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以为自己是一粒沙,可以在四季变换中保持那份安然,在雨露风雪里坚守那份自信……
冰天雪地里,适从了无言的冷漠,看惯了来时的洁净与去时的浊泪,尽管偶觉寒意,依然被那款款的柔情所迷恋,在那一遍遍聚离中,独享着大地的苍凉!
当春暖花开,我在满目的绿意中遐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是沙,是一滴水,就可以在花瓣上起舞,在流韵中欢唱……风,吹醒了思绪,在花开花落间,隐隐听到了大地的叮咛:“做自己吧,无论你是谁”。遍地的落花将我隐藏,此时,我感觉很幸运是一粒沙!
烈日下,心头的激情在燃烧,将身旁的一切灼干,现在又是一个夏,无暇顾及自己是谁,只在滚烫的白昼里等待,等待清凉的夜把煎熬带走。
飞舞的叶,像是那冬天的雪,层层叠叠将我覆盖,看不见身边的景色,但我知道这是秋天。就这样像个傻子,在落叶中消耗自己的年华!
也许,是因为从未离开过大地,也许,是因为从未想过飞,也许,是因为习惯……所以,一直觉得自己很重,呵呵!也可能是巧合,在岁月的交替中,很少去考量挪动的年华,还有那模糊的自我!
我坚信自己是一粒沙,大地是我永久的居所,不会在四季更迭中沉浮,也不会轻身跃入缠迷的红尘!春去秋回,寒来暑往,经历了太多,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轻。
直到有一天,风,将一切吹走,尽管我以厌倦了太久的停留,然,面对渐远的故土,还是难掩那心灵的哀伤!惶恐中,终于明了,我不是沙,我只是一粒尘埃!
我是一粒尘埃,在飘渺的世界里,迈入新的旅途,可一切由不得我,风,主宰着我的方向。这一切来的如此突然,还未来得及思考,已与昨日离别,昨日还是一粒沙,而今,已是一粒尘!
我是一粒小小尘埃,没有风的时候,我在花瓣上小歇,聆听花开的声音,品味花香的雅韵,也会在枝头逗留,俯瞰那远处的故乡,将豪迈释放……
我是一粒微微的尘埃,在自由与浪漫的国度里,纵情游弋!风,如我所愿,把我带到山巅,那白云就在眼前,原想扎入云朵触摸那丝丝柔情,怎奈,风却无情地将我掠走,看着那一闪而过的美好,心头不觉泛起往事的涟漪……
我是一粒寂寞的尘埃,没有沙粒那样沉稳,没有沙粒那样庞大,看起来更比沙粒自由,可,这些并没有让我快乐!因为,当一切美好成为记忆时,所谓的自由,像是欲望的牢笼将我紧紧束缚,无法逃离……
品饮花香、迷恋山巅、向往白云……自由,在风中牵引着我。此时,已不能回头,当从未想过的奢望悄然而至时,谁又会相信,自由,也是一种孤独呢?
我是一粒迷失的尘埃,在红尘中漂浮,朦胧的视觉,已看不见自己的影子!不知身处何地,不知去往何处,麻木的心灵早已感知不到时光的流逝!风起的时候,便是我离开的时候,离开,没有归期,也无目的。不曾想过,会将命运交给风,也未想过,飞,也是一种折磨!
飞,从一粒沙,飞到一粒尘,从大地飞到空中,无法预知的蜕变,源于自己的畅想。如果可以,我愿回到那无知的思绪中,没有过多的期待,没有流失的眷恋,在那片安静的大地上畅想沙子的宿命!
沙与尘,轻与重,相差无几,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那时,作为沙,想的是太多的不可能,而今,作为尘,想的是太多的可能!想象中的不可能,打破了永远的沉寂,现实中的有可能,已变成遥遥无期的归程……
我是一粒柔弱的尘埃,渺小的看不见自己,在漂游的日子里,渐渐失去存在的价值!没有谁能在意我来自哪里,没有谁会体味我的心思。因为太轻,时刻准备随风而去……不知下一站会在哪里!
风,告诉我,若要自由的飞,就要紧握风的手,走在雨的前面。我很茫然,我这轻盈的身子,还能主宰什么?还能做些什么?还能想些什么……无所谓了!
雨,不期而至,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从大地的怀抱中醒来,我听见风的呼唤,呼唤我的名字“尘埃啊,尘埃,快随我来”!风,渐行渐远,心,愈来愈静,那久违的气息云绕在心头……是的,没错,是泥土的芬芳!我回来了。
我是一粒轻轻的尘埃,不是一粒沉沉的沙,在熟悉的大地上,享受泥土的芬芳。泥土的芬芳?呀,这不是自己的味道嘛!我豁然开朗,我这一粒轻轻的尘埃,也会散发自己的香韵!
漂泊久了,才能感受家的亲近,我亲吻着大地,诉说离别的哀愁。我知道这不是离开时的那片泥土,可同样能体味家的安宁!这是一种回归,心灵的回归。在风中的那段日子里,我差点儿把自己弄丢了,现在,我不再留念那浮动的自由,也不会听从风的指唤!
我深情地拥抱着大地,将风尘仆仆的心,深埋在泥土之中,我知道,这里,才是我扎根的地方,虽然周围如此平凡而寂静,但是,这种感觉却让我无比珍惜!
无论花儿有多艳,无论云儿多缠绵,无论山巅景色有多美,我只是匆匆而过的一粒微尘,即便是短暂的邂逅,也只能将美好丢在风里!时光磨灭了浮躁,风雨洗刷了灵魂,冰雪凝固了记忆,我,认识了自己!不再以为自己是一粒沙,不再做一滴水的梦,不再幻想白云的柔情……
我知道,自己很轻很轻,终有一天,还会飞,飞入那扑朔迷离的世界。也许,会在未知的空间里流浪,也许,会在刹那间坠入激流,也许,还有也许……但是,我相信,在时光的流逝中,我的出现与消失,已与灵魂形成默契,不会为沉寂的生命而伤感,也不会为自由的漂浮而欣喜!
我是一粒有情感的尘埃,在纷扰的红尘中,尝尽风雨后的孤独,在孤独的等待中,品饮那美好的回忆,在美好的回忆里,感触生命的价值!如此轮回……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郝建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冰雪运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而大家常去的滑雪场的雪道,基本都是由人造雪压制而成。不知道大家看到“雪炮”和“雪枪”哗哗哗喷雪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们是如何造雪的呢?造出来的雪和自然降的雪有什么不同,落地后的它们状态又有什么差别?
自然雪:水和微尘邂逅的结晶
要说人造雪,我们先看看自然雪。
自然界的雪是大气中的水汽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其结构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多呈六角形。
那么,自然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空气中水汽的含量达到最大限度,水的不同相态(固、液、气)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当温度降低时,处于饱和的水汽出现过饱和现象,它们极易凝结在悬浮的微尘上,并形成冰晶。
之后,冰晶不断吸附周围水汽而变大,冰晶附近的水汽不断减少。这样,靠近冰晶处的水汽密度就低于离它远的地方,产生相对高的水汽压梯度。水汽就在梯度压力的推动下,从冰晶周围逐渐运移至冰晶所在处。运动的水汽分子首先遇到冰晶的各个角棱和凸出部分,并在这里凝华而成为冰晶的一部分。
就这样,冰晶的角棱不断增长,逐渐成为枝叉状。之后又因为同样的机理,在各个枝叉和角棱处长出新的小枝叉来,星状雪花逐渐形成。
由于大气中冰晶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断变化,使得冰晶面上、边上和角上各种部分增长的速度不一致。如果水汽只在冰晶面上凝华,形成的是柱状雪花;如果水汽在冰晶边上和面上凝华,形成的是片状雪花;再如果冰晶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有尖角处位置突出,凝华增长得最快,多形成的是枝状或星状雪花。因此,由于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不断变化,雪花呈现千变万化的形态。形状、大小完全一样或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
人造雪:被“催生”的冰晶
相对于自然雪花的千变万化,人造雪多为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常见的人造雪是把高压水泵中的高压水与空气压缩机中的高压空气在双进口喷嘴处混合喷出,高压空气再将水分割成微小颗粒,这些颗粒在寒冷的空气中会凝固成冰晶,进一步与水汽接触,让晶体生长。
由于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冰晶发育和生长,人造雪多呈现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或圆锥形,很难形成星状和多枝状的形态。 狭义上这种人造雪属于霰(读作xian,四声;亦称为雪丸,直径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间,产生于大气强对流的情况下和扰动强烈的云中),不属于雪的类别。
另一种人造雪则是通过制冰装置,将水制成片冰,再通过碎冰装置把片冰粉碎成粉末,最后把粉末状的冰晶通过空气输送系统送出。
相对于自然雪复杂而又漫长的生育过程,人造雪就像被“催生”的, 但无论是人造积雪还是天然积雪,其实都是水的固相形态。 冬季的积雪是大地的固态水库,能够在春暖花开之际消融而哺育万物,而人造雪是冬季“固态水库”的一个补充。在降雪少的年份,适量的人造雪有助于减少春季旱情,有利生灵。
因此,如果认为人造雪浪费水资源,影响生态环境和用水安全,其实是杞人忧天了。
雪花飘落堆积在地后会发生变化吗?
自然雪花降落后,雪花之间的相互挤压、风的吹蚀、阳光的照射会磨掉它们的枝角,雪花破碎成细小冰晶,在低温环境下经过等温变质作用,最终成为直径小于05mm的、近似圆形的圆化雪晶体。
随着积雪厚度增加,雪场内部温度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加上昼夜温度差异,导致积雪温度梯度方向改变。温度梯度驱动雪中的自由水汽运移,时而向上,时而向下。
在运移过程中,水汽会粘附在圆化雪晶体上,使其变化成形状各异的、直径范围在1-3mm的多面体雪晶体,相邻的多面体雪晶体也会被游离的水汽烧结在一起,犹如电焊把铁板焊接在一起一样,最终形成多面体雪晶体链。
接着,由于一定厚度积雪的保温作用,积雪底部温度趋于恒定,并一直高于积雪表层温度,温度梯度方向呈现稳定态势,水汽运移方向随之统一。水汽不断向同一方向粘附在多面体雪晶体上,雪晶体颗粒因此逐渐变大,并形成有迷宫状、玛瑙状、金字塔状和钻石状等各种规则形状的雪晶体。
由于雪粒沉降时间不同,雪晶体的发育程度不同,雪晶体的颗粒和大小也就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因此雪剖面轮廓呈现明显的层理结构,从上到下为圆化雪晶体、多面雪晶体、深霜。
一个理想化的自然雪粒从初始落地,到消融前的发育变质过程为:雪晶体沉降——等温变质作用下雪晶体圆化——梯温变质作用下雪晶体多面体化。同一空间下,由于积雪中不同雪层雪晶体落地时间、所受压力、温度梯度等差异较大,不同雪晶体的发育程度也不同,晶体类型差异明显。
那么,自然雪和人造雪各自形成的积雪,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由于自然雪花为扁平状,落地后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积雪孔隙率高、密度低(自然新雪的密度在005到015克每立方厘米)、硬度低,还非常松软;而人造雪为近似球状或圆锥形的密实晶体,形成的积雪孔隙率低、密度高(人造雪的密度高于05克每立方厘米),硬度和强度等力学性能远高于自然积雪。
另外,相对于自然积雪,人造雪的晶体类型单一,同一个雪场下分层不明显,晶体发育变质缓慢,难以形成多面体雪晶体和深霜等雪晶体,性状单一且稳定。
当我们在享受冰雪运动乐趣的时候,不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近距离触摸一下人造雪, 科技 就在你我身边。
参考文献:
人造雪和天然雪的区别如下
1、形状不同
人造雪多呈现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或圆锥形,很难形成星状和多枝状的形态。自然雪是水和微尘邂逅的结晶。自然界的雪是大气中的水汽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其结构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多呈六角形。自然雪花的千变万化,人造雪多为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2、形成方式不同
自然雪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空气中水汽的含量达到最大限度,当温度降低时,处于饱和的水汽出现过饱和现象,极易凝结在悬浮的微尘上,形成冰晶。冰晶的角棱不断增长,逐渐成为枝叉状。各个枝叉和角棱处长出新的小枝叉,星状雪花逐渐形成。
人造雪是把高压水泵中的高压水与空气压缩机中的高压空气在双进口喷嘴处混合喷出,高压空气再将水分割成微小颗粒,这些颗粒在寒冷的空气中会凝固成冰晶,进一步与水汽接触,让晶体生长,形成人造雪。
3、雪花直径不同
自然雪花降落后,雪花之间的相互挤压、风的吹蚀、阳光的照射会磨掉它们的枝角,雪花破碎成细小冰晶,在低温环境下经过等温变质作用,最终成为直径小于05mm的、近似圆形的圆化雪晶体。人造雪亦称为雪丸,直径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间,产生于大气强对流的情况下和扰动强烈的不属于雪的类别。
4、密度、硬度不同
自然雪花为扁平状,落地后相互交织在一起,积雪孔隙率高、密度低、硬度低,非常松软;人造雪为近似球状或圆锥形的密实晶体,形成的积雪孔隙率低、密度高、硬度和强度等力学性能远高于自然积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