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怎么做的呢

核酸检测怎么做的呢,第1张

1、鼻咽拭子:咽拭子是用两根一次性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来获得上呼吸道标本,鼻拭子的采取部位为鼻道内、鼻腭处;

2、深部痰液:要求患者深咳,将咳出的痰液收集后进行检测;

3、鼻咽抽取物:将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后抽取黏液标本;

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需要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是较为复杂的操作。目前常用的核酸检测筛查手段为鼻咽拭子。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核酸检测证明是必不可少的有效证明。全国各地也针对核酸检测证明提出了具体要求,由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证明到48小时内,再到现在的24小时内。下面来了解一下做核酸检测前都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1、带好手机、身份证。如果没有带身份证,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也可以提前准备好自己的采样码。

2、采样前2小时尽量不进食,以免引起呕吐 。核酸检测目前主要是以咽拭子为主,采样的时候因为是要把试剂放到咽喉处,有的人会有恶心或者不适。所以采样前2小时尽量不要进食,以防到时候引起呕吐和反胃。

3、采样前30分钟不吸烟、不喝酒、不喝水、不嚼口香糖 ,减少对咽拭子采样的干扰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检测者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检测前取下口罩,注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在核酸检测过程中难免要排队和等待,在这过程中也要记得正确的佩戴口罩,因为有的时候掉以轻心也会导致在这样的接触中导致风险。排队时,难免会有一些未知的感染在其中,所以把保持自己的戒备心,带好口罩,与他人保持好距离。不随意在采样现场走动,严防发生交叉感染。

5、检测后立即戴好,可准备一个备用口罩,污染后方便随时更换。口罩在检测过程中拿下,但是检测完成后一定要及时带好,不要做完就觉得没事了,口罩也忘记带。

6、采样时应尽量端坐,下巴微微上扬、张大嘴,连续发出“啊”的声音,只需要十多秒,护士就能完成。采样完之后可以多补充水分,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

7、完成采样后,必须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统一指挥,按照规定路径尽快离开采样点返回家中。尽量不要乘坐出租车、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疫情反复,每次疫情肆虐之处免不了全员核酸,那么核酸检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感染者体内的新冠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如果测出阳性,说明患者被感染。大范围进行的核酸检测,最大的作用在于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有症状时,大家自己会警惕,治疗、隔离,降低传播风险。但没有任何症状时,防护意识可能没那么高,对正常人群会带来更大风险。所以核酸检测能够帮助我们筛查出感染者,尽早隔离阻断。

1、核酸检测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

2、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首先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所以说,核酸检测阳性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新标准。

1、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法,NASBA是由一对引物介导的、连续均一的、体外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等温扩增RNA的新技术。反应在42℃进行,可在2h内将RNA模板扩增约109倍。NASBA原理是提取病毒RNA,加入AMV逆转录酶、RNA酶H、T7RNA聚合酶和引物进行扩增。整个反应分非循环相和循环相:在非循环相中,引物I与模板RNA退火后在AMV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形成RNA:DNA杂合体,随即RNaseH降解RNA,引物Ⅱ与cDNA退火,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第2条DNA互补链。双链DNA可在T7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经其启动子序列起动而转录RNA,RNA又可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反转录成DNA,进入循环相,对模板进行大量扩增。

2、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TMA技术原理与NASBA基本一致,略有不同之处是TMA利用的是MMLV逆转录酶及T7RNA聚合酶两种酶,MMLV逆转录酶既有逆转录酶的活性又具有RNA酶H活性。反应在415℃进行,可在1h内将RNA模板扩增约109倍。

3、连接酶酶促链式反应(LCR),LCR是基于靶分子依赖的寡核苷酸探针相互连接的一种探针扩增技术,是继PCR后新发展的一种较有前景的体外扩增技术。它的原理就是由2段寡核苷酸单链DNA探针与目标序列杂交,当该2段DNA探针与没有发生突变的模板褪火后,如果2探针是紧邻的,中间没有核苷酸间隔,则可在连接酶作用下连接起来,连接以后的新链又可以作为模板,引导下一周期的连接产生新的子链。若连接区段发生核苷酸的碱基突变,则连接反应不能发生,扩增反应终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1347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8
下一篇2023-09-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