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千年古村落形似布达拉宫,山西省还有平遥古城,云岗石窟,五台山等等著名古代景点。
山西省,简称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山西省省会为太原市,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山西有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等,历史文化悠久。山西省东部是太行山脉,西部是吕梁山脉,隔黄河西望陕西,南部是中条山脉,北部是燕山全省北部有大同谷地,中部是太原盆地,南部是汾河谷地。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3410万人,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共 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
山西历史文化悠久,著名景点非常多,平遥古城就非常值得一去,平遥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其中古建筑文物非常多的,平遥古城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年间扩建,建城已2700余年。平遥古城明清风貌基本保留完好,是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之一。平遥古城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东西四座城门为四条腿,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小巷。
云冈石窟也是非常值得去看的景点,云冈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由东向西排列着53个洞窟,绵延1公里。这些洞窟依山而凿,占据了半壁高山。整个窟群内共有大小造像51000余尊,大小佛龛有1100多个。云冈石窟艺术以规模宏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内涵丰富而驰名中外。
为大家介绍花都一座至今尚未进行开发古村,赤坭镇荷塘村。
赤坭镇荷塘村
她就坐落在珠江上游的巴江河畔,花都有名的"九曲画廊"、"蓝田油菜花"离村庄只有2公里。
过去,因村前有一口莲藕塘,故取名荷塘村。
村庄围绕着一座名为"荷岗岒"的山岗而建,最初,只有北、东两个坐向,后因为人口逐渐增加而向西、南方向发展。
北向也称"旧村"按照古村的风水布局,村前都留有一口风水塘。
东向跟北向一样,前方也留有风水塘。
东北两向保存着青砖结构的古屋、宗祠及书屋。
跟大多数的古村一样,虽然也挂上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可实际上是欠缺保育,显得有点残破。
“南边巷井”坐落在北向的西头,这口井的水夏天清凉透心,略带甜味。井水常从地面溢出,据说是请了一位地理先生经过反复勘查才找到这个水源。过去,劳作归来的村民,都喜欢喝上一口这井的水才回家休息。
徐亨旧居
前国际奥会委员徐亨就是该村人士。他从小受书香世家的薰陶,勤奋好学,1949年,徐亨去了台湾,开始投身于 体育 事业和商业。1992年,他收购了位于美国洛杉矶机场的希尔顿大饭店。
2001年春,徐亨应邀来广州参加九运会开幕式,期间特意回到荷塘村看望祖屋和棠澍小学。
古村整体环境十分优美,进入北向有一条仿如时光隧道的竹林小道。
古榕和大片的绿色树木围绕着村庄的四周,宁静清幽。
肥沃的土地上种植了各式蔬菜,五颜六色的菜花映衬下,古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自驾指南
广州出发广清连接处进入广清高速,行至赤坭出口驶出,沿114省道途经赤坭镇继续前行3公里向左转入巴江大桥——荷塘钓鱼场——荷塘村。
导航地点:花都赤坭镇荷塘村。全程45公里,行车耗时约为50分钟。
附近景点:花都蓝田油菜花,巴江渔歌、九曲画廊。
谈起广州很多人会先想到那个世界一线大都市,中国第一大港,车与街灯形成的洪流川流不息,大街小巷林立的商店和处处可见的中外餐馆。
想要体验古城风味山水田园,不会首先想到广州,但是在这里介绍几个景色惊艳不输丽江古城等等久闻大名的古城村落。
黄埔古港内,人少景色秀丽,和大多数古城一样古朴又宁静,优雅的气氛,典雅交错着的街道与祠堂,一线天空穿插其中。石板路,牌坊,庙,被街道陈堆着的杂物点缀着,突出着,犹如黄昏的红云拌着天空。这里山川秀丽景色优美以外,人文也是极佳,因为处在广州, 美食 肯定少不了,走在古村里不愁没有好的 美食 店。总的来说,这里无论是古村美景或是 美食 ,都可以满足游客胃口。
聚龙村,相比起来就有名一些,又叫邝家村,据说叫聚龙村是因为在建房时地下的“龙脉”流出了红色的水。建筑物十分原生态,有着浓厚的岭南特色,也被列为 历史 文化保护区,一些植被,横幅,灯笼,青砖瓦片等古典特色交织点缀。青色的水绿色的林,以及想要打破这一绿色的单调在其中霸道横插而过的石桥,似乎想要诉说此地风韵犹存。古城的总体色调让人想到老式电视的画面比起大的古城区那样颜色靓丽让人联想到古人飞檐走壁那样,老派古朴别有一番风趣。
当然广州附近的老古村不止这些,但是都值得仔细品味。
探寻喧哗的闹市里的宁静,领略古建筑古风俗的美好。重新认识广州这座千年古都。
公交:
自驾:
离广州最近的小洲村,我认为是比较适合“美丽幽静”这四个字的,小洲村的 历史 是始建于元末明初,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岭南水乡最后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情态。 我特别的喜欢这里,每年都会来几次逛逛,每每提到小洲村,这座建筑在我心里就总是与这里的气质有些不相符似的, 走进小洲村,就好像走进了一座民俗博物馆。 广州再也没有第二个小村子像小洲村这样保留完好的建筑了, 所以我没有在这逗留太久。见到有卖小洲村地图的,犹豫再犹豫,还是没有买,决定就凭感觉走吧,或许沿着水乡的灵魂--河道,这就是一个法子吧。
这里有几家地道的 美食 店,牛腩锣卜非常好吃。这里的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榕浓荫蔽日,五六百年高龄的蚝壳屋见证着岭南的曾经沧海,阡陌交错间随便跨过的一口古井都有几百年的沉淀。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的小洲村,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洪流所淹没,传统的东西仍然得到传承。
从市区到小洲村,坐公交一个多小时便到了。要知道在广州每次朋友们聚会,从单位到聚会地点,都得一、两个小时,所以这对于我而言是很近距离的一次出行。小洲村不同于丽江大研古镇那么的地处闭塞的地方,更有些相似于周庄、乌镇,离城市圈很近、甚至就位于城市圈中。
介绍下面四处原生态的岭南古村落:
1、广东顺德逢简村
顺德逢简村水乡,始于西汉,四面环水,桑基鱼塘,被誉为广东“小周庄”。
热闹非凡的水口桥码头,可以乘坐乌篷摇鲁船,听着咸水歌水游村落,游艇租价约为30-50元一船次。一次可坐2—6人。
逢简村保存有较为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众多祠堂。
最不能错过的顺德名菜均安蒸猪,上过央视的《舌尖》,逢简村水口桥头就有。一头约50公斤重的整猪,经过至少6个小时腌制,放在钢架上熏蒸,肉香味扑鼻。
其他的顺德小吃,在水岸一排排摆开,“双皮奶”、“金榜牛乳”、“大良蹦砂”、“龙江煎堆”、“伦教糕”、“陈村粉”、“凤城鱼皮角”等,令人目不暇接。
地址:广东顺德杏坛镇。
2、广东佛山大旗头古村
佛山大旗头古村据广州城一个多小时车程,位于佛山三水区乐平镇,历经百年,保留着成片的清代锅耳屋式广东传统民居。
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慈禧老佛爷亲自下旨,由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建造,其大规模之宏大、布局之规整令人惊叹。
2003年,大旗头村作为“广东第一村”,曾与江苏周庄、安徽西递、宏村一道,被评为首批22个国家级 历史 文化名村镇之一。
古村的创建者郑绍忠当年清剿反清势力有功,慈禧太后颁旨赐金,让他在家乡大旗头村兴建府邸,后逐渐落成一片整齐密集的郑氏村落,因此,大旗头村也叫“郑村”。
村头古榕树下是“文房四宝”的独特格局,其中文塔为“笔”、宗祠广场为“砚、晒谷坪为“纸”、水塘为“墨”,形成极具儒家文化思想的建筑景观。
一个没有商业化的古村,依旧保持着本来的面目,安逸自得。
地址:广东佛山三水区乐平镇郑村
3、广东番禺大岭村
广东番禺大岭村一方水乡,岭南祠堂、门楼、古树环绕,池塘碧荷飘香。玉带河蜿蜒穿行而至菩山,两个龙舟船静卧河中,等待着每年五月端午的召唤。
陈氏大宗祠,又称柳源堂,始建于宋代,是大岭陈氏始祖陈遗庆的宗祠,门口广场东侧竖立5对旗杆夹,全用白麻石砌成。陈氏大宗祠只有二进院,规模不大。
柳源堂前还有一块历代太祖遗留的禁约石碑。碑文大意是大岭村陈、许二姓宗族相守数百年如同一家,双方不得随意典卖房产土地,甚至砖瓦等,这样的祖训也是非一般的境界。
建于清朝乾隆爷那会儿的沙井气,白麻石砌成,井深33米,水深约25米,井水源源不断,取之不尽,因水出如气,故名“沙井气”。村里的主妇们还爱在井边洗洗涮涮。
低调的两塘公祠,照壁后有一空旷大院,两塘公祠大门紧闭,唯有旁边的古菩提榕默默厮守。
一条巷子的蚝壳墙,只有大岭村才有,之前在其他村落看到的都是一、两幅的墙面,可见村民们的守旧如旧的意识。
街坊邻里的院落屋间都搞得比较干净,村里的古建筑也是翻旧如旧,让人看到的几乎就是原始模样,非常协调。
大岭村的游人较少,行走村中,十分幽静,就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居民区。
地址:广东番禺石楼镇大岭村菩山路1号。
4、广东番禺大稳村
进番禺大稳村的路上排满了车,两边绿油油的大棚菜园接天连地,还有年轻的村民在做志愿交通员,村口船坞的大妈戴着斗笠已在招呼客人。
农家菜、路边小吃、农民瓜果摊档、河涌草船以及宗祠,典型的岭南古村落特色。
进入村落,总会遇上这样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的景象, 堆满了木条的柴火房,铁皮烟囱、大铁锅和热气腾腾的鸡鸭鹅,以及简陋的木板桌上的一只只钢盆。
饭菜做好,男人们入座,就这样一地水渍地吃开了。
一个完全没有规划的古村落,也许对村民们来说,这样才生活得淋漓畅快,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
地址:广东番禺东涌镇大稳村。
离市区近的:黄埔古港、小洲村、龙潭村。
远一点的:沙湾古镇、大吉沙岛、长洲岛
白云:寮采体验世外桃源
白云区钟落潭镇寮采村位于广州北部,坐落在美丽的流溪河畔。一年四季尽是田园风光。
该地距广州市中心仅30多分钟车程,适合市民郊区 旅游 。
花都:梯面游览最美乡村
红山村位于花都区梯面镇中北部,距离镇中心约4公里。红山村是一个拥有原生态自然资源的客家特色美丽小山村,2010年,该村获得“广州市首批观光农业示范村”的称号,被誉为“广州最美乡村”。
黄埔:绿道串起12个景观
黄埔区目前已建成103公里绿道,形成3个主题鲜明的绿道骑行网,串联起南海神庙、黄埔军校等12个城市景观节点、1个亚运场馆,这些绿道已全部投入敞开式运营。
这个假期,不妨约上好友来个独具“黄埔style”的低碳绿道骑游,去南海神庙领略中国最古老皇家祭海神庙的风采,到黄埔军校重温厚重的革命 历史 ,到700岁深井古民居聆听久远的故事,品尝原生态农家 美食 ,用味蕾解读长洲慢生活。
大岭村:800多年书香沉淀
番禺区大岭村,莲花山古采石场西侧的有800多年 历史 沉淀的古村。古桥、古塔、古祠、蚝壳墙、麻石路,无一不散发出悠悠的古香。这里是广州独一无二的 历史 文化名村。
除了古桥、古塔,大岭村保存最多的就是有着浓郁岭南建筑风格的宗祠建筑了。村里有显宗祠等三大古祠,各有特色,此外还有朝列大夫陈公祠、进士公祠、佑江公祠、近湾公祠等。
塘坑村:参观古老天后庙
这里卫生洁净,粤曲传唱,书香扑鼻,南沙的塘坑村建于1398年,是南沙 历史 最悠久的村庄之一。
村内祠堂、庙宇众多,塘坑天后古庙更是南沙现有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天后庙,甚至可能是广州最早的天后庙,这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不可或缺的证据之一。
如今塘坑村一方面既保护古建筑,又将祠堂变成明德学堂、医疗站、图书室、**院,村民们的生活充实而又安静。
简介
屏山文物径于1993年12月12日由总督彭定康先生揭幕。屏山文物径是香港首条文物径。在古物咨询委员会的建议下,经过古物古迹办事处及建筑署古物组数年的筹备安排,该馆已开放予公众参观。
屏山文物径介绍
屏山文物径位于新界元朗区屏山乡。香港唯一一条穿过古塔、许多古寨、祠堂的步道,长约16公里。你可以从珍贵的历史遗迹中了解早期香港村落的生活。
第一站聚星楼:
香港现存唯一的古塔翠星楼,原本有七层,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只剩下三层。古塔顶楼供奉着相传掌管科举的魁星,每层楼都有喜庆吉祥的碑文值得一看。
第二站社坛:
进入上漳卫之前会经过一个祭坛,这个祭坛设计简单,只用青砖砌成,神像用石头代替。据说可以保护村民的安全。
字体张尚是最好的玉器。上张圩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屏山文物古道上唯一的围村。虽然部分青砖砌成的围墙已被拆除,但门楼、祠堂和村内的古建筑依然如故,显示了传统围村的布局和风貌。
第三站上璋围:
坪山阳后古庙,位于坑头村,是元朗供奉王厚的六大庙宇之一。关于王厚的起源有许多理论。村民们认为就是宋末的忠臣杨。他为保护宋朝皇帝而牺牲生命,被后人景仰立庙供奉。
第四站屏山杨侯古庙:
邓氏宗祠被屏山六村环绕。其建筑采用三进两出的风格,气势恢宏,是香港同类古建筑的典范。祠堂正门没有门槛,但前院有一条砂岩隧道,可见宗族中有人在朝廷身居要职。直到现在,祠堂仍被用于祭祖、庆典和聚会。
第五站邓氏宗祠:
玉桥第二祠堂由邓世贤和邓氏第十一世祖赵石两兄弟所建。除了是一个宗族祠堂,它也是大德学校,从1931年到1961年,平山村的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现在,你仍然可以看到学校成立时大门上的对联:“做好你的时间,修德在你身上”。
第六站愈乔二公祠:
帝国图书馆曾经是邻村孩子读书的地方,也是祭祖的地方。整个建筑由花岗岩立柱支撑,正门门框也是花岗岩,室内装饰精美,如荷花、寿桃等吉祥图案的墙饰,以及“甘洛白象”的金色雕塑,都是当时的精美作品。
第七站觐廷书室:
清书轩是来访客人和学者的住所。翼饰精致华丽。从这里的木刻、壁画、灰雕、漏窗、斗拱,可以看出传统中国富豪豪宅的风格。
第八站清暑轩:
新界农村居民崇拜掌管海洋的洪王声。为了顺利出海,邓人修建了洪宫祭祀。这里的天井采光好,感觉宽敞舒适;同时,透过天井可以看到大楼周围的榕树。
第九站洪圣宫:
前身是老平山派出所,后来成为警犬队的总部和训练中心。它是新界为数不多的战前警署之一。2002年改建为平山邓文物博物馆及文物径游客中心,介绍平山邓的历史及文物径沿线的古迹。
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以下是我收集的古村落的导游词,欢迎查看!
皖南古村落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皖南旅行社,本人名叫项琳芸,你们也可以叫我“项导游”。坐在我右边的是“郑司机”。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是皖南古村落,如有走失,请记住这辆大巴车的车牌号“浙C0X036”,大家也可以拨打号码“13857759738”来联系我们。最后请大家注意一些事项:一、不要乱扔垃圾;二、古村落有许多珍贵文物,请不要乱触摸这些物品,更不要顺手牵羊;三、在皖南古村落里很容易走失,要记住我们的旗子是什么颜色的,以免走失。
这里就是皖南古村落了,皖南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相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发达,还乡以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造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加突出。
看!那边有一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建造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做古装戏中**择婿“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以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旅行到这里就要结束了,祝大家和家团圆,再见!
新叶古村导游词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新叶古村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欢迎大家来到“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新叶古村参观游览。我是景区导游,叫XXX,今天我将带领各位朋友穿越时光隧道,到具有八百年悠久历史的新叶古村游历,体会一番古代的“耕读文化”。
[游客服务中心]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幢徽派建筑,就是新叶古村的游客服务中心。墙上的“新叶古村”四字,是著名古建筑专家谢辰生老先生题写的。谢辰生先生是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顾问,他对新叶古村情有独钟,他认为:“新叶是中国古村落的活标本”。大门的匾额是徐永清上将所题。徐永清先生是建德市大洋镇麻车村人,1996年至2003年 ,任武警部队总政委,2000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 十五届中央委员。他不仅是一名职业军人,而且也是国内著名的书法家。在大门口,有一幅对联,请大家一同来鉴赏一下。
上联是:遵祖宗一派真传,克勤克俭;
下联是:教子孙两行正道,惟读惟耕。
这一对联揭示了:“克勤克俭”是新叶人的持家古训,“耕读持家”是新叶古村的传家宝。现在各位朋友随我进入游客服务中心。在这里,我把新叶古村的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新叶村始建于南宋的嘉定年间(1208 一1224 ) ,距今已有800 年的历史。整个村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全村人口700 余人,其中95%是姓叶的。叶氏祖先叶坤在南宋嘉定年间从寿昌湖岑畈入赘这里的娘舅家,他娘舅姓夏。后来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却繁衍起来,至今已传31代,并形成全国村落中罕见的“十世同堂”现象。因叶氏人口繁多,名称多次更改,最初称白夏叶,到新中国成立时,最终改名为新叶。也许是由于血缘亲情的关系,叶氏后人不愿轻易地拆掉祖上留下来的房屋,这就使这个村落的格局和古代建筑大多得以保留。
请大家看这一幅模型图,了解一下新叶村整个建筑设计布局情况。新叶村选址很讲究风水,村落是由宋朝大理学家金仁山先生设计的。从这幅模型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左
边是祖山玉华山,右边是朝山道峰山,村子位于二山之间峡谷的东南口上,正是“山起西北,水聚东南”好风水。从玉华山来的一条溪和道峰山来的溪水会合形成一个水口, 左有象山,右有狮山,象山和狮山把新叶村的水口锁的像葫芦颈一般,这样就可以“聚止内气”,致使村落兴旺发达,财运也不外流。
新叶村的建筑设计布局是以阴阳九宫卦象之数设计布局的,把村中的近百条巷、弄纵横交错地将户与户、房与房连成一个有机有序的建筑群体,构成一组体现东方神秘文化的立体图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间乡上文化的活化石,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目前新叶村还保留有16 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阁、古寺庙和158 幢明清古民居建筑,这在全国实属罕见,故被誉为“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由于这些古建筑研究价值极高,所以新叶古村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最近又被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这是《建德新叶共识》,是第二届中国乡土建筑抢救与保护研讨会全体代表在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于中国浙江省建德市签署的。这是一份古建筑古村落保护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叶村古建筑保护的宣言。
游客服务中心墙壁四周悬挂着许多照片。这是首届中国农耕文化节期间举办新叶村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大家可以浏览一下,增添对新叶古村的了解。
现在让我们随着游步道,进人一座乡土文化的神秘宫殿。在这座宫殿里,你将会亲眼目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享受和体味乡土文化的无穷乐趣,一饱你的眼福和口福,为你的人生增添一页难忘的记忆。
抟云塔--文昌阁
各位游客,这一组建筑是新叶村的标志性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个村落里,塔、阁、祠一组相联的建筑是十分罕见的,这是新叶村的一大特色。原来,这是新叶古村按古代传统风水学的要求建设这一组建筑物的。请大家来看,新叶村背后是雄伟的玉华山,村的对面是秀丽的道峰山,村庄就像停泊在一块土地上的船,从地势来看,后面高,前面低,水流急。这艘船随时有被急流漂走的危险。再说,水就是财,水急往外流,意味着村里财气不旺。根据风水上的这一特点,新叶村先祖们在水口上建一塔,代表着一根竹篙,将这艘船永远固定牢,再建一祠一阁像一道大坝把往外流的水拦住。
大家再来看,玉华山、道峰山在村庄的两侧,像一对伟人守护着村庄,但在村庄前
面就显得低矮、空空荡荡,有了这座雄伟的塔,就形成了“三峰鼎立”,使这整座村庄前后左右平衡起来,从宏观上增加了村落的气势,使人有一种非常美的享受。
这座塔叫“抟云塔”,又称“文峰塔”。始建于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当时用堆土法建塔,塔建好后要把土挑掉,所以工程浩大,造塔总共用了八年多时间。塔为砖砌,每块砖有24斤重,七层六面,塔高388米,围长138米,直径44米。底层有三个门,从二层以上各层有三个窗洞,为求塔体坚固,相互错开排列,层高逐渐降低。 塔外用砖牙叠涩腰檐,檐角微微挑起,塔刹由五个圆形的石盘层叠,第三个最大,上面的逐渐收小,外形如枣核。塔身体上下无任何雕饰,造型端庄秀丽,周围衬着起伏的山峦,异常挺拔精神,向上的动势感很强。
这里是一座土地祠。它紧连文昌阁,里面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神像,两位老人慈眉善目,就像两位保护神日夜保佑着村民的平安。
紧靠土地祠的是文昌阁。文昌,顾名思义就是:“文运昌盛”。文昌阁供奉的主神就是“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就是执掌文运功名的神灵,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魁星”。在文昌阁二层楼上供奉着四尊神像,文昌帝君居中,右侧为掌管文运簿的天聋,左侧为掌印玺的地哑,此二神是文昌帝君的侍从。在文昌帝君像上方是魁星,魁星像略小些,其造型活泼有趣。新叶一带每逢地方戏开演,总有“点魁星”一段。由于古代是允许读书人祭拜文昌帝君其身,故阁楼与底层楼梯相连一处设一覆门,平时上锁,旁人只能在楼梯下望阁瞻仰,焚香祭拜。在古代,读书人考试之前都会来这里拜魁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魁星的护佑,考得好功名。
文昌阁门口有一对联:“抟云甲族擅书香 文昌草堂关野意”。意思是说:草野之人也要读书重视文化。 走进阁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古代私塾的布置。在古代时,新叶村曾经办过一座书院叫重乐书院,始建于元初,初名叫“重乐精舍”,是由玉华叶氏三世祖东谷公叶克诚创办的。创办初期,叶克诚延请了当时著名理学家金履祥的学生许谦、柳贯等一批著名文人会集在重乐书院,研习儒学,吟诗唱和,不以功名为务,因此声名远播,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后来,繁衍成儒源村。叶克诚仿效王羲之三月三兰亭雅集之风,也于每年三月三在重乐书院一带结交社友,吟诗赏景,后来形成了新叶古村特有的民俗——“三月三”祭祖。新叶家族“耕读传家”之风也是从此开始代代相传的。
堂前悬挂着儒教学派的创始人----孔圣人像,在两侧分别悬挂着与这所私塾相关的
教师像,主要有:叶克诚、金履祥、许谦、章懋、刘贯、叶元锡等。这些先生的简历,大家可以看一下。
各位游客朋友参观完文昌阁,就随我到村中心去看看村落里原真的农耕生活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牌坊,上有“耕读传家”四字,这标明了新叶村的'立世之本。“耕读传家”的意思是“耕可富家,读可荣身”,这是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崇高的生活要求。
进士第——四方塘
从这里走进新叶古村,左边的这个墓是革命烈士墓,烈士名叫叶真修,新叶村人,早期的***员。1928年新叶村有22名***员,成立了村党支部。叶真修父亲叫叶玉铭,字中华,是黉门秀才,知书达理,写的一手好字,1928年春,时年65岁的叶玉铭加入了中国***,后又介绍自己的两个儿子加入***。叶真修是1928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九)农民革命运动(从寿昌南部攻打兰溪永昌)的时候牺牲的。这个墓是寿昌县人民政府1953年立的,新叶村在解放前有两个革命烈士。
各位朋友,在走进村子里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注意事项,那就是请大家跟紧队伍,千万不要掉队,否则会迷路的。因为新叶古村是按九宫八卦布局的,村里小巷子有两百多条,四周建筑物看上去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迷路。如果真的迷路了,请大家按照我教大家的两个方法做,也可以走出村子。第一种办法是一直沿着青石板路走。大家低头看脚下的路,在我们的主游干线上中间都有青石板铺着,只要沿着青石板走,就能走出迷宫一样的村子了;第二种办法是沿着路边的水渠走。因为水往低处流,所以人往高处走,这样也能走出村子的。说到这个水渠,这在新叶村是十分重要的。新叶村外围有一小溪,叫外溪,那是灌溉农田用的;在村内有二条人工挖浚的渠道,叫“内溪”或叫“内渠”,这是新叶村重要的供水和排水通道。这两条作为村子命脉的水渠,因为重要,又成了村落的边界。宗祠规定,叶姓本族成员,房子都造在双溪之内,不允许造在双溪之外。叶姓族人,凡死于双溪之外的不能入祠,归葬祖莹。另一方面,外姓人,除了剃头匠和铁匠外,一律不允许定居在双溪之内。这个界线,保护着宗法制度下血缘村落的单纯性。因此有点神圣的意味。
这组建筑叫进士第,也叫荣寿堂,是崇智派的分祠,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荣寿堂出过一个进士,叫叶元锡,是清朝康熙(公元1691年)辛未科进士,后来在湖广应城、河南阳武县做县官,是一个清官。在位时被人用毒药毒死。祠堂里还有一块捷报的牌匾,上面清楚的记载着他在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时,以浙江省
易经科弟37名考出去的。他留有一篇诗文叫(勉儿曹):
四时不息轮流转,恳恳勤勤惟念典;养就头角得峥嵘,男儿立志当早办;鲰生所畏在临场,风檐寸晷难使展;人到忙时我独闲,看题立意如抽茧;精神直与圣贤通,踌躇满志莫轻演;思入云梦气偏豪,百万貔貅何足喘;抉尽蔓草楠梓荣,凿破浑沌光耀显;九天咳唾落珠玑,三峡激湍骇心眼;贾之醇,董之茂,韩之潮,苏之海;千变万化总无端,要在一一能合款;自古文章有定评,针芥相投如印板;刺绣何烦倚市忙,若个青钱不中选;熙朝所重在真才,壮学幼行宜自勉。
叶元锡是新叶村唯一参加殿试而中举的正科进士。自然有参加考试的经验。在此文中,既传授临场该保持冷静、强化审题、调动所学知识等经验,又勉励后学者起步要高,追贾董、赶苏韩。一鸣惊人是目标,打动“评委”是关键。即一次没考中,切莫松懈多自责,国家重视的是拥有真才实学的人。
荣寿堂坐西朝东,门前有一口四方塘,塘里水是活水,水质很好。这一景致与宋朝理学大师朱熹所作的“四方塘诗”十分相似。“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水塘正正方方像个砚台,再看水里,村口的抟云塔刚好倒影在水里,像不像一支正在醮墨的毛笔呢?四方塘旁有一排低矮的房屋,以前是茅厕,共有五间,所以叫“五连厕”。古代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五个茅房连在一起,集中让肥水流在自己田里。这也是古代村落建造过程中极其普遍的。
从这里进巷道,我们就将进入新叶古村的核心区域了。新叶古村现在还完整保存了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庙、古阁及200多幢明清建筑。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对此赞赏有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古建筑研究所所长陈志华教授认为:“新叶是中国东南部最典型的农耕文化村落”、 “中国最大的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教授评价更高,他认为;“新叶是中国古村落的活标本”。当然,也许有游客朋友会问,新叶古村为什么能保留如此完整的古建筑群呢?这一问题,陈志华教授在他的专著《新叶村》作了回答。他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地理位置原因。因为新叶村太偏僻,太封闭,对外面的世界变化了解不多;二是宗法制度森严。新叶村是按血缘聚落的村落,宗法观念很强。认为:祖宗留下的房屋是不能随便拆掉的。即使自然倒塌或水、火灾害毁坏了,也要在原基地上重新建造;三是商品经济不发达,住宅更新的速度很慢。正是这三个原因,使新叶古村能保留如此完整的古建筑群,并成为现代的宝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