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当楼兰遇上食物美学,一个完美的邂逅

民以食为天,当楼兰遇上食物美学,一个完美的邂逅,第1张

食物,是生活美学的开场白。每一天我们都会接触食物,除了果腹之外,我们也会给食物赋予美学的意义,让我们可以收获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但是,如果你觉得食物的美学仅仅是摆盘,那你可能想得过于简单。其实,我们对食物原汁原味的追求,也是一种美,是一种追求自然、真实、简单、纯朴的美。 最近嘴馋了,每逢到周末都想着吃各种各样的美食,上周末出去吃了一顿火锅,夏天的火锅最爽了,把空调调到最冷,然后放肆的吃,完全不顾及自己不断飙升的体重,所谓民以食为天,面对美食,哪管得了那么多。火锅吃的很爽,但是火锅店的海鲜没有很满意,当时回去就计划这个周末要找一些新鲜的尝尝,解解馋。 周末休息日,吃完午饭休息了片刻后就开着爱车大楼兰来到了海鲜市场,选购自己爱吃的海鲜,今晚又要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了。

个人来说,楼兰的外观还是非常时尚的,充满了力量感,看上去格外的简洁大气。

楼兰采用的是25L自然吸气动机,最大功率137kW,峰值扭矩230N·m。对于我的日常代步用,这动力完全足够,甚至有余了。加速时虽然前期有那么一丢丢的慢,但是后半程的加速爆发力很强,能明显感受到推背

楼兰的 V 字前脸、悬浮式的车顶、动感十足的车尾以及不错的离地间隙,区别于传统的大 SUV ,楼兰给人一种跑车型 SUV 的感觉。

这个角度看上去,楼兰有点“胖乎乎”的,挺可爱的

25L搭载着接近7座的大尺寸车身,很多人会觉得油耗不低,但是实际出乎大家的意外,高速80-120公里之间很省油,油耗在6升左右,百公里综合路况油耗在10升左右,市内驾驶油耗大约11升左右,个人觉得很满意。

对于我来说,车的实用性是最本质的选择,显然楼兰在这方面的表现令我非常满意,设计上也充满了人性化。

楼兰的大气的前格栅,超大的镀铬“V”型饰条显得楼兰非常的霸气。

楼兰采用的是18寸5幅式大轮毂,时尚大气,搭配235mm宽的轮胎,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完全没有任何压力,烂路,阶梯都能轻轻松松通过。最赞的是,一般轿车的路噪会比SUV小,但楼兰跑高速120KM/H,室内的噪声都很小,甚至比我爸的天籁路噪低。

挺唯美的角度,感觉楼兰与天空融为一体了。

楼兰的后排和后备箱空间很大,儿子经常一上车就喜欢爬上后排座椅,安安逸逸的在后面葛优躺。后备箱的对于我的家庭用车来说,很够用,平时到超市采购各种生活用品时,感觉都像货车一样能装了。

搭载倒车雷达以及倒车影像,双重的安全保障,让你驾驭如此大的楼兰也能准确且安全的停好车。

楼兰的无钥匙进入和一键启动车辆,减少了以往的机械式的开门和旋钮启动的琐屑动作,既能体现楼兰的高科技,又能体现了便利性,提升了用车生活的整体品质。

一上车,车一上电,仪表就给人一种很有科技感的动画。

停好车,马不停蹄的奔向市场,只图买到最新鲜的海鲜。

市场上的人不多,应该还有挺多可以选择的。

一看到花螺就想吃椒盐花螺,这么大个,必须买一些。

扇贝,儿子最喜欢了。

一到海鲜市场,感觉看到什么都想买。

龙虾,表示最喜欢吃的海鲜,没有之一。

最近的虾价格偏贵呢,比年前还贵。

接下来就是“放毒”时间,赞不绝口~

新学的龙虾做法,第一次做,味道不错~

虽然价格贵了,但是还是买了,因为小孩子最喜欢吃这个罗氏虾

海鲜,就是吃一口原汁原味的鲜,少点调料,就能更直接地感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其实车子也是一样,有时候不需要花里胡哨的设计和配置,够用就好,合适就好,这就是楼兰给我的感觉,不温不火,温文尔雅。以后还要带着楼兰,去发现生活之中藏着的美学。

初见老友鱼,是在万象城的桂小厨,当在菜单上看见这个菜名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南宁的老友粉,想这鱼必定也是按老友粉的方法来制作的。想到老友粉的至酸至辣,便已口舌生津、馋涎欲滴了。

及至鱼上了桌,整条煎炸好的大鱼横卧方盘中,鱼身上覆盖满满的豆豉酸笋辣椒姜丝蒜末等作料,汤色红亮,辅以翠绿的香菜香葱点缀其上,未及品尝,已先被其外表惊艳,没错,是咱老友粉的范儿。

拨开金黄的鱼皮,鱼肉白嫩,口感细腻,鲜美中带着丝丝酸辣,真的非常够味儿。

辣椒与鱼本来就是天然好搭档,桂林菜里的酸豆角辣椒炒鱼仔干是可以让人吃饭把鼎锅刮烂的,而南宁的老友鱼配料之辣椒用的是非常辣的指天椒,再加上上好品质的酸笋豆豉,熬煮出浓郁的酸辣味儿,在寒冷的冬日食之,也会被辣得酣畅淋漓、浑身发热、脑门出汗,大呼过瘾。

鱼吃完了,剩下的汤水用来拌饭或者下面条都是极佳的选择,一定会把鼎锅刮烂的。

虽然我吃老友粉的时候非常怕辣,总是叫厨师不要放辣椒(话说不放辣椒的老友粉还叫老友粉吗),但是吃这个老友鱼,却没感觉到那种让人眼泪鼻涕横流的辣,可能真的是鱼肉太鲜美,已经让我忽略那份辛辣了。

其实老友粉的前身应该是老友面,关于老友面有一个很温暖的传说:

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老汉每天都光顾周记茶馆喝茶,有几天老汉因感冒没有去,周记老板十分挂念,便用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笋、牛肉末、胡椒粉等煮了一碗热面条,端去给这位老友吃。

老汉吃完这碗热辣酸香的面,发了一身大汗,感冒也好了。事后老汉感激不尽,书赠“老友常临”的牌匾送给周老板,“老友面”由此得名。后来人们又用这种方法煮米粉,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慢慢的老友粉的名声反倒盖过老友面了。

老友粉属于广西南宁的本土美食,于2007年入选南宁公布的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梧州的炒河粉同为广西“四大米粉”。老友粉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酸辣可口的独特风味,夏天吃了开胃,冬天吃了驱寒。

南宁老友粉正宗的味道应该是“酸、鲜、辣、咸”,要想做出正宗的味道,从原料制作到用料比例,从烹饪的手法到时间掌握都有一定的讲究,这是很考验煮粉师傅技能的。所以在南宁并不是每一家粉店的老友粉都是那么正宗美味,那些有名的老友粉店,在用餐时间常常人满为患,人们宁愿等久一点也要吃上一碗正宗的老友粉。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有关部门要制定或修订一批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名单中就有老友粉(方便型),有媒体就此做了一个网上投票调查,老友粉的标准配料有哪些,网友们热烈地讨论起来,其中放不放酸笋成为争论的焦点。因为酸笋有一种独特的味道,不喜欢的人会觉得很臭,喜欢的人就爱它独特的风味。有人说不放酸笋的老友粉还叫老友粉吗?

想想也是,如果一个食客走进粉店,冲着厨师喊“煮一碗老友粉,不放酸笋、不放辣椒、不放豆豉”,那还叫老友粉吗?不过人家要定的是老友粉(方便型)的标准,估计是类似方便面这样的方便食品,不是现煮的,所以众食客们大可不必担心去到店里不要酸笋就变成不符合标准不合格的老友粉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想怎么吃就让厨师怎么煮呗。

现在超市里有瓶装的老友酱卖,方便多了,买一瓶回来,想吃的时候也可以自己炮制老友粉。

我在桂小厨吃过老友鱼后,就曾经自己用老友酱山寨了一盘老友鱼,不过因为怕辣没敢放太多酱,所以完全没有老友鱼的酸辣鲜香劲儿,而且用酱做的老友鱼,没有那些丝丝缕缕的酸笋辣椒纠缠在里面,端上桌来也少了许多的情趣。下回一定要买酸笋豆豉辣椒回来,真正地山寨一把。

附:老友粉或老友面的做法(内容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材料(一人份):切粉(河粉)或伊面二~三两;酸笋一两切丝;豆豉少许切细茸;姜丝蒜末各少许;小辣椒两颗切细末;青菜几片;葱花少许;肉类切片一~二两(看各人喜好,可以猪肉、牛肉、猪肝、粉肠)。

做法:1、肉类用料酒、盐、糖、生抽、嫩肉粉、胡椒粉调味,味道可稍重;

2、起油锅放姜丝、蒜末、辣椒末、豆豉茸炝炒,出香味后放入肉类翻炒至变色,加入酸笋丝炒一分钟,加高汤或水煮开后,放入湿面或切粉,捞散后加青菜,煮开后加葱花即成。

知·食的目的,是将准确的、真实的、纯粹的饮食内容推给真正喜爱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愿你喜欢。

题记

南瓜、花椰菜、卷心菜、芦笋、豌豆、土豆、番茄等各种欧美蔬菜的引进,丰富了以素食为主的印度人食材,英印人带回家的英国版腌竹笋和腌芒果,也深受印度仆人喜爱。但英国人的蔬菜烹饪风格和技艺,对印度的影响却微乎其微,擅做印度菜肴和甜食的果阿厨师依然备受追捧。

《知·食》郑重推出《印度》连载专题,以印度料理为主题,看印度的风土人情、轶闻趣事、社会变迁……

英印人的庭院中种植着从欧美引进的卷心菜、芦笋、豌豆、土豆、番茄等各种蔬菜……

蔬菜引进

英印人从未真正接受过印度的水果和蔬菜。一位思乡心切的加尔各答会计说,家乡的苹果和梨让人甚是怀念。17世纪的东印度商人,在自己的印度庭院中种植卷心菜、芦笋、豌豆和原产自日本的几种豆类,还带来了美洲新大陆的土豆和番茄。经过漫长的时间,欧洲和美洲的蔬菜逐渐整合进印度烹饪中。

孟加拉人的蔬菜大多由英国人介绍进来,这从欧洲蔬菜的孟加拉名字可以看出来。番茄被称为biliti begun,即英国茄子;花了很长时间,孟加拉人和缅甸人才接受番茄,并把它使用在酸味的炖煮菜肴 (裸食注:即“咖喱”) 中。英国人引进了称为英国葫芦的南瓜、英国茄子、花椰菜和豆类,但依然无法改变印度人对蔬菜的烹饪方式。欧洲蔬菜的引进,为以素食为主的印度人扩展了食材范围,但英国人的蔬菜烹饪风格和技艺方面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土豆

众多引进的蔬菜中,人们最为喜爱的是土豆。可是,在1780年的印度,土豆并不常见。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将样品带到印度次大陆后,荷兰人给了总督沃伦·黑斯廷一篮土豆,他因此特意邀请下属来吃晚餐。即使是英国,当时土豆也仅仅是种植在富有的农场主菜圃中的一种新鲜食物。相比辛辣的芥末籽和小茴香做成的粉,土豆淀粉的绵软度堪称完美,由此孟加拉人热情洋溢的接受了土豆,并且很快就经孟加拉传到了印度北部各地。但在印度南方却花费了很长时间才被接受,因为部分印度人认为土豆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胀气。保守的耆那教徒拒绝吃在土里生长的土豆,因为这是拥有孕育生命能力的根茎蔬菜。在印度海德拉巴宫殿中,担任特派代表的詹姆斯·柯克帕特里克如此喜爱土豆,以至于要求一位全副武装的卫兵,穿越德坎的战争烽火,为他从孟买带回土豆。

孟加拉的土豆菜谱:

英国人把土豆引进孟加拉,但印度厨师拒绝使用乏味的水煮蔬菜英式烹调法;孟加拉人用自己特别的方法烹制出一种具有酸甜口味的土豆。

材料:5~6汤匙菜油、3cm桂皮、4荚小豆蔻、4粒整丁香、2片月桂叶、2头洋葱(细细的剁碎)、10瓣大蒜(碾碎)、1/2~1茶匙辣椒粉、1茶匙姜黄、500克新鲜小土豆、1汤匙加入250毫升温水的罗望子果肉、盐适量、粗糖(或绵红糖)适量。

制作:起油锅,加入桂皮、小豆蔻荚、丁香和月桂叶,煎一分钟左右。加入洋葱,煎至焦黄,加入大蒜后再煎6分钟,然后加入辣椒粉、姜黄和土豆。边搅拌边煎,直到土豆裹满香料混合物。加入罗望子果肉混合物、盐和粗糖煮沸。转小火,将土豆蒸熟。为防止焦锅,可加入一些水。

可长期保存的食物及罐头的发明

寒冷的冬季,在印度的英国人很方便的就能买到苹果和梨;它们由凉爽的山间避暑果园和管区城镇周围的商品菜园供应。但在夏季,印度只能买到嫩莴苣、黄瓜和甜土豆,因此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以及其他品种的蔬菜和水果,都依赖于英国进口。1801年,法官夫人伊丽莎白·格威利姆,带到马德拉斯的腌猪腿曾风靡一时。17世纪,水手带回印度的英国版腌竹笋和腌芒果,也深受印度仆人喜爱。以至于伊丽莎白被迫将腌菜锁在印度仆人拿不到的地方,每次都只拿出一点点放在茶碟上,才能保证需要的时候这些腌菜能出现在餐桌上。

流行的罐装食物也越来越重要,不仅因为天然食材的贬值,更因为它使做出的菜肴色香味都更像英国菜,从而解决了正宗的英国晚宴菜单的问题。虽然此时的灌装食物都很不卫生,甚至带有浓重的金属气味。但英印人对食物象征性的关注,远大于对食物味道本身的关注。英印人坚持吃硬邦邦的瓶装豌豆、粗劣的烤制品和带金属味的肥鹅肝酱,因为这是他们与英国保持同步文明的日常证明。

随着19世纪灌装和瓶装密封食品的发明,在较大的英国人居住区的欧洲商店,就能买到牡蛎、鲑鱼、芦笋、梅子酱和干酪等罐头食品。在兰道尔山脚下的避暑胜地,范妮·帕克斯发现一个奇妙的集市,这里有肥鹅肝酱、比利时松露、香槟、泡菜等各种欧洲商品。但这些食品大多偏贵,因此随身携带更加经济实惠,或者找一位亲友定期邮寄也是不错的选择。

邮寄包裹中的常见食物:

瓶装的酸水果、罐装果酱、醋、沙拉油、芥末、腌制品、酱汁、香菜籽、罐装桑特岛黑醋栗、瓶装餐后甜点葡萄干和李子干、密制餐后甜点水果、听装饼干、听装火腿和熏肉、听装干酪、鲑鱼、龙虾、青鱼、牡蛎、沙丁鱼、豌豆、香肠、蘑菇、可可、巧克力、燕麦、通心粉、木薯粉和甜馅。

但对居住在印度偏远地区的英国人而言,罐头食品和亲戚寄来的食物都是少有的奢侈品,供应欧洲商品的商店,也至少需要一天的行程。因此,他们平常能买到的蔬菜和水果,只有南瓜、葫芦、黄秋葵、香蕉和番木瓜。肉食只有山羊肉和骨瘦如柴的鸡,只有外出打猎时,才偶尔会有野味。在这些英印人家庭,一位好厨师甚至价值千金。一位铁路工程师和她的妻子,只因为亚伯拉罕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便对他刚出狱的事情毫无芥蒂。但即使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英印人还在坚守着晚餐不吃咖喱的原则,忍受着英国食物的寡淡无味。

铁路饮食

在英国人重修的纵横印度次大陆的铁路上,火车站餐厅和火车餐车所提供的常规食物,与驿站提供的食物,都具有鲜明的英国——印度烹饪术特色。车站没有任何文明标志,月台上寂静荒凉,除了火车经过时蒸汽发出的咝咝声和偶尔的关门声。随后就有人沿着火车边走边喊:吃午饭了!吃午饭了!下火车顺着月台,向餐车走去就能看到午餐供应。火车月台的午餐,通常是咖喱或头天剩余的烤肉,再配上纤薄如纸的番茄片和甜菜根片沙拉。但晚餐一定是英国式的,比如浓稠或稀薄的汤、煎鱼或带骨头的碎羊肉烤饼,烤鸡或烤羊肉,奶油冻布丁或奶蛋羹。

果阿厨师的甜食

果阿厨师高超的厨艺备受追捧,他们在木炭和几块砖头上就能做饭菜的技艺让人啧啧陈奇。葡萄牙咖喱,实际就是果阿厨师引入到英印人咖喱菜单中咖喱肉。1920年,拥有一位果阿厨师成为身份地位的标志。一位名叫弗洛罗安的果阿厨师,尤其善于制作晚宴甜点,有装满水果和奶油的中褐色篮子,有墨朗格蛋糕,以及富有童话色彩的冰激凌城堡。一道由糖、米粉、椰奶和玫瑰水做成的传统印度菜肴北维卡,就是果阿分层椰子蛋糕北宾卡的简单翻版。

北维卡菜谱:( 裸食注:出自《锡兰和印度烹饪艺术》 )

材料:1度量单位的米粉、3只大椰子、8只鸡蛋、15磅无壳杏仁、糖适量;

做法:烘烤过的米粉,加入浓稠的椰子奶,8只打散的鸡蛋,碎杏仁和糖;拌匀后在一只圆形的浅罐里焙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413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