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好的成语起名字刘姓

寓意好的成语起名字刘姓,第1张

一、选择带有刘字的成语起名:使用带有姓氏刘字的成语,从中挑取剩余的两个字用作名字,可以让名字与成语本身非常相似,寓意直白明显;二、选择符合宝宝性别气质的成语起名:男宝宝起名要符合大气阳刚的气质形象,女宝宝起名要符合女子阴柔美丽的气质形象,给男宝宝起名时不能用描写女子的成语,女宝宝起名也是如此;三、关键词起名:关键词指的是整个成语主要形容和描述的事情、道理,关键词用于起名,可以让名字的成语寓意浅显直白。

一、选择带有姓氏的成语起名

使用带有姓氏刘字的成语,从中挑取剩余的两个字用作名字,这样取出来的名字三个字都来自同一成语,可以让名字与成语本身非常相似,他人一读就能明白名字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寓意直白明显。

二、选择符合宝宝性别气质的成语起名

男宝宝起名要符合大气阳刚的气质形象,女宝宝起名要符合女子阴柔美丽的气质形象。给男宝宝起名时不能用描写女子的成语,女宝宝起名也是如此。选择成语给宝宝起名字时要注意,阳、刚、勇等硬气阳刚的字应该给男宝宝起名,淑、妍、魅等柔美的字应该给女宝宝起名。

三、关键词起名

关键词指的是整个成语主要形容和描述的事情、道理,关键词用于起名,可以让名字的成语寓意浅显直白。通常成语是用于形容和描述某个事物的,其中被形容的事物是名词,而用于形容的词比较适合起名。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咨询八字起名、周易起名、公司店铺起名,还有宝宝起名,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和时间,为宝宝起一个带着好运的好名字!

举例:我姓刘,刘德华的刘。

相关介绍:

刘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

公元前300多年前,刘姓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有个叫会的晋大夫,他有子孙留居秦国,称刘氏。至战国后期,秦国灭了魏国,刘氏宗族随秦军进入魏国都城大梁,即今河南开封。他的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

汉朝是刘姓的鼎盛和发展时期,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皆有刘氏。

西汉初累计皇子封王30余人,封侯者达400余人。汉王室大封同姓王侯的结果使刘姓贵族遍布于大江南北,他们各据一方,很快成为各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

总之刘姓以皇族为主脉,经历大汉400多年的繁衍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大姓。但刘姓人口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地区,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区。此外,湖北荆襄地区、湖南长沙地区、江西九江地区也有刘姓望族。

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北方又一次陷入战乱,中原刘姓与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向南方、东南和西南迁移,部分迁往日本和朝鲜半岛。从东晋到唐朝,中原地区向南方和东南地区的移民从未间断,移民越来越大,地域越来越远。

刘字怎么写好看又漂亮如下:

1、取法毛泽东的写法

2、取法徐伯清的写法

3、取法启功的写法

4、敬世江写法

5、黄庭坚写法

6、王铎写法

7、颜真卿写法

8、卷菱湖写法

一、造字渊源

刘,这曾经是一个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汉字!

它是形声字,从金,从刀,丣( yǒu)声。本义:杀,戮。《孔传》中说:“刘,杀也。”《说文解字·金部》解释:“镏(古刘字),杀也。从金,留声。”《尔雅·释诂上》也说:“刘,杀也。”

刘字本义为什么是“杀”,这源于“刘”最初指的是一种兵器(斧钺)。《书·顾命》说:“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这里的“执刘”就是手执兵器之意。后来刘字作为动词引申为“杀戮”。

二、姓氏渊源

刘,现在主要用作姓,是中华姓氏之一。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

至2013年,刘姓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世界第四大姓。在中国历史上,刘是登基为帝人数最多的姓氏。称帝称王者多达66人。

刘姓先后建立有西汉、东汉、蜀汉、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后汉、北汉、大齐等王朝或政权。共历时650多年,是中国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自古具有刘天下、李半边之称。

  [编辑本段]姓氏来源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

  据史书记载:

  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刘姓在其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

  1、彭城郡;

  2、沛郡;

  3、弘农郡;

  4、河间郡;

  5、中山郡;

  6、梁郡;

  7、顿丘郡;

  8、南阳郡;

  9、东平郡;

  10、高平郡;

  11、东莞郡;

  12、平原郡;

  13、广陵郡;

  14、临淮郡;

  15、琅邪郡;

  16、兰陵郡;

  17、东海郡;

  18、丹阳郡;

  19、宣城郡;

  20、南郡;

  21、高阳郡;

  22、高密郡;

  23、尉氏郡;

  24、竟陵郡;

  25、长沙郡;

  26、河南郡;

  27、广平郡。

  [编辑本段]郡望堂号

  郡望: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 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 是汉高祖的后代。

  2 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 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4 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 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

  6 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文所开基。

  7 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 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定王刘发。

  9 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 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所开基。

  11 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12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

  13 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 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苍之后。

  15 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 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 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定王刘发。

  18 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

  1 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郡望堂号的正宗。

  2 豢龙堂:夏相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 藜照堂: 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老翁穿着黄衣,拿着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给刘向。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特来看他。刘向一生著述很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敏捷了。

  [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

  ◎ 刘

  刘 liú

  〈动〉

  (1) (形声。从金,从刀,丣( yǒu)声。本义:杀,戮)

  (2) 同本义(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 [kill]

  胜殷遏刘,耆代尔功。——《诗·周颂·武》

  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孔传:“刘,杀也。”

  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 晋之北鄙亦曰刘。——《方言》卷一

  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虔:杀戮)。——《左传·成公十三年》

  (3) 克,战胜 [capture]

  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逸周书·世俘》

  [编辑本段]词性变化

  刘 liú 〈名〉

  (1) 兵器名。斧钺 [weapon’s name] 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书·顾命》。孔传:“刘,钺属。” 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刘,盖今鑱斧。”

  (2) 姓 ◎ 刘刘 liú 〈形〉剥落,凋残 [wither] 靡草不凋,无木不刘。——明· 刘基《擢彼乔松》

  [编辑本段]姓刘的名人

  --------------------------------------------------------------------------------

  ◎ 刘邦 Liú Bāng

  [Liu Bang] (前256—前195)字季。西汉(前206—23)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公。刘邦排行第三,所以有时也叫他刘三

  ◎ 刘表 Liú Biǎo

  [Liu Biao] 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管辖几个郡的军政

  ◎ 刘公嘉话 Liúgōng Jiāhuà

  [Liu Gong jiahua—a book written by Wei Xun in Tang Dynasty] 即《刘公嘉话录》,唐朝韦绚所撰。因为所记之事都是听刘禹锡讲的,故名。现在传本名《刘宾客嘉话录》(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没有这一条。

  ◎ 刘公勇 Liú Gōngyǒng

  [Liu Gongyoung—a Chinese poet in Qing Dynasty] (1624—) 清朝诗人,原名体仁。他所称道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朝词人宋祁《玉楼春》中的句子

  ◎ 刘海仙 Liú Hǎixiān

  [Liu Haixian—a famous Taoist priest in ancient China] 指刘海蟾,五代时人。相传他在终南山修道,成了神仙,是八仙之一。民间流行的他的画像是披着长发,前有短发覆在额上的一个道士。故后世称前有短发覆在额上的发型为刘海。

  ◎ 刘基 Liú Jī

  [Liu Ji—an important advisor of first emperor “Zhu Yuanzhang” in Ming dynasty] (1311—1375) 字伯温,元末明初青田(现在浙江省文成县)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封诚意

  ◎ 刘向 Liú Xiàng

  [Liu Xiang—a famous writer in ancient china] (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等

  ◎ 刘勰 Liú Xié

  [Liu Xie—a famous literature critic in ancient China] (约465—532) 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 刘歆 Liú Xīn

  [Liu Xin] 西汉人,数学家,对历法和圆周率有研究

  ◎ 刘诗霄 Liú Shī Xiāo

  [Liú Shī Xiāo]现代人(1995—2008)数学家,生物学家,商人。详细情况请见链接内容。

  ◎刘备,字玄德。(150—222),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东汉末年曾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操于赤壁,节节胜利。公园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其父子两代称王达43年。

  ◎刘墉:今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与当时的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齐名。

  ◎刘禹锡: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哲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著作有《天论》等。

  ◎刘松年: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伶: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建威将军。

  ◎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过:太和人,南朝著名词人、诗人。

  ◎刘庆伟:今河南安阳内黄人,北冰诗社创办人,著名诗人,笔名:北冰一剑,著作有《给即将行刑的囚犯》等。

  [编辑本段]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字部 刘

  --------------------------------------------------------------------------------

  〔古文〕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2531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