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在全书中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内容十分丰富,是阅读整部小说的关键。在这里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一回的内容概要。
《石头传》
首先:作者在这一回想象出一个别有意趣的叙述者:石头。这个故事可以命名为《石头传》,是整个故事的缘起。
《石头记》是石头写的故事,《石头传》是写石头的一生的故事。
通过石头的来历,悲痛、烦恼、渴望、努力以及石头前后状态的变化,石头的人间使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使读者对叙述者石头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小说一开始的地点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全书收尾依然回到青埂峰。这地方应该是在高山上,估计海拔不低,站得高看得远!这样荒无人烟,不毛之地,远离人间是非,人生悲喜显得迷幻飘渺。时间表现出无始无终的无限性,空间表现出浩瀚无泿的广大性。在这里,感受不到生命的疼痛。有种无机物的冷静客观,和热闹的人生拉开了距离。既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这里是绝好的审美地点,选择这样的地方开始表现出作者的大视野,大情怀,博大胸。
石头的轨迹是青埂峰——人间——青埂峰。是一个圆,但不是毫无变化的圆,回到青埂峰的石头已写满了故事,激发读者想跟着石头去阅读整部小说的兴趣。
然后通过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谈到了《石头记》传播的问题。作者通过石头和僧道的对话来阐明他的文学理念和美学思想。这段对话可以命名为《石头道人对话录》,是一篇重要的文论著作,是作者曹雪芹的美学宣言。石头阐明自己的想法后,空空道人对这本书的观点大为改观,认真阅读后心甘情愿把全书抄录下来,准备去世上传播。并且被书中故事所感动,尤其是被书中的情所感动,主动自愿把空空道人的名称改为情僧。制造出悬念来,不知是怎样的故事呢,连空空道人都感动了。更勾起读者想走进小说的多彩世界。我们也很期待,这“情”是什么样的情。
《红楼梦》小说命名
第二部分是是小说的命名。通过几个与小说传播相关的人物对小说不同的命名揭示《红楼梦》书名的来历、面貌和变迁,也说明小说主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小说有五个不同的名字,分别是《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正名应是《红楼梦》,因为此书名能概括所有其他的书名。
前面两部分都相当于小说的前传。
第三部分才开始真正进入故事,写人间故事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
甄士隐传
甄士隐的故事可以看作是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写甄士隐写了两大部分,一是他的梦境,另一是他的真实人间遭遇。
梦境部分
这部分就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是故事的正面。甄士隐的梦境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梦到僧道带着石头去投生,听到石头要去经历荣华富贵。
二、听到僧道谈论起宝玉和黛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将在人间上演还泪报恩的人间情爱、婚姻纠葛故事。这故事将一反以往爱情故事,不是只传大概,而是要写详细感情,还要传人物、诗词篇章、家庭闺阁中的饮食、儿女之真情。这样就把爱情故事和一个政权旧贵大家族的日渐衰落的故事结合了起来。显示出小说的两大主线,两条主线是相互交织,互为影响,在这过种中呈现出二玉之传,又旁及一大群相关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三、在梦中听到僧道介绍出警幻仙子——“太虚幻境”的老板,主管天上人间情爱故事的命运操盘手。
四、在梦中随僧道无意中进到“太虚幻境”,看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对联。提示他有、无、真、假互相转化的哲理,可惜甄士隐看不懂。
五、看到一眼“通灵宝玉”,梦见贾宝玉出生,预示甄士隐和贾宝玉的某种联系。
现实人生部分
这部分可以命名为《士无法隐于世》,或《甄士隐出家记》,是故事的反面。主要通过八个方面的内容写甄士隐的现实人生遭遇。
一、梦醒后回到现实,忘记梦境内容,邂逅一僧一道。被告知女儿未来人生命运和自己家族命运,没听劝告。
二、相会贾雨村时会见严(炎)老爷。
三、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
四、元宵丢女儿。
五、三月十五房子被烧,搬离十里街,去田庄生活。
六、田庄抢田夺地,民不安生,甄士隐夫妇无法安身。
七、投奔岳父,被岳父哄骗、冷落。
八、解说《好了歌》出家。
甄士隐刚出场是望族,有家、有孩子、有钱有闲、每天观花修竹、酌酒吟诗,过着神仙一般的优渥生活,是让人羡幕的、尊敬的人物,最后沦落为妻子的负担,依附老丈人看人脸色生活,最后出家。
《好了歌》概括了甄士隐出家的理由,尘世的依恋都没有了,唯一还有妻子,可是甄士隐什么也带给不了妻子,反而是妻子的拖累,所以毅然出家。
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是在更大范围、更深的意义上揭示了全书人物命运,为全书构建了一幅封建末世的图画,奠定了全书悲剧的基调。同时也是通过甄士隐的人生小荣枯带出全书的大结局。
甄士隐的名字是谐音,可以理解为“真事隐”,就是把真的事情隐藏起来,这是一层意思,这一层意思导致了后来阅读《红楼梦》索隐派的产生。另一层是“真士隐”,意思甄士隐生活的这地方太乱了、太不安全了,地已经陷了,真正的“士”无法隐于世间。
这个小故事是为整部小说后文作铺垫,甄士隐小家的家亡人散,预演以荣国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家亡人散各奔腾,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最后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贾雨村青年时期
第四部分写贾雨村,是下层士子的代表。我们要打破人物形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偏见,刚开始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贾雨村。
这部分主要通过五个方面的内容描写贾雨村:
一、 介绍贾雨村的背景:通过和甄士隐相见谈话写和对现实人生感兴趣的特点,第一句话就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为后来贾雨村的钻营奠定性格基础。
二、 偶遇娇杏:通过娇杏之眼写贾雨村的相貌是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是传统的美男子形象。
三、 中秋夜抒怀:通过贾雨村的两诗和一付对联写出他的才华、抱负和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及揭示宝钗、黛玉最后的人生处境。
四、 星夜赶科场:通过和甄士隐的中秋聚谈和甄士隐赠银写出贾雨村的不拘小节、不太懂礼貌及急切渴望成功的缺点,为他后来官场遇挫折埋下伏笔。
五、 当官上任:上任游街,写他的得意。第一回到这里结束。
贾雨村出场时是一个葫芦庙内寄居的穷儒,靠卖字作文为生,衣衫褴褛,经济拮据,靠甄士隐的救助才得以进京赶考。第一回结束时他已是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员,由军牢快手开路,由大轿抬着,非常威风。读书改变了贾雨村的命运。
小结
第一回由《石头传》,《红楼梦小说命名》,《甄士隐传》,《贾雨村青年时期》四个大的方面的内容组成。
在这几个小故事中介绍出打造这个巨型故事的成员班子:警幻仙子;茫茫大士一僧;渺渺真人一道;石头;曹雪芹以及他们的分工。
穿插的手法、复调、对比、辩证法在这一回得到体现。
一个声音说当今是昌明太平朝世,一个声音说地陷东南,真实的东南人间是“士无法隐于世”,退休老干部被逼出家。
一面写寒族上升,一面写望族沦落。甄士隐的出世和贾雨村的得意入官场,刚好是两种相反的人生轨迹,却高度概括了士人的命运写照,正所谓是有人辞官归故乡,有人星夜赶科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代表一代又一代的官宦的缩影!就像雕塑《挣扎的奴隶》,正面在努力地站起来,背面却在疲惫地倒下去。
全书是首尾相接、首尾呼应的叙事结构:写家亡血史和还泪报恩的故事,写家亡人散各奔腾,子孙流散,却是从中秋开始,以中秋结束,中秋是团圆的日子。这种构思形成了巨大的反讽和张力。
第一回交待了全书的缘起、开头、主人公、主线、结局等等,是整个故事的框架,是提纲挈领,高度概括的小说总纲,因此读懂第一回是阅读整部小说的关键。
第一集:
第一次碰面是在便利商店,绘里因为不够5元而和老板吵起来,而最后是修二化解了这场面,之后绘里才知道阿修是刚搬来的邻居,而不仅大喊“五元真是有缘啊”(五元和有缘音相似),之后,两人便常一起做很多事。EX:修二教她英语,而她教修二做蛋包饭……而原本一直想存钱到new york的绘里因为200百万的存款被男友盗领,而使得去new york的梦落空,阿修进而安慰她、鼓励她,两人才由朋友变成一对恋人。
之后,因为绘里舞蹈老师的穿针引线下,绘里即将去new york学舞,这个擅自的决定让原本要向她求婚的阿修相当生气,两人也因此大吵一架,而固执、爱逞强的两人更因而分手,并各奔前程。之后,没想到在new york学舞的绘里在对街看到了阿修的身影,就急急忙忙的要冲过对街,但也因此发生了车祸,而两人也因而丧失了一次复合的机会,更改变了他俩往后的日子……
剧照欣赏
第二集:
修二和菜穗子,绘里和清水先生在街上擦身而过,当然修二和绘里都有看到彼此,不过装作不认识而已。此时蔡穗子说那个男的好熟呦!后来想起了他公司医务室是清水先生,后来修二有和绘里见面,问她为什么不跳舞了呢?她说现在不想跳了呀!
因为修二还没作体检,所以他就到医务室去作体检,同时也藉此机会问清水,为何绘里不再跳舞了,因为他认为绘里不公这么轻易就放弃舞蹈,清水就说约在二年前她在纽约出过一次车祸,所以不能在跳了。修二就问为何她会出车祸呢?清水就说她好像是为了追人没注意红绿灯才出车祸的,此时修二想了一想两年前?那时他也在纽约呀!
那就是说当时绘里是为了追他才出车祸的,蔡穗子在画廊看到一幅画很好看,很想买,有天她就带修二来看,刚好那个画廊就是绘里工作的地方,他们三个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见面的,绘里就装作很讶异的表情跟修二说好久不见,修二要结婚啦?其他忘了(还有一段是绘里又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检查的结果是还是无法完全复原,以后是不可能再跳舞了。
第三集:
绘里送画到修二家,并和菜穗子约好改天要一起去看礼服,在公司午餐时间,修二跟清水医生聊了一下,无意间发现清水有太太,在看完礼服后,蔡穗子问绘里有关修二以前的事还有修二父亲的事,后来她们到里菲去喝咖啡聊天,这时绘里就问菜穗子修二是如何求婚的,她说修二是突然拿出准备好的戒指跟她求婚的,绘里就说很像他的作风,会事先准备戒指。
聊完后,她们就各自回家,这时老板从框子里拿出一个小礼盒,后来修二的工作碰到了一点问题,正忙着要处理这个问题时,绘里打电话来了,说有事找他,后来修二就到画廊去找绘里,蔡穗子也在那,原来是绘里在画册上看到修二父亲的画,画册上还有住址,(因为蔡穗子一直希望婚礼,修二的父亲也能来参加) 修二看到后蛮生气的跟绘里说这是他和菜穗子的事,不用你管,你管好自己的事就好了,此时刚好清水医生出现,修二就没多说了。
后来绘里到工地去找修二,聊了聊她跟清水先生的事,她说她是后来才知道清水医生有太太,不过现在的她除了医生外,什么都没有了。
之后修二送绘里回家,在车上绘里问修二,他会那么生气,是不是因为她是他的朋友?修二说对!是很重要的朋友。而在蔡穗子整理家里时,无意间看到修二以前拍的照本,其中有一张就是绘里的照片!
第四集:
修二回到家后,看到桌上的相本,拿起了绘里的照片,此时菜穗子走了进来,修二对她说他以前和绘里交往过,不过现在只是普通朋友,目前最重要的人是她(菜穗子)! 他也为了菜穗子依照画上地址去找他父亲!告诉他父亲他要结婚了!
而清水太太也发现了绘里和清水在交往,还到绘里工作的画廊找绘里要绘里离开清水,修二工作的建设公司突破宣布倒闭,修二忙着处理善后的工作!
因而好几天都无法回家,此时菜穗子的父亲到公司找修二,跟修二说你现在没工作,而且你并没有把菜穗子摆在第一位!我无法把我的女儿交给你,于是取消了婚约!在过一两天就是绘里的生日了,清水医师特别买了车票给绘里,说要带她去轻井泽看樱花,并且跟绘里说他会在车站等她!菜穗子知道父亲跑去找修二并取消婚约的事蛮生气的,又找不到修二,就打电话给绘里跟她说这件事,绘里在桥上找到了修二,要他好好振作,并且说出她现在还是很喜欢修二的,很后悔以前就那样的分手,没说出心里话,修二听到后,也说他也很后悔,那时他也没说出心里话,要绘里不要走,此时绘里就说不要在重覆这个错误,说现在修二最重要的人是菜穗子,要修二快点回去找菜穗子,后来他们各自往相反方相离开,突然修二转过身跟绘里说生日快乐!后来他们俩就在桥上相拥相吻。
第五集:
在桥上相拥后,他们就到旅馆过了一夜,后来就到海边去庆祝绘里的生日,庆祝完生日后,修二送绘里回家,绘里回到家后竟然发现菜穗子在她家门口,菜穗子说她离家出走了,想要在绘里这过一夜,后来也打电话跟修二说她在绘里这,菜穗子并且跟绘里说除了修二外她不会爱别的男人了!此时修二失业了忙着到处找工作,但都没找到工作,清水也打了好几次电话找绘里,并相约见面,跟她说很抱歉,他太太去找他,突然他的CALL机响了,绘里问他能不能不去,清水说他一定要去,后来修二到里菲喝咖啡和老板聊天,突然绘里也来了,老板就故意说冰块没了,要去买,咖啡店就只剩绘里和修二,修二跟绘里说他打算跟菜穗子说出心里话,他不想在欺骗自己了, 但绘里说你不能这么自私,并说自己喜欢清水医师,后来绘里就跑出门了,修二并没追上去,因为他自己也很旁徨,什么都没准备好。
当修二回到公司时,公司的人说清水找他,他就打电话给清水,原来是绘里失踪了,而且也辞职搬家了,他们到处都找不到绘里。清水对修二说他想和绘里在一起 ,他会离婚的,修二回到家后,跟菜穗子说请给他一点时间思考他们的未来,菜穗子说她会等修二的,因为她很喜欢修二。
第六集:
绘里自己开着小货车,做卖便当的生意。清水介绍修二到一家环保餐具的公司上班,修二找到工作后就打电话跟菜穗子说,并且和她吃了一顿饭,绘里则在卖便当,刚好中午时是在菜穗子公司附近卖便当。菜穗子看到后就去找绘里跟她聊了一下,绘里交代菜穗子说不要跟修二说看过她!但菜穗子还是跟修二说了,而修二则跟清水医师说,清水就去找绘里了。
修二可能是因为找到工作了也找到绘里了,所以决定要跟菜穗子结婚,他跟绘里说因为某些原因,可能不会举办公开的仪式,绘里说怎么可以啦,女孩子结婚当然希望公开罗!绘里就找了一个请客地方,并说婚礼的食物都由她包办!后来修二就和菜穗子在一家小教堂结婚,绘里当然有去给予他们祝福。
而之后的请客,虽然只请一些朋友,不过也办的很好。
第七集:
在修二结婚后一个月,某天修二夫妇邀请清水和绘里到家里吃饭,原本绘里也打算提早收工去修二家吃饭的,不过当她换好衣服后,又不想去了,所以就打电话到修二家,故意说她临时接到一笔大生意而无法去,隔天清水就到绘里工作的地方找她,并跟绘里说希望能和她一起住,不过绘里说她现在只想把工作做好,而且一起住的话,她每天要很早起,可能会吵到清水,所以拒绝了清水,后来绘里因为工作太累而昏倒住院,修二先去看绘里,清水因为好有急诊,一时走不开无法先去看绘里,并问绘里怎么不跟清水医生在一起呢?绘里回答说这样好吗?
清水还有一个女儿,我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我了,后来母亲也离开我了!(她不希望清水的女儿也和她一样孤单,小时候就没有了父亲)而绘里和修二的对话,被站在门外的清水听到了!后来水临时接到通知,要调往洛杉矶,他只有跟修二说,并没跟绘里说,修二知道后,立刻通知绘里,并先帮绘里许可证了机票,绘里本来也有点犹豫,后来也决定要跟清水去洛杉矶了,修二和绘里在去机场的车上,修二握着绘里的手对绘里说“我还是很喜欢你的,这个心意会一直到永远,即使我结了婚,生了小孩都不会变,所以我希望你能幸福”。绘里听到后告诉修二说我会幸福的!到了机场后,绘里匆忙的赶去办手续,而修二也打电话告诉清水绘里决定要跟他去洛杉矶,清水很高兴,就去找绘里,在一个电扶梯那,绘里正往上走,而清水正往下走,清水突然听到绘里的声音,正要追上去时,他看到有一个小孩推着推车,快从楼梯上摔下去了,清水赶紧去扶他,小孩没事了,清水却因此不小心摔下楼梯,而昏过去了,有人就抬了担架来要把清水送医,此时清水的电话响了(绘里打来的),最后绘理还是在机场等清水,修二坐车回去了,而清水送医了。
第八集:
二年后,修二的事业做的蛮成功的,已是一家小型环保餐具的社长,但也因为这两年他忙着工作,而疏忽了菜穗子,菜穗子因为一个人在家太寂默而喝酒,有天昏倒在厨房,此时修二才知道自己没有照顾好菜穗子,而菜穗子的父亲也因如此,拿离婚协议书给修二(菜穗子已签好字)希望他们能人办离婚!修二本来也有些犹豫,思考后,最后还是签了字。
某天修二正要去某地方开会,拦了一部计程车,没想到开车的司机是绘里,在车上,他们并没说什么,后来修二专程去找绘里,绘里才说出当时为啥没跟医生在一起,修二问为啥当时不打电话给他,她说不想再麻烦他了,当时和绘里一起卖便当的阿守,有一段时间独自一人撑下去继续卖便当的工作,但阿守却因为太累了,开车不小心撞到了人,绘里觉得这是她的责任,便帮他负起赔偿的责任,直到现在每天工作就是为了还钱,因此阿守就去找修二借3百万,希望能把欠的钱还清,绘里知道阿守是向修二借的后,立刻就去找修二,说他太不了解她了,她把钱还给修二后就走了,修二也追了出去,(外面下雨中) 绘里在雨中跌倒,她很生气把地上的土丢向修二,但修二跟她说,你认为这是同情也好,但我看到你有困难怎么能不管你呢?
此时绘里也说出她不想见到修二是因为当初答应他会幸福,却没做到!而修二也告诉绘里他和菜穗子的事,后来他们到了旅馆,绘里帮修二洗干净衣服后,(没发生啥事)又走出旅馆了,他们又是往相反方向走走了一段路,绘里转过来往修二的方向走。
第九集:
绘里往修二的方向走,不过刚好有一部车从绘里前面开过,后来绘里就没有再走下去了。修二打电话告诉菜穗子他要把离婚协议书送出去,正式离婚了,后来菜穗子也有找绘里聊过,说她好多了要重新开始。
绘里在无意中,看到修二父亲开画展,于是就进去看修二父亲的车展,因此得知修二父亲过世了。也听到有人介绍修二父亲在画完“安昙野”的最后一幅画后过世的。当修二办完丧事回公司时,公司的人告诉修二其他员工都被大公司挖走了,修二就和那位员工就忙着处理之后的工作。有天,绘里打电话到修二公司找修二,但那位员工说他昨天开始就失踪了……
修二是到安昙野去寻找父亲生前最后画的那幅画的地方,带着相机到处拍照,突然发现有人跟他招手……
第十集:
修二开始作些劳动的工作,如搬家工人、工地工人等,但他随身带着相机,在工作空闲时拍照,修二替绘里还了300万元,而绘里则辞了计程车司机的工作,和修二在一起了,现在在里菲工作,绘里一直觉得修二拍照拍得很好,有一次偷偷帮修二寄了张照片去参加比赛,得到了佳作,在修二去参加颁奖典礼时,巧遇了名摄影师石泽晶,后来石泽晶打电话给修二,说想找他当助理。本来修二有些犹豫,但绘里一直鼓励他去作,问他是否担心钱的事,还说300万一定会还修二,虽然修二说这是给她……最后修二还是决定去当石泽晶的助理,绘里为了要快点还修二钱,所以又去找了一份兼职,是在俱乐部工作,但她骗修二和老板说她在超商工作。
某天,修二本来休假,但突然石泽晶来找他说要开工,修二走时,忘了一件东西,绘里赶紧送去,此时绘里才发现石泽晶是一个女人!
某天里菲的老板又把以前修二放在他那的小礼盒拿出来给修二,问修二是不是该把这个送给绘里了,修二说请老板在帮他收藏一下,他说总得要他能独当一面时,再送给绘里吧!后来修二发现绘里并不是在超商工作……
某天绘里晚上工作要回去时,在路上看到有一个人,被一群人打,后来仔细一看,发现他竟然是清水先生……
第十一集:
绘里送清水回家,并在他家待了一夜照顾他,隔天早上才回家,回到家后修二问她去哪了?并跟她道歉说那天他太大声了! 后来他们就和好了!
有天老板跟绘里说有人在工地看到修二,绘里就去找石泽晶,才知道修二说现在的工作无法负担生活才辞职的! 清水跑到里菲去找绘里,他们就到外面去谈话!清水就跟绘里说他的情况,还问绘里现在是不是一个人,后来就抱住绘里, 而这一幕刚好被工作回来的修二看到了!
回到家后,修二故意问绘里今天有没有发生什么事绘里则说今天客人比较多才晚回来的!后来他们俩都没多说什么!
隔天在修二要出门时,绘里才问他问什么要辞职!为什么不跟他商量 修二说不一定要当助手才能成为摄影师!临走前还跟绘里说“要和清水见面没关系,但不要瞒着我和他偷偷见面!”后来石泽晶找跟绘里说有个企划案通过了! 是关于因波斯尼亚内战而失去家庭的儿童们,她说如果修二原意, 她愿意带修二去那采访,但要长期在那采访,绘里说她一定会说服修二去的!
绘里回到家后,接到清水的电话,清水说想见她,正当绘里要去找清水时, 刚好碰到正要回家的修二,绘里故意说清水现在需要她,所以她要去照顾他,并说就是这样,我无法和阿修在一起了! 修二听到当然很气,还打了绘里一巴掌,绘里还是走了,去找清水,但到了清水那,她跟清水说“我一直没跟你说,我现在已经有喜欢的人了”修二回到家后就看到那本企划书,还有绘里留的纸条上面写着要他打电话给石泽晶。隔天早上,绘里在角落偷看修二,此时修二正和石泽晶要出发,在路途中,石泽晶对修二说别辜负女友的期望,她说绘里跟她说一定会说服修二跟她去,且还一直说,辞职并非是修二的真心,是她拖累了修二。
第十二集:
十个月后,绘里成了舞蹈老师,清水说要到会津的医院去工作,绘里后来答应他了,此时修二刚好回来东京几天,本来要去里菲,但刚好里菲休息,于是他就到街上到处去拍照,拍着拍着竟然在镜头里看到绘里! 于是他们就去咖啡店里聊聊近况,绘里跟修二说她要和清水结婚了!
后来里菲老板跟修二说,绘里打算在修二临走前帮他在里菲开一个摄影个展!
摄影个展蛮成功的,绘里还特别弄了个留言簿,让来看摄影展的人留言。
修二回到旅馆后,正在翻阅留言簿,突然(里菲)的老板打电话来说有很重要的东西要还给修二,就是修二留在老板那的小礼盒,修二后来有把礼盒打开……
隔天,正要去会津的绘里和清水和去机场的修二在公寓附近的路上碰到了……
修二在车上看着戒指,回想起许多他和绘里的事,想着想着他就叫taxi停车,赶紧往地铁站冲过去,但当他追到地铁站时,车子刚开走,他还是努力的追但是还是没追上,当他在地上喘气时突然看到绘里在他眼前出现……
(全剧终)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精选11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800字(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1
读《红楼梦》实在姐姐的影响下开始的,半白话半文言的文字,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还是陶醉于书中文字间流露出的真情,感慨万分我刚刚接触《红楼梦》一书时,便被那些惠质兰心·。优雅。纯洁的青春少女迷住了。于是,我开始做一个梦,一个由绚丽到凄美的梦。梦越深,情越浓。越难以自拔;梦越深,梦中的红楼就越发的凄美。可是当梦醒了,心也就碎了。眼睁睁地看着一朵朵绚丽的四月花的枯萎和凋零。
梦初
贾府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外表下充满了污浊丑陋的封建大家庭。在这里有美丽的女儿国,而贾宝玉是这个红楼女儿国里唯一的的男性。而在这个小小的红楼女儿国短暂的几年中,却充满了青春的笑和泪,爱和怨,诗和酒。贾宝玉在这里享受了很有限又难得的自由。
噩梦
噩梦,是宝玉和他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黛玉是“世外仙妹寂寞林”,性格中有几分叛逆,宝钗是“山中高士晶中雪”。是当时社会贤德媳妇的标准。在爱里,贾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可娶谁做妻子,却一点选择的权利也没有,只能听从父母长辈之命。黛玉,最后是含恨而去的凄凉结局。可她和宝玉的爱情却超越了一切,是灵魂的永恒。
贾府里还有一群少女**。被父母送牢狱般宫廷的贾元春,悲观绝望少年出家的贾惜春,跳井而死的金钏。·······她们都是“薄命”的,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她们同样的美丽·清纯,却又有同样的悲惨命运。
梦醒
红楼一梦,恍如梦一场。《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噩梦。书中,女性地位是那么的低下,命运是那么的悲惨,她们去又那样的不屈不挠。我对她们又敬又爱,她们又悲又愤,我更对那些丧失人性和尊严的男人深恶痛绝。梦醒了,只觉得她美,美在真挚,美在精神永存,可剩下的却是残花落尽的枝头空留余香阵阵。
《红楼梦》这一篇细腻而婉约的诗篇,是对女性的颂词,也是女性的噩梦。虽然我没有太了解书中耳朵意旨,但《红楼梦》却让我认识了封建家庭的生活和封建社会的腐朽。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2用79天读完了曹雪芹《红楼梦》前八十回,这创造了我读书8年来的最慢纪录。
《红楼梦》这一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我虽然出于口味不适和担心影响性情的缘故,一直不喜欢,但20年来从各种形式的评述、引用、改编中,了解的程度也不弱于其他三大名著。我能知道的书中兴趣比它大的,基本上都读过了,这才肯去领略这座高峰的风光。
《红楼梦》刻画人物最可贵之处,在于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如林黛玉的高洁嫉俗却难以相处,薛宝钗的工于心计却颇有人缘,晴雯的刚强却暴烈凌下,王熙凤的阴毒却精明干练,都难以用好坏简单界定。
对于宝黛钗的评价,出于对爱情故事的寡言和观察力的迟钝,我不愿谈论,只对两个次要人物谈几句。
其一是晴雯。我在小时候仅有的一本《红楼梦》连环画中对她一生的三个侧面——平时的气势、临危时的愤慨、临终时的凄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数年前才得知晴雯是前八十回中独有的人物,也就是说她是在曹雪芹笔下展现了整个人生,这令我瞬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震撼,从此倍加注目。这次读了在电视剧中熟知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病补孔雀裘”的原文,体会了晴雯与贾宝玉心灵由远及近的接触,还首次得知晴雯身后的凄惨,不禁悲叹她这种“过刚易折”导致的命运;
其二是尤三姐。我也是从一本京剧连环画里得知她的故事。我一直认为尤三姐姐妹的故事是可以独立成篇的,而尤三姐更是游离于贾府之外的。对于她,我是钦敬而不是像晴雯般喜爱。在反抗贾府恶势力时,尤三姐表现得比晴雯更加有力而机智泼辣,最后悲愤自刎的一幕将她的性情达到了极致——然而正是这一举动,让我不禁同意闫红《误读红楼》的看法了:将自己终身托付给一个毫不了解自己的人,不仅太草率,而且据我看事后还使自己姐姐失去了一面保护的屏障。
还有一位红楼女子得提一提。电视剧中我一向认为最漂亮的是演平儿的'沈琳,读了原著才明白这样表里如一的人物是应该配那种形象的。
此外能稍感兴趣的只有布满前八十回的大小谜团了,我在网上曾逐一探究过。虽然《红楼梦》是以贾府“小中见大”地描写社会,但直接写外界的很少,在诸多文艺学术内容中比重最大的诗歌又是我理解困难的,这样它对我的吸引力自然是难以增强的。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3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4《梦》中茶甚多。有含泪的“千红一窟”茶,也有高贵的枫露茶;有朝廷贡茶之一的六安茶,也有香气高爽的老君眉茶;有形如雀舌的龙井茶,也有能助消化的女儿茶;有用各种粮食制成的香茶,也有用各种补品做的杏仁茶。茶,多矣!
《梦》中酒亦多矣也。有百花之蕊酿成的万艳同悲酒,也有在金谷园酿造的金谷酒;有产于江南的绍兴酒,也有用糯米做的惠泉酒;有夫妻双双喝的合欢花酒,也有高压清淡的菊花酒;有医圣华佗所制的屠苏酒,也有为人所独钟的香甜的桂花酒。酒,不甚多?
我觉得《红楼梦》不仅仅是一本书,而且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茶品酒的好习惯。这种好习惯,会陪你度过悠闲的一生。
我的爸爸就是一个喜读《红楼梦》,爱品茶喝酒之人。妈妈说爸爸不嗜烟不好赌,喝茶喝酒总要满足他的。为了爸爸喝好茶的嗜好,妈妈有时会毫不吝啬地上百一两、上千一两的茶叶买来给爸爸享受。有了好茶,只见爸爸抓一小撮月芽似的茶叶放到杯底,用热水慢慢往下冲,哇,太神奇了,一股一股的热气送来了清新与淡香。爸爸捧起一杯茶的悠然,看那层层迭迭的薄雾缭绕,与我一起惬意地读《红楼》,说宝黛,谈金陵……爸爸还爱喝酒,说实话,他对酒的要求并没有对茶的要求高,所以不能称为品酒,只能说是喝酒。爸爸喝酒的习惯是冬天喝黄酒,夏天喝啤酒。他喜欢那啤酒快把杯子淹没时所发出的“啪啪”的声音。爸爸总是会旋转着杯子,一口一口地慢慢呷着淡**的液体,仿佛在体会着喝酒时的乐趣与痛快。兴起时,他会情绪高昂地跟我议论 “元、迎、探、惜”,他会兴致盎然地跟我争论 “ 贾、史、王、薛”,他滔滔不绝地跟我谈论 “诗、词、茶、酒”……有酒有茶的日子总是透着那幸福吉祥的气息。
酒,不能多喝,而茶,每日必饮。看书时品茶,学习时品茶,工作时品茶,浓浓的馨香可直沁心田。酒,在特殊的时候,慢慢呷,慢慢呷,辛辣的味道会给你一种动力。呵,酒和茶,茶和酒,你们都不会被替代啊!
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迷人人自迷。“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品茶人之意”也就“不在茶”,而在《梦》中!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5展读《红楼梦》,不免想起沈从文那一句“美,不免让人心痛。”感伤于红楼痴情儿女,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而此中的几回笑,也成了记忆中难以抹去的永恒。
最曲意逢迎的笑
“哎呀!我来迟了,未曾远迎!”瞧这口气,好大的架子。这贾府之中,还有何人敢如此放肆?一句“丹唇未启笑先问”,活脱脱一个“凤辣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好一个凤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笑得极有“魅力”,这曲意逢迎的笑让老祖宗与黛玉相拥而泣。凤姐又在一旁以笑止泪,这戏演足了。难怪贾府那么多男人都万不及一个凤姐。她与贾府中各层大小人物交往,威喜兼施,以笑办事,手段却又泼辣干练,游刃有余。评之“最曲意逢迎的笑”,当之无愧。
最豪爽的笑
君不见“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这史湘云揾酒割鹿肉,边吃边笑,甚是豪爽。屋外白雪纷飞,红梅争艳,多美丽鲜艳的景致!这湘云也实为女中豪杰,进屋后,红棉袄一脱,着一身红衫裙,端起酒来一饮而下,一边割着鹿肉,一边笑着与宝玉划拳,黛玉在一旁嗔其没一点淑女样子,湘云却大笑回驳“你懂什么?也难怪,你身子虚,吃不了鹿肉,像我这样大腕喝酒,大块吃肉才尽兴!”好个湘云,行动处事毫无淑女,步步小心之态,而是豪迈大气,如大丈夫般,天真可爱,这笑极具感染力,评之“最豪爽的笑,”一笑解千愁。
最难释怀的笑此书中最让我难以忘却的,不是黛玉的哭,而是她凄美的笑,她在临死前焚稿断痴情的最无奈,最心疼的笑,笑中带泪,那是最后的挣扎吗?是回光返照?黛玉如痴傻般呓语“宝玉你好······”说罢,口吐鲜血,呆呆笑着,泪尽而亡,这笑中隐含了多少的痛!黛玉的笑,让我为之泣泪,也终于明白了鲁迅先生说的“悲剧是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红楼梦》从开篇至结尾,字字血泪,胜过杜鹃啼血,鲛人泣珠,实乃彻头彻尾大悲之剧!多少烟花坠落无痕!红楼儿女正如这灿烂烟火,了无痕迹。从这永恒不朽的笑中悟出人生之悲,感谢《红楼梦》,让我悟出悲痛而更加珍惜人生!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6在被时间冲淡的岁月里,或许我们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记忆,不过,在我的脑海中,《红楼梦》这本书让我记忆犹为清晰,久久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红楼梦里可爱的女孩不少,而我却偏偏喜欢那个古灵精怪的女子——晴雯,如果你问我喜欢她什么,那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说:喜欢她风一般的性格。
诸多女子之中,林黛玉最为有才,她的《葬花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可她太过娇气、孤傲,那可谓云一般的女子。宝钗最为智慧,她的李代桃僵之计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可她太过世俗,那可谓雨一般的女子。凤辣子最为有趣,她的精算细谋,可以说是举世无双,可她又太过狠毒无情,那可谓电一般的女子。晴雯则不一样,她智慧而不耍手段,靓丽而不染世俗,世界女子可爱之处几乎凝聚于她一身,那是风一般的女子!
最初认识睛雯是在那怡红院下,我还记得她脸上挂着顽童似的笑脸,将扇子撕得“滋滋”作响,惹得宝玉高兴得拍手叫好,裘人则气的不可开交,正所谓“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仅仅因几把香扇,便让我喜欢上了这个会笑会闹的女孩。大观园里,愿意如此笑给大家看的,也就只有她了。她率真不计后果,如此放纵,给她添了几分英气,也埋下了祸根,正如风一样,悄然而来,又毫无顾忌地消逝而去,所谓来无影,亦去无踪。
再次看到睛雯,是在昏黄的灯下。生病了,却还坚持给宝玉补衣裳。昏暗的屋子里所传出来的断断续续的咳嗽,至今依然那么真切地在我耳边回响。甚是凄凉啊!那份属于她的大胆豪爽,可与她一比高下的也只有尤三姐了,可尤三姐哪有她的那份纯真。
最后一次遇见晴雯,不再是那雕梁画栋的怡红院,而是在那间破旧的小屋里,那才是她的家。生病的睛雯虽然远离了富贵的环境,但她依旧神彩照人,这是多么难得!纵观历史,多少须眉英雄被困时总免不了泪如雨下,可晴委没有,她傲然而立,依旧如风。
直至生命的尽头,她也只是化为一缕清风,轻轻地归去了……
好一种风一般的做派,好一位风一般的女子!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7“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琐,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琐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世人都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没有过错,让人憎恨却是那种封建的传统观念。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这不,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阴阳相隔,想而见不着的痛楚。还要让贾宝玉受这样的欺骗。就是石头心肠的人也会被他俩的真情所感动的。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为它垂泪,让多少人为它感动啊!主人公贾宝玉,应该说他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他们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
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盖头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进宫呢?皇帝老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8《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有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初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
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
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这就是我对这本名著的感受。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9自从识事起,我便听说了“四大名著”,而这《红楼梦》,便是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没有拜读过这本书,但现如今阅读起它来,竟也能体会到其中幽幽的哀愁,不得不叫我叹息。
林黛玉是这本书中核心描写的人物之一,我曾听别人提起,她的婀娜,她的悲伤,她的可怜。每个人对她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我们也无需去思考作者写着本书时想要表达的本意,因为往往我们能够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影子。只看她当初入贾府时所做的一切,便对她了解了大半。她是一个很温柔、讨人喜欢、顺人心意的姑娘,见到贾母便与贾母心灵相通,发自内心的哭泣,见到府上的姐妹会一个个施礼,吃饭时不愿坐在上首席位。她那么谦逊,温柔,善解人意,当然被长辈和同龄人喜爱。但她本是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生长的一株绛珠草,为报宝玉的雨露之恩下凡至人间,欲将一生所有的眼泪送与宝玉,她的恩人。所以她多愁善感,对一切可怜的都要同情,她又何时同情过自己的?她与宝玉相互爱慕,可是两个人的家世又不允许一切的发生,在那个时候,利益被看得太重了,重过一个人一生的幸福。由此,黛玉更加忧愁,而宝玉却娶了别人,黛玉听说后伤心欲绝,从此一病不起,这就丢了性命。她报恩的泪水全都还给了恩人,于是与世长辞了。
这本书描写人物都很精细,但我认为只需研究黛玉便可看清这个故事。一段纯洁的爱情,却抵不过金钱地位的诱惑;一位绝代佳人,却最终败在了家世上。爱情本无价,却还比不上一个家族的荣誉;一个人的生命,却还比不上利益。那个时代的传奇,和这个时代的悲剧又有什么不同呢?现在的人们,只会看着金钱、权利,却失去了人生中最容易也最难获得的财富——快乐。人这一生啊,还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的吗?我们努力去追求的,不正是它吗?只不过它施了一个障眼法,让我们以为金钱、权力就能把快乐抓回来,但是它们不行。因为当我们拥有它们之时,快乐已然跑得太远、太远。所以,当我们还能把它追回来的时候,当我们还有权利享受快乐的美妙之时,请加倍努力,让快乐永远伴随你身边,而不是那些身外之物。
快乐,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10秋风秋意吹起落叶片片,这样的时节最适合看红楼梦了,一瓶王熙凤的油嘴滑舌,直率毒辣,体验林黛玉的少女纯真诱惑视频为贾宝玉的不目光明和自由不羁。
生而有幸能一品中国名著红楼梦里的爱恨之巅,纵观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处处小心翼翼,也处处惹人怜爱,被质问及学业时答四书的她发现园中的姐妹皆不曾深读过学,在陌生的地方无依无靠,无读书无知己,他只能隐去光辉做一个寄人篱下的**。
然而贾宝玉是一个厌恶官场的男孩,同样闯入了林黛玉的世界里,从此也闯入了林黛玉的心里,因为她们有共同的赏读的书,共同喜欢的诗句,诗人共同在桃花林下吟诵诗句,不管世间道俗礼仪,他们超越了世间固化的观念,那也是因为如此,所以便一眼可望见他们的爱情故事,不能善始善终,终归是被固化的传统文化观念给拆散了。
袭人曾劝贾宝玉说,放着奶奶的贾宝钗不理不要搭理不搭理的林黛玉姑娘自己寻找不快乐吗?的确在温柔贤淑的贾宝钗面前,林黛玉不仅显得不够大方,而且还有些刻薄无理取闹,但正是林黛玉如此敢爱敢恨才令贾宝玉迎难而上,也令我由衷的佩服,这位女子,在世俗礼仪当前的那个时代,许多事情都不能随心所欲的去做,然而林黛玉却做到了超脱的境界,这样的女子怎么能不让别人心生怜爱呢?
但是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痴情更是令人惊叹,在听到林黛玉丫头,紫雀谎称林黛玉妹妹要离开贾府时,贾宝玉便发了一次狂,直到的确确认林黛玉不会离开后才渐渐缓了过来,贾宝玉究竟是对林黛玉有多欢喜呢,一生做了两次狂,两次都是为了林黛玉而狂,宝玉的喜与悲都来自林黛玉,林黛玉的悲与喜也都是来自贾宝玉。
两个敢于挑战世俗与世俗追求不同的两个人却不能够走在一起,这样的悲剧是观众所不喜欢也不愿意接受的,但在追求名利以利益为上,近亲相结亲上加亲的时代,这样的爱情是注定的悲剧,但他们有追求的精神却是永存的,从他们的语言文字从他们的吟诗作对,从他们的诗情画意中皆可体现出的淋漓尽致。
红楼梦教会我的是人生道路上直面自我的道理,更是勇于追求探索自我的精神,幸好在最好的年华里,看到过了,品尝过了红楼梦的爱恨痴情。在为人处事上,我们不能过多的学习王熙凤,但是也要懂得变通,善于见风使舵。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11说到中国著名文学,每个人都肯定会说是中国四大名著,分别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而这四本名著每一本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表现方法,每个名著作者都十分会使用语言,浓缩了其他书容纳不了的知识文学语言,让世界都纷纷称赞,而这四大名著中有一本乃是中国文学之最,想必大家都已经想到了,没错就是《红楼梦》,作为一个中国人《红楼梦》这本书可是耳融目染,闻名千里了。
在世界上创建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一个大组织,在《红楼梦》中,他虽然没有《水浒传》《三国演义》那些紧张刺激的场面,也没有《西游记》那么有想象力,情节波荡起伏,但是《红楼梦》却一直在文学之巅。或许很多人都不解,虽然我也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一定有他的原因,但是我们不得否认在《红楼梦》中的语言是我们现代人无法形容,媲美的,十几年来,还是没有什么文学巨作比得上这本《红楼梦》现在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没有看过《红楼梦》,也不能说没看过,应该说是绝大部分只看了一点,所以现在在我们生活中渐渐地,全是科技,没有曾经的书香,没有曾经的礼仪,礼仪之邦的名字也渐渐淡忘。
在整部《红楼梦》中,全程都是以荣府与宁府中的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人的爱恨情仇(额,这词用的不一定好)为一条线索,来宣扬我们的中国文化,在这本书中浓缩了我们中国的美食文化,文学文化,服装文化……等各种中国特色文化,在其中包含了最少186中中华美食的介绍,等丰富的服装文化,在书中许多人,作者都十分细致的描写了穿着长相,从侧面推广了我们的中国古装,而在这本书中,包含了许多深意,要让人们慢慢摸索,读这本书不能像读其他书那样读一遍就说自己读完了,在这本《红楼梦》中,读第一遍,懵懵懂懂记得些情节,读第二遍,熟悉了全文思路,读第三遍,还有点意思,读第四遍,就可以感觉出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好书,或许有时候你觉得《红楼梦》如天书一般无聊无趣,情节平平淡淡,但是这本书只能用一句话形容“表面风平浪静,内地波涛汹涌。”
或许在这么多书中唯一看不懂的就是《红楼梦》,但是如果你仔细摸索,你或许会发现其中奥秘。
;
红楼梦1~20回读后感篇1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曹雪芹先生对晴雯的态度可以由这首词看出来,曹雪芹先生认为她是霁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难得,光明磊落,她会寿夭是因为周围环境的黑暗,可见曹雪芹对她的基本态度还是肯定的。
但是我却要反过来说一说,因为曹雪芹先生写这部书时,常是照着本来的面貌还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这个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写作中仍是写出了她众多的毛病,其中当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书里为了表扬这个拥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会把她描写成一个先进的战士,其实呢她真的有大家说的那么有思想吗错,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宝玉一样,一方面,她认识到这种看似舒适的生活其实就有着对她们这样人的压迫,但另一方面,她却是离不开这种生活的,她只能依附于这种生活,离开这种生活回到贫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刚开的剑兰送入猪窝一样,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个奴才呢当然不全是。虽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没有父母被卖入贾府的,但是她却被老太太收在身边,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哥哥也介绍进府,后来跟了宝玉,也是房里数一数二的大丫头,在贾府的金字塔结构中,这种大丫头其实就是仅次于主子的二主子。什么是奴才呢在大观园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妈子,即使就在一个_,其中也有一干小丫头是听她们差遣的。这种大丫头有时权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头,如果说主人欺负奴才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无奈的话,那奴才之间互相比大小,互相争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处罚偷东西的小丫头坠儿时,先掐先打还拿簪子戳,最后就一句话把她赶出去,还让别人无可辩驳,这中间,小丫头有错,但是晴雯也确实是有倚势压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态度,也很有凤姐遗风。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高,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
红楼梦1~20回读后感篇2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着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红楼梦1~20回读后感篇3
或许,人生是如诗一般的美好;或许,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许,人生如戏剧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一般,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让人荡气回肠。
对于人生的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贾府往事一一列举在读者眼前。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一生历尽沧桑,就因如此,才写出了传唱千古,震慑人心的《红楼梦》。以《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推上了顶峰,给我们讲述了贾府从繁荣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从而又写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凄婉爱恋,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变幻万千都跃然纸上。
正是因为《红楼梦》这般精彩,所以让我们对人生有更多了体会,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的人生,正是如诗如歌般的岁月,有过开心的笑容,有过伤心地泪水,有过真心的悔责…谁都有过失败,曹雪芹笔下的宁国公也如同所说。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只不过作者是我们自己罢了。人生如戏,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人生像一场旅途,正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说过:“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对啊,虽然有难关,但不怕的人才能挺过去。《红楼梦》中,钟鸣鼎食的宁荣府,最终也一蹶不振。人生几何,何必留恋人世繁华,不如努力拼一生,潇洒走一回。以免来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时光!想必这正是《红楼梦》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读完《红楼梦》这部历史名著,我对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为有了这些让人震撼内心的经典名著,才会让这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想必经典诵读已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们国家这些古典文学,也让人为之赞叹,耳熟能样的四大名著,四书五经…都在人生长河里,如宝石般栩栩生辉,陪伴着我们一路远行,远行在如戏般的道路上。
人生如戏。曾几何时,那些古时的文学大师们,把满腔热血,把人生感触以各种形式呈现在我们跟前,名著让人慢慢感悟,经典让人回望过去…就让我们在如戏般的人生中,尽情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
红楼梦1~20回读后感篇4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有人把莎士比亚比作高山,我认为曹雪芹是一个大海。山再高,终有人可以登上它的顶峰,而大海,要想探究她的深底,却非常之难。“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这首先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它探索到人物灵魂的深处,描写了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不同的典型。这一大群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道瑰丽的艺术画廊。在这一人物群中,不仅有大家闺秀,豪门公子如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红楼梦》中除了众多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还有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一个主题,他没有明说,但通过这成百的众多人物的神志,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的惟妙惟肖,一个庞大的繁荣的贵族大家庭,到后来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下场,我们不难看出封建资本家的腐败无能以及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长久,文中描述了如林黛玉,贾宝玉………这样的“叛逆者”的形象,他们的爱情没有结果,甚至可以说凄惨,但他们代表的是新生命,敢同顽固势力作斗争的新主派代表,我们都江堰市知道林黛玉的眼泪,但也知道她的尖酸刻薄以至使别人都嘲笑她挖苦她,我们也知道贾宝玉“潦倒不通世务,愚须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哪管世人诽谤”纨绔子弟的形象,他们鲜明的人物性格也使黑暗中有了一丝亮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红楼梦1~20回读后感篇5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红楼梦1~20回读后感篇6
你知道一棵要枯死的降珠草能被救活成仙,用一生的泪来报答你吗你知道“太虚幻境”是哪里吗这就是《红楼梦》。
书中描写了一个大家族的悲欢离合,描写了很多精彩的人物。第一个主人公是那个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眉如墨画。虽怒时而似笑,眼瞋视而有情,真不愧是在贾府中的含玉而生的公子——贾宝玉,面容英俊而秀气。在“太虚幻境”里贾宝玉的前身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偶然看见一棵要枯死的降珠草,心生怜悯。就每天用露水浇灌,年复一年,绛珠草幻化为人形。神瑛侍者想下到凡间感受一下红尘之事,后托生于书里描述的贾府之中。降珠仙子听闻,追随神瑛侍者也下凡变成凡人,发誓要用一生的泪水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原来书中描写的“太虚幻境”是所谓神仙住的仙境,枯草可成仙,神仙也会下凡。
另一个主要人物就是降珠仙草,后幻化为降珠仙子,下凡投生为林黛玉。在凡间她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身如蒲柳又较弱有病,经常泪光点点,未语凝噎。
书中描述主要围绕着两个主人公和众多大家族中的少男少女展开,每个人物形象和特点都不同,读着文字就能在脑海里想象人物的每个动作,这也是作者文笔写作的高明之处。
而他们的性格的确奇怪,贾宝玉是又奇又俗的人,性格特征有点叛逆。他多情又痴情,同时在文中也体现出他对周边所有女生的美和智都欣赏和疼爱。林黛玉的性格则细心、敏感、易伤感,绝顶聪慧,优雅文静。她和贾宝玉相互欣赏和依赖,每天有说有笑并日久生情,可最终还是没有能走到一起。真是惜红楼梦断啊!黛玉可以为宝玉用尽一生泪,宝玉前身神瑛侍者可以每天守护着黛玉(绛珠仙草),无论前生今世,他们都曾形影不离。尽管在书中是悲惨的生死离别的结局,但这种纯真的爱恋是不会消失的。
红楼梦1~20回读后感篇7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场红楼梦中事,写尽人间悲与欢……——题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啊,这世间有多少痴情男女,尽管天各一方,缘分却让他们遇见,正是这样,才成就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千古佳话与传说。或是离别,或是相聚,分分合合,何尝不是一种必然细细数来, 却只剩下满纸心酸。
初看红楼梦时,留下的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林黛玉那纤细柔弱,娇嗔素雅的身姿,越看越觉得心酸。金陵世家是一个富裕的大家族,黛玉来到了这里,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巧合!在这里,她认识了贾宝玉,一个她永远深爱着的人。他们互生情愫,本以为可以依偎一生,但他们的故事却随着家族的落败而落下帷幕。故事的结局留下伤感,每当我看到最后,总会不由自主的流下泪,我仿佛看到了黛玉那柔弱的身姿,以及在痛焚情稿时被火光照得发白的脸庞,她是多么可怜啊!最后,“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瑶”的黛玉还是去世了。从此,贾宝玉和林黛玉,一阴一阳,就此别离……
人人都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为什么世间还会有如此之多的悲伤情事一番深深的思考,我朦胧地懂得,这世界上有太多的磨难需要我们来度过,而不只是你情我意那么简单。我们都要经历人生的许多许多,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了险阻,就好似爬山,山势那么高,路途那样险,有些人在山脚就选择放弃,而有些人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往前,势不可挡。如果你坚持走下去,那么你就会有很大的收获。宝玉认命了,屈服了,他选择与宝钗在一起,最终又选择了出家。这就是结局,这个悲伤故事的结局……
抬起头,看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能把人生装点得五彩缤纷的便是那一次又一次美好的错过,还有与错失相依的一抹心酸……
说到辛酸处,悲伤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天下大有痴人在,还有那痴人说梦者。
《红楼梦》有感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或
《红楼梦》这部巨著,曹雪芹用细腻的笔调刻画出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无不跃然纸上,个个栩栩如生。它以宝黛爱情为线索,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它是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大观园是这个封闭王国的缩影。 />
书中的林黛玉给人的感觉是爱妒和娇痴的;而贾宝玉却是近傻与真诚,特别是对人性的尊重,他和丫头们之间并不全是主仆关系,而是大家可以作朋友,有什么好东西可以一起分享,他曾特意为爱喝酸奶的袭人留着酸奶。还有王熙凤的机灵和奸狠,薛宝钗的沉着冷静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人生,这段人生中有酸甜苦辣,有许多事都是无法预料,然而,面对不同的遭遇,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态度。譬如说,林黛玉的人生观应该是比较灰暗的,因为她寄宿外婆家,本来是一位千金**,可她总喜欢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看低自己,猜疑别人,她那爱妒的性格常常对别人说话不留余地。黛玉遇到伤心事,也总喜欢用眼泪去麻醉自己,用多疑的心眼去猜疑别人,喜欢盯着自己的"伤口",而不是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有一次,她去找宝玉,因为丫头正在吵架而没有给她开门而猜疑宝玉是否不把她放在眼里,自此常常独自落泪,悲叹自己。
我觉得黛玉这种性格不是很好,面对不愉快的事情应该先了解清楚,再下结论,而不是凭自己的单面猜想而过分地苛求别人,我想只有这样,不愉快才会消失。
人生短暂,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许许多多的意外出现,譬如:四大家族从兴盛到衰败,黛玉的死,宝玉的出家当和尚等等,都是我们所料想不到的,对这突然而来的变故,我们是持逆来顺受呢,还是乐观,积极的态度呢 林黛玉就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抱怨自己,多愁善感,可她的命运终结又是如何 而宝玉为了黛玉的死而四大皆空,对人生悲观失望,采取出家当和尚的解决方法。也许,在当时,这是唯一乐观地解决办法吧,我们无从考证,但从某一角度上说,宝玉是反对当时封建婚姻的。
人生就像一扁小舟,而茫茫的大海就像世界一样宽大,不着边际。在这大海上,自己驾驶的小舟应该怎样度过大海上的一风一浪,我想只有积极地迎接风浪的冲刷,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使自己的小舟变成大船,经得起更大的风浪。
有一句名言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如果我们心情豁达,乐观,我们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这就是《红楼梦》向我娓娓讲述的人生哲理。
刚开始时,对林妹妹的哭哭啼啼和抽咽感到不可理喻,多少也算个大家闺秀,何必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而伤心流泪呢 真是太小家子气了,与宝钗相比更是没了大家闺秀应有的风度和气质。见到她,总让人觉得压抑和沉闷。难道这就是她所谓的"抑郁美"吗
慢慢的,我被她出色的才华而吃惊。她满腹的才华,吟诗作对无人能及;她的身世和她顽强的性子,更有她的天真,纯洁······
她的身世也令人同情,虽说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体弱多病,出不了门,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本来就虚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虚弱,也许是"独生女",父母对这个"掌上明珠"爱之又爱。家庭的规矩,礼仪比那些大家闺秀们差了些,但这更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显示出她的无所顾忌和她的处处谨慎。
黛玉的文学,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但是面对宝玉的玩世不恭,不知上进,她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护。其实,她是不喜欢礼教束缚的家庭,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赞赏,这应该是宝玉和黛玉爱情的进一步发展,宝玉他们彼此终于觅的一知音。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却显示出对功名的唾弃。在她柔弱的外表里面,却带着对旧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我最佩服她这一点!
虽然黛玉对宝玉的不考功名欣赏,可她却耐心的教香菱吟诗,教给香菱知识。她并不反对知识和文学,只是厌恶功名罢了。她细心,耐心,全心地教香菱吟诗,为的是让姐妹们摆脱命运,谁能够和她相比呢 没有认的!
再说说她的纯洁和不着一丝心机。林妹妹读《西厢记》,这在当时酸的上是一本禁书,特别是对于大家闺秀来说,更是不能读。林妹妹根本没想这么多,她读《西厢记》是带着对张生和崔莺莺执着爱情的崇拜来读的,是欣赏其间的美。宝姐姐批评"林妹妹怎么读这样的书呢 我告诉老太太去。"宝钗在黛玉心中落下了好姐姐的形象。可宝姐姐呢 真的好吗 她处处留下端庄贤惠的美名,可是在偷听别人说话被别人发现时却说"林妹妹刚走过来。"以此来诬陷林妹妹。这到可怜了林妹妹,找不到知己,没人能倾听她的话,也只有和宝玉能谈得来,便经常在他面前耍小性子。
林妹妹好值的同情,只身来到贾府,在这里孤苦伶仃,寄人篱下,什么事都要处处小心,处处观察别人,恐怕别人笑话她,说她不懂规矩。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弱小的神经时刻在捍卫自己,这源于她自身的好强,反抗的性格,她的嘴巴说出来的话像刀子一样,别人说她"好一张厉害的嘴。"她也只好如此做了。她是无足轻重的,既不掌握贾府的财政大权,又不管日常琐事,因此,丫鬟和仆人们都不怎么看重她,又没有人庇护她,面对落花又怎么不处境伤情;思念母亲又怎不落泪葬花呢 别人没有这种感受,根本不能理解她,只说她哭哭啼啼,说她病恹恹的身子,说她小家子气……
以泪来偿还前世的思债,流了二十年,有多少泪也要流干了,有多少债也该还完了。她的命运是坎坷的。曹雪芹"一把辛酸泪"与她的泪流终日有太多的相似。林妹妹在还未享受人间的繁华时,就洒手离开人间,与宝玉的爱情就这样成了泡沬。或许是该去了,债还完了,泪流尽了……
纯洁,天真,不谙世事复杂,内心顽强反抗封建主义的网,热烈大胆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黛玉是水做的,纯洁的水做的,但是能冲击岩石的峭壁,不是一湖死水,而是一直向前流动的水。
叹只叹那旧社会的大网给了林妹妹太多的压抑和沉闷,叹只叹上天捉弄人,有情人却不能在一起,美丽的黛玉却不能得到自己的幸福,但她追求了,尽力了。
在贾府这个大房子倒塌以前死去或许是上天对其薄如纸的命的一种补偿,她用不着看房子倒下来的那一幕,她用不着经历那种痛苦,她也不能再经受痛苦了!上天给她的最大恩赐是留住了她的美丽,尽管带了些凄凉。王熙凤工于心计却被一张破席给卷走了。宝钗也只能独守空房……
林妹妹不是只会哭泣的一无是处的。相反,她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反抗这封建礼教的束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她的的确确是一块纯洁的,无瑕的"通灵宝玉"。
说到了这么许多,决不能不提宝钗。
宝钗虽不是主角,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红楼梦引子]中便可看出,"因此上演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金玉之说,似乎是主线,只是注定"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的宿命。终还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看破的遁入空门",两皆抛。
宝钗何止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还泪之说引出的是风流孽债,想要免此孽债,须将宝,黛二人分开,宝钗就成了此孽债的牺牲品。在神的眼里,她只是一个道具,神为免此一难的利用品,利用的是宝钗一身的幸福。怀了身孕,便离她而去,就像是被丢弃了一般。不仅是被宝玉丢弃,还是被所谓的神丢弃,利用完了的丢弃品。她为此孽债而生,历经人生沧桑疾苦,终不能得一美满结局。面对命运人是多么卑微!况且是这封建的社会终以微不足道的女子!"花容月貌为谁妍。"
我始终觉得宝钗是强者,她从不再人前与人为难,不与人正面起冲突。她的才华绝不在颦儿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说话从不造次,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即使是顽话,也是极为小心,甚至是无懈可击。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凤姐无话不说,说话好似毫不讳忌,泼辣来形容也不足为过,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绝差不了凤姐许多。 宝钗处理世事甚是圆滑,几乎是人见人爱,可难免会有点虚伪感。她对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轻易像他人倾吐心声,她就好似将自己藏起一般,在我看来没有人自愿,将自己埋藏,她也许是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这么做的。在母亲面前,她是贴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妈脸上也有光。也许她是招人喜欢,可同时她将真正的薛宝钗埋葬。在整部书中,表面上她也许是最完美的,可我总觉得她出卖了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那还有什么完美可言 也许是家境关系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这酒囊饭袋,虽有薛蝌,可毕竟不是亲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时,时机成熟后,便可寻回自己,可到时到何处寻回自己 虽然她是强者,我个人认为将自己埋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是一个弱者做的来的,可最后她却不是真正的赢家。
回首"备记凤月繁华之盛"的高潮,到头来"树倒猢狲散"的景况……虽则最后家道重兴,到底教"门庭依旧,面目全非"的荣国府如何再续这一场华美至极的荒唐 不能了,只因那一群主宰灵魂的女人早已香消玉陨。
汝——成就这场悲剧的女人!我为之肝肠寸断恰恰于此啊!
诚然,这白转千回的惊世之作整个一副喜也女人,哀也女人;柔也女人,刚也女人;成也女人,败也女人……豪门世家倒不如是女人撑起的天下!
史老太君,刑王夫人,凤姐,尤氏,众姊妹,众丫头,众媳妇麽麽……荣宁府里头有名有姓的女人只怕不下四五百个。有头面的,管事的,厮混的,只听使唤的……什么样儿的应有尽有。话说这府第只恐是女人堆砌的倒不假。曹雪琴竟能把纸上的女人点化得如此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确实妙哉! 就说那见花落泪,望月生情的林黛玉。人称她恰如"一池流过沁芳闸的活水",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是啊,正是她完美地诠释了何以谓"水做的女人"。伊人风流精致,怯弱不胜,目下无尘……着实惹人既爱又恨。恨她的感怀身世,恨她的怨天尤人……爱她的不世才情,爱她如同黑暗世界里圣洁炽热的昙花那样温柔而热烈地叛逆,抗争,演绎,燃烧。难道她也是一眼"百尺清潭写翠娥"的难老泉 凭借矢志不渝的心志涌出"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碾冰为土玉为盆,半卷湘帘半掩门""月窟仙人缝稿袂,秋闺怨女拭啼痕"这等绝句来……更有"冷月葬诗魂"!何只诗魂 比起颦儿,更容易被赞扬的薛宝钗——品格端方,仪态万千,才思敏捷,艳艳冠群芳……一句"珍重芳姿昼掩门",一句"欲尝白帝凭清洁"……自是十足的淑女风范,与生俱来大家闺秀的矜持和懂事。也有这般评她的"蘅芜君实际是一条釜底游鱼,却把沸水当作浪花,处处迎上去,想获得富祉。"她爱宝玉又没有勇气忤逆环境,即使有了婚姻还是把爱深刻地遗落在悔憾中,回报了一生的孤独。 还有一位来不及孤独,来不及悔恨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好一首《聪明累》囫囵了凤姐这雷厉风行的一辈子。聪明,漂亮,能干,狠毒……又如何
还有很多很多,"袭人""晴雯""妙玉""鸳鸯""湘云""迎春""探春""惜春""平儿"……悉数这一个个娟秀的名儿,一位位画册(司命册)里出落的女人,如何形容 她们生活在同一个囚笼,一样的"有命无运",一样的任人摆布,时代掳掠了她们的自由。敢问浓缩事态万千的荣国府,大观园,可大得过棺材否 无限风光不过锁住了一个时代的女人,锁住了无数受压迫的亡魂……
大观园的女人,荣国府的女人,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修得了怎样的正果 林黛玉的为情而死,薛宝钗的孤寂终生,王熙凤的含恨长辞,贾惜春的青灯黄卷……我所领略过最完美,最彻底的悲剧!仅仅是女人的悲剧吗 还是整个时代,整个历史,整个人类的悲剧!折射的又是谁的思想
阅毕,竟无言以对,没了想法。欲哭无泣,实感空虚,好似被人将灵掏了去。曹雪芹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写出此千古绝唱 "还泪"之说,引出此风流孽帐。不知多少痴男怨女,梦断红楼,泪洒黄泉。曲尽人散,曲中所唱之人,又有谁逃出这宿命的安排 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红楼梦》实是梦一场,噩梦一场。
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圆则亏,水满则溢。"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身边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所以人生给予的感觉就饶有滋味……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苦,那怎会感受到成功到来时的快乐 若纨绔子弟只知玩乐,终老一生,死前才去遗憾,"人生何其短,吾还碌碌无为终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有白活。"
现在才发现,看完《红楼梦》最大的感觉不是空虚,也不是茫然,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静,心的平静。这才深刻体会"心如止水"的感觉。
《红楼梦》第一回在全书中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内容十分丰富,是阅读整部小说的关键。在这里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一回的内容概要。
《石头传》
首先:作者在这一回想象出一个别有意趣的叙述者:石头。这个故事可以命名为《石头传》,是整个故事的缘起。
《石头记》是石头写的故事,《石头传》是写石头的一生的故事。
通过石头的来历,悲痛、烦恼、渴望、努力以及石头前后状态的变化,石头的人间使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使读者对叙述者石头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小说一开始的地点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全书收尾依然回到青埂峰。这地方应该是在高山上,估计海拔不低,站得高看得远!这样荒无人烟,不毛之地,远离人间是非,人生悲喜显得迷幻飘渺。时间表现出无始无终的无限性,空间表现出浩瀚无泿的广大性。在这里,感受不到生命的疼痛。有种无机物的冷静客观,和热闹的人生拉开了距离。既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这里是绝好的审美地点,选择这样的地方开始表现出作者的大视野,大情怀,博大胸。
石头的轨迹是青埂峰——人间——青埂峰。是一个圆,但不是毫无变化的圆,回到青埂峰的石头已写满了故事,激发读者想跟着石头去阅读整部小说的兴趣。
然后通过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谈到了《石头记》传播的问题。作者通过石头和僧道的对话来阐明他的文学理念和美学思想。这段对话可以命名为《石头道人对话录》,是一篇重要的文论著作,是作者曹雪芹的美学宣言。石头阐明自己的想法后,空空道人对这本书的观点大为改观,认真阅读后心甘情愿把全书抄录下来,准备去世上传播。并且被书中故事所感动,尤其是被书中的情所感动,主动自愿把空空道人的名称改为情僧。制造出悬念来,不知是怎样的故事呢,连空空道人都感动了。更勾起读者想走进小说的多彩世界。我们也很期待,这“情”是什么样的情。
《红楼梦》小说命名
第二部分是是小说的命名。通过几个与小说传播相关的人物对小说不同的命名揭示《红楼梦》书名的来历、面貌和变迁,也说明小说主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小说有五个不同的名字,分别是《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正名应是《红楼梦》,因为此书名能概括所有其他的书名。
前面两部分都相当于小说的前传。
第三部分才开始真正进入故事,写人间故事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
甄士隐传
甄士隐的故事可以看作是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写甄士隐写了两大部分,一是他的梦境,另一是他的真实人间遭遇。
梦境部分
这部分就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是故事的正面。甄士隐的梦境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梦到僧道带着石头去投生,听到石头要去经历荣华富贵。
二、听到僧道谈论起宝玉和黛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将在人间上演还泪报恩的人间情爱、婚姻纠葛故事。这故事将一反以往爱情故事,不是只传大概,而是要写详细感情,还要传人物、诗词篇章、家庭闺阁中的饮食、儿女之真情。这样就把爱情故事和一个政权旧贵大家族的日渐衰落的故事结合了起来。显示出小说的两大主线,两条主线是相互交织,互为影响,在这过种中呈现出二玉之传,又旁及一大群相关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三、在梦中听到僧道介绍出警幻仙子——“太虚幻境”的老板,主管天上人间情爱故事的命运操盘手。
四、在梦中随僧道无意中进到“太虚幻境”,看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对联。提示他有、无、真、假互相转化的哲理,可惜甄士隐看不懂。
五、看到一眼“通灵宝玉”,梦见贾宝玉出生,预示甄士隐和贾宝玉的某种联系。
现实人生部分
这部分可以命名为《士无法隐于世》,或《甄士隐出家记》,是故事的反面。主要通过八个方面的内容写甄士隐的现实人生遭遇。
一、梦醒后回到现实,忘记梦境内容,邂逅一僧一道。被告知女儿未来人生命运和自己家族命运,没听劝告。
二、相会贾雨村时会见严(炎)老爷。
三、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
四、元宵丢女儿。
五、三月十五房子被烧,搬离十里街,去田庄生活。
六、田庄抢田夺地,民不安生,甄士隐夫妇无法安身。
七、投奔岳父,被岳父哄骗、冷落。
八、解说《好了歌》出家。
甄士隐刚出场是望族,有家、有孩子、有钱有闲、每天观花修竹、酌酒吟诗,过着神仙一般的优渥生活,是让人羡幕的、尊敬的人物,最后沦落为妻子的负担,依附老丈人看人脸色生活,最后出家。
《好了歌》概括了甄士隐出家的理由,尘世的依恋都没有了,唯一还有妻子,可是甄士隐什么也带给不了妻子,反而是妻子的拖累,所以毅然出家。
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是在更大范围、更深的意义上揭示了全书人物命运,为全书构建了一幅封建末世的图画,奠定了全书悲剧的基调。同时也是通过甄士隐的人生小荣枯带出全书的大结局。
甄士隐的名字是谐音,可以理解为“真事隐”,就是把真的事情隐藏起来,这是一层意思,这一层意思导致了后来阅读《红楼梦》索隐派的产生。另一层是“真士隐”,意思甄士隐生活的这地方太乱了、太不安全了,地已经陷了,真正的“士”无法隐于世间。
这个小故事是为整部小说后文作铺垫,甄士隐小家的家亡人散,预演以荣国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家亡人散各奔腾,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最后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贾雨村青年时期
第四部分写贾雨村,是下层士子的代表。我们要打破人物形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偏见,刚开始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贾雨村。
这部分主要通过五个方面的内容描写贾雨村:
一、 介绍贾雨村的背景:通过和甄士隐相见谈话写和对现实人生感兴趣的特点,第一句话就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为后来贾雨村的钻营奠定性格基础。
二、 偶遇娇杏:通过娇杏之眼写贾雨村的相貌是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是传统的美男子形象。
三、 中秋夜抒怀:通过贾雨村的两诗和一付对联写出他的才华、抱负和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及揭示宝钗、黛玉最后的人生处境。
四、 星夜赶科场:通过和甄士隐的中秋聚谈和甄士隐赠银写出贾雨村的不拘小节、不太懂礼貌及急切渴望成功的缺点,为他后来官场遇挫折埋下伏笔。
五、 当官上任:上任游街,写他的得意。第一回到这里结束。
贾雨村出场时是一个葫芦庙内寄居的穷儒,靠卖字作文为生,衣衫褴褛,经济拮据,靠甄士隐的救助才得以进京赶考。第一回结束时他已是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员,由军牢快手开路,由大轿抬着,非常威风。读书改变了贾雨村的命运。
小结
第一回由《石头传》,《红楼梦小说命名》,《甄士隐传》,《贾雨村青年时期》四个大的方面的内容组成。
在这几个小故事中介绍出打造这个巨型故事的成员班子:警幻仙子;茫茫大士一僧;渺渺真人一道;石头;曹雪芹以及他们的分工。
穿插的手法、复调、对比、辩证法在这一回得到体现。
一个声音说当今是昌明太平朝世,一个声音说地陷东南,真实的东南人间是“士无法隐于世”,退休老干部被逼出家。
一面写寒族上升,一面写望族沦落。甄士隐的出世和贾雨村的得意入官场,刚好是两种相反的人生轨迹,却高度概括了士人的命运写照,正所谓是有人辞官归故乡,有人星夜赶科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代表一代又一代的官宦的缩影!就像雕塑《挣扎的奴隶》,正面在努力地站起来,背面却在疲惫地倒下去。
全书是首尾相接、首尾呼应的叙事结构:写家亡血史和还泪报恩的故事,写家亡人散各奔腾,子孙流散,却是从中秋开始,以中秋结束,中秋是团圆的日子。这种构思形成了巨大的反讽和张力。
第一回交待了全书的缘起、开头、主人公、主线、结局等等,是整个故事的框架,是提纲挈领,高度概括的小说总纲,因此读懂第一回是阅读整部小说的关键。
红楼梦第25回到第28回读后感3篇
红楼梦还表现了作者对烹 调、医药、诗词、小说、绘画、建筑、戏曲等等各种文化艺术的丰富知识和精到见解,让我们一起共读《红楼梦》吧,去品味古典名著的风采神韵。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红楼梦第25回到第28回读后感”,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红楼梦第25回到第28回读后感篇1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读完它我的感触很深。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里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贾宝玉从小过着被捧在掌心里的日子,再加上衔玉而生被他的祖母视为珍宝。每日与女孩子玩乐嬉戏,不顾学业,而且软弱无能,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当然,贾宝玉也很惧怕这个父亲。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争权夺利的人,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和林黛玉两情相悦,真心相爱,却也逃不过封建社会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
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她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她只有贾宝玉这个知己了。林妹妹身体弱,经不起折腾,每天都喝药,都快成了药缸子了。她最后死的太可怜了。不仅芳魂早逝,而且死的时候都是带着遗憾和悔恨。
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机的女孩了。她为人处事都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每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她最终嫁给了贾宝玉,又怎么样,终究得不到他的心,最后还不是独自一人。
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世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红楼梦第25回到第28回读后感篇2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读了之后让人受益匪浅。《红楼梦》是清朝的曹雪芹写的,作者这么用心写
就是为了让我们后人明白历史,从历史之中明白一个道理。《红楼梦》又叫《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主要记述贾,王,史,薛这四大家族的故事,由富贵上的顶尖到灭亡的整个过程。
翻开此书,一个个故事都吸引我的眼球,最吸引我的就是第六回,《刘姥姥进荣府》。作者的伏笔惊人,让人一看眼前一亮,要是我就不会写这么棒的文章。在读这一篇时,我就迫不及待的想看大结局,知道每个人的故事。大结局的故事令我为之震愤,最终的结局是四大家族都灭绝了。
《红楼梦》在曹雪芹的笔下写的绘声绘色,完美无缺。
红楼梦第25回到第28回读后感篇3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红楼梦》第一回在全书中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内容十分丰富,是阅读整部小说的关键。在这里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一回的内容概要。
《石头传》
首先:作者在这一回想象出一个别有意趣的叙述者:石头。这个故事可以命名为《石头传》,是整个故事的缘起。
《石头记》是石头写的故事,《石头传》是写石头的一生的故事。
通过石头的来历,悲痛、烦恼、渴望、努力以及石头前后状态的变化,石头的人间使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使读者对叙述者石头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小说一开始的地点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全书收尾依然回到青埂峰。这地方应该是在高山上,估计海拔不低,站得高看得远!这样荒无人烟,不毛之地,远离人间是非,人生悲喜显得迷幻飘渺。时间表现出无始无终的无限性,空间表现出浩瀚无泿的广大性。在这里,感受不到生命的疼痛。有种无机物的冷静客观,和热闹的人生拉开了距离。既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这里是绝好的审美地点,选择这样的地方开始表现出作者的大视野,大情怀,博大胸。
石头的轨迹是青埂峰——人间——青埂峰。是一个圆,但不是毫无变化的圆,回到青埂峰的石头已写满了故事,激发读者想跟着石头去阅读整部小说的兴趣。
然后通过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谈到了《石头记》传播的问题。作者通过石头和僧道的对话来阐明他的文学理念和美学思想。这段对话可以命名为《石头道人对话录》,是一篇重要的文论著作,是作者曹雪芹的美学宣言。石头阐明自己的想法后,空空道人对这本书的观点大为改观,认真阅读后心甘情愿把全书抄录下来,准备去世上传播。并且被书中故事所感动,尤其是被书中的情所感动,主动自愿把空空道人的名称改为情僧。制造出悬念来,不知是怎样的故事呢,连空空道人都感动了。更勾起读者想走进小说的多彩世界。我们也很期待,这“情”是什么样的情。
《红楼梦》小说命名
第二部分是是小说的命名。通过几个与小说传播相关的人物对小说不同的命名揭示《红楼梦》书名的来历、面貌和变迁,也说明小说主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小说有五个不同的名字,分别是《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正名应是《红楼梦》,因为此书名能概括所有其他的书名。
前面两部分都相当于小说的前传。
第三部分才开始真正进入故事,写人间故事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
甄士隐传
甄士隐的故事可以看作是一篇独立的短篇小说。写甄士隐写了两大部分,一是他的梦境,另一是他的真实人间遭遇。
梦境部分
这部分就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是故事的正面。甄士隐的梦境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梦到僧道带着石头去投生,听到石头要去经历荣华富贵。
二、听到僧道谈论起宝玉和黛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将在人间上演还泪报恩的人间情爱、婚姻纠葛故事。这故事将一反以往爱情故事,不是只传大概,而是要写详细感情,还要传人物、诗词篇章、家庭闺阁中的饮食、儿女之真情。这样就把爱情故事和一个政权旧贵大家族的日渐衰落的故事结合了起来。显示出小说的两大主线,两条主线是相互交织,互为影响,在这过种中呈现出二玉之传,又旁及一大群相关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三、在梦中听到僧道介绍出警幻仙子——“太虚幻境”的老板,主管天上人间情爱故事的命运操盘手。
四、在梦中随僧道无意中进到“太虚幻境”,看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对联。提示他有、无、真、假互相转化的哲理,可惜甄士隐看不懂。
五、看到一眼“通灵宝玉”,梦见贾宝玉出生,预示甄士隐和贾宝玉的某种联系。
现实人生部分
这部分可以命名为《士无法隐于世》,或《甄士隐出家记》,是故事的反面。主要通过八个方面的内容写甄士隐的现实人生遭遇。
一、梦醒后回到现实,忘记梦境内容,邂逅一僧一道。被告知女儿未来人生命运和自己家族命运,没听劝告。
二、相会贾雨村时会见严(炎)老爷。
三、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
四、元宵丢女儿。
五、三月十五房子被烧,搬离十里街,去田庄生活。
六、田庄抢田夺地,民不安生,甄士隐夫妇无法安身。
七、投奔岳父,被岳父哄骗、冷落。
八、解说《好了歌》出家。
甄士隐刚出场是望族,有家、有孩子、有钱有闲、每天观花修竹、酌酒吟诗,过着神仙一般的优渥生活,是让人羡幕的、尊敬的人物,最后沦落为妻子的负担,依附老丈人看人脸色生活,最后出家。
《好了歌》概括了甄士隐出家的理由,尘世的依恋都没有了,唯一还有妻子,可是甄士隐什么也带给不了妻子,反而是妻子的拖累,所以毅然出家。
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是在更大范围、更深的意义上揭示了全书人物命运,为全书构建了一幅封建末世的图画,奠定了全书悲剧的基调。同时也是通过甄士隐的人生小荣枯带出全书的大结局。
甄士隐的名字是谐音,可以理解为“真事隐”,就是把真的事情隐藏起来,这是一层意思,这一层意思导致了后来阅读《红楼梦》索隐派的产生。另一层是“真士隐”,意思甄士隐生活的这地方太乱了、太不安全了,地已经陷了,真正的“士”无法隐于世间。
这个小故事是为整部小说后文作铺垫,甄士隐小家的家亡人散,预演以荣国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家亡人散各奔腾,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最后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贾雨村青年时期
第四部分写贾雨村,是下层士子的代表。我们要打破人物形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偏见,刚开始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贾雨村。
这部分主要通过五个方面的内容描写贾雨村:
一、 介绍贾雨村的背景:通过和甄士隐相见谈话写和对现实人生感兴趣的特点,第一句话就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为后来贾雨村的钻营奠定性格基础。
二、 偶遇娇杏:通过娇杏之眼写贾雨村的相貌是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是传统的美男子形象。
三、 中秋夜抒怀:通过贾雨村的两诗和一付对联写出他的才华、抱负和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及揭示宝钗、黛玉最后的人生处境。
四、 星夜赶科场:通过和甄士隐的中秋聚谈和甄士隐赠银写出贾雨村的不拘小节、不太懂礼貌及急切渴望成功的缺点,为他后来官场遇挫折埋下伏笔。
五、 当官上任:上任游街,写他的得意。第一回到这里结束。
贾雨村出场时是一个葫芦庙内寄居的穷儒,靠卖字作文为生,衣衫褴褛,经济拮据,靠甄士隐的救助才得以进京赶考。第一回结束时他已是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员,由军牢快手开路,由大轿抬着,非常威风。读书改变了贾雨村的命运。
小结
第一回由《石头传》,《红楼梦小说命名》,《甄士隐传》,《贾雨村青年时期》四个大的方面的内容组成。
在这几个小故事中介绍出打造这个巨型故事的成员班子:警幻仙子;茫茫大士一僧;渺渺真人一道;石头;曹雪芹以及他们的分工。
穿插的手法、复调、对比、辩证法在这一回得到体现。
一个声音说当今是昌明太平朝世,一个声音说地陷东南,真实的东南人间是“士无法隐于世”,退休老干部被逼出家。
一面写寒族上升,一面写望族沦落。甄士隐的出世和贾雨村的得意入官场,刚好是两种相反的人生轨迹,却高度概括了士人的命运写照,正所谓是有人辞官归故乡,有人星夜赶科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代表一代又一代的官宦的缩影!就像雕塑《挣扎的奴隶》,正面在努力地站起来,背面却在疲惫地倒下去。
全书是首尾相接、首尾呼应的叙事结构:写家亡血史和还泪报恩的故事,写家亡人散各奔腾,子孙流散,却是从中秋开始,以中秋结束,中秋是团圆的日子。这种构思形成了巨大的反讽和张力。
第一回交待了全书的缘起、开头、主人公、主线、结局等等,是整个故事的框架,是提纲挈领,高度概括的小说总纲,因此读懂第一回是阅读整部小说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