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自然与美食的邂逅

金平,自然与美食的邂逅,第1张

        害怕孤独的人从来不敢停下脚步,只有忙起来,才会觉得充实。我就是一个害怕孤独的人,所以只要放假,我不是去书店看书,就是去旅行。

        这几年蝴蝶谷炒得火热,看着网上那些千白只停树而栖的蝴蝶,我萌生了去蝴蝶谷游玩的念头。中秋节,我义无反顾地去了金平,但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我放弃了去蝴蝶谷,只在金平县城周边游玩。

        金平县是红河州边六县之一,与越南接壤,这里依山傍水,雾气缭绕,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街上随处可见穿着苗族、彝族、哈尼族、傣族服饰的人,据说金平县还有一种在深山里以游猎为生的少数民族“莽族”(现已归为布朗族)。

        每年的秋分是当地哈尼族的新米节,哈尼族人杀猪宰羊,用丰盛的晚餐来庆祝丰收。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主人端出早上从田里收回来的稻谷蒸出来的米饭,清香顿时席卷全场,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准备大快朵颐。

        人人都知道元阳梯田,却很少听说金平梯田,其实金平的梯田也同样很美,只是没有被包装推广,所以鲜有人知。

        中秋节前后是稻谷收获的最佳时间,公路边的梯田里一群朴实的农民顶着太阳劳作,女人割稻,男人打谷,小孩放牛,分工明确,令我惊喜的是当地人至今还沿用灌斗打谷。如果你早已忘记几十年前农民劳作的方式,想体验最原始的田园生活,不妨来这里。

        说起花果山,大家脑海里浮现的肯定是《西游记》里孙悟空那座秀美、富饶的山,金平有个人工修建的花果山,十字路口往上走一段路便是。山上种了许多油茶树,还有十几颗火焰木,白色的油茶花中点缀着红色的火焰花,也是一幅绝美的画。爬到山顶,出了一身汗,山下的县城一览无余,坐在亭子下,让秋风肆意地吹在脸上和身上,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永平瀑布是距离金平县城四十分钟车程的一个瀑布,也是当地比较有名的瀑布之一。进入去瀑布入口的小路,周围除了大树和山石,还有一些在大城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草木,颇有进入原始森林的错觉。

        看完瀑布,下来农家烤龙飞鱼和腊肉,就着凉拌黄瓜,那滋味,怎一个“香”字了得。

        晚上回到城里,可以来一份滑嫩的罗非鱼火锅,也可以来一盘香菇馅和白菜馅各一半的勐拉小卷筒,至于傣味手抓饭嘛,要去者米或者勐拉才能吃到了。

        小卷筒有点像广东肠粉,蘸水有酸甜和酸辣两种选择,薄透的米粉包裹着满满的馅料,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呢。

        痛痛快快地吃完晚餐,躺在床上欣赏这一天的美照,回忆旅途中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就到了睡觉时间,充实而有趣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旅行不仅可以填满生命的空白,同时还开阔了眼界,何乐而不为呢?

indent�7���Y@

老师家长、孩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树,

那么家长就是养分,帮助小树扩张根系、向上生长,

老师就是园丁,帮助小树修枝剪叶,实现社会化和自我同一性。

老师、家长和孩子,应该是世界上最和谐的合作关系。

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请教老师一株不知名的植物,老师不知,让他回家问家长。

家长却没有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把答案交给老师,由老师为孩子解答。

并且告诉老师:希望这个问题能由您来解答,想来更为妥当。

正因为家长相信老师,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老师,孩子会更信服老师,老师也会更尊重家长,家长自然会更理解老师。

教育最需要的,是爱的引导。

家长与老师的相逢,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正因为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生活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一部分。衣食住行,一日三餐与我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状态息息相关。出国后被亲人朋友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在那边吃得习惯吗?”吃得习惯意味着能吃饱,家里的亲人对远在异国的我们只有最简单的期望——吃好睡好身体好。

一、 邂逅喀麦隆当地美食

1、cocktail

马鲁阿地处撒哈拉沙漠以南,气候炎热,环境比较艰苦。即便如此,雅温得第二大学马鲁阿分院的老师们依旧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这一片炽热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热忱浇灌着阿非利加的汉语之花,为喀麦隆培养本土教师付出了心血。

2018年10月3日,马鲁阿分院全体教师一起欢送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们顺利毕业走上汉语教学的工作岗位。学生们为了表达对中国老师的感激之情,特意做了当地的特色美食cocktail与大家一起分享。

Cocktail的食物包括木薯(manioc)、薄肉片(émincer)、烤肉(brochette)、蔬菜(ndole)、鱼肉(poisson)……这些当地美食里传承着中国教师对毕业生的浓浓祝福,也传递着本土学生对中国教师的深深感恩。

2、烤鱼

烤鱼是喀麦隆的一大特色美食,马鲁阿更有domayo专门的烤鱼一条街,一条2500西法的烤鱼能够吃得饱饱的,当烤焦的鱼盖着生菜沙拉流着浓汁飘着香味端到你面前时,你定会忍不住大快朵颐……

我和小伙伴会去固定的一家烤鱼摊吃烤鱼,烤鱼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madame,每次我们三五成群地朝着她的烤鱼摊走去时,她会热情地招手,大笑着跟我们打招呼,有时候还带着她两岁的孙女。小姑娘刚学会走路,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刚开始见到我时十分认生,大大的眼睛讪讪地盯着我,去了几次后熟悉起来了,她就围在我旁边,时不时地对你露出灿烂的微笑……

3、克里比虾

2019年2月的春节,我们去了一趟克里比沙滩,深入土著部落,探索丛林奥秘。

在大自然最美的海洋边放松心情,体验惬意。 海边的风咸咸地吹过来,沙滩上流动着金色的阳光,远方的波浪一圈一圈地翻滚卷动着,我们坐在茅草搭成的亭子里,等待着海鲜大餐。同事们三五成群地打开了话匣子,聊聊这半年的工作,侃侃最近的生活,谈笑风生中,一盘又一盘的特色秘制虾上菜了,大家满足而满意地犒劳着自己,肯定彼此,感恩生活。

二、 “自己动手创意无限”的中国美食

1、 花样早餐中的自豪感

“一日之计在于晨”告诉我们早晨的时间很宝贵,所以早晨的第一顿饭也应该吃得精致和讲究。

在喀麦隆的两年中,我经常会绞尽脑汁地变着花样做各式各样的早餐,有饼干鸡蛋配牛奶,有红薯稀饭配果汁,有西红柿意面配香橙,也有土豆泥小米配木瓜…… 看着自己用心搭配设计的花样早餐和摆盘,恍惚中我仿佛看到自己和生活在跳舞,它告诉我:“生活本是虚无,其中的意义永远不是我给你的,而是你赋予我的……”我更相信,自己如何过好这一天,便能如何过好这一生!

2、 营养下午茶中的幸福感

每天下午睡完午觉起床的时候总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那种感觉就好像时间在马不停蹄地走而你却停滞不前地定格了。每当这时,我会泡上银耳、枸杞、绿豆或红豆,煮上一碗香甜可口的银耳莲子羹或清爽怡人的绿豆沙或口齿留香的红豆沙,在芳香四溢的缕缕蒸气中,我会铺开瑜伽垫,做上一个小时的运动……

蔡元培说“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Keep运动软件的首页赫然写着“自律给我自由”,喜欢热爱生活带给自己的幸福,享受自律带给自己的自由。

3、 包饺子过节的仪式感

要说在国外最想念的国内美食是什么?那可非饺子莫属了。我对饺子最温馨的记忆便是春节时全家人围坐在厨房里包饺子的场景,老爸和面,奶奶擀皮儿,老妈捻起饺子皮,挑了馅儿,双手一掐一捏,一个个挺着圆鼓鼓肚皮的饺子童子军就威武地立在了桌子上。饺子下了锅,蘸上自制的酱料,一口一个,汤汁灌得满嘴,回味无穷!

我曾和小伙伴自己动手剁馅儿、发面儿、擀皮儿,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用中国的美食过中国的节气,在陌生的国度用这样的仪式表达着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三、结束语

一位常驻新西兰的华人朋友曾说:“对中国人来说,食物代表了家、妈妈和根,食物带来回忆。”我想,在异国他乡,每个人都会朝思暮想千里之外的故土,更是对家乡的食物魂牵梦萦,那是我们的根。

人是喜新厌旧的,总能找到些新鲜玩意儿,世界各地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景,适应与接受不一样的饮食文化是我们的必修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4776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