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
新闻传播学硕士,
做过外语学校老师和教学主管,曾在大连教授剑桥、金苹果、新概念、人教版、外研社等教材,
曾在北京教授三一口语课程。
做过意大利某家居品牌Calligaris策划,
做过某杂志编辑,
翻译出版过英国育儿专家吉娜福特的相关书籍,
做过五年驻国外商务经理,
现在是一名踏实的英语老师。
内容大致:李老师的异常举动引起了李萱萱的注意,李萱萱是个拥有重度恋父情结的女生,曾经故意制造车祸将差点成为自己继母的人给杀死,她不允许任何人分享父亲李老师对她的爱。
第二十二条校规
人物介绍
一共七个人物,三女四男。
姚青峰:喜欢捉弄欺负那些性格软弱的男生成绩倒数第一
谢雨晴:长相漂亮的少女本市G财团董事长千金
吕思琦:性格温婉恬静成绩优异是班级里的课代表
叶冷星:严肃认真年级第一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
李萱萱:戴着眼镜书卷气息的重点培养对象李老师的女儿谢雨晴和吕思琦的好朋友
皇莆青:转校生冷酷少言寡语的美少男刚转入真相高中神秘感十足
白穆:性格腼腆成绩一般但长相颇为帅气的颜值派
吕思琦是班里的课代表和李老师有长期不正当的关系,并且为李老师堕过胎,他的心魔就是孩子。
李宣萱有恋父情结,是谢雨晴的好朋友,喜欢自己的父亲李老师,从而害死了后妈,发现父亲想下手的对象皇甫青,直接把皇甫青从学校的天台推了下去,刚好推下去的是皇甫青的另一个女性人格蒋温灵,蒋温灵死后化作厉鬼一直在杀害学校里的所有人包括保安,每当一个人死掉,大家就会彻底失去这个人的所有信息,而且会慢慢失去前一天的所有记忆,李老师发现了皇甫青的双性人的身份,就想以此要挟他就范。
谢雨晴是该剧本的上帝视角,他是这个剧本的校花,学习成绩非常好,所以看不起很多人经常在背后造谣说其他同学的坏话,导致很多同学患上抑郁症,可以看到所有人的故事线,她的心魔是被她伤害过的所有同学。
皇甫青是一个双性人、双重人格,女性人格被李萱萱从天台上推下去死掉了,所以他来到这个学校想调查蒋温灵的真实死亡的真相。他的心魔是一直盯着他的母亲。
白穆是一个长得很帅的男孩子,喜欢谢雨晴,李老师抓到白穆写给谢雨晴的情书,作为要挟,李老师既然男女通吃。他的心魔就是李老师
叶冷星是学习成绩全年级第一的班长,他的心魔是一个小女孩,小时候和这个小女孩玩游戏,把她关在盒子里小女孩突发心脏病死亡。
姚青峰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一直喜欢李宣萱,不小心听到了李宣萱害死她的继母的话,所以他的心魔是李宣萱的继母
凶手是李宣萱,还有一个杀了很多同学和保安的凶手是蒋温灵,但是投凶千万不要写蒋温灵,要写皇甫青,因为蒋温灵只是他的一个人格。最后还请了笔仙,恐怖氛围拉满。
1、《新来的李老师》观后感
文:豪豪
昨晚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了一部以我的故乡为背景的**《新来的李老师》。它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了支教老师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从大城市到偏远乡村支教的大学生怎样用一套自创的“快乐教学法”改变一所思想保守滞后的小学,同时自己也被这所朴实可爱的学校所改变的故事,使人感慨良多。
这部**故事性很强,它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把故乡旬邑的风土人情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再现于荧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故乡教育领域的真实情况,透过这个时代背景,也使我想起了童年时代的一些往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由于经济不发达,故乡的许多学校就坐落在牛舍或者庙宇里,当时简陋的教室中,基本上是用土坯搭起来的土桌子和土板凳,每次上完课回家,全身上下沾满了黄土,害得家长经常洗衣服。最难熬的是冬天,由于没有取暖设施,生冷生冷的寒冬,经常冻僵了学生的手脚,有时候握笔写字都很困难,老师为了让大家取暖,往往在课堂中间休息5分钟,让学生就地跺脚,活动完后,教室里尘土飞扬,土星子呛得人张不开嘴巴,看不清黑板,尽管条件艰苦,可是我们依然学习生活的很快乐。只是那个青涩年代的一些趣事,至今记忆犹新,使人久久难以忘怀。记得当时的师资力量非常缺乏,常常是高年级的学生教低年级的学生,其教学水平可想而知,而至今令我难忘的是我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由于分不清拼音和方言的读法,常常是拼对音念错字,比如“国”和“麦”字,他在教我们读音的时候,经常说:“guo”国,国(gui)家的国(gui);“mai”麦,麦(mei)子的麦(mei ),把普通话发音和方言念法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而由此也使我进城三十余载,至今不会说普通话,想想都是当年文化底子差惹的祸。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元经济已经逐步向一元经济过渡,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许多孩子也纷纷随父母进城上学,现在的农村学校,反而出现了师资力量浪费的现象,再也不会出现我们那个年代的“逸闻趣事”了。回首往事,虽然令人遗憾,但新的生活和条件,足以使我们欣慰许多,起码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会重温那个年代的“艰辛”和“贫乏”了。
其实,**中多次出现的太堡村小学,就是我当年求学的母校。
2、海选中脱颖而出
作为海晏和清公司“09教育励志三部曲”的首部主打影片,《新来的李老师》原名《向快乐出发》,改编自支教老师的真实事迹,讲述了从大城市到偏远同村支教的大学生李青怎样用一套自创的“快乐教学法”改变一所思想保守滞后的小学,同时自己也被这所朴实可爱的学校所改变的故事。
在筹拍之前,制作方曾接触国内多位知名女演员,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演员来演绎“李青”这个灵魂角色。最后,为了促进中国**业的发展,挖掘有潜力的新人,北京海晏和清公司和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了女主角海选活动。多才多艺的王宁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李青”的不二人选。大大咧咧的王宁也透露“海选的时候我特紧张,机会难得嘛,好在临场发挥不错。”
多才多艺 厚积薄发
曾是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系学生的王宁从小能唱又能跳,还特别擅长模仿别人的声音和说话神态,常常逗得大家笑个不停。她在老师的建议下参加了小主持人训练班,随后一直在中学担任广播站站长至毕业,接着顺利地考上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系,进行系统的演员训练。日复一日的基本功练习、小品话剧的排练、表演课,满满的课程表占据了王宁的生活。繁忙的课程也让她对演戏有了更深的感悟——“演员不只有光鲜的表面,还有很多困难和艰辛,你要做的工作是在荧屏上去感动观众,任何一点虚假和做作都会被镜头无限放大,所以拍片的时候会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也是在学校积下的表演功底,让王宁顺利成为《新来的李老师》的主演。
演员生活 压力大于兴奋
虽然王宁曾在学校有很多表演经验,但第一次参与**的拍摄,再加上王宁饰演的女主角“李青”是整部戏的重中之重,巨大的压力很快便盖过了兴奋。一开始,由于没有找对感觉和适应剧组生活,求好心切的王宁居然成了“NG王”。这让王宁十分着急,好强的她甚至在看到导演摇头后悄悄地在背后抹眼泪。她多次研究剧本,揣摩人物心理,拉上对手一遍一遍拍戏,最后终于融入角色,连工作人员都不叫她真名直接称呼“李青”。
获制片人和导演双重肯定
制片人齐为民也是对王宁的演艺生涯充满期待,连称她“中规中矩完成了表演,虽是首次拍胶片,但表现从容、松弛。在新人中是很难得的,潜力很大,值得期待”。
导演王莉在评价王宁时一直赞不绝口——“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王宁在片中的表演可圈可点,由于本身性格与角色相近,所以我一直要求她饰演自己,不要留表演痕迹。王宁很好的领会了这个意图,因此影片中便出现了一个活泼、莽撞却又率真、可爱的80后女老师形象。也正是因为她赋予了角色真实感和可信性,才使得影片故事充满了童趣和温馨。”TG/文
从这些角度说
可以参考着写^ ^希望你能满意
在我的心目中,李文华老师的捧哏作品都是精品,要一定找出个“最佳”的话,我推荐《诗歌与爱情》。
《诗歌与爱情》是七十年代末新相声的代表作,作品中摆脱了动乱年代对人性自由的束缚,热情讴歌了爱情与理想,赞扬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是一篇极佳的艺术作品。1979年,该作品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演出,顿时引起了轰动,姜昆李文华也随之步入了艺术的巅峰。
在表演《诗歌与爱情》中,姜昆老师以唱为主,大多采用平铺直叙,而作为捧哏的李文华老师,通过精练的语言和高超的表演技巧,把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爱情歌曲联为一体,而且起承转合,不露痕迹,其中妙语连珠,包补不断。李老师的艺术造诣,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也正是这部作品,使得“老叟嬉顽童”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奠定了姜李一对黄金搭档的艺术地位。
神情缅怀优秀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李文华老师!
《诗歌与爱情》文本收录如下:
甲:(唱)“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想把那军来参。风车跟着那东风转,哥哥惦记着呀小英莲。”二妹子!
乙:哎……三娃子!
甲:谁是三娃子?
乙:那你叫我二妹子?!
甲:我唱的这是**《柳堡的故事》的插曲。
乙:这曲子太有感情,我都听入迷了。
甲:你看,一首好的歌曲让人唱不烦,听不厌。
乙:隔多少年都爱听。
甲:可就这首歌,“四人帮”说它是“**歌曲”,不让唱了。
乙:因为什么?
甲:因为歌里描写了男女的爱慕之情。
乙:噢,歌里有爱情。
甲:其实,你说生活中能没爱情吗?
乙:不能。
甲:为什么不能?
乙:因为……没爱情……多没劲呀!
甲:结果歌曲里不许有姑娘、小伙、阿哥、阿妹的字样。
乙:不许写姑娘、小伙?
甲:写可以。写铁姑娘、钢小伙。
乙:嚯!那写我们就得铜老头,钢种老太太。
甲:那时有这样一首歌。
乙:您给唱唱。
甲:(唱)“俺队有个铁姑娘,铁手、铁脚、铁肩膀,拳头一攥嘎嘣嘣,走起路来震天响,一拳能把山砸开,一脚能让水倒淌!”
乙:这是大姑娘?
甲:这是二郎神。这样的姑娘你敢喜欢吗?
乙:不敢。
甲:怎么呢?
乙:我怕他踹我一脚。
甲:结果他们连外国人都给蒙了,那时候国外的舆论说我们中国没有真正的情歌。
乙:这可是偏见。
甲:其实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历史。
乙:文明古国嘛。
甲:我们的人民有着纯洁、高尚的爱情。
乙:是呀。
甲:有诗为证。
乙:那你给说一说。
甲:早在中国的《诗经》里。
乙: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作。
甲:就有这样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乙:噢,“君子好逑”,我听懂了。
甲:怎么讲?
乙:凡是君子人,都的踢足球。
甲:那“窈窕淑女”呢?
乙:那时候他们踢得不好,净输给女的。
甲:你这都是干什么呀?
乙:不是这么讲?
甲:这是诗人看到水中洲上的一对对雎鸠,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哇!
乙:噢,简短的情歌。
甲:汉代乐府民歌《上邪》,为了表达生死不渝的爱,诗中呼天为誓:除非山可成平地,江水可枯竭,冬天雷打震耳,夏天大雪纷飞,天地合在一起,才能把我和我的那个她分开。
乙:嘿!这爱的多瓷实啊!
甲:宋代诗人李之仪写的《卜算子》词,那是爱情的漂亮诗篇。
乙:您给念一念。
甲:“我住长江头,君子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听一听,“我住长江头”,长江头在什么地方?
乙:哎哟,北源在可可西里山,南源在唐古拉山哪。
甲:“君住张长江尾”,长江尾在什么地方?
乙:在上海入东海,那是蒲江口哇。
甲:“日日思君不见君”……
乙:“共饮长江水。“
甲:“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原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乙:唉!
甲:叹什么气呀?
乙:敢情宋朝那时侯就有两地生活的呀。
甲:但是,山水隔不住友谊。
乙:他们怎么不往一块儿调呀?
甲:怎么调?
乙;找劳动局呗。
甲:宋朝有劳动局吗?
乙:没有就更好办了。自己回来呀。
甲:一个青藏,一个江苏,怎么回?
乙:坐火车。
甲:你给开车?
乙:对,没火车……那干脆就走着呀。
甲:不行,跟本就没路。
乙:哟,那当初他们怎么调开的?
甲:你管得着吗?诗,这是比喻。
乙:我看他们分那么远住,我难受。
甲:怎么样?
乙;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太丰富了。
甲:漂亮动听的诗句、歌曲证实我们的人民感情丰富,爱情纯真。
乙:对,是这么回事。
甲:不说别的,你拿历史上记栽、编写是民间传说和爱情的故事来说吧,为什么多少年在我们人民中流传,那么脍炙人口?
乙:为什么?
甲:因为描写爱情的纯真、高尚,为人们所向往。
乙:您能举例子吗?
甲:汉朝闻名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歌颂了焦仲、刘兰芝反抗封建礼教、坚贞不渝的爱情。
乙:这是古代闻名的叙事长诗《古诗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
甲:描写爱情的《柳毅传》,柳毅传书。
乙:这是唐朝的作品。
甲:《西厢记》、《张生与崔莺莺》。
乙:元朝的。
甲:《梁山伯与祝英台》。
乙:宋朝的。
甲:《罗密欧与朱丽叶》。
乙:清朝的。
甲:唔?
乙:不是……是明朝……明末清初的。
甲:罗密欧与朱丽叶。
乙:李自成和吴三桂。
甲:你提他们俩干吗?
乙:那你提外国人干吗?
甲:我想作个比较,外国人感情也丰富,但那表达方式和中国人不同。
乙:他们怎么表示?
甲:我看过一个歌剧,有个**站在窗前,身边站着一个人:(唱)“啊——啦,啦——噢——”
乙:咬我!
甲:咬你干什么?让你看看什么感情。
乙:这可看不出来。
甲;生活方式不同,表达方式不一样。你看咱们中国歌剧也有描写爱情的。
乙:哪出呀?
甲:《小二黑结婚》。
乙:小芹那段?
甲:那心情描写的很复杂。
乙:你来来。
甲:(唱)“清凌凌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
乙:好天气。
甲:(唱)“小芹我洗衣衫,来到了河边。”
乙:好环境。
甲:(唱)“有心对你说呀,”
乙:说吧。
甲:(唱)“说上那几句话。”
乙:讲吧。
甲:(唱)“人多……”
乙:那怕什么。
甲:(唱)“眼杂……”
乙:不要紧的。
甲:(唱)“人多嘴杂我没敢靠前。”
乙:这不是瞎耽误工夫嘛。
甲:什么叫瞎耽误工夫呀?
乙:什么全没说呀。
甲:你看这心情描写的怎么样?
乙:心情描写的细腻入微。
甲:你看这爱情描写的好有原因。
乙:什么原因?
甲:因为真正的爱情本身就高尚。
乙:不象现在有的人那样,又要钱,又要八大件。
甲:真正的爱情和人们的理想和社会斗争都有联系。
乙:是吗?
甲:你拿咱们刚才说的《孔雀东南飞》来说吧,那就是反革封建斗争的代表作。
乙:那个时代的作品。
甲:近代作品也有反映。
乙:哪些呀?
甲:有一首歌叫《送郎当红军》。
乙: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曲。
甲:张曙同志的《日落西山》听过没有。
乙:听过。
甲:(唱)“哪一个山上没有树,哪一个田里没有瓜,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意,要打鬼子就顾不上她。”
乙:抗日战争时期的。
甲:反映了革命志士是思想境界。
乙:要保卫祖国就顾不了爱。
甲:就是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今天,青年人唱的爱情歌曲就描写了青年人的理想和抱负。
乙:你举个例子。
甲:有一位业余歌手写了这样一首歌词:
“亲爱的小伙不要把窗户敲,
姑娘啊正在把蓝图绘描。
当明天一起散步在林荫道,
请听姑娘——
把心里的话相告:
我绘的是现代化的美景,
它象金子在雪白的纸上跳跃。
它将唤起我们青年伙伴的热情,
一起在新长征路上奔跑。
呵!亲爱的小伙不要把窗户敲。”
乙:这小伙子也是,干吗紧着敲窗户呀?
甲:依着你 的意思。——
乙:推门儿进去吧。
甲:象话吗。
乙:两人谈谈。
甲:谈什么呀。小伙听见这歌声赶紧跑了。
乙:哟,别吹了。
甲:吹了?回去搞革新去啦。
乙:受教育了。
甲:再见一面,姑娘就换歌了。
乙:怎么唱?
甲:(唱)“你唱呀,你在我是眼睛里。你呀你,我爱你革新着了迷。我知道,我知道,眼睛传神会言语。告诉你、告诉你,谁不爱小伙有出息。”
乙:你干嘛呢?
甲:(指乙)多有出息的小伙儿呀!
乙:我呀?!
甲:在我们祖国漂亮的诗句、动听的歌声中,你不仅能看到我们民族用人类最丰富的情感来歌颂爱情,而且你在 爱情的歌声中可以听到大自然的一切一切。
乙:“一切一切”包括什么?
甲:那太多了,大自然有什么。爱情的歌曲有什么。
乙:生活当中的东西,那歌里都有?
甲:你可以随便问,我用爱情的歌往返答。
乙:爱情的歌里有花儿吗?
甲:(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乙:噢,这是江浙一带流行的民歌《茉莉花》。有唱山的吗?
甲:(唱)“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乙:噢,这是《康定情歌》。有鸟儿吗?
甲:(唱)“百灵鸟双双的飞,是为了爱情来歌唱。”
乙:嘿,爱情歌里什么都有。有家雀儿吗?
甲:(唱)“阳雀飞过高山顶……”
乙:等等,我没问阳雀,我问家雀儿。
甲;麻雀?
乙:这没有了吧!
甲:咱们先不唱家雀儿我就能听得懂。
乙:只要有家雀儿我就能听得懂。
甲:那好,你听着:(唱)“伊犁尤里,阿格夜尔杜喀伊。杜喀伊列赫达,撒依来都,波尔鸠布杜拉伊艾提干定,多喀夜彻夜,撒依来都。撒衣拉颇乌尼夜颂,带姆的安都。”什么意思?
乙:这……不知道。
甲:你不是听得懂吗?
乙:我知道,没家雀儿你拿这蒙我。
甲:哎,这是维吾尔族民歌:“伊犁道路弯弯曲曲,有两只麻雀在唱,它从早唱到晚,是否在唱我爱人的命运?”有家雀儿没有?
乙:嘿,真是什么都有。歌里有唱夜猫虎的吗?
甲:夜猫虎?
乙:就是蝙蝠。
甲:唱拉拉蛄好不好。
乙:拉拉蛄也行。
甲:什么呀!到你这儿净恶心的。爱情的歌曲唱的东西得美,得招人喜欢,你心里喜欢什么唱什么。你说你喜欢什么?
乙:我喜欢吃!
甲:喜欢吃呀?
乙:行不行?
甲:吃点什么?
乙:水果行吗?
甲:(唱)“满山的葡萄哎,红艳艳。摘串葡萄哎,妹妹你尝鲜,靠进身边问一句,这串葡萄甜不甜?”你怎么不说话。
乙:这么甜的葡萄我得吃会儿呢。
甲:你看,问什么有什么。
乙:爱情的歌里有蔬菜吗?
甲:谈恋爱唱茄子、辣椒、西红柿?
乙:别价,有蘑菇没有?
甲:有。(唱)“满山的香菇香喷喷。好象花开遍地香,巧手的姑娘采一朵,送给哥哥闻一闻。”
乙:这怎么不让吃,就让闻呀?
甲:生蘑菇你就吃?
乙:噢,还没做熟呢。
甲:得搁上肉,佐料,抓一把盐,放上酱油,做好了盛上一碗,尝一尝。
乙:冲这香劲,我能吃两碗。
甲:爱情的歌曲唱到香菇美磨。
乙:有没有长唱水的。
甲:怎么又想水了?
乙:那两碗磨菇太咸,得喝点水啦。
甲:(唱)“阿歌阿妹友谊长,好象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
乙:太美了。有唱巴豆的吗?
甲:巴豆?
乙:就是一种中药,肚子不好,吃那打一打。
甲:你吃什么了?
乙:就那两碗蘑菇闹的。
甲:有一首佤族民歌叫《巴豆开花》,
乙:怎么唱?
甲:(唱)“巴豆在什么地方开花,巴豆在藤子上开花,我想摘花又没摘,爱情叫我留住它。“
乙:敢情谈恋爱得留着巴豆。
甲:什么呀,人家把巴豆花看成是最漂亮的花,所以这么唱。
乙:太美了。哎,爱情歌里有动物吗?
甲:动物?一见面这么唱:“我爱你呀我爱你,爱情就在咱心中。我象一只大老虎,你象一只大狗熊!”
乙:哎,别比这个,比那老实点的。、
甲:老实点儿的?
乙:啊,象那绵羊有没有?
甲:哎,羊还真有。(唱)“我愿做一只小羊,靠在你身旁。”
乙:太可爱了。
甲:咩——
乙:嗬,还叫唤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