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与丑小鸭事迹类似的名人事迹?

谁有关于与丑小鸭事迹类似的名人事迹?,第1张

李白 小时候逃学 受了“只要工夫深 铁杵磨成针”的启发 从此发愤读书

[感悟] “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没什么不可以”。李白小时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 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周处 周处自新 原本是个坏人 后来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改邪归正 成了一个学者。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自己的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华盛顿 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陈景润: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誉。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学生,你们有什么样的志向啊!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立志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一生才有意义。

周恩来小小的年龄,为什么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俗话说,从小看大。周恩来小的时候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他又善于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渐败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华腾飞,下面,我讲几个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北部的淮安县。这里位于淮河和宋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是一片水草丰盛的草原。

周恩来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绍兴人,后来在淮安县当师爷,到晚年才捞到一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迟迟不离位,拒不交印。周殿魁正式走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业就逐渐衰落。

周殿魁有4个儿子,周贻庚、周贻能、周贻奎、周贻(),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排行老二,老大周贻庚一直在沈阳做小职员,他的父亲也在外面做事,挣钱都不多。老三周贻奎长期有病,老四周贻(),是周恩来的养父,二十几岁去世。

周恩来有3位母亲:生母万氏,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3位母亲对他都很好,对他都有重要的影响。生母万氏教给他处事,养母给了他启蒙教育,乳母主要教他做事。

生母万氏,万冬儿,是淮阴县一家大户的女儿。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是淮阴县知县,但在周恩来出生后不久就病逝了。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从小跟着外祖父经常出入于官府大户,见过大世面,在周家也是她支撑门户,善理家财。周家逆运败落,但终究是有名望之家,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迎来送行,求人办事,万氏都办得井井有条,体体面面。生母万氏处理这些应酬时,总把周恩来带在身边,使他增长了许多见识。后来,周恩来身为总理,日理万机,是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大管家。这里面有生母万氏的熏陶。养母陈氏知书达理,是周恩来的启蒙老师,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从小陈氏教他念书识字,5岁就学儿歌和唐宋诗词,万氏还给他讲“窦娥冤”、“西厢记”、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周恩来对养母的感情甚至超过生母,他称养母为娘,称生母为干妈。养母陈氏去世后,周恩来写过一篇《念娘文》,满怀深情地说道:“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慈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继承过来的。”周恩来从乳母那里学习了家事,让她了解了农民的生活。蒋妈妈是个“粗人”,但是她讲的话周恩来很爱听。她给周恩来讲了许多家事,告诉周恩来从播种稻种到舂大米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瓜是怎么用瓜籽种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不走路,总是让人用黄包车拉着走。有一年冬天,周恩来还按蒋妈妈说的把一把瓜籽种在花坛里,天天浇水,就是长不出苗来。周恩来去问蒋妈妈是怎么回事,原来,要到春天种才行,冬天怎么能种呢?第二年春天,周恩来又将瓜籽种下,果然出苗了,还结出了几个大南瓜,周恩来高兴得很。后来,周恩来回忆说:“我的妈妈把我带到大运河她自己的家里,我从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周恩来在天津读书时,蒋妈妈不顾行路艰难,还去看望她。周恩来高兴极了,陪蒋妈妈在天津到处去看看,临走时送她一个搪瓷碗,请她保重身体!

1907年,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得了胃癌,不幸去世。1908年,养母陈氏也患肺结核病逝。那时,周恩来刚满10岁,父亲又远在他乡,不得不像成年人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含着眼泪葬送了两位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周家本来经济状况就不好,加上给两位母亲治病、安葬,又花了不少钱,周恩来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把家里值点钱的东西都当了出去换钱维持生活。东西当净了,又硬着头皮向亲戚借钱。可有的亲友在周家兴旺时常登门拜访,如今周家败落了,却没有一个人帮忙,世态之炎凉使周恩来很有感触,真是“贫居闹市无人向,富在深山有远亲”。

周恩来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他把自家花园改成了菜园,种上了玉米,南瓜和豆角。当时他还很小,没有锄头高,但是他不怕吃苦,辛勤耕耘。秋天,玉米和南瓜都长得好大好大,成了一家人的主要口粮。人民间的贫富之分,使周恩来认识到是社会黑暗造成的,从此,萌发了反封建的意识。

周恩来12岁那年,大伯周贻庚托堂伯周贻谦把他带到了沈阳。大伯父一直单身在沈阳,大伯母远在天津,周恩来来到沈阳,大伯父非常高兴。他喜欢喝绍兴黄酒,常常让侄儿陪他喝几盅。

周恩来来到沈阳是夏天 ,可是这里与家乡的景色大不一样,看不到美丽的岸柳,看不到无垠的绿浪,只看到那稀疏的野花。本来,大伯父要让他在沈阳读书,但是学校在修道,先让他去堂伯父那儿的银岗书院读了半年,然后进了沈阳的东关模范学校,一学3年。

东关模范学校是一所新学堂,开设的课程不少,有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物理)、英文、图画、歌唱、体操等几门课,既学经书,又学西方的哲学,周恩来喜欢。学校里有钱人家子弟多,周恩来虽然家境不好,但学习非常刻苦努力,经常名列前茅,可以说是德才兼备,德智体全面发展,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在东关模范学校的3年,周恩来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上课专心听讲,遵守纪律,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进步很快,各门功课成绩都不错,特别是作文、书法和英文,每学期他都名列第一。他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让全班同学传阅,有的作文,比如他写的《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一文,立意新颖,论述精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因而轰动了全校,并在全省举办的教育成绩展览会上展示,还收入《学校国文成绩》一书。有一位历史教师高戈吾,发现周恩来聪明、勤奋、爱国、求上进,非常喜欢他,经常借给他一些反映历史上热心变革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著作。周恩来先后阅读了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和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他还在课外读了《离骚》、《史记》、《汉书》等历史文学者作,他特别赞赏《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周恩来得到许多教师的赞赏,如国文老师在他的作文上批语:“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还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为这样的学生,就是呕心沥血也心甘情愿。”

在学校里,周恩来生活非常俭朴,每天,他就带两个“火烧”上学,穿着十分朴素,夏天总是穿一件白长衫,冬天,也只有一件单薄的青年袍,外面罩一件洗白了的兰大褂。但是,他对别人非常关心。有一次,周恩来去打开水,看到烧火的校工吴老头病在床上,他急忙走到床前,端水喂药,而且,还掏出自己仅有的8个铜元说:“您用它买点药吧!”吴老头知道周恩来非常节约,连买书的钱都是从嘴上省出来的,就说:“孩子,你来看我,我就很高兴了,你的生活也不宽裕,我怎么忍心收你的钱呢!”周恩来诚挚地说:“大爷,你别客气了。你快点治好病,让大家喝上您烧的开水是最要紧的啊!”吴老头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老泪纵横。

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期间,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一开始他从淮安到沈阳很不适应。冬天,那里是冰天雪地,北风呼啸。别的同学在外面玩得非常高兴,可是他却宁在火炉旁,他想,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振兴中华岂不是一句空话。于是,他下决心好好锻炼身体。

他每天早上从家跑到学校,下午放学再从学校跑回家,从不间断。当时,都是土路,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身泥。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吹得喘不上气来。他还积极参加体育课,踢球,打拳,做体操,还用冷水擦身,他最喜欢的运动是踢“熊头”。这种运动和踢足球差不多,但当时条件差,连球门都没有。在球场上他勇敢得像小老虎。有一次,他们这个班输了一个球,有的同学垂头丧气,周恩来说:“没关系,咱踢球不是为了赢几个球啊!”那个同学不理解:“那是为什么啊?”周恩来说:“我们踢球,最主要的是练好身体报效中华啊!只要能煅练好身体,输几个球算得了什么!”

在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期间,有一件事对周恩来影响很大。

周恩来一个叫何殿祯的同学家在沈阳郊区的魏家楼子,这个地方是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战争的战场。 1911年暑假,何殿祯邀请周恩来到他家过暑假,周恩来本来想利用暑假多看些书,经过一番考虑,周恩来还是去了魏家楼子,而且连续3个暑假都是在那儿度过的。魏家楼子在沈阳郊区,它南面沙河的南岸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魏家楼子村后的山上还有俄国人立下的石碑,村东头的烟龙山上有日本人建造的水泥塔,残垣断壁上还可以依稀看到当年激战的累累弹痕。

何殿祯的爷爷是一位富有正义感,忧国忧民的私熟先生,非常喜欢周恩来这个爱读书的孩子。这位老先生还带着孙子陪周恩来去了烟龙山,讲述了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日俄战争带来的苦难。日俄战争的悲惨情景使周恩来震惊。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宁静的村子里突然传来了声声狗叫和阵阵枪声。日本兵和俄国兵在这里打起来了。日军在烟龙山设了指挥部,村里的房子被俄国兵放火烧了,乡亲们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亲被俄国兵活埋了,何媳藏在萝卜窖里也没能幸免,被枪杀了。何老先生做梦也盼着祖国强大,满怀热望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我老了,要说有什么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将来使国家强大起来!”何老先生还和周恩来对对子,他说了上句:“不为列强之奴仆。”周恩来想了想对了下句:“誓做中华的主人。”何老先生听了高兴地说:“好!好!绝好!”何老先生从周恩来身上看到了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周恩来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激发了“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热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伟人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这鸿鹄之志。

岳飞 精忠报国是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教育岳飞从小立志报效国家。

林肯 林肯的台阶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家境极为贫穷。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亲南希在林肯9岁那年不幸病故。但毫无疑问,她用坚强而伟大的母爱抚养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未来。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成人大有作为的。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 霍金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4+3+2+1

=101+101+101+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数学名人: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从一加到一百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后,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 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同时,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岁的助教Bartels变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师高得多,后来成为大学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老师和助教去拜访高斯的父亲,要他让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像他一样,作个泥水匠,而且也没有钱让高斯继续读书,最后的结论是--去找有钱有势的人当高斯的赞助人,虽然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找。经过这次的访问,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织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讨论数学,但不久之后,Bartels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顾父亲的反对进了高等学校。数学老师看了高斯的作业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数学课,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驾全班之上。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轶事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名人成长路

陈景润(1933-1996),当代著名数学家。1950年,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问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年级思考题:

1一个锅里能同时放2张饼,烙一面要1分钟,现在要烙7张饼,至少需要( )分钟

答案:7乘2=14面 算出烙几面

14/2=7次 除以每次能烙几张算出烙几次

71=7分 烙几次乘以每面所需要的时间

答:7分

71=7分

公式:张数以烙一面的时间 注释:只适用于烙两张饼,其它的用上面的算式

2黑板上写出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张华和李玲两个人轮流划掉任意两个相邻的数,张华划掉后李玲就没有数可以划了,张华有必胜的方法吗?

答案:(1)a²-b²

(2)一个数的平方加上另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和乘以这两个数的差

(3)(a+b)(a-b)将其展开得

(a+b)(a-b)=a²-ab+ab-b²=a²-b²

奥数题及答案

1、大小两桶油,重量比是7:3,如果从大桶取出12千克倒入小桶,则两桶油中的油正好相等。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油?

12/210=60(千克)

7+3=10

60/107=42(千克)

60/103=18(千克)

答:大桶里有42千克油,

小桶里有18千克油。

2、一桶汽油,桶的重量是油的8%,倒出48千克后,油的重量相当于同的二分之一,原有油多少千克?

48/(1-8%05)

=48/96%

=50(千克)

答:原有油50千克。

=乘号

/=除号

Hawking, born in 1943, the British theoretical physicist, mainly devotes to the black hole of quantum mechanics

自从《时间简史》〔《时间简史》〕霍金所著的科普作品,1988年初版,讲述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的科学探索成果。Since the time biref history "(" time brief history of the popular science; hawking works, early 1988 edition,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cutting edge science exploration achievements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in China, more and more people know that hawking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洛阳纸贵〕东晋左思《三都赋》写成后,轰动一时,豪贵竞相传抄,使得洛阳纸价上涨。For young scholars to read the brief history of time, at that time the quite have the LuoYangZhiGui (LuoYangZhiGui) recites thinks the side of eastern after written, created a sensation, your house to ChuanChao, make luoyang ZhiJia rise后来比喻有价值的著作风行一时。Later parable valuable works popular for a while之势。Of power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I have not read this book, a too busy, did have self-knowledge, may not understand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But I'm in highly disabled and hawking can write so classic spirit and performance, is filled with a deep respect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I know that hawking i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hought not to Cambridge in the second week will see him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15 July afternoon, a young friend about me to go to the one hundred-year-old ORCHARD (ORCHARD) teahouse, through the sword the river, he told me in the evening HuoJinChang walking here, sometimes can meet him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有看完。Then was our topic hawking, I asked the learn western philosophy doctor is seen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he said seen, but also hasn't finished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It makes me very masturbation, my choice seems to be wise

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6 and a half, and when we go home again after sword tea from the river, suddenly I saw a car coming slowly in front of Chinese female assistants presenting, sit above the hawking ─ ─ and is in the photograph before see exactly the same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The car drove up, but I dull, is admired, is shocked, gazing at, is meditation;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Are probably not ─ ─ in him after my side during that time, I have nothing to do but to watch him quietly in the past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This is a weak bodies, slightly to the right on ─ ─ tilt ─ ─ or is it was placed in Chinese female assistants presenting his back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In addition to his eye, seemed to see him have other actions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His eyes appear unusual, and can be regarded as extreme cold, also can show the charm of unusual as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I want to walk to come forward to, and the subconscious and touches the camera, but I have no walks, also did not take pictures, even pat his figure was quickly his thought also denied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Perhaps is hawking unique image moved me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For such a face at any time approximation to the death is still like superman struggle of people, to his any interference is a kind of crime, let alone any curious move or excessive enthusiasm performance

��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Maybe the people around infected with the I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When hawking after, it's all so calm, know him and not he knew no different, even take care of his old nurse is not close to his wheelchair, just silently with, we all respect him as a normal person's right to exist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Hawking's wheelchair faded away, just like the way many of the past pedestrians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Hawking is unfortunate, he had met in their youth the rare disease, or, with his talent and perseverance, he completely can make mor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human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Hawking is lucky, and he lived in the value of a person get fully respect times, and he also live in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era, otherwise, how can he finish his work, how to can continue to his life and work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His wheelchair filled greatly small machinery and computer, his front have display screen and special keyboard, this i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IBM 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so he can freely to manipulate the wheelchair, to convey their thinking, to continue his life

我更庆幸霍金生���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I am more glad hawking life in Cambridge, he can like normal life, don't have to face the camera at any time, the flowers, shake hands and applause, need not deal with rallies, banquets, report and recognition, because we all know the valu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value of time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Let hawking quietly in his extraordinary life, more let the world other "hawking" can be like him so lucky

      

霍金自1962年起就患有严重的疾病,长期被禁锢在轮椅上,不能写字,只能讲出一些只有几个亲友才能听得懂的话语。Hawking since 1962 are suffering from serious illness, long-term locked in a wheelchair, can't write, and can only speak out some only a few friends and relatives to understand the word但他凭着超人的意志和智慧探索宇宙的奥秘,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的当代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But he will and wisdom with superman explore the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 and become the most famous contemporary after Einstein of one of the theoretical physicists

This part of the content from the Internet or by the member to upload, copyright belong to all the authors, if any problem, please contact us

this site all the data are local download, not possible can't download, download is not successful, please try again always download, if has not been successful, may be a fault in the site, lie between a part again after a download, detailed please refer to download instructions!

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数学家的墓志铭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 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中国及世界名人,伟人的成长故事

李白 小时候逃学 受了“只要工夫深 铁杵磨成针”的启发 从此发愤读书

[感悟] “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没什么不可以”。李白小时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 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周处 周处自新 原本是个坏人 后来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改邪归正 成了一个学者。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自己的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华盛顿 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名满九州。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陈景润: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誉。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学生,你们有什么样的志向啊!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立志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一生才有意义。

周恩来小小的年龄,为什么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俗话说,从小看大。周恩来小的时候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他又善于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渐败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华腾飞,下面,我讲几个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北部的淮安县。这里位于淮河和宋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是一片水草丰盛的草原。

周恩来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绍兴人,后来在淮安县当师爷,到晚年才捞到一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迟迟不离位,拒不交印。周殿魁正式走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业就逐渐衰落。

周殿魁有4个儿子,周贻庚、周贻能、周贻奎、周贻(),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排行老二,老大周贻庚一直在沈阳做小职员,他的父亲也在外面做事,挣钱都不多。老三周贻奎长期有病,老四周贻(),是周恩来的养父,二十几岁去世。

周恩来有3位母亲:生母万氏,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3位母亲对他都很好,对他都有重要的影响。生母万氏教给他处事,养母给了他启蒙教育,乳母主要教他做事。

生母万氏,万冬儿,是淮阴县一家大户的女儿。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是淮阴县知县,但在周恩来出生后不久就病逝了。周恩来的生母万氏从小跟着外祖父经常出入于官府大户,见过大世面,在周家也是她支撑门户,善理家财。周家逆运败落,但终究是有名望之家,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迎来送行,求人办事,万氏都办得井井有条,体体面面。生母万氏处理这些应酬时,总把周恩来带在身边,使他增长了许多见识。后来,周恩来身为总理,日理万机,是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大管家。这里面有生母万氏的熏陶。养母陈氏知书达理,是周恩来的启蒙老师,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从小陈氏教他念书识字,5岁就学儿歌和唐宋诗词,万氏还给他讲“窦娥冤”、“西厢记”、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周恩来对养母的感情甚至超过生母,他称养母为娘,称生母为干妈。养母陈氏去世后,周恩来写过一篇《念娘文》,满怀深情地说道:“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慈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继承过来的。”周恩来从乳母那里学习了家事,让她了解了农民的生活。蒋妈妈是个“粗人”,但是她讲的话周恩来很爱听。她给周恩来讲了许多家事,告诉周恩来从播种稻种到舂大米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瓜是怎么用瓜籽种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不走路,总是让人用黄包车拉着走。有一年冬天,周恩来还按蒋妈妈说的把一把瓜籽种在花坛里,天天浇水,就是长不出苗来。周恩来去问蒋妈妈是怎么回事,原来,要到春天种才行,冬天怎么能种呢?第二年春天,周恩来又将瓜籽种下,果然出苗了,还结出了几个大南瓜,周恩来高兴得很。后来,周恩来回忆说:“我的妈妈把我带到大运河她自己的家里,我从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周恩来在天津读书时,蒋妈妈不顾行路艰难,还去看望她。周恩来高兴极了,陪蒋妈妈在天津到处去看看,临走时送她一个搪瓷碗,请她保重身体!

1907年,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得了胃癌,不幸去世。1908年,养母陈氏也患肺结核病逝。那时,周恩来刚满10岁,父亲又远在他乡,不得不像成年人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含着眼泪葬送了两位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周家本来经济状况就不好,加上给两位母亲治病、安葬,又花了不少钱,周恩来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把家里值点钱的东西都当了出去换钱维持生活。东西当净了,又硬着头皮向亲戚借钱。可有的亲友在周家兴旺时常登门拜访,如今周家败落了,却没有一个人帮忙,世态之炎凉使周恩来很有感触,真是“贫居闹市无人向,富在深山有远亲”。

周恩来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他把自家花园改成了菜园,种上了玉米,南瓜和豆角。当时他还很小,没有锄头高,但是他不怕吃苦,辛勤耕耘。秋天,玉米和南瓜都长得好大好大,成了一家人的主要口粮。人民间的贫富之分,使周恩来认识到是社会黑暗造成的,从此,萌发了反封建的意识。

周恩来12岁那年,大伯周贻庚托堂伯周贻谦把他带到了沈阳。大伯父一直单身在沈阳,大伯母远在天津,周恩来来到沈阳,大伯父非常高兴。他喜欢喝绍兴黄酒,常常让侄儿陪他喝几盅。

周恩来来到沈阳是夏天 ,可是这里与家乡的景色大不一样,看不到美丽的岸柳,看不到无垠的绿浪,只看到那稀疏的野花。本来,大伯父要让他在沈阳读书,但是学校在修道,先让他去堂伯父那儿的银岗书院读了半年,然后进了沈阳的东关模范学校,一学3年。

东关模范学校是一所新学堂,开设的课程不少,有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物理)、英文、图画、歌唱、体操等几门课,既学经书,又学西方的哲学,周恩来喜欢。学校里有钱人家子弟多,周恩来虽然家境不好,但学习非常刻苦努力,经常名列前茅,可以说是德才兼备,德智体全面发展,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在东关模范学校的3年,周恩来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上课专心听讲,遵守纪律,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进步很快,各门功课成绩都不错,特别是作文、书法和英文,每学期他都名列第一。他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让全班同学传阅,有的作文,比如他写的《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一文,立意新颖,论述精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因而轰动了全校,并在全省举办的教育成绩展览会上展示,还收入《学校国文成绩》一书。有一位历史教师高戈吾,发现周恩来聪明、勤奋、爱国、求上进,非常喜欢他,经常借给他一些反映历史上热心变革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著作。周恩来先后阅读了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和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他还在课外读了《离骚》、《史记》、《汉书》等历史文学者作,他特别赞赏《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周恩来得到许多教师的赞赏,如国文老师在他的作文上批语:“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还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为这样的学生,就是呕心沥血也心甘情愿。”

在学校里,周恩来生活非常俭朴,每天,他就带两个“火烧”上学,穿着十分朴素,夏天总是穿一件白长衫,冬天,也只有一件单薄的青年袍,外面罩一件洗白了的兰大褂。但是,他对别人非常关心。有一次,周恩来去打开水,看到烧火的校工吴老头病在床上,他急忙走到床前,端水喂药,而且,还掏出自己仅有的8个铜元说:“您用它买点药吧!”吴老头知道周恩来非常节约,连买书的钱都是从嘴上省出来的,就说:“孩子,你来看我,我就很高兴了,你的生活也不宽裕,我怎么忍心收你的钱呢!”周恩来诚挚地说:“大爷,你别客气了。你快点治好病,让大家喝上您烧的开水是最要紧的啊!”吴老头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老泪纵横。

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期间,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一开始他从淮安到沈阳很不适应。冬天,那里是冰天雪地,北风呼啸。别的同学在外面玩得非常高兴,可是他却宁在火炉旁,他想,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振兴中华岂不是一句空话。于是,他下决心好好锻炼身体。

他每天早上从家跑到学校,下午放学再从学校跑回家,从不间断。当时,都是土路,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身泥。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吹得喘不上气来。他还积极参加体育课,踢球,打拳,做体操,还用冷水擦身,他最喜欢的运动是踢“熊头”。这种运动和踢足球差不多,但当时条件差,连球门都没有。在球场上他勇敢得像小老虎。有一次,他们这个班输了一个球,有的同学垂头丧气,周恩来说:“没关系,咱踢球不是为了赢几个球啊!”那个同学不理解:“那是为什么啊?”周恩来说:“我们踢球,最主要的是练好身体报效中华啊!只要能煅练好身体,输几个球算得了什么!”

在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期间,有一件事对周恩来影响很大。

周恩来一个叫何殿祯的同学家在沈阳郊区的魏家楼子,这个地方是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战争的战场。 1911年暑假,何殿祯邀请周恩来到他家过暑假,周恩来本来想利用暑假多看些书,经过一番考虑,周恩来还是去了魏家楼子,而且连续3个暑假都是在那儿度过的。魏家楼子在沈阳郊区,它南面沙河的南岸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魏家楼子村后的山上还有俄国人立下的石碑,村东头的烟龙山上有日本人建造的水泥塔,残垣断壁上还可以依稀看到当年激战的累累弹痕。

何殿祯的爷爷是一位富有正义感,忧国忧民的私熟先生,非常喜欢周恩来这个爱读书的孩子。这位老先生还带着孙子陪周恩来去了烟龙山,讲述了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风雨雨,尤其是日俄战争带来的苦难。日俄战争的悲惨情景使周恩来震惊。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宁静的村子里突然传来了声声狗叫和阵阵枪声。日本兵和俄国兵在这里打起来了。日军在烟龙山设了指挥部,村里的房子被俄国兵放火烧了,乡亲们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亲被俄国兵活埋了,何媳藏在萝卜窖里也没能幸免,被枪杀了。何老先生做梦也盼着祖国强大,满怀热望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我老了,要说有什么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将来使国家强大起来!”何老先生还和周恩来对对子,他说了上句:“不为列强之奴仆。”周恩来想了想对了下句:“誓做中华的主人。”何老先生听了高兴地说:“好!好!绝好!”何老先生从周恩来身上看到了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周恩来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激发了“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热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伟人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这鸿鹄之志。

岳飞 精忠报国是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教育岳飞从小立志报效国家。

林肯 林肯的台阶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家境极为贫穷。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亲南希在林肯9岁那年不幸病故。但毫无疑问,她用坚强而伟大的母爱抚养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未来。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成人大有作为的。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 霍金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706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