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
作者:席慕容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
根据作品内容推荐以下音乐:
远方的寂静
Childhoood Memory(儿时记忆)
メインテーマ「永远の一瞬」
Down By The Sally Garden
………………………………………………………………………………………………………………
人们听诗时能否产生情感反应。产生多大的情感反应大约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朗诵者声音本身的质量(这和朗读者有关);
二、声音的节奏感(诗人的责任在于提供节拍标志,朗诵者要将潜在的节奏表现出来);
三、诗歌意象(这和诗歌质量和听众修养相关);
四、朗诵者个人情况(有名一点、漂亮一点都有助于提高读者心灵开放的程度)。
听诗和听歌的差别,只是在于这几种因素的排序不同而已、听歌的重要程度排序是:
(二)、(四)、(一)、(三)
导语:在上周六晚刚刚播出的《朗读者》第三期节目,而第三期的主题是“选择”,人的一生处处都需要选择,选择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三期主题“选择”的开场白吧。
朗读者第三期陪伴完整视频: 朗读者第三期陪伴开场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
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在我们这期节目当中你会看到的是,
徐静蕾选择了挑战和变化,
耶鲁村官秦玥飞选择了希望的田野,
红丝带校长郭小平选择了呵护与守望,
最让我感动的是麦家,曾经叛逆的他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朗读者第三期陪伴观后感:先是2017年岁尾,一档《见字如面》为岁末年初的喧闹荧屏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简约、质朴、大气。紧接着,《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开播,成收视热点,“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定位让不少观众连连感慨“除了生活中的苟且,电视里也有诗和远方。”而就在不久之后,另外一档文化节目《朗读者》也将接力,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综艺频道同时播出,力求让喧嚣忙碌的现代人在“悦读”经典中,感受美好与诗意。
在综艺节目充斥电视屏幕的当下,几档节目弘扬人文精神、坚守文化品格,既收获了不俗的收视率,也得到了观众的口碑。
先来看《见字如面》,这档定位于“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节目没有豪华的舞美、没有绚丽的灯光、没有繁复的包装,只是一方舞台、一些观众、一位读者、一封信,在朗读者的朗读过程中,让人透过文字和声音,感受信件所展示的那段历史、那些往事。在节目中,读信人,著名演员张国立、王耀庆、蒋勤勤、何冰等人需要朗读多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写出的信件,著名画家黄永玉、著名戏剧家曹禺、中国铁运之父詹天佑、诗仙李白、诗人顾城、末代皇帝溥仪、大文豪鲁迅以及科幻作家刘慈欣、歌手邓丽君等,“一封信将两段时空打通,历史感应运而生,与众多节目不同,越是在简单与质朴中,越是展现出了一种别样的沉静之美、历史之美。”有学者评价。
再来看《中国诗词大会》,让观众沉浸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中,不禁发出“不知唐诗宋词,焉知中文之美”的感叹,也让多位擅长中国古典诗词的素人高手为人熟知:13岁的初一学生叶飞,擅长用文言文写作,小小年纪就有不俗的诗词积累;北大博士生陈更,工科出身,却满腹才情;有着强大实力和淡定气魄的16岁复旦附中小美女武亦姝……在诸多高手的对决中,彰显的是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诗词的执着与热爱。对此,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
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也在此后不久接棒央视黄金档。“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介绍,《朗读者》力求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希望这档节目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从这几档节目的共性中不难看出,当下,观众对于高品质的文化节目,已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成功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的关正文介绍:“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这是人们离不开故事阅读的根本原因,也是《见字如面》等节目最坚实的底气。”
同时,关正文直言,“当我们不断地亲近经典,真正地进行经典传播时,我们找到了更利于扎根的沃土,这个沃土是我们整个中华文化的源头。”
而更能带来启发意义的是,从几档节目的热播能够看出,其实文化与娱乐并不矛盾。在清晰的赛制、良性竞争的氛围中,好的内容不仅不会被遮蔽,反而会焕发出更富有朝气的生命力。“正如一封封触动人心的书信、一段段不因岁月流逝而失去光泽的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空间的隔阻,与今时今地的观众心灵相通,那些真正好的文化产品,一定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空间。”有学者分析。
有的节目可以做一时,但有的节目可以做一世。让观众在电视荧屏上邂逅“诗与远方”,需要电视创作人对人文精神的`坚守,正如关正文所说,“一个精神上特别丰富的人,生产的产品才具有深厚的精神价值。”
朗读者第三期陪伴内容介绍:上周末,由董卿担任制片人并主持的央视节目《朗读者》播出了第三期。作为首位登上《朗读者》的作家,“中国谍战小说之父”麦家朗读了一封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信件。节目播出后,这封《致信儿子》引发了观众和网友的热烈讨论,被称作“2017最美家书”。
首次分享父子故事
麦家曾凭借谍战小说《暗算》摘得中国传统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风声》《解密》等一系列作品创造了一个属于谍战小说的辉煌时代。《纽约时报》称赞麦家脱离了数十年来“西方看中国作家”的传统模式,《泰晤士文学增刊》曾评论麦家称: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崛起的只有一个作家,就是麦家。
因为在文坛收获了众多的读者,“麦家”及其作品,自然也成为了当代文坛炙手可热的大IP——他的每一部作品均都被改编成影视剧,《风声》《解密》更是一度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的狂潮。
虽然麦家凭借作品在业界和读者群中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调内敛,极少在公众面前讲述自己的个人生活。此次,在《朗读者》节目中,麦家是第一次公开分享自己与儿子的父子故事。
《致信儿子》是一封麦家写给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的信,“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儿子青春期特别‘作’”
“很多人的青春期都有叛逆难弄的一面,面对这种有问题的青春,父母应该怎么办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忍耐还是放任”麦家以父亲的身份,分享了自己与儿子的点滴。
“我的儿子青春期可以说是特别的‘作’。”麦家直言,高中开始,儿子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3年全部待在家里,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对于儿子,麦家无数次想放弃,但是最后又无可奈何。“我们始终不放弃,每天把老师请到家里来,但很多老师上了几天后就劝我还是算了。”
儿子气走了家庭教师,麦家却仍然不放弃寻求让孩子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途径,甚至一度自己掏钱开了一家培训机构,只是为了让儿子和同龄人在一起,然而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好在,麦家一直未停止对儿子的陪伴,“年轻人,或者说青春期就是一个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帮助他变成一朵花,抹平坚韧的地方。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这样一个阶段。”
申请美国6所大学成功
终于,麦家的儿子到了该高考的时候,看到曾经的小伙伴都开始努力读书,孩子突然意识到了差距。“他本身英语基础很好,人也聪明,努力了半年,靠着他的童子功过了英语关,通过了6所美国那边的大学的申请。”
当有一天儿子告诉麦家被一所大学录取了,麦家一度完全不信,“他申报了8所学校,陆陆续续过了6所,包括他现在正在读的费城艺术大学,还给12000元美金的奖学金。”麦家说,“现在他的情况也比我期待得要好,学业不错,也交到了朋友。其实儿子虽然话不多,但是为人大方,受人欢迎。当初我的选择,就是用我的力量来保护他,陪着他承受青春期的痛。”
三分钟左右的,适合朗诵的散文或诗歌
三分钟的时间建议您挑选字数在150左右的散文或诗歌来朗诵,字数不宜过多。
诗歌类: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周国平的《邂逅》、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
散文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雪》、敖红亮的《学会感恩》、简媜的《水问》、
冰心的《一只小鸟》、冰心的《图画》等。
: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一、健全人格
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二、培养情操
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三、塑造品德
国学素养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四、铸造精神
童蒙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奠定时期,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诵读吟咏中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
五、提升智力
小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作文中、课堂上时不时引经据典。孩子们不仅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
周国平散文诗:邂逅 那年冬天
你围着绿色加长的围巾
站在雪花漫天的山谷
在我沉甸甸的记忆里
山谷里没有行人 没有声音
只有雪和雪中的雪白
你为什么来到这里
这是一个永远的谜
像音乐一样飘渺 像雪山一样沉静
我从你的身旁走过
带不走你身上的一片雪花
亦带不走你双眸中的一丝忧愁
然而 我没有停下脚步
就像风过 就像溪流
风过和溪流 将我带到更远的岁月
而我总是频频的回首
一次次地怀想
那无声的邂逅
那静静的山冈和雪中站立的倩影
你不知道我的名字
而我也不知道你是谁
多少年以后 我突然想到
那里正是我梦的开始 我思的源头
重回旧地 而你又在哪里
雪山依旧 层林尽染
只是多了时空 多了苍茫
多了我这零余者落寞的脚步
我静静站在那里
与雪山相融 与冰天接壤 楼主如果想听朗诵的,就打开这个网址: http://hibaiducom/%BB%A8%C8%BE%B7%E7%D4%CF/blog/item/ef0e50c7c3c29dd5d00060aehtml
适合朗诵的背景音乐有《童年》、《神秘园之歌》、《闲云孤鹤》、《classicriver》。
1、《童年》(Childhood Memory)
这首《童年》(Childhood Memory)出自班德瑞的《日光海岸》这张专辑。确实曲如其名,让人回想起过去的时光,听了有种想哭的冲动……,长笛与黑管永远是管乐重梦幻组合,叠轻柔的钢琴上,顺记忆穿针引线,副歌中穿插一段凝人和声,是整首曲子接在主题后经营出来的高潮,刚巧呼应着全程串场风铃声,两者在编曲中分工架起,迷雾般的帷幕,带人回溯到孩提时代那段年幼无助但却也无忧无虑的时刻。可惜的是,神秘园之歌(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2、《神秘园之歌》
这首《神秘园之歌》出自神秘园的第一张专辑《SONGS FROM A SECRETGARDEN》。据说这首歌伤感能杀死人,让人像迷失在神秘的丛林里,黑暗的看不到天,找不到出口,沉溺在这样的黑暗中,像一个人孤独的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静静看路上人来人往,别人看不到你你也不想被看到,因为你害怕,因为你孤独,你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但只有这样,受伤的心才能感到一丝安全,这样的孤独一直在诱惑你……像这样的甜蜜回忆,一旦成人,能分离的人也所剩无多了。
3、《闲云孤鹤》
曲如其名,很古远的意境。没有一波三折,抑扬顿挫,低徊反复,不急不躁。随意的弹拔,便在人的心里铺垫出一份宁静和安祥,不再离去。在这样的曲子里,会有无端的想象,荒凉的平原,还有弹琴的女子,空中飘落的小米花,联想翩翩。
4、《classicriver》(灰色空间)
最初听的是灰色空间这首歌,后来才知classicriver曲子的。优美伤感的旋律,不紧不慢的响起,孤独,寂寞也随之而来,生命,爱情,友情,金钱,还有那痛苦不堪的记忆,缓缓地被它勾起,像徐徐上升的烟雾一样,缠绵绯侧!这应该也是经典之作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