园回国定居后,祖国和人民给予她极高的荣誉和尊敬,她连任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担任民革中央监委、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并受聘为七所大学的名誉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现代仓颉”情系汉字 赴美国后,袁晓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联合国秘书处工作,负责处理中文文字事务。长时间的翻译工作使她对祖国的文字有了深刻的感受,她一方面为祖国的文字自豪,“每次翻译文件,英文的、法文的、俄文的、西文的,总是厚厚一册,最薄的肯定是中文。”另一方面,袁晓园也深知,中国汉字笔画多,一字一音,要使汉字成为国际通用文字,必须进行改革,实现汉字现代化。 袁晓园潜心研究,终于推出一套“双拼带调兼表意”的袁氏拼音方案,即《汉字现代化方案(草案)》。1974年,她应邀回国参加建国25周年庆典,将方案呈交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指示将袁氏方案付印、分寄各大专院校及有关单位,并安排她到各有关院校演讲介绍。这一方案以后曾在北京一些幼儿园试验,取得理想效果。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力为袁晓园的新方案题字:“羡君造字胜仓颉,笔走龙蛇似画图,海内传卢千百辈,匠心能得及君无。” 1980年,袁晓园联合海内外学者发起成立了汉字现代化研究会,数年后又发展为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定期出版会刊《汉字文化》,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规模空前的汉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故国情谊浓似酒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两国关系的坚冰。袁晓园随即于次年组织了40多名旅美各界人士访华,成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从美国进入中国大陆的访问团。自此以后,袁晓园数十次来往于美中之间,尽其所能为中美文化交流牵线搭桥。 1983年,袁晓园在《人民日报》上倡议:在北京开辟“国际友谊林”,供各国驻华使节和夫人,及其他来华的外国人植树。1984年,她以美中文化交流基金会副会长的名义,邀请了一批美国儿童画家到北京,与中国小画家们共同开了一个联合画展。后来又把中国儿童的绘画作品送到美国展览,得到了美国人民的赞赏。回国后,袁晓园在北京开办了“晓园中医院”,并在友谊宾馆开设“中医国际门诊部”,为外宾及侨胞治病。 袁晓园还利用自己与国民党的渊源,大力宣传两岸统一。1981年,她在天安门广场寄语在台的“国大”代表们:“故国情谊浓似酒,江山万里待人归”她认为中国***和国民党都应对中国的统一负起历史重任,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她向海外华人宣传“一国两制”方针,呼吁大家发扬中国文化,促进祖国统一。爱国老人的赤子情怀,历久弥坚。 “吐丝园主”“偏不老” 袁晓园有两枚闲章,一曰“吐丝园主”,一曰“偏不老”。“吐丝园”是她晚年定居南京吟诗作画的居室,她在《述怀》诗中写道:“夕阳未必逊晨曦,昂首飞鬃奋老蹄;春蚕萦绕千千缕,愿为人民吐尽丝。”老人晚年情怀,于此可见一斑。 1998年中国遭遇百年未见的洪灾,已近百岁的袁晓园偕同家人买来矿泉水和毛巾,冒着酷暑走上江堤,慰问抗洪战士,并以手书条幅“枕戈待旦守护堤坝,披星戴月保卫人民”相赠;她到聋哑学校看望聋哑儿童,到监狱给服刑人员作报告,到“肾友会”鼓励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给贫困山区的妇女儿童捐款捐画;非典肆虐期间,她还到医院慰问抗非典一线医务人员。袁晓园多次参加慈善义卖,其手书“仁者无敌”可谓名副其实。 “偏不老”章是朋友为袁老刻制的,袁晓园非常喜欢。她说:“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虽老而不服老,只以欣逢盛世,所到之处所见所闻欢欣鼓舞,因而吟诗作画,逸兴盎然,不觉老之已至,故曰偏不老。” 袁晓园晚年与姨侄一家生活,尽享天伦。她除了看电视、读报纸外,舞姿依然潇洒,即使打麻将也不输给小辈。练字作画是每日必修的功课,袁晓园的外甥兼私人秘书严敬告诉记者:“这次入院,老人仍然非常乐观,念叨着还要去香港办画展,要创作关于“东方明珠”诗画。她说最后一站还要去联合国,作为一个多年的工作人员向联合国汇报,她这一百年没白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严敬拿出袁老在北京申奥成功后所作的诗给记者看,诗云:“巨龙腾飞惊世界,国际声望震云天。百岁老人逢盛世,真想再活一百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