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去扬州什么地方旅游比较好

春节去扬州什么地方旅游比较好,第1张

 一年的辛劳,高楼大厦的环境早已呆腻,公式化的生活更是让人觉得麻木,都市里虽然也有让人放松的地方,可哪里比得上自然界的盛景,阳光沙滩、林海雪域?于是,你会想背起行囊,在这个岁末好好奖赏自己。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春节去扬州什么地方旅游比较好,你可以来看看!

春节去扬州什么地方旅游比较好 篇1

 凤凰岛生态旅游区

 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位于扬州城市东北郊,这里江、河、湖相连,水天相望,岛上草深林密,水边芦花飞扬,湖上舟楫婉延,渔歌唱晚,是江淮平原上自然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一块平原–湖泊类型的湿地景观。 介 绍 这里设有众多游乐项目。游客可在跑马场、水上摩托艇、快艇、双人动力伞等项目上尽情欢乐;瓷艺坊、农艺坊可让游客亲自参与体验。

 登月湖风景区

 登月湖风景区位于仪征市区北部月塘乡,东距扬州20公里,有省道扬冶线公交车直达。距仪征市中心20多公里,有农村公交车直达。景区水域面积6000余亩,生态环境优良,水产品丰富,景区内设:乐水湾、龙山探宝、半岛茶庄、雨花石一条街、铁坝冲农业观光示范园等景点,是一处融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 位于仪征西北部的登月湖,是扬州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湖区面积达6000多亩,水质清澈,生态环境优良,水产品丰富,野生鸟类众多。

 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长,称“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淙、静香书屋等两岸景点,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湖面迂回曲折,迤逦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带,媚态动人。清朝时,康熙、乾隆二帝曾数次南巡扬州,当地的豪绅争相建园,遂得“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

 个园

 个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郊的东关街。个园的前身是清初的寿芝园。相传寿芝园中的叠石是石涛和尚的杰作。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购得此园并加以改建,在园中种植千竹,并取“竹”之半,又取苏轼“可使食无肉,不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之意,称“个园”。个园内的景物布局紧凑,以叠石立意、气势雄伟而著称,尤以“四季假山”闻名于世。春山为个园月门,门上有石刻“个”字,形如三片竹叶。

春节去扬州什么地方旅游比较好 篇2

 瓜洲镇辉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瓜洲始于晋而盛于唐,是长江之滨独特的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历代联系大江南北的咽喉要冲,以宋代宰相王安石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泊船瓜洲》而名扬中外,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位于瓜洲镇上的高旻寺是国家重点保护寺院,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1983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正式将高旻寺列为全国重点寺观之一。

 扬州国际露营地位于瓜洲润扬森林公园内,在这里可以品尝江鲜美食,露营基地还有房车露营、森林探险、户外拓展、垂钓、游船以及自行车游览等亲子娱乐项目。

 湾头镇位于扬州市东郊,湾头老街,北高南低。据考证,湾头早在汉代就已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湾头古镇有陈氏老宅、古避风塘、山光禅寺(康熙、乾隆行宫)等历史古迹。

 位于湾头镇的茱萸湾风景区是一座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花卉、植物动物观赏和现代游乐为一体的半岛生态型动植物园。景区内建有华东地区一流动物散养观赏区,分别有猛兽区、食草动物区、宠物区、猴岛、水禽鱼类观赏区、鹤生态园、海狮表演馆、猛兽表演馆等。

 湾头是扬州最大的玉器生产加工基地,现有湾头玉器城、万福玉器创业园、茱萸湾玉器创业园等多个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邵伯,古称甘棠,旧时的商业重镇,京杭大运河的码头。自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筑埭建镇以来,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镇上的老街、名亭、古碑、牌楼、圣庙,无一不显现出它的深远和厚重。

 邵伯老街建于清康熙年间,古街道路面由近万青条石铺成,绵延三里多,这条石街原是泥土路面,雨天行走甚是不便,后经过民间集资,铺设这条雨不积水、晴不扬尘、平整光滑的石路面。到邵伯老街,您不妨走一走这老街古道,与唐代古石头、宋代古井或明代古宅抑或是清代老店铺来一次邂逅。

 邵伯船闸是运河沿线上的最大最古老的船闸,历史可追溯到1600年前。“万舟飞渡一毛轻,闸锁蛟龙浪不惊”,是大批船舶过闸的生动写照。

 邵伯镇是江苏省餐饮名镇,清水龙虾传承地。传统美食邵伯焖鱼、邵伯香肠、邵伯牛肉、邵伯老鹅在周边城市远近闻名。邵伯湖鲜、龙虾、螃蟹等更是家喻户晓。

 小纪镇古名小溪,其历史始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在古代, 小镇北面有一条大河,河上没桥又没有渡船。南来北往的人都不方便,河南岸一位姓纪的年轻人为了方便人过河,自造了一艘小木船义务摆渡,无论寒暑从不间断。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个摆渡人,便称小镇为小纪“。

 小纪美食“熬面”和“鸭羹汤”可是大名在外。鸭羹汤主要材料是鸭子、猪肉和芋头。先把猪肉切成细丁,芋头也切成丁,然后熬汤。汤熬好以后,就把切成丁的鸭肉放进汤里,一起熬炖。

 真州镇是如今仪征市的城区,是一座古老的运河名镇。在汉代,现在的真州镇一带是刚刚露出水面的冲积沙洲,称作白沙洲,“白沙”的名字也一直延续至今。如今,真州镇最著名的文物古迹有天宁寺塔和鼓楼。天宁寺塔在真州镇东南部位。

 鼓楼处在宋乾德年间所建的建安军城南门旁。楼面阔三间,高两层,为带回廊的重檐九脊歇山顶式木结构建筑,屋面铺筒瓦。底层有楼梯可上,登楼四顾,远近景色尽收眼底。2002年,鼓楼被列入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法无边如云进山头,行到山头云更远;禅机有限似云浮睡眠,拨开水面月还沉。”这是仪征老乡、清朝体仁阁大学士阮元回月塘省亲时,在故乡赏月后亲笔提下的联句。月塘,这个有着美妙传说的地方,地处仪征西部,这里山清水秀,是著名的“山水石茶果林”之乡。

 月塘镇拥有天乐湖市级旅游度假区、捺山省级地质公园及登月湖等18座小型水库和捺山等10座小山及近万亩的茶园。捺山是苏中第二高的山,海拔146米,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火山岩形成的山。山上石柱林是一绝,同时山上也有天池,山倒映在池水中,韵味独特。

 月塘镇登月湖水面面积约有6600多亩,是苏中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质清澈,风景优美。

 大仪,古称陵宣镇,南宋韩世忠在大仪抗击金兵大捷后,举行盛大庆功仪式,故名为大仪。大仪境内古迹较多,由于屡遭兵燹,早已湮没,如青墩、殷墩古文化遗址,属西周时代,距今三千多年,都无从考证,东林寺、三义阁、凤止岭、韩公祠、萤苑等古迹实已难寻。

 大仪全牛宴以牛肉为主,以牛身上的各种分割产品特制而成,从头到脚,从外部到内脏,如牛唇、牛舌、牛眼、牛喉、牛耳、牛排、牛肝、牛心、牛肚、牛肠、牛尾、牛鞭、牛牝、牛蛋、牛脚、牛蹄筋等等,再加上不同部位的牛肉,以煮、烹、烧、炖、蒸、炒、煎、炸各种方式,分门别类,精工细作,味道纯正,适当搭配蔬菜,浑然天成,食之妙不可言!

 三垛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南朝时期,相传是梁简文帝萧纲之子武宁王萧大威的封地。秦少游是扬州府高邮人,他的故居就在三垛镇少游村。

 三垛镇光福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是高邮“八大寺”之一。

 在三垛镇的街头,至今还竖立着一尊岳飞抗金纪念碑。抗金战斗中,岳飞在扬州获胜。在距高邮东29公里处有著名的历史古镇三垛,因这里有三座土墩得名,也有传说岳飞抗金时在此屯积粮草有三个大堆,人叫三墩。后避宋光宗赵惇名讳,改称三垛。

 方酥是三垛特产,传统美食。方酥外形呈正方形,平底,上面隆起,密敷芝麻,口感酥脆香甜,风味独特。携带、食用或作为礼品送人,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爽。

 从宝应县城沿大运河南下不到20公里,便到了古镇氾水。氾水镇肇源于汉末,始建于唐,后又重建于明初。明清运河繁忙的漕运必经氾水,其交通十分便利,商贾云集,经济发达,集镇规模不断增大,深厚的历史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氾水最有名的小吃莫过于长鱼面了。长鱼经开水烫过后,划肉剔骨,骨头用沸油炸,冷却后放入菜油熬汤。长鱼分鱼脊和鱼腹,鱼腹再经油炸,而后鱼腹和鱼脊一起在鱼汤中煮。白水下面,起锅后放入装有鱼汤的碗中,而长鱼则用小碗另外装盛。这是绝对正宗的长鱼汤,只需那么抿上一口,它的鲜味就足以渗进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令你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黑河有情趣主题酒店。长春邂逅情侣主题酒店,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高新开发区佳园路150-313超达创业园2栋104室。情侣酒店定位人群是情侣、夫妻、情人,房间设施只有双人床,没有单人床。房间设施以“温馨、浪漫、情调”为主,营造一种甜美、激情的居住环境。

大学是我们在初中和高中时期一直憧憬的地方,对大学充满了好奇,觉得大学会有很有新鲜的事物。

为了丰富大学的生活,让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谈恋爱,我们可以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都会有一些社团,招贤纳士,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社团,通过这些社团,可以更好的学习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何乐而不为。

刚上大学,第一次离开家,学校里又会有一些老乡会,都是自己家乡的,肯定感觉到倍加温馨,彼此说话唠嗑更投机,更不会感觉到寂寞,有老乡的陪伴也不会那么无聊,在没有课的时候,可以一起组织一些活动,以促进彼此的友谊,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一起爬爬山,到周边的地方旅旅游,领会一下周边的风景,更加熟悉大学所在的城市,毕竟我们要在这生活很久,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活会更有意思,不会觉得无聊。

在大学里,图书馆也是我们很好的选择,大学的图书馆会有很多我们喜欢的书,以前想看的书在网上还找不到,去书店买还很贵,而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就会很好的满足我们对书的欲望,在图书馆中,我们可以没事就去图书馆看书,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娱乐生活,是我们的大学生活更有意义,不会感觉到无聊。

室友是陪伴你大学四年的最重要的人,在大学里,大学寝室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一直相亲相爱到大学毕业,平时可以多和室友唠唠嗑,沟通沟通感情,没事和室友去逛逛街,聚聚餐,大学生过才会不无聊。

章必功

章必功,男,1949年11月03日生,安徽铜陵人。1968年参加工作,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政协委员,曾任深圳大学校长,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师范学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文名:章必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铜陵

出生日期:1949年11月03日

职业:教授,校长

毕业院校:安庆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担任深圳大学校长

代表作品:中国旅游史

个人简介

章必功,1949年11月03日出生于安徽,主攻中国先秦两汉文学,22年前的一篇研究生作业《六诗探故》,时隔十几年后引起学界专家的重视;他特别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史哲的融贯汇通和激浊扬清,出版专著多部,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学术风格;他试图填补旅游文化研究的一项空白,在深圳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描述古代旅游历史的《中国旅游史》;他是全国优秀教师,曾任深圳大学校长。

个人履历

章必功的人生起步,和乒乓球有着不解之缘。曾是安徽省铜陵市青少年乒乓球冠军的他,1966年开始的“文革”,首先打碎的不是他的大学梦,而是他的乒乓梦。

1968年,章必功被分到九华山下的酉华公社当知青,只干了8个月就因乒乓球特长被招工回城。在选矿厂,喜欢文学的章必功,常在报上发表文章,引起了领导注意。一天,他正在马路上修管子,一位局长见到他说:“小秀才,调你到科委干不干?”从这以后,这个高中生开始为市办展览写解说词,为科委写材料,偶尔也写写诗歌。

1977年恢复高考,章必功报名参加,最终,章必功接到一张“安徽师范大学安庆教学点”(现安庆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时已成家立业的大龄考生通常被分到师范院校,还可以带工资上学。

1981年,北大古代文学专业招收了5名研究生,其中4名是北大应届毕业生,仅有章必功是惟一来自京城外的乡下人。一时间,他成为安庆师院和铜陵小城的新闻人物。

1984年章必功研究生毕业,正赶上新创办的深圳大学向北大要人,他便来到这座异常陌生的边陲小城和特区大学。

198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同年来深圳大学任教。历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国文化与创播系主任、深圳大学副校长兼师范学院院长、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艺学和传统文化。曾出访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

刻骨铭心地爱好中国文学

章必功1949年11月生于安徽铜陵。从小,便迷上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爱上了唐诗宋词元曲。18岁上山下乡,20岁那年当了矿山工人,更加喜好诗词。一夜灯下读唐诗《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大为欢喜,原来家门口这座不起眼的丘陵,竟与李白相知。兴起之下,他连夜撰写一篇洋洋洒洒的《五松山记》,在《铜陵日报》上登了整整一版。22岁,得力于舞文弄墨,先后到市展览馆等政府部门做秘书。1977年,考入安庆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又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的研修。

章先生称自己爱好中国文学“是一种诚心诚意、刻骨铭心的爱好”。考大学,从第一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所填的专业全部是“中文”。“尽管我别的学科成绩也很好,但我不会去考别的专业,因为我觉得,只有爱好成为职业内核,工作才会非常自觉而愉快,生活才会相当写意而潇洒。”他特别声明,他由文学的感性爱好转变为对文学的理性研究,动力仍然是个人兴趣,他从不做命题作文式的课题研究。他说他的几本小书,都是自选课题,不是应征课题。不是为职业、职称作,而是为情动于衷作,为思有所得作。所以他激赏龚自珍的两句讥讽文人的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一篇作业引起学术界关注

说到读书做学问,章必功的经验之谈是:无论是读大学还是读研究生,都是“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其中研究生阶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要做好导师布置的每一份作业”。章先生的研究生作业,有两篇人未离校,就被老师推荐发表。一篇发在社会有影响的月刊、中华书局编辑的《文史知识》上,一篇发表在学界有地位的年刊、中华书局编辑的《文史》上。其余的作业,如《读诗札记》、《赋体起源》,也为他在深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初稿。章先生深情地说,安庆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深圳大学是他人生转折的三大重要平台,各有教益,各有特色。而未名湖的特色是自学环境优越,师德师风高尚。

1983年,章必功向主讲《诗经》课程的北大中文系主任费振刚教授提交了作业《六诗探故》,文章论证古今学人争论不休的一个古文论重要范畴《周礼》“六诗”“风赋比兴雅颂”,指出它本是周代国学的诗歌教学纲领,反映了周代国学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诗歌教学过程(先学诗的歌唱与朗诵,后学诗义的比喻和引申,再学诗乐在朝廷和宗庙的应用),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一风二赋三比四兴五雅六颂的排列顺序。交作业的第二天,费振刚教授便将他叫到办公室,说你的作业我要拿给你的导师看,以后我讲“六诗”就用你的观点。一句话,使学生由惊愕而感动,由感动而振奋。1984年,《文史》第22辑全文刊载了这篇论文。文章发表后,沉寂了十余年,到上世纪末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先是日本《汉学大辞典》、中国台湾《国学大辞典》全文收录。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六五”规划项目(多卷本《中国文学通史》第一卷《先秦文学史》第二编《诗经》请章必功撰写,其中有关六诗的论述,全部采用了《六诗探故》的观点和内容。章必功说:“如果没有北大老师的赏识,恐怕就没有这篇文章的丝毫影响了。光大发扬这种师德师风,正是我主持深大学政的一个重要目标。

“红楼业余爱好者”

1996年,一本16万字的《红楼讲稿》,让不少人将章必功归入了红学研究的专家。但章必功自己说,研究《红楼梦》纯属“上司所逼”,偶然邂逅。

章先生说,他小学五年级便开始读《红楼》,但“看不到刀光剑影、铁马金戈,了无趣味”。中学毕业后再读《红楼》,亦不过是对“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产生了较大的同情”。1983年,吴组缃先生给北大研究生讲《红楼梦》,也是要每人交作业,章同学的一篇《大观园中的“三宝”、“三玉”》获得吴先生的高分,激励了章同学对《红楼》的兴致,觉得《红楼梦》说了两百多年,还是有“说不到”的余地。到了1985年,章必功参与深大中文系组织的《红楼梦》电脑多功能索引的研制,开始翻检《红楼》。次年,这一项目在北京通过鉴定,北大教授兼深大中文系主任乐黛云女士吩咐弟子辈的章必功写篇文章南北呼应,于是他再将当年的《红楼》作业从六千字扩充至一万二千字,题为《“三宝”、“三玉”人名构思初探》在《深圳大学学报》上发表。谈及这篇文章的内容,章必功称不过有“小小的发现”。他说,曹雪芹喜欢在人物姓名做文章,但人物姓名以谐音、双关暗示褒贬,是曹的雕虫小技。曹在人物姓名上的雕龙大技应该是“三宝”、“三玉”。大观园“三玉”:贾宝玉、林黛玉、妙玉;“三宝”:贾宝玉、薛宝钗、薛宝琴。章必功认为,这一组以“宝玉”为中心的人名对称标志着两组特定的人物关系——联系“三宝”的是婚姻,联系“三玉”的是爱情。这一看法,当初交作业就得到了吴组缃先生的首肯,因为“老先生自己也没有讲到这一点”。文章发表后,中国人民大学学术资料汇编全文收录。受此鼓舞,1994年章必功在深圳大学开设“红楼梦专题”,写一章,讲一章,共22讲,成《红楼讲稿》。其中,他自己比较满意的只有三章,一是《三宝三玉》;一是《红楼诗话》,《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一是《黄金锁、冷香丸、红麝串》,眼下正被《红楼》迷转贴于国内网站,引发了热烈讨论。不过,他还是说他的《红楼》研究,是浅赏辄止,是个“红楼业余爱好者”。

没有诗歌的学校是寂寥和枯燥的

在深大的20多年里,章必功形容自己的很多研究都是出于教学需要为教学服务。上世纪90年代初,顺应深圳旅游业的发展,深大中文系开设旅游文化专业,请他写一部《中国旅游史》给学生作教材。这是一个创新,因为国内没有这门课,也没有这种书。写了大约一年时间,国内终于有了一本试图描述古代旅游历史的专著。他自己对这本书并不满意。说此书名曰填补空白,其实是滥竽充数。但我们读了读,感到与通常专门史的写法有所不同,《中国旅游史》文学意味浓,文笔精炼,可读性强。因而一印二印三印,并被一些高校选作教材和参考书目。本世纪初,章先生提议改革大学公共课程,用《文史哲通论》代替传统的《大学语文》,供理科学生必修;设立《科学史纲要》,供文科学生必修,并组织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编写《文史哲通论》教材《华夏人文要略》。这本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五”规划国家级教材项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章必功眼下最想做的学问就是完成正在进行的“品诗论史”系列讲座,增强学生和民众以诗为鉴、以史为鉴的兴趣、修养和水平。此前,他已在深圳开讲了《品诗论史·兴亡篇》和《品诗论史·婚姻篇》。章必功认为,诗歌自古就是文化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绝妙好辞。中国以诗行教,源头古老。学校需要诗歌,没有诗歌的学校是寂寥和枯燥的。1998年,深大师院附属中学要出校训,章必功当即建议采用李贺的诗“少年心事当拿云”,并请了一位书法家将这句诗雕刻在学校的石墙上。在章必功看来,品诗是人生一大快事。“揣摩诗心,心动而神摇;融会诗境,手舞而足蹈。”而品诗论史,是在做学问,就没有那么轻松,“不仅需要史学的枯燥积淀和史家的沉重思考,而且需要在枯燥中焕发诗的情趣,在沉重下飘扬诗的韵味,做到以诗心话沧海桑田,以诗意说天翻地覆”。

在章必功开讲的《婚姻篇》中,章必功从诗歌入手,勾勒中国婚姻史,并密切联系了当今社会的爱情婚姻关系。章必功估计,当代人的婚姻状况约略是:10%亲亲热热,20%不冷不热,30%忽冷忽热,20%只冷不热,剩下的就是水深火热。因此他推崇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认为这是婚后感情交流的至高境界。针对**《手机》中的台词“审美疲劳”,章必功认为,“审美疲劳的本质就是喜新厌旧”。处在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和城市,很多人的婚姻动机都比较功利。在他看来,要缔结并维护一段好的姻缘,关键还是要讲感情,好的婚姻,不是“你站在我面前”,而是“你站在我心里”,这是一种相互的、平等的喜爱与认同。他进言,当代夫妻要爱护情感,警惕古人说的“至远至近东西,至亲至疏夫妻”,千万别从“至亲”变成“至疏”。要重视王菲唱的“只爱陌生人”。他认为,“只爱陌生人”并不荒唐,实际是对当代爱情婚姻容易枯萎的反诉,揭示了当代爱情婚姻中客观存在的一股由“至亲”滑向“至疏”的寒流,反映的是一种女性的苦恼和当代人的爱情婚姻危机感。

老章言论

谈教改

“官本位浓厚、人事制度老化、师生关系疏远、教学声望下跌、泡沫学术抬头、计划经济严重、人文精神模糊、改革步伐缓慢”。2009年末的深圳,寒风刺骨。在深圳大学校长室里,校长章必功坐在沙发上,两只手放在袖子里,一口气历数了中国大学教育的“八宗罪”,“深圳大学近些年来的改革,就是围绕着这八大问题展开的。”

而就在半个月前,酝酿了4年之久的深圳大学人事改革方案在深圳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特别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已经上报深圳市政府,一旦获批准,就意味着自2010年起,深圳大学所有教职员工不再具有传统意义的国家干部身份,所有人分属教师、管理和技术岗位,凭合约和学校发生关系,年度考评不合格需解聘,聘期考核不合格不续聘;所有的学院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都是教授,不是干部不是官,12名校级领导将逐步减少到5个;讲师6年之内评不上副教授就得走人;组建各单位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而担任党政职务者不能进学术委员会,实行教授治校,等等。这仿佛应了章必功几年前的那句很牛气的话:如果允许自编自导,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在深圳的舞台上跳一支人事改革的舞蹈给全国高校看。

“大学无官,改革后我就是深圳大学的一级管理职员,相当于CEO,不再是什么正厅级了。我从不把自己当作一个官,我就是一个老师,我现在还上课。”章必功是一个激情澎湃的人,他的专业是先秦两汉文学,对此有“一种诚心诚意、刻骨铭心的爱好”,著述颇丰。主持深大学政后,他锐意改革,作风亲民,在学生中有一群自称“章鱼”的粉丝。

在章必功看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余地很宽,因为它基本上没有搞体制改革,体制基本上没动,运行的是计划经济下的高等教育体制。这就等于说,全国2000所大学都挤在起跑线上,没有明显的领跑者,这对深圳大学是一个机会。如同深圳特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一样,深大也应该成为高校改革的排头兵。“我希望全中国的人都知道,深圳大学是一个有想法的学校,是一个有主见的学校,不是一个跟风的学校。”

大学无官

2005年,章必功被任命为深圳大学校长。此前20年,他历任深大夜大学专科主任、中文系主任助理、副主任、党办主任、宣传部长、副校长,从“小干部”逐级升迁的经历,使章必功顺利完成了从擅长诗词歌赋的学者到大学管理者的人生跨越。在这一过程中,他对中国大学教育存在问题的认识也日益清晰。

在章必功看来,大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是主要由学者和学生组成的为培养人才开展研究的场所,不是培训机构,不是科研机构,也不是工厂。因此,大学的一切规章制度,要从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而不能从方便办学、方便教师的角度出发。但现有的以“计划等级制”和“配额供给制”为特征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使大学的功能出现了异化。

“什么一本二本,国家重点,省重点,985,211,就是人为把大学分成三六九等。像这样划分的重点,就抑制了地方上一批原来非重点的进步。重点由教育部门分配,这种分配还深入到了学校内部,有些很难理解。比如深大现在想组织一支高水平的篮球队,你一定以为没问题,我告诉你其实很难,到了上面他拿出一个分配单子,谁办乒乓球队,谁办篮球队,分配搞足球的想搞篮球,不行。连球队都分配,何况谁是重点谁不是重点。我是极力主张取消一本二本、重点非重点的,重点应该是自然形成的,学生趋之若鹜就是重点,学生冷落它就不是重点。”

深圳大学虽然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但旧体制的毛病一样不少。高等教育的“八宗罪”同样存在。

“市领导的秘书曾经问我,深大能不能在5年内变成全国重点大学,我明确告诉他不行,他说10年如何我说50年都不行,除非深大换老板,投资主体变为中央政府,这显然是办不到的。”

“深圳市给深大的经费全国第一,深大教师平均工资全国第一,教授的正常年收入是25万。深圳的诱惑又很多,很多人拿着学校的工资养尊处优,不去做学问,而是热衷于搞钱。而只要来了,就走不了,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平庸之辈挡道,优秀的人才上不去。”

人事制度的改革简直刻不容缓,不过尽管想法激进,但章必功明白,他成不了蔡元培。时代不同了,蔡元培这样的教育家是民国时代的产物,而现在是21世纪,国家的教育体制一定时期内不会大变,政府投资规模一定时期内不会大增,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主旋律一定时期不会变。在这些框框之下,任何激进的引发动荡的改革均不可取,大学自治是不可能的。因此,章必功的策略是渐进,“既不是温吞水,也不做绿林响马”,而是在老制度的背景下起步,凭借老制度积累的基础,向新制度逐步过度,直至完全实行新制度。

因此,此次通过的《深圳大学人事改革方案》,2005年章必功就任校长不久就在校长工作报告中提了出来,但正式启动是在2006年,草拟于2007年,斟酌于2008年,修订于2009年,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听取意见,并坚持平稳过渡的原则,为在岗20年以上者设置了长聘制度。因此,尽管有少数教师找章必功来“论理”,但该方案还是以80%的高票在教代会获得通过。

这一结果的取得,和章必功几年来锐意改革所积累的人气和威信分不开。针对大学普遍存在的行政人员“话事”的情况,章必功搞了两个委员会: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和财经工作教授委员会,分别由9位没有行政职务的“布衣教授”组成,这18个人,基本上决定了深圳大学谁可以调进来,谁不可以,谁的实验室可以得到100万。谁的可以得到200万。

“过去要走后门进人要找校长一个人,现在至少要找5个以上的人说情,难度和成本大了很多。这两年通过这个委员会进入深圳大学当老师的有200多人,素质比前几年提高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教授的地位和尊严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为了制止泡沫学术的抬头,深大还改革了评奖制度,规定谁申请谁举证,申请的人要自己证明学术成果的影响力,14个评委。13个是外校的,这样一来,“2006年申请的有300多人。到了2007年就只有80多人了,为什么因为很多人担心举证不够分量而放弃了,最后获一等奖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有学术定力了,数量之下,一篇文章说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另一篇说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屈原,这有什么意思啊如果没有可以加入人类思想宝库的思想就不要写文章了。”章必功说。

还有,“整个中国高校,教学声望是不如以前了,一般大学急于升级,学士升硕士,硕士升博士,片面追求科研强校的道路,把教学给淡化了。教师也是片面追求科研成果,往往在教学上马马虎虎。但没有好的教学,就没有好的师生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深圳大学设置了高级讲师的职位,待遇相当于副教授,就是为了鼓励教师忠于本职,认真上课。

在深圳大学,学生不用体育达标,只要参加某个体育俱乐部就及格了;没有《大学语文》,但要读《科学史纲要》和《文史哲通论》,要通过英语口语、普通话、信息技术、心理和身体健康5项测试;不及格不需要补考,但要重修,因为3门补考会拿不到学位证。

和章必功谈及“蚁族”,他很肯定地说深大的毕业生不会有这种情况,“首先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思想活跃,找工作是有优势的,另外,学校在深圳创业园租了地方,有启动资金鼓励学生创、毕业一年内都可以先留在那里。如果搞不出名堂,可以离开,搞出名堂可以继续。”

任职经历

1968年,在安徽铜陵酉华公社当知青、选矿厂工人、科委干事

1977年—1981年,恢复高考,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安庆教学点”(现安庆师范大学)学习

1981年—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生学习,获文学硕士。

1984年,在深圳大学任教

深圳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主任

深圳大学副校长兼师范学院院长

深圳大学校长

学术成就

主要论著

《〈红楼〉讲稿》

《元好问暨金人诗传》

《文体史话》

《中国旅游史》

译著

《意识形态的时代》

论文

《六诗探故》、《红楼诗话》等三十余篇。参编《先秦文学史(诗经)》

主编

《文化与传播》、《华夏人文概览》。

主持

“《红楼梦》多媒体课程教学研究”

国家高等教育教材十五规划项目《华夏人文概览》

主持广东十五社科规划项目《岭南近代文学大系》的编撰

演讲

《品诗论史》

师生关系

校长信箱

深圳大学的校长信箱是学子们的“宝地”,也是深大民主的集中体现。同学们不仅可以在这里提建议、意见,还能与校长交流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能在心情不好时来这里发发牢骚,在看到了好文好段时来这里与校长分享。章必功的校长信箱里已经有了28万封电邮。

在校长信箱,章必功校长被称之为“老章”,学子们可以自称“学校学生”,也可以自称“章鱼粉丝”。这是深圳大学独有的称呼——章鱼是指章必功校长的“粉丝”。老章的幽默、民主和正直,让同学们又敬又爱,这种情感往往可以达到崇拜的地步。老章是许多深大学子的偶像。

老章对每封来信必亲自回复,能亲自解决的必亲自解决,关系到学校部门职责的必亲自转发。在深圳大学,学生有困难,一是找义工,二是找校长。老章多年来为深大做出了趋于无穷大的贡献。同时,老章的君子作风又教育了一届届学子。

“和五六十年代相比,今天高校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师生关系的疏远,老师上完课夹着皮包就走了,老师忙老师的,学生忙学生的。”因为洞察到师生关系疏远,深大开设了领导信箱系统,这不是章必功的发明,但他将之发扬光大。

回信趣事

就任校长至今,章必功总共回了大概28万封学生来信,平均每天20封左右,“很多人断定有不少于一个排的秘书在替我回信,我可以告诉大家,没有一个,校办主任都不知道我的信箱密码。你以为那个信箱回得很舒服吗看到那些生日贺卡当然很快乐,但更多的是骂学校的,食堂饭菜打少了,洗澡没热水了,头都看大了。为什么要坚持,就是为了挽回日益疏远的师生关系。同时,这个信箱等于增加了2万双观察深大的眼睛,使我们知道一些真实情况,有什么不好”

章必功把学生的来信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抬头望星空,志存高远;第二类低头望脚下,讨论柴米油盐,是否应该养猫之类;第三类是争议校政的,如熄灯制度的;第四类是讨论深大应该怎么办的;第五类是倾诉个人问题的,有谈恋爱失败,问校长该怎么办

回复这些信,章必功花了很多心思。有学生写信问校长该怎么看待同性恋,章必功回答:“造物无常,不喜不憎,无性为性,既怜且悯。”就是承认同性恋是一种客观,虽然不合人性,但自有一段怜悯。“我用这样的语言形式,学生会拿不准什么意思,会慢慢思考,不容易发生冲突。”

还有学生和校长谈变性手术,问如何履行请假手续。“这样的信回起来有难度,你千万要慎重。我回信首先对他的想法表示尊重,第二劝他要认真思考,对变性后的困难要想好,第三如果想好了,一定要征求父母的意见,第四,如果家人和他本人的意见高度一致,决不动摇,我就教他向学校提交休学申请书,用别的理由申请休学一年,本校负责替你保守秘密。”

有学生在信箱中向老章询问杜鹃山一说(深圳大学杜鹃山有许多鬼怪传说,被誉为邪地、阴地),章必功回答:“人有正邪,地有好坏,未曾听说地有正邪之分。”

而且,章必功和学生的交流并不限于网络。有一次他改作文,发现一篇写得不错,给了90分,改到另一篇,发现好像看过,一比较,发现两篇一模一样,都是夜大生,还是科长。章必功在上面写道:“两兄文相似,令人想起木兰词,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几天后他再去上课,发现这个班笑声朗朗,那两人在向同学炫耀那个评语,并对章必功说,确实是抄的,现在又重做了一遍,请老师批改。“这就达到了最好的效果。如果我对这事漠然处之,直接给两个0分,不是不可以,但效果未必好。”章必功提起此事,至今很得意。

有银行招聘,规定应聘者必须来自“211工程”大学,学生因此向章校长诉苦,说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章必功安慰学生:

他们素质低,不必在意。转身就让财务撤回了学校在该银行的所有存款,银行很快改弦更张。

有学生唱歌唱得好,考到了深大音乐系,不久找到了校长,说深大的师资还不够好,要求转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章必功同意了,而且说深大的学费你也不用交,你到上海去,深大承认你的学分。在章校长看来,学校不应该有门户之见,这个学生在上海得到了名师的指点,心情愉快,这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一点一滴间对学生利益的考虑和保护,使深大出现了人数庞大的“章鱼”群,有事找校长,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写的一本散文集,你有看过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瓦尔登湖读后感1500字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瓦尔登湖读后感1500字范文(一)

 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幅耐人寻味的:两行向远方延伸的铁轨中间,立着无数挺拔的大树。这是否是本书在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暗示着我们别的一点什么梭罗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我在想,在现实的世界里,现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环境之前,是否也该多一些自省与自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瓦尔登湖》又是属于现时代的。

 由此,《瓦尔登湖》在阅读空间中占有两个起点和终点,那就是心灵和现时代。

 梭罗原是个要在人世有所作为而不是个出世的人,然而在两年多的湖边生活后,他看破了“红尘”,感到人世扰扰,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他要对之心平气和,一无所求。当然,一个人从对人世有所求到无所求,这是一场艰难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观照梭罗的这条起伏的心灵历程,不知能否多一分理解和感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那是苛刻,但对“所求”多一些节制,则是理性。我们无法也无需戒绝自己对生活的“所求”,但同时是否也该有些出世的精神来面对这个不复简单的世界在越来越考究的生活中,心灵的罗盘仍固执地指向简单和质朴。因此,斑斓的VCD节目和浓酽的咖啡之外,读一读《瓦尔登湖》,让心沾染一点湖水的静谧清凉,多一分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其实不是时髦,而是必需。

 种豆、筑屋、焙制面包,对大多数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谁向往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

 现代生活给人类提供了几乎随心所欲的舒适,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洁少尘,而地下水却在不断地下沉,天空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我们的视觉。我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又给自己埋下了生态陷阱,因而只能用回归自然来安慰自己的无奈。我们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时,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为子孙的我们,却颠倒过来,蹂躏、奴役、称霸自然。

 然而笑容还没来得及绽放,历史这块魔方已经从正面翻转到反面: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种在减少,人间变成污染的烟尘世界,自然又在嘲弄企图称霸地球的人类了。

 如果我们少一些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间多一处瓦尔登湖,人类就会多一条后路。这该是《瓦尔登湖》的一句隐语吧。《瓦尔登湖》是吉林人民出版社“绿色经典文库”中的第一本,这样的定位,也是编者的一番良苦用心吧。

 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想,这真理该是:热爱自然,创造生活。

 再次翻读《瓦尔登湖》时窗外的绿叶已经淡淡泛出一点秋意,近段时间突然疯狂地喜欢上了大卫。梭罗,那距离康科德两公里的瓦尔登湖畔,那独自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里渔猎,耕耘,沉思,写作的简朴生活。从1845年到1847年,大卫。梭罗-瓦尔登湖畔一个孤单的灵魂,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将思想和文字精心地打磨。

 与我再次如期邂逅的文字此刻正静静地躺在电脑桌旁,因了翻译家林志豪先生的生花妙笔,这本由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共同出品的著作方深深地吸引着我。也许当生活简单到一日三餐,简单到最后的财产是明亮的湖水和日月星辰,充满了智慧的文字才能像潺潺流水清澈流淌,这些属于作者自己的经历,一段从生活必需品如何获取作为起点,然后才开始启程前往梦中胜境的旅程。而当这求索着的灵魂将故乡的牌位轻轻供奉在宁静的瓦尔登湖畔,真正的精彩才幻化为迎风铺展的画布,一点一滴圆润丰满,最终造就了这部包括结束语在内分为二十个篇章的自然随笔被后人赞誉为“能够塑造读者的书籍”。

 一本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细心品味的好书是难得的,《瓦尔登湖》这样的经典更是不会例外,当我在舒缓而纯净的文字中慢慢行走,总会有一些花朵般绚烂的灵光突现迫使我停下来,如果说一篇优美的文字是我们风沙苍茫的旅程上一处小小的绿洲,那么《瓦尔登湖》赐予我们的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我们既可以让自然和人的心灵探索野马般狂野地奔腾,又能让个人体会到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那些经验和感悟,是如何在清晨闪动着露珠的光芒。当然,一个经历足够丰富的读者,还会从这本宁静的经典中品读出对现代生活的揶揄和讽刺。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本简明的书,因为她不晦涩,文字和文字间串联成水晶珠链一样的风铃,使得思想不得不化为清晨刮起的阵阵微风,她时刻在直面我们的经历,我们的阅读和思索。晨昏照耀下的树林和季节变幻间的乡村和田野,水天一色下翩飞的欧鸟和树丛里惊恐逃走的小兽,其实它们不仅属于作家,在我们看似沉闷平淡的生活里,何尝不是处处可以一窥它们的背影,而前提是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正拥有一个比晨起时更早,更神圣的黎明!

 努力去做一个自由的人既幸福又卓绝,因为选择和放弃从来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歌德巴赫猜想。当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他的名作《林中路》中深入探讨了这个命题,其实他没有给出我们答案;然而大卫。梭罗却在他描述瓦尔登湖的美丽文字中,宁静又雄辩地给出了自己的一种回答。

 月光一样的隐居也许是我在这本书里读到的最大的收获,当我们也能在心中勾勒出自己的“瓦尔登湖”,我们就会在自己的人生里获得这样恬然的生活姿态,月光般明亮却内敛,月光般平静却非凡,隐居只是一种选择,是否选择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日夜风尘仆仆的路途上,心内心外都要撒满一路月光。

大学生瓦尔登湖读后感1500字范文(二)

 再一次合上《瓦尔登湖》,似乎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把我满脑子的杂想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

 说实话,我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读“透”这本书,我所能感知的、体会的,不过是皮毛罢了。说起来,这本书与我挺有缘的,它是学校颁发的奖品。但当时得了一等奖的奖品才是这本书,而我是二等奖,不知怎的,阴错阳差,辗转之中这本书到了我的手上,我也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的代表作,写于19世纪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贪婪的人类疯狂地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身处欲望旋涡中的人们难以摆脱,欲望创造了一切又毁灭了一切。

 身处这样的环境下,深受爱默生自然主义影响的梭罗,只想亲近自然,回归本心。这个身材不高,但很坚实,有着浅色的皮肤,敏锐的五官,看起来似乎有些严肃的梭罗,这个被同时代的人认为是一个行为怪异的偏执狂梭罗,真的逃离了城市的喧嚣,搬去了瓦尔登湖畔隐居。他自耕自食、真正地去体验了极致简朴的和接近自然的生活。

 《瓦尔登湖》有点像游记,又不是真正的游记,他写的无非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是一本极其私人化的书。如今有些人则将私人化写作当成是一种认知狭隘的表现,但我却认为这种认知才真是有点狭隘了。哪一个人写作的初心不是为了写出自己的想法呢而每个人的想法都不相同,文章的表达与深意自然也有所不同,私人化写作也是其中一种。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有狭隘之说

 作者在去那里生活后,首先亲手搭建了一座木屋。那座木屋仅仅十几个平米,这意味着他没有足够的生活区域,各种生活区域不能明确区分,他需要在床上活动甚至吃饭,设施也相当不完善。最特别的地方便是他的木屋以及他的生活完全向公众敞开。他从不锁门,过路的人甚至动物都可以自由进出,屋中的食品和用具随便取用,即使他并不在家。在梭罗的木屋中,新鲜有趣的玩意儿随处可见,趣味无穷,给人温暖和快乐。

 这段短暂的逃离,使平时远离俗事的他用起工具来像一个合格的农夫,他只用两只眼睛估算两棵树的高度,结果都能十分准确;他也能像一个牲畜贩子一样估计出一头牛或一头猪的重量。这些看似俗而且粗笨的工作,使他真正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乡村生活让人保持了淳朴,而这是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它让人活得不虚标,能够控制贪欲,懂得知足。最重要的是享受生活中的细节,能够细细品味大自然的馈赠。

 梭罗在这本书中记载的是他的小日子,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但又烟火味十足。他让自己慢下来,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再反过来看我们的日子:早出晚归,忙于谋生,有一点闲暇的时间就泡吧、玩手机、聚会,仿佛日子于我们而言,就是日复一日单调的流水账。一切的欲望,无论是贪食、好色或是追求财富,都只是同一个东西,一个贪心不足的胃口。当一个人忙于俗务时,便会忘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或者根本顾不上精神境界。工业革命,商品革命,将文明进程推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人与自然应该怎样亲密接触呢“精神”应该怎样加快脚步,去追赶上物质的进步呢这是一个大命题,也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命题。

 《瓦尔登湖》中的很多语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每一句话都能引起我的深刻反思。如“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是啊,只有当自己明白,认识自己,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但大多数人往往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却忽视自己不知道什么,这也算是一种悲哀了吧。“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在当代生活中,很多人都相信“锦鲤”这一说法。所谓“锦鲤”,就是变相地听天由命,是自己不做任何努力,光靠想象甚至是幻想来渴望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消极的手段。只去仰望星空,却不脚踏实地,你永远也不会走出这个绝望!因而,改变命运并不是傻傻地等待,唯有努力,唯有改变,自己的人生才能被自己牢牢地抓住,才能被自己主宰。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本书,有人觉得它太静了,不符合自己的品味;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吹嘘,为了炫耀才去阅读。真正能读懂这本书的人,能全身心投入这本书的人,消耗的不仅是时间与精力,更是要降低自己的欲望,然而有几个人能去做出这个改变,走到这个地步呢

 如果你有时间,不妨也读读《瓦尔登湖》这本静悄悄的书,走进大自然鸟兽草木之间,从而获得一种简单、独立、大度和充满信任的生活,不断走向更高的生命境界。

大学生瓦尔登湖读后感1500字范文(三)

 第一次读《瓦尔登湖》是在大学,十八九岁的中文系少女,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是梭罗的单纯与真诚,是他丰饶的内心,是他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二次读《瓦尔登湖》是一年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从这本书中读到的是作者追问真心的勇气,是坚守初心的执着,是他对生活本质的洞悉,对世界的深情。

 《瓦尔登湖》不是一部小说,不能靠曲折动人的情节,来抓住读者的心。《瓦尔登湖》也不是一本诗集,不能靠凝练的语言与新奇的意象,来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这,只是一本生活随笔集,没有什么情节,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

 人们把梭罗称为“自然主义文学的始祖”,或许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感兴趣的生活主角是大自然,是大自然中的生灵,大自然中的声音,以及那些以自然状态生活着的人们。二是因为他对自然的书写,采用的是最质朴的形式,平实而简洁。作者博览群书,却让人感觉不到掉书袋的卖弄与晦涩。书中记录的生活是简单而真实的,一个人的生活日常,所思所想。书中记录生活的方式,也是最为素朴的,没有一丝粉饰,不带一点夸张。书中的语言,睿智、真诚、简洁、浅白,同时又时时透着几分幽默。

 一个读完大学,喜欢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的年轻人,突然做出一个决定,带上一点儿钱,带上一点儿最简单的生活用品,去瓦尔登湖边生活。在那里,他亲手搭起一座小木屋,一盏灯,一张小桌,几把椅子,两个煮饭的锅,几件餐具,成了他的全部家当。

 他的新家,位置选得刚刚好。那里能够让他享受宁静,平日里少有村里人光顾,也听不到邻居的吵闹声;那里又不会让他的生活与世隔绝,旁边的小村离得不远,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去那里的小商店买些所需的东西;一条铁路就在不远处,一天中能听到几次火车的轰鸣声;在那里他能见到那个沉静寂寞而又快活的伐木工人,也能见到一两个因好奇而前来造访的村民。

 他的新家虽然简朴,却有最美的房间装饰画,那是窗外随时扑入眼底的风景,有时是一片茫茫雪野上几行细碎的动物足迹,有时是向晚的余晖洒落在林间的空地上。他的新家有最美的后花园,有树林,有鸟鸣,有湖水的微波,有湖中自在的游鱼。

 他家里有最可爱的宠物,啄木鸟在笃笃笃地啄树;知更鸟刚在屋子对面的松树上做了一个新窝;一只浣熊在林间游荡,几只山鹬在泥土里翻找虫子。他家里能听到最好听的音乐,那是鸟儿们在山核桃树林里歌唱;那是熟透了的果实突然落在地上,那是鹧鸪在拍打翅膀,那是一只苍鹘在唱着哀伤的歌。

 梭罗有一支妙笔。这支笔,总能让人看到他所看到的,听到他所听到的,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这支笔,总能让你跟他一齐笑,跟他一齐思索,仿佛你就站在他的身旁。

 有时,我会设想一下梭罗的样貌,一个身形高大瘦削的年轻人,眼睛不大,眼底却透着智慧与善意的光。在陌生人面前,他有些羞涩,有些沉默,有些不善言辞;在心意相投的朋友面前,他却能眉飞色舞,侃侃而谈,风趣而幽默。大部分时间,他不多言,脸上没有什么笑意,甚至有几分冷漠。读后感其实,他的心里住着热情、住着爱;住着雷霆风雨,住着风平浪静;住着冷静,住着幽默。这样一个人,我想和他相识,一齐坐坐,一齐聊聊。只是,不明白,他愿意不愿意。

 四十多岁的我,工作二十年,上有老,下有小,每一天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可,有时我也会问自我,为什么活着,自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貌的。走在大街上,看着身边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有时会想,大家如此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许很多人都会回答,为了生活,为了自我,为了家人。如今,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丰富多彩,商品琳琅满目,很多人已不必为维持基本生活而奔波劳碌。可是,或许你也像我一样,总能听到或看到身边太多的不满足,想要更大的房子,想买更豪华的车子,想用更高级的化妆品,想穿更大牌的服装,期望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盼着老公体贴又多金。

 欲望像是一根导火索,一旦点燃就会四处蔓延,越烧越烈;欲望像是一种超强传染病,自身的免疫力稍低,就会被传染,且一发而不可收拾。人们忙碌着,为了这张似乎永远也填不满的欲望之口;人们焦虑着,担心欲望的肥皂泡会突然被碰破,期望的一切在瞬间成为泡影。

 不明白,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有时会站在某处发呆,似乎迷失了努力的方向;不明白,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有时会突然追问,自我的存在有什么价值,自我真心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这时候,或许读一读《瓦尔登湖》是个不错的选择。或许,你我不必像梭罗一样,去找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离群索居。或许,你我能够像梭罗一样,找个时间,给自我寻一片心境,体会一下简单生活的乐趣,听听大自然的声音,看看花开花落、草长莺飞。或许那时,我们心中的焦虑会少些,更少些,甚至会慢慢消失。

 陶渊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问自我的真心,想想自我的'初心,明白自我的真心,记着自我的初心,无论生活在何处,我们都能做到恬然沉静而内心笃定吧,就像梭罗一样。看一本书,掩卷细思之后,重返生活的我们,心境早已不一样。

 或许,这就是梭罗送给我们的礼物;或许,这就是《瓦尔登湖》带给我们的惊喜吧。

大学生瓦尔登湖读后感1500字范文(四)

 普希金曾经说过: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题记

 人的一生,总要沉浸于某些情感,感悟前人的伟大思想,最好的方式便是将自己同化与一本书籍之中,与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相伴,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进而透过他们的性格特点揣测作者的意图和他要表达的情感,亦或是反映的社会现实。这便是读书真正的意义所在。

 捧一本精致的图书,泡一杯热茶,任由一缕缕的阳光洒在书页上,而思绪早已随着书中的思想而去。有幸拜读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感触颇深。

 断断续续而细致入微地读了进半月,愈发地为书中蕴含的思想所折服。当阅读的时候感觉很享受,但合上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思想的荒芜。作者的思想深邃如海,充满了哲学思想和隐喻,真正能读懂的只有一小部分。

 “瓦尔登湖”曾在诸多的文字作品中出现,都是“心灵故乡”的代名词。如何怀宏所说“我们每个都可能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是我们心灵的的故乡,精神的家园,他给我们活力,给我们灵感,给我们安宁。”《瓦尔登湖》描绘的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社会飞速发展,人们普遍创业,激进的年代,唯有索罗能够果断的放下一切离群索居。他享受那种亲近自然的,哲人般思考而不需要交流的生活,他只是简单地进行劳作,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简短但深刻的描绘。他是一个博学而善于深入思考的人,所以他的这一作品为后人所赞扬,所理解,赋予了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意义。

 其实很多人都无法拥有这样的生活,当时如此,现在亦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人无法承受社会压力,进而造成了思想上的虚无,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生活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之中,故事就像一个乌托邦,在这里可以忘掉生活的一切烦恼,此即为我们“梦”的状态,生活的重担压在我们肩上使我们不愿意醒来,宁愿沉浸在这种虚幻的快乐中虚度时日。而有当一日,我们真正醒来,却发现现实生活与自己的故事中的幻想,与自己趋于完美的梦大相径庭时,有些人会直面现实,而更多的人会沉沦而至形成恶性循环。为自己编造各种美好的故事以维持生存,处于一种精神麻木状态。但可悲的是,对于此类事,故事只会带给他们痛苦而不会带来最终的欢乐。

 或梦,或醒。梦是虚幻的,我们总要醒来。我认为,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理,故事也是如此。在此,我用狭隘的目光看待梦与故事,且将其看作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冀或是追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谱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可能没有多么轰轰烈烈,但一定要真实可感。或许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片段,但一定要活出真正的自我。《瓦尔登湖》为我们构建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其中的情节也或多或少的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折射出来。

 最终,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存在即合理,每一个故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并不是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梦与故事终究是一种虚妄,脚踏实地才是生活真义。每一本书只能为我们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场所,我们从中学到的更多的应该是对生活的指导意义,通过书中传递的思想充实自身,这应该就是书籍为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吧。

 朝聆滴翠,晚赏苍郁。

 坐览湖景,仰观星辰。

 栖一湖以览天地,居一宅以阅人生。

 在柔和的月光下,

 让我们心灵沉醉,随波飘荡。

 任轻风在芦苇中沙沙作响,

 任潺潺的湖水碧波荡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4158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