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和偶而的词性

偶然和偶而的词性,第1张

从类别意义上看没有明显的差异。如“偶然”和“偶尔”,“打仗”

和“战争”,从类别意义上就很难看出它们的词性,这时必须依据它们的语法特征

来确定它们所属的词类。“偶然”能作定语、谓语和状语,如“偶然的发现”“这

件事情很偶然”“偶然听到”,可确定为形容词。“偶尔”只可作状语,如“偶尔

听到”,是副词。“打仗”能受副词修饰,不能受数量词组修饰,如可以说“不打

仗”,不可以说“一场打仗”,可确定为动词。“战争”能受数量词组修饰,不能

受副词修饰,如可以说“一场战争”,不可以说“不战争”,是名词。因此,我们

把词的类别意义作为参考,把词的语法特征作为区分词类的主要标准。

1偶然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 是可以这样出现又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例如: 在公园里偶然遇见一个老同学。 [相关词] 偶然性:指事物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 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情况。 偶然性和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没有直接关系, 但它的后面常常隐藏着必然性。 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偶然现象来揭露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即必然性(与“必然性”相对)。

邂逅指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出自《诗经·国风》,也可以表示欢快的神态。

探源:《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含义:主要指偶然的、不期而遇的,与遇见不同,遇见能是认识的,能是不认识的,而邂逅只能是陌生的。

“邂逅”有二层意义,其探源如下:

1、不期而遇。王安石《诸葛武侯》诗:“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也指不期而会的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2、犹一旦、偶然。《后汉书·杜根传》:“邂逅发露,祸及知亲。”,《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裵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8508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8
下一篇2023-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