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堂安侗寨何时最美

黎平县堂安侗寨何时最美,第1张

黎平县堂安侗寨秋天最美。每年的秋天是堂安侗寨最美的季节,秋天当地的油菜花遍地,金**的油菜花海洋让每一个来到此地的游客都大为震撼。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的堂安侗寨,距黎平县城75公里,是黔东南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有“天下第一侗寨”之美誉。这里海拔935米,有村民160余户,800多人,寨子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行地,亚洲有两个,一个是西藏,另一个是黔东南。

后者名声被邻居四川和云南掩盖,却是《纽约时报》评出的一生必去的旅行地;《孤独星球》推荐它为中国最值得去的地区之一;联合国世文会确定它为全球10大 旅游 首选地之一;世界乡文保护授予它为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

黔东南 少数民族风情之旅

人们说,这里将是下一个云南,但相比云南,黔东南深藏于青山绿水外,群山峻岭间,依然默默将美丽惊艳,等待那个懂它的人。

这里仿佛世外桃源,这里让人心生向往。这里石阶,青苔斑驳、小径,曲折通幽、木楼,错落有致、小河,穿寨而过、田园,依山堆叠、民风,朴实无华…无不让人向往。

这里有精美的建筑,名震海外。西江的千户苗寨,傍晚时分,万家灯火,震撼不已;肇兴侗寨,独一无二的鼓楼,技艺高超。

这里有浓浓的民族风情,苗族的绣花百鸟裙、侗家的银头饰、水族的蓝布衫、彝族的大红裙,多彩的民族服饰目不暇接。

这里的 美食 味够酸,贵州有句民谣: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也因为气候的原因,“酸”成为了黔东南饮食口味,几乎每家都腌制酸菜、制作酸汤。

酸汤鱼

自驾线路:

黔东南环线:贵阳→凯里→西江→镇远→肇兴→堂安→从江→小黄→岜沙→榕江→银潭→小七孔→贵阳

沿途亮点:

这一路,你将遇见比云南村寨更壮观的苗寨;比湖南凤凰更静谧的古镇;比广西龙脊更秀美的梯田……自驾一趟,就相当于去了云南+湖南+广西!

一次旅行,三种不同民族体验

1、西江千户苗寨:最大的苗族聚集地

这里是地球上最大的苗寨,由十几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全寨共有1300多户,因此叫千户苗寨。也是黔东南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寨子。

苗族村寨,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咖啡色的吊脚楼与碧绿的群山构造了这幅壮阔的民族盛景。清晨和夜晚,是最美的时刻。

来到这里,一定要感受一下苗族乡亲们的长桌宴,在古街上摆上长300米的桌子,上千人一起用餐,菜上齐后,像极了一条热腾腾的长龙,场面颇为壮观。

坐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

2、岜沙苗寨: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岜沙苗寨是一个纯苗族村寨,因地处偏远,至今仍保留了古老而原始的生活方式。它不像其他苗寨是以景色出名,而是这里的原始习俗。

这里至今保留着佩带火枪,用镰刀剃头的生活习俗,并以“最后的枪手部落”入选“地球上最神秘的21个原生态部落”。古老的民俗和独立的行为吸引来到这里的游客。

这里的男子人人配枪,眼神犀利,面孔刚毅,头缠白色毛巾、身着紫色土布上衣、头顶挽着独特的“发髻”,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褶短裙。

坐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岜沙苗寨

3、肇兴侗寨:全宇宙最大的侗寨

肇兴侗寨离岜沙比较近,这里比西江苗寨更为安静,逢寨必有鼓楼,鼓楼是这里的特色之一。鼓楼之乡肇兴侗寨,让你不经意邂逅的惊喜。

它不仅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还是鼓楼之乡,寨中五座鼓楼风格各异、蔚为大观;更是歌舞之乡,每隔一年的芦笙会,笙歌阵阵,热闹非凡。

侗寨给人的感觉与苗寨不同,从花花绿绿的苗家服饰一下变成了黑、灰色朴素的侗衣。

坐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镇

4、镇远古镇:比凤凰静谧

这座拥有2000多年 历史 的小镇,立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渔火明灯间,让人细品这里的慢悠生活,舒适心安。

吊脚楼沿河分布,湘黔铁路凌空架起,站在古镇抬头就能看到火车路过,古城马头墙林立,“S”舞阳河穿城而过,从高处俯瞰则像极了太极图。

错落有致的房屋沿街而建,红的、绿的、蓝的通通倒影在清澈的河边上,有几分像极了了江南地区的水乡。

坐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

5、八蒙水寨:为数不多的水族寨子

在中国,甚至是在黔东南都很少能遇见水族,八蒙寨子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它建在都柳江畔,位于榕江境内。

近百户人家全是水族典型的干栏式吊脚楼,掩映在葱绿的竹林中,要进八蒙水寨先得乘船渡过都柳江才能到大寨子,不过现在公路修通了,车可以开进去了。

八蒙水族崇拜自然,信奉神灵。在八蒙,家家户户都爱在门口挂一些植物叶和羽毛,那是祭祖用过的,这里人们的服饰都是蓝袍。

这里还有梯田上的堂安侗寨,神秘原始的银谭侗寨、大诗大歌的小黄侗寨和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车江侗寨。

郎德上寨

这里也有浪漫的姊妹节、热闹的舟溪赶集、最动听的侗族大歌、淳朴的赶集、造纸、长桌宴,民俗节庆让人应接不暇。

赛龙舟

侗族百家宴

服饰

而且当各地备受夏日炙烤时这里却有着25℃的夏天,可以在这里优哉游哉地享受夏日清凉。

责任编辑 王成莉 谢敬川

1 肇兴侗寨春夏秋冬作文

最难忘的是那一刻,2008年6月11日,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到了我的家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

当人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火炬手们举着火炬穿行在苗乡侗寨,无不被那优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无不被那原生态的民族风情所倾倒。

“黔东南的奥运火炬传递是我所见到的最出彩的一个,令我终生难忘!”,这是外地人给予我们的最高评价。

作为凯里市的小市民,我感到极大的荣耀。我的家乡突然间就在全国提升了这么大的知名度,这也许是许多人预料不到的。为什么在贵州的众多城市中,要把凯里作为奥运圣火的传递城市呢?现在就让我来说说我美丽的家乡吧。

我的家乡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凯里市。这里居住着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其中以苗、侗民族人口占多数,各民族相邻而居,和睦相处。

先说说我们优美的自然环境。我们黔东南自然风光绮丽多姿,境内峰峦起伏,江河纵横,山青水秀,景象万千。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资源尤为丰富。走进黔东南,就好像进入了绿色的世界,清水江两岸峰峦叠翠,林木葱郁,雷公山、月亮山、云台山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这里生长着两千多种植物,是天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有号称“活化石”的鹅掌楸、秃杉等多种珍稀树种和大鲵(娃娃鱼)、穿山甲、猕猴等多种珍稀动物,还有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公路几乎是在林中穿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难怪长居闹市的游客来到这里,都戏之曰是在 “洗肺”。

再说说令我自豪的民族文化。我们黔东南人文胜景绚烂古朴,民族风情浓郁独特。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节目丰富多彩。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吃新节、龙舟节、苗年;侗族的侗年、林王节、“三月三”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歌高亢昂扬、热情奔放,被称为“飞歌”。 苗族舞蹈动作潇洒,风格淳朴,热情奔放;侗族大歌低回委婉,优美抒情,常常让游客们听得如痴如醉。他们天生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已从侗乡唱到全中国、唱到法国日本、唱到全世界……

2 肇兴最美

一个人的成功难免会有失败作为开端,要想成功就必须经过失败的考验才能取得成功!我就是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苦尽甘来后终于得到了成功! 记的在10岁的生日上,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开心是开心但问题是我不会骑爸爸知道后就教我怎么骑自行车 ` 我就把自行车推出去,坐在车上爸爸在后面抓着车子推着我走就在我得意洋洋的时候爸爸突然把手放开了我有点不平衡东倒西歪地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我的膝盖摔伤了,痛的眼泪直流我轻轻的小心翼翼摸了一下膝盖说:“好痛,我不学了因为摔倒就很痛” 我抬头的时候看见一位比我小的小女孩,她跟我一样也在学骑自。

3 写一篇关于黎平县一小景的作文450字

黎平是我的家乡,它地处湘、黔、桂三省结合部,是黔东南东部一个新兴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县。黎平县具有古朴的民俗风情和浓郁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2009年9月30日,被喻为“天赖之音”的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侗族人民的骄傲和自豪,是对我们侗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充分肯定,侗族人民历来都视歌为宝,“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合唱的侗族大歌,曾被国外音乐界权威人士称为“东方闪光的清泉音乐”,尤如“天赖之音”,让人如痴如醉。

黎平是革命老区,1934年12月红军长征经过黎平,并在黎平城关的翘街召开了著名的 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这次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是遵义会议的前奏,是红军走向胜利的一次会议,因此,“黎平会议”会址和红军纪念馆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黎平的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山青水秀,自然风光绚丽多彩,气候宜人。位于黎平城南的南泉山,层峦叠嶂,古树参天,有寺、殿、阁、亭等建筑,山上还有清凉甘甜的龙嘴泉水,是享有盛名的佛教名山,身入其景,就会使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尤如进入仙境一般。黎平天生桥是目前发现的举世无双的最大的天然石拱桥,该桥巧夺天功,堪称世界之最,它有奇峰、峡谷、溶洞之美景,不仅是黎平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宝贵遗产;鼓楼和花桥是黎平侗族村寨的标志,它是侗族古建筑和我国木制建筑史上的精华。

侗族鼓楼,结构独特,层叠交错,不用一钉一铆,且衔而无隙,蔚为壮观,堪称建筑艺术之瑰宝。地坪风雨桥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黎平肇兴侗寨具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肇兴鼓楼群最为著名,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之乡”。这些绝妙的建筑,再现了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肇兴这个美丽的侗寨,200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的乡村之一,它吸引了很多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国游客前来旅游观光。黎平侗乡的交通四通达,黎平飞机场的建成和黎平至广西、黎平至凯里、贵阳的高速公路,以及黎平至湖南的油路都已通车,听大人们说高速铁路也要修过黎平,这样,我们黎平的交通更方便了,既方便了外地游客前来黎平旅游观光,又给黎平人民通往外界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旅游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建设家乡,使我们的家乡更加美好,是每一个黎平人应尽的责任。

我们现在还小,大的建设我们还做不了,我们就从小事做起,从保护环境,爱护花草,遵纪守法,讲究公共道德做起,做一个好公民。重要的是要好好学习,增加知识,长大了为建设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4 肇兴侗寨的介绍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5 黎平肇兴侗寨的介绍

黎平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黎平县东南部,国家AAAA景区、贵州省十佳特色旅游城镇景区。黎平肇兴侗寨地处于两座山脉之间的谷地,村寨呈船形状。海拔410米,向西北面68公里到黎平县城,向西52公里到从江县城,向东南102公里到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江侗族自治县。公路沿寨而过,是黎平县通往两广最为快捷的陆路通道。肇兴侗寨建寨历史悠久,据民间相传的族谱记载:在南宋正隆五年,也就是公元1160年间,肇兴的先民就在这里建寨定居,距今已有840多年的历史。肇兴寨面积032平方公里,辖三个行政村,即肇兴村、肇兴中寨村、肇兴上寨村,22个村民小组,全寨有867户,3640人,均为侗族。就侗族南部而言,肇兴侗寨是屈指一数的,有“千家肇洞”和“侗乡第一寨”之美誉。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6 黎平肇兴侗寨的侗寨文化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

歌类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蝉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

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主、客竟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

肇兴侗寨侗族文化底蕴深厚,侗族风情原始、古朴。佳节期间,好客的侗家人有一种叫“月也”的活动。这是村寨与村寨之间的大型社交活动,甲寨举寨前往乙寨做客,当客人临进寨边时,主寨的姑娘们早已在寨门前摆起了拦路凳,唱起栏路歌。客人闻歌而对,一唱一应,几个回合下来,喝了拦路酒,才肯放客人进寨。寨中男人吹芦笙放铁炮鞭炮,敲锣打鼓将客人迎进寨子的鼓楼内。人们聚居在鼓楼旁的歌坪上,踩起歌堂,举行盛大的祭祀祖母“萨岁”的仪典。两寨的男女青年在寨老的带领下,拥着“萨坛”绕寨一圈。然后在芦笙曲中进入歌坪,手拉手围成男外女内两圈,边舞边唱,是为“哆也”。

夜幕降临,男女青年们意犹未尽,又集于鼓楼围坐,火塘燃起旺旺的篝火。人们唱起了大歌,如痴如醉,不知天之将明。

7 游七里三塘作文500字

游七里峪

今天,我有幸游览了坐落在霍州市境内的七里峪景区。

我们乘着车沿着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一直爬到了山顶。

山顶上的景色真美啊!我和妈妈一下车就被七里峪的景色所折服。从远处望去,远处的山色彩缤纷,一层绿的、一层橙的、一层红的、一层黄的,就像一块巨大的夹层蛋糕。另一座山呢,一块儿绿,一块儿黄、一块儿红,一块儿橙,就像一块花手绢。

近处,泉水哗哗的流着,形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一块块鹅卵石圆溜溜的,流水声不绝于耳,有的地方是咕嘟嘟的,有的地方是哗啦啦的。这条小溪一边通向山的深处,一边流向远处,中间的支流流向了白菜地。我们想跨过小溪去爬山,但根本没有小桥,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妈妈抱着一块朱红色的石头过来了。嘿!妈妈也要放撘石了!我们踩着撘石过了河,就往山坡上爬去。半山腰有一头骡子,我笑着朝它打招呼,它却不买账,斜着身子朝我们冲来,我吓得拔腿就跑,结果,跑到了一个更加迷人的地方,有画中才可以看到的篱笆,有色彩缤纷的花花草草,有长着五颜六色叶子的树木,让人感觉它不是天然形成的,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天渐渐的黑了,我们不得不恋恋不舍的踏上返程的路。

8 肇兴侗寨的简介概况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到2012年,居民1100余户,6000多人。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

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分内姓外姓,对外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

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侗寨建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由全寨人集资修建。鼓楼的作用有:一是侗寨的标志。二是侗族族姓的标志。三是侗族群众休闲的场所。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会议事的要地。七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八、祭祀的地方,每年正月初八踩堂祭萨。 仁团鼓楼: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7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

义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8米,占地816平方米。

礼团鼓楼: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31米,占在703平方米。

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在773平方米。

信团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9米,占在783平方米。该鼓楼有一副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歌类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蝉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主、客竞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

黔东南聚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村寨,可以很好的体验少数民族的风情,特别是肇兴侗寨,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侗族村寨,和侗族村寨的特色玩法。快来一起看看吧。

关于肇兴侗寨

侗族的先民一般被认为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在侗语的本意中,他们自称的族名是“生活在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盖的人们”的意思。所以为了纪念肇兴的始祖陆氏,所以这里的侗家人全部姓陆,但在内部又保留着自己的族姓,称为内姓。鼓楼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不仅是村寨的象征,也是他们族姓的标志。五座鼓楼把肇兴分成了五个可以通婚的小寨,汉语称为“仁、义、礼、智、信”。每座鼓楼前,又都会配一座风雨桥,也叫花桥。鼓楼和风雨桥都是侗家三宝,还有一宝则侗族大歌。

侗寨特色体验

鼓楼听侗歌、话家常

巧夺天工的侗寨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其独有的文化风格,是侗寨政治、文化的活动中心。夜晚下灯火辉煌的鼓楼倒映在水面,成为侗寨中最迷人的地方。在这里,到处都是平凡生活中触动人心的温暖。

肇兴人“以歌养心,以歌传情”已成为他们最大的乐趣。当地居民围坐在鼓楼里唱侗歌,没有指挥没有伴奏。鼓楼里或许还能看到年轻的妇女一边唱着歌,一边手脚麻利的在纳鞋垫。一曲完毕,鞋垫上的花纹也跃然而上。

行歌坐月风雨桥

侗族有三大民族民间文化特色:鼓楼、大歌和风雨桥。体会过鼓楼和侗族大歌,剩下当然是要去风雨桥上走一走。地坪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既是人们遮风避雨的驿站,也是侗家儿女行歌坐月的浪漫之地。

侗都黎平——肇兴

肇兴简介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800多户,4000多人,被誉为‘黎平第一侗寨’。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也是歌舞之乡。村里有侗族大歌和侗族剧团。肇兴侗寨是黎平侗族乡的核心景区。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它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联合评选为‘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肇兴、侗寨都是吕姓侗族,分五大屋,隔成五个自然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组、义组、礼组、智组、信组五组。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也是歌舞之乡。村里有侗族大歌和侗族剧团。它也是侗族民间文化的中心。到2012年,将有1100多户6000多人。肇东村四面环山,寨子建在山中的一个盆地里,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过寨子。中寨的房子都是高跷高跷,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是杉木造的,坚硬的山顶上盖着小绿瓦,简单实用。

鼓楼群

肇兴侗寨是最著名的鼓楼群,其鼓楼在中国所有侗寨中独树一帜。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村五组有五座鼓楼,五座花桥,五个戏台。这五座鼓楼的外观、高度、规模和风格都很壮观。

侗寨的鼓楼是吉祥和繁荣的象征,是全村人共同建造的。

鼓楼的作用:

一、侗寨的象征;二是侗族姓氏的象征;第三,是侗族人休闲的场所;第四,是年轻人社交的场合;5是接待客人的地方;第六,是集会讨论的重要场所;七是传递信息或报警的工具;八、祭祀的地点,每年正月初八在大殿上进行祭祀。

任鼓楼:七檐八角金字塔形屋顶,高217米,占地60平方米。

团古楼:金字塔形屋顶,11重檐,八角形,高258米,面积816平方米。

团古楼:十三重檐八角的金字塔形屋顶,高231米,占地703平方米。

团鼓楼:九重檐八角峰,高149米,占773平方米。

信鼓楼:金字塔形屋顶,11重檐八角,高259米,占783平方米。鼓楼有一副对联:鼓声乐声震京城,证今日繁华;巍峨的亭台楼阁,侗族村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歌舞之乡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也是歌舞之乡。村里有侗族大歌和侗族剧团。每当节日或客人到来时,侗族人民聚集在鼓楼和葛平举行“踩歌厅”、“升官”等民族娱乐活动。歌曲特别有名,有董大歌、蝉歌、踏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推琴歌、酒歌、情歌、民歌、河曲、叙事歌、儿歌等等。侗歌悠扬悠扬,旋律优美,尤其是多声部混声合唱,激动人心,轰动海内外。芦笙节每隔一年在中秋节举行,主持人和嘉宾竞相演奏比赛,并有阵阵音乐响起。非常热闹壮观。

自然景观

黎平县城以山地为主,而肇兴侗寨处于狭窄的山谷中,侗族建筑密集,形成了难得的布局风格。当地的梯田多沿山势分布,经常云雾缭绕。春天,油菜花盛开,景色迷人。距肇兴侗寨6公里的唐村,是一个由

黔东南更是民族风情浓厚之地,在这里入乡随俗,感受苗侗文化。黔南州荔波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此生不容错过的风景。

第一站,前往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迤沙苗寨,这里是中国最后的持枪部落。岜沙苗寨,这里是中国最后的持枪部落,分住在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

走进迤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村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村民全系苗族,衣着传统,发饰奇特。

然后来到肇兴侗寨,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在这里还可以听最有名的《侗族大歌》,这里就是侗族誉满中外的多声部音乐-大歌的发源地,侗族大歌以其多声部的奇妙组合震惊世界,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其结构的复杂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小七孔。小七孔在响水河周围,以瀑布、原始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让人心醉神迷。1公里长的响水河,上下落差40多米,形成了70余级的瀑布飞碟。沿河漫步,满目飞泉,满耳淙淙。再往前走,不知不觉中踱入龟背山原始森林。

沿河漫步,满目飞泉,满耳淙淙。再往前走,不知不觉中踱入龟背山原始森林。林中,各种树木盘根错节,百多种飞禽栖息其间,五颜六色的奇花异卉俯拾即是。穿越森林,绚丽多彩的一大片湖面呈现在游人眼前。多彩的湖面是多彩的树木反射形成的美景,瞬息多变,百看不厌。

游玩小七孔然后游览荔波大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以原始森林、奇峰溶洞、峡谷伏流为主要景观,惊险神奇,气势磅礴,令人激情澎湃,主要景点有大七孔桥、梦塘、恐怖峡、天生桥、妖风洞、地莪峡、水神河、二层河、笑天河、龙头山、清水塘等。

水春河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全长6公里,是小七孔风景区的一部分,是樟江风光最为秀丽的一段,以布依族古寨水春寨而得名。

水春河已成为贵州著名的漂流景点之一,水春河峡谷虽然不是名山大川,却有大江大峡的风度。它长达十三公里,是风景区最长的一条峡谷,奇峰绝壁夹江锁岸,构成了“十三道浪,七重滩”的奇险景观,成为漂流历险的胜地。

西江是中国仅有、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是苗族第三次迁徙的顶集结地,气势宏大、素有“苗都”之称。西江苗寨的房屋均是杉木结构,依山傍水,次第升高相连。

漫步于西江千户苗寨,这里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有平房、楼房、半边吊脚楼房等式样,用青瓦或杉木皮盖顶。基脚用青石块、鹅卵石垒砌。木楼最大的五间,一般为三间搭一厢阁,均是三层楼。

驱车前往镇远,走进镇远古城感悟古典的光芒。镇远古镇是一个多元化融合的古城,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范之一,使镇远成为多民族、多 社会 的博物馆,被专家称为“世界文化保护圈”。

青龙洞古建筑群坐落在镇远城东的中和山上,这里山势挺拔,峭壁悬崖。巨岩、洞穴和为一体。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

大雪节气过后,地寒冰封,雨凝为雪,当中国大地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在蛰伏过冬的时候,黔东南地区的侗族迎来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节日,侗年的到来,让整个肇兴侗寨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欢乐中。

对于黔东南,我一直觉得很神秘,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33个少数民族, 占贵州总人口的802%,而侗族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民族,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素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

对于肇兴侗寨,一直都充满了向往,当知道冬月初一就是传说已久的侗族过大年的节日时,我从我的北方小城,一路辗转来到了这里,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寒冷的冬季,侗族人喜欢在鼓楼围坐一起,烤着火聊着天,热络而亲热的感觉,充满人间烟火气。

每年的冬月初一,是黔东南肇兴侗族最期盼的日子,一年一度的侗族新年,在这一天拉开序幕。吃年饭、喝油茶,打年粑,对大歌,我在肇兴侗寨跟着当地人一起过侗年。

一大早整个寨子就沸腾起来,到处是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这里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民风,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被《 时尚 旅游 》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 旅游 目的地”之一。

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在肇兴侗寨,可以看到寨子里有很特别的鼓楼,这也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只要有鼓楼的地方,肯定就有侗族,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还曾经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流水悠悠,古色古香的吊脚楼上,随处可见的扎染工艺品,看着十分养眼,很喜欢这样蓝白色调的物件,素朴中的余韵悠长,让人赏心悦目。

整个肇兴侗寨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依山傍水的侗族山寨,美成了一幅浓淡皆宜的山水画卷,值得细细品味。

喜欢一个地方,有时候理由很简单,只因这里有我爱的青石小巷,古朴的木雕花门窗,纯棉布的衣裙、叫不上名字的花朵以及素朴的青花布料,还有那满大街散发出来的慵懒味道,木制的吊脚楼在经年岁月的沧桑里始终沉默着,保持挺拔的姿态,历久弥新,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这就是我和肇兴侗寨的缘分,第一眼就爱上了这里的山水。

新年的第一天,侗寨的人们聚集在仁团鼓楼的广场处。人们开始新年长桌宴的准备工作,鼓楼是侗寨人的公众场所,人们闲暇时光就会在这里聊天,休闲。肇兴侗寨的鼓楼具有 历史 悠久、造型美观、结构独特、用途多样等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 历史 、科学、艺术价值和民族民俗文物价值。

袅袅炊烟升起在吊脚楼的上方,蒸熟的糯米饭,染成缤纷的色彩,做出来的五彩花枝,煞是好看,看着侗族姑娘一个个脸上的笑意,就知道这样的时光对于她们来说,有多么喜庆欢乐了。

一上午的时间,寨子里都十分热闹,在鼓楼旁边,人们聚集在一起,为下午的长桌宴做准备,炊烟袅袅升起在吊脚楼的上空,好久没有参加这么热闹的过大年活动了,依稀又回到了自己的小时候,我也跟着当地人一起,参与到新年的欢乐中。

侗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族,新年的这一天,人们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抬官人这个特别的活动,我是第一次见到,打扮俊秀的男童、女童身穿奇特的“官家八团花衣服”,侗寨人用轿子把他抬着在全寨游行,场面十分热闹。

侗族民族风情浓郁,有着极深远神秘的文化内涵,很多喜欢民俗文化的 旅游 爱好者会专程前来参与侗族过大年的活动。我觉得抬官人这个民俗活动,就很值得我们参与,背后的故事,也和侗族在漫长的 历史 发展有关系,形成原因至今仍然是个谜,就需要深深挖掘了。

侗族没有文字,侗族的歌曲一直都很动听,侗族歌曲可以分为有侗族大歌、蝉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其是侗族大歌, 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是贵州的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朴神秘的边寨风光,孕育了热情淳朴的侗家人,隆重而盛大的侗年,是侗族人的盛事,也吸引了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他们和侗族姑娘一起,欢快的唱歌跳舞,街上到处是欢乐的笑声。

当我走在肇兴侗寨的青石板路上时,恍然有了不真实的错觉,这个古寨始终保持着自己缓慢的节奏,无论过往多少云烟,古城一直不缓不急,日升月落,云起云涌,这里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10大 旅游 首选地之一,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迎宾酒、抬官人、对大歌、长桌宴,鞭炮声声,歌声不断,我在盛装的侗家儿女中间穿梭,我在长桌宴上把酒言欢,这个冬天,我在肇兴侗寨过大年,和侗家儿女一起享受新年的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4701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