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很多车没装后视镜,印度司机怎么开,怎么倒车呢?

印度很多车没装后视镜,印度司机怎么开,怎么倒车呢?,第1张

印度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国家,不仅仅在于他的各项法律,还有人们的日常出行中都非常奇葩,比如火车的挂票。让人啼笑皆非,而且印度许多车辆都没有装后视镜,这是不可思议的,毕竟后视镜对于司机来说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倒车的时候使用,变道等操作的时候都要使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目前的印度法律中,后视镜不是必须要安装的,而且在印度买车的时候,后视镜是一种选装的配件。其次就是印度的车辆情况还是要分成两部分看,那些比较发达的地方,车辆都安装有后视镜,而且交通秩序比较好。最后就是印度的交通非常混乱,行人,牛车,自行车和汽车往往混杂在一起,本身就开不快,而且也没有地方让你倒车。

首先就是目前的印度法律中,后视镜不是必须要安装的,而且在印度买车的时候,后视镜是一种选装的配件。虽然印度有不少有钱的人,但是大部分印度人腰包并不宽敞,所以在购买车的时候,自然是能少花一点钱就少花一点钱,最终许多买车的穷人或者中产阶级基本上都不去安装后视镜。

其次就是印度的车辆情况还是要分成两部分看,那些比较发达的地方,车辆都安装有后视镜,而且交通秩序比较好。这些地方的车辆往往都安装着后视镜,但是如果到了一些经济不是那么发达的地方,那么汽车基本上不安装后视镜,毕竟大家的车都是非常破旧的车,磕磕碰碰的也不碍事。

最后就是印度的交通非常混乱,行人,牛车,自行车和汽车往往混杂在一起,本身就开不快,而且也没有地方让你倒车。反正速度快不起来,有充足的机会去观察周边的路况,所以这些印度司机干脆也就不装后视镜了,反正也用不到。

一池春水 文 / 雾湿楼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卓君,你看这一池春水被春风吹散,不正像江南一样让人迷恋?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不知草长莺飞的江南三月,是否也有一番这动人的风景。我曾听过江南闺妇的哀叹: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或许是一位“心怯空房不忍归”的**,留在青青柳上的绝句,被才人捡去,遂成千古流传的佳话。

  侧坐莓苔草映身,于青草更青处垂下线纶,开始了我漫长而幸福的等待。

  卓君,这一池水春水,似你的容貌,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鬓如刀裁,眉如墨画,呵呵,你可曾记得那首《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似小小的寂莫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似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或许等待本来就是一个错误,因了人们的诠释而出落得分外绚丽?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我苦苦求索,“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在等待些什么,或许是宫女手中温馨的茶香,或许是龙椅之上昙花一现的辉煌,可亲可爱的卓君能否给以解答?

  静水流深,然而静水之下,游鱼咬钓钩。水面泛起了一层淡淡的涟漪,如梦一般渐渐地远去,静静的晚风送来渔舟的晚唱,将一缕愁苦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等待是什么?

  等待是一樽芳香的醇酒。有了等待的醇酒,生活便如诗如画。

  等待是一杯馨香的淡茗,有了等待的淡茗,生活便如韵如歌。

  卓君,你看,我钓得一尾鲤鱼,我又将它放回水里,因为我已了却了一桩心愿,我已完成了一场等待的游戏。

樱花祭 文 / 雾湿楼台

  寂寞的三月,樱花开始飘散。每一朵花开,都会取代另一朵花的位置。于是每一次的盛开,都意味着一个小生灵的悄然坠地,无声无息。

  寂寞的樱花落了一地伤感,每一次消逝,都维系着笔者的心。面对着这般美丽的生灵,自然界的一切似乎都在此刻归复了宁静。

  开放意味着凋亡,凋亡意味着重生。破茧成蝶,是三月春虫的美梦。然而破茧而出的,往往是一只型陋若斯的飞蛾。从一出生开始,它们便永无休止地舞蹈着,向着月亮,向着烛光,跳着一段最美的舞蹈。

  天使的声音渐渐传来,悠远荒芜又宁静。有的人用文字构筑了一个美丽的围城,于是便有人愿意走近他,走进他构筑的美丽的城市。

  也有的人用文字抒发心灵,他们的文字真如樱花一般,即开即谢,凋落一地伤感。那种让人感伤的美,只应在人心里出现,却无从收拾。

  正如那一地凋落的花瓣,无从收拾。

  是谁播种了春天的种子,是夏天的希望,而后变作秋的金黄。是谁摇落了那一树樱花,在每个明月悬天的夜,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想我的文字当是樱花,即开即谢,一地无从收拾的伤感,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三月,我看见,樱花正在飘散,有些落在了文人墨客的肩头。并化为了不朽的诗篇。

  来去匆匆,是樱花转瞬即逝的生命。你知道吗,正如天地间万物一样,樱花的生命也很短暂。我想,我们人类也像天地间万物一样,一直进行着生命的接力,一棒又一棒,接连传下去。而今它传到我的手中了,我便以最快的速度,飞驰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

  樱花也进行着生命的接力。它们的生命太过短暂,长的一星期,短的两三天,但是耐人寻味的是,无论生命多么短暂,每一朵樱花都传递着关爱的讯息,传播着人间温情。

  它们默默地开着,不管哪一阵风会带走它们轻盈的花魂。

  飘散在风里的,永远是一曲生命的欢歌。

  用心倾听,便能知晓,那是一曲关于生命的颂歌。不管生命多么短暂,都要开出应有的绚丽。不管凋谢何时叩门,都要用心谱写一曲生命的欢歌。

  生命的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传到某一个樱花手中时,便促成了一朵鲜花的美丽。

  然后我听见了一种鲜花坠地的声音。我敢说,那是一种迄今为止,我听过的最美的声音。

  当有一天,一阵迟来的夏风吹散了阳春三月所布置的一切美景,当樱花在最后一缕清风里悄然飘散,我便拿了笔记本,将那飘散的樱花接住,永远地封存在我的记忆里。

  它们,是不能够被人遗忘的。

  它们,是不应该被人遗忘的,同时,它们也不会被人遗忘。

  至少,我不会。

  又一阵樱花从我眼前飘过,悠悠坠地,落成了一方香冢。那里埋藏的,是一个永不消逝的灵魂。

落花的声音 文 / 雾湿楼台

  五月,已经没花了,但是,我却突然想听听落花的声音。

  于是我来到论坛上,来寻找落花的声音。我用我的一切来寻找它,那落花的声音。

  可是,我什么也没有找到,因为我已经失去了一切,我把我当成了四川的难民,我就失去了一切。

  那些风花雪月夜,那些花影弄窗时,都如四散的烟花,瞬间就消逝在我的记忆里。

  我想我就是四川的难民,我的腿卡在墙缝里,我的灵魂在四处游荡,我的理想在灾难中化为乌有。

  我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消失了,包括我的梦,我的理想,我的明天。死去万事空啊!

  但是,我不是四川的难民,所以我有明天,我有未来,有梦想。去往天堂的路太挤太挤,我还是赶下一班把。四川,我的家。

  可是,我那不甘寂寞的心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找,我寻找未来,寻找希望,寻找四川的难民已经永远失去的一切。我,都要将它一一找回,并在下一个花好月圆之夜,将它交给一个我不认识的人,然后告诉它,这个包裹里装着的,是三万人的灵魂,是他们的梦想,是他们的未来,是他们的希望!

  可是,我再也找不到去往天堂的路,就像我也找不到花开的声音。

  花落时分,我在月下漫步,我不想寻找花开的声音,我只想在月下理清我纷乱的思绪。我的心太乱了,我找不到方向,

  可是,我听到隔壁有人在哭,他的哭声是那么悲凉。

  我终于找到了,我找到了花开的声音。

  然后我依然在寻找,落花的声音。那声音是那么脆弱,如此地不堪一击。

  可是我依然在寻找,寻找落花的声音。我突然觉得,那些花在飘落时,其实依然在开放,就像我们在奔赴死亡时,心里还惦记着人世间的一切美好。

  花开的声音,我已经找到,但是花落的声音,我却从未听见。于是我去找妈妈,去问她花落是什么声音?

  妈妈告诉我,花落是这样一种声音,它们落得无声,但是如果你用心听,而不是用耳朵,那你会听到花的哭声。即使在天堂,它们也默默地祝福我们。就像那些上了天堂的人,他们遇难了,那么他们会在死去的那一刹,默默地祝福,祝生者平安,祝死者安息。

  祝福你们,那些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生命的人,祝你们永远安息。我知道在天堂,你们也会默默地祝福我,祝福我们永远安康。

  在天堂,你们的眼睛是那么明亮。天上的星星会化为你们的眼睛,照亮我们来时的路。

  当夜幕降临,当夜的翅膀笼罩了大地,当黑夜的眼神注视着我时,我似乎听见了落花的声音。我知道,那是一种来自天堂的声音。

夏日蝴蝶 文 / 雾湿楼台

  盛夏的午后

  盛夏,阳光是那么灿烂,雨水是如此地多情,以至于我忘记了一切,只沉醉在这夏日的午后,那阳光灿烂的午后。

  我不知道世上还能有多少这样的午后,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在这样的午后,轻轻地掬一捧散茶,在那青瓷构成的茶杯里,放上一生的回忆,并着一世的忧伤,将那一切的回忆都泡在这一盏茶水里,永远地泡下去。最后,当它们都到达我们的口腔时,一种沁人心脾的错觉也在我们的心底蔓延开来。

  就像是一盏茶,碰翻了,在我们的心底四下流淌,将一世的回忆都流淌在这心底,永不磨灭。

  

  蝴蝶

  有很多蝴蝶翩然起舞,在万花丛,在香雪海,在柳荫下,在春梦里,翩然起舞。

  然而我想,能有多少蝴蝶会破茧而出,在阳光下翩然起舞?会不会有更多的小生灵在未破茧之前就一命归阴?千年的长叹是千年的梦想,没有一只蝴蝶愿意死在茧里,可是还是又太多的蝴蝶不能破茧而出。

  即使破茧而出,怕还是不能有与万花共舞的机会。比如我眼前的这只蝴蝶。

  

  邂逅

  在盛夏的午后,我独自徘徊在门口,落地窗将我与盛夏隔离开来,但是我的心,还在这落地窗之外放浪。我走近落地窗,意外的发现,原来这里有一只盛夏的蝴蝶。

  我不知它何时来到了我的家,来到了我的窗里,为什么它不肯进入我的视线,走进我的心?

  但我发现的它的时候,它已经死了,就像夏日里死在我们心中的阳光。

  有的阳光徘徊在葡萄架上,有的阳光徘徊在人的肩头,也有的阳光在人的心里哭泣,因为它想照到最昏暗的地方。

  这只蝴蝶,翅膀是斑斓的红,就像夏日里熊熊燃烧的火焰。但是夏日里最不能被人接受的是火焰。生在冬日最好了,可是现在毕竟不是冬日,所以,它的死亡似乎也是一定的了。

  我想在死亡之前,它一定是看着眼前的光明,用最热烈的目光,与阳光对视。

  然后它不停地拍打着窗户,不停的呐喊,最后,筋疲力尽而死。

  

  发现

  我眼前的这只蝴蝶,有着世上最美的翅膀,至少我这么认为,秘鲁有一种光明女神蝶,据说是世上最美的蝴蝶,它有着世上最美的翅膀,蓝天一样,但是它能比得过我眼前这只蝴蝶吗?这只世上最美的蝴蝶啊,它已经死去了。

  在透明的玻璃前,它选择了永生。

  就这样死而无憾,就这样飘飘渺渺,就这样来来去去,就这样无牵无挂。

  这只蝴蝶,是世上最美的蝴蝶,因为它用自己的死诠释了一种生命的高贵,如同夏日里鸣叫不休的蝉。

  我看着这一只蝴蝶,心中有一股清泉在流淌,它直流到我的心底,在那里,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在滋长,我怀疑我要为它流一滴眼泪了,但是真正要流泪的时候,却惊愕地发现,原来自己已然无泪。

  这只蝴蝶,是世上最美的蝴蝶,它的死似乎与我无关,但是它的美,却早已浸透了我的泪水,我的血液。

  这一只蝴蝶啊,这一只已然老去的蝴蝶啊!它是已经长久地驻立在我的心里了。

  

  后记:不管怎么说,我已经邂逅了一只蝴蝶,它是那么美,那么惹人陶醉,就像夏日的阳光,就像夏日里射穿玻璃的阳光。

雪之味 文 / 雾湿楼台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常常怀疑,是不是在那个大雪天,在白雪染白了乡村的黄昏的时候,白居易是不是真的举起一杯“绿蚁新醅酒”,问刘十九,“能饮一杯无”?

我想那当真是一个浪漫的雪季,当真有一个叫刘十九的人,陪着白居易,一边赏雪,一边度过那个漫长的黄昏。

在其它时候,一样是黄昏,他们也只能缩手缩脚,偎在炉前,尝一杯新酒,只是在那个黄昏,那个落雪的季节,他们尝到了酒外之味。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又有一个书生,读到了《问刘十九》,从那几行短短的诗句,他也品到了酒外之味——雪味。

天欲雪,是的,欲雪而未雪,就像“山雨欲来”,欲雨而未雨,而风已满楼。满楼的风夹杂着泥土与野草的芳香,将一个未雨的“日沉阁”,装扮得如同待嫁闺中的新娘。

那一样是另外的味道,我们称之为雨味。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湖之美,在于“淡妆浓抹总相宜”。是的,烟雨西湖,让多少画家、文人雅士费尽了精神,却也未能画出西湖之万一。桂林山水,奇绝八九,终未有一副图画,能画出这八九之一。

欲雪欲雨,是未来之美。写美景,往往落笔便俗。传神之笔,在于写美景之侧,在于写将来未来之态。

烟雨西湖,桂林山水,若只是远观,而非近看,想必另有一番韵味。只是文人雅士太贪,不肯舍弃一分一毫,这一不肯舍弃,却使得他们舍弃了许多,而且都是不愿舍弃的。

是不是在那个欲雪的黄昏,他们一唱一和,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北风乍起,吹面生寒,一枚雪花,飘然入室,至炉火之上,便化为一团烟云。他们看着窗外,未关的窗,将一方雪景镶嵌在文人的心房。

他们就这样看着雪景,度过了那个漫长的下午。

菩提本无树

我家曾有两处宅院,现在是只剩一处了。原来的那出几易其主,如今却不知姓谁了。我最难忘的是那一处老宅院,宅院不大,容得下我们五口人,就再难容他人了。夏天会有苦楝花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只是每逢暴雨,我们家的那条可怜的狮子狗就遭殃了,它是住在露天的院子里的,它的狗窝只有一个顶棚避雨。

于是每逢下雨,就会有风吹着雨水灌进它的窝,这是很不幸的一件事。我记得那条狗身体很衰弱,羸弱的身体使这条可怜的家伙无法走很远,也总是受到其他狗的欺负。弟弟常常给这条狗喂食,他总是把馒头嚼过,吐给狗吃。

后来这条狗不知去向,据说是被人抱走了,一个陌生人。

后来我们家还养过几条狗,大多不得善终,有两条“兄弟”狗居然被人药死了,死状凄惨。

只是那些开在房顶上的苦楝花,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而今搬离那座宅院很久了,不时会回忆起它,回忆起那些不知所终的狗。现在我们家仍然有两条狗,一黑一白,黑的油光发亮,白的一尘不染,一黑一白,倒常让人想起黑白无常。

我觉得人间自有极乐,这种想法是在我看见那条狗的睡相之后突然产生的。那天很晚了,我从睡梦中醒来,看见了那条狗,黑狗,油光发亮的那条狗,它闭着眼睛睡在我的床边,睡相恬然。我突然感到了宁静,感到了无比的安宁,我想到了那远在乡下的奶奶,她一直教我,教我认识佛,认识佛教,我常常幻想极乐,可是我没想到极乐就在身边——一条狗,深夜的陪伴,无限的满足,无限的感叹……

忘忧花,含羞草,菩提树,极乐鸟,人间自有极乐,何必非要去寻西天的极乐呢?

或许你不懂我在说什么,你不明白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其实我自己是明白的,这就足够了。有些事就是这样的,你自己明白自己在想什么就行了,不必非要表达给别人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智者不言,极乐在心。

我想起了家中的那一株菩提,夏季会缀满沉甸甸的果实,阳光的惠顾会使菩提充满盛夏的味道。有人说没有感知过硬生生的疼痛的果子最好吃,或许也是有道理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树,安知树不知痛?

离树最近的算是风了,我觉得,那并不存在的风都不知道菩提树正在想什么,何况是我们呢?我说风不存在,只是因为风不过是空气的流动,本身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空气,而不是风。

这流动的空气并不知道自己是不存在的,它也不知道树在想什么。于是树有了自己的极乐,那是一个绝对寂静的世界。树没有眼睛,没有耳朵,甚至没有鼻子,于是对外界缺乏感知,但那些所谓的感知不过是人类自以为是的感知罢了,没有这些感知的树,谁知道有没有更高的智慧呢?

六祖慧能有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慧能说的是什么,是菩提,是明镜?或者,他什么都没说,“本来无一物”是也!

流动的空气,它又知道什么呢?

无欲的菩提,它又知道什么呢?

今夜的笔者,我又知道什么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或者,那个在川上长叹的老人,也什么都不知?

罢罢罢,由他由他!

春天,一行大雁从我头顶掠过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来到这个世界,至今已有二十二载,亲人始终是我生命里一个重要的角色,让我欢喜让我忧。

在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不知道谁的心里乐开了花,或许是我的奶奶,或许是我的爷爷,也或许是爸爸——他是第二次做爸爸了。在三年之前,我的哥哥先我一步来到这世上,给爸爸的生命带来了无限的希望,而今我的降生不知是不是也带给了爸爸和哥哥降生一样的幸福与眩晕……

童年,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应该是无比绚烂的,可是因为体弱多病,我的童年被蒙上了一层阴影,驱散这些阴云的,是爷爷奶奶温暖的双手。是的,因为爸爸和妈妈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家庭,所以我的童年是在爷爷奶奶温暖的怀抱里度过的,而今虽然我已远离了故土,来到了繁华的都市,可是对爷爷奶奶的怀念却与日俱增。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不会忘记他们对我的恩情。

有些人或许一样对你有再生之恩,可是由于他们太过于追求回报,追求你的报恩,于是你对他们的感恩就大打折扣,甚至有了厌恶之心,因为他们的所做不是出于真正的爱你,而是出于数倍于付出的那些回报。

我的爷爷奶奶就不是如此,他们是真的爱着我,因为我与他们有切不断的血缘关系。我爱爷爷奶奶,就如爱自己一样。他们给了我整个世界,我却不能有一点回报,这是我不甘心的。在我灰暗的童年记忆里,那场大病无疑是一块亲情的试金石,爷爷奶奶对我的关爱就是不怕火炼的真金。那次,我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我住院了,一住就是一个月之久,我消受了好多,而我不知道的是,在我住院的这段时间里,爷爷奶奶也寝食难安,他们也瘦了很多。在我住院的日子里爷爷很少来看望我,我当时是不开心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无暇来看我,因为那段时间正是爸爸生意亏损的时候,爷爷提到我住院需要用钱时,他只是一言不发,低头坐着,爷爷很快就明白了爸爸的处境,他没有埋怨什么,当天就骑着破旧的三轮到市场上批发东西来卖,我住院的所有费用,都是爷爷辛苦赚来的。

我出院时,爷爷骑着三轮来接我,他让我裹着一床棉被坐在后面,怕我着凉。他抱我到三轮车上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他的眼睛已经深深的陷下去了。“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几句诗道出了爷爷的辛劳。他在放我到三轮车上的时候看着我的眼睛说:“安,你在医院的这一个月,每天晚上我都在哭,我的眼泪都哭干了!”

是的,爷爷为了我而哭干了眼泪,眼枯见骨,天地无情。在十几年之后的今天,回忆起爷爷说的话:“我的眼泪都哭干了!”我还忍不住掉眼泪。因为爷爷的这句话,我在十几年之后仍然清楚,世上真正爱我的人是谁,因为爷爷的这句花,我永远分辨的出是谁在深深地爱着我——是爷爷!

爷爷爱我,也爱奶奶,而奶奶也爱着我。而今我上了大学,每月都有很大的花销,奶奶就会瞒着爸爸给我一些钱,让我不像同学们一样为钱发愁。我觉得,爷爷和奶奶的感情就像两棵树,两棵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树,那两棵树是如此地心有灵犀,他们隔着空气,用心灵感知着对方的存在,我觉得这正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不用任何的话语,没有任何的甜言蜜语,只有两颗心,在默默地跳动。这足够了,两颗心知道对方就在自己身边,这就足够了。

我记得有一次,一行大雁从我家房顶轻轻地掠过。在我童年灰色的记忆里,那行北归的大雁凄厉的鸣叫是如此地让我记忆鲜明,我不能忘记那行大雁,这就像我忘不了爷爷奶奶对我无限的豢养之恩。我知道有些恩情是永远也不能报答的,比如父母的生养之恩,比如爷爷奶奶的抚养之恩。

那行北归的雁阵,就从我家的屋顶掠过,我幼小的记忆里,从此有了野性的颜色。我听到的是一声又一声鹅鸣般的啼叫声,我抬起头来,只看见几只大雁排成一行,从我家屋顶缓缓掠过,它们飞得如此之慢,就像一部怀旧的**;它们飞得如此之低,好像是要把我故里的土地看遍。

那行雁阵是我的童年的记忆里为数不多的惊喜。因为太过贫穷,所以我几乎没有好好的过一个快乐的生日。除了那行雁阵,就是姑姑给我买的生日蛋糕,它一样带给了我小小的惊喜。蛋糕上面写着“祝安生日快乐!”安,我的小名,如今爸爸妈妈仍然叫我的小名,这使我感到亲切。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长大后的我开始怀念儿时的一切,只有你真正长大了,你才会明白原来有些事是那么值得怀念,就像一只廉价的却一样可以飞向蓝天的风筝,就像几分钱一块却一样美味的糖果,在你长大后,你再也不会感到他们的意味了。

人不过是时间与空间的一个过客,来匆匆,去匆匆,有时我们甚至都还没有回头看一眼,有些人就这样走过了我们的生命。

那行大雁,那行低飞的雁阵,就这样消失在了我的灰色童年里。但爷爷奶奶对我的爱,却还在永远地延续,这是一段割不断的情缘。我衷心的感谢走过我生命的每个人,他们搀了我的两腋,扶我走过生命的苦难,我永远不会忘记。

是的,永不忘记,老人的关爱,眼枯见骨的关爱,还有那掠过我头顶的雁阵,都让我无法忘记。假如只有一首诗能代表我的心声,那只能是汪国真的《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原来是一场梦啊

来到泰安已经很久了,与父亲分别也已经很久了,很久很久了。

我不知道我竟然会在此时想起父亲。父亲在我来泰安时就对我说:“安,如果没钱了就给我打电话,我给你汇钱。”可是,我一直没有给父亲打过电话,但是每到月底,父亲就会汇钱到我的账户上,从不让我缺钱。我感激父亲,或许不只是因为这些,我对父亲,有更深层次的爱,这些,是父亲所不知道的,或许他永远不会知道。

对父亲的记忆,有几个特别清晰的细节,至今记忆犹新,第一个是父亲在我的要求下给我听写语文词语,可是父亲文化有限,在看到有的字他不会读时,他露出了讥讽的表情,似乎是说“编这书的人可真奇怪,净出些偏题难为学生!”对他的这一表情,我终身不忘,我觉得这是父亲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做出的表情。第二就是有一回我正在做作业,他却要我出去一起捕蝉,那时也是夏夜,我正为一道题绞尽脑汁,于是没思索就说:“您自己去吧!”在我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并追出房间时,父亲已经离开了,我只看见他离去的背影,渐行渐远,他低着头,似乎很伤感。这个镜头在我的记忆里一直保存着,每每想到父亲对我的爱,和我的无力回报,我就悲从中来,为此,我深深地忏悔,为父亲的爱深深地忏悔。第三个细节,是我至今仍在受用的,那就是每天晚上父亲催我睡觉,如果父亲不催我,我就会一直玩到深夜,有了父亲的催促,我才知道按时入睡。可是因为远在异地,所以我是连这最后的幸福也享受不到了。

我常常梦见父亲的催促,然而梦醒之后,却往往枉然。

清风夏夜鸣蝉,是的,又是一个夏夜了。我不知道从何时起,写字成了我的习惯,即便是在这闷热的夏夜,我也不忘码字。在刚刚写完一篇文章后,我就躺在床上睡了。我梦到了父亲,那个给了我爱和生命的人,他已经很老很老了,因为他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儿子是他的希望,也是他老去的明证——儿子的长大,正证明了父亲的衰老。

我梦见了父亲,那个已经很老的父亲,在异地他乡,我梦见他了!在我租住的小屋里,我梦见他了,我梦见他推开了我房间的门,然后对我说:“安,睡了!”是的,该睡了,可是我却睡意全无了,因为我梦见了我的老父亲,他就站在门口,对我说:“安,睡了!”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人让我难以忘怀了。我怔怔的地看着我的老父亲,他的额角分明有了几丝皱纹,他的头发分明有了几缕白霜。我看着他,在梦里,泪水夺眶而出。

然后我醒来,发现灯竟然未关,而门依然是闭着的,没有打开过,我这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原来是一场梦啊,可是为什么会这么快醒来,我不解了,为什么连这虚幻的幸福也不肯多给我一些?为什么连虚假的相逢都那么短暂?

父亲,我怀念着你,我怀念着你,我怀念你温暖的臂弯,我怀念你慈爱的笑意,我怀念你温和的话语,可是,因为在异地,我不能看见你,不能陪伴在你的身边,这,毕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对您说:“我爱你。”不管有多么忙,只要你再次要我陪您去捕蝉,我都会放下手中的一切陪您,相信我,我一定会的。

可是,生活没有如果,只有现在,那么现在,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在回家之后,对您说:“我爱你。”父亲,等我。

  1948年,他出生在缅甸掸邦高原南部一个穷乡僻壤的小镇。家境贫寒的他只身一人在仰光完成中学学业。22岁时,他再次来到仰光,为了创业,当过司机,摆过路边摊,开过杂货铺。终于在42岁时,靠着自己20多年积累的3万美金,与友人共同成立了金山发展有限公司,并由此开始走向事业巅峰。

如今的他已经是缅甸著名的侨领,实力雄厚,旗下的集团公司涉及房地产开发、水利工程建设、道路桥梁建设、医院、国际贸易等领域,在缅甸商界政界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他就是李松枝,现任缅甸国际贸易促进会主席,中国对外贸易副理事长,缅甸金山发展有限公司主席,缅甸建筑商协会副会长,缅甸华侨慈善总会荣誉会长,缅甸华商商会荣誉会长,中国侨联海外委员。

从穷小子到房地产大亨

李松枝,祖籍中国云南省龙陵县,1948年出生于缅甸掸邦高原南部,一个叫做“孟更”的普通小镇。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瓦城(曼德勒)华侨中学就读,后转往仰光南洋中学完成学业,成为家中唯一读完中学的孩子。

走出校门后,他回家乡种田、赶牛车,也到五天天一次的集市做过买卖。后来到曼德勒的一间车行当学徒。一年后,再次回到家乡,在一问运输行当司机助手。两年后,靠仅有的一点积蓄购买了一辆旧卡车,开始在曼德勒与家乡之间跑长途货运。不幸的是,因地方治安不好,经常有袭击、抢劫过往车辆的事件发生,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被迫放弃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1970年,22岁的李松枝只身到仰光闯世界,先后当过三三轮车司机、在路边摆过小摊,每天收入不足7元缅币。有一天,在一间茶店有幸结识到了当年仰光知名大茶叶商“吴纽丁”,受聘为其司机。聪明、勤快、诚恳的李松枝深得雇主赏识,工作中获多方赐教,受益终身。

1972年结婚后,李松枝在仰光南末陀区16条街开一间饼干店。三年后向友人筹借三千元缅币,开了一间小茶叶行,兼营饼干、胡椒、沙仁、辣椒。截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半期,所有时髦行业,如中缅、泰缅边贸,国营工厂来料加工,汽车进口等生意,李松枝都做过。他用“勤俭刻苦”、“脚踏实地”、“诚信克己”这三个词总结这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这是我一贯的做人的原则,为以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89年,正是缅甸的经济转折点,缅甸政府实行市场经济,允许私人经营进出口贸易。很多在今天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家,都是在那时扎下根基的。李松枝把握住这机会,1990年创立金山发展有限公司,伙同几位知己,投入进出口行业,出口水产品和农产品,进口汽车。1992年,他又与伐木商合作,独家包揽整船木材起运,赚得了重要的第一桶金。

1994年,李松枝进入了房地产市场。随着仰光房地产业的蓬勃兴起,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当时缅甸刚刚开放,很少人关注房地产这个行业。对我们来说,当时的外部条件很好,政府也很支持,我们可以很容易拿到一些房地产项目。”李松枝告诉记者。

从房地产公司到多元化国际集团

迄今为止,在李松枝的带领下,金山公司已经完成了一百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并承建了多项国家级大项目,例如缅甸国家广播电台,缅甸中央银行大厦等。“2014年缅甸将任东盟东道主,东盟峰会的会议中心,规划从设计、建筑、管理都由金山公司承担。”李松枝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

2000年,房地产业不景气,而一直以来缅甸都饱受缺电之苦,首都仰光每天只有半小时的供电。所以李松枝及时调整航向,毅然进军属冷门行业却深具潜力的水力发电工程行业。一方面承包政府的大型发电站,同时也自己投资开发水力发电站。

有着缅甸“三峡工程”之称的耶瓦水力发电站,是金山公司目前参与的最重要的水电项目之一。“以前缅甸境内经常限电,从1970年到2010年,缅甸人民在缺电的日子里过了40年了。而自从耶瓦水力发电站从2010年2月份开始运行到现在,缅甸限电的现象已经明显好转。能够为缅甸的人民在重要的领域出一点力,我们也感到很骄傲。”李松枝说。

与此同时,金山公司还有五个水力发电站项目正在同时进行当中。另外,公司自己投资兴建的巴鲁昌三级水电站也正在火热施工中,预计2013年初可运行发电,这是缅甸第一家民营投资的项目。公司还与中国大唐集团合作,规划建设几个较大的水电项目,前期勘探勘测工作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若一切顺利,七、八年内就可以建成投入运行发电。

公路和桥梁也是金山公司的强项。截至目前,已竣工使用的公路有300公里,建成投入使用的桥梁共十座,其中两座被列入缅甸国家级桥梁。地下防水系统和地下基建工程也是公司的重点工程,现有多个项目正在进行中。混凝土搅拌厂也是公司的重要部门之一,子公司HIGHTECH的混凝土市场占全缅甸市场的60%,目前公司正建办一个由泰国象牌水泥厂负责技术指导,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泥厂。Junction购物商场也是公司的一个有固定收入的部门,业绩非常理想。金山公司共有5个商场投入营业,所有商场均位于仰光市中心黄金地段,具有国际水平。

金山公司目前拥有管理层员工5000人,已和多家国际知名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金山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集房地产开发、水利工程、购物中心、进出口贸易、医院、种植业、工程机械代售业、制造业为一体的多元化国际企业集团。

促贸易搭建桥梁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风暴席卷全球之时,以金山公司为首的40多名缅甸企业家组团访问孟加拉国,与当地的政要和企业界人士进行交流。“回国后,我们感觉到为了加强缅甸与各国企业家问的合作,有必要成立一个民间的企业家组织,由此成立了缅甸国际贸易促进会。”

目前,该协会的成员从40个发展到现在的67个,包括缅甸、华裔和印度商人。会员们的经营范围涵盖地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玉石珠宝业等多个领域。每年都组织代表团出国访问,截止到目前已经组织出访了60多个国家。

“我们与中国国内的商协会签署了很多协议,每年都会组织代表团来中国考察。同时,我们也会邀请中国的代表团到缅甸参观访问。”李松枝说。在帮助中国的企业进入缅甸方面,李松枝也做了很多努力,多次组织双边洽谈会,向两国企业家介绍投资伙伴。

在谈到中国企业走进缅甸时,李松枝介绍说,拥有6000万人口的缅甸刚步入民主建设道路,国家将逐步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多投资机会。但是,缅甸的投资环境、做法和国内有很大差别,需要做到充分了解,找到可靠的伙伴。“我们促进会和金山集团愿意提供各方面帮助和服务,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为中缅的经贸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目前,国内的葛洲坝集团、大唐等公司已经和金山有了良好的合作。”他说。

忙公益不甘人后

李松枝将自己事业的成功归因于一生以诚对人,助人为乐,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他对公益慈善事业不遗余力,尤其关注教育和医疗事业。从1998年开始,李松枝陆续捐助兴建了67所中小学校,遍布在缅甸各个地区。

根据缅甸的官方数据,缅甸共有医院839家,农村卫生站1468个。全国有医生26万人,相当于每万人拥有5个医生。尽管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医疗条件总体比较落后,有些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刚刚超过60岁。

为此,李松枝花费140万美元修建了三所医院,其中,所特意设在了李松枝的家乡。李松枝还曾资助25位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做了肾脏移植手术。

除此之外,李松枝还以各种形式为社会福利捐献,金额达1,500万美元。

在谈到未来时,李松枝说:“在当前民主政府大力改革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金山将联合世界成功企业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壮大,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回馈社会,造福于民,建设更多的学校和医院。

孟买是个很有意思的城市,就像二十年前大家都喜欢说上海就像是美国的纽约,印度人说孟买会说它就像是中国的上海。不过刨去穷人区不算,富人区也是达不到上海的标准的。富人区沿海修了海堤,据说傍晚走在上面的情侣很多,可是我大白天走了一回发现原来海水可以比黄浦江的江水更黄后,我是不愿意再走第二回了。

印度的富人们夜生活是很丰富的,我住的酒店有酒吧,随便一瓶洋酒几千美金,他们喝起来毫无压力,就像我喝矿泉水一样。有天下班回酒店,在门口看到了一大群盛装出席的女人,后来一打听,原来是某个富豪包了一个场开Patry,请的都是模特,真的是开眼了。

印度并不是只有富人的,穷人才是印度的主体。机缘巧合之下,我虽然没有去穷人深入了解,但坐了一回印度的Dudu车(抱歉我忘记印度具体称它什么了,但是和泰国的嘟嘟车差不多,就这么叫吧)。就是微型电动三轮车 。司机是个年轻人吧,没有穿鞋,开的很快,车费一定要还价。据说能拥有一辆自己的电动三轮车是穷人们的梦想,很多人要打工很多年才能实现。所以能开上嘟嘟车在穷人噩梦中就算是成功人士了。有情提醒:这种嘟嘟车,没有男士一起的话,女性千万别单独坐,晚上即使有男性一起也不要坐。

印度也有麦当劳,可惜在我付完钱之后才发现鸡翅特别小,然后是黑的,全世界我到的地方不多,也就一二十个,印度是唯一一个拥有黑色炸鸡翅的麦当劳,我后来没敢吃,浪费了一次粮食。也逛了几个他们当地的商场,安保非常严格,和在国内进火车站一样,全部要扫描,要开包检查。不过商场里是没有穷人的,就像酒店一样,不但人要安检,进出车辆全部都要安检。

很多人都在传在印度水只能喝瓶装水。不准确,应该入口的必须是大牌瓶装水,不能是印度本地品牌的,雀巢和可快乐都有瓶装水买,整箱买吧,因为刷牙漱口也必须用,不然趴下了了印度的医院会让你更痛不欲生。

印度之大,不在于疆域,而在于风俗独特,包罗万象。

且不说被废除的种姓制度、依旧影响深远,仅仅是恒河沐浴、火葬、瑜伽、神崇拜、动物崇拜等习惯和风俗,就让人为之好奇,想前往一探究竟。

习惯和风俗的形成,源于 历史 和文化。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的多样性,堪称世界前列,或许是世界之最。 历史 上,它多次被侵略和征服,所以印度人的性格是复杂而敏感的。当然,其他国家的民族性格也复杂而敏感,只不过印度有1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3亿个神,在文化多样性方面,拿捏得死死的。

为了深入地了解印度,我做了福利院志愿者,走访了贫民窟,和底层印度人频繁接触,去了游客一般不会去的地方。坦白讲,30天的暴走,让我涨了许多见识,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印度人,体会到了“印度是背包客的终极挑战”的题中之义,有美好的回忆,但更多的是身心疲惫、思归心切。

记得回国过广州海关,见到工作人员时,差点就上前和她拥抱。幸好,广播的声音,让我停下了脚步,不然这个游记就是在局里写的了。现在想起那种见到国人、见到同胞的亲切感,心里依旧暖暖的。我才不承认她是个**姐。

印度之行的经历,我难以忘记,因为它们一次次地颠覆我原本的认知。先简要说几个方面。

贫富悬殊比想象的大。这样的差距,已经不能用鸿沟来形容,简直就是马里亚纳海沟。在我去的绝大部分城市(斋普尔、克久拉霍除外),都会遇到围堵要钱的乞丐。有次,在加尔各答豪拉火车站附近闲逛,在城市街道上感觉不错,这些街区挺正常的。接着我误入了贫民区,苍蝇乱飞,恶臭难闻,那时的我才反应过来,原来贫民区不是成片出现,而是间歇性、不间断地分布在城市中(后来发现印度的好些城市都是这般)。我一直在找机会走出这个片区,因为视觉、嗅觉、触觉时常被冲击,实在难耐。腌臜之所,让我不自觉地踮起脚尖走路;各色垃圾堆积,混合发酵形成了呛鼻的气味;苍蝇蚊子的叮咬,从物理攻击转化成了化学攻击,让我手臂、脖子瘙痒。眼前出现一条硕大的公路,公路附近有成片楼房,我以为即将引来转机时,转眼间就失望了——在去公路的路上,要穿过一条桥,桥下的垃圾堆积如山,神牛在怡然自得地觅食,印度人在其中走动自如,唯独我蹑手蹑脚、格格不入。

印度人的“安贫乐道”。印度教有轮回的说法,简单来说,这辈子如果安于受苦,下辈子会转世到高种姓富裕阶层。殊不知,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阶层占比,不超过印度人口的5%。人人都想进入这个阶层,岂不是挤破头颅?那其他上辈子是劳苦大众的人怎么办?再者,印度人喜欢吃甜食,那种甜,甜到齁鼻。甜品普遍,且价格便宜,可能会麻痹味觉甚至是神经,一定程度上让人认为自己生活幸福。我在印度第一次拉肚子,不是吃了街头食物,而是喝了印度的包装牛奶,我感觉喝下去的都是糖,差点在街上“一泻千里”,幸好还算及时地赶回了青旅——只是我还是明白了一个道理,窜稀时真的发出鞭炮爆炸的声响,真乃一路火花带闪电,酸爽无比。

印度人喜欢香料。加尔各答算是一个相对干净的城市,许多街道也没有啥味道。这和印度人喜欢燃烧香料有关,尤其是檀香,净化空气,让人凝心静气。

印度人是天生的乐天派,做事情很随心所欲。通常一件事,他们对你是满口答应,背地里一通乱整。我在新德里买了瓶牛尿,因为答应了网友,要拍品尝牛尿的视频。回酒店时,遇到一个外出吃饭的国人,于是和他一起外出,便把牛尿寄存到了前台。前台说帮我存着,我回来问前台要。前台说忍受不了牛尿的诱惑,帮我喝了。我嘴上一句小可爱,内心一句马买批。另外,印度“阅兵”简直就是大型的party。在阿姆利则,我观看了印度、巴基斯坦的降旗仪式,全程像小品曲艺表演,竟然还有热场DJ。士兵迈步时,脚要朝天上踢,脚着地时要响,动作幅度要大。脚踢得最高的人,得到的欢呼声越大。整个过程,真像杂耍。印度人单纯地认为这是一种乐趣,还专门给外国人划拨了观摩区。

最后,聊聊印度人的生活习惯。地域和文化影响,人类的衣食住行各不相同。

绝大部分印度人穿衣习惯,和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人相似。但在印度的一些落后地区,流行一种男纱丽,即裹着一块布当裤子,上身不穿。别问我他们是否穿内内,问就答:我不是无意穿裆风,何故偏偏孤倨引山洪。但坦白讲,印度穿纱丽的女子,特别有异域风情。尤其是印度女孩普遍浓眉大眼,一眨、眉目传情,再眨、万种风情。

街头小吃价格美丽,常见的街头食物有恰巴提(薄饼)、Pari Puri(脆脆球)、洒么洒(三角饼)等。印度人喜欢玛萨拉,玛萨拉就是各种香料的混合体(网上说玛萨拉的味道是粪臭味,应该只是一种调侃,不过我确实无意中买过屎味的饼干)。他们还偏爱咖喱。这和气候脱不了干系,印度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闷热潮湿,人容易没有食欲。咖喱促进胃酸分泌,增进胃口。食用后促进血液循环,杀菌御毒,浑身通透,增强开挂力。

印度的建筑艺术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泰姬陵、阿格拉堡、克久拉霍性庙等 历史 古迹,世界驰名。印度的高层建筑不多,哪怕是在新德里、加尔各答这一类大城市,都有好些贫民窟、棚户区。

交通方面,其他国家有的交通工具,印度自然也有。只不过印度的突突车、人力三轮车显得更多,且印度人开车一般不遵守交通规则,在逆行、不分左右车道的情况下,都能正常行驶,堪称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印度是靠右行驶,只不过在大部分地区这个规定形同虚设)。我怀疑印度人在自己的交通工具上安了防触碰的雷达,就像昆虫的触角发出精准的信号,可以感知对方的存在,在两车相距数米的时候,智能变换方向,倒转腾挪,如同凌波微步,精准避让,相安无事,畅行无阻。我曾多次搭乘突突车(电三轮),司机大哥常把突突车开出了飞机的感觉。我在旁凌乱,而司机大哥则气定神闲,仿佛在说我没见过世面。当我扭头看其他突突车时,他们都把马路当成了F1赛道……我不自觉地浑身一紧,抓紧了车把。

网上有人说印度人干啥都喜欢用手,比如擦PP用左手,吃饭用右手。其实不尽然。确实绝大部分印度人喜欢用右手清洁屁股,辅助工具是水(在印度青旅、民宿和酒店,马桶旁有小水龙头是标配)。印度人认为,水和手的配合,能清洁得更干净(这个有事实依据,印度人的痔疮率非常低);还有个说法,印度的纸太贵了,太多人买不起;再者,印度的传统是用手,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事了。当然不是某些人黑印度人的说辞——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给菊花做马杀鸡。

印度的某些地区,人们家里是没有厕所的。他们认为家里供奉了湿婆等大神,那就是神圣的,是不容玷污的。而如果在家里排泄,则亵渎了大神,于是得让浊物直接归还大自然。所以在某些地区,不要约女生钻小树林——她们进小树林的只是为了嘘嘘。

印度是个包罗万象的国家,切不可以窥一斑见全豹,个体不代表整体,就对印度下结论。但印度人相对共性的东西,种姓制度、恒河沐浴、火葬、瑜伽、神崇拜、动物崇拜等,在接下来的游记中,我会详细讲。

1。和印度人打招呼忌讳用左手。因为印度人如厕是用小水管冲洗的,左手会要协助清理,所以最好不要用左手给人吃的或者用左手打招呼哦。

2。大家都知道牛在印度是神圣的,牛是印度教湿婆神的坐骑。在印度不要轻易问人家哪里可以买到牛肉制品,或者说任何对牛不敬的话语。另外,送给印度人的礼品也尽量不要是牛肉制品。当然牛奶除外。在印度农村,农家土墙面有的都会是用牛粪和泥巴混合砌成的(牛粪毕竟是草变来的一来是信奉牛的缘故,二来也是让泥巴更好粘合的作用)

3。国内喜欢小孩会去摸他们的脑袋,在印度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是不礼貌的行为。

4。印度宗教很多,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大部分信奉印度教,所以在印度你不清楚状况的情况下不要随意谈论宗教,说不定你就在冒犯和你聊天的人。

5。印度人大部分是素食主义者,现代年轻人可能有一部分是食肉的,但年长的几乎都是素食,请人吃饭一定要搞清楚对方是否是素食主义者。像我的朋友家,他妈妈是连鸡蛋都不允许他吃的,不过他说他都偷偷在外边吃。年轻人有一部分相对开放一些。

6。印度是种姓制度的国家,不要轻易询问人家是什么种姓的。他们一般都是在同等种姓中找对象的,不像咱们这边只要相爱就好。

7。去印度的寺庙,大部分是要拖鞋进入的,所以最好不要穿名贵的鞋子去参观寺庙,以免丢失了你要光着脚回家。你要是穿着耐克会不会最后连鞋带都找不着呢?

8。印度的交通比较拥挤,三轮车比较多,而且司机很猛的,国内小城市也有这种三轮。街上真的是会有牛悠然自得的行走,即便是大城市。另外很少有国内这种出租车。如果需要出租车都是要提前预定的,我去的是印度的硅谷banglore,相当于大连,那也交通状况一样。国内是靠右行走,印度是靠左行走。

9。在印度一个人晚上还是最好不要出去,以免出现危险。女的最好不要穿很漏的衣服哦,热裤还是放在家吧,不然会把你当作

10。印度也有给小费的习惯,也有乞丐行乞,当红灯的时候,他们也是会来敲车窗玻璃的,如果你愿意,也可以适当给一些,不给他们也不会把你怎么样。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奇特的国家,即使他们贫富差距也大,但穷人不会那样嫉恨富人,他们信奉这世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可以换来来生的好日子。当年有的印度富翁都放弃家财做了苦行僧。

11。印度的菜品很多是中国人的胃适应不了的,他们也有方便面,maggie noodles,你可以在国内带过去也可以在当地超市买。不过印度的超市里的中国面条可不怎么的,还不如咱们的挂面。印度的咖喱味道比国内要重很多。他们的辛辣调料远比国内味道重。在中国,大部分菜上桌你是看得出原料,在印度很多你都看不出来,因为都是稀稠状了。

12。印度的如厕用水冲的多,所以手纸比较贵。当年我为了买手纸跑了好几个超市,看着比国内贵很多的手纸用起来心疼啊。

13。印度的蚊子不少,街边狗也不少,要注意防止被咬传染疾病。那些街边的狗好像我们这边的农家土狗。

14。印度的夏天特别热,国内夏天热的时候特别喜欢开窗户,但在印度最好你关上窗户。因为外边的热浪进来的话,屋里更热。

虽然印度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印度首饰和服装和印度手工的熏香很有当地特点,去那边旅游的可以购买一些。

关于印度服饰:

全世界共有3种孔雀,即蓝孔雀、绿孔雀及刚果孔雀。绿孔雀是我国云南省的特产,刚果孔雀是非洲的孔雀,而蓝孔雀则属于印度特有,又名印度孔雀。因此,印度素有"孔雀之国"的称誉。 印度服饰上很多喜欢用孔雀或孔雀羽毛图案装饰。印度天气炎热,纱丽在印度很受欢迎。但如果要拿到国内来估计只能当作围巾用或舞蹈用了。印度是个颜色很丰富的国家,他们多采用植物染色,印度女人非常爱美,他们的衣服很多都是手工的,所以很难找到2件完全一样的纱丽。

关于印度首饰:

印度妇女从小就扎耳朵眼,开始戴耳环。耳环由金、银、铜、宝石、水晶、象骨或牛骨等材料制成,形状和样式各异。都市里的印度女人善于打扮自己,一般不止一套耳环,随服装色彩、式样的变化佩戴不同的耳环。贵妇人镶宝石的耳环和金耳环价格昂贵,但来自平民百姓家的女性多用镀金或假宝石耳环,这种耳环价格便宜,但足可以假乱真。你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印度女人都会佩带耳环,鼻环或臂环等。

手镯在印度女人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据说如果一个女人不带手镯,那就是寡妇了。丈夫死去,手镯就会褪下,或者像**情节那样把手腕往墙上一撞,手镯就都碎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某些地区还沿用古老的传统,小臂带满手镯一直到肘弯,大臂不带,表示未婚,从小臂一直带到大臂腋下,表示已婚,这种手镯一般不是玻璃的。主要是骨头的,合金的等等。所以经常在印度女人的手臂上能看到闪亮的手镯。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手镯具有幸福和长寿的含义,锡克教男女教徒佩戴铜或铁制的手镯,印度下层妇女则喜欢在手臂上佩戴十几个色彩鲜艳的塑料手镯。

关于印度熏香:

另外值得一替的是印度的熏香。印度熏香多为源于古印度瑜珈流派,极具有安神、清肺、调和神经系统等作用,由于其香料独特,所以很早就流行于印度上流社会和欧洲市场。也许也只有宗教气息很浓的印度才能制作出这样的熏香来。熏香源于五千年前的印度。完全提炼于各种纯天然植物。具有安神益智、放松情绪、帮助睡眠等功能,更是瑜伽房里必备的辅具,在熏香中进行祈祷,冥想,以便达到做瑜伽的最佳状态。

繁忙紧张的现代都市人,在生活的空隙,点燃一根印度熏香,在袅袅馨香中听一段音乐,喝一杯咖啡,还是泡一个热水澡,霎时,身心的疲惫缓缓卸下,一切都沉静幽美了 此外,源于佛教圣地的印度香更有着招财、保平安、祈顺利等祥意,更是避灾祈福、拜佛祭祖的圣物。

前天,我和姑妈、表姐一道去成都石羊场买旧三轮车,回来时,我和姐姐坐在三轮车上,姑妈使劲地蹬着车。忽然看见后边钻出一个外国人,他穿着滑冰鞋,对着我和姐姐不停地挤眉弄眼、张牙舞爪,再加上他戴着眼镜,十分吓人。我不由惊叫起来:“外国人!外国人!”

  然后,缩着脑袋,闭上眼睛,希望他不要太靠近我们。

  过了一会儿,那外国人竟然用手抓住了我们的三轮车,因为路太烂了,他竟在帮我们推车。并同我们说起了话。不知是不是我的惊叫吸引了他。

  我首先问他:“你是从哪儿来的?”

  他干脆而流利地回答道:“欧洲。”我真不敢相信站在我眼前的是欧洲人,说的是中国话。 接着,我又问他:“你是怎样学会中国话的?”

  他说:“我在这里待久了,自然就会了。”

  “你是干什么的?”我又好奇地问。

  “我是来西南财经大学当老师的。”

  “你叫什么名字?”

  “我是宋老师。”他好像在逗我似的说。

  突然,三轮车又被卡住了,宋老师使劲给我们推了一把,说了声“拜拜”,轻快地走了。 \

  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觉得这外国人真好——有趣,又乐于助人。

  我真想再次见到他。

可以吗只有这个!!!!!

记住,身体不是体验者;

生命由心灵透过肉身而体验,身体只是媒介物或工具。

——《瑜伽经》

印度教有七大圣城,从北到南,依次为赫尔德瓦尔(Haridwar)、马图拉(Mathura)、阿逾陀耶(Ayodhya)、瓦拉纳西(Varanasi)、乌贾因(Ujjain)、德瓦尔卡(Dvaraka)、甘吉布勒姆(Kanchipuram),另外布巴内斯瓦尔、马杜赖等地也被尊为圣城。

清晨六点起床。金奈人还在沉睡中,街道一扫白日的喧嚣,显得静谧而安闲。三轮车司机睡眼朦胧,我摇醒他,请他载我前往火车站,因为我要去最南端的印度教圣地甘吉布勒姆。

虽然名列印度第四大城市,也同样是交通枢纽,相对于加尔各答,金奈自是有秩序得多。这从埃格莫尔(Egmore)火车站就可以看出,当然,金奈人口本身要少得多。

火车坐多了,难免会总结出一点经验。譬如咨询站台和车次情况,一定要在车站咨询窗口或者信息中心;找到站台后,再跟当地乘客确认,才能万无一失。警察的回答最不可靠,因为他们并不熟悉车站的情况,但他们有印度人共同的“美德”。不管知道不知道,都会给出一个答案,至于对不对,他们才不管呢。即使你找得满头大汗,回头又撞到他,他一样泰然自若。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我曾碰到过负责任的警察,直接将我带到站台。

开往甘吉布勒姆的乡村火车内部有点像轮渡,没有门扇,顶上吊着两排风扇。乘客不算多,基本都能找到座位,大家似乎毫无隔阂,气氛轻松而愉悦。

甘吉布勒姆是印度教圣城,位于金奈西南70公里处。列车离开金奈,穿过田野,椰子树像卫兵一样列队相迎,绿色的波浪扑面而来。中国人对印度火车有许多神话般的描述,用得最多的词就是“开挂”。但那种在车顶上爬满人的景象我从没见过,如果真有,恐怕这列火车最合适,因为时速只有30公里。连我都可以来个“开挂”,将身体挂在敞开的门上,对着奔驰的列车自拍。

我总感觉南印度的乡村还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至少没有集群化的农业生产,是真正的田园牧歌。关于农业和人口,乡村与城市,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农业技术的发展使粮食产量翻番,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又面临着食品安全和土地过劳的问题。原生态农产品固然保险,可又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需要。所以,如何平衡二者矛盾,不能让偏远农村荒芜,适当恢复小农经济,才是农业部门应该操心的事情。

两个多小时后,列车抵达巴拉尔河(Palar)河北岸的甘吉布勒姆东站。拎着行李下车,一看傻眼了。原以为这里是个大站,我可以将行李寄存起来再出去玩。结果车站就像个临时搭起来的窝棚,根本没有地方存放行李。我甚至以为下错车,拿出手机定位,所处几乎在市中心,显然没错。

是的,这就是印度教七大圣城之一的甘吉布勒姆。在《摩诃婆罗多》神话故事中,甘吉布勒姆是达罗毗荼人的城市。根据传说,城市的名字“甘吉”(Kanchi)源于“梵天”(Ka)对湿婆的“崇拜”(Anchi),“布勒姆”(Puram)表示城镇,即崇拜湿婆神的地方,显然是座“有信仰的城市”。在梵文中,“甘吉”(kanci)的意思是“腰带”,说明“这座城市像地球的腰带。”在印度人献给毗湿奴的108座神殿中,有14座位于甘吉布勒姆,是名副其实的“寺庙黄金城”,被四世纪梵文诗人迦梨陀娑(Kalidasa)描绘为“城中的好城”。

甘吉布勒姆有文字记载的 历史 至少能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百乘王朝后,甘吉布勒姆分别被帕拉瓦(Palavas)统治、朱罗(Cholas)、潘地亚(Pandyas)、毗阇耶那伽罗(Vijayanagara)、卡那提克(Carnati)及英国人统治过。曾一度是佛教和耆那教文化中心,从四世纪中叶至九世纪,一直是帕拉瓦王朝首都,也是泰米尔人的教育中心和“学习圣地”,为仅次于瓦拉纳西的印度教圣城,被称作“南方的贝勒拿斯”。

帕拉瓦人源自北方笈多王朝,在百乘王朝衰退后兴起,统治泰卢固和北部泰米尔地区达600多年。帕拉瓦王朝与北部巴达米的(Badami)遮娄其(Chalukyas)王朝、南部泰米尔人的朱罗王朝、潘地亚王朝连年征战,第七、八世纪时步入鼎盛,成为南印度强国,九世纪末衰落,被再次崛起的朱罗帝国击败。

《汉书·地理志》记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黄支”可能源自“甘吉”(Kanchi),即今甘吉布勒姆;“已程不国”是今天的斯里兰卡,不知道当时怎么翻译成这样?我没有找到更多的资料。

唐僧玄奘说:“达罗毗荼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号建志补罗,周三十余里。土地沃壤,稼穑丰盛,多花果,出宝物。气序温暑,风俗勇烈。深笃信义,高尚博识,而语言文字,少异中印度。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皆遵学上座部法。天祠八十余所,多露形外道也。”又云:“建志城即印度南海之口,向僧伽罗国水路三日行到。未去之间而彼王死,国内饥乱。” 建志补罗就是甘吉布勒姆,僧伽罗国即今斯里兰卡。因为玄奘正好碰上僧伽罗国内乱,僧众逃往建志城,所以他没去成斯里兰卡。

从资料看,七世纪前后的甘吉布勒姆繁华富庶,正是帕拉瓦王朝鼎盛时期。他们给后世留下了壮丽的建筑与雕塑,清晰地描绘出毗湿奴派和湿婆派信徒所创造的达罗毗荼文化遗产。据说甘吉布勒姆的黄金时期,曾有1000余座寺院,今天仍然有200多座。帕拉瓦最著名的建筑遗产是默哈伯利布勒姆的海岸神庙,为南印度建筑艺术的基础。帕拉瓦人所创建的帕拉瓦文字,也是东南亚诸文字的始祖。

现在的甘吉布勒姆是一个繁忙而现代的印度城镇,有数以千计的家庭纺织作坊, 以手工丝绸制品和纱丽服饰而闻名,被誉为印度的“丝绸天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9797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