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老上海你会想起什么?
关于老上海的答案有千千万万种,关于老上海的记忆就像埋藏在时光深处的秘密,稍不留意,就在街角邂逅了老时光里的上海。
上海虹口是个特别的地方,多伦路上有在这里挥洒青春热血的左联名人;霍山路上,曾留下犹太人在这座诺亚方舟寻求生存的痕迹;而与他们相邻,哈尔滨路、辽宁路相交之地,三水相间,流淌着石库门里古老的故事,流淌着历史深处的记忆,也流淌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现代上海的摩登与时髦。
螺蛳壳里说道场
上海话里喜欢说:螺蛳壳里说道场。比喻地方虽小,但包罗万象。
佛教典籍《一切经义》中,佛像头上的发髻,形似螺蛳,所以佛教规劝信徒不吃螺蛳,螺蛳也作为放生的主要动物,道家和佛家做超度讲“做道场”,螺蛳壳按照螺纹分为大中小三级,而道场中设上中下三天世界,所以螺蛳虽小,却含上中下三天世界。这句话的意思为,地方小,却布置得井井有条。
就像虹口所处之地,短短几条路,几条河,却记载了上海的前世今生。
老上海的浮世绘
日本的浮世绘,日本的浮世绘标志着日本美术真正意义上由贵族走向民间,市民文化开始崛起,表达了新兴市民的思想,正如上海虹口市井的生活。
上海的摩登在于怀旧,怀旧的经典在石库门里弄。
这里聚集着最密集的石库门里弄,清水红砖围起了老上海的生活。来到虹口,眼前便展开了一幅老上海市井生活风貌的画卷。
敞开的窗户上,撑起衣杆,洗净的衣物在阳光下随风飞舞,在这里生活了四五十年的最早房客,如今已近耄耋之年,倒背着手到街边溜达溜达,顺手买了今天的晚餐。天气晴好的时候,就坐在门口晒个太阳,打开窗户,随口喊一嗓子,立刻就收到了对面邻居的应和。
而石库门老房子的对面,现代装饰的咖啡馆、西式餐厅、酒吧林立,不时还会在拐角处,邂逅一位裹着黑色皮草,烫着卷发,戴着贝雷帽的上海女人走进定制旗袍的精品小店。
这种历史与现代的碰撞融合,让这块似螺蛳壳般的聚集之地,有了特别的意义。
而不远处即是半岛湾文创产业园,石库门的市井生活置身其中,不仅毫不违和,反而增加了一些烟火气和生活的饱满感。
虹口救火会
欧式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复古的清水红砖建造,屹立于现代的虹口SOHO对面,是历史与现实最直观的碰撞冲击。
虹口SOHO
置身于虹口SOHO,现代的建筑,时尚快节奏的生活,是摩登上海的象征。作为虹口新的地标建筑,出自世界知名建筑大师隈研吾之手,这里引领者现代人的潮流生活。
虹口港水系
走进半岛湾音乐谷,横亘眼前的是网易大厦。对面清水红砖墙面爬山虎藤蔓满布,沿着旁边的镂空铁制楼梯拾级而上,直至顶楼,便可俯瞰虹口港三大水系。三条河由近及远分别为虹口港、沙泾港、俞泾港。
虹口港原为黄浦江的下游,上海人习惯称黄浦江为母亲河,那么吴淞江(苏州河)便是上海的奶奶河,虹口港则为上海的女儿河。而现在上海的虹口区便得名于虹口港。
石库门生活
老上海石库门生活场景在插画中常会看到。比如孵太阳、大饼油条脆麻花、搓麻将等。孵太阳,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老上海人像老母鸡孵蛋一样地蹲坐着,慵懒休闲,浑身说不出的舒坦。
而上世纪20年代,随着石库门住户急剧增多,本就狭窄的弄堂里挤进了更多的人,狭窄的阁楼里已经再难晒到太阳。
来到上海,总要尝尝老上海人喜欢吃的“四大金刚”,就像老上海的早晨必吃的大饼油条脆麻花,回荡在弄堂里的叫卖声,散发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麻将早已是上海女人的摩登生活,**《色戒》和《海上花》中,生动再现了搓麻将的场景。
石库门的生活场景也形成了上海人讲究实惠,精明过日子的性格。上海人的坚忍与柔韧也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被磨练的日渐凸显。余秋雨曾说,从石库门的建筑结构就可以看出上海人不将就气派,讲究实惠的性格。
上海人对待生活仔细而精致,在弄堂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品味着生活,度着天光,休闲娱乐,插科打诨。
半岛湾音乐谷
这里曾是哈尔滨大楼,1937年遭日军炮击之后,便成为难民、灾民的聚集地。各地帮派也混杂这里。1951年,这里成为上海市新人习艺场,专门为旧上海留下的无业游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之后更名为上海新力机械制造厂。它还有一个身份,便是犹太人曾经的避难之地。
这个竖琴,只要有人经过,便会响起音乐。
半层书店
80后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和70后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共同创办的书店。来到这里,可以饱览各种建筑、艺术、文学、生活方式等书籍,坐下来,品一杯咖啡,读一本好书,沉浸于石库门的生活中,融化于现代创意园的氛围里。
实体书店温暖了一座城市。
1931老洋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曾是中国第一座制冰厂和上海最大的冰库,之后成为上海牛羊肉公司的冷库。现在成为时尚创意产业园区。底商的老友记咖啡厅以美剧《老友记》为主题,是拍照休闲好去处。
SNH星梦剧场
这里原名为天堂**院,后被日本人强行占有后改名“日进剧场”,抗日结束后变身成为嘉兴大戏院,现在作为SNH48星梦剧院,定期会有剧场公演,可容纳340位观众,一票难求。附近有周边店铺会直播公演。
作为新生代95后甚至00后的偶像,这些年轻活力的女孩子们以青春美丽吸引了众多粉丝的追随。就像我们曾经喜欢过的小虎队、F4一样。
有一种说法,SNH48是国内唯一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可面对面的偶像”造星理念运作的偶像培育平台。并不是她们的粉丝,对这个组合也没有太多了解,然而作为新生态偶像团体,跻身于老上海的市井之间,就像小时候在农村看到城市归来的人们穿着洋装,拖着行李箱的感觉,那种碰撞看似格格不入,却有有种历史发展的必然。
而这个女团的粉丝粘性发展的粉丝经济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另外一个文化娱乐现象:超级女声。
1933老场坊
曾经的屠宰场,如今的文创产业园。每次进去,总感觉有种阴冷,有人说这里阴气重,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因为这里的建筑构造。
建筑整体呈现无梁楼盖的设计,超过三百根的宽大伞形柱均匀分布其中。这里保留了当时牲畜走的防滑鹅卵石牛道和用来分流的廊桥。
现在的老场坊里,聚集了1933微剧场,餐饮。咖啡、狗窝店及首饰店等,都有着极美的外观装饰,置身于通体灰色的老场坊中,现代摩登的内里与有些陈旧,洒满历史尘埃的外观之间,碰撞冲击。
在这里看到最现代的魔都,也可以邂逅历史深处最原始的上海滩。
抵达湿地公园时碰巧也下起了秋雨,淋雨前行的我们碰到了许多奔跑回程的游人,也许是未带雨伞,也许他们已经将美景犹记于心了吧!但我却由衷的欣赏和感谢着这场雨。
撑着伞,走上了竹子搭成的小桥,调皮的摇晃着,嘎吱嘎吱的响声增加了游人之间的乐趣,却没有减少对小桥稳固性的信任,竹子的韧性好着呢,这个构架也全然不用担心。大可欢快的蹦跳而过!
放眼望去,这里的花没有朋友圈热传的花海那么宽大,这里的格桑花和百日草也稍显矮小,似乎在告诉人们,她们在这里不是主角,却依然在尽力绽放,虽然有些稚嫩和窸窣,但我看到了她们的认真和努力!
又或许这里没有什么在争当主角,所以才得以呈现出这样一副宁静祥和的景象。 是这样的,再看看那静静流淌着的大盈江,与远处的景物、天空自成一体,没有隔阂,这便是水的精妙之处吧!
再看近处的绿沼泽地上,时而又现水塘,细看会发现还有一个个螺蛳在静静的依附在水底,从不担心会被打扰!
还有那只剩枝杆深藏诗意的杨柳,各式各样,和而不同,有弯曲生长想要“凌驾”于水面之上的“高傲者”;也有笔直向上只追求天空的“坚守者”;还有俏皮可爱只为与旁边的每棵树木都亲密接触的“小调皮”……但怎么样的姿势都是同样的展示着它们内心的那首诗,愿你懂得,愿来人也和它们一般守护着这片净土!
而茅草屋则给这里增添了无尽的惬意,展示了人与自然醉美和谐的一面。草屋构架也是由竹子搭建而成,屋顶铺上了一层层的茅草,却也只是纯手工的简单加工。在屋里避雨时,顿时便联想到了李白,若是诗仙在此,想必又是几首别样的诗词吟诵至今了吧!
天气逐渐放晴,突见一弯彩虹轻挂天边,像是给这片天地戴上了神奇的发卡,顿时一切都活泼了起来。 也让我更由衷的感谢起这场秋雨,除了静谧还给人一场惊喜,甚是心欢,也早已将一切烦心事抛诸脑后,将灵魂放空,还自己一份心安!
紧接着几声铃铛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殊不知,时间已悄然而逝,又到了放牛人回家的时候。当牛群伴随着铃铛声缓缓映入眼帘,比平时看到牛群要激动许多,也许是因为这里的每一头牛都是这片湿地公园的精灵吧,都多了些灵气与生机。
常说,心里美,便会觉得什么都是美的,觉得什么都是可爱无比。 也许是的,但我总觉得,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也需要与之互动的美景,这里有能够与人和谐互动的美,还差你那双会发现更多细节之美的眼睛,一起来与我共同感受这片大地之情,来一起邂逅宁静、一起遇见美吧!
喜欢这里的美景就点赞吧,想要一起邂逅美就私聊我吧,等你!
描写萤火虫的散文阅读:萤火虫一
旖旎的月光静静地洒落在我的肩膀,轻轻地亲吻着我的脸旁,与我的双眸灵犀相触。
我不禁抬头仰望明月,萤火虫从眼前悄然而掠过,在不知不觉之中荡起了我关于这一季的回忆。
初见萤火虫相识缘于懵懂的小时候。恬静柔和的夏夜,天真而又调皮贪玩的我总喜欢缠着外公,而外公总是慈爱的抱着我笑着说:“清儿,乖!外公带着小清儿出去玩儿……”
漫步在无尽头的田间小道上,一双满布着厚实老茧的大手牵着一双稚嫩柔软的小手,一高一矮的身影被皎洁的月光渐渐拉长。月光亲吻着大地,知了与夏蝉相跃奏响了欢快的乐章,远处的草丛间零星地闪烁着淡淡的绿光,而那绿光渐渐得越来越清晰。我惊奇的聆听注视着这一切,扯了扯外公的衣角带着孩子稚嫩的声音问着外公那绿光是什么。外公看了看绿光又看了看我,轻轻地刮了一下我的鼻子抱着我走到草丛间指着绿光的源头笑着说:“清儿真乖!清儿,看到的绿光是萤火虫呢!传说萤火虫……”
那一刻,我依旧惊奇的看着绿光不明外公所言是什么。儿时的回忆依稀的涌现于眼前,而耳旁至今回荡着那句慈爱浑厚时刻鼓舞自己的那些话“不管这繁华的世界多么的黑暗,也不管人生的旅途多么的坎坷,只要相信有萤火虫地方,光明和希望就在眼前……”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萤火虫掠过眼前。当阴霾与黑暗侵袭,我只是倔将地含泪抬头再见萤火虫而微笑。因为如今的我已经褪去曾经的幼稚柔弱的羽翼,已经渐渐深刻的明白那一夜夜再见萤火虫点点滴滴的内涵。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滴眼泪不犹之间落下。眼前不知不觉浮现着外公的模样,伸手想拉住外公的手,却发现一切都已成空渐渐虚幻。
依稀的记得去年盛夏,院子里的栀子花挂满了枝头,我捧着栀子花和父亲在医院里徘徊等候。当第一眼看到外公浮肿的肚子时不禁潸然泪下,我知道当时的外公承受着沉甸甸的病痛折磨,可是外公却依旧对着我笑着让我安心的好好考大学。那时的自己徘徊于梦想的边缘,几翻的苦斗与无奈袭被生活的现状伤透了心黯淡了双眸,是外公的那句话让自己重新扬帆继续前行。如果那时的我知道那一次的相见会是以后的永别,那么我会说:“外公,清儿来看您了!您说过有萤火虫的地方就会有光明与希望。我会微笑抬头凝望,再见萤火虫时四季常在,而萤火虫带来淡淡的绿光微暖心菲让它永恒流淌……”
满载着光明与希望的萤火虫,浮光掠影洗净了心灵与双眸的阴霾。外公如今已经离我而去,而曾经一起再见萤火虫的每一个瞬间,我知道那是人世间最纯净暖人心菲对自己爱的光明与希望。
人生长路漫漫,生活的旅途坎坷难料,此时此刻面对这一切,再见萤火虫,我静静地凝望着漫天星辰的天空欣然的笑了……
描写萤火虫的散文阅读:萤火虫二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乱飞同曳火,成聚却无烟。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旧曾书案上,频把作囊悬。”如果我不特意说明,你知道这首诗的谜底就是萤火虫吗?
萤火虫,微小,柔弱,以自燃发光。古书记载萤火虫是腐草而化,它虽长于草泽,看似低贱却生性清洁,它是环境优劣的试剂,也是生态保护的指示物种,要求自然的纯度高,一点也不苟且,污染严重的地方,就不会有它的踪迹。这多像一种品质,对一切的不洁,它拒绝接受,宁可洁净而死,不可污浊而生。
夏夜,天上有星星,地上有流萤,这原本是天造地设的绝对。而今,星星仍在,流萤几乎看不到了。无休止地追求着富足的物质生活,萤火虫已经被我们不知不觉放逐了。曾经熟悉的在黑夜中御风而行的微光,已经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所代替,曾经频繁地出现在唐诗宋词以及各种传说中的小虫,现在恐怕只能在昆虫词典中找到其身影了。
在我的故乡,只在几十年前,一进入夏天的夜晚,便有数不胜数的小精灵,提着蓝光的小灯笼,在草尖上,在大片林木下,轻盈地,款款地,跳着优美的小灯笼舞,使人看得往往入神。夏夜之所以优美,因为天上地上满是萤,天上的星星一粒粒也是萤,只是它怕人的眼睛眩乱,不敢飞动罢了。或者你可以这么说,是一部分星星,轻轻地,轻轻地,飞下地来了。难道地上原比天上好吗?为何你们这些提着蓝灯的小精灵,禁不住诱引,纷纷结伴下地来?
我想到童年时父亲和我一起去捉萤火虫,我们用纱布缝个袋子,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挂在睡觉的床头。晚上,我把萤火虫放开,放到蚊帐里,那真是满床晶光闪烁,我像是睡在天上云端里,一睁眼,前后左右都是星星。但后来睡着了,第二天起来,见昨晚的萤火虫全都死了。
隋炀帝在乡村的话语系统是个荒唐的皇帝,名声不好。但父亲给我讲过隋炀帝杨广曾“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那时我觉得杨广是个有诗意的皇帝,会写诗,懂得美,他的想法富有童话色彩,只是历史不认识他罢了。
记得第一次和父亲一块捉萤火虫是仲夏的傍晚,我们来到河边的杂草地。突然发现草丛里面有许多发光的东西,颜色有淡蓝的,也有浅绿的,还有淡黄的,无论那种颜色,它们都在蠕蠕而动,忽明忽暗又忽亮。我顿时心跳加快,蹲在草丛边,数了数,大概有30多个亮点。于是,手颤抖着慢慢探向这些光点,好像捏着一个肉肉的东西,就是它,我嗖地把手抽回,把手掌打开,凑近眼前,这团光猛地变亮。“啊!……”我忍不住喊出来了,手猛地一甩,这个发光的东西在空中划出一条光线,落到了远处。“太丢人了,小男孩竟然也怕成这样。”父亲在一旁奚落我。也许是我们的到来惊扰了这些萤火虫。它们开始漫天飞舞起来,我们就用随身携带的蒲扇拍打着萤火虫,这些荧火虫被拍到地上后,通常一时半会飞不起来,这时,我已不再胆怯,竟然可以像父亲那样慢悠悠地用手指轻捏着把它们装进透明的瓶子里。那年月萤火虫多,一个晚上往往能装上亮闪闪的一瓶,瓶子像一个萤光灯,很亮很亮,甚至还可以用来照明。回到家后,我把瓶子里的萤火虫取出一只单独放在另一个罐头瓶里仔细观察,在萤光灯和煤油灯的交相辉映下,它好似遭受到了惊吓,头缩进了背部第一节里面,一动也不动,6条腿优雅地对称排列着,尾巴的下方好像有个吸盘,紧紧地粘在玻璃上,我把瓶子整个头朝下提在手中,它的6条腿完全悬空,可尾巴还是牢牢地贴在瓶子底部,就像杂技演员玩惊险的“空中飞人”。
我把萤光灯移开,又将煤油灯熄灭后,借着室内的微光,紧紧地盯着它看,眼珠子几乎贴到了玻璃瓶上了。大约20分钟后,它的头慢慢从套子一样的身体里面伸出来,贼一样左右打量。确定没有危险后,它开始在瓶中爬来爬去。它的头上下左右摆动,尾巴的两侧发出明亮的光。这道光不是很有节奏,有时很短,几秒钟而已,有时长达4分钟之久,然后熄灭,良久后再次点亮。我突然想到我的姥姥,晚上盘着腿端坐在床上,偶尔为了找什么东西才点亮小小的煤油灯,找到后赶紧吹灭。这小家伙不会是和我的姥姥一样特爱节约吧?它这样发光是为了什么呢?我把手指伸入瓶中,轻轻地碰了一下荧火虫,它像乌龟一样猛地把头紧缩,身体一动不动,尾巴上的光比平时亮了好几倍,然后慢慢变弱,我看了下时间,发光时间2分半钟。我再次碰了它,它的光又快速增强,然后又慢慢熄灭。它好像在和我对答或者响应什么。我想,它和我之间肯定有一种互动和默契,这种虫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究竟蕴涵着何种深意呢。
为了担心这只萤火虫孤单,我把那瓶较满的萤火虫匀出一些放置在这只罐头瓶里,顺便从附近的墙上采了一些小蜗牛回来,我把几只“小牛仔”投入其中的一个罐头瓶中,不一会儿,“小牛仔”的到来激活了这些刚才还惊恐而将脑袋缩进的家伙,它们纷纷伸出脑袋,上下左右地摇晃,非常准确地发现了这些慢吞吞的访客。它们撕咬着蜗牛,倒退着且努力拖拽着试图逃跑的小蜗牛,有的萤火虫开始抢夺别人辛苦得到的食物,场面十分混乱,一只萤火虫甚至倒着爬到了玻璃瓶的壁上,独享大餐,底下的家伙们垂涎三尺,望“吃”兴叹。我非常怀疑《十万个为什么》里对萤火虫捕食蜗牛的描写。这些家伙是非常自私的,有的甚至四五只争夺一只蜗牛,哪里会有慷慨邀请同伴的呀?我轻轻地熄了灯,家里人都睡了,只有我独自一人看着这些发着光、吃着大餐的家伙,整个玻璃瓶都染成了通亮的绿色。真是太奇妙了!我想我发现了一扇门,从门缝里往里望去是一个未来的光世界。
我对光充满了好奇,我试图弄明白这些小家伙们奇妙发光的作用。作为一只小虫,它存在的意义就是吃、生长和防止被吃,我想发光肯定和这三者有微妙的关系,首先,发光是不是为了第一位的吃呢?现在我已经知道了它们喜欢吃温柔顺良的蜗牛,可是不是还为了吃别的而发光的呢?假设它发光是为了引诱猎物前来,然后再吃掉这些倒霉鬼,那么如何知道被萤火虫发光所吸引来的其他生物呢?通过实地投放萤火虫实验,我很快发现,萤火虫并不对其它小虫子——诸如蚊子、飞虱、蚂蚱、蚂蚁什么的感兴趣,但这些小虫子却被萤火虫发出的光所深深地迷恋与陶醉。紧紧地贴附在荧火虫周围。而萤火虫却拒绝食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小虫子,只对小蜗牛感兴趣。这毫无疑问就证实,萤火虫发光并不是引诱它们的猎物,因为蜗牛也对这些光不感兴趣,否则早就会因自投罗网而感到深深地绝望。
如果萤火虫发光不是为了引诱猎物,那又是为了什么?我认为它发光肯定是有目的的,否则岂不白白浪费能量?须知光也是一种能量啊!后来我查阅资料,终于明白萤火虫发光的'意思,原来它是在说:“滚你的咸鸭蛋、臭猴子,我不是好惹的。”我决定放弃探索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国外的科学家已经都证实出来了,我再做有何意义?但是我想萤火虫迷人的光已经穿透了我的心,我想和它们在一起。
可是如今我们到哪里去寻觅《诗经》中所谓“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的荧火虫呢?因为随着农药的过度使用,各种化肥对土地的尽情投入,还有水污染造成环境的恶劣,萤火虫几乎难以寻觅了,萤火虫所代表的那种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生活难道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吗?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豫西山区我十分幸运地和它们意外的邂逅,之后便沉迷于它的神秘之美了。那是2007年6月的一天傍晚,我走在去燃灯寺的路上。那是周末,许多人赶着去上香、许愿。路边的一个妙龄女孩喊道,“去燃灯寺看萤火虫喽”,蹦蹦跳跳唱着,“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在燃灯寺旁边不远的山坡上,有一条小溪流下,里面飞出许多黑翅膀的萤火虫。闪光很缓慢,很梦幻。沿燃灯寺往南走,在竹林深处还能发现不少萤火虫。我不知道僧人们看不看萤火虫,也许古时候有很多僧人在苦修的时候,萤火虫能给他们一些灵感。燃灯寺所在的山据说是有佛光的,据说有缘人才能看到。萤火虫却是很多见的,但大多数人都视而不见。佛光和荧光都是一样的,都可以给浮躁的人心一些净化和抚慰。佛光照亮大地,荧光点亮心灵。
我每次内心浮躁,渴求成功以及贪恋财富的时候,一定要来看看萤火虫,这些微弱的火光能让我的内心变得淡泊与平静。
描写萤火虫的散文阅读:萤火虫三
没看到萤火虫的行踪已很久了。自从离开故乡与父母居于闹市以来,害怕去想有多长时间没与它们见面了。不见雪的日子慢慢让人麻木,不见萤火虫的日子总觉得有点憋屈,想着它们迟早会归来,所以有勇气一直等下去。这就像脱离父母羽翼下的儿女,离开故乡的浪子,摸爬滚打过岁月的长河,总会对故土恋恋不忘,万事变改,唯对乡土一往情深。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永久依恋,无需理由就是喜欢。
我喜欢萤火虫就像喜欢我的故乡,这种情根与生俱来。萤火虫,宛如神话宫殿里走出来的仙子,俊雅谦和,飘飘洒洒在故乡的河堤上,丛草间。漆黑静谧的深夜。忽明忽暗的莹光如星河曙天,万般璀璨。它的光芒虽不及星月那么耀眼,却总能让人心生美好,无限眷恋。
萤火虫的一生与蝉一样要经历风风雨雨的洗礼,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先由卵变成幼虫再化蛹,最后由蛹变成美丽夺目的成虫,一生的寿命不过二年,成蛹之前,它们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泥沙、草丛、洞穴中。而最美的一段光鲜年华,平均生命期限不过一星期。短的三到五天,最长的才二十天左右。高洁的成虫在生命大限来临之前与蝉一样只饮一点清露。但它们各有千秋,一个志存高远,巍然屹立于高处;一个低调圆融,冰清玉洁于民间。
如果说蝉是白天唱响天地的歌者,那么萤则为暗夜动惊星汉的舞者。“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帷。”萤火虫不惧黑暗,万籁俱寂之时总是昂首前行,冲锋陷阵。晚上七点、九点、十二点、凌晨三点是它们最为活跃的时候。
明代叶大叔有言:“忽向篱边绕,还从井畔飞;雨昏光不灭,露重影犹微。”小小的萤火虫以软体动物诸如蜗牛、螺蛳的肉为食,喜欢栖息的地方如诗中所说多为温暖、潮湿、多水的草丛、篱笆院、水井旁、沟河岸、芦苇荡等。那些众多姿态万千,飞来飞去的流萤实是雄虫,可怜的雌虫没有翅膀空有飞翔大志不能自由飞翔,只能静静呆在无人光顾处发着自己熹微的光。但若有萤火虫蹁跹所处,无不满树银花,明珠灼华,大片大片有如星光殒落。“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一只萤火虫就如同一盏不灭的长明灯,妩媚妖娆。想象着万只齐汇,那该是怎样一派蔚为壮观的胜景?
荒*无度,喜逞强爱显摆的隋炀帝就禁不起萤火虫风情万种的诱惑,竟发天令号民众四处穷搜极捕以此寻欢取乐,他曾在洛阳景华宫得萤火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夜游一处便令人齐放,萤火虫瞬时倾巢而出,熠熠生辉,岩谷间顿时幻化成了一片汪洋火海,何似在人间!他还觉不过瘾,此处还不够其享乐,他还另在江都修建了一个“放萤院”,此举一下导致各处萤火虫锐减。李商隐在《隋宫》中有写:“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说的就是这事。生前生灵涂炭,不珍爱生命,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搞得百姓是民不聊生,困苦不堪,醉生梦死的他终造天下大乱,后被部下所杀,成为继陈后主之后的另一位覆国亡君。国灭死后的他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还是萧后和身边官员拆了个破床板做成一个小棺材,暗中偷葬才算了事。
萤火虫,作为黑暗之途的使者。无论天和景明,刮风下雨,总会在黑暗中异军突起。“雨送黄昏花易落”,哪怕遇上黄昏雨,你也能见到萤火虫的卓约身影,兀自绽放,风雨无阻。丝雨遇黄昏梧桐兼绵思,多是一系惆怅,几杯离绪盈怀,不经意抬头,蓦然瞥见天空繁星万点,露细影叠,迷迷幻幻随附身则,怎不叫人心旌摇荡?所有的烦恼都被它们美丽的身影洗涤得干干净净。
萤火虫虽身弱体轻,但其光亮丝毫不减。好不容易换得成虫身,它们从不怕生命的消逝日近,不耽享受,竭力奉献所剩无几的生命发辉其最后的光热。万里长空,星月隐遁,此时流萤四起,晧如白昼。晋朝的车胤,成为善用其特殊光亮的第一人,助其成就伟业。他虽穷不坠青云之志,白天忙于耕作,只能夜伴孤灯皓首穷经,可他家徒四壁无钱买油。为了省点灯油钱,他用透明的丝绸作成布袋,把捕得的几十个小小的萤火虫放入带孔眼的袋子中,借萤火之光立志苦读,两相互伴,终成博学多才之人。一生功德无量,官至国家将军、吴兴太守、户部尚书。
相比于微雨细指的黄昏,我更喜欢在明月当空的夏夜看萤火虫起舞。记忆像长春藤,法力无边,一下子便把我的思绪绕向了童年。那时躺在奶奶的怀里,抬头观银汉迢迢似阅唐诗,平视赏萤提灯似点宋词。对于眼前的一切恨不能拘捕入罐,可随看随启随收。
幼时,总搞不懂它们何以要出现在黑夜,究竟它们从哪里来,家居何处,吃些什么玩些什么?奶奶被我问得是瞠目结舌,不过回答很是巧妙。让我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奶奶说,它们是我们的祖先变的,说不定它们当中还有你的曾祖父曾祖母呢。我半信半疑更宁愿相信所言是真。
她说,它们之所以黑夜出来,那是怕你们这帮小孩子玩昏了头,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要一路跟随着,把你们个个一路送回家,这才不会迷路,大人们才不会因找不着你们而心焦。
那它们只对小孩子好吗?对大人又如何?我继续盘问下去。
对大人也好,大人也有怕黑找不着回家路的时候,心情不好了,萤火虫会飞到她们的跟前跳欢快的舞蹈跟她们看;大人们孤独了,它们还会飞到蚊账中,看他们睡着了没有,扑扑翅膀发好看的光逗他们高兴。
的确如此,萤火虫就是这样善解人意。它们曾照亮了我的幼年,让我在无数个漆黑的夜晚因为它们的光照方能安然返家。当时的我们不像如今的小孩,手机电视电脑轮番轰炸夺去无数双对大自然好奇的眼眸。我们那时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捉迷藏,为了不被伙伴们找到,藏身之处愈发光怪陆离,防不胜防。什么猪圈、牛棚、田间草垛、阴森的竹林等等无人敢涉足的旮旯处,都是我们克敌制胜的阵营。要不是得益于它们的关照,我们哪有那么大的豹子胆;要不是它们在前方提着战灯,我们不知会踏破多少猪屎牛粪阴沟的“地雷炸弹”;要不是它们深情专注的指引,我的童年哪有那么多的光色?
离开了故乡,我便与它们失联了。知晓它们生性不慕荣华,不喜欢投身于灯红酒绿的闹市。只喜欢穷乡僻壤之地。那里才是它们真正的根,生活的原址。它们不与霓虹争色,不与LED灯争宠,更不与城填夺地,它们只爱田野水岸,贫民乡亲。
这多像大清三杰之一的彭玉麟,也是湘军曾国藩水军创建者之一的佼佼者,他不喜荣华富贵,无声色之好,不羡位高权重。六次辞官归隐。一遇加官封爵就惶恐百般推辞,唯国难才临危受命。什么安徽巡抚、八省漕正、兵部侍郎、弹压大臣、兵部尚书、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这些别人梦寐难求的要职,他统统不要,专爱做些别人看不起、最累的、最苦的、最小的无油水可捞、无福利可图的事情。高官不做还把该得的俸禄全部悉数捐出作军费。“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一生清贫守节,为国事呕心沥血。年迈之年以平民寒士之身回老家衡阳。平生军事之余写诗作画,特写画梅,一生画梅上万幅。别人说他绘画可比郑板桥,打仗有如周公谨。横恣官场数年,出污泥而不染,清廉若此实难寻难觅。
我有一位客户与萤襟抱相同。当年居漏雨小室在广东打拼,好不容易事业中天,却归隐回乡。众人耻笑,骂其傻瓜放着高官厚薪不要,非要闯什么关东回穷乡,哪能开辟出什么前途。
他坦言说自己十年来,一直在夹缝中生存。现实的你争我夺终,是让他明了,再不能以世俗的标准而去透支有限的生命,他要在最美的年华,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为自己赚得盆钵全满。他说他早联系了二位昔日的大学同窗,准备在家乡的洪湖投资建厂,让洪湖水浪打浪的风姿走出国门。已有人向他们无偿奉献保鲜技术,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把洪湖的莲藕、莲花、莲蓬以新鲜面目上市,让人们每天都可以吃到清香四溢有关莲系列的食物了。三人都有宏愿,愿意把余生的光热全部奉献给家乡的发展建设。我听后感到非常震撼,想不到我身边还有这样一些特立独行不入主流的高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正所谓生命的价值不在其长度,而在于厚重的亮度。哪怕一息微光,亦能照亮苍穹,福泽众生。
循着萤火虫的光芒,我又一次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它们在,光源就在;它们在,一切都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