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写作文

古道写作文,第1张

1 写千年古道的历史的作文

文成有一处亮丽的风景——红枫古道。

春天,绿绿的树叶,绿绿的青草,站在山顶上俯瞰整个红枫古道,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夏天, 辣的太阳烤着整个大地,你走进红枫古道,一阵微风向你迎面扑来,好像在欢迎你得到来。

秋天,是红枫古道最热闹的季节,从五湖四海的游客都来观赏红枫。一片片叶子火红火红的。叶子的形状十分古怪,像鸭子的脚掌,你可以想象一下,鸭子的脚掌被 辣的太阳烤成这样,会忍不住的发笑。枫叶不但可以观看,还可以做成书签。多神奇呀!

冬天,大地妈妈穿上厚厚的棉袄,小朋友也穿上厚厚的棉袄,来观看雪中红枫了。

2 跟据古道西风瘦马写作文

一条古道,伸向历史的深处,楼群中的西域,西域中的丝绸路,像一颗疲倦的星辰,在银河里沉浮,落落孤寂,温柔的绿死了,潺潺的水干了,大厦古碉楼的飞禽走兽,静静凝望着惨白的月亮,当我穿越历史的雨季,脚下的沙土变得黯然,当我的手指感受到残垣断壁的微凉,我伤心的认识到,这般辉煌的历史已将我错过,然而心中残留了一片鲜活的感恩,于是,我很满足地看到了心中斑驳城墙永恒的亘立。

呼啸的西风在一阵雁叫后蓦然而至,谁早已横刀立鸿,意欲力劈秋色。西风,独自在户外怒吼,无孔不入的本领在农家的泥墙面前,惨败成一团破絮。

我的努力终将化成泡影,我悲伤地看到,成功已将我错过,不过,也在此时,血液中流过一股感恩的河流,我感受到了努力过程中的甘甜,也看到自己逐渐坚强的身影。瘦马辗转了那么多遥远的历史,追赶什么,一种姿势,一种高姿态,不肯放弃,一瘸一拐也不停留,心,是否已被风雨浸透,来路已成苍茫,前途也是漫漫。

唯一的方向成了无法挽回的错位,一羽冷箭,丧失了英雄的气质,人生的溃败致使回归生命的本真,一切,如秋天的黄叶般慢慢枯黄,葬在冬天苍白的冻土里。在掩埋的那一刻,我痛苦地知道,一切已离我而去,眼角开始湿润,闪烁着感恩,于是我感受到了放下一切时难得的宁静。

我曾以痛苦的姿势站着忍受错过带来的伤痛,然而心中始终保留一片感恩的净土,所以痛苦不再是痛苦,我心怀感恩,用幸福的姿势仰望着,感受另一种幸福的滋味,感恩仍在,幸福仍在。

3 怎么写黄葛古道作文390字

黄葛古道起于长江边上南岸区海棠溪渡口,蜿蜒拾级而上,直达黄桷桠文峰塔,临江面全长4公里。据考证,黄葛古道始于唐朝,是重庆城通往西南直达东南亚的一条商业大道,由渝中区储奇门乘渡船过长江由海棠溪入境,登涂山老君坡,经黄桷桠,老厂铺,过泉山垭,下三百梯出界,去鹿角场到綦江,去贵州、云南,是重庆到南疆的茶马古道。

黄葛古道是重庆市境内目前唯一保存下的一条古驿道。也是重庆市唯一具有历史风貌的登山古道,同时重庆市登山步道中绿化最好、大树最多、风景最好的登山步道,她是唯一能俯视美丽山城全景的登山步道。

清末明初,沿黄葛古道两旁,店铺鳞次,布庄钱庄,当铺餐馆,生意红火,人流如织;达官显贵,商贾行旅,邮差挑夫,南来北往,尽夜不息;马帮 ,挑夫号子,行人歌谣,响彻云霄。解放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条古道一直是南山、黄桷垭、老厂、长生、迎龙、广阳、惠民、二圣、五步、东泉、姜家等地居民进城的主要通道。上世纪80年代后,龙黄公路通公交车后,这条路就逐渐失去它的交通功能。90年代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全民健身热悄然兴起,每天登黄葛古道的市民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周末和节假日登山人数上万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锻炼的极好条件。

近年来, 对黄葛古道进行了修缮,整治了周边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市民提供了方便。但这种修缮和整治力度不大,效果不好。没有充分展示黄葛古道的特色。我建议 应重点打造黄葛古道,使之成为重庆最独具特色、全国最出名的具有历史原貌和古朴风情的城市登山步道。

4 悠悠古道 作文

最近,爸爸妈妈从手机微信里了解到,余姚有几条古道特别有名,很多人都慕名前往。趁着大好天气,我们一家人也去燕窝古道走了走。

古道,顾名思义就是古时的道路。燕窝古道位于余姚梁辉水库上游,全线长26公里,建于宋代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古道依山而建,蜿蜒而上。整条古道宽约15米,是由大小不一的石头铺成的,依着山势铺设出一级级的台阶,十分平整。由于年代久远,有些石头上长着碧绿的

青苔。这些青苔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细长的牛尾,还有的像绽开的花朵,一直绿到石头缝里,为古道增添了无限生机。

古道两旁竹林郁郁葱葱,走在道上,觉得整个人都被竹子包围了,犹如行进在绿色的天然帐篷里。每一根竹子青葱挺拔,就像穿着绿衣站岗放哨的士兵,日夜守卫着

古道。山风吹过,竹林迎风摇曳,绿波荡漾,“沙沙”声此起彼伏。脚边,到处都是野花野草。白色的覆盆子花此时开得正旺,在绿草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引人注

目。最有意思的要数野葱了,当我们发现它时,几乎惊叫起来,这可是餐桌上的“山珍美食”呀!

这时,“哗哗哗”的溪水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侧耳倾听,原来道旁有一条小溪。小溪并不大,溪水淙淙地流着,清澈见底,青褐色的石头闪闪发亮。偶尔有几条小鱼儿在溪水中活泼地游来游去,看到我们,“倏”的一下钻进了石缝里,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

走在古道上,不时看见挑着竹笋下山的村民,友好地向我们打声招呼。现在正是春季,村民们都从自家山上挖来竹笋,沿着这条古道挑下山,然后卖掉。我想,古道悠悠,有多少村民从这里走过呀,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这也正是古道的骄傲。

燕窝古道,不愧是家乡余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 爬红色古道作文500字

茶马古道离丽江市区大约几十里地远,绵延在大山中,以前就是靠这条路人们把云南的盐巴和茶运到遥远的西藏去的。我们到达马场后,一人选了一匹马,我选的是一匹枣红色的三岁小马,看上去很精神。(这里没有高头大马,大马不擅长在高山上长途跋涉)。

纳西族牵马人一人牵一匹马,一匹接着一匹,古道上有时上坡有时下坡,道路很崎岖,但马在牵马人的吆喝命令下都走得沉而稳,但我想我这么重一定把我的小马累坏了。

由于我们这一行都是初次骑马,都有些神经兮兮,马掌稍一打滑,就会想到我们是否会摔到地上来个狗啃泥巴;马儿顺着古道走,有地方有大水塘,它离水塘特近贴边走,就会想到是否会被马儿一下甩到水塘里。。所以刚开始我是动不动就惊恐地闭上了双眼,所以刚开始即使不用走路骑在马上也不是很享受,看到有的村民熟练地操纵着马缰绳,指挥着马在潇洒地飞驰,羡慕得很。

当我们适应后,就会觉得骑马也不是那么难,要配合马的上坡下坡,下坡时人在马上重心要向后,上坡时则相反,这样就得劲多了。走着走着,腰也敢挺起来了,也敢用腿夹马用缰绳轻拽马给它指令了,飒爽英姿,威风凛凛,我感觉找到了!

走了茶马古道好长一段,到达了一山泉处,有好大一片开阔地,导游介绍说是马匹休息处,补给饲料补充体能,我们也下马活动一下紧张的身体,我顺着山溪往上走,一路上水波汹涌,清澈见底,一会儿就找到了水的源头,它发源于山上,有尽头的原始森林保护着,奔腾不息地流下,我又到一泉眼处,掬一口水喝下,真正的矿泉水呀,很甘甜。

走茶马古道,马到成功!

望采纳,谢谢~

6 古道秋念——《天净沙秋思》改写作文

一阵令人疲倦的思乡情在悠远悠远的古道上。

在哪儿,在哪儿,久久荡漾天幕上的玉白色的云,请寄去秋风颜色的思念……尘土飞扬,在属于秋的陈旧,在用笔渲染不出的,象征凄凉与丰收矛盾中,一切悄悄启动了生命生老病死之轮,如怀旧,品尝已久的一种醇美的酒,在特殊的景途中,拥有别样滋味……枯老的古藤色盘绕在布满沧桑痕迹的古木上,远远望去,已分不了,古老年代,已激思绪。干燥的叶似要勾起浪子不能自己的忧愁乡情,似蝶般旋打风中,似花般灿烂的年华在根处完结……黄昏将至。

如多色绚烂的鸡尾酒,天上沉淀开层层颜料无法调配出的自然之光景。几道暗黑身影从天空深层流星似划过,使人百般羡慕的飞身入巢,而那羡慕不仅仅为了那潇洒……远处,还有那浓雾环绕。

“吱呀,吱呀……”水车远远传来他的节拍。挑弄着清澈的水,好不活泼热闹。

流水自青山顶顺流潺潺而下,通过那古色古香的木板拱桥,仿佛流水正向拱桥诉说他阔别已久的青山,回荡,回荡……透过那层层叠叠的银纱,嗅到桂花幽香,似从远古,似从家乡传来,久久不能回神。神定,眼帘透出青瓦白砖红琉璃,古道上,这一座座人家,更让人在秋的萧瑟中体会到仿佛身处家乡的温馨,更加让人眼角湿润,忆起那点点滴滴……荡漾,荡漾风雨中的远长古道,骑着瘦弱马匹上的流落天涯的断肠人,更是在思愁之心上加上了一层雪霜。

秋思的心,映刻在秋思的游子身上,秋思的古道,还有那仿佛在为主人思愁之心哀伤的马。西风,请将属于秋天的独特秋思,飘至心中所想所念,又是那么遥不可及,可望不可即的独占我心上的家乡……或许此刻的秋天让人神迷神往,而相对即使在梦中也对故乡百转千回的断肠人,那家乡,何尝不是心头难忘的虹……。

7 家乡的崤函古道500字作文

今天,我兴致勃勃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横溪古道游玩。

一到横溪,我迫不及待地向古道跑去。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山路展现在我眼前,爸爸告诉我,这就是清朝光绪年间时修建的路。这座山海拔约400多米,长约2200多米,爸爸妈妈往上走去,沿途走过,发现两边有茂密翠绿、挺拔的竹林挺立着。山路蜿蜒曲折,参天大树竖立在树林中,这时,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地响。鸟儿时而鸣声清脆悦耳,时而啼声婉转,回荡在山谷,更显得古道的幽静。

山路越来越陡峭,越来越崎岖。我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我刚想放弃了,但为了能看到山顶的景色,我还是奋力向上爬去。在路上,还有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这健身,还有一些村民,从山的那头翻到山的这一头,他们如履平地,我看了很佩服。我便咬咬牙,向上走去。大约又过了半小时,我们终于登上山顶了。景色让我尽收眼底,田地纵横交错,我往下一看,发现上下的人都像一只只小蚂蚁慢慢爬动,梅山公路仿佛一条长长的巨龙盘缠在山上。在山顶上不但可以观赏湖光山色,还可以看到金鹅湖全貌。金鹅湖湖面水平如镜,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它是镶嵌在山间的一颗宝石。

这次横溪一游真有趣啊!我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8 写梅关古道景物的作文一千字,快点回答好吗

道旁种满了梅花。梅观古道的景色十分秀丽,尤其是冬季漫山遍野的梅花盛开的时候,那等风光,令人叹为观止。

沿着石头铺满的小路,缓缓地向前走着,边走边观赏沿途的风景。虽说现在不是冬季,并没有漫山遍野的梅花盛开的景色。但看着路边婀娜多姿的梅花枝干,仿佛又看见了鹅毛大雪漫天飞扬,朵朵梅花含笑藏在树枝碧叶中的情景。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那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里的鱼虾快乐的游来游去。听姐夫说,这溪水十分的干净与冰凉,以前夏天没有冰箱,他们早上在集市上买一个西瓜,就在水里放着,让泉水浸泡到了中午,西瓜就成了冰镇西瓜,又凉又甜。我听了姐夫的话,心想:这水真的有那么冰吗?该不会是骗人的吧,不行,我得试试。我半信半疑的走上前去,将手放入水中,清凉的泉水轻轻的撞在我的手心,调皮的在握手心嬉戏,舒服极了。我用双手拨起一一些清水,泼在我的脸上,整个人立刻精神的许多,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9 黄葛古道之游600字作文

重庆的古道按其大方向有四条:即往西通过昔日省城成都的成渝古道;往北沿嘉陵江沟通川北、川中的嘉陵古道;往东沟通三峡地区、湖北一带的川鄂峡路;往南连通贵州的川黔古道。这四大古道中,保存最完好的就是通往云贵的黄葛古道

黄葛古道,是重庆市知名度最高的一条古道,有着800年历史,曾是历代川黔商贾的必经之地,被称为重庆的“丝绸之道”。该古道始于唐朝,宋、元、明、清时期处于鼎盛时期,属巴渝十二景之一。直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期前,这条古道依然是一条交通要道。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这里已不再是人们为生计忙碌之道了。经过几年的短暂沉寂之后,这条古道再度迎来了兴旺的人气,树木参天的古道,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健身

云南丽江拉市海重走千年茶马古道 体验马帮生活        图/文 西兰

如今,茶马古道上马蹄印仍历历在目,跨越溪流的廓桥仍屹立在风雨中,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马蹄踏出了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文化最神秘的古道。

抵达云南的第一天早晨,在丽江古城走走停停,一边慵懒地享受着久违的阳光,一边计划着接下来的行程。接下来的几天,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是计划中必到的地方。第一天,丽江古城和束河古镇,行程有些单调,时间太过充足,想去传说中的茶马古道走走。

当地人介绍说拉市海就是重走茶马古道的好方,而且离得很近。拿起手机迅速搜索一番,于是在几分钟内决定,下午去拉市海。

接我的司机热情礼貌,早早地电话告知碰面的时间地点和车牌号,拉市海之行就这样迅速地出行。接我的司机叫阿虎,皮肤黝黑,是正宗的纳西族人,车前面放置着一只金灿灿的大老虎,也许正是他名字的象征。

车上就我一个人。一路上,他详细地给我介绍丽江的民俗风情,也会给我解说这一路会遇到的风景,还会教我说难懂的纳西话,时不时会哼几句当地的歌谣。将近年底,正是这里杀年猪的日子,他说他今天的晚餐就是吃杀猪饭。一路阳光灿烂,空气清凉,玉龙雪山时不时出现在视野。畅快的心情不言而喻。

不得不提的是,车里正放着丽江小倩的《一瞬间》,清澈而安静的歌声让人着迷。没来丽江之前就听强子提起过,丽江古城的大街小巷都会放这首歌,这首歌在这边几乎无人不知。果真,这么多年过去,景色依旧,歌声依旧。

车窗外,纳西族小巧精致的房屋零零散散地散落在山脚下,房屋四周都被满满的田地包围。

孤单的马在田间觅食,这场景总让人想起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诗。

路上依稀可以看到不少马帮,还有零零散散的马儿掉在外面,晒着太阳。阿虎告诉我前面不远就是拉市海了。

趁还没有到目的地,先补充下常识:茶马古道在滇、川、藏三角地区以茶马互市而形成的古道,沉淀着两千多年的古富历史,是大西南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纽带。

茶马古道有两条:其一是由西双版纳、普洱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到西藏,再进入印度;其二是从成都经理塘、巴塘到西藏。两条线路是茶马古道的干道和动脉。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曾经,成千上万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餐露宿,漫长艰险,用清脆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出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历尽岁月沧桑一千余年。今天我走的茶马古道,只不过是其中一小段。

骑行之前先填饱肚子,茶马古道一路有特别的马帮饭。马帮饭,顾名思义,就是过去马帮人的伙食。这是一顿鸡肉火锅,里面夹杂了些白菜,土豆,豆皮,萝卜之类的素菜。味道很淡,并没有平时在餐馆的可口。想起当年,马帮人艰难地行走在这条道上,风餐露宿,能够有得吃已经是很大的福分了。得知足呀。

拉市海周围大大小小的马场有五六十个,马场也都差不多,走的线路差不多,主要区别是沿途景点的不同,如果只是纯粹想骑骑马感受茶马古道的话,选择什么马场并不是那么关键啦,我的是拉市海南尧里红军马场,有点像红军队伍的小分队,有木有?

带领我的赶马人是一名纳西小伙子,穿戴着纳西族的传统服饰,个子不高,古铜色的皮肤,眼睛清澈纯洁得竟没有任何杂质。他牵着一匹壮硕的棕马到我跟前,并教我怎么踏上马背,怎么防止马失蹄。

他牵着马,一步又一步带着我走进茶马古道。边走边教我怎么在马背上平稳安全地行走。古道上来回的痕迹,留下了马蹄印,深深浅浅落在路上。

这里的马被称作滇马,俗称矮脚马,别看名字这么普通,矮脚马的特征就是稳健耐力长,适合山路险路。善于走山路,而且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力。每匹马可以挑起200—300斤的货品。在过去,矮脚马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运输工具。

终于,我也成了一名地道的马帮人,踏上了那条梦寐已久的千年茶马古道,仿佛顷刻间穿越了时间的隧道,变成了一名风餐露宿的马帮人,去寻觅遗落在茶马古道的种种回音。

一路上很幽静,山路逼仄而崎岖不平,两边树木丛生,时不时会打着衣服吱吱作响。赶马的纳西族小伙时不时哼起了纳西小曲,我虽然没听懂,但从欢快的节奏里,依然能听出他愉悦的心情。

可以想象过去的马帮人,在这逼仄的山路,在这寂静无声的空山,要在这嶙峋的马背上度过漫长而孤单的日子。必定要用小曲儿或为发泄落寞的情绪,或为自己壮胆,或为打发时间。这一支支曲子,是这条古道上唱不完的歌。

在古道上是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

聆听着马脖子上的铃铛响声,以及“嘚嘚”的马蹄声,一会儿崎岖山路,一会儿羊肠小道,一会儿溪水细流,在崇山峻岭中的马道上穿梭。昔日的茶马古道,经过岁月的洗涤和时间的冲刷,显得沧桑和深沉。那些山路上面踩出深深浅浅的脚窝,每只都是一个故事。

透过马道上一串串深浅不一的马蹄印,我仿佛感受到岁月的利刀镌刻在石板路上重重叠叠的沧桑我想,这里的每一寸泥土都有汗迹,每一块山石都有体温,每一枚草尖都凝结着茶马的气息。

青草荆棘覆盖了马帮人命运的悲悯,光阴流逝让历史的遗迹与我们相距甚远,然而在记忆的想象中,依旧能嚼出茶盐那清苦咸涩的味道。

昔日的马帮早已不再,古道亦沉寂多时。如今,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使尘封的记忆在历史的残垣中断断续续刨出,在若隐若现的时光背影里,一种远古的尊贵和久远的文明扑面而来,更让遥远的岁月令人多出些许感慨来。

到了中途,骑马将近一个小时,人也累了,马也要歇歇了。下马休息,山间建有些许简陋的木屋,木屋内有几个当地伙夫用柴禾煮饭,他们煮的就是所谓的马帮餐,还提供免费的茶喝。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里休息,大家相互聊天,气氛相当好。游客会对当地的一些情况好奇,相互询问了解。

攀谈中,伙夫告诉我们,纳西古村家家养马,一般都有三匹以上,将之排号供游客乘坐,收入全村均分。纳西古村不存在贫富差距,但所有收入均来源于旅游业,旺季还好,淡季不得而知。有点像革命年代吃大锅饭的味道。

途中休息,马夫帮我拍照,欲要跳起来,可惜没有抓拍到,就这样傻傻的。

再来一个不跳的。

伙夫是纳西人,给我们讲着很多纳西人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纳西人的男人很幸福,每天带孩子洗衣服,每个男人都会琴棋书画烟酒茶。而纳西女人却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杀猪宰羊都是她们的活。伙夫点燃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他摸出一根烟递给我,我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表示不抽。“我们纳西族女孩必须学会抽烟,男人不会抽烟喝酒会被人笑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别人的眼里看似奇怪的风俗,却已经深深印刻在每一个纳西族人的血液里。

茶马驿站沿路向上,到达制高点,向下远眺,呈现在眼前辽阔的湖便是拉市海。水天一色,青山隐隐,白云悠悠,飞鸟偶尔划破天界线,一声幽远鸣叫,回音寥寥。

经过纳西古村民居,低矮的房屋,灰瓦白墙,藏在大山深处,四周都围起来,有点像四合院。马背上拍照很不方便,怕马突然失蹄,更担心相机会出问题,拍得很少,效果也就凑合看看了。

纳西古村普通人家的房子。飞檐翘角,黑瓦灰砖,门口的大红灯笼特别耀眼。

冬日的阳光透过干枯的果树照下来,给安静的小村庄增添了几丝暖意。

走出纳西古村,马背上的体验也算是结束了。下了马,不小心转到了马的身后,马夫赶紧把我拉开了,并告诉我站在马身后会让他受惊。

下了马,喝一杯胖金妹亲手泡的茶,听她讲讲茶马古道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纳西族的故事,才对纳西族这个民族有了更深层的了解。纳西男人原来是以胖为美,以黑为贵。怪不得,这一路见到的都是皮肤黝黑,身体健硕的小伙儿。

雪山白毫,似乎玉龙雪山的颜色。喝了这杯茶,也该心满意足返程了。

返程的路上,一队马从远处浩浩荡荡地走过来。一路鞭影,一串蹄声,萧萧风尘,唤醒晨烟,抹过残阳,载着时光的车轮,碾着岁月的坎坷,踏着生命的节奏,蜿蜒成一条历史的轨迹,书写出一部旷古的传奇。

邂逅 阴古渡 再续丝路情缘

一座边塞古津、一个千年古渡、一条丝路古道,在九曲河畔的静谧中演绎出一部恢宏的史诗传奇,于时代的进步与蜕变中绘就鹯阴胜地的臻境玉章。

--题 记

古时,戎马军旅、商贾云集;而今,游人如醉、古渡新颜。千百年来,滔滔鹯阴之水,用它不老的身躯穿越时空的纽带,承载起千载史蕴的人文芳华和浩如烟海的商旅呈辉,谱写出汉唐楚韵,江山峥嵘的锦绣宏图。巍巍鹯阴古渡,用穿越千年的过往阅尽世事沧桑、岁月百态,构筑起民族奋进里波澜壮阔的史话传奇,在古道若梦的长风大歌中拂去岁月的尘埃,于华夏文明的盛世征途中逐梦前行,再续千年丝路的情缘今生。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擘画古津臻境

走进边塞古津,寻访千年天堑传奇之迹。孙子兵法有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鹯阴古渡,地处中原和西域各国通使、通商的必经口岸,是历来行军作战的关防要隘和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河畔两岸,山川形胜,地险天成,险山、河谷筑起的天堑津渡,成为古代中原抵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在历代战争中都发挥了御敌防患、保境安民的重要作用,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两千多年来,无数兵将车马、使节臣民,南来北往、络绎不绝,演绎了自秦汉以来,鏖战连绵、马嘶驼鸣、旌幡相望、血染黄沙的浩气长歌。 历史 深处、古朴的痕迹、史韵的华章,造就了豪杰无双的绝代风华。而今,硝烟散尽、古津依旧,伴随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时代新颜,奔放的鹯阴河流淌出千年古塞不灭的烽火传奇,经过两千多年的 历史 融合,在这里玉琢成器,成就千秋经典,引来满江璀璨。

古风韵致,商旅呈辉,共鉴古渡风华

相约丝路古渡,溯源千年商旅呈辉之脉。古渡催生向往,向往酿出情怀。鹯阴古渡,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重要渡口,古时舟舶辐辏、万商云集,既是丝绸、茶叶、香料、瓷器、铁器等商品的流通要道, 也是贯通中国、欧亚及世界各地奇珍异货和多彩文化的传播桥梁,交流互鉴中构成了丝路文明史上闪耀着智慧之光的璀璨灯塔,成为中西文明共存共荣的 历史 见证和盛载荣光的古朴方舟,使中国融入了世界,也使“世界”走进了中国。贯古纵今,涓涓的文化泉流,斑驳的渡口边墙,尚存的道口车辙,在风雨磨砺中赋予这片土地亘古的刚毅与坚韧,绘就出丝路交融里辉煌的 历史 图腾,镌刻出古渡的史蕴传衍和古道的广袤深邃,在世代薪火流传的升华与蜕变中踞立时代的鳌头,演绎古渡相送的丝路盛世和“鹯阴”圣地的诗景如画。

铅华尽洗,再续繁华,启幕古道玉章

探寻文明古道,赓续千年文脉流彩之光。鹯阴古道,作为历代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枢纽轴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同学术思想与文化传统形成在这里琢玉成章,造就了东西方文化相通相融的 历史 根脉和丝路情缘里血脉相连的深厚渊源。鹯阴两岸,绿影婆娑、山茏灵气、水蕴文明、长堤锦绣,优美的黄河自然风光与古渡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成为黄河上游一处独具特色的 旅游 圣地。纵眼回眸,关外古道,蜿蜒起伏,犹如一座风云多变的 历史 巨龙,连着古今,牵着未来,历经岁月的磨炼,清风若凡中层峰雅聚、群山争雄,丝毫没有褪去当年的色彩。岁月沧桑,千古巨变,飞掠时空的长廊,鹯阴古渡始终在 历史 的长河中不惧惊涛骇浪,砥砺前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极致作用,散发出浓郁的地域气息、折射出远古的时代风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千百年来,缓缓流淌的鹯阴河水恰如一支柔软的画笔,在 历史 的赓续传承中描绘出古渡两岸处处向荣的勃勃生机,书写出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开放包容的千古情怀,历经岁月的凝练雕琢,留给世人一片旷古奇今的臻境玉章,在与时俱进的时代征程中凝聚智慧力量,一路奋楫笃行、扬帆逐梦,再谱古渡新篇、丝路华章。(张文科)

  美丽的丽江被誉为“艳遇之都”,你是否好奇这个特殊名称是怎么来的?相信在大家的心里对丽江充满了很多的好奇,并且向往能够和浪漫来一场邂逅。丽江古城有着美丽的传说。你是否也想漫步在丽江古城,有一场浪漫的邂逅?一起来了解下 丽江文化 中的丽江古城吧。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始建于南宋末年。至今约有800年历史。古城周围不筑城墙,是由于古时丽江为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为了广迎各路商人而不建任何围墙,只引玉龙雪山的水入城,形成天然的屏障,这也使得大研古镇成为中国唯一不设围墙的古城。水是古城的灵魂,给这里带来了无限的灵活与动力,小桥流水衬着青瓦白房的建筑,让这座古镇显得无比雅致。

 丽江古城坐落于玉龙雪山下。丽江大研古城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首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它是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元融合的文化为特点,以平民化、世俗化的百姓古雅民居为主体的“建筑群”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座至今还存活着的文化古城。

 被安排住在古城里面,是太令人愉悦的一件事儿。土木结构装修风格的酒店,以一种淳朴自然的风格迎接着八方来客。房间分布在四周,围出了一个露天的小庭院,布一些盆景绿植、木质桌椅,供客人休闲之用。想想也是,游玩了一天的人们下榻至此,往这小院儿里一坐,听着潺潺的水声,若再伴随丝丝风声,去细细品味浓缩了丽江纳西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不论是从什么地方带来的风尘,都能瞬时云烟消散般的淡去。

 踏上几百年的青石板小路,感受到了这座古城的古朴和厚重,每一块青石上都写满了岁月遗留下来的痕迹,它仿佛记录了木府内风起云涌的历历往事,也记录了纳西族居民炊烟四起之后的口口闲谈。走在上面,就犹如走入了一段段属于这里的前尘往事,不由得就会放下心里束缚着的一切,甚至忘记了此生的自己,这就是对的了,闲情之时莫道愁。

 小路两旁是跨溪依流而建的土木结构的小屋,过去是纳西居民的住所,现在成了一个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商铺,这些小商铺又让我感受到了不同风格的丽江古城:白族、彝族、纳西族少女们的手工刺绣长裙等服饰,以及极具民族风的琳琅满目的饰品店,令人感受到了古城的万种风情;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酒吧街,沸沸扬扬的人群在那里买醉高歌,令人感受到了古城的迷离梦幻;银器玉器、民族挂画、披肩围巾、饭店小吃摊,令人感受到了古城的热闹非凡;而书店音像店、咖啡店小客栈、以及垂柳人家、小桥流水、还有那随溪水而去的许愿灯,却又令人感受到了古城的温婉和静谧……

京西之美

美在西山的山、美在永定河的水

美在京西古村落世外桃源的怡然

美在红色圣地的革命情怀

美在京西古战场上的千古沧桑

……

2020年北京市文化和 旅游 局针对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开发设计

10条精品线路

每条线路都风光旖旎 独具特色

本期,我带您探访古道文化线路

一起聆听 历史 足音

峭壁古道之旅—石佛岭古道徒步线路

线路一、1日游

主题:穿越京西石佛岭 品味古韵与人文

线路亮点:

l 石佛岭古道是迄今为止保留最完好的一段古道之一,位于王平镇境内的东石古岩村,古道穿村而过。

l 当年驼队、马帮行走的蹄印深刻清晰,蹄窝密布保留完好,是难得的远古印记。

l 此段古道上还有四块摩崖石刻,其中一块碑额上有三尊石雕佛像,石佛岭由此得名。

l 路虽平坦,但外临绝壁,令人目眩,下面即永定河及近代门板(门头沟至板桥)铁路,今昔对比更能显示出古道的地理位置之重要。

线路设计:

三家店村—琉璃渠村—牛角岭关城—韭园村—石佛岭—东石古岩村

景点推荐:

线路1 琉璃渠村

琉璃渠村坐落于京西明珠永定河畔,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山傍水,景色迷人。该村 历史 悠久,建于公元1264年,自建村始,该村就与琉璃结下了不解之缘,琉璃的窑火燃烧了700余年,一直生生不息、薪火不断。琉璃渠村是中国皇家琉璃的生产基地,目前村里有三家琉璃瓦厂仍在经营琉璃事业,延续着琉璃产业的发展。古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村东口的过街楼,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1年),是北京唯一一座黄琉璃顶清代过街天桥。村内保存有规模完整的琉璃厂商宅院、西山大道古道遗址以及数十套清代民居院落等建筑文物。

线路1 牛角岭关城

西山大道上的重要关口牛角岭关城,位于王平镇韭园村东的山岭上,如今是妙峰山镇与王平镇的重要分水岭。明清时期,这里是宛平县捕卫南乡与王平口巡检司的分界处。作为当年西山大路上自东向西的第一隘口,牛角岭关城建在两山坡对峙的地方,扼守着当年古道的要冲。如今的关城,只留下一道残存的城门洞和极少的文字机传说。穿过关城,古道继续向远处延伸……

线路1 牛角岭关城蹄窝

作为京西军事要塞,牛角岭关城自古以来马帮驼队络绎不绝,军事通行、商旅来往、民众进香,皆由此而过。如今我们在牛角岭关城外面,仍能看到300余个蹄窝,最深的将近30厘米。这些蹄窝都是当年来来往往骡马留下了的印记,记载着曾经的辉煌和艰难。铭于石上的 历史 ,终成不巧的丰碑。

线路1 韭园村

京西王平镇韭园村坐落在九龙山脚下,由东落坡、西落坡、韭园、桥耳涧四个小山村组成。据传说,过去这里的人们主要以种植蔬菜为生,尤其以种植韭菜而闻名,因此而得名韭园。村子里还拥有三义庙、碉楼、京西古道、马致远故居、牛角岭关城等人文景观,村内建筑在百年以上的古院落多处。

线路1 石佛岭古道

石佛岭古道是京西古道上,迄今为止保留最完好,相当经典的一段有明代修路碑的古道。穿越东石古岩村而过的古道,至今还保留有四块摩崖石刻,其中一块碑额上有三座石佛雕像,石佛岭由此得名。从摩崖碑往东走,即可以通过称之为“石门”的道路,随后路途平坦,但是外侧却是令人目眩的绝壁,下面就是永定河和近代门板(门头沟到板桥)铁路,今昔对比更能显示出古道的地理位置之重要。

线路1 东石古岩村

石佛岭古道穿村而过的东石古岩村,村落顺应山势而建,古道将村落分为南北两部分,称曰“南院”、“北院”,古道南侧设置泄洪沟,古道两侧聚落形势明显,村落沿主街呈带状展开,体现着北方山区传统村落的格局特色。其村庄和古道结合极其紧密,村庄沿古道依次建设,古道在东石古岩村王平口附近是最惊险的一段,是珍贵的 历史 环境资源。

l 特色餐饮

韭园村

韭园村为京郊著名的绿色生态村,一年四季有樱桃、核桃、柿子等各种果类,柴鸡、柴鸡蛋和各种野菜味道也不错

韭园酱菜

门头沟韭园酱菜以山泉水浇灌的纯天然有机蔬菜为原料、讲究腌制时令、采用纯天然古法手工腌制,口感更是鲜香脆。

l购物

琉璃渠村

以该区国家级非遗“琉璃烧造技艺”为基础,通过与设计、 科技 、市场相结合,改良传统琉璃烧造技法,利用文创企业在设计、研发、渠道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开发一系列琉璃文创产品。如九龙壁书档等。

//////////

品读沧桑之旅—关沟古道徒步线路

线路二、1日游

主题:品读关沟古道 寻山间七十二景 悟百年沧桑变迁

线路亮点:

l 关沟古道上关城众多,南起南口、北至八达岭,在长达四十华里的沟谷中,修筑有南口城、居庸关城、上关城、水关城和八达岭城,关城道道、重兵把守,构成了屏护京师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

l 清代开始实行怀柔政策,讲究民族交往,南北和睦。从那时起,古老的关沟烽烟渐熄,取而代之的是南北通商、驼铃声声,演绎了一曲边贸往来的繁荣景象。

l 四十里关沟古道,自然景点众多,两侧崇山壁立,中间涧溪穿流,奇峰异石遍布,沟坡植被丰茂,可谓景色壮丽,风光优美。历代的文人墨客穿行此地,都被这绝佳的风光倾倒,出口成章,吟诵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佳句。

线路设计:

岔道古城—八达岭城—青龙桥火车站—弹琴峡—三堡火车站—上关城—穆桂英点将台—居庸关城—居庸关云台—东园火车站—南口古城

景点推荐:

路线2 岔道古城

八达岭城北面的岔道古城,早在明代时候开始修筑,历经三十余年建成,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整个城东西510米,南北宽185米,为船形。全城总占地面积约83万平方米,城墙高85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南城墙有烽火台2座。城墙的建造分两个时期,早期是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而晚期又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砖砌筑。

地址:延庆区八达岭关城西北八达岭镇岔道村

路线2 八达岭城

八达岭城建在关沟北口,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正德十年(1515年)边墙向东西延伸,隆庆三年(1569年)撤掉旧边墙,重建砖石结构可以两面御敌的空心敌台长城,就是如今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北门锁钥”是八达岭城的本门,顶部为长方形敌台,长208米,宽151米,面积3148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下面券高大的门洞,城台两侧30-40米远各建有敌台一座,与长城相连。北门锁钥门额为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城台时所嵌。 地址:延庆区G6京藏高速58号出口 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30—19:00;淡季(11月1日— 次年3月31日)7:30—18:00 门票:普通票:40人民币 (4月1日—10月31日 )、普通票:35人民币 (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

路线2 望京石

“望京石”在八达岭东门外公路南侧,一块裸露的大花岗岩石,长15米,宽3米,高1米,北面刻有“望京石”三字。原为金望京寺的一部分,昔人曾建楼于石上,说清晨日出从山隙可以远望京师,后寺楼俱毁,只留下此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阴历七月二十一,八国联军破紫禁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外逃,七月二十二路经此处,太后曾站在石头上遥望北京城。

路线2 八达岭水关长城

水关长城是明长城的遗址,由抗倭名将戚继光督建,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 历史 。此段长城建于险谷口,由水门箭楼长城呈“V”字形,顺应山势而行,如巨龙似鲲鹏展翅欲飞,箭楼即是敌楼,同时兼具水门功效,次建筑方式在沿线长城中极为罕见,故名水关长城。 地址:延庆县八达岭镇石佛寺村 开放时间:旺季(4月—10月)6:30—17:00;淡季(11月—次年3月)7:30—16:30 门票:40元

路线2 弹琴峡

弹琴峡是五桂头山洞东侧一条花岗岩峡谷,溪水在谷底乱石中流淌,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加上峡谷的回音,远听犹如弹琴声。后来修建京张铁路时,展宽路基,弹琴峡谷已无。仅在崖壁上镌刻有清道光年间,江南河道总督麟庆宦游览关沟时,题写的“弹琴峡”三个大字。

路线2 上关

上关位于八达岭南17里,距离今天居庸关8里。这里是居庸关的南关门,因为在军都县界上,也叫军都关。北齐置纳款关于此。隋、唐、五代、辽、金、元的居庸关均置在此。明永乐二年(1404年),重建上关城,周长285丈,名之曰上关门。修筑京张公路此关被毁,已无人烟。上关南河东边有一块巨石卧在山沟,高3米,石上平面约50—60平方米,石头的侧面刻有隶书“仙枕”二字,俗称“仙人枕”。石头上还有28个大小洞眼,传说是穆桂英曾经在此搭建帐篷时,留下的篷杆眼,当地讲穆桂英当年大破天门阵时,曾在此点将分兵,因此这里又被叫做帐篷台或者穆桂英点将台。

路线2 居庸叠翠

居庸叠翠在居庸关东南叠翠山,一层山岩、一层松柏,岩松叠衬,蔚为奇观,是居庸关七十二景之最。金章宗钦定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皇帝为此赋诗两首,并亲笔题写“居庸叠翠”四字,镌碑立于居庸关南8里大道旁,抗日战争期间修建公路时,被埋于路基之下。

路线2 云台

居庸关云台位于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村二一六省道居庸关长城内,云台全部用大理石砌成,其浮雕是元朝藏传佛教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规模宏大,内容复杂,雕琢细致,包括了喇嘛教中的各种天神,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龙、云等造型,是元代石雕艺术中的杰作。 地址: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村二一六省道居庸关长城内

路线2 居庸关

居庸关是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关城,被称为长城三大关城之一,沿山而建,城楼上挂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景区山下是居庸关景区广场,这里有一座石门,名叫云台,是一座白石结构的藏传佛教建筑珍品,内部有菩萨像,漂亮独特。关城门口处购票后进入景区,景区内有关帝庙、叠翠书院、表忠祠、丰裕仓等多个人文景点,供奉着古代的名人也记载着居庸关的 历史 ,旁边还有一座小湖,可以一一参观拜访。

地址: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村216省道

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00—17:0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30—16:00

门票:成人票:40人民币;学生票:225人民币 (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周一—周日);成人票:45人民币;学生票:25人民币 (4月1日—10月31日 周一—周日)

路线2 南口城

南口城位于昌平城西10公里,燕山与军都山连接处,20公里关沟峡谷南口,故以南口为名,与八达岭南北相对。南口城是居庸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北口相对,起到巩固居庸关的作用。其位置选择在关沟两侧山脊逐渐消失的地段设城,盘查过往行人,阻止冲关之势。南口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前人有“北方有事,南口必先受兵”的精辟论断。

l 特色餐饮

居庸关 养生 宴

火锅内加入冬瓜桶,桶内配置 养生 配料,涮制肉食、蔬菜,上味清香独特,再配有炖菜、凉菜,主食更是多样,其中五色饺子、豆沙包、菜团子。

岔道古城农家乐

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绿色食品,山野菜、野蘑菇、柴鸡蛋、自制豆腐、本地核桃仁等。

//////////

寻踪香道之旅—阳台山妙峰山香道

线路三、1日游

主题:四百年古香道 寻踪金顶妙峰山 且看幽香何处来

线路亮点:

l 古香道是京西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从阳台山到妙峰山的妙峰山香道中北道,由于其 历史 上属于帝后进香走的道路,而更加著名

l 中北道将西山中基座著名的山峰和森林公园进行了穿插,同时对于徒步爱好者来说,这也是一条入门级线路

线路途经:

北安河—鹫峰国家森林公园—阳台山自然风景区—金仙庵—金山泉—妙峰山古香道—妙峰山涧沟村—妙峰山金顶

景点推荐:

路线3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大西山风景区中部,在北清路的西尽头,是距离京城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之一。公园自然环境优美,山势陡峭,山峰林立,山石神形兼备。远望鹫峰,山峦上的两座峰相对而立,宛如一只俯冲而来的鹫鸟,栩栩如生,由此得名。鹫峰中心景区拥有始建于辽代的鹫峰山庄,明代天顺五年的普照寺、明代正德六年所建的秀峰寺,咸丰九年的响塘庙以及1929年我国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地震台等多处文物古迹。

地址:海淀区苏家坨镇秀峰寺路5号 开放时间: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08:00—17:00;旺季(4月1日—10月31日)07:30—17:30 门票: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10元/人;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5元/人

路线3阳台山自然风景区

阳台山森林覆盖率达94%,杏树名木就占51%,景区中林木茂盛,古树众多,是京郊最佳的日出观赏地之一。山中分布着许多名胜古迹,既有以盘山古道闻名的鹫峰森林公园,又有千年古刹大觉寺,在主峰妙高峰下,还有保存得很完整的清朝醇亲王墓。入春之后,阳台山的杏花、桃花、梨花、苹果花、樱花次第开放,远近高低尽是花。以“古寺八绝”闻名的大觉寺内,百年玉兰玉洁香浓,一干一花刚劲俊逸。 地址:海淀区北安河乡境内 开放时间:4月—11月7:30—17:00;12月—次年3月8:00—16:00。 门票:10元

路线3 金仙庵

金仙庵又称金山寺,始建年代不详。据传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金水院。明成化年间重修。20年代,中法大学第三农事试验场曾建于此,现寺前公孙树林即为当时所植。抗战时期,寺被日军焚毁。解放初期,在原址上又复建了部分房屋。金仙庵坐西朝东,有殿三进,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山门、前殿,分别供奉弥勒佛、释迦牟尼佛。南北两侧建有配殿及配房,后院建有正殿(玉清殿)及南北配殿。前院两侧原各有跨院,现仅存遗址。现有山门殿、正殿及南北配房数十间,格局基本完整。

路线3 金山泉

位于北安河的金山泉为京师西山名泉之一。泉水分别从庵东面台阶下面两个古代石砌水池上的石雕龙口中流出,泉水质量非常好,含微量元素高,不含水碱,当地人烧水的水壶用了几年一点水碱都没有。泉水的流量据说每天有三十吨左右,每天都有许多人来为里背水,很多是乘公共 汽车 从丰台区、朝阳区甚至通州区来的。

路线3妙峰山古香道

妙峰山金顶娘娘庙是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们心目中的圣地,吸引着半个中国范围内的信奉者来此朝顶进香。其中从北安河启程,途经阳台山到达妙峰山的香道被称作中北道。这条香道沿途基本上是大块厚石板铺就,规格较高,加之有鹫峰及数座著名寺庙,是香客最多、气氛最热烈的古香道,也是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众多的观光路线。据说从明代开始,妙峰山下涧沟村的村民进城和山外人进山就开始走此道。到了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太监刘诚印出资重修,成为便于行走的是石板道。而民间传闻,是安德海为了慈禧太后进香所修,因为耗资巨大,又被称为“金阶”。

路线3妙峰山森林公园玫瑰园

从妙峰山古香道的中北道,翻越阳台山就可以下到十里玫瑰谷。漫山遍野的玫瑰便展现在您的眼前。相传这是500年前栽植的玫瑰,随着岁月的推移,玫瑰花大量繁衍,便随山势起伏而向外延伸,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千亩玫瑰园,在华北堪称一绝。妙峰山最迷人的是它的金顶玫瑰,在我国北方极为少见。在妙峰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台地、缓谷中,聚集了大量玫瑰,特别是主峰东南的涧沟村一带尤为兴旺。妙峰山的玫瑰园面积达数百公顷, 历史 悠久。

地址:门头沟区妙峰山森林公园

路线3妙峰山风景名胜区

妙峰山是京西一带上香祈福的热门去处,也是徒步和骑行爱好者的天堂;主要景观是娘娘庙、玉皇顶和主峰顶,都位于金顶区域。游览顺序一般是从娘娘庙—玉皇顶—主峰—回香阁,这也是道观里上香的标准顺序。每年农历4月,山顶娘娘庙会有上百场传统节目表演,还会有施粥、布茶、舍馒头等活动。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红叶缤纷。妙峰山观赏红叶的最佳时间为每年10月中下旬到11月初。妙峰山盘山路上会经过一处玫瑰谷景区,每年5月左右可以观赏和采摘玫瑰花。 地址:门头沟区002县道丹建路妙峰山风景区 开放时间:08: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门票:40元(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l 特色餐饮

玫瑰花椒鸡翅

玫瑰谷盛产玫瑰也盛产花椒,口味异香、醇厚不慎麻辣,用玫瑰谷泉水和花椒泡制的烧烤鸡翅,味道鲜美,独特令人胃口大开、百吃不厌,花椒鸡翅烧烤是当地特产。

l购物

妙峰山

玫瑰油:玫瑰花花瓣经过蒸馏制造出的高级香料,妙峰山玫瑰花非常好看,花瓣厚、味香,是加工香精的好材料,用玫瑰花加工的玫瑰油比黄金还贵。同时还有其他的玫瑰花纪念品推出。

//////////

京西祈福之旅—京西潭柘寺古香道徒步线路

线路四、1日游

主题:烧香祈福潭柘寺 探幽揭秘门头沟

线路亮点:

l 位于门头沟区的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是北京最早的寺庙之一,故有“现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同时这里北京重要的佛事活动场所之一,所以围绕着潭柘寺生成了许多的香道,也成为了京西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l 本条线路选取了从圈门开始的香道,在当年叫做门潭古道。这里距离潭柘寺很近,全长只不过三四公里,许多当年的达官贵人都是通过这条道前往潭柘寺的。同时,这条路沿途经过圈门、天桥浮、桑峪村这些古村落也使得徒步不再孤单。

线路设计:

圈门—三店村—天桥浮—峰口庵—桑峪村—潭柘寺

景点推荐:

路线4 圈门

圈门位于门头沟路的西尽头, 因黑河沟上架起的一座过街楼(风雨桥)下方有券洞而名。圈门被称为“门头沟之源”,门头沟,就是“圈门前头有条沟”的意思。圈门横跨在沟上,这条沟是横岭至大峪的泄水沟。圈门之上建有过街楼,楼上供奉着文昌帝君、关帝和药王孙思邈。过街楼也是门头沟最著名的标志性古代建筑。京西古道自西向东穿过了过街楼的“券洞”就算进入了通往北京的大路,所以人们就把这称为门头沟之门,门头沟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圈门的窑神庙是北京现存唯一的窑神庙,如今被开发为窑神庙公园,供大家参观、休息、纳凉。

路线4 天桥浮村

圈门往西有座天桥浮,原是京西古道的一道关卡,玉河古道从桥下经过。桥西是天桥浮村,桥东是向下陡坡,原是玉河古道。桥上的三义庙据传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了,庙里供奉的是三国时期“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天桥浮过街楼,石砌门洞,高两米,宽三米,进深五米。洞口上刻有“天桥浮”三个大字,洞口外有影壁。因村前门洞如桥,上可行人而得名。还有句话也形容天桥浮,“见桥不走桥,走桥不见桥。”意思是道路从桥上过,不易察觉,因为与过街楼一起。

路线4 峰口庵

峰口庵是京西古道上一处已经荒废了的古代关卡,据估计至少有1000年 历史 ,大概建于金国海陵王时代。峰口庵海拔大概800米以上,从圈门到峰口庵山路大概要25个小时。从峰口庵向西北方向可以爬上九龙山顶峰,海拔大概1000米左右,山上风景宜人,有一片让人仿佛置身仙境的高山草甸。从山上俯视北京,能见度好的情况下可以把北京城尽收眼底。目前峰口庵是一处经常被驴友光顾的野外徒步穿越路线中的中转地,很多驴友途经此地都在此歇脚。

路线4 桑峪村

桑峪村,承载着北京人类发祥地的 历史 。这里在11万年前便有了人类的生活痕迹,也就是“北京人”从周口店迁移到此的踪迹,可谓 历史 悠久。这曾经是一个以煤致富的村子。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村庄,一片红色的民房掩映在青山绿树丛中,天主教堂高高的尖顶孤傲地矗立着,早在元朝时期,天主教便传入了这里,村民大多都信奉天主教。路遇的村民会微笑致意或热情引路,源于他们信奉的与人为善的教义。漫步在村中幽静的小巷,古老的房屋,门楼、影壁、木雕擦肩而过,周围寂静得没有一丝杂音,偶尔飞过天空的几只鸟儿划破一丝空气,只有那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在默默地述说着多彩的 历史 。年复一年,日出日落,春华秋实,即使经过了战火的洗礼和世事的变迁,桑峪村依然保持着淳朴安详的面貌——都市人向往的田园。

路线4 潭柘寺

建于西晋的潭柘寺,盖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民间以此称之。作为北京城最早的寺庙,有着“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称谓。甚至当年的姚广孝建造紫禁城时,太和殿就是仿造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成。潭柘寺建筑之庄严,布局之宏伟,规格之宏大,京城上下,无有可比者。

地址: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潭柘山下 开放时间:8:00—16:30 门票:55元

l 特色餐饮

天桥浮村

龙浮山庄以特色农家饭菜为招牌,水源均来自龙潭天然山泉水,餐厅内长期恒温,冬暖夏凉。山庄内具有现代化 娱乐 设备,数字影院、卡拉ok等。

游走西山古道

目光所及是厚重的 历史 和传奇

一路向西 风景美如画

接下来,让我们敬请期待第二期

走进西山 走进红色文化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9846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