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阿累的相遇500字

鲁迅和阿累的相遇500字,第1张

 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身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胡须成了一个隶书“一”字……他,就是鲁迅

  在我看来,鲁迅是一个关心进步青年的人。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鲁迅先生穿着破烂衣服去理发店理发,一位年轻的理发师打量了他一下,以为鲁迅是一个乞丐,于是就胡乱地理了几下,于是鲁迅也乱抓一把钞票给那位年轻的理发师,理发师便数了数,呀!他猛地一惊,多了许多钱!他的心里乐开了花,真想鲁迅多来几次理发。

  过了一个月,鲁迅再次来那家店理发,那位年轻的理发师认出了鲁迅,就笑容满面地给鲁迅细心地理发,理完后,鲁迅细心地给年轻的理发师钱,理发师数了数,咦?怎么钱刚好?他用疑惑的眼神望着鲁迅,鲁迅便笑着说:“前一次你乱理我的头发,我也就乱给你钱,但今天你仔细地理头发,那我也仔细的给你钱……“听到鲁迅的一番话,那位年轻的理发师惭愧地低下了头。当我看到这里时,我心想:鲁迅的教育方式真特别!

  当我们学到《一面》时,才更加觉得鲁迅是一个十分关心进步青年的。文中的阿累在一次支内山书店买书时,买书的钱不够,没想到鲁迅竟在内山书店躲避敌人,为了让年轻人可以汲取丰富的知识,他把自己译的书送给了年轻人,可见鲁迅关心爱护进步青年。

  社会的未来就是现在进步青年的,人一定要有知识才能创造未来,鲁迅把希望都寄托给了进步青年,进步青年是不能用外表看人的,也不能用自己的快乐放在别人身上的……应该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鲁迅呀!你真是一位关心进步青年的学者呀!

鲁迅是我的偶像

1941-1949年以及“文革“时期的文化战士--鲁讯以他枪似的笔与敌人做斗争,打退敌人。以他不但行云流水而且带有深刻含义的作品来启迪我们,唤醒国人。长大后我将成为你,以我的笔把各种含义深刻的道理告诉世人!

在文学的大道中,《阿Q正传》以描写阿Q那平凡而又与众不同的一生来指想每一个人,让人们似乎感觉到就在说自己,从而沉思起自己的行为来;《祝福》以祥林嫂悲掺的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思想的败坏;《孔乙己》一孔乙己身为封建社会在酒馆里站着喝酒的秀才的自卑的一生来揭示封建社会科举对人们的迫害。还有《狂人日记》、《彷徨》等作品都揭示了各种道理,而这都是鲁迅先生以自己对某种社会现象的不满而发出的呼吁来拯救中国,而我不应该做那样的人吗?是的,我会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来写出一个人的传奇人生,以尖锐平凡的作风来讲述一个故事,以形象生动的手法来描述一处风景......

而这些却是要经过千锤百炼、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能成功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积累优美的语句,多看文学方面的书来充实自己,我想经过我的努力我将成为你!

成为你虽然是一个梦,但我坚信,长大后我将成为你!

请采纳

朦胧中看到你高举的矛戈,听到你急切地为四万万同胞“呐喊”,唤醒“彷徨”的中国愚民,你如“野草”般在夹缝中倔强地生存。起来了,在你的感召之下,一批批中国青年起来了,你就如坚实的臂膀让人想要依靠。

没有与先生生活在同一时代,是我的遗憾,然而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可以与先生跨越时空促膝长谈。

“先生,您为何要弃医从文,医生的职业不是很好吗?我以后就要做一名医生,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我初读鲁迅问他的第一个问题。

先生坐在微弱的灯光下,手中握着笔。听到我的疑问他点上烟和蔼地说:“每一个人总会问我相同的问题。那时的国民,他们是健康的,却又病入膏荒。医生倒是有很多,但能够拯救中国的‘医生’哪里去寻。我必须点化他们愚钝的心,挽救衰亡的民族。”是的,是神圣的责任,是强烈的爱国心让他选择了战斗。我不禁想到闻一多的一声断喝:“这不是我的中华,不是!”他们心中的矛盾应该是相同的吧。

看着先生微弱单薄的身影,我不由得问到:“先生,您不怕吗?”

先生放下手中的烟嘴,转过身坚定地说:“怕,我怕这个民族因沉默而衰亡,怕阿Q式的英雄充斥大街小巷,怕祥林嫂哀怨无助的眼神,怕刘和珍们白白地牺牲,怕世间黑白巅倒,怕恶人淆乱乾坤,我怕刀剑不够锋利,无法刺破敌人的喉咙………”先生的眼中充满怒火,字字铿锵,句句肺腑,渗透着“我以我血寄轩辕”的悲情。中国的脊梁就是这样铮铮如铁。

先生走到我的身边,严肃而不失温和地说:“中国的光明到了,我们的灵魂会随你们与时俱进,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祖国而牺牲是每个时代不朽的精神,未来的祖国需要你们的付出。”

先生的身影渐渐淡去,而他的谆谆教诲却融入我的心中,我看到历史的天空因为他曾经的存在而显得那么的博大而光辉。

与鲁迅对话的 作文

和鲁迅对话 淄博临淄路山中学二一 杜丽君 老编交代我一样任务,要求我采访鲁迅先生,可愁坏我这个“见习记者”,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出发了。

一转眼的工夫,这鲁镇可大变样了,楼房座座,歌乐声声,好一派歌舞生平的景象。

我找到了先生的住处,开门的正是先生,模样没有大的变化,只不过脸色是好多了,微黄中显出红润,竟显得有些富态了。

我说明来意,先生豪爽的把我让进了屋里。

屋里的布置很简单,朴素中传来扑鼻的书墨香气。

引人注目的是房间内竟有空调等家用电器。

一阵寒暄,我开始了我的采访。

“先生,外界评价您为文坛的圣人,大多是针对您的杂文于世有补,您是怎样来定位自己的呢?”我觉得我的问题很尖锐。

鲁迅先生笑笑说:“圣人谈不上,但我却是愿做一只在夜里鸣叫的猫头鹰,我在行使我的职责,利用的是手中的笔。

别人说我是把文章当作投枪,我还是一个运动员了,人民的运动员。

”说着,先生笑了。

“那么,你最看重的作品是什么,是《阿Q正传》么?”我又问。

“作品是有一些,但也是珠沙混杂,哪得什么满意之作?不过,我倒是很喜欢那部诗集《野草》,总觉着自己像些。

”先生点燃了一只香烟,夹在手中,郑重地说。

接下来我又问了先生对他作品中一些问题地看法,先生一直用微笑地目光来面对我。

我又问:“当年国民党想悬赏刺杀你,你当时不害怕么?”“怕什么?我当时就想,我这身体就是放这里,但'只要是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太精彩了,我不禁为他的回答鼓掌了。

“现在您还写杂文么?我听说某位作家竟骂起你来了,您怎么看?”我直言不讳。

先生想了一会,吸了口烟,“文人么,论争总是不少的。

骂么,对的我是吸纳的,人民的牛是什么都要吃的。

骂的不对,我的笔也是不会放下的。

现在,我主要是平时到人民中去看看,我被中宣部授予一些称号,但作品总是要写的,要笔耕不辍。

还要写一些论文专著,《中国小说史略》还要出上几部。

我和文字的缘分是化解不了了,哈哈”先生又笑了,弹弹烟灰。

我看着他,再看看他书橱中的书籍和案头摞成小山的文稿,我似乎懂了些什么……采访结束了,先生又把我送出门来,并送我一本书,那名字是那样的熟悉——《激流》。

先生用专注的目光看着我,轻轻的说:“看看吧,它是永远向前的!”对啊,它是永远向前的!

与鲁迅的对话作文

我必须点化他们愚钝的心。

我不禁想到闻一多的一声断喝,你如“野草”般在夹缝中倔强地生存。

起来了,在你的感召之下,一批批中国青年起来了,是我的遗憾,俯首甘为孺子牛,你就如坚实的臂膀让人想要依靠。

没有与先生生活在同一时代朦胧中看到你高举的矛戈,听到你急切地为四万万同胞“呐喊”?”先生放下手中的烟嘴,转过身坚定地说:“怕,唤醒“彷徨”的中国愚民:“每一个人总会问我相同的问题。

那时的国民,他们是健康的!”他们心中的矛盾应该是相同的吧,您为何要弃医从文,医生的职业不是很好吗,我们的灵魂会随你们与时俱进。

先生坐在微弱的灯光下,手中握着笔。

听到我的疑问他点上烟和蔼地说。

看着先生微弱单薄的身影,怕恶人淆乱乾坤”先生的眼中充满怒火,怕世间黑白巅倒。

先生走到我的身边,严肃而不失温和地说:“中国的光明到了,字字铿锵,句句肺腑,挽救衰亡的民族?我以后就要做一名医生,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是我初读鲁迅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神圣的责任,是强烈的爱国心让他选择了战斗,为祖国而牺牲是每个时代不朽的精神,未来的祖国需要你们的付出,渗透着“我以我血寄轩辕”的悲情。

中国的脊梁就是这样铮铮如铁,却又病入膏荒。

医生倒是有很多,但能够拯救中国的‘医生’哪里去寻,我怕这个民族因沉默而衰亡,怕阿Q式的英雄充斥大街小巷,怕祥林嫂哀怨无助的眼神,怕刘和珍们白白地牺牲,我不由得问到:“先生,您不怕吗,我怕刀剑不够锋利,无法刺破敌人的喉咙………。

”是的:“这不是我的中华,不是,然而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可以与先生跨越时空促膝长谈。

“先生。

”先生的身影渐渐淡去,而他的谆谆教诲却融入我的心中,我看到历史的天空因为他曾经的存在而显得那么的博大而光辉

和鲁迅的对话,作文,500字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似乎穿越了时空,来到1912年,我跨进一座高墙大院,我看见一间房间漏出点微光,我走进房间,看到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长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的鲁迅先生正在认真地写作。

顿时,我很高兴,心想:人生难得有一次见到鲁迅先生,我一定要和他聊聊。

鲁迅先生好像发现了我,亲切地说:“坐吧。

”我轻轻地坐了下去,便和鲁迅先生交谈起来。

鲁迅先生,你是个大文豪,我一直很敬佩你,我很喜欢看你的散文,例如《朝花夕拾》、《呐喊》等。

《朝花夕拾》这篇散文我感触很深,您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大多数儿童想读书但没书读。

我们这些21世纪儿童,有书读,却不想读。

是多么令人悲哀啊,所以我要好好读书。

鲁讯(高兴):太好了,你们读懂了我的写作用意,以后我写多一点书籍,让你们都能像你一样反省过来,重新做人。

我:鲁迅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最近,有两种新推出书集,一种是武侠小说,一种是恐怖小说,您说,这适合我们去阅读吗? 鲁迅(摸着胡子,深情地注视着我):这两种书籍,看了容易让人走火入魔,我建议不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似乎穿越了时空,来到1912年,我跨进一座高墙大院,我看见一间房间漏出点微光,我走进房间,看到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长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的鲁迅先生正在认真地写作。

顿时,我很高兴,心想:人生难得有一次见到鲁迅先生,我一定要和他聊聊。

鲁迅先生好像发现了我,亲切地说:“坐吧。

”我轻轻地坐了下去,便和鲁迅先生交谈起来。

鲁迅先生,你是个大文豪,我一直很敬佩你,我很喜欢看你的散文,例如《朝花夕拾》、《呐喊》等。

《朝花夕拾》这篇散文我感触很深,您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大多数儿童想读书但没书读。

我们这些21世纪儿童,有书读,却不想读。

是多么令人悲哀啊,所以我要好好读书。

鲁讯(高兴):太好了,你们读懂了我的写作用意,以后我写多一点书籍,让你们都能像你一样反省过来,重新做人。

我:鲁迅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最近,有两种新推出书集,一种是武侠小说,一种是恐怖小说,您说,这适合我们去阅读吗? 鲁迅(摸着胡子,深情地注视着我):这两种书籍,看了容易让人走火入魔,我建议不要去看。

因为对于文学,我是主张一些好的思想。

那些武侠小说,恐怖小说,就是向青少年宣传暴力和恐怖,当然不行,这是使人上瘾的鸦片,你千万别去看。

我(恍然大悟):噢,我懂了,我不会去看的。

还有,鲁迅先生,我们最近学到一篇课文,是您的文章《风筝》,我想问一下,在您没看那本讲论儿童的书之前,您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如何看待。

之后,您向小兄弟讨宽恕时,他却忘了,您此时的心情如何,您这么多年来,您依然会觉得愧疚吗? 鲁迅(眼睛里闪着泪光):想起我几十年前,现在我的心还在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以前 以前,还没看这本讲论儿童之前(他把这本残旧的讲论儿童的书给了我看),我认为玩具其实就是一种可鄙的东西,我不想让我弟弟成为没出息的人,所以不许他玩,没想到给他造成了精神虐杀。

当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我错了,想向他讨宽恕时,他全然忘却,令我的心更痛,觉得对他的伤害己经不能挽回了。

这十几年来,我的心依然不好过,虽然他已经忘却,但我的心依然有东西在堕着堕着。

我:鲁迅先生,您的心情我明白。

但是,谁没有犯错的时候呢,您的弟弟都不记心上,你为何如此自责呢? 鲁迅:嗯,谢谢,你的安慰。

我(笑 ):没什么,噢,时候不早了,我该跟你道别了。

鲁迅:好吧,最后送你一句话:‘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我:谢谢,今天跟你交谈,令我受益匪浅。

再见! 突然,鲁迅先生的背影消失了,我回到了2010。

噢,原来是一场梦。

虽然是一场梦,但在这场梦中,我梦见鲁迅先生, 在和他的交流中,我获得了关于书籍的一些知识。

我很开心,这是我第一次与鲁迅先生的交谈,第一次向他学习,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他的那句话也会使我终身难忘。

想象作文:我与鲁迅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关于书的)

你:先生好鲁迅:你好你:先生可知道小学语文教材上先生的文章>也被取掉了?鲁迅:知道你:赞同“去”者表示,先生的文章对中学生太深刻;反对者则称,先生的作品是经典,代表“民族魂”;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我坚决不赞成‘删除教材中鲁迅作品和初中生阅读不宜过于深刻’的观点。

当下不少编教材的以一己之浅薄揣度鲁迅之深刻并殃及学生,是很恶俗的。

” 不知先生怎么看?鲁迅:我只能从百度上搜到一些坊间的看法"在人教版新版的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不止《风筝》被换掉,包括周国平的《人生寓言》、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静夜》两首诗歌等在内的9篇文章都被撤下,换上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贾平凹的《风雨》等文章。

本次教材的文章替换只是根据教学难度进行的技术层面的调整。

据介绍,目前人教版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里,依旧有我的6篇文章,所占比例仍是国内作家最多的。

"文章合为时而坐,是永远不会褪色的所以,我更关注文章本身的对社会的透视和剖析的作用,这是永远不会褪色的

作文我与鲁迅的对话字500~600不能穿越!作业帮

我与鲁迅的对话 步入这个平静的小镇,脱离了城市的喧闹,空气中弥漫着阵阵书墨香,正如一盅上好龙井,清幽而不张扬这就是我眼中的绍兴,在这里,我与文学巨匠——鲁迅进行了一次深度谈话……踏着青石板铺成的的小路,我们来到了课文中提到的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匾额下方是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一幅抱对,匾中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桌面右边有一个鲁迅亲手刻下“早”字一次鲁迅上课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责备,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鲁迅不仅要顾自己努力学习,同时也要照顾父亲和料理家务,先生看见鲁迅迟到后,还是对鲁迅进行了“体罚”——用戒尺打手心可鲁迅依然坚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错误,所以,他就在自己课桌的右边桌沿上刻了这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兼顾好学习生活两方面,此后果然就没有迟到过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其中腊梅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寿命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文物保存完好,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及周围环境,基本上是当年的面貌随后,我们又来到了鲁迅纪念馆刚经过检票口,我便看到了墙上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鲁迅纪念馆”走上二楼,到处都有鲁迅发表的文章、书籍以及鲁迅在进行发言、讨论时的油画……当我看到他曾经用过的衣物时,我惊呆了,样式是那样土气,颜色是那样朴素,那双鞋已破得开了几道小口,正是这样一个对自己生活要求一低再低的人,却是对文学要求一高再高的文学巨匠!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走进其中一个展厅,黑色的石板上用金色镶嵌着的鲁迅名言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其中一句令我感受最深:“我是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在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国,鲁迅就如一头任劳任怨的牛,得到的是最低下的东西,却付出了最崇高伟大的精神,为当时在黑暗中挣扎的中国人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由此可见鲁迅为当时社会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以自己的一个个文字不断激励着人们,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支撑起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另外,我们还参观了鲁迅故居、祖居、鲁迅笔下风情园等天快黑了,我们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文学圣地——绍兴,下次我一定还要来!与鲁迅对话朦胧中看到你高举的矛戈,听到你急切地为四万万同胞“呐喊”,唤醒“彷徨”的中国愚民,你如“野草”般在夹缝中倔强地生存起来了,在你的感召之下,一批批中国青年起来了,你就如坚实的臂膀让人想要依靠没有与先生生活在同一时代,是我的遗憾,然而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可以与先生跨越时空促膝长谈“先生,您为何要弃医从文,医生的职业不是很好吗?我以后就要做一名医生,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是我初读鲁迅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先生坐在微弱的灯光下,手中握着笔听到我的疑问他点上烟和蔼地说:“每一个人总会问我相同的问题那时的国民,他们是健康的,却又病入膏荒医生倒是有很多,但能够拯救中国的‘医生’哪里去寻我必须点化他们愚钝的心,挽救衰亡的民族”是的,是神圣的责任,是强烈的爱国心让他选择了战斗我不禁想到闻一多的一声断喝:“这不是我的中华,不是!”他们心中的矛盾应该是相同的吧看着先生微弱单薄的身影,我不由得问到:“先生,您不怕吗?”先生放下手中的烟嘴,转过身坚定地说:“怕,我怕这个民族因沉默而衰亡,怕阿Q式的英雄充斥大街小巷,怕祥林嫂哀怨无助的眼神,怕刘和珍们白白地牺牲,怕世间黑白巅倒,怕恶人淆乱乾坤,我怕刀剑不够锋利,无法刺破敌人的喉咙………”先生的眼中充满怒火,字字铿锵,句句肺腑,渗透着“我以我血寄轩辕”的悲情中国的脊梁就是这样铮铮如铁先生走到我的身边,严肃而不失温和地说:“中国的光明到了,我们的灵魂会随你们与时俱进,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祖国而牺牲是每个时代不朽的精神,未来的祖国需要你们的付出”先生的身影渐渐淡去,而他的谆谆教诲却融入我的心中,我看到历史的天空因为他曾经的存在而显得那么的博大而光辉

关于与……对话的作文

与枯木对话徜徉在林荫古道上,透着阴湿,心情也随着天气阴郁起来。

古木荫翳,总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抬起头见不着阳光,只看见古木苍劲的臂膀在空中延伸,低下头默默地看着脚下郁郁葱葱的青苔断断续续地伸向远方。

诗人说,这就是意境。

古木是苍劲而浑厚的,大大小小的枝桠在空中无尽地延伸,历史便悄悄地为他排布生活的领域。

我只能仰视他,端详他。

我看见了,古老的神灵用他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我,不屑的,居高临下的。

我不敢与这样的目光对峙,因为对峙中我无疑是一个败者——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败者。

我似乎觉得我将要崩溃,迎头击来的便是那欲罢还生的渺小感和失落感。

哲人说,这就是心灵的距离。

我无法逾越这心灵的鸿沟,我不喜欢这种交流方式,我愤然这人间的等级观念!我加快了脚步。

此时却乎是黄昏时的月落,近地的上方微微升起丝丝的雨雾,将逼仄的小径饰上了神秘的色彩。

朦胧中我看到了一个佝偻的身影静静地立在古木群的一旁,谦恭而平和,那便是枯木。

我肃然驻足,静静地注视着他。

枯木才是最庄严的历史见证。

千百年来,风霜雨雪是他生命的过客,苍老的身躯是历史的积淀,他默默地奉献着,然而历史留给了他什么?惟独一个一摧即倒的身躯吗?不,还有对生命和生活的诠释。

他宽容,平和,从不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而张狂;他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笑对一切才是他生活的准则。

我静静地平视着枯木,消失了袭面而来的压迫感,心中只有无言的轻松和快慰。

枯木尚且如此,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这样吗?虽然人有地位的高低,名声的大小,能力的强弱,但人格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彼此的心灵应该有理解和尊重。

我释然。

告别枯木,夜幕已渐降临。

枯木,从前就是这样站立着,那么,今后也一定会这样默默地站立下去的。

我虔诚地为他祈祷。

写一篇《我与风流人物对话》的作文

与李白对话 白兄: 久仰您李太白之名,今日我有幸与您交流真是甚幸。

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

近日,我拜读您的大作,深深地为您那“安能摧眉折腰”;深深地为您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折服;亦深深地为您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所羡慕。

您之大作无一不表现出您对污浊社会的憎恶;您之大作无一不表现出您对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

酒,您之钟爱,诗,您之精神寄托;月,您品性之化身。

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污浊;您常食不果腹而不躁,因为你有精神食粮;面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之艰难您坦然相对,因为您的志向没有违背您的初衷…… 我对您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和白兄一样,喜爱赏月可我有一事不明,隐,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为什么不学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与其一味地逃避,四海游走,不如去与那污浊的社会一搏,哪怕是以卵击石,也留得千古美名 我还有一事想请教白兄。

酒,乃是文人墨客们皆爱之物。

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吟颂,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激动。

可到最后又有哪一个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喝得大醉,增加自己的苦痛呢? 白兄,您也可谓诗坛中以爱酒而著名的人。

您是否亦是为了逃避政治的黑暗而用酒来麻痹自己的心灵,用酒为自己的处境诉不平,用酒为自己的灵魂疗伤呢? 曾经为您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而忧伤;曾经为您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所信服;亦曾经为您那“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所追求;更曾为您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振奋! 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背原则,则此生无憾矣! 就此搁笔,打扰了!

里填的是中国名著与(文学中的人物例如:鲁迅)的对话作文要500

《100位名人成材故事》给我的启示在我家中,有一本书总是放在我的床头这本书是妈妈在春节时候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我的,书的名字叫做《100位名人成材故事》每天晚上当我翻开书的时候,就仿佛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在那里我了解到那些名人是如何刻苦学习和努力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到现在为止,这本书我已经基本读完书中的每一位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十分的生动有趣,他们都克服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最终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的那种精神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激励着我们这一代的人们当我读到“铁杵磨针的少年李白”的时候,我知道了学习应该要有“铁杵磨针”的韧劲,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李白从老婆婆那里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日后成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并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当我读到“爱数星星的孩子张衡”的时候,我知道了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光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经常主动观察周围的其他事物,并要对不明白的要细心的进行研究张衡就是经常细心观察天象,才能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天文的仪器——浑天仪在那之后,他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当我读到“立志气象科学的沈括”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人们经常说能够提出问题才说明把书本读的相对透彻,也就是这个道理沈括就是从小就爱在学习中思考,并且下工夫去钻研,才写出了我国气象方面的巨著《梦溪笔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留下来的名言意思是说只有书读的多,那么在写文章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文如泉涌”;只有把书读的很精,那么才能够在作文章的时候写出“点睛之笔”;只有把书读的很透,那么在叙述的时候做到“信手拈来”最主要的是,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古人的那种坚忍不拔毅力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曾经有人说过“成功=1%的天才+99%的勤奋”,这说明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必须要牢记他们的这些事迹,并用此来时刻提醒自己,那么才能够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前天晚上,我让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一份礼物妈妈笑着问我想要什么,我对妈妈说我还想要类似《100位名人成材故事》的书,因为我从其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妈妈那嘉许的眼神中,我明白了书对我学习的价值,书对我人生的价值

“咚咚咚” 有人来了,我开门一看,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

原来是闰土啊!我把他请了进来。

我带闰土来到了书房,他看见了我家的电脑,感到很惊奇,问我:“这是什么东西?和电视一样,还有像老鼠一样的东西。

”我说:“你说像老鼠一样的东西是鼠标,这是电脑……” 闰土说:“你们脑子里还有电?电是很危险的,怎么会在脑子里?”我连忙解释说:“ 不是脑子有电。

电脑比电视还好,比人脑还聪明。

我打开给你看看。

”我打开了电脑。

电脑一打开,闰土的眼里充满了好奇心。

我打开QQ教他上QQ,还帮他申请了QQ号。

闰土不耐烦了说:“电脑就是这一样的,不好玩,走,我们去玩游戏,把它关了吧!”我说: “别着急,这里还有游戏。

”说着我打开了网站,找到了游戏。

对闰土说:“我们上网……”我还没说完,闰土说:“什么?上网?蜘蛛才有网,你们还会织网?”“你看看就知道了。

”我看闰土这么好奇故意关上话匣子。

闰土学着玩了一会儿。

又说:“我想看书了,你家书架上有书,我拿一本看好吗?我打开“连元网校”和闰土一起看作文。

然后,我教闰土发伊妹儿,给他说什么是上网……之后闰土给我说了他的事。

闰土说:“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用棒子支起一个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的将缚在棒子上的绳子一拉,什么都有。

”他还给我讲了海边有各种各样的贝壳,晚上去管瓜……时间如流水,一天很快过去了,闰土要走了,我们都依依不舍,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闰土总是要走的,我盼望闰土明年再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 作文《与鲁迅对话》500字

 我心中的鲁迅作文600字一: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育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有着很高的地位。

 最初知道鲁迅的情况是在小学,我学习了几篇有关鲁迅的文章,有《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年龄尚幼的我不喜欢鲁迅晦涩的语言,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资料,我开始了解鲁迅、认识鲁迅。

 我读过的关于鲁迅的作品有《兔和猫》《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他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刻画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人物的悲惨命运,来刻画当时那个不平等的、黑暗的社会。通过自己的笔,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剖析当时的社会和人物,向敌人呐喊,唤醒民众。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还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有一位车夫的脚被玻璃扎坏了,鲁迅先生见了,并没有像有些达官贵人那样,嫌车夫地位低下,置之不理;而是平易近人地拿硼酸水把他的伤口洗净,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还掏出一些钱给他,叫他在家修养几天,把剩下的要和绷带也给了他。鲁迅先生临终前病得非常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还一阵阵咳嗽,但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病情,倒常常劝女佣阿三要多休息,不让她干重活,多么可敬啊!

 这就是我从老师那,从书本中了解到的鲁迅先生。我希望能更多的了解他,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我还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学习他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和不屈不挠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是我一生效仿的榜样。

 我心中的鲁迅作文600字二: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你最宏伟的志向。历史随着水流点点推移,你的声音却永垂不朽。

 也许,在你的心中只有人民吧。

 你生活在黑暗,迂腐的社会里,也惟有这样,才让你目睹低层贫困人民的生活。起初,为了拯救别压迫的人民,你选择了学医,用所谓的“救死扶伤”来救助贫困的人们。然而,时间向你证明了你的选择是错误的,世上贫苦人民千千万,哪儿是你一个人能医治的呢当你看到人民心灵的迂腐与扭曲,愤然“弃医从文”,拿起了笔杆,悍然向堕落的统治者发出了挑战。

 你拿起笔做武器,用犀利的文笔无情的批判着统治者,在你的笔下,字里行间中无时无刻不在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儿。

 你默默地吸着烟,显得一脸憔悴,那是因为你付出的太多太多了。你不怕强大的统治者,只担心你所钟爱的人民将你“冷落”。

 你的没一个字,都像一把匕首,深深地刺入了统治者的心脏,你无所谓惧。

 你几乎用了你所有的时间在工作,也许,你命中注定是一个会利用时间的人。你永不停歇的构思,用你的文章来诉说你所有的不满与愤怒。

 你不向黑暗势力低头,以笔做枪,用自己的一生和黑暗势力做不屈的斗争。

 你坚强,你抗争,始终领导着人民思想的解放,坚定不移地批判黑暗的社会,用自己的文章猛烈地向统治者开火,追求着新的生活。

 你成为了民族的先驱,你不愧对“民族魂”三个大字,时间把你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没一个人的心中,你就是鲁迅。

 你用自己的行动将我征服,你的信念让我铭记在心,我赞美你挺直的“笔杆”

 我心中的鲁迅作文600字三:

 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淡化自己。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衰的书:《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必定是最“热闹”的时候,他正演奏着“文字交响曲”希望这一首首动听的曲子能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中国人“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鲁迅先生从不突出自己的地位,卖弄自己的知识。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们给他的荣誉和赞赏。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

 我心中的鲁迅作文600字四:

 朋友,请容许我先收敛一下沸腾的心绪,让我再梳理一下杂乱的文思,我要向人世间搜寻那最铿锵、最芬芳的词句,向你再叙他奇伟的平生。

 记不得是第几次提及鲁迅先生的名字,心中却仍是初识一般的激动,那跳动的文字呀,又在我心头流淌了:“希望是附属于未来的,有未来,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他是黑暗中的明流。在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世界里,铮铮傲骨的他,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审视这个世界;以一种鹰般犀利的目光傲视那群无耻的政客。他恨、他怒、他诘问、他嘲讽,他那烈酒般的文字呀,浇灌整个中华大地――他期望民众的觉醒。

 他是浊夜中的明灯。他告诉青年们光明的所在,他指点后来人要“走自己的路”,他殷殷诲导,他谆谆规劝。他问苍天也问自己,这世上还有没有吃孩子的人或许还有。于是,他义无反顾,奔走呐喊:“救救孩子!”

 他更像那雪中傲立的松柏呀,奇伟、高大,带一股凛然的芬芳,在隆冬中茕然独立。哦,是的!独立!他蔑视着官僚走狗,他不屑于“正人君子”之流,他看不

寻访鲁迅的足迹

这是第一来绍兴,来到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包括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鲁迅故居(含百草园、绍兴民俗展览、朱家台门)、三味书屋等全部建筑,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

我们是怀着一份崇敬的心理去参观的,对于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坛巨匠,我们只能永远地缅怀,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曾读着先生的文章而长大,对先生的尊重就不用多说了。先生的许多作品都是我所熟悉的,上小学、中学时还背过一些片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时课本里的片段今天总算亲眼目睹了。

鲁迅故居位于绍兴市中心,整个旅游范围是一条保护下来的仿古街,街的两端设置了路障,不让机动车驶入。整条街道是用一块块方形的石板铺砌而成,街道两旁都是古香古色的老房子,鲁迅的祖辈家庭身份很是显赫,有几套很大的房子,每套房子相隔不远,都处在街道的右边,依次分别为鲁迅的祖居、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另外,著名的咸亨酒店也座落其间。街道的左边是一条小河,水面上停泊着几艘乌蓬船,摇摇荡荡,整条街更增古色古香。

跨过河上窄窄的石板桥,到了鲁迅的祖居,里面陈列着家族的显赫历史。在一间大厅里悬挂着“德祉永馨”的牌匾,下面是一幅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画像。鲁迅先生的亲祖母很早就过世,另一位就是在先生作品中经常提到给先生讲故事的后继祖母。跟着导游依次参观了**,孩子,老爷夫人的房间以及其他的厨房、琴房和沐浴房等。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一个小厨房,里面陈列着一些农用炊具碗筷,据说这里是鲁迅小时候和闰土相识的地方。站在同一个屋檐下,感受着很多年前的气息,耳旁仿佛听见了两个小孩天真无邪的笑声。

祖居的斜对面,就是鼎鼎有名的三味书屋了。进了大门向左拐,就到了先生真正读书的小屋,迎面就可以看见对面中堂上方悬挂横匾一块,上书“三味书屋”四个大字,下面是一幅画着梅花鹿的中国画,这个地方应该就是先生刚进学堂时对匾行礼的地方了。小屋的角落里就是先生曾经坐过的位子,上面就有先生曾经刻的“早”字,可惜学堂不让进。我也没能看到先生亲刻的“早”字。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经过大堂左侧往里走,穿过一条小弄,就到了曾经给先生的童年带来无数欢乐的百草园了,听导游说这里剩下的真正实物只有短短的泥墙根和光滑的石井栏,其它的景物都是后人根据先生的作品复原上去的。看着眼前的景物,脑子里还在回忆着先生笔下的百草园。虽然实物和先生笔下的景物有些许的差别,但我们还是用崇拜的心情记录下每一个看到的景物。毕竟这里曾经是先生生活的地方。

从百草园的侧门穿过,就是另外一个小院了,院子里有三尊铜塑像,是一个老奶奶摇着蒲扇给他孙子讲故事,老奶奶的边上卧着一只猫,这应该是先生的奶奶给他讲故事的情景了。最为有趣的是,三尊铜像的边上还有一个小板凳,专门给游客留着,你可以自己做一个认真听讲的姿势,仿佛就完全融入到了这种氛围之中,时光在刹那间回到了100多年前,你可以同先生一起享受他单纯而快乐的童年。

从这个小院进到一个小屋,里面有三尊蜡像,一个老的跪在地上向祖先上香,后边分别站着少爷和老管家,三尊蜡像栩栩如生,听导游说这里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祝福》里面的场景了,到了年三十,大户家族都要向祖先祭拜,封建社会里只有主要的男人才可以进行这项神圣的使命,像祥林嫂这种社会底层人只能干洗洗碗这种杂活的。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三尊蜡像,却始终找不到有关祥林嫂的任何相关记录。也是,在旧社会,像祥林嫂这类社会最底层的人,如果不是鲁迅先生记录下这段尘封的记忆,世上根本不会有人提起祥林嫂这个名字。

走出这条石板街,向前再走50米,就是著名的咸亨酒店了。一个小酒店因为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孔乙己而声名远扬,不得不惊叹于先生的号召力!

先生死于1936年,至今已有七十五个年头了。

印度文豪泰戈尔诗云: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我觉得此言用在先生的身上再也恰当不过了。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生是圣人,他堪称“民族魂”。因此,鲁迅是属于整个民族的。

  鲁迅先生的 文章 不朽,鲁迅先生的生命垂青。我们将永远铭记鲁迅先生。下面我整理了给鲁迅的一封信 范文 ,欢迎阅读!

给鲁迅的一封信范文一

 可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对您的认识,是从书架上那本厚厚的《孔乙己》开始的。一开始,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人物,他只是一味的抱着自己那点过时的学问卖弄不已,到头来也只落了个沿街乞讨的下场——但当我更加深入的去品读这本书的时候,透过这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见那个黑暗社会下的被封建思想缠绕的水深火热的人民以及他们扭曲的性格……我不禁感叹:您塑造人物形象的 方法 ,是多么的高明;您的行云流水的文笔,是多么的深广!

 从那时起,我对您的崇敬便一发不可收拾。在我心中,“鲁迅”二字已成为一个名词,一个代表文学的词汇。我立志要向您一样,在那风雨如晦的战乱年代“执笔为枪”,学习您的果敢冷静大无畏的精神。

 您的作品铿锵有力,悲愤激昂,无情的揭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您对新中国、新社会、新气象、新生活的渴望,强烈的抒发了您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您可知道,您的作品唤醒了多少被封建 教育 所麻痹的青年,拯救了多少被封建思想缠绕而无法自拔的人民,感化了多少颗被封建礼数所麻木的枯瘠的心,鼓舞了多少颗濒临绝望的爱国人士的救国之心……因为您,他们重新振作,果敢的吹起革命的号角,“为新生活而战”,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毫不畏惧,奋发进取。

 “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前夕,您身在东京,却以就剪去了那条象征满清朝的辫子。您的爱国之情被您聚在这首诗中——遥望多灾多难的祖国,感慨同胞的尚未觉悟,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铮铮誓言,不惜用鲜血来挽救苦难的祖国。您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在我们的心中,您何尝不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便是您的真实写照,对待险恶的敌人,您并没有退缩,以“横眉冷对千夫指”,同形形色色的敌人作斗争,毫无畏惧,勇往直前。在对敌人强烈憎恨的同时,您又满怀热情,心甘情愿做百姓之“牛”,为百姓服务,鞠躬尽瘁,任劳任怨。您认为“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于是,为了写更多富含浓厚的时代色彩的作品,您奋笔疾书,即使在病重将逝之际,依旧不辍写作。如此崇高的精神啊——足以为万世之楷模!

 在您的自传中,我们知道您也曾遭遇过失败,也曾被痛苦与失望所折磨,可您依旧不颓丧,就如《自嘲》中——“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般的释怀,您让我明白失败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半途而废的懦弱。您是我坚信,胜利的骨朵只有不懈的人才能品尽它的芬芳,成功的果实只有从跌倒中爬起才能尝尽它的甘甜。

 您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老师,您教会了我们太多太多。您的文章不朽,您的生命垂青。我们将永远铭记您,我们会名字深深的刻印在我们的心中。

 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范文二

 敬爱的鲁迅先生:

 这是数十年后的一个学生怀着敬仰之情写给你的信。我不知为何想要写信给你,恐怕是因为你让我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吧。

 依稀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杂志上翻到了一页《题辞》,这便是我们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太美妙,因为从你瘦削的脸庞上、严峻的神情中,我看不到一点情趣,只有“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剩野草”的沉重与冷酷。

 那时,幼小的我无法理解那些晦涩的字词,无法感受到你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对黑暗腐朽统治的愤恨,对民族命运的呐喊,只觉得你不会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你是一个满腹牢骚的柔弱书生。直至长大一些,才明白我对你的理解偏差如此之大。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所吸引。“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纸上跳跃,散发着奇特的清香……每每翻动书页,我便仿佛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黑暗的统治使人民麻木不仁,仿佛天空都蒙上了一层阴暗的铅灰色,压抑、恐慌。

 朦胧中,我隐约看到了你忙碌的身影,你坐在狭小的书桌前奋笔疾书,用笔杆当做武器无情抨击敌人的腐朽。同时,我也看到了你弃医从文的决绝,看到了你对封建制度的嘲讽,你对深受其害的芸芸众生的同情和怜悯……

 你的每部作品都是如此脍炙人口,这其中蕴藏了太多难以言喻的情感。这深沉的怀念,这激愤的呐喊,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令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你以笔为剑、以文为矢,揭开了丑恶社会的遮羞面纱,让人性的力量得以彰显。

 雄鹰需要有搏击长空的勇气才能自由翱翔天际,人类亦是如此。只有拥有不畏强权的勇气、与黑暗势力做斗争的毅力,才能有美好的生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正是你一生的写照吗

 在以后的道路上,当疲惫偷懒、骄傲松懈时,一想到你,我的身上便凭空又多了一份力量,使我能坚持下去!感谢您,鲁迅先生,让我懂得了这样简单却深邃的道理,也感谢您让我的生命有了永恒的动力。

 XXX

 20XX年XX月XX日

给鲁迅的一封信范文三

 尊敬的鲁迅先生:

 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给你写这封信,因为昨夜我破天荒地梦见了你。第二天醒来,回忆梦境,纵观现在社会现实,有几句话想与地下的你 说说 。

 你是我读着你的文章长大的(或者说是读你的文章了解你一生的),我是读着你的文章长大的。从童年的《三味书屋》、《少年闰土》到少年的《社戏》,你的童年是那样的充满乐趣。但从13岁起,你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你便开始和社会有了接触,亲自尝受人世的辛酸了。之后,你便走上了时代的浪尖,创作了骇世惊人的一部部小说、 散文 、杂文。整整影响了一代文人。

 那个特殊的年代,铸造了特殊的你,虽然你没有手拿刀枪在前沿阵地上冲锋,但敌人却因的一篇篇犀利文章而闻风丧胆,因此,你手中的笔,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刃。有人说:鲁迅是个社会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击时弊的,什么时候时弊消亡了,鲁迅的文章也就失去了现实针对性,仅存留其历史文献价值。

 果真如此,事隔70多年后,你及你的文章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当然了,在歌舞旌平的年代,谁又会惦记起一个穷酸的文人呢

 古今大小人物,被影视剧作家们拍了又翻拍,演绎了又演绎,唯有你笔下的闰土、阿q、祥林嫂及你,却很少在银屏上露脸(或者说没有),是这些题材太单调而无人出资,可是只要上过初中的人,都认得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的。是你的才华太高无人敢动,还是文人相文人相轻,我用你的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中国人的。”这当真是文人的悲哀么。

 因此,我就想,当初你为何弃医从文

 当医生多好:没病看有病,小病看成大病,小病小红包,大病大红包。吃香着呢。从文也罢,却要写些剔骨的词,让当局政府到处追究你,像林语堂、琼瑶他们多好:一部《京华烟云》拍成了44集的电视剧,火得不得了;一部《情深深雨蒙蒙》让半个中国的少男少女们哭红了眼睛。

 我不敢妄加评论你,因为我读你的文章太少。你在印象中永远是“活着的战士”。而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手中常夹一支吕宋烟的,就是真实的你。

 XXX

 20XX年XX月XX日

1 写给鲁迅的一封信3篇

2 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800字

3 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4 给鲁迅的一封信400字

5 至鲁迅先生的一封信范文

6 给鲁迅写一封信

7 至鲁迅的一封信600字范文

8 致鲁迅的一封信600字

真实的鲁迅是沉默的鲁迅。

  我们接触到的鲁迅其实是很有限的

“老钱在北大开过不止一次的周氏兄弟专题课。在北大,中文系老师讲课风格各异,但极少见像他那么感情投入的。 太激动了,眼镜一会儿摘下,一会儿戴上,一会儿拿在手里挥舞,一副眼镜无意间变成了他的道具。他写板书时,粉笔好像赶 不上他的思路,在黑板上踉踉跄跄,免不了会一段一段地折断;他擦黑板时,似乎不愿耽搁太多时间,黑板擦和衣服一起用; 讲到兴头上,汗水在脑门上亮晶晶的,就像他急匆匆地赶路或者吃了辣椒后的满头大汗,来不及找手帕,就用手抹,白色的粉 笔灰沾在脸上,变成了花脸。即使在冬天,他也能讲得一头大汗,脱了外套还热,再脱毛衣。下了课,一边和意犹未尽的学生 聊天,一边一件一件把毛衣和外套穿回去。特别是讲他所热爱的鲁迅,有时你能看到他眼中闪亮的泪光。每当这个时刻,上百 人的教室里,除了老钱的讲课声,静寂得只能听到呼吸声。”

  学生昵称的这位“老钱”,正是钱理群。

  “你看我像不像这尊弥勒佛?”鹤发秃顶的钱理群,正笑嘻嘻、小心翼翼地托起他家供奉的“四神”之一,对着镜头 摆起了pose。

  接着,老顽童般要求摄影记者拍下他与其他三神的合影,“喏,左边墙上是钟馗,还有,还有,那件大衣柜侧面挂的 关老爷,再就是——”

  再就是——他的眼神定格在了书屋的正壁上,那是一幅鲁迅的肖像,“这是我家珍贵的神。”

  “神”凝视远方,任重道远;钱理群凝视着“神”,近在咫尺。

  适才,他还在电话里申明:“对不起,我个人不接受采访,关于鲁迅实无可说……”喉咙沙哑,声音低沉,听不出半 点浙江乡音。

  良久,他嗫嚅道:“我现在每天时间排得好满……实在抽不出空来。”

  “可是,鲁迅先生不是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还是有的?”记者紧追不舍。

  电话那边爆发出一阵突兀的爽朗笑声,爆笑过后,慨然应允。

  时值鲁迅逝世70周年,各家媒体都在试图重新打量鲁迅。对于曾在北大讲堂上讲了17年鲁迅,而且“不管讲多少 回,每次都有新鲜感,每次都冲动地期待与鲁迅相遇”的钱理群而言,岂能无话可说?

  也许正因满腹话语不胜负荷,故而,他在枫丹丽舍的家对记者敞开了,心里的话匣子也打开了,他倒并不那么“畅” 所欲言了。

  嗬嗬,过去每次纪念鲁迅逝世,都好像在做政治活动。我原想,今年是鲁迅逝世70周年,少不得又要“热闹”一番 了,我就不要凑这个热闹吧。可没想到,这次纪念活动,没有官方主导,民间自发,媒体仍然热闹非常,这让我产生兴趣了。

  我曾说过,当一个人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时,他与鲁迅是无缘的。当一个人对生命充满了困惑,在生命中去苦苦寻求 ……去寻求一种精神支援时,就是他读鲁迅,与鲁迅产生心灵碰撞的最佳时刻。这是一种意识上的流动,也是他与鲁迅的结缘 。我将这种缘分,这种流动,形容为“相遇”。

  我与鲁迅的初次相遇,始于他的杂文《腊叶》。

  那时,我上小学五年级。一次,我很偶然地在哥哥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本文集,书皮上赫然印着:鲁迅。

  鲁迅是谁?我懵懂无知。我翻开书,读到了《腊叶》里的一段话,“他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 绯红地上,还带着几团浓绿。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

  哎呀,我的心倏地一阵发紧,暗暗地还有点恐惧,就觉得那双眼睛正盯着我,但又感觉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异之 美。就是这瞬间的感觉,直逼我的心坎,日后成为记忆深处不可随意触摸的一部分,乃至直到1985年,已经在北大开独立 课,为学生讲鲁迅作品了,我都很少讲到《腊叶》。

  我是生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在我的记忆里,那个年代充满了民族、国家、家庭与个人的苦难,正是 这“苦难体验与记忆”,成为我观察、理解20世纪中国历史与文学,以至中国的现实与未来的基础。而在我的苦难记忆里, 最不堪回首的一页页,全是在外在的压力下,内心的动摇、屈服以至背叛,人性的扭曲、丑恶以至变态……这样一些惨不忍睹 的记录。我无法抹去这一切,它梦魇般压我在心上,像一座座“坟”。“悔恨”之蛇就这样无时无刻不在咬噬着我的灵魂,只 有倾诉于笔端的那一刻,才稍得舒缓。

  故而,我与鲁迅的相遇,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历程,也包含了我的圆梦,以及我的还债,一种精神上自赎的历程 。

  圆什么梦呢?我虽然生在战火纷飞的1939年,但我很幸运地拥有过一个金色童年,曾有过自由做梦的年代,怀着 对未知世界的期待、好奇去不断发现新大陆的梦想。

  我想当老师,我喜欢话剧,喜欢诗歌,日后都一一得以实现:在北大教书,除了研究周氏兄弟的文章,还研究艾青、 曹禺。我年轻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要回到北大去,给青年人谈谈我的鲁迅观。

  在北大,我最得意的事,就是我讲了17年的鲁迅,我成了鲁迅与青年之间的桥梁。

  谈到“还债”。我不得不说起至今都痛悔不已的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我在“文革”时期烧掉了家父留给我的惟一的纪 念物:他的照片;第二件就是在我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后,扛不过一次次批斗的冲击,违心地说过假话,以致让我的朋友 受到牵连和伤害。最让我痛心不已的是,“文革”初期,我的一名学生为了维护我,为我说了一句话,被打成反动分子,丧失 了年轻的生命。

  40多年来,往事如同磐石,一直沉重地压在我心头,有时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而我从不曾向外人道,这是我应背负 起的红字。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将自己的真 心的话发表出来。”

  可他深知说真话何其之难,于是他主张“说比较真的话”。但什么是比较真的话?我确立了我的三个原则:第一必须 认识说假话是错的;第二如果说假话,必须是被迫的;第三绝对不能伤害他人。

  鲁迅先生说过他只为三种人写作:一是“孤独而疾驰的斗士”,二是“还在做美梦的青年”,三是他的敌人。回首往 事,敌人,我是没有的;可是为青年而写,那个死去的女生的影子总是萦绕在眼前,使得我一方面渴望与青年人靠近,同时又 害怕与青年人靠近。

  我曾就读于人民大学新闻系,生平最大爱好就是读书。就因为太爱了,所以在学校里,我成了典型的“白专人物”。 为此,我递交的入党申请书,无人理睬,日后更是给我贯上“企图混入党内,被我党警觉其险恶动机”的罪名;我申请过继续 读研的志向,校方依然严辞拒绝。理由嘛,现在说来颇为可笑,那个年代可是义正辞严:全国一片“读书越多越愚蠢”的呼声 中,你这个书呆子,还想继续求学?还是早点改造思想吧。

  就这样我被分至贵州地区任中学教师。我在那里一呆就是18年,青葱岁月,而立之年……在那里,我曾因为家父是 国民党高官,1949年带着两个哥哥去了台湾,而被打成反动官僚出身的黑子弟,屋子被抄得狼藉一片,父亲的照片就在那 里被他们抄走了;在那里,我刚刚摘下“走反动路线”的帽子,父亲的照片被送回来了,而我却不敢留下来,在夜里,我哆哆 嗦嗦烧掉了它;在那里,我违心地“坦白交待”、胡说一气时,我深爱过的学生,我关心备至的学生也在疏离我,他们甚至在 一个黑夜将一件我送给他们的衣服还了回来,在上面狠狠戳了几个大洞,写着:钱理群,我们要戳穿你的假面具……

  假面具?鲁迅先生说过,人在白天都是要戴着假面具的,惟有当夜深人静,闭门独处时,他才能卸下伪装,赤裸裸面 对自己。

  也就在那时,我曾一度与他夜谈,并写下了我的第一篇文章《我与鲁迅》。以后,我每篇研究鲁迅的文章后面,都会 写下一篇长长的后记,它们,就是我的墓志铭。

  1978年,我像个老童生一样考取了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师从王瑶先生。而“还债”远未结束。我记得“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的概念提出不久,在一片叫好声中,王瑶先生找我去,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他问我:你们讲20世纪为什么不 讲殖民地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兴起?为什么不讲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俄国与俄国文学的影响?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 思……

  父亲离世的消息从台湾传来了,哥哥又逝于美国,母亲最终葬在了南京。生不团圆,死各一方。一个大家族,十多个 人,居然没有一张全家福!

  国家、民族、个人命运,百感交集。我在寻问,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未名湖畔,我常常独自徘徊深思;深夜,我 伏案向鲁迅先生裸裎心迹,寻求解答。

  我痛苦地发现,我们这一代人犯了如此多的错,我们长时间放弃了独立思考,长时间陷入了一种盲目崇拜。

  不断对自己提倡的东西进行质疑,直接影响了我日后的思考方式,也必然导致我骨子里的不安分,和不那么讨人喜欢 。

  1999年是我的本命年。就在那一年,为北大学生讲鲁迅时,我选的第一课正是记忆中不可触及的《腊叶》。

  腊叶,原是指生命的死亡;在生命的起点,我邂逅了《腊叶》,与鲁迅初次相会;在接近生命终点的时候,我再次翻 开了《腊叶》,再次站在了鲁迅面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7612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