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9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900字,第1张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900字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心得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心得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900字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900字1

我觉得,我有必要写一篇读后感,因为这才不枉读一部著作。当然,我必须声明:兹部世界名著是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他是俄国的作家。

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我会先读《战争与和平》,再读《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可能就是《复活》。因为这是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与世界观念成长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变化的历史进程。只因兹著是较廉价的(180阅饼),于是在代金券支付73阅饼的基础上,通过支付宝支付了107元。

全著大概说的是婚外情的悲剧吧,一个漠然的社会。红颜祸水。并不是所有吸引你的女人都能给你带来快乐。如果我还有什么可说的的话,那就是著中主人公的名字。我阅读伊始,就注意到了一个类似人名形式的一串字符——“安娜阿尔卡迪耶芙娜”。我说,书名不是“安娜·卡列尼娜”吗怎么会有“安娜阿尔卡迪耶芙娜”

再看一个译本也是如此,我于是不得不认为她是个打酱油的。但是越到后面越是像把作者狠狠地揪出来,无情地拷问一番,再歇斯底里地臭骂一顿。后来,当参看第三部译本时,才知“安娜·卡列尼娜”的全名是“安娜·阿尔卡迪耶夫娜·卡列尼娜”。是在人物表上知晓的。这才释然。

但纵观全书,先是“安娜阿尔卡迪耶芙娜”,后来是“安娜卡列尼娜”,最后又反为“安娜阿尔卡迪耶芙娜”。没有全名就算了,当你译错,没想到还错来错去。无语!(特别声明:间隔号与原文同;“芙”与“夫”也与原文同。)

我学到了什么最明显的就是,一个人说的话(在书面上),被引号括住的,可以为若干段落。发现作者惯用“平心静气”,就像三毛惯用比喻句“就像一个世纪那么长”一般。一个段落很长,所以要时刻注意指称框架中的首要主语,记住他,直到另一个语篇中另一主语框架的出现。这样有助于明晰是谁说的,避免小句的蒙蔽,而使自己感到混乱。一个篇章,若干段落中,会有一段小段落是观点语篇,需要以作者的口吻来读,因为那可能就是作者的心声。比如兹著人物的一些话语可以看作是俄国文坛状元列夫·托尔斯泰的话。

如果说,一个人的生活需要什么来使之充实的话,我选择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900字2

非常认真地拜读完托翁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感受和书评相差非常的远。

书评内容如下: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沃伦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另一人物莱温这里就不赘述了。

安娜特别懂得利用自身优势去诱惑男人,而且她很讨厌上流社会的虚伪,这些本来都是她的优点,可我却无法喜欢上她,更加无法去可怜她,在托翁咏长拖沓的结尾,我甚至非常期待看到她是怎么死的。

首先,安娜背叛了自己的丈夫,无论他的丈夫如何(我向来反对夫妻的匹配说法),总之安娜的背叛就是一种错误,既然你不对,就没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丈夫应该怎么对你真正的宽容和友好,殊不知时下很多夫妻离婚是都是尽可能大地伤害另一方,所以卡列宁没有同意和安娜离婚,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妥;

其次,安娜毫不犹豫地选择和沃伦斯基到国外去,完全把儿子给扔下了,等到和情人从国外回来才发现自己多么的想念儿子,这种爱是自私的。一个为了自己的幸福而置儿女不理的妈妈我不认为是什么好妈妈;

第三,在和沃伦斯基的相处中,安娜对于爱情有超强的控制欲,或许由于她缺乏安全感,对情人有强烈的不信任,也非常的神经质,成天怀疑情人对自己不忠,对情人的行踪必须了如指掌,有种让人喘不过气的感觉,经常有意识地把自己打扮地特别的妖娆并以此感到心理安慰似的认为,这样做情人就会永远地留在自己的身边,一个由于自己美貌而爱上自己的人,这种爱情本身就毫无可靠性而言,她却在无限地加大这种不可靠性,真是又可怜又可恨;

第四,那个几乎要了她生命而生出来的女儿,安娜居然不爱她,不是一个好母亲的行为;

第五,为了让情人后悔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自负而专横、也愚昧。

如果把安娜的悲剧归结于社会制度我倒是非常认可的,因为安娜如果生活在当代,大可通过正常的程序去离婚,她就不会没有任何的名分,也就不会发生由此而来的任何悲剧。除此之外,我不认为她的丈夫和情人有多么的丑陋和自私。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悟性不够高,这么多人看过的书,别人认可的道理为什么我一点都看不到,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观点有问题,但是这么长的小说我可是非常仔细地阅读的,没有走马观花,所以不可能是看不懂,我想是我太另类了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900字3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长篇小说,作为小说,它在文体上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其流畅性、内在逻辑缜密性和自然的双线索交织等方面都是令人无可挑剔的。除此之外,令我着迷的还有它体现出的作者创作过程中现实与理想的交汇。

正如开头“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所说,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是基于婚姻爱情关系展开的,主要涉及四对婚姻或爱情模式:卡列宁与安娜,安娜与沃隆斯基,列文与吉蒂,奥布朗斯基公爵夫妇。安娜涉及了前两个不幸的模式,与她相对的是列文的幸福模式,我认为安娜是作者为自己设想的另一种生命选择方式,是一种假想的人生道路;而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是较贴近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现实与理想交汇之后,宗教色彩浓厚的托翁在写作的时候很可能会想“可能的选择有无数种,上帝安排了最好的”,于是他极力要写出这个现实的一定是最好、最幸福,而那些带有可能性的选择虽然看起来光明,但会遭遇不幸和陷阱。

在写安娜时,多次通过旁人观察突出地提到安娜身上带着深藏的激情和摄人的活力,这也正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力量。在安娜心中的爱情火花被沃隆斯基点燃的时候,作者持矛盾而偏于赞同的态度,安娜在观看赛马时流露出对沃隆斯基过分关注后,勇敢地向丈夫摊牌,她想的是“唉呀,多么光明啊!这是可怕的,但我爱看他的脸,我爱奇妙的幸福……我的丈夫!啊!是的……哦,谢谢上帝!同他一切都完了。”在犹豫中追求爱情的幸福终于压倒了道德上的内疚。安娜是托尔斯泰设想的自己,替他完成了抛弃家庭出走的假想行为。他为了抑制自己对这种假想的向往,便渲染了这种假想生活所面对的阻力——把爱情的困境,社会舆论压力,还有自己对于抛弃家庭孩子的心理谴责都详细地呈现出来。

列文是现实作者的影子,有着探索农村改革的激情与思考上帝与人关系的深邃性,他敏感易怒、天真又自卑,不过我们看到他的家庭表面很美满,他和吉蒂虽历经坎坷但终成眷属,虽然被安娜深深吸引但并未出轨,这比安娜所追逐的爱情更符合作者对于现实的要求。《安》成功地塑造出安娜与列文的突出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在现实与假想的交汇中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900字4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900字5

小说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每每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苦情。”这句话也恰好暗喻了安娜的这一生。

安娜是奥布朗斯基的妹妹,安娜只身来找奥布朗斯基,故事的情节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火车站,接妹妹的奥布朗斯基鱼伏伦斯基相遇,并介绍安娜与伏伦斯基认识,伏伦斯基被安娜可爱的脸上温柔的笑所打动,回到彼得堡后,安娜也经常会与伏伦斯基在各种社交场合相遇,伏伦斯基对安娜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安娜也渐渐为之所动,他们不顾外界的非议,公然同居,使得安娜原本的丈夫卡列宁搁不下脸面。在安娜有了伏伦斯基的孩子后,分娩时,她一再请求丈夫的原谅,丈夫由于是教徒便答应了。分娩后,她便与伏伦斯基逃到了国外,回国后,安娜又涉足上流社会社交圈,但物是人非,谁也不欢迎她,她未得到丈夫的离婚许可而伏伦斯基也不常回来。在一次口角中,安娜选择了她初来俄国火车站看到的一幕——卧轨自杀,安娜最终悔恨的死去。可以说安娜这一生命运跌宕,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没有获得自己的幸福,最终选择了自杀。

对安娜,我既同情又憎恨,同情她原本的善良,她美丽的面容,却最终含恨自杀,同情她没有收获一份可以携手到老的感情。憎恨她打破了自己原本安宁的生活,违背妇道与伏伦斯基出轨。这无疑是给丈夫安了顶大绿帽子,她也未曾想到,丈夫是个男人,男人的面子该往哪搁憎恨她不顾外界的劝阻,执意与伏伦斯基私奔逃走。正是因为伏伦斯基的不常回家使安娜与他发生口角而最终选择了一条让她走向死亡的路。

伏伦斯基的“风流,花花公子”使得安娜选择走上身败名裂,含悔而死的路。作者的感情似乎与我一样,他对安娜也是就赞美又谴责。赞美在作者描写陶丽、吉娣看到安娜时目光突出了安娜的美丽,也从对哥哥感情的安抚,突出安娜的善良。谴责在安娜违背妇道,禁不住诱惑,最终使自己身败名裂,对于伏伦斯基,作者也用谴责,抨击的态度描写这个风流的花花公子,可以说是安娜所有的优点与伏伦斯基的缺点相映。作者也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伏伦斯基为了政治利益和安娜在一起,这样的婚姻是不幸的。

作者借安娜的命运多舛,引出了上流社会的芸芸众生,抨击了他们腐朽的精神与没落的生活方式,使我颇有感触。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900字6

安娜卧倒在了布满砂土和煤炭的枕木上,一颗曾经那么动人的、真挚的、生气勃勃的生命之星划过天际,终极陨落在她爱恨开始的铁轨上。《安娜卡列尼娜》的**版本很早以前便看过了,但总是怀疑那不是真正的安娜,因此始终渴看读到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可认真的捧上书本来品读时,内心却始终不得安宁。

当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台第一次相见时,“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留意地盯着他的脸、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一见钟情固然以悲剧结尾,可浪漫的邂逅却让我沉醉在美妙的、沉静的境界中。

赛马场上安娜的失控表露了他们的恋情,安娜生下了他的孩子,卡列宁的宗教宽容让安娜感谢又愤怒,安娜与渥伦斯基出国了,又回来了,安娜遭到了社交界以及家庭的抛弃,而渥伦斯基却重新踏进社交圈,醉心于自己美好的前途,悬而未决的离婚协议、肝肠寸断的念子之情、自私深沉的爱情独占心理,这一切既让安娜体会到了八年的无爱婚姻里丧失已久,又让她平静的心灵经历了一场喜怒哀怨的风暴。

而我也随着安娜的故事沉浮时而兴奋,时而忧伤,时而挣扎。尤其到了后面,安娜被孤独与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没有人倾述、没有人理解时,我终于能稍微明白为什么安娜选择死亡,她太痛苦了,死亡才能摆脱一切。

渥伦斯基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往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熟悉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以他觉得以前就似乎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眼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由于“她除了聪明、文雅、美丽之外,她还非常老实…”

我也爱安娜,从书中瞥见她的第一眼,我便爱上了这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而她鼓起勇气与情人远走高飞时,我更是不可抑止的迷恋上了她,这种迷恋不在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喜欢她、欣赏她,我甚至想自己就化身为她,让我能分享她生命力的一切迷人品质。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66 彩色片 107分钟

法国巴黎13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克罗德·勒鲁什 编剧:克罗德·勒鲁什 彼埃尔·云戴尔荷文 摄影:克罗德·勒鲁什 主要演员:阿努克·埃梅(饰安娜·戈蒂叶) 让—路易·特兰迪尼昂(饰让—路易·杜罗克) 彼埃尔·巴胡(饰彼埃尔·戈蒂叶) 瓦列丽·拉葛朗热(饰瓦列丽·杜罗克) 安东·希尔(饰安东·杜罗克) 苏雅德·阿米杜(饰弗朗索瓦兹·戈蒂叶) 西蒙娜·帕丽(饰寄宿学校校长)

本片获1966年戛纳国际**节金棕榈奖和20周年大奖,天主教国际**评审委员会大奖,**摄影高等技术委员会大奖,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两项奥斯卡金像奖

剧情简介

安娜·戈蒂叶是一名**场记,虽已年近三旬但仍婀娜多姿、秀美动人。影片开始时,她正在法国西部大西洋海边的多维尔市海滨沙滩上,给五岁的小女儿讲故事。小弗朗索瓦兹天真可爱,对她的故事不感兴趣,坚持要母亲给她讲兰胡子的杀人故事。在银幕上打出演职员表的同时,一位30岁年纪的中年人戴着墨镜、叼着雪茄走到一辆赛车式样的红色小汽车旁边,向司机坐着的方向打了一个响指,用命令的口气说:“去高尔夫球场!……不,去赛车场!……不,去港口!”汽车开动之后,他又说:“还是去高尔夫球场!……不!我想好了,安东,咱们去赛车场吧。”当汽车跑偏了的时候,他赶忙侧过身去抓住方向盘。这时我们才发现开车的司机原来是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这位中年男子名叫让—路易·杜罗克,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工程师,小儿子叫安东。父子俩高声谈笑着把车子开到了海滨沙滩上。汽车在沙地上快速地兜着圈子,后面掀起一片尘埃……

在海边玩了一天之后,安娜又提着大包小包,有说有笑地把女儿送到寄宿学校门口,把弗朗索瓦兹交给了女校长。在这多雨的季节里,天空又堆满了乌云。安娜看了看天空,希望在下雨之前赶到车站。正在这时让—路易和儿子也赶了回来,原来安东和弗朗索瓦兹在同一所寄宿学校读书。女校长建议让—路易把安娜送到火车站,因为开往巴黎的火车马上就要开了。

让一路易建议安娜搭他的汽车回巴黎,安娜欣然接受。两个人在雨中向巴黎驶去,挡风玻璃前的雨刷不停地摆动着。一路上,安娜和让一路易愉快地交谈着,从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的孩子谈到了各自的身世。安娜和丈夫都在**界工作,丈夫彼埃尔·戈蒂叶是替身演员,也是一名业余歌手,俩人相爱甚笃。伴随着安娜的叙述,我们看到彼埃尔·戈蒂叶正在拍摄一个战争场面:炮弹在四处爆炸着,一片火光,烟云密布。彼埃尔从树林中跑到开阔地上,他迂回着向敌方阵地冲去。突然他大叫了一声,倒在地上。导演立即下令停拍,原来出了事故。彼埃尔不幸中弹当即毙命。安娜在丈夫死后,把对丈夫的感情全部倾注到女儿弗朗索瓦兹身上。

让—路易把安娜送到她的住所门口,建议下星期日他们一起去看望孩子。安娜让他星期六给她打个电话再行决定。这一天,让—路易在福特汽车厂研制新型跑车的试验室里,透过环形的巨大玻璃窗,一边监视着在试验场跑道上疾驶着的一级方程式赛车,一边不停地看着手表,不知他是在计算跑车的速度还是等待给安娜打电话的恰当时间。长途电话接通后,两人约定次日上午9时出发。

星期日上午,让—路易提前驾车来到安娜住所门口,耐心地在车中等待着。不太守时的安娜终于走出家门,抱歉地坐到让—路易身边。又是一个雨天,汽车在巴黎通往大西洋海滨城市的高速公路上中速行驶着,雨刷在窗前不停地相会又迟疑不决地分开。安娜问让—路易是做什么工作时,画面上出现的他叼着雪茄,穿着大花格西装,走在一条 聚集的胡同里,每个 都毕恭毕敬地把挣来的钱交给他,但也有的姑娘把钱藏在贴身的内衣里,他把钱翻出来,给她一记耳光以示惩戒。

两个人说说笑笑地来到多维尔城。把孩子们从学校接出来以后,四个人到一家餐馆 进午餐,两个孩子玩得十分融洽。吃过午饭,他们又坐着渔民的船,到海上玩了半天。黄昏时,把孩子送回学校后,安娜和让—路易又登上了回巴黎的路途。安娜委婉地请让—路易介绍一下他妻子的情况。镜头又把我们带回赛车场上:这是一场盛况空前的大赛,欧洲20余家电视台都为这次比赛进行实况转播。我们看到戴着头盔的让 路易驾驶着一级方程式车离开了起跑线,他的妻子瓦列丽紧张地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着一辆辆风驰电掣般的赛车从眼前掠过。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辆救护车,人们把翻车受伤的让—路易用担架抬上汽车,送往医院。他在手术台上休克了三个多小时之后才恢复知觉。等在手术室外的瓦列丽以为丈夫已经死去,她忍受不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残酷打击,神经崩溃,回到家里就自杀了。

汽车开到安娜住所门前时,让—路易告诉她,下周他要去蒙特卡罗参加汽车拉力赛,如果星期天赶不回来,请她照看一下自己的儿子。回巴黎后,立即给她打电话。

让—路易离开巴黎后,安娜在报亭买了过去不曾看过的《运动队》和几本其它体育杂志。到拍摄场后,尽管工作十分紧张,但脑子里不时地闪过一队扬着灰尘轰鸣而过的赛车画面。这时银幕上彩色和黑白画面快速地交替出现:黑白镜头是让—路易驾驶的福特牌跑车穿山越岭、涉水爬坡,车身和挡风玻璃上溅满了泥泞,忽而在雪山脚下疾驶,忽而在沙漠地带费力地爬行。彩色画面是导演和安娜及摄制组成员在现场跑来跑去的忙乱场面。黑白和彩色画面交替的节奏越来越快,使人目不暇接。

拉力赛结束了,让—路易和他的助手通力合作,领先到达终点,荣获第一名。安娜从实况转播的电视上获知这一消息后,跑到邮局向蒙特卡罗拍出一封祝贺电报。电文是“太棒了,我爱你。安娜。”正在参加庆祝晚会的让—路易,看到这封意想不到的电报,欣喜若狂。他抛开蜂拥而至的记者,离开为他举办的庆贺晚会,回到旅馆,立即结账。半夜里叫醒加油站的值班人员,加满汽油,昼夜兼程向巴黎驶去。

次日拂晓,筋疲力尽的让—路易赶到安娜的住所,心里想着安娜为他打开房门时的幸福场面。不料,安娜房门紧锁,几次按铃都没有半点声响。公寓的看门人告诉他,安娜已经在前一天晚上去了多维尔。让—路易又不顾疲劳地赶到海边,看见安娜正和两个孩子在沙滩上玩耍。

傍晚时,两人把孩子送回学校以后,走进了一家旅馆。在这里,他们做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热恋时想做的事。伴随着一起一伏的身体,响起了安娜亡夫彼埃尔的歌声,又连续出现了安娜和彼埃尔相亲相爱的动人画面。在云雨 时,让—路易听到安娜兴奋地喊出了彼埃尔的名字。这一声叫喊,使两人都颇感尴尬。安娜不愿意再搭让—路易的车同返巴黎,请他送自己到火车站。安娜上火车前,让—路易痛苦地质问安娜:“你为什么骗我,说你的丈夫已经死了”安娜真诚地答道:“他是死了,但对我来说,现在还活着……”

安娜坐在开往巴黎的火车上,回忆着在去旅馆前,和让—路易共进晚餐的情景。他的诙谐幽默赶走了她的忧伤。火车到达巴黎圣·拉萨尔站时,她惊奇地发现,让—路易正在月台上等着她。两个人在经过短暂的迟疑以后,情不自禁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让—路易双手捧起了安娜充满幸福的面颊……

鉴赏

这部影片叙述了一个十分普通的爱情故事:一个鳏夫邂逅一个寡妇,情投意合堕入爱河。虽然女人不忘前夫旧情,但经不住这个男人的执著追求。这是世上再自然不过的事。这类故事层出不穷,拍成的**也不胜枚举,但要真搞出一部不落俗套的好影片,却又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每天都可能发生的这类普通故事,由于距离生活最近,所以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导演克罗德·勒鲁什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影片几乎全部都是描写这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构成西方社会主要阶层的中产阶级是他影片的主人公,这些人的梦想是海滨渡假,浪漫情怀,现代化大公司高薪职务,穿着虽非高级时装但要雅致入时,出入剧场影院或到咖啡酒巴闲坐,至少也要三五知己聚在朋友家里,喝着开胃酒,发表一通无关宏旨的高论。这些场面在勒鲁什影片中处处可见。他的镜头总是对准乡村别墅、豪华赛车、海滨太阳伞下的红男绿女,高速公路上冒雨出游汽车前窗那对不停摆动的雨刷。这类雄心不大的题材,反映出布尔乔亚的理想生活,使他们心驰神往。影片的结局总是主人公各得其所,如愿以偿,皆大欢喜,每个观众都会心满意足地走出影院。

当有人问到这部影片大获成功的原因时,勒鲁什说:“要使这类极普通的故事受到观众喜爱,第一要真诚,要使观众感到自己似乎也和影片的某些情节或所描绘的事情有直接的联系,使他们产生亲身经历的感觉,才可能出现强烈共鸣的效果。因为主人公的经历是真实的(取材),他们讲的话都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表演),只要在最通常的角度、不加技巧地把他们拍下来(摄影),就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同。第二要把细节拍得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耐人寻味,一部影片可能因为一两个故弄玄虚或被忽略的细节而遭受失败,性急的观众会骂一句‘胡编’立即离座退场。编导也会因此而名声狼藉。我想,一部片子如果既不真诚又不可信,千万不要既浪费金钱又糟踏观众的时间,因为观众宁愿去看那类神乎其神的超人或天外来客,也不愿意来影院受人愚弄。”

这部影片确实使人感到真诚。勒鲁什认为影片的画面构成和演员的表演,必须以“出自本能的自发性”为基础,绝不能依据早已设计好的拍摄角度,让演员按规定好的动作去表演和背剧本台词。因为每个演员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点,怎么可能让不同的演员做同一个动作、用同样的语气说同样的话来表达他的感情呢按照这种传统的程式拍出的影片,不应该叫**。勒鲁什说,画室是画家的创作天地,书房是作家的创作天地,在那里他们的思想和灵感可以自由驰骋,而导演的创作天地只能在拍摄现场:只有面对着流露真实感情的演员,导演才能根据故事情节的精神,把自己的灵感和感受,用最好的表现方法,记录在摄影机里。

这位并非**学院科班出身的著名导演,从来不写分镜头剧本,他认为那样做只会束缚他的手脚,束缚他的创作灵感,妨碍他的现场发挥,导致拍出不真实的影片。他的拍摄原则永远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他对演员总是给予最充分的信任,只要他们正确把握住了角色的心理,他从不对他们的表演指手划脚,而让他们尽情发挥。集编导和摄影于一身的勒鲁什,永远是自己扛着轻便摄影机,指挥着不离左右的灯光、录音、化妆师,与演员们一起在拍摄场共同创作。他说:“导演的摄影机和画家手中的画笔一样,如果梵高把画笔交给自己的朋友去画,即使题材、颜色和光线都由他确定,甚至每一笔的长短粗细深浅都完全遵从他的意旨,这幅作品的署名也不应该是梵高了。”

尽管评论界对勒鲁什影片的评价众说纷纭,但大家一致公认,他是“摄影机—钢笔”和“作者**”最典型的代表。一般剧作家创作**剧本时,首先想到的是剧情,而勒鲁什在写剧本和对白时,首先想到的却是画面。他按照自己认为最适于表现剧情的画面来设计情节,然后再根据拍摄场地的氛围和演员的表演给他带来的灵感,亲自把它们摄入镜头。他的摄制组成员屈指可数,完全听命于这位导演兼制片人,他是作品独一无二的主人。特吕弗在“新浪潮”时期,当他创立“作者论”的**创作方法和批评原则时说:“作者论的出发点是,具备某种意念的导演,他所制作出来的**必须完全来自他自己的意念,完成的作品必须和他所构想的完全一样。换句话说,影片和导演要密不可分到混若一人或‘影如其人’。”用这条原则来衡量勒鲁什,他是完全合格的。在意念方面,勒鲁什曾经说过:“海明威认为世界上只有三件事情是值得一写的,这就是:爱情、凶杀、战争。而我认为,只有爱情才是值得一拍的,因为我们总是生活在凶杀、战争、死亡、残忍和暴力等恶势力包围之中,我不愿意观众在银幕上再看到这些令人可憎的东西。”这个表现美好爱情的意念贯穿了勒鲁什一系列影片,如:《带有假设的爱情》(1962)、《一个姑娘和枪》(1964)、《伟大的时刻》(1965)、《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1966)、《为生活而生活》(1967)、《在法国的十三天》 (1968)、《生活、爱情、死亡》 (1968)、《一个讨我喜欢的男人》(1969)、《艳遇就是艳遇》(1972)、《好年头》(1973)、《整整一生》(1974)、《结婚》(1974)、《另一个男人,另一次机遇》(1977)、《只有咱们俩》(1979)、《一些人和另一些人》(1981)、《艾迪和马赛尔》(1983)、《生活万岁》(1984)、《二十年后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1986)等等,这些影片都达到了导演“使观众度过一些温馨的时光”的目的。

勒鲁什认为,不少影片显得不够真诚,原因是“该加速时刹了车”。故事发展到 时,一定要加速冲刹,一气呵成,绝不可戛然而止。当让—路易接到安娜“我爱你”的电报后,如果过多描写庆功场面或让他第二天再回巴黎,就等于“刹车”了。必须让他星夜出发马不停蹄,在巴黎未见到安娜扑了空,还不能休息,再继续飞奔到多维尔市。这样才能表现让—路易真诚急切的感情,也才能以这种真诚打动安娜。旅馆中因安娜不忘旧情而出现意外波折时,再叫让—路易跑得比火车还快,先安娜而到巴黎火车站,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恐怕也要为之动情,这时安娜情不自禁投入他的怀抱,就自然真诚可信了。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细节,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影片开始时,镜头只拍让—路易登上一辆轿车的近景,他莫衷一是地向司机乱下指示,观众会觉得这个人头脑出了问题,这时我们看不到司机的反应。当汽车启动左右摇摆险出意外时,变焦后拉镜头才让观众看到,坐在司机位置上的原来是一个五六岁孩子。人们恍然大悟,既觉有趣,又感到这父子二人不同凡响。

——意大利版《安娜卡列宁娜》**与原著略有所不同,加入了编剧的理解,这篇观后感仅基于**剧情

大师就是大师,不得不佩服托尔斯泰对人性的解读和剖析,各个人物特点鲜明,应对世事遭遇自然各有差别,南辕北辙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之间无法互相理解,一旦人与人之间思想上的鸿沟无法逾越,则会导致各种冲突矛盾爆发。无论是长厢厮守的日久生情还是电光石火的一见钟情,不同思维方式的人结合在一起,若思想始终无法融合,注定是个悲剧结局。

漂亮出众的安娜17岁就嫁给了大他20岁的政府官员卡列宁,九年时间过去了,他们有一个8岁的儿子,安娜出落成魅力十足的美丽**,经常陪伴丈夫出席一些出于政治目的沉闷的聚会让她厌倦,但是却不得不端起官员夫人的姿态应对,生活的乏味让她把全部的精力和爱倾注在儿子身上。丈夫卡列宁是一位如日中天的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是当时的首都、政治中心)官员,他理智、不苟言笑,对工作严谨,对妻子相敬如宾,对儿子严格刻板,在卡列宁看来,生活节奏就该这样有条不紊,对安娜来说,生活真是死气沉沉。从一开始,矛盾就被悄然隐匿在看似平静的华丽生活表面之下。

平静的打破始于安娜的一趟莫斯科之行,安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因为出轨法国家庭教师而与嫂子多丽闹离婚,安娜受哥哥之托前往莫斯科调和,安娜邀请卡列宁一同前往,却被卡列宁以公务比这些家庭琐事重要百倍而拒绝,安娜独自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火车……

火车上,安娜认识了莫斯科贵族社交圈有名的贵夫人,也是男主角沃伦斯基的母亲,这位母亲一路讲着自己的儿子多么出色,先入为主的给安娜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为后来的迷恋、沉沦做下了最初的铺垫。下了火车,见到哥哥的同时,也恰巧见到了这位同来接母亲的年轻军官,果真风度翩翩,英俊不凡。以至于后来在哥哥家偶尔听到沃伦斯基的事都能引起她额外的注意,而作为卡列宁夫人,她又要求自己应刻意回避对他的讨论。

奥布朗斯基公爵要举办一场上流社会的日常舞会,多丽18岁的的妹妹吉蒂出身高贵、纯洁美丽,一直倾心于沃伦斯基的她渴望在舞会上得到沃伦斯基的求婚,以她的理解,她和沃伦斯基的关系是超乎寻常的,显然沃伦斯基并不这么想,这一切基于两人认识上的偏差。沃伦斯基是有名的花花公子,风流倜傥,四处留情,善于用征服女人彰显自己的魅力,吉蒂单纯简单,对沃伦斯基早已芳心暗许。当气质成熟典雅的安娜出现在舞会时,沃伦斯基像一块磁铁一样被吸引过去,眼睛一刻不离安娜,因为知道吉蒂对沃伦斯基的好感,安娜开始还一再拒绝沃伦斯基的共舞邀请,最终却抵不住沃伦斯基的强烈攻势,两人随着音乐,摆动腰肢,转进舞池。音乐营造了浪漫氛围,肢体舒展带来了身心的松弛,第一次脱离刻板的丈夫,让安娜坠入这从未有过的愉悦畅快。

舞会过后她收拾心情,试图忘掉这短暂的放空,依然把自己摆正在卡列宁夫人的位置,并迅速启程回到圣彼得堡她的丈夫儿子身边。可沃伦斯基不会这么轻易放过她,他追到了圣彼得堡,频频出现在有安娜的社交场合,用暧昧的言行,试图掀起安娜心中的一池春水。沃伦斯基的爱炙热,他年轻,爱猎奇,有征服欲,安娜矛盾,犹豫不决,既不想打破生活原本的秩序,又忘不了沃伦斯基深情的眼神,她感到如同生活在炼狱中,直到终于无法忍受煎熬,艰难地敲响了梦中人的房门,一场忘我的宣泄之后,她感到自己终于得到救赎。

然而这场救赎只是假象,这场虚假的救赎正在将她推入更黑暗的深渊。

丈夫卡列宁发现了安娜的出轨行径,安娜也对此大方承认。突如其来的情感变故也不能搅乱卡列宁思维,正如处理公务的果决理智,卡列宁表明可以原谅这个17岁就跟着他,像女儿一样被他宠爱着的妻子,他希望继续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甚至共同抚养安娜肚子里怀着的与沃伦斯基的女儿,除非安娜选择离开他,那么安娜将成为离婚过错方,根据当时俄罗斯法律,过错方将终身不得再婚,也拿不到儿子的抚养权。安娜下不了决心,这又体现了她的优柔寡断,缺乏主见。

安娜临盆时大出血,濒临死亡,弥留之际,她感到最需要的却又是丈夫卡列宁,人最无助的时候想到的永远是他最依赖的人,这也说明卡列宁才是能救赎她的那个人,卡列宁本打算办理离婚,见到虚弱无助的安娜,他又选择原谅,设法救治安娜,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安娜的身体得到康复。她剪掉满头长发,发誓要一生与卡列宁在一起。

卡列宁的果决、理智与安娜的反复、感性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生活恢复平静回归正轨,安娜又反复了。她认为卡列宁在控制她,他像对待公务一样对待他们之间的感情,他像一台机器,工作生活都被他匡进规则条款里,一点都不出错,年轻的母亲安娜需要热烈奔放的情感,需要浪漫的情调。于是,为了她的自由,为了她情感得到满足,她再一次奔向沃伦斯基,这一次,她丢下儿子,不顾一切和他的情人一起到了意大利,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

年轻的军官沃伦斯基放弃了他在圣彼得堡的军官身份,是为了追求和安娜一起,还是为了满足新鲜感?我想是后者,因为过了不久,他就想念他的军官生活了,他提出回到圣彼得堡,他需求实现职业抱负,他还这么年轻,还那么血气方刚,怎么会满足于乡下的退休生活。安娜也想念儿子,于是他们决定回到圣彼得堡寻求出路。

回到圣彼得堡后,一切已不复从前。沃伦斯基为寻求好的事业发展,要寻求母亲的帮助,要出席社交场合,母亲不接受安娜,要为沃伦斯基物色可以带给他身份地位的新伴侣,沃伦斯基也不想带安娜出席公开场合。最难过的是,卡列宁告诉儿子,母亲安娜已经死了,不让他们相见。

夜晚,安娜一边对镜梳妆,一边细数回忆,想到自己再也见不到儿子,又失去了丈夫,现在连情人也在渐渐抛弃自己,她用力扔掉那瓶为了保持年轻美丽而喝的药水,无助的嘶声哭泣。

最后,绝望的安娜选择卧轨自杀,给悲惨的经历画上一个句点。

安娜悲剧的一生源于她从来没有独立过,生活上依赖卡列宁,卡列宁忙于工作,她又将一切情感倾注在儿子身上 ,后来又把所有情感倾注在情人身上。失去卡列宁还有儿子,失去儿子还有情人,直到失去情人,她才发现她从来都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为人左右,所以她才反复,所以才纠结犹豫。

整个故事充满了多样的人性带来的冲突,冲突始于每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过程则充满喜怒哀乐百般滋味,而走向的结局注定是悲情的。

但是世间并不全是可悲的冲突,就像剧中另一对着重描写的恋人:吉蒂与列夫。吉蒂没得到沃伦斯基的求婚,她躲到战时的医院去沉淀了一段时间,后来与一直仰慕她的列夫结合,他们确实是同一类人,都善良正直,他们慎重对待情感,为自己考虑也为别人考虑,他们的情感经历过时间沉淀,而不是建立在不顾后果的冲动与一时的虚荣满足之上,如果说安娜和沃伦斯基是反面的警示,那吉蒂与列夫就是正面的表率了。

如果安娜能重新选择,相信会是不一样的结局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100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