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找的是不是《百家讲坛》(蓝版)2008年第五期的《元稹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我只放了一部分,你可以看看是不是这个。其结尾是诗句是元稹的《行宫》
元稹对自己诸多本领也很自豪,他这样隆重地介绍自己:“能唱犯声歌,偏精变筹义。含词待残拍,促舞递繁吹。”能歌善舞,还精通筵席上最时髦、最流行的游戏——酒令,拥有这样多能够拿出来“晒”的本领,简直比韩国综艺节目里那些艺人还多才多艺,不像当前国内一些大碗,除了能歌一曲外别无它能。此外,元稹还能写一手好字,《宣和书谱》说他的楷体字“自有风流蕴藉,挟才子之气,而动人眉睫也”。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前人总结道,那是因为“诗中有笔,笔中有诗,而心画使之然也”。明白地说,因为元稹的诗歌有风流倜傥之气。
元稹诗歌中的倜傥风流之气确实很浓,昔人有言:“元和以后,诗学*靡于元稹。”也就是说,从元稹开始,诗歌里靡靡之音开始多了起来。作为时尚先锋,元稹的影响力不容低估。“不胫而走”这个词虽然是孔融发明的,但当时是用来形容珍珠宝玉的收集或钱财的流通,最早用在人身上用来表示传媒的力量,还是白居易。白居易在元稹的墓志铭中说,元稹诗歌传播的速度真是迅猛啊,当时六宫粉黛、两都士子、八方民众乃至文化素质偏低的南蛮以及东夷,都在传写他的歌诗。“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于珠玉”,简直比珠玉转手的速度还要快,放在今天可能就要赶上牛市期间股票买卖的速度了。
每当一个人走向成功,就会出现大批的模仿者、追随者,元稹也不会例外。在写给令狐楚的信中,元稹得意地说,当时江湖上那些写诗的,都来追捧他、模仿他,但是没有他那份的才气,于是就“颠倒语言,重复首尾,韵同意等”,把元才子的诗复制粘贴后据为己有。元稹的诗歌受到追捧,不仅仅是他的诗歌里有较多的靡靡之音,他不是一个靠身体写作的文人,他是一个“改造诗歌的祖师”——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这里作简单比附。元稹与他好朋友白居易对诗歌进行了大胆改革,把诗歌严肃的面孔换成了可爱的笑脸,让诗歌的服装丰富多彩起来,大量写作流连光景的“小碎篇章”与逞才使气的次韵酬和之作,使诗歌走上了娱乐化与通俗化的道路。白居易赞扬他“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夸张的成分并不多。
元大才子这么有才,却只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五十三岁那年,他就暴病而亡,虽比四十九岁的柳宗元强,但比起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就差了许多。尤其是无论当时后世,都是“元白”并称,但他的个人形象与白居易简直无法相提并论。一次没有结局的恋爱,使他背上了“忍情”的名声;妻子死后再娶,又得到了“薄幸”的评价;好不容易达到事业的顶峰,做上了大唐帝国的宰相,但位置未坐稳就被挤了下来,还让他背上了趋炎附势、卑劣无耻的骂名。
宋代以来,提起元稹,我们见到的都是讽刺、挖苦、批评。自以为耿直实则鲁莽没有头脑的石介,在《上郭殿院书》中发难说,元稹没有忠骨只有佞气,没有正色只有谀容,溜须拍马,侍奉权贵,虽然登上了宰相之外,可无所作为,对国家民族没有做出一丝一毫的贡献,“君子鄙之,史臣讥之,万世之下,为后人贱”。
元稹有首诗《梦上天》,写他做梦时被人唤醒:“哭声厌咽旁人恶,唤起惊悲泪飘露。千惭万谢唤厌人,向使无君终不寤。”明人何孟春《余冬诗话》因此编造了一个故事,说元稹进入中书省办公后,讨厌他的人边驱赶苍蝇边唠叨:哪里来的苍蝇,这样不知天高地厚,居然也混到这样来了。何孟春先生还说,听到赶苍蝇者的唠叨,元稹是不是该从梦中醒过来呢?
在当今有些读者眼里,元稹的形象似乎有所好转,至少大家不把他比喻为苍蝇,顶多看成一只花蝴蝶,在花丛里飞来飞去,不知疲倦,不愿驻足片刻的那种花蝴蝶。大家都说,元稹虽然多情,但他痴情。每一朵儿面前他都说着动人的情话,这情话如此动人,连他自己都被感动了,以为自己会从一而终。不过,看到下一朵花时,他又深深地感动了。这博爱的形象,让人马上联想到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那位段皇帝。
最权威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则认为元稹根本不是多情而是多奸诈。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微之年十五以明经擢第,而其后复举制科者,乃改正其由明经出身之途径,正如其弃寒族之双文,而婚高门之韦氏。于仕于婚,皆不惮改辙,以增高其政治社会之地位者也。抑更推言之,微之之贬江陵,实由忤触权贵阉宦,及其沦谪既久,忽尔变节,乃竞干谀近幸,致身通显。则其仕宦,亦与婚姻同一无节操之守。惟窥时趋势,以取利自肥耳。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
陈寅恪先生说,元稹抛弃初恋情人改娶名门望族女子,抛弃原来痛恨宦官的立场而依附奉承,都是没有操守的表现,瞅准时机,取利自肥,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实惠与好处。他哪里是多情博爱,情不能已,分明是狡猾得很。权威的评论,自然少有人敢质疑。于是元稹薄情而奸诈,几乎成为时人共识。要想给他翻案,就要有超人的力气。还是先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打击他。
陈寅恪先生说,元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意思是政治这东西——封建时代的,本来不太干净,耍点手腕,出卖气节,换个高官来做,虽然不可取,但也不那么令人讨厌,反正官员们(封建时代的)都彼此彼此,这样做也不醒目。可恨的是元稹玷污了纯洁的爱情,把婚姻也当作向上攀附的阶梯,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元稹如何出卖自己纯洁的爱情?一般人都认为,最有力证据是他自己的供述。元稹写过一部著名小说《莺莺传》,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唐代贞元年间,有位张生风度潇洒而意志坚定,凡是不合乎礼的事他从来不做,即使有些场合要牺牲身体去应酬,他也只表面上逢场做戏般敷衍着,所以二十三岁的人了,还没有真正接近过女色。他自己的解释是,他不是没有感情,而是没有遇到让他动情的人。不久,张生到蒲州游览,寄居在当地的普救寺。恰好崔家夫人带着一家老小要回长安,路过蒲州,也暂住在这个寺庙中。更巧的是这位夫人姓郑,排起来是张生的“转折亲”,是他远族的姨母。不巧的是,当时官兵失去控制,大肆抢劫蒲州人。崔家财产多,顿时惶恐起来,后来张生挺身而出,托关系找到人马来保护崔家人。
郑姨母感激张生的恩德,摆酒席款待张生,还让自己的女儿莺莺出来拜见这个远房的表哥。本来张生以为自己只是见义勇为,没有英雄救美的不良动机,但一见表妹,神魂颠倒,再也迈不动双脚。后来绞尽脑汁找上莺莺表妹的丫鬟红娘,用艳词——当时的情书表达出自己的心事。莺莺表妹动情了,约好日子邀他去西厢幽会。张生兴冲冲赶去,莺莺又变脸了,将他训斥了一顿。正当张生徘徊无主、感到绝望之时,莺莺又主动前来与他幽会,并经常性同居。
过了几个月,张生离开寺庙前去首都参加考试,谁知考试失利,于是他不得不滞留在京城。莺莺表妹深明大义,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书信表示慰问,并奉上贴心的小礼物。这封信文采飞扬,比现在的有些“宝贝”写得还要好。张生很得意,把表妹的这封情书拿出来四处炫耀,一时间让京城的才子们相顾失色。不过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莺莺的幸福,张生还是理智地与表妹分手了。大约一年后,张生有了自己的家庭,莺莺表妹也顺利的嫁人了。等到后来张生路过表妹的婆家希望再见上一面时,已为他人妇的莺莺表妹坚决拒绝了,张生很惆怅,莺莺表妹知道后,暗地里写了一首诗略通款曲:“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后来张生将要走了,崔莺莺又写了一首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从此以后,两人彻底断绝了音信。
这个故事,大家肯定越看越眼熟:邂逅惊艳,一见钟情;诗柬传话,小婢通容;花前月下,幽会西厢;海誓山盟,私订终身……这不就是《西厢记》吗?连约会的情诗都是一样,当年学习《西厢记》,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首《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幽会的情书都写得这样雅致,真让人仰慕。不过,结尾有所不同,《西厢记》是有情的终成了眷属,《莺莺传》却是劳燕分飞,天各一方。问题也正出在结尾上。《西厢记》大团圆的结局,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这也是文学史上所强调的进步意义;而《莺莺传》站在表妹莺莺的角度来看,则是表哥张生始乱终弃,这种薄情寡义的举动注定要遭到历史的唾弃,尤其是随着妇女地位的不断高涨,涨到张生难望其项背的程度。
更重要的问题,则是张生犯了错误后态度很恶劣,不仅不自我反省,不做出一副追悔莫及、撕心裂肺的可怜模样,还振振有辞地自我辩解。在作者元稹问及他为什么要与楚楚可怜、深情款款的莺莺表妹分手时,张生义正词严地说:莺莺表妹乃天生尤物,诱惑力与破坏力都过于强大,当年商纣王、周幽王都是为这样的尤物而葬送了江山,遭受天下人嗤笑。现在,我的德行还不足以克制表妹那样的尤物,我只有克制自己的感情了。
把绝情都说得这样正大光明,说得这么崇高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也让人佩服有时候人真的可以无耻到那种地步。最致命的问题则是,宋代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认定《莺莺传》这部小说是作者的自传,元稹就是张生的原型。这群专家里包括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如刘克庄、胡应麟、鲁迅、陈寅恪、汪辟疆,他们众口一词,咬定张生就是元稹。既然权威们言之凿凿,大家就都对元稹痛恨起来。为人应该讲良心与道德,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即使偶尔做了也千万不要说,一个人偷偷去笑可以了。最可恶的是做了坏事还把它写成小说,得意洋洋地到处宣扬,惟恐别人不知道,这就有些“衙内”风范了。
也不是没有人为元稹辩解。大学问家王士祯就在《池北偶谈》中说,元稹在他的作品中教育小朋友时称自己行为端正,从来不涉足烟花场所,是一个典型的正人君子,“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他怎么会做出这等风流之事呢?马上有人批评王士祯:这种自我吹嘘的话也能作为证据,太幼稚了吧,更何况是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即使经常出入这种场所,只要不抓现行,他都会死不认帐。退一步说,不进倡优之门还不等于没有感情失足。于是张生就是元稹的“马甲”几乎成为定论。
陈寅恪是二十世纪最痛恨元稹的国学大师,另一位也让我们崇拜得不敢呼气国学大师钱钟书,却在这个问题上与陈寅恪大师打上了擂台。1978年,钱钟书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欧洲汉学家第26次大会,并作了《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的宣讲。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应用” 使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就是说,少了一些烦琐无谓的考据、盲目的材料崇拜,多了一些文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学习研究,他说:譬如解放前有位大学者(其实就是陈寅恪先生)在讨论白居易《长恨歌》时,花费博学与细心来解答“杨贵妃入宫时是否处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比西方研究的“济慈喝什么稀饭?”“普希金抽不抽烟”等话柄更无谓的。
后来,钱夫人杨绛先生对钱先生的意思进行了清楚地阐释,她写了一篇《事实——故事——真实》的文章,明确反对陈寅恪大师的说法(当然,也包括研究方法),认为文学真实不同于历史事实,文学形象不同于是历史人物。陈先生是在以读史的方法读诗。
如今,又有人持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考据的角度论述张生原非元稹。以陈寅恪为代表的考据派精心搜集的证据有那些呢?
首先,元稹为一位姨母郑氏写过墓志铭,里面叙述了元稹曾在战乱中保护她们一家人——问题是这是宋人说的,原文谁也没有见过。
其次,元稹年轻的时候到过故事发生的那个蒲州,元稹的经历同张生很接近。同时,元稹写过很多诗,就是回忆当年同居的岁月,如元和四年(809),三十一岁的元稹所的写《嘉陵驿》其一:“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那墙、那床、那西畔廊,分明就是十年前幽会的场景。时间过去了将近十年,他还清楚地记得那些片段,试问:他若不是主人公,又怎会有这样刻骨铭心的记忆?
又如元和十四年(819),四十一岁的元稹所写的《春晓》:“半是天明半未明,睡闻花气醉闻莺。狌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看看《莺莺传》:“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二十年在庄严肃穆的寺庙里发生的那段缠绵爱情,那段同居的岁月,随着钟声又浮现在诗人眼前。
最后,《莺莺传》原名《传奇》——比张爱铃的小说要早许多,侵权的应该是后者——唐传奇虽有开始出现有意识的虚构,但许多作品都有史实的影子存在。
但是,反对派说,即使有这样一个姨母,到过蒲州,经历接近(他们认为所有的这些说法都缺乏有力的依据),就能说明张生就是元稹吗?
也许有人要问张生是不是元稹这个问题有那么重要吗?目前比较负责任的答案就是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涉及了两位顶级国学大师,涉及到了两种阅读唐传奇的方式或角度:究竟是重史料还是重想象,这是个问题,是一个学者们必须思索的问题,好比哈姆雷特必须思索是生还是死一样。
至于对元稹本人,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即使他不是传奇中那位薄情的张生,他在读者中的形象已经不会有本质的改变,毕竟臀部上的那块红斑已经深深地映在人们的脑海中了,人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风流才子来作为谴责的对象,写这样故事的人、宣扬忍情的他不下地狱,谁入地狱?何况后来者从他身上已经吸取了教训,不再给人留下把柄,**电视开头都要强调“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故事里的事,不是你的事,也不是我的事。
陈寅恪先生的双重证据法是二十世纪的重大贡献,据说对传统文化研究者的思维方式都所改变。在材料的挖掘与利用上,陈寅恪先生别具只眼,往往能从寻常材料中寻觅出旁人难以察觉的线索,他不仅考证出了张生就是元稹,还进一步考索出莺莺表妹的真实身份。陈先生认为由于《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而“会真”为当时习用之语,为遇仙或游仙之谓,唐代“仙”之类的名称多用作妖艳妇人或风流放诞女道士之代称,亦有以之来称呼娼伎者。这样,莺莺**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所以有宽厚的学者说,莺莺出身寒族,且颇有伎女之嫌疑,而伎女在当时亦为之一种,其身份介于婢妾之间,兼带伶人性质。当时娶伎女为妾者甚多,而娶伎为妻则仍为时论所不许。
倘若是这样,那么人们对元稹的好感就会增加若干。唐代举子与青楼女子间的故事很多,据说后来差不多成为了一个传统。描写他们故事的传奇也很多,其中固然有一波三折而终成眷属者如《李娃传》,但毕竟是少数,其几率略低于今天买**中头等奖的概率。娶这样的女孩子为妻子,在当时而言,惟一的可能性就是男主角如《李娃传》那样被自己的家庭所抛弃,而且女主角又立下了惊天的功勋。
元稹早年的生活虽然不太顺利,但也没有象《李娃传》中的郑生那样流落街头。在他八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两位兄长谁也不愿奉养后母和这位小弟弟以及两位妹妹。但元稹还有伟大的舅父与姨夫,他们不但照料元稹母子三人(元稹的二姐已出家为尼)的生活,还督促元稹好好学习。据说元稹九岁的时候,姨兄胡灵之就开始辅导他写诗作赋。当然,由于姨兄当“家庭教师”,管理上不免松懈,少年的元稹度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幸福时光,经常可以去走马打猎、欣赏歌舞乃至看人赌博。
元稹学习条件很不好,他自己似乎也不太努力,从来没有听说他因为读书写字而口舌生疮的故事,但十五岁那年,他就明经及第了,可见他确乎是个天生的才子——有学者通过认真考证认为元稹是十五岁参加考试,第二年才公布成绩,所以应该算十六岁登第,那就姑且算作是十六登第吧,十六岁登第的元稹还是一个天生的才子。唐人都认为明经科考试难度远远小于进士科,不过在我等后人看来,背诵那些经书及其注疏远比胡诌几句打油诗更难。
登第后的元稹一直寓居在长安的开元观里,等待吏部安排工作。大约在二十岁前后,传说他到过蒲州,但究竟为什么而去,具体何时而去,还不太清楚,或许就是为“保护”莺莺表妹而去蒲州的吧。总之,二十二岁那年,也就是贞元十六年(800),元稹肯定回到了长安,因为他明经及第已经七年了,按照规定,吏部给他安排了工作。
贞元十九年(803),是元稹的幸运年。这一年三月,他与白居易八人一起通过了制科考试,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仕途上的一个重要关口。明经科出身的人,总会遭受一些白眼。传说当年他去看望李贺,送上名片,李贺当即关门拒绝,说他与考明经的人没有共同语言。现在,他通过平判科考试,终于扬眉吐气了,好比一个三流大学的本科生终于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可以大声地和周围的人谈论文凭问题了。
这一年,他与白居易成为了朋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而是那种能够进行心灵交流、真正相知的朋友,这也是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说的“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才华相捋的两人,相互敬重,其情谊之深厚,放在今天甚至可能引起误解。《本事诗》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元稹为御史的时候,到梓潼去办案。白居易在京城与人游玩慈恩寺后花下小酌,想念老友而赋诗一首寄给元稹:“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元稹正好到了褒城,也寄来《梦游》诗曰:“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驿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诗中说,他梦见白居易在慈恩寺游玩。于是前人感叹说:“千里神交,合若符契,友朋之道,不期至欤。”白居易谪居江州时,元稹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让后世敬叹:
残灯无焰影憧憧,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一年,元稹还成为了新郎官,新娘子韦丛是韦夏卿的幼女。韦夏卿何许人也,前年为京城最高长官即京兆尹,此年三月时为太子宾客,十月即为东都留守、东都畿汝防御使。可见韦丛身份尊贵,与莺莺表妹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新娘子只是普通官宦的女儿,即使元稹曾经做过始乱终弃等伤天害理的事,也不会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响。如今,即使元稹是与莺莺表妹友好分手,也不能阻止他人对有些事有所联想。
元稹主观上应该有攀附权贵的故意,不过更主要的是遵从习俗,陈寅恪先生指出:“盖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这样的婚姻,元稹会感到荣耀,但作为才子,失落、无奈的情绪也会出现。婚后,他与妻子随岳父到东都洛阳,在诗歌里,他自嘲道:
紫垣驺骑入华居,公子文衣护锦舆。眠阁书生复何事,也骑羸马从尚书。
这里,他分明感受到自己与岳丈一家不太和谐,高头大马昂然进入奢华的公馆,锦衣绣袍簇拥着华丽的骄子,一介书生骑着瘦马不紧不慢地跟随在后面,难堪的情绪里还有那么一丝清高、一份矜持,趋炎附势的丑态还是看不出来。
元稹从这么婚事获得了多大实惠呢?可能增长了一些见识,有机会欣赏为高级官员奉献的歌舞演出:“谢傅堂前音乐和,狗儿吹笛胆娘歌。花园欲盛千场饮,水阁初成百度过。”诗中的“谢傅”,就是他的老丈人。至于元稹的经济状况与仕宦环境,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他的生活依然拮据,看看他回忆当年生活的诗篇: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家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簪。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尤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结婚的当年,他就清楚地知道丈人已经准备隐退了,并希望他老人家走得更坚决:“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大隐犹疑恋朝市,不如名作罢归园。”更何况,婚后第二年,老丈人就奔赴黄泉而去了。至于元稹在官场上成功,主要得力于他潜心的复习,得力于婚后第三年的那场考试,得力于兵部尚书裴垍的赏识。
元稹在这场婚事中最大的收获,还是美满的爱情与甜蜜的幸福。七年后,妻子韦丛死后,元稹写了大量诗篇寄托自己的哀思,如《谴悲怀三首》、《离思五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妻满月日相唁》等,看看下面这首: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闲坐时想起了你,心中的悲苦就难以抑制,为你伤悲也为我自己。没有你在我身边,就算能活到一百岁,又有什么滋味。晋朝的邓攸没有儿子,他知道这是命中注定的;潘岳丧妻后写《悼亡》诗,也换回不来妻子的生命。分离的结局,难道真的是上天注定?除了死后我们会埋葬在一起,还能期望什么呢?来生相见,更是奢望!如今惟有长夜不眠来报答你当日的痴情。很难想象,一个薄幸之人,一个“巧于婚”的人,能够写出如此深情的诗歌。最让人难忘的,还有那首《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对他的婚姻生活这样愤怒,为什么有人抓住普救寺的那件事情死不松手?唐朝的才子灿若群星,有几人如此深情?又有几人对他们的妻子念念不忘?倘若韦丛地下有知,看到这样的诗篇,定会认为自己是唐朝最幸福的女人。即使是莺莺表妹,看到元稹那些怀念往日幽会的诗篇,也定会感动:一二十年过去了,表哥还如此挂念,比起那些一场游戏一场梦者,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挟妓游东山”、流连花丛者,很少受到谴责,而付出了真情,还备受斥责。宋代野史《云溪友议》说韦丛刚死不久,元稹又与女诗人薛涛有了绯闻,而且又是始乱终弃的那种。元稹自己可能会嗤之以鼻,因为薛涛年龄比他整整大上了十九岁,且两人未曾谋面。但这种消息,又怎么会让看客轻易放过呢?今天戏说“元稹”者,依然津津乐道于这点“风流韵事”。
元和十年(815)左右,元稹又与裴淑成婚,此时元稹三十七岁。有人跳出来质问元稹:你说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为什么妻子死去了四、五年就变心呢?看看王维,也是三十出头丧偶后,但人家终身未再娶。
王维不再娶妻子,却不能说明他痴情,因为他痴迷的是佛教。把他作为忠贞守节的榜样,想必王维也会不自在,因为这不是他的初衷。还有一些才子丧偶后将近十年未娶,如柳宗元,不过那是因为他没有找到门当户对的女子,在这十年同居的女性不止两三人,非婚生子也不止一、两个。
元稹与裴淑的关系如何呢?有两个故事不能不让大家知道。长庆三年(823),四十五岁的元稹由同州刺史改任浙东观察使,裴淑不高兴,元稹写了一首诗《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来安慰她:
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旁带六诸侯。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暖共游。我有主恩羞未报,君于此外更何求。
大和四年(830),五十二岁的元稹出镇武昌,写了一首《赠柔之》: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柔之就是裴淑的字,诗歌下有一小注:“稹自会稽到京,未逾月,出镇武昌,裴难之,稹赋诗相慰,裴亦以诗答”。意思是说,元稹从江南的会稽到京城,没有过一个月,就要远走出镇武昌,裴淑当然不愿意远走,于是元稹就写诗安慰她,裴淑也回赠了一首诗。在外为官,还很在意夫人的感受,在唐才子里也是绝无仅有的。大事尚且还要反复给妻子解释,给以劝慰,平时对妻子的尊重可想而知,这是不是唐代的好男人呢?但有人又不屑一顾了,说这是元稹哄骗女性的手腕而已。老婆情绪低落,能够主动去哄骗得她高高兴兴,这种境界不也是值得景仰吗?至于看客又云:“元稹的负心薄幸似有报应,先后曾有八个子女,七个一一夭折,只剩下一个女儿,算是绝后,这恐怕也是对他滥情的报应吧。”即使是戏说,还是厚道些好。在一个宣扬“夕阳红”的文明年代,对于元稹的合法再婚还指指点点,还要求他死去的妻子守节,未免与现代文明的宗旨背离甚远。
元稹有首《行宫》,煞是生动。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人生漫漫,闲极无聊的宫女们扯着玄宗的“八卦”来消磨岁月。元稹是否想到,自己也成了大家闲话的对象。
词典解释
汉语词典解释
词语:人生
注音:rén shēng
释义:①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生道路|幸福的人生。②中篇小说。路遥作。1982年发表。高加林高中毕业后一心想离开农村,后因叔父的关系当了县委通讯干事。他抛弃了深爱着他的农村姑娘刘巧珍,而与县广播站播音员黄亚萍相爱。不久,他“走后门”当干部的事被人告发,只得回乡劳动,他和黄亚萍的关系也告结束。
《佛学大词典》解释
(一)指人中之化生。即于成劫之初,欲界有情世间之成立。〔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俱舍论卷十二〕(参阅‘劫初’2815)
(二)指人之降生于世、人之生命。般泥洹经卷上(大一·一七七上)谓:‘惟人生,无不有苦。’(参阅‘七惟’105)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解释
(术语)鞞婆沙论问曰云:何知人中有化生?答曰:劫初人也。朱子亦尝言及,其云佛经说初生人云云,今见阿含经。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来,各有身光,飞行自在。因地肥香美,取食多者,即失神足,体重无光,日月始生。因贪食故,地肥灭没,复生婆罗。婆罗灭没,复生粳米。食彼米故,方分男行、女相行、不净行,云云是也。见余冬序录。
阐述
人生是什么?人生,一个朴实而深刻的字眼,人生是一个为自己而创造的过程;人生是一个让自己发光发热的瞬间。人生如书,一本深沉厚重的书,一本一辈子才能写完,读完的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写好,读懂的书。
婴儿在产房里的第一声啼哭便是书的序言,书的名字就是婴儿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生命在慢慢长大,人生之书也渐渐成篇,其中有过辉煌,也有暗淡,有成功的足迹,也有歪斜的脚印,欢愉跟泪水同在,激情与失落共存。
写好、读好人生这本书,需要奉献自己的全部甚至宝贵的生命。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为了 ‘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在实验室里耗尽了她所有的精力,终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实现了她人生科学的梦。世人景仰的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他无悔的人生,诠释了人生的真谛。‘人生是最美好的,就是在你生命停止时,也能以你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从‘清贫’的方志敏到甘做‘小小螺丝钉’的雷锋,从‘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却将个人的安危得失抛之脑后。他们无须置身事外、逃避现实,更不屑于在故弄玄虚的吟唱中显示清高,对人生信仰的不懈追求和对名利得失的淡然处之,构成了他们既光辉、伟大而又平凡、真实的人生,他们之所以能不慕虚荣,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因为有着较常人更高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千千万万像这样献身的人和像这样活着的人,他们真不愧是把人生这本书写好了、读懂了、读精了。
如今,面对市场经济的茫茫大海,一些游戏人生的人,由于对人生的迷惘和困惑,把人生当成一场戏。他们说戏是人写出来的,角色是人扮出来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看似真,实是假,以假乱真。对人生这本书不屑一顾,生活中,在金钱和物欲的引诱下,自甘堕落,自觉或不自觉的误入了歧途,造成终身的遗憾。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都在不知不觉中写自己的人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读自己的人生。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尽管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但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不能以你是否是科学家、作家和领导者来衡量,环卫工人清扫马路,他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优美洁净的环境,这就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平凡中体现出伟大。毕竟当科学家、作家和领导者的是少数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个人的得失名利,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拿得起放得下,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在自然界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挣扎中撰写自己的人生。人生这本书,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要非写不可的、非要读不可的,而且非要写好,读好不可的。
人生守则
1.你将获得一具躯壳。
不管你喜不喜欢,在人世的这段时间,这个身体都属于你。
2.你必须接受学习的过程。
你将到一所称为“生活”的学校当全职学生,每天你都会有机会学习到不同的课程;有些课程会让你觉得兴致盎然,有些或许会被你评为枯燥乏味。
3.在人间,没有所谓的“犯错”,只有“经验”。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4.你必须彻底学会每个教训。
如果你不受教,那么每个教训将会一再重复,直到你学会为止。一旦学会了,才能继续下个学习。
5.学无止境。
生命的每个历程都有必须学习的课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6.珍惜已拥有的。
没到手的一定比到手的稀奇,但不一定比到手的更好。
7.你会从他身上看到自己。
你会去爱某人,是因为你在他身上见到自己的可爱之处;恨某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8.你的一生全凭你自己决定。
你有所需的一切资源及工具,要如何利用,全看你自己的本事及抉择。
9.答案存在你心中。
你心中藏有对生命疑问的答案,只要你倾听内心的声音,信任自己的直觉,必能得到解答。
10.你将会忘记上述的规则。
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随时记起这些规则。
11人生很短暂,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等待。只有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爆发出来,才可以说是活过了一次。
1213人生中有很多的不如意,没有什么。时间会洗涤旧的痕迹,相信吧!快乐的日子终究会来临。
路遥小说
《人生》——路遥成名作
真正奠定路遥创作基础的作品是《人生》。当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时,他最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象他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作出选择。
早在大学读书时,路遥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并对新中国的文学成就进行了一翻巡视,他发现以前的小说带有某种脸谱化的倾向,正如儿童眼中将**中的人物形象简单分为“好人”和“坏蛋“,而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绝对不能将复杂的人性这样简单的划分,这种思考体现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样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当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脸上刷刷地淌着。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进城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段话的确可以作为《人生》这篇小说的一个注解。
简析
本文将以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点(性格)和第二节第四点(经验积累)分析 路遥 写作中的智能结构和基本能力。
当代作家路遥( 1949——1992 ,陕西人)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的穷苦农民家庭,很早就失去母爱和父亲支撑,离开生身之地,过继到外地同样穷苦的伯父家,心灵受到双重的苦痛折磨。少年时代一系列穷困、饥饿、歧视、自卑、愤慨、奋斗、挫折等锤炼着他:考试的落第,饥饿中被迫吃嗟来之食,被人戏弄的屈辱,文革时的狂热与理想风帆的折损,回乡后的孤独苦闷,与北京下乡知青的失败的恋爱,当然也有真正的友情、乡情的温暖。这段生活经历不仅磨砺了他的性格,而且锤炼了他的心理特质,同时也成为路遥小说的基本素材。少年路遥在特殊时代的特殊自然与文化环境中所经历的一切,形成了未来作家路遥的性格:自卑情结和苦难情结对肉身的双重蹂躏。路遥沉重的生存压力与接踵而来的精神创伤使路遥走向自卑,而强悍狂放、沉郁争胜的西北风沙铸就的性格,又迫使他对自卑进行超越,从而改变自身的屈辱状态。于是,路遥通过文学创作,不自觉地把这种超越自卑情结和苦难情结的心灵投射到他心爱的主人公高加林、孙少平等向命运挑战的抗争者身上,也就是说,这些主人公或者围绕主人公发生的各种事件,大都具有路遥自身的体悟和经验,从而完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一段灿烂揪心的神话。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平凡的世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也是对英年早逝的路遥超越苦难和自卑的最好褒奖。
他通过苦难来写人的人格尊严、道德激情,面对苦难的不屈的精神力量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热情。在苦难面前始终强调人的强健的生存意志和乐观的生存态度,乃是路遥的人生本质。路遥用一种对生活的质朴而博大的爱,来包容苦难、超越苦难。在《人生》中,高加林受尽各种屈辱,他发誓要离开农村。后来通过关系进入县城做通讯干事,为了前途,他决定背叛爱情。而这对巧珍来讲,意味着毁灭性的精神打击。“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刘立本的二女子这下子算彻底毁了:她就是不寻短见,恐怕也要成个神经病人。因为谁都知道,这事对一个女孩子意味着什么;更何况,她对高玉德的小子是多么地迷恋啊!”但是,巧珍找到了值得为之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找到了爱情之外的值得留恋的美好的东西:“ 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应该活下去!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 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
同时路遥把人们内心的苦楚、卑怯、愤恨、欢乐与喜悦都刻画得异常真实,如《人生》中加林民办教师的被替换,他与巧珍的爱情,加林拉粪与张克南他妈冲突等莫不如此。《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盘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盘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盘底,溅了他一脸的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路遥著:《平凡的世界》第 5 页)但是,孙少平仍坚持认为:“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 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孙少平在可怕的饥饿中忍受着“困难”的煎熬,甚至自卑、屈辱和误解,然而却依然坚守自己的“清白”和“ 尊严”,即使饿得“ 心火缭乱”,也绝不随便偷别人的瓜果和“庄稼”充饥。
困窘、屈辱的苦难体验给路遥留下了深刻的情感记忆,因而其作品贮满了对于人生苦难的独特感受,形成了路遥作品所独有的苦难情结。因而在他的作品中灌注了关于人生苦难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形成了路遥小说独有的苦难意识,并在苦难的磨砺中主动地建构高尚的人格和追求理想的人生。而笔下的主人公高加林、孙少平似乎是作家路遥自己的另一替身或者影子。
所以,进行文学写作,写作者必须把自己的切身体验融入到笔下那鲜活的人物形象中去,充分调动各种写作经验,才能使文本精益求精。
关于人生的哲学阐述
人生,顾名思义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展现过程。之所以人们对人生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程度、读的书听的事都不同的缘故。任何自身对每个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他不知道在婴幼儿时期他怎样形成了不同的人格,不知道伴随着他的成长整个人类社会运转到了哪个阶段,不知道当他迈入校园、社会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和谁共度一生,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后代子孙,不知道自己死后是否还有感觉。但这些信息都是可以通过思考和学习获得的。人生并无所谓苦和乐,苦乐都只是人的感受而已,这些感受是人的人格、性格、心智模式决定的,是可以转化的。我的教育观是,人的品质才是教育的重点,只有具备坚强和理智的品质,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加和谐融洽地相处,人生也才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人生对于个人是体验性的,也是抽象的,是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也是由某些不连续的事件构成的。人生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个价值包括个人对于人类整体这个物种的繁衍延续的价值,也包括个人实现在其社会中的地位获得认同和尊重的价值。我所认同的乐观精神是这样的:我知道我必将死去,化为宇宙之中的微不足道的尘埃,但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因为我被人爱也爱过人,也因为我努力奋斗过,为理想拼搏过,为失去痛苦过,为获得欣喜过,失落过,寂寞过,孤独过,愤怒过,憎恨过,我可以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是斯多葛派,是伊壁鸠鲁主义者,是犬儒主义者,是黑格尔主义者,是费边主义者,是后现代主义者,等等,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知道我的人生使命,知道我所应且能够通过努力做到些什么,人生是一次旅程,它的目的地不是坟墓,而是每一次的邂逅,每一次的激情迸发,每一次的努力后的获得,失去我,地球仍将旋转,但也有可能不再旋转,这些都并不重要,关键是我知道我想做什么,知道我该怎么对待发生在我身上我身边的所有事情,是的,我并不悲观,努力未必有获得,人是必死的,这都是,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必然的,我承认这些,但我不会放弃努力,因为活着的每一分钟我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感受着的。
邂逅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邂逅》
作者:梦生暗夜
第一章:初遇缘分
更新时间2006-4-21 9:49:00 字数:4323
一个寒冷冬天的夜晚,雨超一如既往的坐在如约酒吧里无聊的一个人。这是他在这边出差常来的地方。
“**,麻烦给我来一瓶红酒。”
一个豪放的不能再豪放的声音惊呆了全场的“观众”,雨超也同样不例外。在第一时间里他回头打望了坐在最角落里声音听似狂妄的女人。清纯的脸蛋,雪白的皮肤,整个造型就是一个地道的乖乖女,她的话语跟外貌让见多识广雨超的大脑里不自觉蹦出一个假设“为情所困。”
她,瑞琪,一个22岁的女孩,攻读本科之余干着轻松且薪资可观的工作,可称的上是一个白领。
不到10分钟,雨超再一次回头打望时,惊讶的却发现,上一秒惊艳四射的瑞琪此刻却趴在了桌上,一动不动的样子。雨超的心为这眼前楚楚可怜的女人加快了几分跳动,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居然让他举着酒杯走到了她面前。
“请问,我可以坐下来吗?”雨超绅士般的小声说道。
“你是谁啊?干嘛打扰我呢?”毫不动弹的瑞琪冒出不削的回答。
“对不起,我没有恶意,不过我想,我可以帮你点什么。”不知道从何而来的信心让雨超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同样让雨超没有预料到的是瑞琪居然猛抬头看了自己一眼。并且给了一个让他坐下的眼神。
“谢谢……”有些得意之余雨超倍添了几分自信。
“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看我流泪,你头也不回……”酒吧里的舞台上似乎故意般的传来……
颠危 [diān wēi] [颠危]基本解释
1倾侧翻转。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岁分 交州 置 广州 ,俄复旧”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大王万乘之主,轻于不测之渊,戏于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 宋 范仲淹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诗之一:“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 清 戴名世 《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2覆灭。《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李丰 等﹞将以倾覆宗室,颠危社稷。”《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3颠困艰危。 明 何孟春 《余冬序录摘抄·外篇》:“兵戈四起,民命颠危。”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遣遁》:“遭穷困,遇颠危, 楚 囚般,相向啼。”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畸形的社会组织,因经济基础的动摇,尤其颠危簸荡,紊乱不堪。”4指陷于颠困艰危境遇的人。 前蜀 杜光庭 《天锡观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词》:“砥砺戈矛,申严号令,伫行吊伐,以拯颠危。” 明 屠隆 《彩毫记·救主出围》:“似 蜀 将单出重围,如入无人地。特赤手,救颠危,拔宝剑 丰城 狱底。”
[颠危]详细解释倾侧翻转。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岁分 交州 置 广州 ,俄复旧”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大王万乘之主,轻于不测之渊,戏于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 宋 范仲淹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诗之一:“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 清 戴名世 《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
覆灭。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李丰 等﹞将以倾覆宗室,颠危社稷。”《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
颠困艰危。
明 何孟春 《余冬序录摘抄·外篇》:“兵戈四起,民命颠危。”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遣遁》:“遭穷困,遇颠危, 楚 囚般,相向啼。”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畸形的社会组织,因经济基础的动摇,尤其颠危簸荡,紊乱不堪。”
指陷于颠困艰危境遇的人。
前蜀 杜光庭 《天锡观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词》:“砥砺戈矛,申严号令,伫行吊伐,以拯颠危。” 明 屠隆 《彩毫记·救主出围》:“似 蜀 将单出重围,如入无人地。特赤手,救颠危,拔宝剑 丰城 狱底。”
[颠危]百科解释报错 更多→ 颠危
[颠危]英文翻译Dianwei
[颠危]相关词语 篇章 鼓励 亵渎 遥远 杠杆 董率 二极 鄙薄 热络 起栋 秉烛 骛骛
词典解释
汉语词典解释
词语:人生
注音:rén shēng
释义:①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生道路|幸福的人生。②中篇小说。路遥作。1982年发表。高加林高中毕业后一心想离开农村,后因叔父的关系当了县委通讯干事。他抛弃了深爱着他的农村姑娘刘巧珍,而与县广播站播音员黄亚萍相爱。不久,他“走后门”当干部的事被人告发,只得回乡劳动,他和黄亚萍的关系也告结束。
《佛学大词典》解释
(一)指人中之化生。即于成劫之初,欲界有情世间之成立。〔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俱舍论卷十二〕(参阅‘劫初’2815)
(二)指人之降生于世、人之生命。般泥洹经卷上(大一·一七七上)谓:‘惟人生,无不有苦。’(参阅‘七惟’105)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解释
(术语)鞞婆沙论问曰云:何知人中有化生?答曰:劫初人也。朱子亦尝言及,其云佛经说初生人云云,今见阿含经。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来,各有身光,飞行自在。因地肥香美,取食多者,即失神足,体重无光,日月始生。因贪食故,地肥灭没,复生婆罗。婆罗灭没,复生粳米。食彼米故,方分男行、女相行、不净行,云云是也。见余冬序录。
阐述
人生是什么?人生,一个朴实而深刻的字眼,人生是一个为自己而创造的过程;人生是一个让自己发光发热的瞬间。人生如书,一本深沉厚重的书,一本一辈子才能写完,读完的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写好,读懂的书。
婴儿在产房里的第一声啼哭便是书的序言,书的名字就是婴儿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生命在慢慢长大,人生之书也渐渐成篇,其中有过辉煌,也有暗淡,有成功的足迹,也有歪斜的脚印,欢愉跟泪水同在,激情与失落共存。
写好、读好人生这本书,需要奉献自己的全部甚至宝贵的生命。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为了 ‘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在实验室里耗尽了她所有的精力,终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实现了她人生科学的梦。世人景仰的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他无悔的人生,诠释了人生的真谛。‘人生是最美好的,就是在你生命停止时,也能以你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从‘清贫’的方志敏到甘做‘小小螺丝钉’的雷锋,从‘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却将个人的安危得失抛之脑后。他们无须置身事外、逃避现实,更不屑于在故弄玄虚的吟唱中显示清高,对人生信仰的不懈追求和对名利得失的淡然处之,构成了他们既光辉、伟大而又平凡、真实的人生,他们之所以能不慕虚荣,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因为有着较常人更高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千千万万像这样献身的人和像这样活着的人,他们真不愧是把人生这本书写好了、读懂了、读精了。
如今,面对市场经济的茫茫大海,一些游戏人生的人,由于对人生的迷惘和困惑,把人生当成一场戏。他们说戏是人写出来的,角色是人扮出来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看似真,实是假,以假乱真。对人生这本书不屑一顾,生活中,在金钱和物欲的引诱下,自甘堕落,自觉或不自觉的误入了歧途,造成终身的遗憾。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都在不知不觉中写自己的人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读自己的人生。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尽管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但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不能以你是否是科学家、作家和领导者来衡量,环卫工人清扫马路,他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优美洁净的环境,这就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平凡中体现出伟大。毕竟当科学家、作家和领导者的是少数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个人的得失名利,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拿得起放得下,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在自然界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挣扎中撰写自己的人生。人生这本书,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要非写不可的、非要读不可的,而且非要写好,读好不可的。
人生守则
1.你将获得一具躯壳。
不管你喜不喜欢,在人世的这段时间,这个身体都属于你。
2.你必须接受学习的过程。
你将到一所称为“生活”的学校当全职学生,每天你都会有机会学习到不同的课程;有些课程会让你觉得兴致盎然,有些或许会被你评为枯燥乏味。
3.在人间,没有所谓的“犯错”,只有“经验”。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4.你必须彻底学会每个教训。
如果你不受教,那么每个教训将会一再重复,直到你学会为止。一旦学会了,才能继续下个学习。
5.学无止境。
生命的每个历程都有必须学习的课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6.珍惜已拥有的。
没到手的一定比到手的稀奇,但不一定比到手的更好。
7.你会从他身上看到自己。
你会去爱某人,是因为你在他身上见到自己的可爱之处;恨某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8.你的一生全凭你自己决定。
你有所需的一切资源及工具,要如何利用,全看你自己的本事及抉择。
9.答案存在你心中。
你心中藏有对生命疑问的答案,只要你倾听内心的声音,信任自己的直觉,必能得到解答。
10.你将会忘记上述的规则。
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随时记起这些规则。
11人生很短暂,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等待。只有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爆发出来,才可以说是活过了一次。
1213人生中有很多的不如意,没有什么。时间会洗涤旧的痕迹,相信吧!快乐的日子终究会来临。
路遥小说
《人生》——路遥成名作
真正奠定路遥创作基础的作品是《人生》。当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时,他最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象他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作出选择。
早在大学读书时,路遥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并对新中国的文学成就进行了一翻巡视,他发现以前的小说带有某种脸谱化的倾向,正如儿童眼中将**中的人物形象简单分为“好人”和“坏蛋“,而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绝对不能将复杂的人性这样简单的划分,这种思考体现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样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当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泪水却在脸上刷刷地淌着。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进城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
路遥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段话的确可以作为《人生》这篇小说的一个注解。
简析
本文将以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点(性格)和第二节第四点(经验积累)分析 路遥 写作中的智能结构和基本能力。
当代作家路遥( 1949——1992 ,陕西人)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的穷苦农民家庭,很早就失去母爱和父亲支撑,离开生身之地,过继到外地同样穷苦的伯父家,心灵受到双重的苦痛折磨。少年时代一系列穷困、饥饿、歧视、自卑、愤慨、奋斗、挫折等锤炼着他:考试的落第,饥饿中被迫吃嗟来之食,被人戏弄的屈辱,文革时的狂热与理想风帆的折损,回乡后的孤独苦闷,与北京下乡知青的失败的恋爱,当然也有真正的友情、乡情的温暖。这段生活经历不仅磨砺了他的性格,而且锤炼了他的心理特质,同时也成为路遥小说的基本素材。少年路遥在特殊时代的特殊自然与文化环境中所经历的一切,形成了未来作家路遥的性格:自卑情结和苦难情结对肉身的双重蹂躏。路遥沉重的生存压力与接踵而来的精神创伤使路遥走向自卑,而强悍狂放、沉郁争胜的西北风沙铸就的性格,又迫使他对自卑进行超越,从而改变自身的屈辱状态。于是,路遥通过文学创作,不自觉地把这种超越自卑情结和苦难情结的心灵投射到他心爱的主人公高加林、孙少平等向命运挑战的抗争者身上,也就是说,这些主人公或者围绕主人公发生的各种事件,大都具有路遥自身的体悟和经验,从而完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一段灿烂揪心的神话。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平凡的世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也是对英年早逝的路遥超越苦难和自卑的最好褒奖。
他通过苦难来写人的人格尊严、道德激情,面对苦难的不屈的精神力量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热情。在苦难面前始终强调人的强健的生存意志和乐观的生存态度,乃是路遥的人生本质。路遥用一种对生活的质朴而博大的爱,来包容苦难、超越苦难。在《人生》中,高加林受尽各种屈辱,他发誓要离开农村。后来通过关系进入县城做通讯干事,为了前途,他决定背叛爱情。而这对巧珍来讲,意味着毁灭性的精神打击。“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刘立本的二女子这下子算彻底毁了:她就是不寻短见,恐怕也要成个神经病人。因为谁都知道,这事对一个女孩子意味着什么;更何况,她对高玉德的小子是多么地迷恋啊!”但是,巧珍找到了值得为之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找到了爱情之外的值得留恋的美好的东西:“ 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应该活下去!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 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
同时路遥把人们内心的苦楚、卑怯、愤恨、欢乐与喜悦都刻画得异常真实,如《人生》中加林民办教师的被替换,他与巧珍的爱情,加林拉粪与张克南他妈冲突等莫不如此。《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盘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盘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盘底,溅了他一脸的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路遥著:《平凡的世界》第 5 页)但是,孙少平仍坚持认为:“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 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孙少平在可怕的饥饿中忍受着“困难”的煎熬,甚至自卑、屈辱和误解,然而却依然坚守自己的“清白”和“ 尊严”,即使饿得“ 心火缭乱”,也绝不随便偷别人的瓜果和“庄稼”充饥。
困窘、屈辱的苦难体验给路遥留下了深刻的情感记忆,因而其作品贮满了对于人生苦难的独特感受,形成了路遥作品所独有的苦难情结。因而在他的作品中灌注了关于人生苦难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形成了路遥小说独有的苦难意识,并在苦难的磨砺中主动地建构高尚的人格和追求理想的人生。而笔下的主人公高加林、孙少平似乎是作家路遥自己的另一替身或者影子。
所以,进行文学写作,写作者必须把自己的切身体验融入到笔下那鲜活的人物形象中去,充分调动各种写作经验,才能使文本精益求精。
关于人生的哲学阐述
人生,顾名思义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展现过程。之所以人们对人生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程度、读的书听的事都不同的缘故。任何自身对每个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他不知道在婴幼儿时期他怎样形成了不同的人格,不知道伴随着他的成长整个人类社会运转到了哪个阶段,不知道当他迈入校园、社会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和谁共度一生,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后代子孙,不知道自己死后是否还有感觉。但这些信息都是可以通过思考和学习获得的。人生并无所谓苦和乐,苦乐都只是人的感受而已,这些感受是人的人格、性格、心智模式决定的,是可以转化的。我的教育观是,人的品质才是教育的重点,只有具备坚强和理智的品质,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加和谐融洽地相处,人生也才会显得更加有意义。人生对于个人是体验性的,也是抽象的,是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也是由某些不连续的事件构成的。人生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个价值包括个人对于人类整体这个物种的繁衍延续的价值,也包括个人实现在其社会中的地位获得认同和尊重的价值。我所认同的乐观精神是这样的:我知道我必将死去,化为宇宙之中的微不足道的尘埃,但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因为我被人爱也爱过人,也因为我努力奋斗过,为理想拼搏过,为失去痛苦过,为获得欣喜过,失落过,寂寞过,孤独过,愤怒过,憎恨过,我可以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是斯多葛派,是伊壁鸠鲁主义者,是犬儒主义者,是黑格尔主义者,是费边主义者,是后现代主义者,等等,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知道我的人生使命,知道我所应且能够通过努力做到些什么,人生是一次旅程,它的目的地不是坟墓,而是每一次的邂逅,每一次的激情迸发,每一次的努力后的获得,失去我,地球仍将旋转,但也有可能不再旋转,这些都并不重要,关键是我知道我想做什么,知道我该怎么对待发生在我身上我身边的所有事情,是的,我并不悲观,努力未必有获得,人是必死的,这都是,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必然的,我承认这些,但我不会放弃努力,因为活着的每一分钟我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感受着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