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有什么旅游景点

临县有什么旅游景点,第1张

麻烦问一下临县有什么好玩儿的地方?平安巷平安巷

平利有哪些景点

平利是生态旅游的处女地。女娲和八仙两大传统文化赋予生态旅游业以浑厚的文化内涵。千家坪森林公园、八仙大草原、廖乾五故居、女娲山、西岱顶、佛殿山、古仙洞和琵琶岛茶艺村等旅游景点已成为人们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女娲遗址——中皇山。朝霞绮丽——西岱顶 佛教圣地——佛殿山 休闲娱乐——琵琶岛 高峡平湖——古仙湖。古道雄关——楚长城 高山碧野——八仙大草原 森林公园——千家坪。平利县旅游景点

平利县地处巴山北坡腹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貌嵯峨,河流纵横,风景如画,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由平利县向东经女娲山可达神龙架和武当山,向南经瀛湖、南宫山,千家坪可到著名的大小三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平利县是传说中圣母女娲氏“抟土造人处”,也是传说道家八仙修身悟道的地方,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积淀丰富有文化底蕴,比比皆是的人文景观和生态自然景观,加之独具地域风情的民间艺术和堪称经典的美食文化,构成了平利县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现简介如下。

森林公园——千家坪。位于岚河上游八仙镇,平利县与镇坪县交界处,原为国营林场,后批准为省级重点森林公园。千家坪海拔在2300-2720米之间,总面积3571公倾,境内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人工林海郁郁葱葱,云雾缭绕,溪流低唱,四季无处不景。身临其境,满目青山,鸟鸣鹿喧,飞瀑流泉奏乐章,峡谷深山有猴啼,可携妻带子度假,可结伴集友踏春,可领略巴山深处的神秘幽静,可饱览天高野阔的无限风光,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高山碧野——八仙大草原。位于平利县正阳乡与重庆城口县的交界处,幅员2万余亩的高山草甸,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茫茫无际的草原,溪流纵横,野花芬芳,片片闲花野草组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如五彩珍珠镶嵌其间,草原周围原始森林幽谷交错,奇峰、奇石、奇洞比比皆是,登高望远,千山逶迤,万岭连绵,好一个人间仙境之地!

古道雄关——楚长城。长城遗址位于平利县东长安镇与湖北竹溪县交界处的关垭子,是出秦入楚的咽喉要道。这里地势雄阔,边界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长城倚奇居险,屏障秦楚,气势磅礴,据考证属战国时代的产物。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清代白莲教起义军均在此与官军激战过。一九四九年七月,我人民解放军刘金轩、汪锋曾率部在此歼灭国民党两个师,俘虏敌师长符树蓬。登临城楼,极目远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高峡平湖——古仙湖。平利境内最大的人工湖,由一道60余米高的电站拦河大坝形成,水域面积1900多亩,位于县城上游五公里处。这里青山葱茂,碧流蜿蜒,神话传说、人文景观及其浓厚,有依山形取名的“二龙戏珠”,有露出水面的巨石“螺蛳石”,有仙人居住的“溶洞”,有憨厚慈祥的“月老”,更有景色怡人的“张家湾”历史遗迹。登临坝顶,高峡出平湖,十里好水,烟波浩渺,蓝天白云,倒影水中,肥鱼大虾,悠游其间。

休闲娱乐——琵琶岛,位于平利县城西八公里,因形似琵琶而得名。站在岛上,四周皆为波光磷磷的宽阔水面,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满目苍翠,美不胜收。若逢秋季,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天旷浪高的瑰丽景色令人心旌摇荡。该景区范围面积约3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120公顷,这里可垂钓、荡舟、戏莲、游泳、观光

佛教圣地——佛殿山。位于平利县城关镇冲河境内,海拔797米,景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此山常年云遮雾锁,寒树蔽天,清代一位猎人在此山发现了庞大的古寺建筑群,竟不知何年何月所建,“所见皆是苍松蔽日,怪石嶙峋,一派奇气”。从八里关下车,沿千步石梯一路攀登,茂林修竹,浓郁匝密,不见天日,至若登上山峰,景色豁然开朗,百鸟和鸣,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洞天。晨钟暮鼓、经声佛号悠然响起,地母宫、祖师殿、财神庙、大雄宝殿分列其间,寺院雕梁画栋,巍峨壮观

朝霞绮丽——西岱顶。位于平利县兴隆镇中坪的东部,为平利与旬阳的界山,山势雄伟奇特,秀峰高耸,竹木相映,怪石林立,烟雾缭绕。西岱顶海拔1544米,“岱顶绮霞”为古时八景之一,它有“山、水、林、霞、建筑”五美。西岱顶属安康地区名山之冠,峰峦叠嶂,云遮雾掩,山形犹如仙山琼阁,或似骏马奔腾、美女起舞,又似天王托塔,构成一幅幅奇妙的画卷。西岱顶是道教圣地,山上有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及多处摹崖石窟、石雕、石碑,石雕像多达数百尊,个个栩栩如生,精美绝伦。这里香客也是络绎不绝,吸引过不少的官吏到此一游,多有诗文传世。西岱顶风光绮丽,位置优越,向南可达平利通安康,向东可至旬阳、武当山,开发价值大

女娲遗址——中皇山。平利县是目前确知文献最早的女娲信仰原发地,即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处”。传说最为集中的地方便是女娲山风景区。女娲山,位于县城四十五公里处,古称中皇山,海拔984米,面积60余平方公里,据传三皇之一的女娲氏就诞生在这里。满山红松覆盖,四季葱郁,山势蜿蜒如龙,冈峦起伏似波,千岩拱卫,万壑争趋,民间有“五龙捧圣”之说。女娲山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它不仅有“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山上的女娲庙、太子坟遗址以及女娲云海、女娲日出、中皇雪晴等自然风光更是闻名遐迩。若重建女娲庙,启动女娲人文风景区,形成陕西“北有黄帝陵、南有女娲山”的旅游格局,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华夏儿女寻根祭祖、访古探幽的旅游胜地。

 29419

驾车路线:全程约438公里

起点:惠州南站

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行驶120米,左后方转弯

2行驶250米,右后方转弯

3行驶21公里,直行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910米,直行进入惠大高速

5沿惠大高速行驶288公里,在惠州市区/G205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惠澳大道

7沿惠澳大道行驶32公里,朝深圳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惠澳大道立交

8沿惠澳大道立交行驶670米,进入三环南路

9沿三环南路行驶540米,直行进入三环南路

10沿三环南路行驶40公里,过吊鸡沥4号桥,右转进入花边南路

11沿花边南路行驶15公里,左转进入麦岸路

12沿麦岸路行驶,过左侧的华泰大厦约270米后,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虾皇邂逅美食馆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滔滔汉水在广袤的江汉大平原纵横奔突,孕育了潜江这方灵秀的水乡园林。

      风雨砥砺,科学发展,锐意进取的潜江人正筑梦楚天,高奏着“缩差争先、拼进十强”的进行曲。

      潜江,在这个狂飙突进、你追我赶的伟大时代里,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探索出了“虾稻共作”这个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

      一只小龙虾,华丽变身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栖“明星”,把全国乃至全球食客吸引至此,把著名专家和商腕名厨聚集于此,把一批批产业项目招揽入此。在潜江孵化出了6家亿元企业、数十家产值千万企业,解决本地十万余人务工就业,产业有望突破千亿元。

      2001年至今,艰辛十六载。探索、创新、发展,潜江虾稻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2016年,潜江龙虾产业综合总产值达180亿元以上,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等连续12年领跑全国。

      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潜江虾稻产业也铿锵跟进。潜江龙虾·虾稻产业强势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杆产品、富民强市的第一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示范产业、接二连三的第一综合产业。潜江,一举成为“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虾稻之乡”已进入评审程序。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春夏时节,水乡潜江,虾香稻美。随处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美丽、灵动而和谐的画卷。

      潜江,是“虾稻连作”的发源地。从2001年到2004年,潜江人花了四年时间,探索出了这一综合种养模式。一季中稻养一季虾,亩产小龙虾可达100kg左右。这种新型种养模式提高了农田复种指数,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还为加工出口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一举多赢。

      2008年,省政府把发展“虾稻连作”模式写进一号文件,成就了“世界龙虾看潜江”的美誉。小龙虾的市场需求量随即迅猛增长。

      求新,求变;更高,更好。

      潜江市顺势而为、凭优而上,深挖稻田养虾潜力。成立龙虾创新团队,出台政策鼓励大胆创新。从2010年起,历时3年,“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横空出世。

      “虾稻共作”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将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有机结合,资源循环利用,达到小龙虾和水稻同步增产,产品品质同步提升的目的。亩产小龙虾一跃上升到200公斤,亩平利润达5000元左右。

      政府给力,农民热情。潜江市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对虾稻养殖户的补贴标准由过去的每亩10元提高到40元。今年,全市龙虾养殖面积已达50万亩,建成9个万亩和50个千亩集中连片虾稻共作生态种养基地。

      项目助力,科技支撑。2014年,“龙虾大企”湖北莱克公司成立了由桂建芳院士挂帅的院士工作站,2017年,又成立了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科技资源。省政府、市政府以及莱克公司共同投资3亿元建起全国规模最大的小龙虾苗种选育和繁育中心,年选育优质虾苗30亿尾,成为全球第一个小龙虾种子场。

      国家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首席专家、著名教授王武盛赞潜江:“虾稻共作”是中国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是一次现代农业的革命。

    “虾稻共作”火爆大江南北,精深加工强势异军突起。

      从熊口华山到园林莱克、从杨市多优多到后湖宝龙、再到龙湾昌贵,潜江,已形成13家水产品加工企业群,可生产虾仁、整肢虾、虾尾、薰鱼、鱼片、鱼糜、田螺、藕带、甲壳素及衍生产品等10多个系列、60多个品种,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良仁”、“楚江红”牌龙虾商标一举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潜江龙虾的市场传奇不止于此,真正让它名声大噪的是出口创汇。

      十多年来,潜江龙虾爬上欧美餐桌,占居欧洲60%市场。2015年,潜江小龙虾出口创汇15亿美元,连续12年领跑全国,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语权。

    “华山、莱克”两个公司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全球ERC认证,产品直接进入欧美超市。莱克建成全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华山建成全国唯一淡水甲壳素精深加工基地,成功从虾壳中提炼出了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聚糖、壳寡糖等产品,一举拿下“健”字号批文,2016年甲壳素保健品产值达20亿元。

      质量就是生命,品牌就是市场。潜江审时度势,在全国率先制定《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育技术规程》、《克氏原螯虾虾稻轮作养殖技术规程》、《潜江龙虾虾稻共作养殖技术规程》等小龙虾养殖标准,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产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成为全国小龙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市。出口的小龙虾产品在欧美多次“苛刻”的检测中,无一例超标。

      潜江虾稻,“接二连三”,虾稻产业势不可挡。

      在一产领域,潜江虾稻突破种养瓶颈;在二产业上,潜江正把虾稻精深加工做往极致;而在三产业,潜江虾稻正蓬勃发展势不可挡。

   

  最是潜江仲夏时,红“虾”满天誉满城。

      仿佛一夜之间,潜江、武汉、深圳、成都、重庆、宜昌、荆州等大中城市建起特色龙虾餐饮店近万家,以“小李子”、“虾皇”、“味道工厂”、“小二上虾”等为代表的餐饮店,研发出油焖大虾、蒜蓉大虾、茴香整肢虾、麻辣虾球、泡椒龙虾、卤虾、蒸虾、烤虾等上百个品种,每年接待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不下50万人次。

      去年“五一”,十万外地游客直奔潜江,品尝龙虾美味。3天时间,餐饮酒店售虾100多万斤,营业收入过亿元。“红色风暴”席卷全国,排队等座吃虾,成为潜江城的一道景观。“坐高铁、品龙虾、听花鼓、逛梅园、游兴隆大坝、登楚章华台”渐成潜江对外旅游的新名片。

      从三百米长的龙虾街到世界最大的中国生态龙虾城,再到中国虾谷网,涌现出了“霸气龙虾”、“虾小弟”、“虾尊”、“虾皇”等线上名牌,通过淘宝、微信、京东、一号店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24小时内,鲜活小龙虾就能从潜江田间蹦上全国千家万户的餐桌!

        2009年至2018年,潜江成功举办九届龙虾节,成为“富民、惠民、乐民”的节庆盛会,集“美食盛宴、文化盛典、经贸盛会”于一体的文化品牌。“中国潜江龙虾节”被授予“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物产节会”荣誉称号。

      变则通,通则久。几年来,是潜江人的思维也在不断产生变化。眼界,从潜江开阔到湖北,到全国,到全世界。追求,从潜江独有,到全国独大独强。

      今年,第二届国际龙虾·虾稻产业博览会暨第九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在六月如期举办。潜江市将目光投向国际、放眼全球。这是一场集“龙虾之夜”、花灯展、万人龙虾宴、龙虾争霸赛等为一体的“龙虾嘉年华”,全方位展示虾稻发展的全产业链。“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品牌必将蜚声中外、誉满全球。

        坚持虾稻·稻虾双轮驱动。加快推进虾·稻产业升级发展,不断巩固潜江“全国虾王”地位,打造全国虾·稻产业第一市。

      奠定虾稻产业全国领先地位。到2020年,全市“虾稻共作”面积达到100万亩,小龙虾产量达到20万吨,虾稻产量达到65万吨,实现标准化种养全覆盖,品种优质率100%,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

      开启“万师千店”培育工程。以潜江龙虾职业学院为基地,计划“十三五”期间,培养万名养殖师、万名烹虾师,开设千家潜江龙虾连锁加盟店。 

      建设全国龙虾主题餐饮商业带。进军武汉吉庆街,打造“潜江龙虾街”,燎原全国,打造国际龙虾名城。

     

龙虾文化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全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30万人;农民虾稻收入占45%以上。

      一系列规划,一项项举措,奠定着潜江龙虾·虾稻千亿产业的坚实基础。

      一只虾,一袋米,造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美一片环境,育一种文化,塑一座城市。这,就是集聚的功能;这,就是辐射的效应!

      引领与顺应之间,潜江虾稻的竞争活力正在迸发!聚合与吞吐之间,潜江虾稻的个性魅力正在彰显!激昂与奋起之间,潜江虾稻的综合实力正在提升!

      水美鱼肥稻花香,商贾云集虾市旺。满城潮涌“中国红”,梦里水乡是潜江。潜江虾稻,驾驭着历史机遇,荷载着百万水乡儿女的高远梦想,定将演绎出一个又一个市场传奇。

平利县旅游景点

平利县地处巴山北坡腹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貌嵯峨,河流纵横,风景如画,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由平利县向东经女娲山可达神龙架和武当山,向南经瀛湖、南宫山,千家坪可到著名的大小三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平利县是传说中圣母女娲氏“抟土造人处”,也是传说道家八仙修身悟道的地方,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积淀丰富有文化底蕴,比比皆是的人文景观和生态自然景观,加之独具地域风情的民间艺术和堪称经典的美食文化,构成了平利县旅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现简介如下。

森林公园——千家坪。位于岚河上游八仙镇,平利县与镇坪县交界处,原为国营林场,后批准为省级重点森林公园。千家坪海拔在2300-2720米之间,总面积3571公倾,境内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人工林海郁郁葱葱,云雾缭绕,溪流低唱,四季无处不景。身临其境,满目青山,鸟鸣鹿喧,飞瀑流泉奏乐章,峡谷深山有猴啼,可携妻带子度假,可结伴集友踏春,可领略巴山深处的神秘幽静,可饱览天高野阔的无限风光,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高山碧野——八仙大草原。位于平利县正阳乡与重庆城口县的交界处,幅员2万余亩的高山草甸,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茫茫无际的草原,溪流纵横,野花芬芳,片片闲花野草组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如五彩珍珠镶嵌其间,草原周围原始森林幽谷交错,奇峰、奇石、奇洞比比皆是,登高望远,千山逶迤,万岭连绵,好一个人间仙境之地!

古道雄关——楚长城。长城遗址位于平利县东长安镇与湖北竹溪县交界处的关垭子,是出秦入楚的咽喉要道。这里地势雄阔,边界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长城倚奇居险,屏障秦楚,气势磅礴,据考证属战国时代的产物。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清代白莲教起义军均在此与官军激战过。一九四九年七月,我人民解放军刘金轩、汪锋曾率部在此歼灭国民党两个师,俘虏敌师长符树蓬。登临城楼,极目远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高峡平湖——古仙湖。平利境内最大的人工湖,由一道60余米高的电站拦河大坝形成,水域面积1900多亩,位于县城上游五公里处。这里青山葱茂,碧流蜿蜒,神话传说、人文景观及其浓厚,有依山形取名的“二龙戏珠”,有露出水面的巨石“螺蛳石”,有仙人居住的“溶洞”,有憨厚慈祥的“月老”,更有景色怡人的“张家湾”历史遗迹。登临坝顶,高峡出平湖,十里好水,烟波浩渺,蓝天白云,倒影水中,肥鱼大虾,悠游其间。

休闲娱乐——琵琶岛,位于平利县城西八公里,因形似琵琶而得名。站在岛上,四周皆为波光磷磷的宽阔水面,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满目苍翠,美不胜收。若逢秋季,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天旷浪高的瑰丽景色令人心旌摇荡。该景区范围面积约3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120公顷,这里可垂钓、荡舟、戏莲、游泳、观光

佛教圣地——佛殿山。位于平利县城关镇冲河境内,海拔797米,景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此山常年云遮雾锁,寒树蔽天,清代一位猎人在此山发现了庞大的古寺建筑群,竟不知何年何月所建,“所见皆是苍松蔽日,怪石嶙峋,一派奇气”。从八里关下车,沿千步石梯一路攀登,茂林修竹,浓郁匝密,不见天日,至若登上山峰,景色豁然开朗,百鸟和鸣,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洞天。晨钟暮鼓、经声佛号悠然响起,地母宫、祖师殿、财神庙、大雄宝殿分列其间,寺院雕梁画栋,巍峨壮观

朝霞绮丽——西岱顶。位于平利县兴隆镇中坪的东部,为平利与旬阳的界山,山势雄伟奇特,秀峰高耸,竹木相映,怪石林立,烟雾缭绕。西岱顶海拔1544米,“岱顶绮霞”为古时八景之一,它有“山、水、林、霞、建筑”五美。西岱顶属安康地区名山之冠,峰峦叠嶂,云遮雾掩,山形犹如仙山琼阁,或似骏马奔腾、美女起舞,又似天王托塔,构成一幅幅奇妙的画卷。西岱顶是道教圣地,山上有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及多处摹崖石窟、石雕、石碑,石雕像多达数百尊,个个栩栩如生,精美绝伦。这里香客也是络绎不绝,吸引过不少的官吏到此一游,多有诗文传世。西岱顶风光绮丽,位置优越,向南可达平利通安康,向东可至旬阳、武当山,开发价值大

女娲遗址——中皇山。平利县是目前确知文献最早的女娲信仰原发地,即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处”。传说最为集中的地方便是女娲山风景区。女娲山,位于县城四十五公里处,古称中皇山,海拔984米,面积60余平方公里,据传三皇之一的女娲氏就诞生在这里。满山红松覆盖,四季葱郁,山势蜿蜒如龙,冈峦起伏似波,千岩拱卫,万壑争趋,民间有“五龙捧圣”之说。女娲山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它不仅有“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山上的女娲庙、太子坟遗址以及女娲云海、女娲日出、中皇雪晴等自然风光更是闻名遐迩。若重建女娲庙,启动女娲人文风景区,形成陕西“北有黄帝陵、南有女娲山”的旅游格局,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华夏儿女寻根祭祖、访古探幽的旅游胜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8005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