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邂逅美丽的回忆散文

错误的邂逅美丽的回忆散文,第1张

  木子说:“子风,我爱你,所以很想拥有你,但是我不想你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不想你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和丈夫。更不想你成为一个失信于人的人”,因此我只能放开你的手,让你成为一个真正有担当的男人。子风说:“木子”我爱你,所以我不想你再承受思念的折磨,因此我宁愿做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也不要做一个“负心”的男人。--摘自本故事主人公的心声。

  木子认识子风那年,木子三十岁,和丈夫结婚刚三年,那时候的木子可以说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年华。那天木子的丈夫请一对客户吃饭。那是木子第一次见到子风。子风比木子大七岁,是A城一座知名大学的老师,子风高高瘦瘦的,带着一副眼镜,眼睛总是似笑非笑的,总是给人很亲切很温柔的感觉,他的妻子是医生,他们有一个七岁的男孩,一家人也算是生活的“幸福”。

 第一次见到子风的时候,木子对他没什么印象。一个晚上只有丈夫和他们夫妻聊得火热,木子一个晚上都沉默不语,子风总是用研究的眼神不时的打量着木子。偶尔遇到木子的眼神的时候,他似笑非笑的眼神更重了,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见面,木子就很怕他这种眼神。

 那晚木子听子风说当下中国的形式,说中国的教育缺失,更谈到了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木子静静的听他诉说着,其实木子的丈夫对这些根本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他的生意。而令木子疑惑的,像子风这样的大学老师怎么也走上了“商人”这条路。商人这个词似乎在子风身上和他显得格格不入。而事实子风表面上是大学的老师,私下也是一家安装公司的老板。他和木子的丈夫有生意上的往来,但是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木子怎么也无法把斯文而又儒雅的子风和一位商人联系在一起,那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见到子风。 木子几乎忘记子风这个人的存在。三个月后一个周末下午,子风来到木子的经营部,找木子的丈夫谈合同的细节。那天丈夫没在店铺,木子亲自的接待了子风。

 当子风看到木子拿着《巴黎圣母院》的时候,子风很意外的问木子:“你也喜欢这本书啊"?木子回答他:“为什么我不能喜欢?”子风笑着说:“你一般都对客人这么敌意的吗,还是你的大客户”?木子突然之间发现自己怎么敌意这么重,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那天下午他们谈了很多。

 从中国文学到外国文学,从中国**到外国**,他们发现原来他们两个人之间相似的地方很多,特别是爱好,木子很喜欢外国文学和**,子风也是,木子很喜欢看书,子风也是。而这些木子的丈夫是一窍不通的,木子的丈夫平时除了玩牌和进入酒吧KTV之外,基本没有别的爱好。木子和子风两个人之间突然都觉得“相见恨晚”。

 也许他们之间的爱情从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开始“萌芽”了。从那天开始,子风要了木子的****和QQ号码,也从那天开始他们成了QQ好友。他们经常聊生活,聊文学,聊**,聊人生,他们之间成了无话不谈的“网友”。子风和木子每一天不管怎么忙,都会上网两人聊会,每天聊天成了他们生活两个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哪一天不说上几句,他们双方心里都会觉得缺少什么东西。自从认识了子风后,木子更觉得自己的婚姻就是一个错误,和丈夫之间的那种情感是多么的无奈和痛苦。因为她始终在丈夫身上找不到和子风之间那种默契那种感觉。

 当初木子和丈夫结婚的时候,木子以为自己也是爱他的,木子当年认识丈夫的时候,已经算是大龄的女孩那年二十五岁了,母亲和父亲因为她操尽了心,木子为了给两位老人安心,和丈夫认识没多久就订婚,接着就结婚,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婚事很仓促,双方都没有真正的了解对方,结婚之后才发现两人不管性格上,爱好上,生活习惯上相差甚远。

 木子才发现自己的丈夫根本不是她想找的那种男人,而且也发现对他的那种根本不是爱,而仅仅是好感而已。而子风和他的妻子之间的感情也很淡,他们的父母是战友,两家老人撮合了他们的婚姻。对于他的妻子,子风有的只是责任因为他们之间还有个孩子。

 但是即便是这样木子对待丈夫还是非常的关心,不管生活还是生意上,几乎都是木子为他打点,木子经常告诫自己已经有了家庭,不可能会改变这一切。自从认识了子风后木子几乎都在矛盾中生活。她每天都告诫自己不要见子风,不要在和子风聊天。刚开始大家还凑合着过也算是相安无事,但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夫妻之间话题更少了,丈夫经常晚归,甚至夜不归宿,让本来孤单的木子更孤单了,但是木子从来不去理会丈夫的晚归,木子觉得这样她反而轻松了,和丈夫接触的越少对她而言越是解脱。

 就在那时候木子隐约发现丈夫在外面有了女人,有时候木子在的时候,来电话丈夫都不接,好几次木子甚至发现丈夫利用出差时间和别的女人鬼混,而这些木子看在眼里,从来不去制止和揭穿他,只是木子觉得离他距离越来越远了。他们夫妻之间除了“例行公事”外他们之间的生活就像是在走钢丝,大家甚至到了无话好说的地步。

 特别自从认识了子风后,木子更觉得他们的婚姻是个“错误”,木子对丈夫更冷淡了,他们之间真正成了“同床异梦”,木子找尽借口拒绝自己的丈夫和自己“同床”,因为木子觉得和丈夫之间很多事情真的是在“受罪”,每次和他一起,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个男人,这精神上的折磨更胜“身体”上的。

 因为子风和木子他们还有生意来往,因此偶尔大家也会聚聚,两家人吃饭等等。但是每次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木子都很害怕,很害怕看到子风,因为木子总感觉子风的眼睛都在她身上,那种感觉让木子觉得很别扭,特别当着自己丈夫的面,子风这样看她,让她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什么错事一样,一次次相聚,一次次让木子内疚感加重。

 木子和子风始终只停留在网友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维持了将近两年。两年后,木子发现自己的丈夫不但有女人甚至有了“情人”,那个女人甚至有了丈夫的孩子。当木子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事情已经无法收拾。丈夫的情人闹到了木子的家里,要求木子“让贤”。木子从小生活在南方水乡,是一味很传统的女人。前几年因为和丈夫来到A城做生意,对于丈夫在外面的生活说实话,木子很少过问,木子一直认为男人在商场上有自己的生活,作为女人只能在背后支持,而不是一味的干涉,因此平时木子很少去过问老公在外面有什么朋友,直到那个女人找上门,木子才知道这件事情。

 当木子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木子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马上“离婚”。因为木子一直认为男人在外面逢场作戏,作为女人能理解,但是今天木子的丈夫令另外一个女人怀孕,这是什么样的背叛,木子无法接受这样的背叛。木子和丈夫结婚多年一直没有怀孕,每次叫丈夫去医院查查,丈夫都不愿意去,没想到他结果和别的女人有了孩子,这对木子而言是何等的伤害。

 木子从那天开始就和丈夫分居了,木子一个人在A城自己家中生活,而丈夫和“情人”住到一起。因为丈夫不愿意离婚,丈夫一直希望得到木子的原谅,但是木子始终不能接受这样的丈夫,这样的婚姻。分居的那段时间里,木子经常接到丈夫的“情人”挑衅电话,那个女人经常在电话里辱骂木子,这让本来只身一人在陌生城市的木子心灵更难受了,那段时间木子除了能和子风说说话,再也找不到任何的安慰和寄托。可是木子始终不敢和子风面对面的诉说,每次子风说要见她,她都拒绝了。

 每次木子和子风说自己的痛苦的时候,子风总是默默的听木子说,子风总是和木子说,总有一天他会让木子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是“爱”。直到有一天,木子又接到“丈夫”外面女人的电话,那个女人在电话里骂木子“贱”。老公不要她了她还不离婚,说她老公正躺在她身边。那一天木子哭的很伤心,忍不住给子风打了电话,电话里木子告诉子风,今天的她很想见他,半个小时后木子家的门铃响了,子风真的来到了木子的家,木子没有想到的是,子风真的来看她,木子很感动,因为她觉得在她最彷徨最需要肩膀的时候,子风给了她这些她最需要的东西。

 之后,木子和子风经常见面,他们就像一对认识多年的朋友一样,子风总是默默的陪在木子身边,他们之间的情感很单纯,子风是个君子,他从来不会对木子有要求,只在她身边关心她,爱护她,每当她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总会想尽办法让她笑,每当她寂寞的时候,他都会放下一切事情来陪伴着她,**院,书店,经常留下他们的身影。他们就像哥哥和妹妹,又像“恋人”,他们之间的情感其实很深,也很真挚,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跨越“情人”这一步。

 因为对木子而言,她自己现在还是别人的妻子,不管丈夫做错了什么,他们的婚姻还存在,在法律上他们还是合法夫妻,即使丈夫背叛了她多次,但是木子认为,既然认为他做错了,自己决不能跟着他的错误延续下来,那样的话自己和丈夫有什么区别?都成了婚姻的背叛者。而子风也是,即使子风和自己的妻子在婚姻上有多大问题,子风和她的婚姻也还继续在,何况他们之间还有个孩子。不管是什么角度上看,子风还是他们的丈夫和父亲,木子不想让子风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更重要的是不想子风因为他而在他的学生面前有损形象。因此木子和子风之间虽然相爱,但是一直保持着纯洁的状态。

 每一个周末都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每到周末,木子和子风都会两人一起去买菜,然后木子会给子风做几个南方的小菜,子风喜欢吃木子做的南方菜,就像他喜欢南方女人一样,子风曾经说过:“喜欢木子的温柔,喜欢木子的笑容,喜欢木子向他撒娇,喜欢木子给他做饭的样子”。他们就在这样的状态下爱了将近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期间,木子的丈夫一直不愿意离婚,子风出身于军人家庭,妻子又是父亲战友的女儿,因此家人根本不能接受木子,让子风离婚。

 其实面对这样的状况,木子和子风都很痛苦,木子爱风,子风也爱木子,他们之间的那种爱,别人是无法理解的。木子经常问子风,我们怎么办?子风总是默默的不语,子风对木子说:“他这辈子最爱的是她,和妻子结婚多年来,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冷淡,没有爱的感觉,只有兄妹那种情意,因为大家从小认识,而对木子的这种情感是无人能及的。自从和木子开始后,他们夫妻基本已经是“分居”状态了。他无法心里爱着别的女人,还每天和另外一个女人同床共枕。他欣赏木子,爱木子,心疼木子,但是他不想她在被人排斥的情况下进入到他的家庭。

 而木子也爱子风,她不想子风成为被人指指点点的男人,不想子风因为他失去社会地位和声誉,这些对木子来说太痛苦了,但是木子又无法承受自己爱的男人,每天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木子每次想到这些心都要碎了。每次想到这些她甚至不愿意见子风,木子觉得越见到他她的痛苦日益增加。每次她说想子风的时候,子风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来见她,但是每次见到子风后她又痛苦的叫子风回家去。子风每次都说木子在折磨她到什么时候。

 但是子风走后,木子每次都会哭的很伤心。木子以为有了子风后自己的生活会变得开心点,结果发现有了子风她的生活更加痛苦和无奈,因为她爱着的是别人的丈夫和父亲,而自己还是别人的“妻子”。尽管丈夫已经将近两年没回这个“家”了。每次想到这些木子的心里都像被刀割一样。其实子风一直在努力和妻子家人商讨离婚的事情,妻子说离婚可以,孩子坚决不给子风,子风的父亲更承诺,子风一旦离婚,他们的父子关系也结束,子风不再是他们的儿子。

 当木子知道这些后,木子那一刻才明白什么叫身不由己,什么叫错误的相遇。木子觉得自己和子风都没有错,爱情更没有错,错的是他们相遇的时间,他们为什么不早几年相遇?也许早几年他们都没有各自的无奈,也许他们可以和很多恋人一样,可以长相厮守,得到大家的祝福。

 木子一直以为只要他们两个人有恒心,就一定能在一起,其实她想的太简单了,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没错,但是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一旦子风离婚,她也能胜利离婚了,他们结婚了,能真正的幸福吗?木子在心里一次一次的问自己,他们两个现在是爱的死去活来,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爱情还在保鲜期,一旦真的结婚能幸福吗?其实木子自己也没有信心。

 而这时候的子风一心想离婚和木子重新开始,那段时间子风几乎每天在木子家里,但是木子始终和他保持一定距离,始终没有跨出“那一步”,他们之间始终还是单纯的“爱人”。对于这点木子一直很欣赏子风,子风是真君子,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木子身边默默的守护着她。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的怨言,因为子风觉得爱一个人就要尊重她,替她着想,他了解木子,木子一天不离婚,木子对丈夫都会有内疚感,对婚姻会有愧疚感,因此他只能承受这些痛苦。

 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接受的一次是,那年学校在别的城市有研讨会,那次他们学校只有他一人参加,子风带着木子去的,这也是他们两年间唯一的一次在一起过夜,因为平时子风不管在木子家呆到多晚都必须要回家的。而这一次木子也准备和子风“跨出”这一步的,但是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那天白天木子还是好好的,到了晚上竟然“不方便了”。

 子风失望木子自己也很失望,木子这次是真的打算把自己真正的“交给”子风,认识多年和子风一直徘徊在这种“爱与性”之间。这对子风一个人正常男人来说真的是很残酷的,有人说过真正的“爱情”是“爱与性”的结合,而木子和子风之间只有“爱”没有“性”,也许他们之间这样的爱情也不完整。

 那两天对木子来说很痛苦对子风更是,木子痛苦的是“她觉得自己和子风难道真的没有缘分?难道他们注定只能是没有结果的?这本来是他们相处的最开心的时刻,在这里他们没有家人的困扰,没有外人的压力,对他们而言这里才是他们的真正的开始,但是结果却是这样的。也从那天开始,木子隐约觉得自己和子风可能已经缘尽了。从那里回来后,木子渐渐的对子风有了距离,刚开始的时候子风说要来她家,她总是不冷不热的,到最后找尽借口不想见他,子风那段时间像疯了一样,好几次都来她家门口敲门,很多次木子都在家里,难受的想哭,但是她始终不愿意再给子风再多的机会。

 没过多久,木子的丈夫终于答应签字离婚了,这本来是木子盼望已久的好事,对木子而言,离婚就意味着新生,但是木子也担心自己离婚了,子风要是没有离婚,那她还有什么理由留在A城呢?一旦离婚父母肯定会想尽办法让她回到自己的家,那样的话木子是真正的离开了子风了,这对木子来说真的太难承受了。

 木子一直在回来和子风之间纠结的时候,子风的父亲给木子打来了电话,子风的父亲对木子说:“一旦子风离婚,就意味着子风一无所有,孩子家庭父母事业名誉都毁在她的手上,子风的父亲告诉木子,如果木子真的爱子风应该替子风考虑,他父亲更承诺,如果木子放开子风,他会感谢她一辈子”。木子很尊敬子风的父亲,一位在军队服务了一辈子的“老军人”他的父亲不仅正直,而且很有威严。

 面对着子风父亲的时候,到那一刻木子才真正的明白,自己和子风之间的爱情,是多么的脆弱和无奈。他们的`爱情要多少的代价才能有结果,这一刻木子才发现自己早该放手,作为父母子风的父母是对的,任何父母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作为儿子和丈夫和父亲,子风更有责任维护一个家庭的和睦,木子决定离开A城和丈夫离婚。

 就在零八年那一年,木子离开了A城。木子走的前一晚,木子约了子风,那晚他们一起吃饭,木子告诉子风说:“子风,我爱你,所以很想拥有你,但是我不想你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不想你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和丈夫。更不想你成为一个失信于人的人”,因此我只能放开你的手,让你成为一个真正有担当的男人。就在那晚子风说了让木子一辈子都不能忘怀的话:“木子”我爱你,所以我不想你再承受思念的折磨,因此我宁愿做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男人,也不要做一个对你“负心”的男人”如果能让我再次选择,我宁愿自己什么也没有也要和你在一起。

 木子说:“有你这番话就足够了”,分手的时候子风问木子:“还会回来吗”?木子说:“这里有她太多的往事和牵挂,她一定会回来的,子风更向木子承诺只要她回来,他一定会给她想要的一切,一定会在大家的祝福下和木子重新结合。那天晚上回到家木子哭的很伤心,因为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也许以后再也不可能见面了,木子已经决定不会再回到这个城市了,即使这里有她的爱和最美好的回忆。

 第二天当木子踏上回家的飞机的时候收到了子风发给她的信息“木子,我爱你,但是我恨自己的无奈,让你一次一次受伤。如果生命再来一次,我一定会紧抓住你的手,绝不会放开,一直到我们老的时候”,即使你离我多远,我也会记得你,也能感受到你在我身边。当木子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木子失声痛哭了。

 自木子回到家乡后,她切断了和子风一切联系,木子每天告诉自己一定要忘记这个叫“子风”的男人,一定要他彻底从心里消失,但是遗憾的是,几年后,木子发现自己一直未曾忘记过他,甚至在她最开心和最痛苦的时候,她始终会第一个想起他,想起他说的每一句话,最让她觉得可怕的是,当她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更孤单更想子风,想起和他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她想过很多理由让自己忘记子风,想尽办法让自己重新开始,可惜一个人的心始终只有一颗,她再怎么努力,子风依然占据着她的整颗心。特别夜深人静的时候,木子都不知不觉的想起子风,每当这个时候木子的心里很痛很痛,这种痛苦木子只能一个人静静的承受,木子不知道自己那天会真正的忘记子风,接受新的情感。木子经常对自己说:“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在最美的年华里遇到子风,一定要和子风好好的爱一次”。

 木子也经常告诫自己不要去忆,不愿去忆,不能去忆。忧伤有多伤,只有自己知道,惆怅有多愁,只有自己了解。但是人生为何总是有那么多有情却无法相守的遗憾,那么多的别离无法再的心痛和无奈。天若有情天亦老,情深缘浅不得已。每当木子一个人的时候,木子都会问自己:“爱情是什么?难道美丽的爱情都是那些擦肩而过没有结局的“爱情”吗?一次错误的相遇,换来了终生的美丽回忆,也许这已经足够了”。

 笔者后记:木子和子风的爱情,也许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婚外情”,很多人觉得他们是错误的,但是我认为:“爱情本身是没有错的,人也没有错,错的只是时间,人生最遗憾的爱情也不过如此,只能相爱,不能相守”。每一个人都会有情不自禁的时候,但是又不能不有所顾忌,因为还有家庭的责任。一边是爱人,一边是知己,这个天平很难摆平。他们是真心相爱的,但是他们之间的爱情也很纯洁,没有任何杂念,他们甚至都在为对方牺牲,试问这样的爱情人世间有几许?

 他们之间的相遇也许是错误的,但是对于他们而言留下的回忆都是美好的。木子之所以切断与子风的联系是因为木子觉得,“爱情就是流水,过去了就再也不可能流回来,我们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段水流”。因此她选择了放弃子风,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也许木子这辈子不会再爱上任何人了,对她而言爱过一次就已经足够了,和子风这样的爱情一次就足以遗憾终生。

 我们从文中其实可以看出来,木子对爱情的理解,由始至终木子都没有要求子风离婚,木子她本身就没有“爱情即是婚姻,婚姻即是爱情的”概念,对木子而言“两个人爱真心相爱胜过一切,爱情讲究的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木子从来也没有想过爱一个就要“紧紧的抓住对方 ”她一直认为“爱就是牺牲,真正的爱一个人就要为对方考虑,为对方牺牲,因此她选择了宁愿自己痛苦,也不让他对方背负着“不忠不孝”这些罪名,这才是人世间最真实最纯洁的“爱”。

  光阴荏苒,仿佛一眨眼功夫,我在厚街就呆了整整12年了。回望曾经为之追求、奋斗了12年的文学梦,回眸在厚街这些苦中作乐、流光溢彩的岁月,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英年早逝的大作家王小波,写过一本叫《我的精神家园》的文集,那是文字很优美、思想很有见地的一本书,许多人都十分喜爱,包括我在内。2002年一个春雨绵绵的清晨,我在东莞火车站旁的一家面馆里,就因为捧读《我的精神家园》着了迷,于是错过了去深圳龙华的班车。更为不幸的是,我改乘的另一辆广州—至深圳的客车,在东莞厚街抛了锚。

 就这样阴差阳错的,我与厚街开始了一场美丽的邂逅……

 可以这样说,王小波“害”得我没去成深圳,迷失在厚街。而厚街,被迫在仓促之中接纳了“南漂”的我。

 背着沉重的行囊,我孤零零地在行人稀少的莞太路旁茫然四顾,一筹莫展。我十分悲观地认定:落泊的我,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方”,结局一定糟糕透了。

 然而,我却大错特错了。若干年之后,我一次次为“我与厚街的这场美丽邂逅”而感动,而怀念,而感恩。我与厚街的相逢,一如张爱玲描写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了我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天,一位自称是“湖南老乡”的“摩的”司机,为了招揽一趟才几块钱的生意,与我攀谈起来。听说了我的大概遭遇后,他以大哥的身份“忠告”我:这里好厂多的是,你不如先留在厚街。

 他自称是常德安乡人,来东莞3年了,他还向我郑重承诺:“我不仅可以帮你搞定工作,还可以解决你的吃住问题——住我的出租屋,5块钱1天,吃饭3块钱1餐。”

 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基于所带的路费实在不多,我最终还是相信了他,把行李寄放到了他的出租屋。

 这天下午,他把我带到一座以宝蓝色为主色的厂房旁,告诉我“这里大量招工”,让我去试试,他在外面等我。不想我居然应聘上了。这里的针车车间急需领发料员,将拥有高中毕业证的三名男生全部招了进去。

 当我走出厂大门,“湖南老乡”已足足在外等了我两个钟,我心头不禁一热,眼眶一下子湿润了……

 这就是我在厚街第一天的不平凡经历。我在珠三角举目无亲、无处投奔,之所以选择去深圳龙华,也只是听老乡说“那里工厂特别多,好岗位遍地是”。终于有了落脚之地,我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听很多在南方打工的老乡说,东莞工厂的男女用工比例一般是2:8,很多工厂根本不招男工,即便你是大学生、技术工,统统两个字:不招。巡警、治安队每天在四处盘查“三无”人员(无暂居证、身份证、工作证,统称“三无”),令人谈“证”色变,男青年在工业区找工作,一不小心就会被治安队当“三无”人员遣送到收容所。

 夜已深,人已静。在“湖南老乡”的出租屋里,我继续津津有味地品读《我的精神家园》,几乎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2002年4月8日,在南国东莞一个名叫“赤岭”的村庄,王小波以他独特的幽默与思想高度,激起了我对作家梦的狂热追求,让我也猛然记起:我与文学其实有过一段不解之缘……

 对于文学的兴趣,始于12岁时偶翻家中的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就这样爱上了文学。从初中到大学,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优异,作文竞赛经常拿第一名。通过笔耕不辍,在高中、大学期间,我有多篇散文、评论、小小说被《湖南日报》《中国体育报》《黄金时代》《芙蓉》等刊物刊登。踌躇满志的我曾是那么傻傻地相信:以后我会成为大作家,出版自己的书。大学毕业后,我曾在省城长沙的星级酒店做过一年的店刊编辑,还有幸得到过湖南省作协主席、“文坛泰斗”唐浩明老先生的启蒙,自以为从此与文学喜结良缘,再也不会分离。

 可扪心自问,对于文学,我从来没有狂热和痴迷地追求过,有时一年半载也写不出两篇小作。待到2002年置身厚街,我已快30岁,十年的光阴已经虚度,我在文学上毫无建树。这时我才恍然惊觉: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啊。在终日为生存而奔波的现实生活中,我与文学的这种缘份其实很浅很浅,浅得几乎寻不着蛛丝马迹。

 怀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我离开了曾经无比热爱的故乡,只身投往南方。从98年春节离开任教一学期的中学算起,我与接踵而来的挫折失败总是纠缠不清:在《湘潭日报》见习记者的岗位上,我只坚持了1个多月;在长沙天心区金帝酒店做文宣,1年后因公司大裁员而失业;与同学在长沙合伙开婚庆公司,1年后因经营不善破产;为了生计我在湘潭做过1年的培训班助教,甚至还在湘江大桥下的步行街摆过半年地摊。作家梦,此时与我仿佛相隔浩瀚天河,遥不可及。

 不想此行也出师不利,深圳龙华(富士康)没去成,我留在了一个完全陌生、充满变数的地方,“沦为”一名生产线工人。我的人生可谓跌到最低谷,作家梦更成了天方夜谭。

 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拥有大学文凭的我,不得不放下仅存的一丝尊严,暂时将自己的大好时光交托给不停运转的流水线,我更隐隐作痛地感受到:我与众多小学没毕业的工人一样,微不足道,无人关爱。

 可在这漫长而艰苦的800多个日夜,我始终相信:在这座外来工云集、工厂林立、经济繁荣的城镇,我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一定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一定要坚持创作,我一定会成功。

 在这里,我听见有人说,厚街,是一座钢铁丛林,人心充满尔虞我诈;我也听见有人说,厚街,是一座造梦之都,许多外来工在这里成就辉煌。而我的作家梦,在这里乘着《绿洲人》厂报之舟,于2002年春天启航。

 一篇《谢谢你,陌生人!》,寄托了我对那位自称“老乡”的“摩的”司机衷心的感谢与真诚的祝福(后来我还去出租屋找过他,没找着;在赤岭再也没有遇到过他)。也告诉刊物主编和千千万万工友:绿洲,我来了!

 站在宿舍楼的天顶,手心攥着刊登了我4篇“大作”的'厂报,遥望着城市满目璀璨的灯火,我暗自发誓: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用真诚而真实的文字,记下南国漂泊每一段值得铭记的故事,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勇担时代重任。我要不断创作,永不言弃,最终将文字发表在像《人民文学》《收获》一样的大刊物上。

 每周一到周六,我的生活是如此有规律,又如此地枯燥难熬。一天的二分之一,我在“三点一线”之间不停奔跑,除了吃饭与午休,剩余时间全部与轰鸣的机器作伴,在生产线上忙上忙下。领料、发料、收集半成品、分码包装、作账、开补单,宛如一具行尸走肉。只有在深夜,我才能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工作——匍匐在集体宿舍的三尺之床上,不知疲倦地爬格子。

 每个快乐的星期天,我便急匆匆赶到邮局,向《佛山文艺》《打工族》《大鹏湾》《江门文艺》等杂志寄稿,然后乘车到厚街新华书店买书、看书。买回的书籍,当天我会读到凌晨一点钟才睡。我的欢笑与快乐,我的眼泪与悲伤,我人生所有路过的风景,都凝聚在鼾声四起中埋头疾书的时光里……

 当时的创作,基本都在深夜,借着路灯和月光进行。用“披星戴月”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职工宿舍共有5组铁床(每组分上、下床),每间宿舍住8—10人,为了便于写作,我选择睡在靠近走廊和窗户的2号床(上铺),每晚23:30宿舍熄灯后,我盘腿而坐,以行李箱为桌,借着走廊灯和皎洁的月光,写写画画,埋头苦干,与此起彼伏、长短大小不一的鼾声长期相伴,孤独地记录下打工岁月的苦乐甘甜、所见所闻。

 尽管一篇篇投稿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我也乐此不疲、无怨无悔。因为透过沉沉的夜色,我看到了冰心老师那张慈祥的脸,她默默地鼓舞我:年轻人,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美丽,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在这段艰苦岁月里,我总是勉励自己:人生就像一口大锅,此时我已处于锅底,无论我从哪里出发,无论我要往何处去,只要我肯付出,只要我坚持不懈,我永远都不会再向下,而是昂首向上。即便上苍有意考验我,让我还要在锅底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又有何妨?我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不断向上,不断跨越,直至辉煌!

 我的勤奋与刻苦终于换得了回报,不仅每月都可以拿到一些稿费,而且加薪资时我总是加得最多的,还被评为工厂的劳动模范。

 任何成功,都需要经历岁月的淘沥。我唯有坚持不懈。试问,谁又能真正抵挡心血之作变成一版版铅字的巨大诱惑呢?漫长而无谓的等待之后,我如愿收获了一份份意外惊喜。作品断断续续、零零散散地发表在一些文艺杂志上。我也重新“定位”了自己:王小波毕竟是一个天才,因此他的语言、他的文字有一种未经琢磨的“美”,有一种盛气凌人的“威”,有一种宝剑出鞘的“锋”……他的语言及文字技巧发挥到了极限,可以让人正着进来,横着出去。我与王小波相比,只能算是冰山一角、沧海一粟,我的真实身份是“珠三角一名普通外来务工者”,终日支撑着瘦弱的身躯“朝八晚十”地忙碌于车间,周而复始,难得歇息。文学之于我,恰如徐志摩“在茫茫人海中寻访之惟一灵魂伴侣”,难遇更难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一直以来,《人民文学》《收获》《诗刊》的主编,是我倍加崇拜的对象,有朝一日成为一位主编,主持筛选、修校、排版、发行才俊们的奇文佳作,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当我委身流水线,终日为一日三餐奔忙时,如果谈及这个梦想,实属奢侈和不着边际。然而,厚街宛如一个出神入化的大魔术师,眼花缭乱之间,就将我“变身”为主编。——2004年9月,因为前任主编辞职前的极力推荐,我从“幕后”转向“台前”,开始了长达10年的《绿洲人》杂志主编生涯。

 刚接手主编的工作,既满怀欣喜与激情,又有些惶恐与隐忧。不管别人是如何看待这份企业内刊,于我而言,面对成千上万职工的殷切期望和高层领导的深深期许,面对这本每月一刊、印数几千册、发行到集团15个事业部的杂志,这是我一生中前所未有的,也是一份神圣的使命。我惟有不负重托,让它更加优秀,更具专业水准,别无选择。

 每逢发刊日,看到许多同事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围坐在绿草如茵的足球场,斜靠在休闲椅上,如痴如醉地品读着杂志,我的心中总不免一阵喜悦、一阵甜蜜,一如他们关心的是我所至爱的亲朋。在我的辛勤耕耘下,《绿洲人》杂志先后获得“潇湘文化杯”全国内刊争霸赛三等奖、“嘉美文化杯”全国内刊争霸赛二等奖,从而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珠三角优秀内部期刊”。

 我的许多文学作品,在许多名家大师的眼中,或许稚嫩而生涩,根本不值一读。但终会遇到一两位惜才、爱才的伯乐。我要深深感谢厚街黎启天老师和《南飞燕》曾小林主编。

 作为“2005年厚街镇第一届读书节”征文大赛评委,他“慧眼识珠”,力荐我的作品为优秀获奖作品,后来还多次联系我,勉励我继续写作,并引见了汪国真、盛可以等著名作家零距离指导我。后来,他还带着我去几家企业教我人物专访,并举办了一届厚街镇文学爱好者的联谊聚会,让我结识了赖超、王锡文等许多“同道中人”。黎启天老师为我搭建起一座对外交流、学习的重要桥梁,让我受益匪浅。

 而前《南飞燕》主编曾小林,刊发了我在《南飞燕》的第一篇作品——《结束》,并安排我参加了“第一届东莞打工作家写作培训班”,让我认识了林汉筠、谢莲秀、叶瑞芬、崔成骏等多位定居东莞的作家。正因为他的莫大支持与鼓励,我才重新拾起荒废已久的笔,也才有了后来一篇篇作品发表在《南飞燕》《东莞文艺》《文化周末》等刊物上。

 2007年,我有幸结识了湖南省作家协会的两位老师:曾凡忠、贺晖。曾凡忠出版了《跑步人生》《儒商是怎样炼成的》等多部书,经常坚持写作到凌晨两三点。贺晖是东莞《文化周末》主编,因工作关系,经常通宵写稿。这让我简直无地自容:仅仅因为工作忙,我竟然荒废写作整整两年!

 2008年,由《人民文学》主办的“第一届观音山山水游记全国征文,我的作品《“风”景醉人》,荣获三等奖,赫然刊登在《人民文学》副刊上,令我颇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小冲动。

 2009年是我的丰收年。连获《东莞文艺》“法在我心中”征文、《东莞文艺》“纪念建国60周年”全国征文、《人民文学》第2届观音山山水游记全国征文等多个征文奖项,并光荣加入东莞市作家协会(二级作家)。《东莞文艺》谢莲秀主编发来祝贺短信:“加入作家协会,是对你过去创作和付出的肯定,是鞭策你今后不断进取的加油站,是你生命中充满挑战与压力的新起点。”

 是的,我的人生决不能停滞不前。每一次收获,都在鞭挞我风雨兼程,去追求“笔落惊风雨,诗诚泣鬼神”的最高境界。

 呆在厚街久了,发现这里远不像众多“打工诗人”描绘的那样:只是一座冷冰冰的钢铁丛林,被林立的钢筋水泥建筑和目光混浊、行色匆匆的人流覆盖,这里缺乏鲜活的绿草和鲜花,听不到虫鸣和蛙叫,没有小河和山岭,没有温情,没有乡音,没有梦想,只有无穷无尽的苦难与乡愁。这里是绿色、生态、活力、和谐、宜居之都,这里也是圆梦之城。这里每天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幸福感。这里是全国著名的“家具之都”“会展之都”“鞋业重镇”,这里是东莞排名前三的经济强镇、全国名列前茅的“中国经济百强镇”。这里充满着发展机遇,每天都有人实现自己的白领梦、作家梦、画家梦、记者梦、创业梦……

 在我的生命中,我要深深地感谢厚街。

 曾经的我,带着不堪回首的往事和刻骨铭心的伤痕,在错误的时间“紧急迫降”在这里。厚街却以无比宽广而温暖的胸怀,默默地容纳了我,圆了我的主编梦、作家梦。这一场充满“错误“的美丽邂逅,将永远珍藏在我记忆深处,我也将永远铭记这段流光溢彩的岁月,与厚街相携相扶,风雨与共!

我打江南走过:打即从、自,意思是:我路过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句也与上句相对,莲花等到季节才会开放,正如柳絮没有东风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看懂了吗??不懂告诉我哦~!不过,我想,这么解释了这首诗,你应该能看懂哦。。。对哇,,哈哈

月光。

编曲:徐良L

词曲:徐良L

演唱:徐良L

阿悄

音源及混音:Clown

徐良:

孤单冰冷的月光

枕边长发的芳香

透过老旧的窗

琴声的远方

是谁弹奏安详

时光逐渐的流淌

很久以后的街上

擦肩而过

一瞬熟悉的模样

却不曾回头望

阿悄:

弹起华丽的乐章

撕下最后的伪装

两个人

依偎在

不同的身旁

回想着

同样的时光

风中折断的翅膀

找不到你的方向

一道伤

两扇窗

不同的晚上

涣散着

同样的月光

徐良:

谁在静静的哼唱

蓝色的琴房

独自写下的歌

为何寂寞在扩张

失去了力量

各自平淡生活

承诺逐渐被遗忘

你我都一样

爱着不该爱的

窗外清幽的月光

凄美的晚上

你又在哪呢

阿悄:

弹起华丽的乐章

撕下最后的伪装

两个人

依偎在

不同的身旁

回想着

同样的时光

风中折断的翅膀

找不到你的方向

一道伤

两扇窗

不同的晚上

涣散着

同样的月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一、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1、 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 拥刘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继承并将它熔铸到了作品中,毛宗冈在修改时又加强了它;

3、 拥刘反曹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二、刘备、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诈、残忍、虚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这是一个复杂的形象,罗贯中即写其短,也写其长,又不影响他的倾向性。

2、 刘备: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时又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虚伪一面。

三、战争描写。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相似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功、结局都是弱者胜。

不同的特点:斗争双方的特点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等,使之写来绝不雷同。

学习内容

一、讲史文学之源流

宋代说话技艺十分发达。说话的演出地点不限于勾栏瓦肆,一般村野寺庙也有演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艺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而尹常卖以说五代史见称,二人都是讲史好手。

说话人无论是否高手,都需要讲稿。当时有专门编写讲稿的“书会”。书会中人既要编写故事,就不能不具备较为深厚的文艺修养和广博的历史知识。说话人的稿本经过不断润色增删,就有可能演变成为篇幅越来越长的小说。

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录说话四家: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其中第四家为“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说三国故事应属于这一类。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汇集了唐宋流传的三国故事,特别是小说者所讲“一朝一代故事”之讲稿材料,是经过无数次增饰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话三国志》虽是元代产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说话人的手稿。

说话材料如何成为话本小说?大概说话人起初靠口耳相传,不靠文本,但口耳相传,容易忘记,故事越增饰,则内容越繁复,越不易记忆,唯有利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免讲说时遗漏。文字记录不断整理,则篇幅越来越大。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会较为简单粗糙,后来的整理增订本可能较为繁富复杂,但删节本却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钞写流传出去,因为由不同的艺人或文人各自润色演绎,同一故事稍后可能出现众多不同的版本。这里举一两个例子说明。现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间(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一般简称《三国志平话》,原作者姓名已佚,学术界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的底本。这个本子现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一百三十八页,每页上下两栏,左右两页合起来,上面为一图,下面为文字。说话人拿着这个本子,看图览字,可以口沫横飞,随机敷衍。这不一定是说话人的初稿,却是一个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较为简单粗糙的特点。另外一个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题为《三国志故事》,上图下文,三卷,不题撰人,也属建安书坊刻本。虽然上、中卷首行题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学术界大多认为并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书商故弄玄虚,实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间之产物。因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后一页或二页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页故事,但页码却连接而无中断,明显是书商偷工减料,为欺骗顾客而做的手脚。删节本通常都是为了减省成本而印制的。

鲁迅称宋之说话人多高手,而不闻有著作;现存讲史平话多为元人作品(1982,127页)。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备《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是其雏形。

总括这一小节内容:中国讲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说书人尤其喜欢讲史。北宋时已有霍三究以说三分著名。但三国故事的零星片段流传甚早,于唐代已有记载。宋人致力增饰铺张,因而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精彩。现存《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人作品,应该是《三国志演义》的胚胎。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

这一节“作者、版本和成书年代”提供的资料,其中涉及争论的问题甚多,建议不要死记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作者

在漫长的专制帝王统治时代,很奇怪的是,中国小说和戏剧一直遭受正统文士的忽略和歧视,以致这类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现。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总是难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遗憾。我们这个课程选讲的几部巨著,其作者无一不有类似的情况。

《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说是罗贯中。有关其籍贯、生平事迹的记载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简略。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主要有四说: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东原(山东东平)人,四是庐陵人。数十年来,以前两种说法为多,但迄无定论。今人刘知渐、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东原说。从现有资料看,以东原说较为可信。

—、太原说

明佚名《录鬼簿续编》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二、杭州说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云:“《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五“委巷丛谈”云:“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经籍考·传记”类云:“《水浒传》罗贯著。贯字本中,杭州人。”

三、东原(东平)说

明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云:“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

王利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1983,240-265页)从元代赵偕(字子永,慈溪人)《 赵宝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门人祭宝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门人中找到罗本和高克柔二人,认为罗本即罗贯中。这涉及《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中唯一的好官是东平太守陈文昭,何以如此?原来慈溪县令陈文昭向邑人赵宝峰执经请业,行弟子礼,宝峰以治民事告之。因此清人编《宋元学案》就将陈文昭也列为宝峰先生门人,于是不难解释《水浒传》唯一好官是陈文昭之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罗贯中分明是罗本,东平是其父母之邦。把这个好官说成是东平太守,王利器认为是“罗贯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关于罗贯中生平的新史料》(谭洛非编,1992,119-130页)也从《 赵宝峰 先生集》和《宋元学案》找寻资料,认为罗贯中原来名本,字彦直,东平人。元亡后投奔居于浙江慈溪的兄长罗拱字彦威,罗拱为宋宗室后裔赵宝峰的门人,所以罗本也师事赵宝峰。贯中恐是别号。

至于罗贯中的生平,有以为是南宋人。有以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为元未明初人这说法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动乱的经历和作家的政治抱负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实质的影响。以下引述周邨、冯其庸、章培恒、周楞伽等人的说法:

—、南宋人(周邨)

周邨《书元人所见罗贯中〈水浒传〉和王实甫〈西厢记〉》(1985,76-82页)一文,认为“罗贯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间人。”其说可约略参考前面“讲史文学之源流”一节我们所引周邨的意见。

二、约生于 1295年前后(冯其庸、章培恒)

冯其庸《论罗贯中的时代》(1991,80-93页),认为既然罗贯中与葛可久并提,葛是元人,罗当然也是元人。从《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推算,罗贯中大约生于元贞元年(1295年)前后,死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后,大约活了八十五岁。

章培恒《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页)坚持以书中今地名来考证一本书的成书年代,并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时间,他认为《三国演义》约成书于1329年前后,其时罗贯中当在三十岁以上。

三、约生于1330年(鲁迅、周楞伽)

鲁迅《史略》(129页)认为是“元明间人”(约1330-1400年)

周楞伽《小说札记》(1981,第四期,76-82页)同意鲁迅的说法,认为罗贯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结合各家意见,大致是这样:罗贯中东平人,原名罗本,字彦直,别号贯中,又号湖海散人。大约为元末明初时人,曾入张士诚幕府,后来隐居浙江慈溪,从事创作,明初去世。著有杂剧三种,今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又著小说六种《三国演义》、《小秦王词话》、《隋唐志话》、《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一般相信,《水浒传》这部小说也包含了罗贯中的心血。

成书年代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主要有四说: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叶。无论如何,因为不能否定罗贯中为《三国演义》的编撰者,则写作年代就无法跳出罗贯中生活的时代,成书年代必须结合罗贯中的生卒岁月来看。

一、宋以前说

周邨主张《三国演义》成书于宋或北宋以前,我们前面已引述他的说法(见本单元,第3页)

二、元代中期说

袁世硕《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1991,94-108页)一文认为该书用三百三十多首诗来品评人物,收束情节,与宋元间的平话很近似。且引用时或言唐贤,或言宋贤,不言“元贤”,实是元人口吻;书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个别几个笔误外,几乎全与元代行政区名称相符。因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为元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的旧地名,因此将作注的时间断在此年,再往后延伸十几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书成于元中期,大约是十四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他并认为罗贯中生卒年约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视为罗贯中原作。

三、明初说

欧阳健《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280-295页)一文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他不同意袁世硕断书中小注年代于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认为地名情况复杂。他认为罗贯中在明初开笔,第十二卷写作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年),全书初稿完成于1371年以后。他还认为根据《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以齿序排名,罗本处于第八位乌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间,生年约在1315年至1318年之间,卒年估计在1385年1388年之间。开笔时罗本贯中约五十馀岁。

四、明中叶说

张国光《〈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辨》(1983,266-279页)一文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三国志平话》为基础写成,而元刊《三国志平话》为新安虞氏至治年间(1321-1323)所刊五种平话之一,篇幅仅有八万字,文笔粗糙简陋,《三国志通俗演义》篇幅为其十倍,手法成熟,从发展过程看,必远远产生于平话之后。张国光因此认为,“此书的撰成,既不会是元代,也难以肯定是明初,其时当在明中叶。为此书写序的庸愚子蒋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计由于蒋大器写序后无钱刻书,过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张国光是抛开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作者来立论的,这样就不必顾虑成书年代是否与罗贯中生卒年配合。如若结合罗贯中生平来看,以第二和第三两种说法较为接近事实。如果第四种说法合理,则明中叶是开始流传的时间。

版本

—、嘉靖本

现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各则题目唯七字。书署名“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学者认为它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罗的原著,但现在怀疑者不少。

二、志传本

现存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刊刻的几个版本,简称“万历诸本”。以刘龙田乔山堂刊本、余氏双峰堂刊本较早。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与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较质朴。不少学者认为“志传本”的祖本较嘉靖本早。

三、李评本

“ 李卓吾 先生批评三国志”,系万历后、天启间无锡人叶画假李卓吾之名伪作评语刊行,故又称“伪李评本”。将嘉靖本回目每两则并为一回成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现存明建阳吴观明刊本等几种。清代毛宗岗据以删削修订为毛评本。

四、毛本(毛评本)

“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清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毛纶、毛宗岗父子假借金圣叹名义评改“伪李评本”,全面修订而成。鲁迅说毛氏父子主要进行三项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余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应该注意的是,李悔吾认为该书比以前的版本更强化封建正统思想,而在艺术加工方面则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这四个版本系统,总归起来,实际只是三种而已:一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二是《三国志传》系统,三是毛评本系统。至与“李评本”因为被毛宗岗修订后已融入毛评本,跟毛评本应属同一系统。目前书坊排印的本子,绝大多数是毛评本系统,不过在校勘时通常会参考嘉靖本的异文做些改动。

三、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

晋陈寿编撰《三国志》,刘宋时裴松之引书四百馀种为之注。我们知道魏晋六朝品评人物风气盛行,品评人物总须根据具体事迹;后来《世说新语》更具载不少魏晋时期各种人物的妙人妙事。品评人物风气流传一段时间,影响所及,许多人对于当时人物的言行十分熟悉。在谈说过程中,一方面兴趣浓厚不减,而口耳相传之间又增添讲者的主观意见和个人色彩,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画遂有越来越精彩的现象。

例如说两晋南北朝记叙、描写、歌咏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文献有三十多种。这是现存文献而言,实际一定不止此数。

唐代论述三国的诗文一百四十多篇,宋代则有约八十篇。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当时出现而遗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诗文外,元杂剧以三国故事入戏的有六十多本。这更值得注意,一是当时三国故事个别片段巳发展得很成熟,才能编为戏本,二是戏比诗文流传更广泛,影响更大,与小说发展变作互为因果。而宋以来流传的说三分,此时成为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更成为三国演义小说的基础。

《三国演义》是长篇小说,但原来的故事却是零星存在的。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终组织成长篇巨著,实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这过程可说是年深月久。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当然《三国演义》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国志》的,也有间接取自《三国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献的史料,更多的则是后世已敷演充实的(俗语“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戏剧作品,已将三国故事贯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综论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可以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以前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记录和传说。陈寿《三国志》录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编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则遗留在文人笔下或民间。

第二个阶段是《三国志》成书后初期,尤其是东晋、南北朝,因为去三国未远,仍有大量文献和民间传说流行,但故事内容大约无可避免开始出现增添或转变的情形。

第三个阶段是唐,宋时代文人的歌咏和说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传说走向理趣,后者则使零星故事组合成较长的单元。

第四个阶段是元剧作品。元代许多剧作家都尝试将三国故事敷写成情节精彩的剧本。就以吕布和貂禅的故事为例,现存的剧本有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虎牢关三战吕布》(残缺),于伯渊有《白间斩吕布》。另外元南戏有《貂蝉女》(残缺)。见微知著,可以估计元剧作家对全部三国故事发扬光大之贡献。

第五个阶段是罗贯中的成书。“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确是的论,尤其是博采各种典籍包括史注、笔记、传说、平话、剧本、诗文等,共冶一炉,成为巨著。这当中实际上汇集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在罗贯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节方面进行修改加工的无名作者,也同样功不可没。罗贯中可以说是后期一个集大成者。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坊间流行的《三国演义》毛评本在书前有一篇《读〈三国志〉法》。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赏《三国演义》的文章,包括内容和文学技巧的剖析。当中不是每一个观点都正确,但却是很有启发性的,不可不读。

主题思想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大致上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从文学角度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八九十年间的演变过程。因为历史大事不便随意纂改,但其中细节却可尽情发挥,作者在编写时可以融入个人的主观成分,成为思想性较明显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毛评本,说“强调正统”是该书主题,应该不会错。而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也与作者所处元未明初的时代背景有些关系。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描写战争: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结构艺术;四、语言特色。

描写战争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鲁迅在《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过去的评论家多受影响,不敢推翻其说,几成定论。其实鲁迅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永无错误,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无优点。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骄傲自用,不顾大局,屡屡如此。例如: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四是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

结构艺术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但是,在处理长达九十七年的历史事件中,由开始至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后面的四十六年,时间长度其实几近一半,却只用了十六回来概括历史演变,其分量安排明显并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为《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前五十年正是蜀汉由无至有,由弱至强,遂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这些光辉事迹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但诸葛亮一死,形势急转直下,蜀汉开始面临溃亡,时日无多,因而篇幅大为缩小。可见作者在结构方面,处理时间这一因素是有轻重之分的。

对魏、蜀、吴三国的描写,蜀、魏之间有战无和,蜀吴之间和多于战,吴魏之间则战多于和。然而重点始终放在蜀、魏这边,对吴国描写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研究三国人物者也有意无意间偏重于蜀、 魏 君臣方面。换句话说,作者在确定主次方面,也是颇用心思的。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1992,246-273页)。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是用浅白的文言写成的,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利于传播。

《三国演义》一书,特别是毛评本,移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多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文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统一和谐。

《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或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六、《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之影响

《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该书是历史小说鼻祖,后世历史小说不少以之为典范,模仿其体制结构;二是该书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戏剧家多从中取材改编为剧本;三是后世诗文作品取以为典故,或作为咏唱题材;四是《三国演义》语言精警,能丰富后世作家之用语。

  我从来都是看HE的也就是喜剧结尾的

  《打死我也不说》作者:月下桑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35056&keyword=%B4%F2%CB%C0%CE%D2%D2%B2%B2%BB%CB%B5

  《风约楚云留》 by 等闲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22459&keyword=%B7%E7%D4%BC%B3%FE%D4%C6

  《海贼(出书版)+番外 》作者:七草(吕希晨)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94624&keyword=%BA%A3%D4%F4

  《罚我爱上你》 by 风过无痕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32637&keyword=%B7%A3%CE%D2%B0%AE%C9%CF%C4%E3

  特别介绍风过无痕大人,她的文基本上都是HE的

  《橘子汽水(出书版) 》作者:林紫绪

  文案:

  让我们忘记错误的邂逅,敞开心胸!

  让我牵着你的手一起走,直到心灵相通;

  橘子汽水般的男孩,可爱的笑容应像香气漾在空气中……

  傅天杰硕一暑假回家时,在好友「巧意」安排下,「无意」地享受了一个可爱的男孩,谁知这竟是一个荒唐的错误,这让他在他优秀的人生里,多了罪恶的阴影。二年后,因缘际会下,男孩成了他的弟弟还要来与他同住,难道真是「天意」?

  那男孩是否已忘记不愉快的过去?怎么他好像经常偷瞄自己?他为什么总不称呼我『哥哥』……他身上橘子汽水般的气味为什么……总回荡在我心底?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96365

  《和煦骄阳》作者:魔碣JJ/capricornjj

  片段:

  夏日午后

  台北的夏天,炎热,酷晒。

  车道上的柏油路面被晒的脬脬浮浮还冒着白烟,乍看之下像是在水泥制的沙漠中鹜地升起一层有绿洲幻影的海市蜃楼般,那么虚浮飘渺且不实在。

  车道上来往的车辆争先恐后的往前冲着,各个像是要逃离这样的曝晒,也可说是各个迫不及待的要逃往属于自己的阴暗角落,以便可以安逸的躲起来。。

  而我。。也想躲,可是却还没找到那块可以让自己庇荫的角落,好独自享有足够的安全感。。。

  这样吧,干脆不去逃离这样的阳光洗礼,就任凭它随意扫射在我的全身,也许还可以让这种灼热刺痛的感觉渐渐蔓延渗透,也许,久而久之。。我的心就会触及那种温暖,而不再冷漠。。

  是吗?突然间被一只大手用力拉着我跑了起来,一口气冲过大马路。。。

  “!!你活的不耐烦啦~~红灯亮了。。还站在马路中间。。。”大手仍然用力地着我的臂膀,手的主人眼睛好锐利!!我傻眼!!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95806&fpage=3

  《青春之歌》作者:小可

  节选:

  1、

  游行队伍过来的时候黎刚正躺在床上边翻着《大学英语》边背单词,进大学快一年了,他还没有从高三的苦读模式中解脱出来,睡觉前不看两页书,躺在床上心里都不踏实。

  “democracy 民主,民主,democracy;democratic民主的,民主的……”

  “砰”的一声,板门被撞开了,心中一惊,他手里的书从上铺掉到了地上。

  “嘿,我说,你个呆子还傻用功呐,”于波三步并两步的走到床边,顺手捡起掉在地上的课本,“呵,还看英语呢,我说你也真沉的住气,这外头都闹翻天了你还能塌的下心学习?”

  “游行还没结束?不是说就到今天晚上九点么?”黎刚翻身下了床,从窗户里往外看了看,果然是还没结束的样子,喧嚣的人声顺着风传进他的耳中。

  B大有个莫名其妙的规矩,大一的文科学生必须在郊区的分部待一年才能回总校,前些天,一个分校的女孩子到总校参加考试,考试结束了,女孩子没赶上校车,她谢绝了朋友的挽留,自己回了分部。

  一条出城的公路,带她到了生命尽头。

  一天以后,在荒凉的郊区公路边,刑警发现了女孩冰凉的尸体。

  很普通的一起刑事案件,却在B大掀起了轩然大波。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76980&fpage=4

  《因为我是男生》作者:维特(wviter) 这篇很经典的说。。。偶很喜欢··就是没找到(下)

  简介(上):

  因为想改变自己,韩睿豪选择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想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军校的生活远不如想像中美好,而他也因顶撞教官而被推上浪尖……

  但也因此,韩睿豪认识了在他生命里扮演决定性角色的人物——程天霖。

  在朦朦胧胧的暗恋中,范少伟也跟着出现了……

  他自觉像暴风雨里挣扎的一叶扁舟,是该选择那个自己爱的?还是那个爱自己的?

  此时另一个男生——林立扬的出现,更让他原本混乱的生活,变得更加杂乱无章……

  范少伟问道:「要不要看张国荣跟梁朝伟演的『春光乍泄』?」

  当看到开头张国荣跟梁朝伟那场激情的片段时,我有些被吓到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GAY?我想拒绝看下去,但心里却又有一个声音告诉我:继续看下去……从头看到尾,我的心被剧情彻底打乱了。而片尾的那句:「让我们重新开始吧!」,竟让我有种莫名的情绪。

  范少伟问道:「怎么样,好看吗?」我感受到一股很热的气息,这才发现,他的脸居然离我这么近。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呆呆地看着他。接着,他突然吻了过来……

  简介(下):

  与范少伟回到自己的城市,韩睿豪以为已掌握到了想要的幸福。

  但老天总是爱开玩笑,两人的事情,终于被范少伟的父母知道了。家庭的压力、社会的批判、情欲的挣扎,压得两个人喘不过气来;最终,韩睿豪无奈的选择了放手……

  就在他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爱上别人的时候,那个生命中真正属于他的人——出现了。不料两人的事又在学校曝光,这是上天的考验?还是上天的惩罚?不到最后的那一刻,没有人知道答案。

  当所有的经历都成为一种回忆,最后谁会碰到谁?谁又会爱上谁?在转了整整一圈后,才发现所谓的幸福,原来一直就在自己身边……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86444&fpage=4

  《半生桥》作者:猪神的黄昏 超推荐

  [内容简介]

  我会用半生的时间建一座通向你的心桥,

  此后的余生便用来与你一同在桥上看天、看地,看你、看我。

  --------------------

  一九九四年夏天。

  七月十二日。

  他记得很清楚。

  那天是个晴天,他和刘思存一起去学校看榜,当看见学校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的名字下面又添了几个新名字的时候,他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

  江雪生,西南工业大学。

  那一刻他心里很平静,什么都没想。好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考不上对不起老妈,更对不起自己。那么多些天挥汗如雨的闷在五十几人的教室里,忍受着没有空调的教室,汗味,骚热。混合着的北方特有的干燥空气,让江雪生的感官和大脑几乎麻木。每天例行的题海,例行的填鸭,例行的一切一切已经令江雪生对这种日子彻头彻尾的厌倦了。他象台学习的机器,自动的进行习题和作业的批处理,自动的存贮进中央处理器,等待组合出清的那一天。

  然后,那一天终于到来了。然后,那一天终于过去了。

  于是,所有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彻底删除,不留一点余迹。还自己一个毫无杂质的脑袋,干净,轻松。所以他在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几乎没有任何的激动~~~~~~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76958&fpage=5

  《小虎》作者:冬天的郁冬 纪实的文···很不错哦··曾经风靡天涯耽美界

  《小虎》BY:冬天的郁冬

  好象是真实故事,应该算同志文学

  恩,怎么说呢,算是讲述了四个人的故事,也算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在爱中学习成长的故事。(总结不好,大家就将就看看吧~囧~)

  勇敢的东东;因怯懦和误会失去爱人的小虎;成熟善良的曾超;求而不得,因嫉成狂的郝健。

  无法说谁是真的罪不可赎,有些人,我们遇到的时候还太年轻,不懂得该怎样去爱,于是错过了。又或者相爱是一回事情,相处是另一回事情。所以只有在经历过伤痛和煎熬过后,才能够明白爱和自己所爱。寻求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72065&fpage=7

  《未名湖畔的爱与罚 》作者:逆旅主人

  一人的点评

  想了很久,偶终于下定决心写这篇文的推荐,之前写了又删,一直觉得词不达意,无论怎么写都无法表达出自己对此文的热爱,还是那句话:这真是一篇无可挑剔的好文!

  对于这篇文,最让偶觉得激动得不能自己的就是,这是一篇在现实中有原型的小说!故事中的男主角之一:于雷,就是作者的原型,而另一位:陈可,则是以作者的男友为原型创作的,故事发生在北大,至于故事中的情节是否完全真实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文写得很真实,偶宁愿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中的两个主角:于雷和陈可,是让人喜欢到心疼的人物,那般的善良,那般的真诚,那般的晶莹剔透的心!最令偶觉得感动的就是,开朗热情,善解人意的于雷,对陈可的那种深深珍惜的心情,所有的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均是因为陷得太深,爱得太真!而陈可,这是一个怎样的水晶般晶莹剔透的人儿啊!那样的聪明,那样的真诚,那样的美丽!

  至于文的风格,基本上是温馨路线的,开始的时候很轻松,后面令人痛得肝肠寸断,不过最终还是完美的结局。两个人从认识到成为知己好友,直到感情慢慢升温,最终变成爱情,其中有幸福快乐,轻松幽默,有挫折迷茫,痛苦无奈,但是无论喜或悲,两个人始终是那般的真诚,令人心疼;

  在叙事手法上,作者分三个角度来写,于雷和陈可各自的叙述加上他们的师兄即第三人的角度;

  在情节设计上,也许有些人不喜欢,因为它不象一般小说那样完全完美的,其中他们两个曾经因为误会而分离,于雷之后也有了另外的男友,不过最终两个人还是在一起了,说出这些情节也许有些大人会不想看了,但偶还是想说,即使有这样的不完美,这篇文依旧是极品!因为这种情节也是偶的雷,但是这篇不一样,因为作者写得太自然,太真实了,让你不得不说,换了任何一个人,在那样的遭遇下,在那样的情形下,都会那般选择。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56923&fpage=7

  《风潮》 作者:rosespy 强烈推荐····

  内容简介:

  一个步入大学的少年,

  一个久经商场的男人,

  一个同性情结的男孩,

  ……

  他们将在四年里演绎出什么样的人生?

  究竟何去何从?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51249&fpage=8

  《阳光下的爱人》作者: 夜羽 (温情好看的校园文+推荐)

  九月初, 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夏末的炎气, 但天气已经没有了七, 八月流火般的炙人在这个闲散的月份里, 最忙碌的要算那些开学在暨的各类学校了, 迎接新生, 开学典礼, 班级编排, 内部调整 年复一年, 程式般的重复着, 却又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在像W大附属高中这样的名校

  “现在我先简短的说两句!” 秃头的校长喝了口茶, 调试了一下嗓音, 理了理手中厚度足以拍死蟑螂的稿纸, 开始了新学期的例行发言 ……

  礼堂里很安静, 只有校长大人慷慨激昂的发言声在空中回荡着, 偶尔配合上室外柳树上秋蝉的嘶鸣声 重点高中的学生素质可见一斑, 当然我们不排除大半学生已被催眠这一事实

  “哎! 怀阳, 怀阳, 起来啦! 帅哥哎!” 夏理用手肘捅了捅一旁好梦正甘的苏怀阳

  “我不知道你对男人也有兴趣” 正恼火好梦被扰的苏怀阳瞄了一眼还在尤自兴奋的夏理, 凉凉的抛出一句

  “ 什么! 我是在为你考虑哎, 我有预感此人会威胁到你本校校草的地位哦, 到时候亲卫队被抢光了可别怪哥们没先提醒你, 哼! 怀阳, 我跟你说呀……” 夏理忿忿的扯过苏怀阳的脸, 开始例行说教

  “好啦, 好啦, 我知道啦, 那你快告诉我我未来的情敌是谁吧”苏怀阳打断好友, 赶紧转移目标

  “喏! 今年的新生代表” 夏理满意的放开苏怀阳, 抄起手, 下巴向主席台方向抬了抬

  顺着夏理的方向, 苏怀阳抬头望去 校长的发言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结束了, 现在站在台上致词的是今年的新生代表, 台下也不复刚才的肃静, 间或夹杂一些女生们的小小尖叫和窃窃私语

  眯起眼, 苏怀阳审视着台上的男生, 很清俊的男孩子,有着不似一般男孩的白晰肌肤, 黑而浓密的短发, 略长的留海挡在眉眼上方,碎碎遮住了一双眼眸, 个子满高的, 大概和自己差不多吧, 就是略显单薄了些 男孩的声音有点低沉, 混着点冰冰凉凉的感觉, 就像……嗯…夏天的冰沙, 冰冰凉凉的带着一丝的甜 甜 苏怀阳为自己的想法怔了一下, 再仔细听听, 好象真的有甜味, 哈!也许耳朵里真是有味觉的吧, 要不那些女生怎么一听那些小歌星的声音就像吃了什么似的

  收回目光, 苏怀阳看向一旁的夏理, 那家伙正一脸得意的看着自己, 打趣道 “怎么样 不比你小子差吧”

  “绣花枕头里包的多半还是草” 看着死党一脸欠扁的笑, 苏怀阳不禁起了捉弄之心

  “能当新生代表的可是入学考试前5名的人!”夏理反驳, 15分贝

  “白面书生型现在不流行啦”苏怀阳不屑道

  “你怎么知道人家不擅长运动!”夏理反击, 20分贝

  “瘦哩巴叽的, 像竹竿” 苏怀阳开始下套

  “人家那叫纤细修长!!”夏理争辩, 25分贝

  “皮肤太白, 病恹恹的没健康色”苏怀阳放线

  “那叫冰肌玉骨!!!”夏理狡辩, 30分贝

  “他就比我好” 苏怀阳下饵, 做伤心状

  “就比你好!”夏理得意, 35分贝

  “你就那么喜欢他”鱼儿上钩了…………

  “我就那么喜欢他!!”夏理宣告, 40分贝

  苏怀阳, 默…………多么单纯冲动的孩子啊………………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36593&fpage=10

  《新生第一年》作者:(前面挺虐的,不过幸好是HAPPYENDING)

  爬上最后一级台阶,古小鱼终于看到了那间宿舍,404。因为照顾一个非他照顾不可的病人,他比别人晚来报到两个星期,直到病情稳定下来才匆匆忙忙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闷热的天气。他放下手里的旅行包,站在门前,门上贴了一张纸写着"来客请留言 何峰 许银龙 吴京 丰振 孙应刚",下面一个小盒子放了一叠纸条和一只铅笔头。门里面传出来几个人的笑闹声。这就是ROOMMATES了。大学的生活就要开始了。小鱼站直了腰板,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敲门。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25103&fpage=12

  《但爱鲈鱼美》Eudora

  卢之仪的生活一直过得风平浪静,可是自从遇上了无赖周,他美好的大学生活被彻底毁灭。

  他的大名上了校园BBS的置顶贴,他的兄弟们纷纷“临阵倒戈,助纣为虐”。

  他是同人女们永远YY不尽的目标,他是周康康耍尽诡计要吃到肚子里的美味小鲈鱼……

  http://bbs91txtcom/readphptid=21145&fpage=12

  还有一些不错的 《941》 《平凡与不平凡的幸福 》 《对号入座法则》。。。

错误的邂逅的意思是:不应该发生的偶然相遇。

邂逅指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出自《诗经·国风》,也可以表示欢快的神态。

引证解释:

1、不期而遇。亦作“ 邂遘 ”。亦作“ 邂觏 ”。

例句: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南朝 宋鲍照《赠傅都曹别》

译文:不期而遇竟能相爱相亲,情意深长彼此永无终止。

2、欢悦。

例句: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先秦佚名《诗·唐风·绸缪》

译文:今夜究竟是哪夜?遇这良辰真快活。

3、偶然,侥幸。

例句: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宋·陆游《夜读兵书》

译文:成功也是侥幸,预料正好脱离实际。

4、仓猝、突然。

例句:今日之别,可谓邂逅矣。——清 葆光子 《物妖志·禽类·鸟》

译文:今天的分别,可真称得上仓猝。

扩展资料

邂逅的近义词是:相逢、相遇

1、相逢

读音: xiāng féng 

释义:彼此遇见(多指事先没约定的)。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译文: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是否认识,都会同病相怜。

例句:在这次研讨会上,老友相逢,大家格外高兴。

2、相遇

读音: xiāng yù

释义:指在某一时刻的某一地点,两个或几个人相互同时看见对方。

出处: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特特而来,若迟时,怕不相遇。”

译文:特地而来,如果迟会儿,怕不能遇见。

例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9524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1
下一篇2023-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