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吉林市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与起地理位置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吉林市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与起地理位置和气候有什么关系?,第1张

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因此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是很普遍的,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过冷却水滴就可形成。

过冷水滴(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当水滴小到一碰上物体马上冻结时便会结成雾凇层或雾凇沉积物。雾凇层由小冰粒构成,在它们之间有气孔,这样便造成典型的白色外表和粒状结构。由于各个过冷水滴的迅速冻结,相邻冰粒之间的内聚力较差,易于从附着物上脱落。被过冷却云环绕的山顶上最容易形成雾凇,它也是飞机上常见的冰冻形式,在寒冷的天气里泉水、河流、湖泊或池塘附近的蒸雾也可形成雾凇。雾凇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是它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的雾凇有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造成损失。

  雨凇: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叫做雨凇。

 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雨凇的形成与雾凇相近:雨凇是过冷却雨滴或毛毛雨,滴在0℃以下的物体上,撞冻而成的;雾凇是空气中的过冷水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而成。两者的成分都是水,形成雨凇的水是空气中降落的雨滴,形成雾凇的水是空气中的水汽。

观赏雾凇的最佳地点

 观赏雾凇的最佳地点,雾凇非常不稳固,太阳出来后一般不出3小时就会全部掉光或化掉。因此要抓住这3个小时的黄金时间观赏或者拍照,观赏时也要注意保暖。观赏雾凇的最佳地点。

观赏雾凇的最佳地点1

 每到冬天寒流来袭,很多人都盼望着与雪花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却忽略了比雪景更美的冬日奇观——雾凇。

 雾凇俗称冰花、树挂,非冰非雪,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已经进入雾凇最佳观赏期,下面跟着小安来一饱眼福吧~

 (来源于中国天气)

  1、库尔滨雾凇——观赏时间:11月下旬-次年3月

 库尔滨雾凇形成的周期长,可达4个月之久,雾凇每天的停留时间多达10小时。库尔滨水电站下游沿岸长达15公里的雾凇林,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

 河谷两岸每天清晨都挂满雾凇,东岸峭壁如刀削般巍然屹立,河中怪石嶙峋,西岸火山岩高低错落,撒满银雪,似孩童手中的棉花糖,让人不忍触摸。

  2、雾凇岛雾凇——观赏时间:12月下旬-次年2月底

 雾凇岛是松花江上的一座小岛,松花江两岸树茂枝繁,冬日里不冻的江水腾起来的水雾,遇到寒冷的空气在树上凝结为霜花形成了“雾淞”。

 雾凇岛因雾凇多且美丽而得名。这里树形奇特,沿江的垂柳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江风吹拂银丝闪烁,天地白茫茫一片,景色既野又美。

  3、阿尔山雾凇——观赏时间:12月-次年2月

 内蒙古兴安盟的阿尔山有着长达50多公里的雾凇带,素有“大兴安岭百里雾凇长廊”的美称,长达7个月的冰雪期为雾凇景观提供了天然的保护。

 观看雾凇最好的地方是白狼杠,就是阿尔山到白狼镇之间的山上,公路的两侧到处是雾凇,树上的雾凇好像枝条上开满了白色的花,好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

  4、松花江畔雾凇——观赏时间:12月下旬-次年2月底

 每当雾凇来临,松花江畔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仿佛进入人间仙境,美轮美奂。

 那琼枝玉叶的婀娜杨柳、银菊怒放的青松翠柏,千姿百态,独具风韵,让人目不暇接。

  5、长白山雾凇——观赏时间:11月-次年2月

 长白山魔界风景区的雾凇因雾气较大,氤氲缭绕,如仙境一般,比普通的雾凇观赏地更添了几分神秘感。

 清晨,水面或直立或横卧的枯树在浓浓的雾霭中若隐若现,呈现出种种令人惊异的魔幻般的景致,摄影人也称这里为“魔界”。

  6、天鹅泉雾凇——观赏时间:12月-次年1月

 天鹅泉边皑皑雪山绵延起伏,皑皑雪山随风摇曳的纤细柔美芦苇,如梦如幻银装素裹的雾凇,如一袭白衣女子的天鹅宛立水中央,让天鹅泉多了几分空灵朦胧梦幻。

 看着一对对天鹅远道而来静静的在这里越冬,或娴静优雅的漂浮在湖面,或引颈高歌或展翅掠过湖面,演绎着一副副宁静的冬日天鹅图。

  7、峨眉山雾凇——观赏时间:11月上中旬-次年4月初

 峨眉山的雾凇观赏期最长,每年平均雾淞日数达140多天。这里常年多雾,一年中有300余天都在雾中,加之冬季山顶的气温低至零下15度,所以就形成了雾凇美景。

 冬日里的峨眉山,满山雾淞,雨淞就像一幅山水画。千姿百态的雾凇把整座峨眉山装饰得晶莹剔透,恍若梦里的秘境,让人沉迷在这童话般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8、黄山雾凇——观赏时间:12月-次年2月中旬

 “黄山四季皆美景,唯有冬天景更佳。”晶莹剔透的雾凇,绿叶银毫,雾凇冰挂,在尚未脱落的青松针毫之上平铺一层银白粉晶,松团簇拥环抱,宛如童话,让人如痴如醉。

 洁白的云海、青翠的苍松、晶莹的雾凇、缤纷的雪花,与连绵起伏的山峦融为一体,宛若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卷。

  9、衡山雾凇——观赏时间:12月-次年2月

 作为中华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每到12月份,也是欣赏雾凇美景的绝佳地之一。

 大自然用雾作原料,用风作笔,把天地万物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山上树梢上挂满了冰晶,就像棉花糖一样,洁白无瑕。

  10、天门山雾凇——观赏时间:11月下旬-次年3月上旬

 天门山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每年从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是天门山观赏雾凇的最佳时节,在天门山观雾凇的绝佳地要属山顶的环山悬崖栈道,让人十分震撼!

 行走在峭壁之间,被冰雪包裹的“琼枝玉叶”,一树树的从头顶掠过,或是一枝枝的延伸到手边,沟壑峰峦银装素裹,玉树琼枝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想要观赏雾凇的小伙伴,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雾凇观赏环境十分寒冷,建议穿上羽绒服,帽子、手套、围巾,同时带上暖宝宝、保温杯等保暖神器;

 2、早晨是拍摄雾凇的绝佳时机,雾凇一般出现在日出后的2个小时左右;

 3、雪地太阳光反射率高,赏景最好戴上墨镜。

观赏雾凇的最佳地点2

 拍摄雾凇要掌握好拍摄角度,由于雾凇的形 成需要同方向持续的风,因此雾凇往往表现为单侧结晶,而另一侧很少或几乎没有。所以最好的角度应该是侧向拍摄,能够把深色树枝和洁白雾凇的对比表现出来。要掌握好拍摄时机,雾凇场景以日出前后为佳。

 一是因为此时的色彩丰富,能够表现出冷暖色调的对比,增加照片的视觉效果; 二是雾凇非常不稳固,太阳出来后一般不出3小时就 会全部掉光或化掉。因此要抓住这3个小时的黄金时间,利用色温的变化拍摄出不同效果的。日出时适宜拍摄泛红的雾凇,日出后半小时内适宜拍摄色的雾凇,1- 2小时左右适宜拍摄洁白的雾凇。

 另外,要掌握好光线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顺光拍摄雾凇颜色纯白无瑕,尤其是背景为蓝天时,顺光拍摄可以拍出雾凇的细节以及同天空的对比;逆光拍摄会使得雾凇晶莹剔透,适宜作为前景来参照拍摄其他物体;侧光拍摄则兼具顺光和逆光的优点,质感和细节突出,是比较常见的拍摄方式。

 雾凇的形态大部分取决于树枝干原本的面貌,所以很多时候广角17mm到5mm镜头 会派上用场。反而长焦距的70mm到200mm镜头的使用机会较少,雾凇出现时的环境大部分是雾气蒙蒙,超过10米的距离就模糊一片。所以24mm到70mm的中 焦距变焦镜头是绝佳的选择。

 对于机身的要求是:尽量选择全机械结构的相机,因为电子相机在低温下往往不能正常工作。不过,低温下胶片会变得很脆,过卷时一定要匀速用力,以免将胶片拉断。电池驱动的相机最好多备一些电池,气温过低时电量下降迅速。

 为了丰富拍摄的效果,不妨带几块滤镜。拍黑白片可准备**滤镜与红色滤镜,并且需要准备一副稳固的三脚架,东北的严寒会严重影响手持拍摄的成功率。在室外拍摄时,拍摄前后最好将相机放进棉衣里保暖,拍照时再取出来,否则将耗电较多。

 从室外进入室内时, 应盖上镜头盖,将相机用塑料袋装好,或者放入摄影包内将拉链拉严,放在屋里等慢慢暖和后再打开,以防镜头因为突然由冷变热而“出汗”。

观赏雾凇的最佳地点3

 雾凇的最佳观赏时间为8:30——10:30。

 冬季雾凇的最佳观赏季节是12月到次年2月,太阳完全出来后雾凇就会凋落

  什么天气看雾凇最好?

 个人认为最好的天气就是雪后天晴了。蓝天白雪,空气通透,远景近景都能看的一清二楚,拍照光线也好。

 当然,不同的天气,也有不同的心境和感受,大家去过,看过,才是最重要的。

  看雾凇需要准备什么?

 第一重要的就是冰爪了,结冰的路面,没有冰爪寸步难行。相信大家在逸行户外群里看过我分享的没有冰爪而摔跤视频。

 需要穿防水的登山鞋。运动鞋抓地力没有登山鞋好,雪沾在鞋子表面,融化后,久而久之,水就透过鞋子表面了。寒冷的冬季,这绝对不好受。

 还需要准备登山杖(轻松一点、可以保护膝盖)、护膝、保温杯、手套、魔术头巾(各种用途)、冲锋衣(这是最好的选择)。

  拍摄雾凇时,我们要提前蹲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到达拍摄点,架好相机调整角度等待拍摄,当太阳缓缓升起,环境逐渐亮起来,此时是拍摄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候你要赶紧的拍,当太阳完全升起,温度开始升高,雾凇景观也随之快速消散,最佳拍摄时间前后也就1小时左右,因此我们拍摄时要当机立断,拍好拍坏回家再挑,现场你只管按快门。

 拍摄雾凇,一般不采用顺光拍摄,因为顺光拍摄雾凇往往会呈现灰白色,画面效果缺少质感和层次感,显得很平淡普通。为了获得层次感和质感,我们都会采取逆光或者侧逆光来进行拍摄。

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这场集结了全世界热爱冰雪运动健儿的巨大盛事,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下闭幕了。说实话,我仍然在其中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这希望这场奥运会让在继续中,因为它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对于运动的孜孜以求和无限的向往。

那么东奥闭幕式是怎样的盛大场景,是否有明星到场助兴?

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没有明星和专业演员的演出,那是为什么呢?

原来,张艺谋导演这样做,就是为了强调一个结果!明星艺人并不是冬奥会上最引人关注的群体,只有真正参与冬奥会比赛过程的运动员才是最耀眼的明星。在冬奥会的现场,运动员才是观众关注的大明星。看来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进取,才是明星回归观众心里的重要体现。

一、聚焦运动员,闭幕式多元素展现

在此之前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组就曾介绍,闭幕式更多的是聚焦运动员,因为这是他们经过辛苦训练和赛场拼搏后的欢庆聚会。

整个闭幕式从空中闪亮的大雪花火炬开始,好似从开幕式结束的一刻定格至今。孩子们用绚烂喜人的雪花花灯,点亮场地上的“冬”字会徽,在斑斓炫丽的色彩中,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开启拥抱世界的欢聚。

在荧幕中的AR(增强现实)中国结给雪花火炬“穿上”新衣,流光溢彩。原来中国结还能有这么多形态!“中国结的设计汲取了中国的多个元素,有景泰蓝、青花瓷、丝绸、红丝带,还有雪凇和雾凇。”“通过中国结把大家连在一起,更加能够体现这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二、“全员参与”  “双奥”理念

张艺谋导演不愧是这种大型晚会的“神级大师”,其实在开幕式的时候,我就已经感受出张导根深蒂固的导演功力,稳定的态度和张弛有力。开幕式让我充分的感受到了他在近些年中的成长和成熟,对于这种盛大晚会的拿捏可以称得上炉火纯青。

你看这场闭幕式的全员参与,就能够感受到张导对于冬奥会的理解和参透。在此之前张导就已经将闭幕式的总体基调定为没有明星,没有演员,几乎没有专业演员参加,强调人民性。所以,闭幕式演员队伍几乎全部都是来自于大中小学。

闭幕式在以运动员为主体,为运动员,为会议流程服务,在延续开幕式“简约”风格的基础上,再次通过仪式与表演的有机融合,呈现中国式浪漫和“双奥”情怀。

三、科技感十足

在最后熄灭冬奥火种时,会有2008奥运会一个瞬间的物理重现,好像时光倒流一样,给大家带来一种‘穿越’感。”与开幕式一脉相承的是,闭幕式突出科技含量,通过科技的力量,让闭幕式展现“空灵与浪漫”。

下一届的冬奥会会在意大利举行,人类冬奥圣火在延绵不断的传承中会越来越旺,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些盛事真的感到很自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8979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