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轼《戏赠张先》
“一树梨花压海棠”传言是宋代苏轼调侃好友张先的一句诗,说的是张先在80岁的时候娶了一位18岁的少女。
梨花是白色的,形容白发苍苍的老翁,海棠花娇嫩鲜艳,比喻年华正好的少女。其实一树梨花压在了海棠上,其实就是“老牛吃嫩草”的文学雅称。
这段“爷孙恋”的开始 没有遮遮掩掩
古代就有了这爷孙恋的先例,现代社会也不乏伴侣年龄相差过大的例子,大个十几岁尚属正常,可是跨越几十岁的爱情还是罕见的。
七年前,在网络上就爆出了一桩新闻,就是讲关于爷孙恋的,故事的男主人公叫做李坤城。
当时已经年近六十的李坤城和他朋友的女儿林靖恩,当时17岁,交往一段时间后,才被女方的父亲发现。
他们甚至大方地公布了恋情,引得旁人咋舌。也是,他们之间相差了40岁,的确近乎是祖孙了,却看起来十分相爱。
他们在各自的社交账号上发了很多他们之间的亲密合照,各种“秀恩爱”,也因此在网络上走红,关于他们这段令人无法理解的恋情的背后,是否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关于李坤城与林靖恩是怎么相识的,当事人并没有明确说明,只是说男方是女方父亲的好朋友。
有人说,两人的相识是始于李坤城去林靖恩家看唱片,两个人因此认识;还有一种说法是林靖恩的父亲想让她学音乐,恰好李坤城在台湾是个有点名气的音乐人,音乐造诣自然不差又是林父的好友,所以便让林靖恩跟着他学。
林靖恩的父亲原本只是觉得好友作为一个知名的音乐人,教他的女儿自然不在话上。
而且两人的年纪相差这么大,李坤城对于林靖恩来说就是一个长辈,就算在一起相处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在学音乐的过程中,两人逐渐产生感情,最后由“师生”变成了“恋人”。
当时,一个是花季少女,一个是花甲老人,怎么能走到一起?但是他们就是在一起了,还在网上“官宣”,虽然当时他们不是什么名人,但是还是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
2013年的网络环境下,这段感情迅速引起剧烈讨论,虽然网友更多的只是“看戏”。
作为当事人的林靖恩的父亲肯定是反对的,他怎么能接受和自己的年龄一般大的人做自己的女婿?并且扬言如若两人要在一起,就要与林靖恩断绝父女关系。
因为父亲的不接受,林靖恩赌气离家出走,她好像并不害怕父亲说的断绝关系,当时17岁的她很叛逆,可能父亲越不同意,她越要那么做。
这个故事的开头,他们没有因为年龄的差距而遮遮掩掩,还是将他们的爱情公之于众,搞得轰轰烈烈,广为人知。
为证明真爱结婚 至今相处七年
当李坤城与林靖恩的恋情在网上传开后,有网友质疑他们恋爱的真实性,觉得可能是炒作,并且推测他们一定坚持不到结婚。
而后来在网上传出后续,两人竟然真的结婚了,仅仅在李坤城公布恋情后的两个月之后。这不免让众人又大跌了一次眼镜。也让人觉得也许这两个人真的是真爱。
婚后他们甜蜜如初,没有被外界的眼光影响。两个人甚至还有了生孩子的打算。
距离他们宣布在一起至今已有七年了,七年内,他们的感情不仅没有变淡,反而更加升温。而故事的女主角林靖恩也已不再是花季少女,而是一个好妻子,有了更多的担当。
如果说之前被比她大四十岁的李坤城俘虏是青春叛逆、年少无知,但现在的她依然选择和他在一起,就说明她是真的喜欢她的。
她可能喜欢他不同于父亲的关怀,也可能是喜欢他的才华,亦或是他带给她的安全感
总之林靖恩对这个比她大四十岁的人,是爱慕的,七年前她是少不更事的少女,脸上还充满着稚气。
七年之后再看他们新发的合照,照片中的李坤城倒是变化不大,林靖恩却没有了当初的稚气,取而代之的是知性。
不仅身材变了,就连气质都成熟了不少,有了一份成熟女人的魅力。这样看起来她和李坤城在一起也没那么格格不入了。
对于这段爷孙恋 有理解也有反对
对于李坤城和林靖恩这段爷孙恋,大多数人觉得很离谱,持反对意见,但也有一种说法是对他们表示理解的。
对他们表示理解的说法是觉得,有时候,爱情来了是挡也挡不住的,无关年龄或者其他什么,就是纯粹地被对方吸引,而且这也需要缘分。
李坤城和林靖恩就是这样有缘分的人,他们从师生到恋人,是相互喜欢。
李坤城喜欢林靖恩的青春活泼和对他的细心体贴,林靖恩喜欢李坤城的成熟稳重和音乐才华,这样的两个人除了年龄,似乎其他的都很般配。两个人走到一起,需要心和心的契合。
也许对于他们,有人会感叹正应了那句古话“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但是如若真心喜欢,就算爱情跨越了年纪,又怎么样呢?
当然,社会上的主流看法还是反对这桩爷孙恋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伦问题。
首先,林靖恩因为与李坤城交往与家人的关系弄得很僵,他们的婚姻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对于林靖恩来说不是一个遗憾吗?
而且,还有实际问题。当时结婚,林靖恩尚未满二十岁,在婚姻法中也是不能结婚的。而且,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如今林靖恩24岁,喜欢出去户外运动。两人之间的兴趣爱好也不一样了。
两个人之间一定会是有代沟的可是李坤城已经63岁了,他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可能会造成两人之间的三观不合。
无论怎样,我们不是当事人,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感情的事情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就算是爷孙恋也是当事人的自由,看客始终是”旁观者清”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歌德一生在做3件事:写作、做官、恋爱。
事实上,正是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恋爱、生活和浪漫情感,才可能造就流芳千古的《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文学巨著。
歌德一生虽只有1位妻子,只生过1个孩子,却和无数女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他的129部作品,多以自己的爱情生活为背景,且有亲笔所写的15卷日记可供索引。
周国平就曾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歌德。”
最新小说《恋爱中的歌德》
据媒体报道,2008年2月,80岁的德国老作家马丁·瓦尔泽出版了小说新作《恋爱中的男人》,赫然以大文豪歌德为主人公,写他在1823年,古稀74岁,戴着面具参加温泉城马里昂巴德的异装舞会时,对19岁姑娘、房东太太的长女乌尔丽克一见倾心。
她那一双湛蓝的迷人的大眼睛里,秋波无限。
“他看到她时,她早已捕获了他的目光。”她经常陪他散步,像一个女儿对待父亲那样搀扶着他,天真地向他谈论自己即兴想到的一切。
老翁少女眉目传情,歌德神魂颠倒,再也不能自拔,时间一久,爱的 在他心中荡漾起来,终于到了不可遏止的地步。
刚一听到林荫道上的笑声,这个古稀老翁简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男,立即放下工作,不戴帽子也不拿手杖,就急匆匆跑下台阶,去迎接那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像一个少年、一个男子汉似地向她大献殷勤。
15年前他还曾爱慕过她的母亲,1年前他还只是用父辈的口吻昵称她。
可是现在喜爱突然变成了情欲,仿佛情感世界的火山爆发。
他先是百般勾引,继而发动连番情书攻势,欲娶少女入门。
孰料儿子妒意横生,从中作梗,坏了老诗人好事。
歌翁伤心作别,回到魏玛,终日郁郁寡欢,至1832年去世。
时光如梭,乌尔丽克亦成老妇,临终前将歌德的情书付之一炬,一段奇特的祖孙恋情就此深埋。
这段黄昏恋并非作家杜撰,而是大体上实有其事。
乌尔丽克·冯·莱维措(1804—1899年),据说才貌双全,年轻时一度与晚年歌德关系密切。
歌德曾动过娶她的念头,还因为她写了不少情诗,最有名的是《玛丽昂巴德悲歌》。
老瓦尔泽是当今德国国宝级作家。
老翁钟爱少女时的迷乱春心,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
他写德国史上头号文豪晚年春情上头,十分有趣——如果不是让老无所依的翁叟们略感心酸的话。
书中歌德裸身对镜自赏,验证是否雄风犹存,结论是:还行。
而少女乌尔丽克花枝招展,刁蛮可爱;一老一少,共谱恋曲,其音调必是古怪别致,妙趣横生。
出版商为《恋爱中的男人》打出广告词,称此乃“歌德最后一爱”。
评论界大举鼓噪,推动此书在市场上快马加鞭,于是大为畅销。
也有女读者就书中的情欲描写向瓦尔泽发问。
比如,他为啥反复使用“那话儿”(Iste)一词?瓦尔泽则说,他写的不是德语,而是个拉丁语词,且无具体词义。
的确,在拉丁语中,Iste是个阳性代词,译成中文“那话儿”,大抵不错。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书大唱赞歌。
评论家沃尔夫冈·弗吕瓦尔德便说:“这是瓦尔泽的歌德,不是我的。
至多是1823年的歌德。
……我心目中的歌德不会改变,但我心目中的瓦尔泽变了。”韦尔纳·弗里岑则认为,瓦尔泽写的不是歌德,而是维特;躲在面具后面的也不是歌德,而是瓦尔泽。
谁是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年),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最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而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称为四大文豪。
同时,他还是画家、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并长年担任魏玛宫廷剧院经理。
他多才多艺,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哲学家谢林说:“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仃的,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但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尼采说:“歌德不仅善良伟大,而且自成一种文化,在德国人的历史上,他是一个后无来者的插曲。”
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3个阶段,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作家(83岁)。
他在一系列作品中呼唤自由,歌颂反抗。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诗剧《浮士德》(史诗巨著,创作时间长达60余年)、书信体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文学作品)、长诗《普罗米修斯》、历史剧《葛兹·冯·伯里欣根》、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等,以及大量抒情诗、评论文章、散文、自传。
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镇(今黑森州)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
父亲是法学博士,曾任皇家参议;母亲是市长女儿,精明活泼,善讲故事。
他1765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770年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深造,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771年在法兰克福任律师;年轻时想过当画家,但很快放弃;1772至1775年之间写出了大量作品,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775年后积极进行地质学、矿物学、人体解剖学、植物学的研究,撰写出多种自然科学著作,以在人类胚胎中首次发现颌骨而闻名,并指出生物倾向于发展成螺旋形;1775~1786年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成就不大;1786年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1794年起同席勒交往,密切合作,促进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晚年过着隐居生活,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终于完成煌煌巨著《浮士德》。
歌德去世时,留下了著名遗言:“多些光!”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24岁的歌德因公去威兹拉,在出席一次舞会的途中,偶然认识了一个叫夏绿蒂的美丽少女,一见钟情。
夏绿蒂是歌德朋友凯士特南的未婚妻,时年19岁,而凯士特南却31岁。
歌德对夏绿蒂十分倾倒,便不顾一切向她表白了爱情。
这使夏绿蒂惊惶失措,她把歌德的表白告诉了未婚夫,凯士特南对此却表现得无所谓。
歌德知道这个情况后,感到十分震惊,为了自己,也为了夏绿蒂,他立即逃回法兰克福,斩断了这不合适的情丝。
几个月以后,他的另一个朋友叶尔查林,因为爱上别人的妻子,受不了社会舆论的指责,绝望自杀。
歌德知道这件事后,感触很深,使用叶尔查林作原型写了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在20世纪初由“中国的歌德”——多情大才子郭沫若翻译并介绍到中国,同样引起巨大反响,文首那句脍炙人口的“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谁个不善怀春”,几乎令亿万青年男女为之痴狂。
有研究学者评价,歌德一生在做3件事:写作、做官、恋爱。
事实上,正是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恋爱、生活和浪漫情感,才可能造就流芳千古的《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文学巨著。
歌德在《要素》一诗中提纲挈领地标明,要想作出一首真正的好诗来,“最要紧的乃是爱情”,其次是酒、“武器之声”和适当的“憎恨”。
这首诗写于1814年,诗人时年65岁,已经历过无数次爱情,写出了无数篇绚丽夺目的爱情诗篇。
歌德一生虽只有1位妻子,只生过1个孩子,却和无数女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他的129部作品,多以自己的爱情生活为背景,且有亲笔所写的15卷日记可供索引。
其爱情之绚烂多彩,与作品之烟波浩淼相映成趣。
周国平就曾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歌德。”全世界研究歌德的学者不计其数,对于他背后的女人,却至多评说一句:“歌德一生不停地爱上新的女人,可又在每次情欲汹涌时逃开了。”
歌德一生至少爱过10几个女子。
在1788年39岁时与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同居前,他已经同至少7个女人有过恋爱关系。
青年时代的歌德性格活跃,感情丰富,遇见漂亮的女人便情不自禁要去追求。
尽管如此,他一想到要同某个女子结婚并长期生活在一起,便又有些胆怯,于是一次次退却和逃避。
“他在情场中总上演不辞而别的戏码”。
正因如此,他的前7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
有人说,歌德是一个有魅力的人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人生的丰富性。
这表现在许多相互映衬的方面。
基本上每个这样的方面都被人研究了数十年之久,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一篇独立的传记。
两个特别的方面就是他和女人的关系和他的疾病,这两者也是对抗的:女人通常标志着歌德生活发展的开始——新的一页被打开,而一些严重的疾病则表示末尾、结束,也可能是逃避。
歌德漫长的情史
女人是歌德这部人生盛装大戏的主角,是他所有鲜活生动作品源头的那道清泉,也是点燃他写作 原子弹的那一小块高爆炸药。
女人,既是他的海水又是他的火焰。
到底歌德的女人有多少,她们都是谁,在歌德已去世逾170年的今天,在德国文学研究史上,还是歌德巴赫猜想。
1765年,16岁的歌德遵从父命,来到素有“小巴黎”美称的莱比锡学习法律。
大学刻板乏味的生活,使青春勃发的学子感到远离家乡的孤独和失望。
相貌堂堂、英俊潇洒的他常去一家餐馆就餐,不久便与餐馆老板的女儿、比他大3岁的安娜·卡塔琳娜·舍恩科普夫打得火热了。
一个是苗条可亲、聪明伶俐的怀春少女;一个是满怀抱负、才华横溢的大学才子,真可谓天合之缘。
这是歌德人生的初恋。
他对朋友莫尔斯说:“现在,我第一次享受到真正的爱……”这份爱激发他创作了洛可可风格的欢乐、轻快的抒情诗,其中之一就是《安内特之歌》。
1768年春季,这段一开始就遭受压力的爱情,因为歌德极度的嫉妒而结束。
两人常常在相爱中互相争吵,又在争吵中相爱着,但终于失去了耐心。
期间,歌德又创作了剧本《恋人的情绪》。
在这部恋爱剧中,当一个嫉妒的恋人意识到他也可能不忠实时,就摆脱了他的嫉妒心。
关系结束后,歌德临走前仍给安娜写了几封完全是彬彬有礼的信。
而她在1770年嫁给了受人尊敬的法学工作者卡纳博士,他后来成了莱比锡市的副市长。
1770年在斯特拉斯堡,歌德认识了牧师的女儿弗里德里柯·布里翁,两人热恋,并把一些诗献给她,其中有《欢乐与别离》、《野蔷薇》等。
1772年歌德从法兰克福到威兹拉帝国法院实习。
在一次郊外的舞会上,他邂逅了19岁的夏绿蒂。
夏绿蒂是个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惊世美人。
歌德明知她已是别人(公使馆秘书)的未婚妻,罗敷被嫁,名花有主,仍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
而夏绿蒂叹服的仅仅是歌德的才华,她很爱自己的未婚夫。
年少的歌德深受打击。
每到晚上,他都拿着一把短剑在胸膛上比比划划,体会剑锋投进胸腔,一了百了的痛快淋漓。
当然,歌德并没把剑刺进去。
他只是选择了逃离,且不辞而别。
后来夏绿蒂与心上人喜结连理,歌德也收到了请柬,却并没有参加婚礼。
他托人捎给夏绿蒂一封信:“我爱夏绿蒂。
我是幸福的。
您知道我的爱情是不会变的。”
在此前后,歌德其实又移爱上了罗蜜莲。
这位美丽的少女同样拒绝了歌德,听从父命嫁给一个比她大15岁、并有5个儿女的鳏夫银行家。
这是歌德在爱情上最后一次败给金钱,也是最为刻骨铭心的一次。
不久,歌德便以自己跟夏绿蒂5个月的交往为素材,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面世之后一炮而红,洛阳纸贵,成为德国第一部真正获得欧洲和世界声誉的作品。
然而,少年成名的歌德并没履行“永不变心”的誓言。
没过多久,他在《我的爱,我的新生活》一诗中写道:“爱情,爱情你放开我!”这个爱情的对象早不已是夏绿蒂,而换作另一位16岁的美丽姑娘莉莉·勋纳曼。
莉莉是法兰克福银行家的女儿,也是唯一与歌德订过婚的女人。
歌德十分依恋这位美女,但正是这种依恋使他恐惧,他深怕自己就此沉溺在她的浓情蜜意中,从而忘记远方地平线对自己灵魂的呼唤。
也可能是因为资产阶级**毛病太大吧,使歌德常限于痛苦的境地:离开她,便思念她;和她在一起,生活方式又不能苟同。
像歌德这样一个已把心灵交付给大自然、交付给情感和思想的人,怎能容忍在灯红酒绿的社交场合浪费生命?
于是,他借当时创作的剧本《斯台拉》表露心事:“这种环境会窒息我所有的力量,夺走我灵魂的全部勇气。
我必须离开。”为对付这种困惑,他甚至专门去瑞士旅游了一次,企图以此赢回清醒的头脑。
订婚不过半年,歌德就提出与莉莉解除婚约。
宣布时他未敢露面,而是逃离了法兰克福,再次不辞而别。
之后,他写下了《莉莉之歌》和《莉莉的公园》。
在歌德的众多逃离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为期2年、隐姓埋名的意大利之行。
歌德研究史称之为“歌德潜逃意大利”。
国内很多研究歌德的文章都会提及“潜逃”的结果:写就经典散文《意大利游记》,却对“潜逃”缘由含糊其辞。
潜逃意大利的歌德,除了厌倦“鄙俗的德意志”,厌倦“懦弱的资产阶级”,他还想逃开夏露笛·冯·施泰因。
这是歌德生命里不得不说的一个女人。
那是1775年,26岁的歌德在德国东部的魏玛。
夏露笛比歌德年长7岁,是典型的宫廷贵妇,风度优雅,具有迷人魅力。
33岁的她,正处于一个女人水丰草肥的成熟季节。
(但也有人说,夏露笛长得极一般,是个典型的“第二眼美女”,歌德并非对她一见钟情,而是第二年才主动追求她。
她再次证明了那句话:“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她精通法语,喜好钢琴、绘画和诗歌。
然而,她的丈夫,一位整日侍弄宫廷马匹的掌马大臣,却对她的才华毫不在意。
就在这时,夏露笛遭遇了曾经沧海、经历丰富的歌德的狂热追求。
两人虽日日见面,而且是在魏玛那样一个弹丸小城里,可仍频频通信。
在他们交往的日子里,歌德给夏露笛写了1800封信,不乏华彩之章。
他写道:“我不想再说什么我与你永不分开,什么高山大川也不能让我却步。”“我陷入了命定的忧伤之中。
我真想大声嘲笑自己:每当我爱上一个女人时,她一定不爱我。”
在歌德如此炽热的情感炸弹与言词野火的进攻下,夏露笛却居然过了5年后才解除红装,投怀送抱,其坚固超过欧洲冷兵器战争史上任何一个被围攻的城堡。
她越拒绝,而他越热烈。
反过来说,用5年的生命去等候一个女人,在歌德而言也是绝无仅有。
当然,这也是值得的。
对于歌德来说,夏露笛是他的3个女人。
他后来说:“夏露笛渐渐代替了我的妈妈、姐姐和情人。
我们之间生成了一条纽带,那是大自然的纽带。”夏露笛堪称歌德的精神教母,歌德可说是踏着她的灵魂和肉体走出了“狂飙突进”的青年时期,继而登上千古不倒的古典主义文学神坛。
歌德研究者们认为,在结识夏露笛之后,他的文学风格开始向平和澄净发展,代表作有《汉斯·萨克斯的使命》、《哈尔茨山东游记》、《渔夫》、《魔王》等。
老年时,歌德虽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过,夏露笛对他的影响堪比莎士比亚诗歌,但他还是在与之相识后的第6年,秘而不宣地逃去了意大利。
原因是,这个像妈妈一样的情人,老母鸡一般时刻展翅圈围着他,开始让他喘不过气来了,而他又厌倦了她, 不再。
之后,歌德把他在意大利写给夏露笛的信一同编入了《意大利游记》中。
自然,像所有天才一样,歌德理所当然地忘记了自己不辞而别给夏露笛留下的深深伤害。
他甚至连一声“对不起”也没说。
歌德在意大利的情感生活同样多姿多彩。
遇上美丽的米兰女郎丽吉,并一直坚持到她解除婚约才离开。
另外,至少还有一个我们现在不知道名字的美女,歌德自己称她为“浮士德娜”。
他还认识了已婚美女画家卡安佳,并与她深入发展了旖妮奔放的友谊。
还有克里斯蒂安娜·弗里德里柯·威尔翰米娜·弗罗曼(即米娜·海尔茨利普),作家在其长篇小说《亲和力》中以“奥蒂莉”的形象为她树立了永恒的纪念碑。
歌德虽对大多女人无情,对妻子伍碧丝(即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她是23岁的打工妹,一头棕色卷发,芳华正好。
歌德说过,相对夏露笛的雍容华贵,水晶般透明的伍碧丝是“大自然的尤物”,未经雕琢,浑然天成。
当时她专程来找歌德,希望求枢密顾问给她的作家弟弟一个职位。
伍碧丝是个制花女工,出身低微,歌德则身处魏玛上流社会,两人的爱情一直受到贵族圈非议。
面对歧视,面对歌德时不时的感情出轨,伍碧丝始终忍耐,具有伟大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她让歌德明白:身边的情人随时在变,但真正能使之惦念的只有妻子一人。
他们于1788年开始同居,那时歌德已39岁了,接近不惑之年。
在共同生活了18载后,伍碧丝终于和歌德有了夫妻之名。
伍碧丝不但坚强,而且热爱生活,性格开朗。
她喜欢红酒、骑马、滑冰和跳舞,有一次甚至把舞鞋都跳穿了。
而她能成为唯一的“歌德夫人”,有人说,其4大法宝是:倾听、尊敬、宽容、厨艺。
当丈夫出外旅游后,她会托人把他酷爱的葡萄酒、烤羊肉和火鸡不远万里地送到异地他乡。
二人的结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传奇:那年,德法战争中,法军一度打进魏玛。
士兵们闯入歌德家中,欲行劫掠,险些将这位意图抵挡的大师打翻在地。
此时伍碧丝站出来高呼:“你们不能打他!他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她的勇敢保护了歌德和他们的家。
据说,就是这一刻感动了歌德,使他下定决心迎娶伍碧丝。
而这也就成了伍碧丝正式成为歌德夫人的仪式。
当时参加婚礼的,还有他们已年满17岁的儿子奥古斯特。
那是1806年,歌德好友席勒已去世1年多了。
此后,夫妻俩又在一起生活了10年。
伍碧丝因身患尿毒症,于1816年去世。
伍碧丝去世带给歌德的痛苦无法形诸笔墨。
她去世当天,歌德的日记写道:“我太太的终点将近。
生命尽头可怕的挣扎。
近午时分,她去了。
我的体内,和体外,一片空虚和死静。”
歌德遇见舞蹈演员魏玛娜,是在伍碧丝去世前的1814年。
相比夏露笛和伍碧丝,他俩的爱情就是昙花一现,但那也有昙花一现的耀眼夺目。
65岁的歌德对30岁的魏玛娜一见钟情,而魏玛娜也深为歌德的成熟睿智和妙语连珠所吸引。
他俩灯前起舞,月下漫步,彻夜长谈,度过了美妙的时光。
庆祝二战胜利的一副世界著名的摄影作品《胜利之吻》
背景:
1945年8月14日,纽约街头和广场上到处都是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人群,人们情绪亢奋,素不相识的人也彼此拥抱和亲吻。在时代广场上,一名水兵和一名白衣护士萍水相逢了,他们也相拥在一起,深情而吻。然而两人拥吻的场景正好被摄影师阿尔佛雷德•艾森斯塔德及时捕捉了下来,这一瞬间成了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照片。这张照片从此广为流传,被誉为“胜利之吻”。
但是,新闻摄影史上流传了数十年的《胜利之吻》,在20世纪末竟被证明造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其说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吻”,但据照片主人公披露,拍摄时间在1945年5月,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日本投降日还有3个月(当然这幅照片还有摆拍之嫌)。
======================HLL的分割线================================
新闻摄影的审美三态——兼评著名摄影作品《胜利之吻》
《国际新闻界》杂志刊登了一幅《瞬间的力量》(同名《胜利之吻》),配文介绍:这幅作品摄于1945年8月14日,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向往和平、痛恨战争的主题,感染了每一位读者,产生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此前,《环球时报》在《“世纪之吻”从何来》的文章中曾披露:“一位名叫吉姆.雷诺尔斯的75岁老人公开承认照片中的男性公民就是自己。照片并非摄于当年8月,而是5月,也就是战胜德国纳粹的日子。”3个月后公布于世,造成了时代背景的错位。
拍摄这幅照片的摄影师名叫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 Eisentaedt)。这是他根据《生活》杂志老板的授意,从创意、构图,直至被吻护士**身体的姿态,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而作者艾森施泰特却说:日本宣布投降那天,我在时代广场上看见一个士兵沿着大街奔跑,一路上拥抱任何一位成年女性,当他抱住一位白衣护士时,我一口气拍了4张他与护士接吻的镜头。美国《生活》杂志1945年8月第一次发表这幅作品时的文字说明是这样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吻”。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在8月,而不是5月,这也是铁的历史事实。
从以上有关材料来看,《胜利之吻》在真实性与实效性方面是存在争议的。但有意味的是:这幅作品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它仍然在各类杂志的评选中居20世纪最具影响的摄影作品之首。几年前,国外报刊发起寻找该作“画中人”的信息,竟应招了好几位“画中人”,护士太太让问“吻后说了啥”,终于辨出“无言”是真人。直到今天,作品仍在高频率放映,众多读者认为:即使作品与新闻事实不符,也难以忘怀其画面及其感人魅力。这正好应合了艾森施泰特生前的话:“人们告诉我,当我走进天堂后,他们会记住这张照片,也就是说也记住了我”。
为什么春秋代序,读者对作品的钟爱并不减退甚至淡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日或经过,持续欣赏这幅以情理逻辑为基础、相对不真实的新闻这说明作品的背后存在着超越时空的深层次内涵。俄国文艺理论家列夫丘克曾说,每一件作品都会在某一范围的人们中间得到最积极的反响,正是这一作品所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最感兴趣、最易理解、最有内在需要的。
原创性审美形态
在新闻摄影的策划、拍摄、编辑、赏析等传播环节中,拍摄作品这一环节始终是第一位的,拍摄者植根于原始生活越深,创造的域境就越宽广,作品的原始创新性也越大。可是,拍摄者真正到达了现场,成为了生活事件的观察者,有了对主题的认识,却往往不能拍到好照片。这中间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但是,透过《胜利之吻》超越时空而被人们钟爱的现象可以发现,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由创造者、传播者和读图者交相催生的互动效应。在这三维的互动效应中有一种尺度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就是新闻摄影的审美三态:即现场的瞬间势态,主体的审美情态,认识的象征意态,这三者是作品原始创新的支点。
在这“三态互动递进”的关系中,第一现场势态是构成新闻信息的条件,它由瞬时过程、瞬间模式、瞬隙状貌三个成分组成;第二个美感情态是新闻反映社会美的创造性特征,受制于作者与读者的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和审美理论;第三个象征意态则是新闻摄影“皇冠上的明珠”,其美感呈现出暖昧状与模糊状,其时空呈现出开放性与层级性,它是对事件本义的抽象化延伸和立体化超越,既具有信息的传播价值,也具有人生意义的思辨价值。
如果以“名作”为参照对象,应当承认:在当今新闻报道中,往往比较重视信息的短平快,而忽视对瞬时过程、瞬间模式、瞬隙状貌的探索;比较注重对摄影对象的纪实抓取,而缺乏自觉的新闻审美意识和审美理论指导;比较盼望作品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但对作品的象征意态却缺少追求。新闻摄影传播效果要求我们:每一位忠于职责的摄影记者或编辑都应该是“三态合一”的追求者。因为第一态是新闻这一精神产品立身的基础,可谓“真”;第二态是创造者进入新闻审美体验的标志,可谓“美”;第三态则是作品成为“历史存照”或“瞬间精华”的依据,可谓“妙”。这“真、美、妙”三种形态代表着三个高度,“三态合一”可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对于《胜利之吻》这幅佳作来说,审美“三态”完美地体现在它的画面里:有限的方寸间,无限的永恒影,作者、作品、读者勾通理解;瞬态、情态、意态水乳交融;“三态”潜存于画面,简约的画面,对应无限的意象,达到了新闻摄影原始创新的最高境界。
现场势态
新闻摄影的现场势态指的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势头与形态,它以凝固画面的瞬间为最小的检测单元。新闻摄影的美感存在于“现场势态”之中,因此,这一“现场势态”也同时是审美之所。新闻摄影记者理所当然地要关注基本的新闻事实,即事实材料的骨干部分,所谓的五个“W,’,还有新闻的“新”,新闻的指导意义如何,读者是否欢迎等问题。而这些考虑是通过新闻发生的现场势态实现的,如果陷入了“公式化”的机械程序,则新闻作品的“一汪活水”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新闻摄影凝固的影像虽然是短暂的瞬间,但这个瞬间存在于事件发展的过程之中,只有通过密切地观察,才能发现并锁定其中的某个场景。这个场景正是最佳瞬间模式,表现为诸种摄影要素有秩序地、恰到好处地呈现为“有意味的形式”,主体鲜明突出,陪体交待情节,环境烘托气氛,影调表现透视,一切与主题无关的要素都排除在取景框外。当然这“有意味”的瞬间模式会因题材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样式。此时,创造者的全部精力只需要集中在主体的瞬隙状貌上,透过主体生动的表情,饱和的情绪,变化的行动等外在现象,去发现其生机勃勃的内心世界,并在对象的心灵情思外化之时,确认自己认识和判断的准确度,发出捕捉的指令。这一“瞬隙状貌”隐藏在事物发展的瞬时过程中,发生在瞬间模式形成的基础上,它的信息量大、饱和度高、主题指向性明显,常常成为“瞬间精华”之所在。《胜利之吻》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有好几位摄影家都拍到这一个场面,一位海军摄影师维克多.乔治森使用120双镜头相机拍摄,白衣护士的腿部被切去,破坏了她优美的体态,画面呈呆板方形构图,主体不鲜明地出现在背景上,透视效果受阻。而艾氏采用135相机,竖式构图,大街线条向前方汇聚,主体鲜明突出,形成悠远的透视效果;护士的头、腰、腿三点绷成反弹式的优美弯弓,男士表达了喜悦的热度,护士回敬以充分理解的态度;士兵握过枪的手此刻停留在白衣天使的腰间,刚柔成趣地凸现了结构中心,使得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新闻敏感和新闻美感。所以“照片来源于大脑”的艾氏名言能够伴随着他的作品互为印证地流传至今,这不能不说他对现场势态的把握高人一筹。
审美情态
审美情态指摄影记者、编辑、读者在实践活动中自身的情感状态,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新闻摄影的用途与作用,并把自己的情感附着在眼前的事业上。情感正是美感的核心,美(Aesthetic)的初始意义正是“感觉”、“感性的”、“感兴趣”之类与情感密切相关的概念,而并非一般的“漂亮”“酷”之误解。新闻美感是伴随着各人不同的感知、情感、思维等新闻实践活动发生、形成的,欣赏《胜利之吻》一类以生死存亡大事件为背景的可视新闻,必会从中寻找、体验浓郁的情感抚慰以满足和平的审美需要。至于美感的心理形式则是一种比较稳定、个性化的审美心理,这种心理需要在审美知觉、审美意识和审美理论三者的相互诱发下逐步形成。人的审美心理不一样,审美情态就会千差万别,即所谓“见仁见智”。
审美情态的发生有赖于新闻本身的审美价值。实际上,新闻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是伴随着审美价值而共生同在的,除了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事件的首要尺度以外,还有另一个与新闻价值密不可分的审美价值同样是衡量新闻本身的重要尺度⑽。新闻摄影的审美价值是一个既严格又模糊的判断,新闻信息如不具备严格的审美价值,就等于是信息垃圾而应被摈弃;而且这种审美信息是难以精确计量的,其“妙悟”之处常在无声的通感中浸人心灵,合乎“人本真实”的原理,与人的“理念真实”相比,“人本真实”更能做到润“心”细无声,达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传播无障碍效果。只到那时,你才能体会到朱光潜先生所描述美的感受:“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由此可以说,从业者的情感态度和美感韵致是通过画面的细节、环境气氛、人物行为来传达的;新闻的审美价值是伴随着作品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来辐射的,鉴赏者对的新闻价值与审美价值也是双需的,人们总是面对具体的可视形象,敞开感觉或情感的大门,在情动神摇的过程中受到审美感染,进而产生连锁的理性认识。如爱森斯坦所说“画面把我们引向情感,又从情感引向思想”。
大家看过不少对联,知道怎么用对联来吵架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吵架的对联,过来看看吧。
关于吵架的对联1、两猪一槽
晋代有一个读书人,自恃能诗善文,常出联嘲弄人。一日,他与友人正在一起吃饭,看到一位妇女领着两个小孩从门前走过,便嘲弄道:
一羊引双羔
那个妇女回瞪了他一眼,正眼答对:
两猪共一槽
2、光棍难拿
传说,从前有一穷书生,娶不起媳妇,一个人过日子,但生性刚烈,好打抱不平,经常为受冤屈的百姓写状子,为豪绅所痛恨。一次有人诬告穷书生,县官将其逮捕,出了一个对子,并限定在从一数到十的时间内对出,否则严办。县官上联是:
云锁高山,哪个尖峰敢出
话音刚落,穷书生不假思索,随后对出下联:
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说完,掉头就走。县官瞠目结舌。
3、圆满
从前,有一位商人,父母去世后合葬,由于不懂规矩,误将父亲葬在西边,母亲葬在东边。后来经人提醒,商人决定改正,但又不好移坟,于是便在坟前立二石柱子,准备求人写一副对联,刻于上面,以求补正。遍请乡中文士,皆推辞说不能。
最后请到一位进士。那进士笑说:“那便试试看。”随机提笔写道:
生前既不离左右
死后何必分东西
过往者读此联,皆称其善。
4、和尚骨与东坡尸
一天傍晚,苏东坡与好友佛印泛舟江上。忽然,苏轼用手往左岸一指,又指指佛印,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啃骨头,顿有所悟,随手将自己手中写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四目相对,不禁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幅哑联,
苏轼: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水流东陂尸(诗)
5、竹“短”竹“无”
明代翰林学士谢缙,家贫,居处与曹尚书府第竹园相对,于是在自家大门上书一联云: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见后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园岂能为他人借用,于是名家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谢缙见了就在对联上添了两个字: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读后更气愤,忙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谢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终于拿他没办法了。
6、畜生出题
解缙为官正直,一些权贵策划了一个宴会,想叫解缙当场出丑。会上,有个贵人对解缙说:“老朽有句上联,久思无对,不知可否赐教”这位贵人便把事先准备好的上联念了出来:
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岂敢对锯(句)
他刚念完,一群帮手立刻拍案叫绝,借此奚落解缙。没想到解缙泰然自若,说“恕我冒犯”,接着对出了下联: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那些权贵们听了目瞪口呆,纷纷离席而去。
7、祸不单行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经常被人当做墨宝收藏,连他们家门前贴的春联也在所难免。
一年过年,他搬入了新居,想到周围的人并不知道,就兴奋地贴出第一幅春联:“春雨春风春色;新年新岁新人”谁料刚贴出就不翼而飞。他又贴出第二幅对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郊。”同样被人揭去。王羲之微微一笑,心生一计,又贴出第三幅对联:
祸不单行
福无双至
这次果然没人揭了。不过,第一天人们经过王家的时候,却看到对联被王羲之在天明时续上了字,变成了:
祸不单行昨夜行
福无双至今朝至
众人一看,都颔首称赞。
8、不让失望
一老翁过80岁生日,买来十分贵重的纸请文学家刘凤诰写一副寿联。刘凤诰听完,问道:“何时出生”老翁笑道:“十一月十一日。”刘即在纸上写道:
十一月十一日
老翁看了不禁暗暗叫苦,但又不敢出声。刘又问老翁高寿,老翁回答“正好80岁。”于是刘接着写出了下联:
八十春八十秋
9、早去为好
清朝时,一大官员调到另一个省当督办,横征暴敛,中饱私囊,刮尽民脂民膏。有人撰联赠之曰:
早去一天天有眼
再留此地地无皮
10、女变娘
从前,一位公子读了几句书就常常喜欢捉弄别人。一天,他外出游玩,见一**在水边木桥上淘米,便想出一联调戏:
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
**听后甚觉讨厌,稍稍思考,也回敬一联:
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子,子不孝敬娘。
书生想占便宜,却被**羞辱一顿,自讨无趣。
11、粗毛野兽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明好学,可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非常古板,纪晓岚非常反感他。
纪晓岚喂养了一只家雀。一天,他将喂饱的家雀放进砖墙上挖好的一个洞里,并用砖头堵上,以防飞走。此事被石先生发现,他把家雀摔死后仍旧放回墙洞里,用砖头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纪晓岚发现后,非常气愤,看到上联,就在墙上写下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后非常恼火,责问纪晓岚不该辱骂老师。纪晓岚说:“你教我作对子要工整,我这一个字一个字对得不是很恰当吗”
12、书童成老子
从前一个秀才,狂妄自大,盛气凌人,被称作狂秀才。一天,狂秀才路过一所学堂门前,看见一群学童在讨论问题,就出了一个对子戏弄学童,他装腔作势地问:
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个是先生
这分明是在骂学童,众学童一时茫然,无言以对。不久一个学童上前,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
众学童听了,哈哈大笑。狂秀才羞愧难当,灰溜溜地走开了。
13、先生先死
一个老师正在太阳底下抓痒,见学生走过,即出一联要学生对:
痒痒抓抓,抓抓痒痒,不痒不抓,不抓不痒,越痒越抓,越抓越痒
学生知道老师是故意出这道难题刁难,一时发急,说道:“先生,你这不是要急死我吗”先生见他对不上来,说:“那你就死吧,你死了我才快活哩。”先生的话刚说完了,就有学生对出了下联: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14、粪也要上税
郭沫若十四岁离家去乐山读书,进城时见到守门官吏衙役对老百姓敲诈勒索,挑一担粪要捐一个铜板。激起了少年心中的愤怒,写了一副讽刺和揭露兼有的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有屁无捐
搞笑对联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下联:你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上联:忆往昔,红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小孩一帮。下联:看今朝,白米饭,王八汤,小孩一个,老婆一帮。横批:与时俱进
上联:爱与被爱都很难,下联:有情有缘要时间;横批:情义无价
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横批:愿者上钩
上联: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下联: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横批:发错人了。
上联:我爱的人名花有主;下联:爱我的人惨不忍睹;横批:命苦。
上联:假烟假酒假朋友;下联:假情假意假温柔;横批:钱是真的。
上联:坏男人招人爱;下联:坏女人吃得开;横批:越坏越好!
上联: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下联: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横批:生无可恋
上联:为接入生,为运营死,为收入奋斗一辈子;下联:吃电信亏,上联通当,最终死在移动上;横批:改行为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