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书香门第
在1971年,田晓菲出生,从小受到从事文字工作的父母的熏陶,使得田晓菲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书香气质,她举止优雅,饱读诗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在4岁的时候,田晓菲跟随父母到天津生活,这个时候田晓菲的父母在天津的文联上班,慢慢地家庭稳定下来后,田晓菲也开始在学校进行学习。因为从小受到文字的熏陶,使得田晓菲从小在学校学习十分突出,所表现出来的,是不属于她这个年龄应有的文学气质。
从小表现突出
随着田晓菲的长大,她储备的丰富的文学功底开始显露。在田晓菲在岁的时候就已经发表诗词,在田晓菲9岁的时候已经学习完整整一本古代汉语词典……可以说,田晓菲是不折不扣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能是从小父母给予的熏陶,使得田晓菲对于文字方面格外的感兴趣,经常是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就能敏锐地捕捉到其中优美的文字,并且将其再次组成另外更优美的诗句。甚至在田晓菲10岁的时候,在父母的帮助下,出版了自己的诗集《绿叶上的小诗词》,并荣获少年科学奖特别奖。
在田晓菲13岁的时候,成为天津分会的一名会员,并且在同年,田晓菲被北大英语系破格录取。优秀的人从小就会表现出超凡的实力,在田晓菲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连跳两级,后来田晓菲的家长选择让其在家自学。
而在家的田晓菲也是仅用1年就学完了整个高中的英语课本知识,并且自己将十几万字的《木偶奇遇记》进行了翻译。这些成就,不是谁简简单单就可以做到的,而如此优秀的田晓菲,也注定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大学期间的田晓菲
在北大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田晓菲依然在人群中熠熠发光,在北大建校90周年的时候,田晓菲写了一篇《十三岁的机遇》作为献礼。虽然田晓菲学习的是英语系,但是她对于文字始终有很大的热爱。北大给了田晓菲不断提升的空间,这里拥有数量庞大的藏书,从古至今、从中到外。
开始读大学后的田晓菲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在书籍的海洋中翱翔。对于这样的“才女”,喜欢的东西也是和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不想大多数大学生喜欢逛街游戏,田晓菲喜欢古典音乐以及交响乐,这是她放送自己的最好途径。
但是田晓菲也并不是那种“书呆子”形象,在大学四年里,田晓菲喜爱上了运动,打排球、乒乓球、跑步……并且田晓菲还组建了一个女子排球队。
出国留学,邂逅爱情
在毕业之后,为了自己进一步提升,田晓菲选择去国外进一步学习。田晓菲先是在英国拿到了文学方面的硕士学位,紧接着又在美国的哈佛大学读博士,在读博士期间,田晓菲遇见了导师艾迪芬 欧文,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以及文字翻译,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很快相熟。
就这样两人彼此欣赏,在很多方面拥有共同的见解,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在一次再一次的交流中擦出爱的火花。在田晓菲28岁的时候,嫁给了53岁的宇文所安。
婚后,田晓菲加入了美国国籍,婚后的夫妻两个人依然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研究,两人还按照朝代进行划分,一人分析前半段,另一人分析后半段,并且彼此交流经验。对于两个人来说,对方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灵魂上最懂自己的知己,这种知己更是难得。
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使得田晓菲从小对文学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和丈夫相识后,在文学上更是得到了丈夫的帮助。虽然田晓菲后来去往了美国,但是始终田晓菲都没有忘记当初祖国给予自己的栽培。
并且田晓菲的研究方向始终放在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并且出版了很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著作,始终在为中国的古代文化传播积极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结
对于田晓菲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外部的藻饰,在她的眼中,始终都是自己的文学世界,当初选择出国留学也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学习。人生处处都存在着不确定,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自己的“知己”。
并不像大家所责备的那样“忘记国家的栽培”,就算在美国,田晓菲也是始终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用自己的成果,尽力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这不仅仅是她的职业,更多的是她一生的爱好,也是她不断深造的“初心”。
20世纪80年代,北大有一名学霸级的高材生,明明有能力留在城市里生活,却携带妻子隐居深山27年,过上了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富豪同学得知他的遭遇后痛哭流涕,这是为何呢?
一、农村少年努力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
这个隐居深深老林的北大学霸,名叫王青松,他的老家在河南省洛阳新安县,父母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常年靠耕种维持生活。
王青松小时候, 经常见到父母汗流浃背的模样。每次看到父母憔悴的脸庞,他的心里都会有些酸楚。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生活,王青松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靠着优秀的能力,进了河南信阳机要局工作。
光说单位名字的话,大家对这个部门或许没什么概念。其实,想要进这个部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机要局的考试中,有一项关于记忆力的考核。 接受考验的候选人,需要看一遍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汉语,把整段文字背下来。
古汉语本来就有些绕口,没有标点符号的话,阅读难度又高了几分,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部记下来,难度非常大。
王青松不仅能做到这一点,还能在一天之内记住500个电话号码,并且将它们对号入座。
父母对此特别欣慰,觉得他为家里增光添彩,做了件值得骄傲的大事。可是王青松并没有因此满足,一直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就。
高考恢复后,王青松一边努力工作,一边挤时间学习知识。参加考试后,王青松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北京大学的录取。
上了大学,王青松依旧保持着干练的工作形象, 整天西装革履,办事一板一眼,没有丝毫懈怠。
同学曾评价说,那时候的王青松,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一股稳重,大家都对他很敬佩。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王青松的个人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本科毕业后,他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报考了法律系研究生,还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
二、巧借时代浪潮大笔捞金,邂逅浪漫爱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各地百姓的生活状况,跟旧时代相比,有了近乎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大家的 健康 意识也越来越强。
1985年,国内掀起了一股“ 养生 热”,王青松从小就爱锻炼,对 养生 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于是趁着这个机会,向身边人传授了一些有关 养生 的知识。
最开始时,王青松只是随意地分享,并没有太强的功利心,结果引来了一大群听众。因为名气的不断增加,王青松成了北大校园有名的公众人物。
头脑灵活的王青松,借着这个机会,办起了 养生 讲座。 如果想要听讲座的话,需要交10块钱学费。 那时候,10块钱的购买力,还是很高的。
王青松本以为,自己定了这么高的价格,来听讲座的人应该会少一大半,结果证明他低估了大家的热情。
王青松每次开办付费讲座时,都有一大群听众,房间里基本上是座无虚席。这些听众的到来,不仅提高了王青松的名气,也让他赚到了大量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王青松还借着办讲座的机会,邂逅了一份浪漫的爱情。王青松的爱人名叫张梅,她比王青松小了12岁,曾在北京外国语系读书,也是一名优秀的高材生。
张梅对 养生 的兴趣并不是特别浓厚,她去参加 养生 讲座,只是因为好奇,过去凑个热闹。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张梅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王青松讲课的样子,王青松也会在辗转难眠的夜里,想起面容姣好,认真学习的张梅。
两人的思念,如同红线一般,把他们的人生,连接了起来。最终,两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之后,王青松为了让妻子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又陆续办了很多次 养生 讲座。借着这股时代浪潮,王青松迅速赚取了大量的钱财。不过,这样的生活,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三、才子佳人双双受挫,无奈隐居山林
1990年,大家对 养生 的热情迅速消散,王青松的讲座,再也没有了曾经的热度。他本人在学校里的待遇,也因为这次变故急转直下。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王青松报考了哲学系汤一介先生的博士生。当时,王青松的单科成绩和总分都考了第一名,可是学校方面却没有录取他。
第二年,不肯死心的王青松报考了法律系,结果还是没有被录取。 接连两次失败,给王青松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打击。
那时候王青松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被几万根线拉扯的风筝,他努力地往上飞,但是永远也飞不高。
张梅的情况,跟王青松差不多,她也因为时代的变化,遇到了很多挫折。张梅明明有着良好的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却因为种种原因,连续5年没有被评为讲师。
外界的打击,严重影响了两人的心态, 他们开始放弃外在的物质追求,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渐渐地,王青松夫妇产生了远离城市的想法,到人迹罕至的山里看看古书,再养个儿子。这样的生活,两人光是想想都觉得非常向往。
1994年,王青松夫妇怀着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的想法,离开喧嚣热闹的城市,去了北京与河北交界附近的山区。
回忆这段 历史 时,王青松有些感慨地说道, 他们当年就像鸟一样,越飞越远,一直飞到了人迹罕至的山里。
两人在山区租了10亩地,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农耕生活。当时,周边有不少村民,大家得知两位北大的教师来村里耕田时,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有些人甚至觉得夫妇二人患了精神疾病。
村民们的私下议论,对王青松夫妇的心态,又造成了一些影响。为躲避那些村民,获得真正的宁静,夫妇二人逃到了更远的深山。
精通法律知识的王青松非常清楚,即便是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也不能随便占据,为长久的稳定生活,他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以不到20万元的价格,把山区的25000亩土地,全部租了下来,租期是50年。
四、隐居深山悠然自得,喜迎爱情结晶
自此,夫妇二人过上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他们像古代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搭建房屋,制作务农的工具。为改善生活条件,两人还饲养了一些牲畜。
王青松在自己承包的大山里,陆续开垦了40亩土地,种上了玉米、高粱、小米、大豆、芹菜、白菜等农作物,还饲养了三头猪,几十头黄牛,几头骡子,数百只黑山羊。
王青松饲养牛羊是为了给土地施肥,骡子是耕地的助手。用王青松的话来说, 这些农作物和牲畜,组建了一个天然的生态链。
当然了,这些事情也不全是王青松夫妇做的,他们花钱雇佣了十几个工人,让他们帮忙干活。
王青松担心山里的环境被污染,经常跟工人们强调,绝对不能在山里丢垃圾,必须把所有生活垃圾全部带走,晚上也不能在山里过夜。
过于洁癖的王青松甚至觉得, 工人们会把城市里的喧嚣带到深山里,影响宁静平和的自然环境,第一年应该给他倒贴一些钱免费干活,3年后他再给工人们酬劳。
不过,王青松也只是想想,不敢真的跟大家提出这种要求。工人们千里迢迢地跑深山里干活,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要是拿不到工钱的话,大家肯定会立刻离开。
古人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免费干活, 王青松3年不给工钱的想法,只能是个妄想。
后来,张梅有了身孕,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王青松对环境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试图为孩子打造一个纯天然无污染的成长环境。
张梅很理解丈夫的想法,有了身孕后,一直不愿意去医院接受护理。坚持了几个月,张梅的肚子越来越大。王青松向工人们要求保密, 他给出的理由是,议论得多了,会污染孩子。
因为始终不愿意离开深山,王青松选择了自己接生,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致命危险。万幸的是,最糟糕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孩子顺利降生,母子平安渡过难关。
五、孩子天真烂漫,夫妇无奈出山
王青松的孩子叫小宇,他从小生活在深山里,3岁开始放羊,吃着天然的瓜果蔬菜,每天像风一样奔跑。
王青松夫妇知道,学习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他们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经常拿着前些年留下的教材,以老师的身份,为孩子讲解知识。
小宇非常聪明,很快就能掌握张梅传授的知识,因为生性好奇,小宇总是问东问西,刚开始张梅还能勉强解释,后来她只能沉默。
因为城里的很多东西,是大山里没有的,她无法用语言让孩子彻底了解外界的一切。另外,她对孩子的教育看似高效,可实际上不成体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每次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张梅的心里都会有些痛苦,她知道, 孩子应该像花一样展开,不能用爱束缚他。
王青松也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孩子以后的教育问题该怎么解决,要不要让孩子回归 社会 ?
王青松知道孩子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力,但是他没有立刻走出深山老林。因为他和 社会 已经脱节太久了,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这么多年以来,深山里的房屋,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在居住。王青松夫妇的父母亲人,曾提出来山里看望,都被他们拒绝了。他们始终觉得, 外面污染太严重,来一次带来的味道,三天都散不干净。
后来,王青松的一个同学靠着不断拼搏,成了有钱的富豪,他知道王青松的情况后,千里迢迢地跑去探望。
在他的印象中,王青松是个成熟稳重的大哥,张梅是个美丽的才女。再次见面时, 王青松蓬头垢面,张梅也是皮肤粗糙,都没有了昔日的模样。
看到这一幕,富豪同学直接哭着哀求道,你们为啥这么想不开,缺多少钱我给啊,咱们一起离开这里吧。王青松夫妇知道同学是好意,委婉地拒绝了他。
到了2011年,王青松夫妇还是离开了山里,原因是他们没钱了。之前,他们为了雇佣工人干活,每年至少要花25万,坚持了这么多年,他们花完了所有积蓄。
回归 社会 后,王青松接触到了网络,也跟过去的校友取得了联系,但是他并没有放弃隐居。
他对大家解释说,这次短暂地回归 社会 只是为了赚钱,他要以诺贝尔奖为目标写本书,还想以10倍的市场价格,把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卖出去。等赚够了钱,他还会回到深山里,继续自己的“桃花源”生活。
在经历三个月的北漂生活之后,我以为北京会成为我的一个梦境,虽然经常魂牵梦绕,却也变得遥不可及。曾经每星期会去三次的国家图书馆里特意保留的借书证 ,是我现在最爱不释手的书签;去过三次的故宫博物院,里面斑驳陆离的宫墙上或许还残留着我抚摸过的余温;几乎每天晚饭后漫步的玉渊潭公园,几乎每一个角落里留下的脚步声还在回响……那个时候的我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鸟,每天打了鸡血一样奔波在北京的各个景点之间,圆明园、颐和园、恭王府、簋街、天坛、地坛、什刹海、798……这座城市在明媚的阳光下诉说着惊心动魄的往事,让我无法直视,我一直带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在北京盛夏的高温中颤栗着。整整三个月,我就像一个懵懂无知,未经世事的孩子一样,睁大眼睛求知若渴地在诺大一个北京游走,那种心惊胆颤的震撼随时冲击着我脆弱的心灵和灵魂。我以为经历过这些惊心动魄之后,北京会是我不敢触碰的一段记忆。没曾想,时隔一年多之后,有了一次在北大培训的机会。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我还没有准备好和北京再次邂逅,第一次我拒绝了,可后来出于工作安排,我还是要与北京再次重逢。忐忑不安成了确定行程后我唯一的心情。
再次抵达北京已经是深夜两点了,这次北京迎接我的不再是炽热的怀抱,而是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冷,整个人像掉进冰洞之中,残存不下一丝暖意。带着困倦的朦胧睡眼分辨不清方向,在北大老师的带领下入住酒店,一夜无梦。第二天清晨在闹钟的催促下全凭毅力起床,跟着老师在寒风中穿越过几个街口,从一个没有牌匾看不出名头的偏门进入北大,七歪八拐地后来到了一个餐厅,在完全懵圈的状态下买了餐食,囫囵吞枣地咽下,然后跟随着人流来到教育学院的教室里。在开班仪式后,虽然努力迫使自己集中精神,却架不住沉重如山的眼皮,老师的谆谆教诲成了催眠曲,一上午就顾着和自己战斗了。窗外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北京以柔情妩媚的姿态欢迎着我们。中午吃饭回宾馆,下午上课,晚上饭后回宾馆。同学们都在蠢蠢欲动,挤着课余时间以教室为原点,向外拓张着领地,计划着到什么什么地去玩玩,学员微信群里北大的美景在刷着屏,我却始终在那种近乡情怯的情愫里迟疑着。
第三天,我才结束了课堂宾馆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开始了北大的游历。冬天的北京虽然有冬日暖阳,但仍有一股深入骨髓的萧瑟感,堆积成小山似的落叶刚刚清扫干净,很快就又堆积了厚厚的一层,踩在上面咔嚓咔嚓作响,令人惊心。这座曾被叫着京师大讲堂的燕园,是多少莘莘学子的孜孜以求的梦想,看着身边快步走过满脸青春与自信的孩子们,心里满满的感动和欣喜。北大最有名的莫过于未名湖,博雅塔“的一塔湖图” 了,我是在中午暖暖的阳光下开始探寻之路的。
过了没几分钟,就看到了在树木之上露出的一个塔尖,因为这个塔是北大最高的建筑。博雅塔,这个有着意味深长的名字 ,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古塔,是1924年,燕园为了向全校供水而修筑的一座水塔。为了与燕园的古典建筑群中相辉映,才修建了这座与未名湖畔风景协调的古塔式的水楼,这个当时一个颇有争议的博雅塔却成了中国最高学府中永恒的经典,成了北京大学的象征! 工艺繁复的博雅塔就那样古朴地坚守在湖畔,经历岁月的变迁和风雪的洗礼巍然不动,他默默地纵观着北京大学的风云变幻,看着莘莘学子的喜怒哀乐,将人生的悠悠岁月全部纳入自己海纳百川的胸怀。
走到未名湖旁,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北方这样的一汪湖泊,陡然增添很多灵气。这个时节未名湖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湖边的柳树却还在北风中迎风招摇着,少了波光粼粼的生动,多了残叶飘零的萧瑟。
在北京大学德斋北部土山上,有一座名为“校景亭”的亭子。它原名翼然亭,是昔日名园鸣鹤园中一座最大的方亭。亭的北面俯临红湖,四周叠置假山,树木阴翳。校景亭早在乾隆初年就已存在,算是燕园最古老的一座亭子。
北大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校园内有许多古迹和楼阁,北大办公楼前的石桥、华表、麒麟都是圆明园旧物,校园里,红湖建筑群、镜春园、朗润园、致福轩、钟亭、临湖轩都诉说着岁月静好。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能够有幸进入北大校门,哪怕是仅仅在里面停留几天时间,都是三生有幸的幸运,这段短短的经历会一直铭记于心。祝北大走向更大的辉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