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春的诗词精选10首

关于立春的诗词精选10首,第1张

#诗词鉴赏# 导语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 帮大家整理的立春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立春的诗词 篇一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代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诗词君:首句连用七个数字组成。既暗寓正月初七是人日之意,又含若表达了诗人仿佛在扳着指头计数,盼望和欢呼立春之日到来的心情。通俗明快,别具一格。

2立春的诗词 篇二

 《立春》

 唐代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诗词君:杜甫由面前的春盘,回想起往年太平"盛世",两京立春日的美妙情景。但眼下的现实,却是飘泊异乡,萍踪难定。面对巫峡大江,愁绪如东去的一江春水,滚滚而来。悲愁之余,只好"呼儿觅纸",寄满腔悲愤于笔端了。

3立春的诗词 篇三

 《立春》

 唐代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诗词君:春到人间草木先知,春风暖烟轻入梦,开轩饮酒吟春。

4立春的诗词 篇四

 《立春日》

 宋代陆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诗词君:春虽至,雪依旧纷纷,傲梅冒寒开放,呼邻唤友庆年丰。正可谓瑞雪兆丰年,飞雪迎春到啊。

5立春的诗词 篇五

 《立春》

 宋代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诗词君:一首呼唤春景,召唤爱情的'诗章,以充分的豪情抒发了对春天的盼望。

6立春的诗词 篇六

 《立春偶成》

 宋代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诗词君: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

7立春的诗词 篇七

 《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词君: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8立春的诗词 篇八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代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诗词君:立春邂逅积雪,白雪覆梅竹,似玉似花,别有一番滋味。

9立春的诗词 篇九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代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诗词君:读陆游此词,抑郁之情贯穿始终,上下片表现手法截然相异,构局又极错综复杂。读上片,看到的是一个忧国伤时、穷愁潦倒的悲剧人物形象;读下片,看到的是一个头戴银幡,醉态可掬的喜剧人物形象。

10立春的诗词 篇十

 《汉宫春·立春》

 宋代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诗词君:袅袅春幡,黄柑荐酒,青韭堆盘,而诗人自己对天时人事却别有一番感触:燕尚“梦到西园”,塞雁尚有乡国之思,何况“渡江天马南来”志在恢复中原的辛弃疾,怎能不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下面给出三首立春诗话

1、《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代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诗话:这首诗在首句连用七个数字,表达了盼望立春的喜悦心情。不论是远方归来的大雁,又或是冰面上迸出的鱼儿,都欢呼着春季的到来。

2、《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代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诗话:立春之日邂逅积雪,白雪覆梅竹,似玉似花,别有一番滋味。

3、《立春》

唐代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诗话:春到人间草木先知,春风暖烟轻入梦,开轩饮酒吟春。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 有关立春的意义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立春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即: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一候对应的花信为迎春,二候为樱桃,三候为望春。所谓“一候东风解冻”,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而在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这就是所谓的“二候蛰虫始振”。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这就是“三候鱼陟负冰”了。

 立春的诗词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代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诗话:这首诗在首句连用七个数字,表达了盼望立春的喜悦心情。不论是远方归来的大雁,又或是冰面上迸出的鱼儿,都欢呼着春季的到来。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代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诗话:立春之日邂逅积雪,白雪覆梅竹,似玉似花,别有一番滋味。

 《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话 :人们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一派春色。

 《立春》

 唐代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诗话 :春到人间草木先知,春风暖烟轻入梦,开轩饮酒吟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663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