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宅院被列为文物分割了出去,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离开它已经好几年了。尽管孔宅看起来跟我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但听到这样的消息,还是增添了一些失落感,心隐隐地感到疼痛。仿佛自己喜爱的东西,突然间被人抢去了。
一个消息的力量,有时真的很大,它可以把一些尘封在时光深处的东西,很轻易地牵引出来。有关孔宅的点点滴滴,就这样突然间被拉长、放大,成为我记忆里蓦然回眸的温暖片段。
孔祥熙宅院在太谷有两处,一处在农大校园,一处在师范校园。事实上,它是太谷师范的一部分。感情上,它与师范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孔祥熙宅院,座落在太谷师范校园的北端。由正院、厨房院、书房院、戏台院及小花园组成,它由多个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每个套院均沿中轴线方向分割为多个四合院。它既有北方民居的特点,又有南方园林的特色,是南北住宅和宅园融为一体的实物典范。一条长长的东西过道,把它与南端的办公楼隔开,这是现代与古典的风水岭,但我却不认为那是不伦不类,相反,正是历时弥久的建筑,增加了学校的厚重,而宏伟的教学楼,又赋予孔宅时代的朝气,历史的韵味,缠绕着校园的每一寸空间,扑面而来的都是文化的蕴味。行走在其间,我总会想起腋下夹着书本、匆匆奔向教室的民国女学生,想起一些过往,想起一些岁月。
午后的阳光,变得慵懒而羞涩,将温暖一点点铺开,青砖壁瓦被镀上光晕,这是小院最美的时刻,妩媚而温情,有一种清淡脱俗的美,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可能,朦胧,让一些古老的气息散发出独特的韵味,整个孔宅被这种味道覆盖着,是一种悠远文化的高雅,而不是日常的低俗。当这种韵味穿透时空抵达的时候,常常让我着迷,我喜欢这时的孔宅,很大程度上因了这些味道。
暖暖的阳光变得昏昧时,我把我自己置在时空的深处,那是一种情不自禁、接近于习惯的举动。吃过午饭上自习前,孔宅的厨房院,是我常常光顾的理想之所。喜欢站在圆圆的门下,或倚着灰色的墙壁,静静地看那一排排整齐的厢房,青砖壁瓦,白灰勾缝,陈设简单而古朴。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光线,很容易让我的思绪穿越回到久远:厨房院的忙碌场面,在一片黄昏里变得热火朝天:做饭、打扫、劈柴、淘米洗菜,忙碌的姿势、穿梭的身影,在冉冉上升的炊烟里被时光定格成命运,折射着孔祥熙家族的奢华和富贵。一个家庭需要如此多的下人,而如此多的下人却这么忙忙碌碌地伺候着这么一个家庭,隐隐地生出一些不平衡的心理,为那些忙碌别人幸福的下人,为他们无法主宰命运的悲怜,拼命地工作换取极少的报酬,许是他们的幸福吧。心中便想着孔祥熙应该不是一个为富不仁者吧。当出现了老师们的身影时,思绪才被拉回,才顿悟那一排排的厢房,已被割成了一间间的教师单身宿舍。
孔宅院子里长着很多丁香树,特别喜欢那些丁香花绽开的春日里,身袭花香,拾级而上,坐在那青砖铺就的宽宽的墙上,那清清浅浅、淡淡雅雅的或粉色、或紫色的丁香花,在一片树叶中时隐时现,满眼的缤纷,满眼的青翠,淡淡的花香,丝丝缕缕沁心入脾。与花园里的各种花香氤氲着,缠绕着,孔祥熙的整个前院,仿佛被围在香气里,绵长而久远。
对面的戏台,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在春光里静默成一种寂寞。昔日书香之家的**太太们看戏嬉笑的场面,跌落在时光的隧道里,如烟般消散,而今已物是人非,落满了时光的灰尘。坐落在孔宅后院的小花园内,春草竞长,百花吐蕊,一派盎然。我不免插上想像的翅膀:在这样一个温情的花园,在这样一个被夕阳染得妩媚的午后,在花园漫步的孔家**是否会燃烧爱意?是否会演绎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我常常疑惑草丛中散落着一双眼睛,多情而忧郁,在黄昏里发着怅惘愁怨的光。
少女时代的我,可能就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喜欢编织一些超乎生活的故事,而这些凄婉迷离的故事,需要一片幽静,需要外界的诱引,而孔宅的这截墙,恰恰满足了这些。那里几乎成了我的一个乐园,盛放了我好多不为人知的心事。有多次当我陷在故事里,或者心情被某个情节打湿时,一阵急促的铃声,把我从故事里惊醒,匆匆奔向教室,但心却一直在那里流连:那份宁静、那棵丁香、那个凄婉的故事,心里无名地隐隐生出一份渴望,渴望邂逅,渴望拥有。
孔宅于我,要论最爱,当属书房院。正院和书房院要穿过一条高高的围墙,当走在过道里,抬头,只看到细细的一线天,俯首,是一尘不染的青砖地面,感觉自己就是从历史隧道里珊珊走来的女子,抬起的脚尖里,都是优雅,都是文化,颇真有些红楼梦大观园里的意境,也有些大家闺秀的范儿。
书房院由多个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每个套院均沿中轴线方向分割为多个四合院。对称、中庸思想,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主体建筑斗拱飞椽、雕梁画栋、沥粉堆金,宛如七彩虹霓。勾勾画画、点点滴滴里,都在透漏着这个家族的庞大和富奢。东西厢房被当作学校的书画室,淡淡的墨香,透过木格小窗弥漫在小院,更增加了它的文化底蕴。南北房前各立着四根红色圆木柱子,大红的颜色阳光里很是喜庆,弥补这而今的冷清。我很喜欢站在院子里抬头仰望,青瓦琉璃,一层层如梯田,一排排似雨鳞,缥缈而悠远。此刻,总会想起点什么,至于想起什么全随心境。
书房院的幽静,对我构成了一种诱惑。考前的日子,远离教室,捧一本书,坐在台阶上,靠着红色的圆木,那感觉,绝不仅仅是一所提供学习看书的场所。我选择了幽静,倒不如说是幽静选择了我。身处幽静小院的妙处,那是一种感觉的东西,无法用语言描述,就比如一处风景,要说那种美也没多美,但在你心里就感觉是佳境。身处书房院,只盼望时间就在那一刻定格,愿意一生守候那份幽静。
四年中师生活,转眼就要结束了,有时结束意味新的开始,但更多的时候包含着别离,而别离常常跟忧伤、跟不舍相连。与孔宅的作别,与孔宅里的一切都要作别,这对我来说近乎残忍,然而命运让我有了一些地理位置上的牵连,我注定是离不开它的!我的婚房,因老公是本校的职工仅与孔宅几步之隔,确切地说同在一个围墙内。因墙的定义,大凡在墙内圈起的都是一家,这样,孔宅便是我定义上的家了,这也不能不说是,婚姻给了我超越它范围以上的特权,而这种特权让我感到欢喜,让我有比其他同学多了与孔宅相处的时日,让一些习惯没有被时间隔断。午后漫步于孔宅路径,独享孔宅书房院的幽静,贴近铺满丁香花味的古墙,静静地想一段往事,几乎成了我每天茶余饭后的一种习惯。
我有了女儿后,也常常带着她穿梭于孔宅回廊房舍,也曾给她讲述我在孔宅院子里的故事,也许幼小的她不会明白孔宅对于我的意义,但相信总有一天她会明白的。
阅历稍深,再踏进孔宅,眼里的孔宅,就有了新的视角,那时凭空想像的成份居多,而今更多了一些理性与思考。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包含着一个家族的成长与没落、繁华与衰败。它不仅仅是一座院落,它的意义超越了它本身,作为一种历史的符号,作为一种时代的标志,将它写入史册、列为文物,理当如此。
如今,孔宅被列入文物分隔出,学校也因此搬迁至榆次,我的居家也随之搬出。远离了旧校,远离了孔宅,但我的情却不曾移走。
此时,我推开窗户,向着孔宅所在的方向望去,窗外却已经飘起了雪花。我想此时的孔宅,在飞舞的雪花中,会显得更幽静古朴、更诗意朦美!
前言:糖精放在开水里,甜味是蔗糖的300倍,过量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口蜜腹剑的糖衣友谊令人后怕;白开水淡而无味,恰恰是最不含添加剂的上上品,经济实惠,没有副作用。平淡的白水正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难得可贵;冲泡一杯清茶,茶叶在杯中翻飞,渐渐地水的颜色在变化着,弥漫出香味。悠长的清香犹如友谊让人回味,可也免不了人走茶凉后的凄楚。所以,友谊需要彼此理解、真心呵护,才能经久不衰,万古长青。
甜蜜如炮弹的友谊
我不喜欢太甜的食品。但万万没想到被蜜糖般的友谊“轰炸”得遍体鳞伤。这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忍受心痛的煎熬!
我们邂逅在暖春。她的小眼睛里透出让人不太容易接近的那种精明和傲慢。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善良直爽的性格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工作中,我和她不分你我,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因她在工作之余还兼职其它事情。故经常遇到轮她值班时,兼职的工作正巧也需要去做。每当这时,我就会主动承担她繁琐的工作,总是竭尽全力无偿地替她完成,从没抱怨过,也没出现过一次失误。而她也用真诚回报我,友谊深厚让人羡慕,彼此心里甜蜜如糖。生活中的困惑、繁琐的小事,她总会和我一起交谈;孩子学习中的进步、成长的喜怒哀乐,也会与我共同分享。我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谁知,如胶似漆的友谊,带来了藕断丝连的伤痛。人常说:七月的天气,就像是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我被“雷声”击中,被“闪电”划伤。一次好心的照顾,竟成为扭曲的导火线,在盛夏点燃。
同行在某单位承揽了一些业务,找我联系几个人共同去完成。我第一时间就想到她,又熟知她的爱人也是专业好手,就推荐她俩一起去。谁知我的好意被她曲解:可能同行以前问过她敢不敢承揽这个业务,当然是指人家自己而非转让给她。因此,她认为是我挑唆同行不承揽给她……一连几天,她指桑骂槐地在我面前谩骂,我自以为问心无愧就没有理会她。谁知我的宽容助长了她的嚣张,为了钱,她竟然一次次地挑战我的底线。同行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出面调解:“我承揽上的工作不可能承包出去,用你们一起做是让大家都挣点钱。”谁知,她听了这话犹如一头发怒的狮子,在上班的地方公然挑衅,完全不顾人们异样的目光。我在一边默默地走开,因为我不想在公众场合让人看笑话,不想和她争辩,更不想为这点小事破坏彼此之间的友情。何况人无完人,谁人无过呢?我也试着去原谅她暴躁的脾气,总想着与她在一起时真诚相待的点点滴滴。但事实证明我错了,摔碎的花瓶再也无法恢复原来的样子!因她遇事不冷静考虑,又听信别人的挑唆,经常隔三差五地在我面前骂骂咧咧:“有本事你把我的工作都做了,把钱都挣了……”我彻底对她绝望了。
我不是金钱至上的人,可她在利益面前却把金钱看得重于友情。我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无法梳理伤痛的心扉,更想不明白,两年多的点滴真情,难道都是伪装的假象?不!我不相信!说白了我是不愿面对眼前的现实,更不想亲手将友谊的大厦推倒。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拿起笔写下了散曲《忆友人》:
中吕(阳春曲)
嘘寒问暖常挂口,谁是谁非耍滑头。
亲朋相劝心难留,甩开手,心痛泪花流。
万万没有想到,真心的相处却换来一场铭心的伤痛。或许是过于看重,才会伤心,尽力用疼痛去包容,却成了别人放肆的荒谬理由。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释怀。有时扪心自问:我本不喜欢太甜的食物,为何要被蜜糖般的友谊迷惑,一直耿耿于怀呢?好在时间抚平了我的伤痛,慢慢地我也明白了,生活在宽容中就能忘却忧伤,在微笑中给人带去一缕芳香,感染自己,感化他人。其实,友谊不需要甜如蜜,平平淡淡才是真!
纯洁如白水的友谊
或许受父亲的遗传,哪些别人眼里的彩色饮品,白送我都不轻易去尝试。我一如既往地喜欢纯净食物,交朋友也一样。我看重的是心地善良、真诚的品格;在意的是苦口良药的直言不讳;向往的是彼此包容宽广的心胸;坚持的是平淡中不失关心,长久牵挂彼此的情谊。
我和跃芬是发小,她属牛,我属虎。在80年代初期,童年时的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吵闹、一起戏耍,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不过,在一起时经常是我这只虎欺负她那头牛。一次,我吹坏她的玩具“溜溜疙蹦蹦”,在当时可是最流行的玩具。我没有道歉,没有说一声对不起,就偷偷地溜走;三年级时,我从她手里借上同学的书,咬坏了书皮,她却成了替罪羊……
时间匆匆而过,在打打闹闹中,友谊也随着岁月在一天天地加深。转眼我们考入初中,上完一学期后,她突然要随父亲到榆次市五中上学。记得在她临走的那天,天刚蒙蒙亮,她就跑到我家告别。我俩拉着手说着话一直走到村口,她告诉我榆次的地址,反复强调要经常写信联系。说完眼含热泪,慢慢地松开我的手,坐进接她的车上,伸出头来一直朝我挥着手。车子渐渐远去,泪眼朦胧了我的视线……之后我们一直书信往来,传递着彼此的思念和各自的学习情况;九十年代初,我也到了榆次上学,穿她的衣服,经常到她家吃饭。我们还会在周末一起外出游玩,在心里她成了我的至交亲人;婚后,她在榆次市郊区落户,我回到家乡。从此我们天各一方,但至今彼此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
2008年7月,我一人到了榆次要去参观“金豆豆”亲子园开设的早期教育课堂。当我走在榆次的大街上,才发现这里今非昔比。虽说我在这里住了7年,可要找某个地方还是有困难的。于是拔通了跃芬的电话。
接到我的电话,跃芬推掉手头的工作,骑着摩托车、顶着骄阳从20多里路的郊区赶到我的身边,又把我接回她家。第二天早上,她带着我穿梭在大街小巷,打听我要找的地方。整整一上午,我终于如愿以偿。看着满脸汗珠的跃芬,我心里很过意不去,建议一起去吃饭,我请客。随知她听了我的话很不悦地说:“这么热的天气,别人请我都不会和她转悠,谁让咱们是发小、好朋友呢!你来了我家,当然是我请客……”
她的真情犹如家乡的泉水一直冲洗着我心里的杂质,让我心底无私;她的厚谊也如涓涓细流一直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对纯洁的友情倍加珍惜。平淡的友谊正如纯净水一样的透明,这也成了我的最爱。彩色食品的诱惑,在我面前黯然失色。珍惜友谊,留住纯净,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清凉如绿茶的友谊
我不善于阅人品茶,以至于面前的茶杯让我心存忐忑。我兴奋地端起杯子,品一口,苦中夹杂着些涩,这是我心里真实的写照。此时,更有一段锥心的伤痛,搅得内心翻江倒海无法安宁。
我慌乱地放下杯子,仿佛看见杯中出现了她挥之不散的身影:我们认识多年,算是邻居却没有深交,走在一起缘出偶然。寒冬时节,我们一起外出采购商品,一起规划家居设计。渐渐地我发现她身上有很多让我欣赏的`地方:她心地善良,又有聪明的经济头脑;她能说会道处理事情游刃有余;她教育孩子方法得当,两个孩子非常优秀。但她唯一吸引我的是教子有方。虽然我们不算志同道合,竟然也走得近了。我们居住很近,但我联系她不是太多。因我觉得,在工作之余和文友一起谈论文字更让我开心。而她耐不住性子,会隔三差五地打电话相约:一起出去转悠;谈论对孩子的教育……
原来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海角天涯,而是近在咫尺的陌生。时光飞逝,转眼到了秋季。收获的季节里,意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出于对她的关心,我和她相约到了一家公司打听招聘情况。谁知她和公司经理认识就留下电话报了名。我没报名,奇怪的是在多位应聘者中,她落选了,我却阴差阳错地成为唯一的入选者。
当我接到经理电话的那一刻,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不是说过,让她来上班吗?我还有其它工作。这,不合适吧?”经理说:“我们打听到了你的电话,还知道你有相关经验,电脑知识也懂一些……经过几个领导商议后,觉得这份工作你最合适!”
我无言。虽感谢领导的赏识,但更多的是歉意:自己是否太自私?我是不是不够朋友?但我可以对天发誓,自己真的没有抢她工作的意思。何况我不是看重金钱的人,而是觉得友谊比金钱更重要,再说这份工作没有我以前的工资高。我思虑再三,决定找她谈谈。
第二天,我特意早起,在她经常锻炼身体的路上寻找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前面不远处慢跑着。我加速跑着,嘴里还叫喊着她的名字,前面的人没有停下来。我紧追上去,果然是她。和她说话,我明显地感觉到她言语中没有了往日的热情。当时,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凉爽的清晨喝了一杯隔夜的茶。我连忙解释工作的事,她没有言语。我们不紧不慢地一起走着,显得有点尴尬……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谈话的气氛渐渐缓和。到了各自回家的分岔路口,我真诚地说:“上午过来坐吧!”谁知她委婉地回答:“我上午还要上街买东西。”我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地回家去了。此后的日子里,真希望聪明的她能理解我真实的想法。我主动给她打电话,总提示着关机,发信息过去也没有回音。
很长一段时间,我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错在哪里了?一天,我从家里出来,送女儿准备坐车时,看见了不远处的她迎面往家走。让我意外的是她看到女儿后,没有说话而是迅速扭过身体,倒步走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要是搁在以前,她大老远就会叫喊女儿的名字,热情地问长问短。难道大人之间的误解还需要报在孩子身上吗?我想不通,也懒得再去想。看清了一个人,也就看淡了!
冬去春归。我和她近在咫尺没有再碰过面,音信全无。可是,在我的心里还会偶尔想起她,因为在人生的道路我们曾经一起走过。一天下午,我接到社区电话通知:统一换发票。就在我去社区的路上,迎面碰到返回来的她。我还和以前一样主动打招呼,而她面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目光就停留在她手里的发票上,然后扭头走了……
我微微一怔,人心啊!真是让人琢磨不透。此时此刻,昨天的友谊在我心中荡然无存。
夏季来临了,看着同事们杯子里跳动的茶叶,逐渐变色的沸水,散发出的幽香,令人想去品尝。但随着杯中茶水的颜色由浓变淡慢慢地冷却,沉淀杯底,最后被倒进垃圾桶里丢弃。我在一边深感惋惜,人走茶凉!清茶留香,但不适合我。感慨之余写下了一首小诗《无言的句号》:电话没有短路/是心里断电了/日子没有记错/是人心隔开了/留存的号码/早已淡出视野/形同陌路的擦肩而过/把美丽的面纱摘下/为以前的日子/划上了句号。
后记:经历了糖衣炮弹的“轰炸”,人走茶凉后的凄楚,我在纯净如泉水的滋润下,内心的伤痛渐渐痊愈。此时,我也倍加珍惜平淡如水的友谊。丢弃的不再追悔,拥有的用心呵护——友谊万岁!
咏荆歌(并序)
古有陶渊明《咏荆轲》,今有区区《咏荆歌》,篇幅不简意不赅,壮志不昭情未达。荆轲知不归,且有后世名;心知固不如,更无留名望。余钦颂其一死赴咸阳之志。惜其剑术疏,假济,莫知而后史焉!闲时邂逅,作鄙僭之诗云尔。
六国山水入秦彀,燕国存亡系丹心。
太子燕丹恐国破,退迎田光跪拂座。
老骥田光骁已逝,刎颈明志动荆卿。
好学荆轲喜舞剑,昔时游说至榆次。
盖聂不悦目慑驱,由是斥卿剑术疏。
邯郸又与勾践弈,棋着不和复见逐。
识得田光入弱燕,遂有太子涕跪求。
秦军略地临燕边,上卿请旨告燕丹:
“刺秦利刃藏图卷,还须樊於项上头!”
太子不忍摘樊首,樊君自捧献颈颅。
涕泗乱交伏尸泣,悲痛横流函级封。
万里无双钰终获,一剑无血奴已殁。
燕民著素易水别,荆轲声戚豪词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荆轲入秦舞阳随,前者携级后者图。
燕使进贡嬴喜传“速请千金地图来。”
燕国二使践石阶,九宾大礼登咸阳。
荆卿铎铎稳步沈,舞阳怦怦惧心颤。
嬴取展燕图,
图穷见匕首。
左掌把嬴袖,
右刃捣皇胪。
荆轲一刺嬴政遁,秦王一踊衣袖绝。
蓦然刺客见宫廷,执兵侍卫不敢进。
唯见满殿荆逐嬴,长剑鞘坚嬴难拔。
绕柱趋疾蔽卿锋,医官药袋击荆身。
秦王剑出攻荆轲,上卿见斫断左胫。
腿残不支射飞剑,钰偏中柱直没镡。
秦王连戟荆八创,血迸力竭倚柱坐。
血流滂沛湿嬴履,大笑震耳后愤喝:
“欲要活捉终不济,刺杀不成死报丹!”
百剐驾鹤形不辨,壮士去兮未复还!
嬴政发兵伐蓟城,秦皇更号统天下。
勾践闻荆刺秦皇,扼腕喟悔当日叱。
荆轲刺秦王,
子长载史记。
一薨往咸阳,
再生复朝歌。
百创丑尸暴前殿,千古美名传后世!
有趣的多得呢!只不过只是有些实在难以启口,又真真实实。朱温的荒*,行同禽兽,即使在封建帝王中也罕有其匹。朱温为黄巢同州刺史时,娶砀山富室女张氏为妻。张氏“贤明有礼”,朱温“深加礼异”, “每军谋国计,必先延访。或已出师,中途有所不可,张氏一介请旋,如期而至,其信重如此”。天祐元年张氏病死后,朱温开始“纵意声色,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入侍,帝往往乱之”。
乾化二年,“太祖兵败蓨县,道病,还洛,幸全义会节园避暑,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之”。张全义之子愤极要手刃朱温,为张全义苦苦劝止。至于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博取欢心,争夺储位,真是旷古丑闻!养子“朱友文妇王氏色美,帝(朱温)尤宠之,虽未以友文为太子,帝意常属之”。朱温病重时,打算把朱友文从东都召来洛阳付以后事。其亲子“友珪妇亦朝 夕侍帝侧,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指朱温)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日矣!’”朱友珪随即利用他掌握的宫廷宿卫侍从及其亲信韩勍所部牙兵发动宫廷政变,“中夜斩关入”,“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友珪自以败毡裹之,瘗于寝殿”。这样,朱温最后于乾化二年(912)六月被亲子友珪所害,终年 61 岁。 李存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惜生命,是员勇将;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个昏暗无知的蠢人。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有一次上台演戏,他连喊两声“李天下”!一个伶人上去扇了他个耳光,周围人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李存勖问为什么打他,伶人阿谀地说:“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了不仅没有责罚 ,反而予以赏赐。伶人受到皇帝宠幸,可以自由出入宫中和皇帝打打闹闹,侮辱戏弄朝臣,群臣敢怒而不敢言。有的朝官和藩镇为了求他们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还争着送礼巴结。李存勖还用伶人做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置身经百战的将士于不顾,而去封身无寸功的伶人当刺史。此外,李存勖还下令召集在各地的原唐宫太监,把他们作为心腹,担任官中各执事和诸镇的监军。将领们受到宦官的监视、侮辱,读书人也断了进身之路。同时,李存勖又派伶人、宦官抢民女入宫,有一次,竟抢了驻守魏州将士们的妻女1000多人,搞得众叛亲离,怨声四起。最后被伶人郭从谦趁军队都调到城外候命之机发动兵变,带着叛乱的士兵杀害。欧阳修是这样评价庄宗的:“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李茂贞自己不称帝,妻子做皇后 。 儿皇帝石敬瑭,为得天下竞向为帝位不惜卖国土,甘当儿皇帝。
辽太宗看到石敬瑭诱人的条件,赶忙亲自出兵相救。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自己则得到了一大块肥肉,不费吹灰之力将早就渴望的十六州拢入契丹的统治范围,而且每年还有大批的布帛输入。但辽太宗这块意外的肥肉也只品尝了十来年的时间,最后他把命丢在了中原。自己死在杀胡林,有趣吧。更有趣的是死后母亲述律后下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夏日炎炎,大臣无奈,又怕尸臭,最后采纳厨师建议,被厨师切尸体割成多块,腌制起来带回北方,有时尸体从未有过处理方法。高季兴乱世苟活做无赖。高季兴的荆南地区兵不多,地不广,但在乱世之中却能长期生存,这并不是高季兴的才干所致,而是大国以荆南为缓冲地带,典型的就是楚国。荆南被后唐、吴、楚和蜀夹在当中,比其他地方穷得多,高季兴和他的儿子不是劝农发展经济,而是采取了一个不光彩的做法:抢,而且是政府出兵去抢。南汉和楚向后唐进贡要经过荆南,闽进贡也要经过,因为吴将东边的路挡住了。在这些国的贡物经过时,高季兴和后来他的儿子就派兵夺为己有。等对方抗议或者出兵讨伐问罪时,又毫不知耻地将财物退回,脸皮厚得无法丈量。为了得到财物,高季兴还向蜀和闽称臣,讨得一点赐品,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了他的品性,便一致给他和他的儿子起了一个恰当的外号“高赖子”,有时又叫他“高无赖”。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孟昶与花蕊夫人,李煜与大小周后姐妹花之间的恩恩爱爱。
散文在咖啡里沉溺
清菡,榆次一中语文教师,作品见《辽河》《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开拓文学》《都市》《乡土文学》《美塑》《中国乡土文学》《晋中日报》《燕赵文学》《西楚文艺》等。
在咖啡里沉溺
缱绻午后,光线淡下去,夜色升起来,在慢条斯理的时间里,冲一杯咖啡,然后,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品。
咖啡的香味袅袅,蒸腾、弥漫、轻盈,蝶一样飞进我的鼻翼,风一样把我紧紧裹住,我甘心做一颗咖啡豆,就这样在安静的午后沉溺、沉溺。
我从没觉得“沉溺”是个贬义词,相反,它是固执的专注,是物我两忘的境界。喝咖啡就是喝咖啡,别的都不去想,都沉淀下去。
这个午后,是咖啡的午后,是我的午后。 这个午后,少有的静。我动一动,都不忍,怕把这静搅碎。生活被咖啡隔着,我听不到车鸣叫,也听不到人嘈杂,只听到咖啡的颗粒在融化的声音、夕阳坠落的声音、夜渐渐漫上来的声音。时钟被暮色掩住,我看不到时间,却能听到时间在缓慢移动。突然就明白了陶渊明为何“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一定是心远了。此时,我也心远了。
生活远了,午后安静下来,这个午后真的和我一起安静下来。
坐在窗前,看。外面,月色朦胧,景物婆娑;里面,热气飘渺,香味弥漫。我搁在它们中间,闲着。闲着好,因为闲,我能在一杯咖啡里沉溺;因为闲,我的灵魂得以自由地呼吸;也因为闲着,情趣才有了呼应。咖啡是我久别重逢的恋人,我有着膨胀了的喜悦,我的心因此而妖娆。
我细细端详一杯咖啡,它有着浓烈的香味,有着粘稠的质感,有着摇曳的舞步,也有着魅惑的眼神。北回归线阳光的饱满、夏威夷海洋的呼吸,都一并来了,在我的鼻翼间舞蹈,在我的味蕾上缠绵,千回百转,带着茂盛。
是这咖啡把我往浪漫的路上带。
浪漫,是咖啡的又一个名字。咖啡,这个名字带着洋味;浪漫,这个名字是浸了一身的诗意的。生活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小米粥的,但,天天喝粥,就会腻。偶尔来杯咖啡,会锦上添花。
咖啡香味迷醉起来的时候,适合邂逅宋词。在烟雨迷蒙的石板小巷里,空气里飘着说有似无的淡淡清香,一个罗衫淡淡的女子,踩着婉约的韵脚,从宋词里走来。恍惚间,对面坐着的就是李易安,她端起咖啡,轻抿一口,在咖啡的浓香里,她的诗意一定泛滥了,那杯盏里一定盛满了她的离愁。
我驾着文字的舟,泛游于宋词的烟波浩淼中,在夕阳的温婉里沉醉。唯眼前袅娜着的咖啡香味真真切切,它提醒我,我与宋词已隔了千年。
有人说:音乐中含有美感,诗人态度娴雅,深思清爽,去野入文,怡然自得,以领略有生之乐。这观点,我赞同。在缱绻午后,在氤氲香气里,来点音乐最好。咖啡的香味,需要音乐来抒情。静静地躺在藤椅上,慢慢地闭上眼睛,悠悠地听着音乐。那乐声带着诱惑,还有某种特质,如清泉缓缓流过,似鸟鸣清脆入耳。它呈现我,也隐匿我。音乐浮起来的时候,生活里一些东西都沉了下去。
或者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坐着,喝咖啡。这个闲着的午后,因为有了咖啡,就有了情调。在有情调的午后,咖啡分明就是一位风情万种的女子,临窗而立,在深情款款地注视着我。
一直觉得咖啡是很洋气的东西,就连读音都带有一股洋味。“咖啡”这两个字,跨越千山万水才来到中国,来到我跟前时,已经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了。
曾在**里,见过外国女郎喝咖啡。咖啡馆、欧式灯、轻音乐、白瓷杯、黑咖啡。时髦女郎,穿晚礼服,披波浪卷,加一块冰糖,然后拿小勺,一下一下地搅动,偏偏,荧幕上来了那么一个特写镜头,那姿态,优雅得像油画里的女子,让人好生羡慕。那咖啡的香气在丝丝缕缕袅娜着、舞蹈着,隔着屏幕,我仿佛都能闻到它饱满而闪光的香味。尽管那时,我并不知咖啡的真正味道,但,那味道在我以后的日子里,一直飘着。
第一次喝咖啡,是在工作后。那时,在恋爱中,先生送给我咖啡,一瓶咖啡、一瓶咖啡伴侣、一瓶咖色、一瓶奶白。我也学起**里的那女郎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郑重其事地,像举行某种仪式。入口才知,又苦又涩,并不是想像中的那般味道。喝惯茶的味蕾,是很难适应咖啡的。渴慕已久的东西,其实也不一定像当初渴慕的样子。
可喝第二杯时,咖啡的精髓和格局就都出来了,还有它的质感也一并都在舌尖上了。苦中藏甜,甜中含苦,苦与甜的完美组合,在它那里被发挥到极致。
生活,如咖啡,沸沸腾腾,跌爬滚打,看似苦,却甜,只是这甜藏在深处,需坐下来,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品,喝到深处,皆是甜。但甜尽时,苦漫来,甜变苦,苦变甜,甜甜苦苦才是生活。苦时想着甜,甜时要珍惜,这日子,才掉不下来,才浓似咖啡,化不开。
以后,我喝了第三杯、第四杯、第N杯,我还一直喝下去。我爱上了咖啡,爱上在咖啡里沉溺。 都说,咖啡小资、情调、浪漫。其实,这没什么不好的。小资,说明我们有了一定的物质做了后盾。年龄可以衰下去,颜值可以败下去,而情调和浪漫可以至死都茂盛着、葱郁着。
咖啡,比酒浓,比茶有味。酒烈,适合大喜大悲;茶雅,适合清淡闲适;而咖啡浓,适合小情小调。茶是妻子,是波澜不惊的长久陪伴;酒是情人,是恹恹欲睡中的偶尔点缀;咖啡是恋人,是一见钟情时的彼此倾心。
我爱上咖啡,就像遇上一场恋爱。咖啡的香饱满而放纵,怒放着的香,浩荡着的香,是不能让我拒绝的,只想着,沉溺,沉溺
就是朋友关系,在荆轲赴秦之前的送别,高渐离弹奏音乐,荆轲唱出那首有名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高渐离,战国末燕(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村)人,荆轲的好友 ,擅长击筑(是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庆”音近),字次非,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扩展资料:
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后秦灭六国后,秦王因为高渐离击筑太好了,就请他来王宫为他击筑,可是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秦王也就有所防备,事先命人将高渐离的眼睛弄瞎,以为这样高渐离就没法刺杀他了。
但高渐离往筑里灌铅,趁秦王听曲正入迷时,向秦王的头部猛砸。
-高渐离
-荆轲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安意如的浪漫古典情系列有感,最爱的便是这一句。仿佛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瞬间,即使时光辗转了千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本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一)很高兴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喜欢的书。先和大家分享一首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诗中,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了吧,如果把这句话翻译成英文,便是if time could stop at the moment when we first met如果时间能够停止于我们第一次相见。我第一次看这句话,感受到的只有两个字,遗憾。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更是对这两个字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这本书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有太多人喜欢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可见你我都遗憾深重。命运像是最名贵的丝绢,再怎样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生俱来的原罪。拿到安如意的这本书,我认识的第一位女子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足以与男子比肩。她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应当是一个女人对英雄的倾慕,一个时代对英雄的需要吧。一个女子能有如此的诗词成就,是不易的,她就像是是文学史上的异数。然而像李清照这样的“香草美人”,也同样需要男人来拥有和呵护。她需要一段平等美满的的爱情来释放她的文学的才华和生命的美丽,需要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来爱护她、尊重她。赵明诚便是最合格的人选了。一个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千金,才名著盛,一个是两任宰相赵挺之的公子,年纪轻轻就做了太学生,反正怎么着都是门当户对,才学与人品无不相当。用现在的话说,一个是美眉才女白富美,一个青年才俊高富帅,不在一起天理难容啊。
跟赵明诚在一起,李清照既是他的诗朋酒友,又是她的知己之交,两个人都是快乐的,婚后生活清闲优渥。夫君酷爱金石,李清照对此也颇有研究和见解,夫妻醉心榆次,志趣相投,感情愈浓,便有“赌书斗茶”的雅事流传。可是,上帝到底是嫉妒了,在他们成亲26年之后,赵明诚死在去健康赴任的路上。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我不知道老天为什么要折磨这个女子,给了她绝世的才华,给了她一个美好的开始,却又忍心给了她一个“国破家何在”的凄凉收场。读完《声声慢》,才知道她是如何凄苦度日。可是她却熬住了,虽然,丈夫故去,亲人离散,山河破碎,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但她毕竟是熬住了,也正是这样,她更让我钦佩,也更值得我们用掌声为这样一个在静夜沉吟,忧国忧民之思比男子还深切三分的李清照喝彩!
除了李清照这样一位大词人,还有一位女子令我惋惜不已。她用18天的团聚换来18年的等待。相信此话一出,大家也都知道她是谁了吧,她就是为爱苦等了18年的王宝钏。而那个让她等了18年的人就是薛平贵。就像王菲唱的那样:“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在也没能忘记你容颜。”
那天,王宝钏外出春游,路遇轻浮浪子调戏,正是薛平贵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来了个英雄救美,这让相府千金王**动了心,生了钦慕之情,不禁多看了一眼这个见义勇为的青年。也正是这样的一次回眸,让她认定此人便是她想要嫁的人。从此,她不顾家人反对,与父亲三击掌为誓,断了父女之情,好一个任性的女子啊!可是,过日子哪有那么简单,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那只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贫贱夫妻百事哀” 啊。
为了生活,薛平贵决定去参军,谋个前程。从此,王宝钏陷入了一种无法掌握未来的盲目等待中,18年里,王宝钏在回忆与孤寂中,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而薛平贵呢再深厚的爱情,再坚定的心意,也抵挡不住时光滴水石穿,王宝钏的影子在他的印象中越来越模糊!
当人生迟暮的王宝钏从窑洞里走出来,她以为自己经受住了漫长的考验,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可惜她看见的,除了薛平贵,还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这个年轻女子款款的自我介绍:“我叫代战,是西凉国的公主,薛平贵的夫人。”
至此,王宝钏才后悔自己死守的是一段早已死亡的爱情。该腐烂的还得腐烂,该灰飞烟灭的还是灰飞烟灭。18天后,她死了,她的死成全了薛平贵,她的死,对她而言未尝不是解脱。——谁也无法阻挡爱情的时过境迁,人生有时有真情,有时就这么无情。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本书中讲述了许许多多或动人,或凄楚,或悲伤的故事,作者用现代人的眼光回眸历史,思考人生,反思人性,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那个年代的悲欢离合。
我读了这本书的感悟是:虽然,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词汇,每个人也都必然经历,但这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还可以像李清照一样,化悲伤为勇气,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当然美好。但时光流逝,“初见”之后的“再见”,感觉是否依旧,谁也说不准。既然如此,那么,选择了,就抬起头,微笑着走下去吧。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二)一个夕阳欲垂的下午,偶来无聊,信手翻开舍友的书,发现《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本书,最近迷上了。这是一本收集爱情诗句,情愁词曲的好书。起初吸引我的还仅仅只是题目,可是越发的深入了,便感同身受,爱不释手。
“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他仍是他的旷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这是书的引语,细细回味,真好!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是呀,在时代的爱情中,无论是卑微还是轰轰烈烈,没有缘分的遇到,没有命运的安排怎么会有瞬间的心动。想来多少帝王妃子,骚人墨客,才子佳人,英雄豪杰,是谁惊艳了岁月,温柔了时光,谁与谁生死挈阔,谁与谁白头偕老。
飞燕入汉宫,冷寂班婕妤,君王宠幸,戛然而止。“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倒故人心易变。”繁华过尽,一切都只是徒劳。到最后,君王已死,班婕妤却静静的在墓穴守着,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因为他是她的最爱,她是她的妃子,一生韶华倾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他和她还是错过了。
卷美如花,似水流年,有多少人走了又回来,来来回回,终究躲不过命运的纠缠。“三郎”和“玉环”的爱情,你侬我侬。骊山下惊天动地的黄昏恋,当世最美女子,回眸一笑百媚生,醉了他,迷了他,她为他笙歌伴舞,为他懒起梳头,换他抛江山,**理。他们是一生一世一双飞,独一无二,然而,悲剧却是那么毫无征兆,马嵬坡下,一曲离殇,离了彼此,永远的,阴阳两隔。他痛哭了,一生痛苦,因为有些爱需要用一生忘记,特别是痛彻心扉的爱。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他们,下一次相逢。
一曲凤求凰,换她芳心,还是懵懂少女的她,愿意和相貌平平的相如私奔,不管家父反对,舍弃千金之身,和他当垆卖酒,麻衣粗饭,一生注定只和他一人。卓文君,温柔,勇敢。只是可惜相如还是纳了妾,冷落了文君,悲伤交加,一曲《白头吟》,她试图用深切的情感换回他的爱,仅仅如此。“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那年的誓言还那么刺痛文君的心扉,他如果还只是属于她的长卿,她还是他的凤凰,那么一切事事安好,就不会有他的白发归,甚至离开,留文君一个人孤独终身,遗恨一世凄美。人生若只是初见,多好!希望还是那个风轻云淡的日子,长卿的眼里只有文君。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他渡她,可愿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箫统和慧如,是谁为谁亲手种植红豆,谁又为谁采摘红豆人一旦爱上了,一颗心就能百转千回,像极了江南水乡的小道,弯弯曲曲惹出无数缠绵来。他出游,信马由缰,也许是腻了丝竹箜篌,腻了宫人翠袖。遇到她,浅笑吟吟,这一笑,就是心动,这一笑,似乎耗尽一身等待。相逢却似曾相识,未曾相识已相思。他是太子,她还只是佳人,他走了,这次离开,是风,是雨,是夜晚;笑了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等级差别,宗教礼法的桎梏,生不由己。慧如一个人,相思成疾,当他再回来时,已经红颜零落荒草稀。一生的眷恋,他为她种植红豆,只是再也没有采豆人。红豆,一场相思,只是世事无常,众生有情。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一树红豆,当解相思。
人生如果还可以再见,那些逝去的美好,那些凄美的爱情,那些痴迷的男女,都会是历史的记忆。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仅仅是为了爱情。
最后,我们都还只如初见。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三)《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本书讲述了古典诗词背后的唯美、动人的历史浪漫故事,作者以自己的见解向我们描绘出一段段经典的爱情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里有的是痴情之间的等待、痴情中的守望、痴情中另一方的放弃、痴情中的承诺。
班婕妤的痴情,换来的却是飞燕与合德的入宫,换来的是汉成帝宠幸赵氏姐妹,最终汉成帝死了,死在了另一个女人的身上,但她,班婕妤,仍在他的陵园里,陪住他一生一世。安意如说:天下女人,迈入皇宫的和未入皇宫的,其实都一样。只要皇帝愿意,他都可以嫖得到。皇宫是个金碧辉煌的妓院,皇帝是天底下最大的嫖客。班婕妤与汉成帝的爱情非常短暂,如若是这样,当初还不如不见的好。
杨玉环的到来对于李隆基来说,无异于是上天对他的赏赐,自此,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五十多岁的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夜半无人私语时,只是平常夫妻之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简简单单的爱情,平平凡凡的爱情,想要换来至死在一起,却,不能如愿。最终的结局,都无能为力,玉环一抔黄土收艳骨,数仗白绫掩风流。这场悲惨的命运毫无征兆,开始和结束,我们谁都无法预料。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只是匆匆的一见,你仍是你的君主,我仍做我的佳人,也许就不会有如此结局吧!
安意如说:如果明天日光照耀,你我手里依然一无所有,也请你不要绝望,为我珍重。即使,告别爱情的时候,也希望你我一切都好;我不在爱你的时候,也许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已不能再爱你。
很多时候,我们爱的太久,以为会有很好的结局,殊不知,还有我们未知的路、难走的路。想走的时候,又止步不前,停在原点犹豫不决:这样的路到底是对还是错。直到最后才发现,我们缺少的是前进的勇气、等待的恒心。想要一起天荒地老,却失去了原来的记忆,原来的诺言,原来爱的勇气。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结局是这样,你我当初是不是应该不再见面
我精心推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