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家苏轼字什么,号什么,是什么之一。我们学过的他的诗有什么

词作家苏轼字什么,号什么,是什么之一。我们学过的他的诗有什么,第1张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文学作品

  散文

  《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留侯论》、《范增论》、《贾谊论》、《石钟山记》、《晁错论》、《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

  《策别课百官》六篇

  《策别安万民》六篇

  《策别厚货财》二篇

  《策别训兵旅》三篇

  《策断》三篇

  《黠鼠赋》等。

  诗词赋

  1《赤壁赋》

  2《后赤壁赋》

  3《东栏梨花》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5《春宵》

  6《海棠》

  7《和子由渑池怀旧》

  8《和子由踏青》

  9《花影》

  10《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三月二十九日》

  14《上元侍宴》

  15《石苍舒醉墨堂》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7《题金山寺》

  18《题西林壁》

  19《望海楼晚景》

  20《雪后北台书壁》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22《有美堂暴雨》

  2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8]

  24 《赠刘景文》

  25《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8]

  26《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8]

  27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8《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29《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30《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31《蝶恋花·密州上元》

  32《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3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4《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5《洞仙歌·冰肌玉骨》

  36《洞仙歌·江南腊尽》

  37《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38《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39《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40《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4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42《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4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44《浣溪沙·寓意》

  45《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46《减字木兰花·春月》

  47《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48《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4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50《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51《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5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5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4《满江红·江汉西来》

  55《满江红·清颍东流》

  56《满庭芳·三十三年》

  57《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58《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59《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60《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61《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62《南乡子·送述古》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64《沁园春·孤馆灯青》

  65《沁园春·情若连环》

  66《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67《阮郎归·初夏》

  68《少年游·去年相送》

  69《哨遍·为米折腰》

  70《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7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对联

  纵使万般寻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

  三登庆元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

  ——挽韩琦。韩琦乡、省、殿试皆为第三名,为相后四次迁官

书法作品

  《中山松醪赋》

  《洞庭春色赋》

  《人来得书帖》

  《答谢民师论文帖》

  《赤壁赋》

  《江上帖》

  《黄州寒食诗帖》

  《李白仙诗帖》

  《次韵秦太虚诗帖》

  《渡海帖》

  《祭黄几道文卷》

  《梅花诗帖》

  《新岁展庆帖》

  《宝月帖》

  《令子帖》

  《东武帖》

  《北游帖》

  《致南圭使君帖》

  《次辩才韵诗》

  《一夜帖》

  《宸奎阁碑》

  《致若虚总管尺牍》

  《怀素自序》

  《近人帖》

  《与范子丰》等。

绘画作品

  《潇湘竹石图》

  《小鸡啄米图》

  《枯木怪石图》

  《偃松图卷》

  《雨竹》

苏轼书法:  《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

《人来得书帖》

《答谢民师论文帖》

《江上帖》

《黄州寒食诗帖》《李白仙诗帖》

《次韵秦太虚诗帖》

《渡海帖》

《祭黄几道文卷》

《梅花诗帖》

《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

《宝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等

主要诗词作品: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石钟山记》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春宵》

  《海棠》

  《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踏青》

  《花影》

  《(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三月二十九日》

  《上元侍宴》

  《石苍舒醉墨堂》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题金山寺》

  《题西林壁》

  《望海楼晚景》

  《雪后北台书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有美堂暴雨》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赠刘景文》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予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洞仙歌(冰肌玉骨)》

  《洞仙歌(江南腊尽)》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浣溪沙(寓意)》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减字木兰花(春月)》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江城子(十年生死)》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满江红(江汉西来)》

  《满江红(清颍东流)》

  《满庭芳(三十三年)》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南乡子(送述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沁园春(孤馆灯青)》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阮郎归(初夏)》

  《少年游(去年相送)》

  《哨遍(为米折腰)》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记承天寺夜游》

  特别记载: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核舟记》

(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 黄州寒食诗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其《题柳子厚诗》云:“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其《答乔舍人启》亦云:“文章以华采为为末而以体用为本。”主张诗要有为,以“体用”为文之根本。在《答王庠书》中又说:“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

其诗《送李公恕赴阙》说自已的诗文是“杂以嘲讽究诗骚”。《宋史》也说他作诗是“以诗托讽,庶几有补于国”,这都说明他是在有意继承风、骚的讽喻传统。[4]

他在《答毛滂书》[5]中也说:“文章如金玉,各有定价,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

诗词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 苏轼,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文化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 晚清画家钱慧安绘《苏东坡夜游承天寺》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

一、 豪放风格

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二、 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

三、 婉约风格

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书法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 元代赵孟頫绘《苏轼小像》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绘画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枯木怪石。 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竹石图》;《潇湘竹石图卷》也是他的作品。

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在诗、文、词、书、画、修心、悟道、自然辟谷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文学作品

古文

《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

《策别课百官》六篇

《策别安万民》六篇

《策别厚货财》二篇

《策别训兵旅》三篇

《策断》三篇

《黠鼠赋》

诗词赋

1《赤壁赋》

2《后赤壁赋》

3《东栏梨花》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5《春宵》

6《海棠》

7《和子由渑池怀旧》

8《和子由踏青》

9《花影》

10《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明末陈洪绶绘《东坡图》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三月二十九日》

14《上元侍宴》

15《石苍舒醉墨堂》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7《题金山寺》

18《题西林壁》

19《望海楼晚景》

20《雪后北台书壁》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22《有美堂暴雨》

2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2]

24 《赠刘景文》

25《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2]

26《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2]

27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8《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29《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30《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31《蝶恋花·密州上元》

32《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3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4《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5《洞仙歌·冰肌玉骨》

36《洞仙歌·江南腊尽》

37《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38《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明代孙克弘绘《东坡小像》39《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40《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4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42《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4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44《浣溪沙·寓意》

45《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46《减字木兰花·春月》

47《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48《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4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50《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51《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5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5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4《满江红·江汉西来》

55《满江红·清颍东流》

56《满庭芳·三十三年》

57《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58《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59《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60《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61《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62《南乡子·送述古》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64《沁园春·孤馆灯青》

65《沁园春·情若连环》

66《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67《阮郎归·初夏》

68《少年游·去年相送》

69《哨遍·为米折腰》

70《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7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对联

纵使万般寻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

三登庆元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

——挽韩琦。韩琦乡、省、殿试皆为第三名,为相后四次迁官

书法作品

《中山松醪赋》

《洞庭春色赋》苏轼书法图册(19张)《人来得书帖》

《答谢民师论文帖》

《赤壁赋》[6]

《江上帖》

《黄州寒食诗帖》

《李白仙诗帖》

《次韵秦太虚诗帖》

《渡海帖》

《祭黄几道文卷》

《梅花诗帖》

《新岁展庆帖》

《宝月帖》

《令子帖》

《东武帖》

《北游帖》

《致南圭使君帖》

《次辩才韵诗》

《一夜帖》

《宸奎阁碑》苏轼书法(17张)《致若虚总管尺牍》

《怀素自序》

《近人帖》

《与范子丰》

绘画作品

《潇湘竹石图》

《小鸡啄米图》

《枯木怪石图》

《偃松图卷》

《雨竹》

(3)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柯亭词论》)

胡仔:“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笤溪渔隐丛话》)

王水照:“从宋诗研究角度来说,我首先关注的就是苏东坡。因为苏轼是宋代最大的诗人,但是钱钟书先生除了在《宋诗选注》里给他写了个小传,《容安馆札记》里没有专门的读苏条目,而在《中文笔记》中却发现了多处评论苏轼的批注。比如他评竟陵派谭元春《东坡诗选》十二卷,谭友夏提出,当时有人认为“东坡诗不如文,文通而诗窒,文空而诗积,文净而诗芜,文千变不穷,而诗固一法足以泥人”,而他认为“诗或以文为委,文或以诗为委,问其原如何耳。东坡之诗,则其文之委也”。钱先生批道:“议论好。乃谓东坡之诗太尽也,自是的评。”之后,又引了许多古人的评论。钱先生这段批语,实际上牵涉到苏轼以文为诗的问题。我们一定对钱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谈苏轼诗歌的比喻印象很深刻,特别是他谈苏轼《百步洪》中的“博喻”,比之如车轮战,让人应接不暇。这是从正面的修辞效果来说的。从反面来说,也就是“尽”,不留余地,这实是散文的写法。在《中文笔记》中,钱先生还对苏诗进行了一些考辨,也多有收获。”

相关轶闻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文忠、苏仙。字号: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又号铁冠道人、海上道人。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眉州眉山。出生时间:公元1037年1月8日。去世时间:公元1101年8月24日。主要作品:《春宵》《念奴娇赤壁怀古》《上元侍宴》《花影》《守岁诗》等。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关于苏轼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苏轼的诗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浣溪沙》、《定风波》、《赠刘景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惠崇春江晚景》、《定风波》、《春宵》、《蝶恋花·春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守岁诗》、《后赤壁赋》、《前赤壁赋》、《花影》、《题西林壁》、《和子由渑池怀旧》、《西江月梅花》。

二、生平

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1056年(嘉_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1061年(嘉_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旧党与新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三、主要成就

文学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推官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苏门四学士和陈师道、李_六人并称苏门六君子。其《题柳子厚诗》云:“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其《答乔舍人启》亦云:““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主张诗要有为,以“体用”为文之根本。在《答王庠书》中又说:“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其诗《送李公恕赴阙》说自已的诗文是“杂以嘲讽究诗骚”。《宋史》也说他作诗是“以诗托讽,庶几有补于国”,这都说明他是在有意继承风、骚的讽喻传统。他在《答毛滂书》中也说:“文章如金玉,各有定价,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诗词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天地奇观。”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书法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_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苏轼晚年用笔沉着,早期书法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其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 《蜀中诗》、《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 《江上帖》、《李白仙诗帖》、 《次韵秦太虚诗帖》、 《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 《宝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绘画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枯木怪石。 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也是他的作品。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在诗、文、词、书、画、修心、悟道、自然辟谷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四、轶闻: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古文诗词有:《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游记》,《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范增论》,《贾谊论》,《留侯论》,《晁错论》,《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等;

绘画作品有:《潇湘竹石图》,《小鸡啄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雨竹》等;

书法作品有:《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江上帖》,《黄州寒食诗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等。

 沈耀峰,中国人民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现任光明日报社编辑、记者。就读研究生期间,为中华书局撰稿两年余,参与写作《古诗文同步精讲》,为《书品》撰写稿件十数篇。

陆爱英,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从教四年后转职报社。无论工作如此转化,对古典诗词的喜爱一如既往。 序言

苏轼其人其词

华清引(平时十月幸兰汤)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行香子(一叶舟轻)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

瑞鹧鸪(碧山影里小红旗)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行香子(携手江村)

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

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

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少年游(去年相送)

醉落魄(轻云微月)

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盾)

菩萨蛮(秋风湖上潇潇雨)

清平乐(清淮浊汴)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鹊桥仙(缑山仙子)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醉落魄(苍颜华发)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醉落魄(分携如昨)

沁园春(孤馆灯青)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永遇乐(长忆别时)

雨中花慢(今岁花时深院)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一丛花(今年春浅腊侵年)

望江南(春未老)

满江红(东武南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画堂春(柳花飞处麦摇波)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江城子(相从不觉又初寒)

河满子(见说岷蛾凄怆)

阳关曲(济南春好雪初晴)

洞仙歌(江南腊尽)

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浣溪沙(一别姑苏已四年)

临江仙(自古相从休务日)

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亸)

阳关曲(受降城下紫髯郎)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

苏轼 祭黄几道文卷

苏轼 人来得书帖

苏轼 醉翁亭记

苏轼 江上帖

苏轼 前赤壁赋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 北游帖

苏轼 李白仙诗帖

军妓欲从良 苏轼放九尾野孤留貌美

苏轼 渡海帖

苏轼 一夜帖

苏轼 令子帖

苏轼 次辩才韵诗帖

苏轼 获见帖

苏轼 春中帖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词1

苏轼生平

苏轼词2

苏轼词3

苏轼词4

苏轼词5

苏轼的诗词

名人名言 苏轼

苏 轼(1037-1101)

苏轼 洞庭中山二赋

苏轼的感人大度:宦海风波恶 文心两相

水龙吟

美术家 苏轼

苏轼:明 月 几 时 有

苏轼百日救赎

《江城子》————苏轼

两宋党争与苏轼诗歌接受初探

苏轼诗词鉴赏[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

康震博士:大文豪苏轼对海南文化的影

浣溪沙

苏轼的乐天生活观

醉翁操·琅然

望江南(超然台作)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洞仙歌·冰肌玉骨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洞仙歌·江南腊尽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苏轼识人——细节决定成败

苏轼:“不合时宜”的大宋第一才子

车陂五千苏姓人家皆苏轼后裔

苏轼章敦交恶始末:曾经的挚友 后半

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

苏轼与文人画

苏轼出川——一个四川人和他改写的中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妙语拒友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教战守策

惠崇春江晚景

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汲江煎茶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水调歌头

念奴娇·赤壁怀古

西江月(并序)

临江仙·夜归临皋

定风波

贺新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走近苏轼——读《苏轼传:智者在苦难

苏轼与乌台诗案

苏轼的爱情故事

江城子

苏轼诗词欣赏

苏轼词作鉴赏

恨君不上东封顶 夜看金轮出九幽----苏

苏轼官路坎坷 扶丧返乡也被诬告为运送

鸿飞哪复计东西——苏轼与《黄州寒食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诗案1

蝶恋花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春江晚景》(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菩萨蛮

虞美人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行香子

苏轼的散文

苏轼——《浣溪沙》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

苏轼诗案2

苏轼的消极影响

苏轼漫谈

试说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理解

苏轼词中的现实主义

苏轼篇——《水调歌头》

苏轼的《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眉山学士百代豪

永遇乐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行质夫杨花

苏轼——《蝶恋花》

苏轼——《卜算子》

苏轼——《永遇乐》

苏轼——《洞仙歌》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临江仙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之一

苏轼——《阮郎归》

苏轼——《哨遍》

苏轼——《行香子》

苏轼——《永遇东》

苏轼——《洞仙歌》

苏轼——《青玉案》

行香子1

苏轼——《江城子》

贺新郎

品诗:读苏轼的诗词

苏轼酒诗的文化影响

苏轼之诗文鉴赏也无风雨也无晴

满江红·怀子由作

念奴娇①·赤壁怀古

浣溪沙

苏轼——《定风坡》

昭君怨

水龙吟

苏轼——《临江仙》

蝶恋花

望江南

西江月

浣溪沙

定风波

水调歌头

苏轼——《贺新郎》

苏轼——《卜算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满江红

江 城 子

洞仙歌

阮郎归

行香子·过七里滩

西江月·重九

苏轼智捉叛逃卒

鹧鸪天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2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水调歌头》

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书法(19张)

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江城子》

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八声甘州》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1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15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

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

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

19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20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2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23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 。 《念奴娇·赤壁怀古》

2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2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夜》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4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陌上花》

5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吉祥寺赏牡丹》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游金山寺》

7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晓景》

9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0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澄迈驿通潮阁》

12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庐山烟雨》

13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有美堂暴雨》

1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1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晁错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837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