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美丽端庄、高贵典雅、聪慧善良、自然真诚、又富有激情,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美貌和深刻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思想、感情、才智、品德等方面都远远高于当时一般的贵族妇女。
安娜的觉醒和爱情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只局限在本能欲望的层面上。她的一见钟情,带有浓重的“本能原欲”色彩,而紧接着的,则是这种狂暴本能的宗教压服。
换句话说,安娜性格的矛盾,正是托尔斯泰本人疯狂的纵欲与激烈的宗教否定之间矛盾的体现,而作者的这种性格分裂和矛盾又是分裂性民族文化在小说中的反映。
渥伦斯基
文中的渥伦斯基同样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自小丧父,一方面具有聪明、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等优点,另一方面也具备爱慕虚荣、寻欢作乐、追求功名等纵垮习气。
他对安娜的爱是真诚的,为了能经常同安娜在一起,甚至拒绝了一项关系到他前程的重要任命;在他感到他们的爱有可能结束时,甚至不惜开枪自杀。
然而每个人的观念都是不同的,当他们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后,安娜甘守寂寞,而渥伦斯基心中空虚贫乏的生活与其不甘寂寞的心理发生了冲突,最后他妥协了,开始关心“自治委员会”“议会选举”之类的上流社会活动,对安娜的爱也越来越冷淡了。
卡列宁
卡列宁在文中被塑造成了一名典型的封建官僚形象,在他的叔叔—一位先皇宠臣的抚养下长大,接受的是全套的封建贵族教育,因而“一个心思地追求功名”。长期的封建官场生涯己经腐蚀了他的心灵,使他思想僵化、感情麻木、虚伪庸俗、墨守成规。
扩展资料:
在《安娜·卡列宁娜》中,托尔斯泰是通过两条情节线索展开小说的,有人认为这两条线索缺乏联系,这部书是两部小说的撮合。托尔斯泰本人批评了这种意见,指出这大概是由于“在浏览小说时,没有看出它的内在内容”所致。
表面上看,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的精神探索两条主线平行独立的发展,缺乏内在联系,但事实上它们是巧妙地联结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独特之处,它表现出作者谋篇布局上的填密与严谨。
-安娜卡列尼娜
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本书,因为这是我在某图书馆读完的最后一本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盖茨比的人,出身贫寒,年轻时偶然从军,邂逅了一个叫黛西的女人,之后盖茨比被迫上战场,两人分开。经年后,盖茨比成功跻身上流社会,掷千金只为寻回遗落在岁月长河中的爱情,但佳人心已从珍珠变成鱼目,而盖茨比也因此葬送了性命。
这本书是人人都夸赞的好书,可我却没有看出它的好,可能是阅历不够吧。书中到第55页主人公才正式出场,而我看这个版本一共才214页,还算上了序言和作者生平,所以这个铺垫未免也太长了,等的我都快睡着了。不过,这是我刚看完时的感受,现在过去了几天,再回头我发现作者这个铺垫不仅仅是简单介绍故事背景、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侧面烘托盖茨比的富贵,其实也描述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得后面情节的发展有了必然的理由。
盖茨比的死是不可逃脱的命运使然。因为他太过赤诚,以至于无法容于世。怪不怪黛西?我责怪过,因为盖茨比是为她顶的罪。可是,这是盖茨比心甘情愿做的。曾经,我觉得盖茨比好傻,从底层奋斗到上流社会,历尽世事沉浮,早已练就火眼金睛,为什么还是看不穿黛西?重逢初时,那么小心翼翼,我甚至脑补了中年的盖茨比笨拙的接待黛西的场景,一个大叔在美妇人面前,缩手缩脚,像个孩子。现在回想起来,想要微笑又有点想哭,我们在自己渴望已久的心爱的人或物面前,不也是这样的吗?所以,盖茨比不是没有发现黛西的变化,只是等的太久了,所以不忍心戳破自己的梦。就当,她还是我最心爱的那个姑娘吧,笑容明亮,眉眼温柔,乐观善良。努力半生,皆是为她,也不是为她,毕竟那也是我的爱情啊。爱情,不就该是这个样子吗?“情不知所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我为她死,也是为了成全我啊。
盖茨比的父亲和我们的父亲很像,他给我们展示了另一个盖茨比,还叫吉米的盖茨比。吉米和我们的高中生好像,聪明有目标且肯努力,严于律己。吉米的死无疑是一个打击,对他的父亲,对他的原生家庭。而他的父亲则不问缘由,相信盖茨比,为他骄傲,我觉得盖茨比在亲情上是幸运的。友情上,死后门前冷落,沃夫辛的话,很现实残酷,但也不无道理,“朋友在世时,就该对他好一点,不要等他死了才表达善意”。
让我有强烈共鸣的是书的第65页有很长一段“我”也就是尼克的内心独白。很多时候我好像也是这样,喜欢处在喧嚣之中,看别人狂欢,兴起时也会参与,但仍然感到孤独。
盖茨比给尼克的请柬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勿却是幸”,很有意味。尼克不推却盖茨比的邀请是盖茨比的幸运,另一方面,盖茨比在命运和爱情面前不退却,不也是一种幸运?
〔俄—苏〕普希金《达吉雅娜给奥涅金的信》爱情诗鉴赏
〔俄—苏〕 普希金
我还能说什么——还要怎样呢
现在,我知道,您可以随意地
用轻蔑来处罚我。
可是您,对我的不幸的命运,
哪怕存着一点点怜悯,
请您不要舍弃我吧。
相信吧,我的害羞
您是无论如何不知道的,
如果我有什么希望,
那就是尽管稀少,尽管一个星期只一回,
在我们的乡村里能够看见您,
为的只是听听您的谈话,
对您说上一个字,以后就老是想着,
日夜的想着这桩事,
直到重新会面的时候。
可是听人说,您讨厌别人;
在偏僻的地方,在乡村里什么您都气闷,
而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
可是我们是真心诚意地喜欢您。
为什么您来访问我们呢
在偏僻的没有人来的乡村里
我决不会知道剧烈的痛苦。
没有经验的灵魂的激动
将来平定之后谁能知道呢
我会找一个合意的朋友,
做一个忠实的妻子
和一个贤德的母亲。
别人啊! ……不,在世界上无论是谁,
我的心也不交给他了!
这是神明注定的……
这是上天的意思! 我是你的;
我的一生原来就保证了和你必定相会;
我知道,你是上帝派到我这里来的,
你是我的终身的保护者……
你在我的梦里出现过,
虽然看不见,你在我已经是亲爱的,
你的奇异的目光使我苦恼,
你的声音在我的心灵里
早已就响着了……不,这不是梦!
你一进来,我立刻就知道了,
完全昏乱了,羞红了,就在心里说:这是他!
不是真的吗 我听见过你的:
当我帮助穷人
或是做祈祷来安慰
烦恼的灵魂的痛苦的时候你
不是悄悄地和我说过话吗
并且就在这一会儿,
不是你吗,亲爱的幻影,
在透明的黑暗里一闪,
轻轻地向枕边弯下身子
不是你吗 带着安慰和爱,
低低地对我说了希望的话。
你是谁,我的天使和保护者,
还是奸诈的诱惑的人:
解答我的疑惑吧。
或许,这一切都是空想,
都是没有经验的灵魂的梦幻!
而且注定了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可是随它怎样吧! 我的命运
从现在起我交给你了,
在你面前我流着泪,
恳求你的保护……
想象一下吧,我在这里是一个人,
谁也不了解我,
我的理智昏乱了,
我应当默默地死掉的。
我等待着你:看我一眼,
复活心的希望吧,
或者打断我的苦痛的梦,
啊,每份所应得的责备!
结束了! 重读一遍都害怕……
我害羞和恐惧得不得了……
可是你的名誉是我的保障,
我大胆地把自己信托给它……
(吕荧 译)
《塔吉雅娜给奥涅金的信》选自普希金的名著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诗体小说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前所未见的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及贵族中进步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别林斯基为此称它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普希金的创作从此完成了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小说也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说描写了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因为厌倦了上流社会那种每日在剧院舞会厮混,或是宴饮作乐、灯红酒绿的空虚乏味的生活,为了继承伯父的遗产,来到乡间,结识了邻居女地主的长女塔吉雅娜。乡居的塔吉雅娜对他一见倾心,就主动给他写了这封真挚热烈,感人至深的示爱信,但奥涅金把她视同上流社会中一般浅薄女郎的谈情说爱,高傲地拒绝了塔吉雅娜纯真的爱情。后来奥涅金又因浅薄的虚荣心作怪和连斯基发生争吵,导致决斗,杀死了他的好友、塔吉雅娜的妹妹奥尔加的未婚夫,这个有才华的留学归来的年轻诗人。为此他被迫远行。在漫游全国九年之后,奥涅金又在彼得堡邂逅已成贵妇,已成上流社会社交明星的塔吉雅娜。这时,奥涅金突然狂热地追求塔吉雅娜,但遭到她冷静的拒绝。普希金通过这个爱情故事,深刻地提出了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问题。这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
塔吉雅娜是个性格文静,内向、深沉,有教养的地主**。她自幼深受其奶母的影响,钟情于民间文学和民间习俗。她为人真诚、淳朴。她主动写给陌生异性的信,其风格也一如她的为人。塔吉雅娜深知,在她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社会人生,采取这样的主动求爱的行动,在名誉上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最起码“您可以随意地/用轻蔑来处罚我”。但这是她那“没有经验的灵魂”经历了“剧烈的痛苦”之后必然会有、也是应该会有的情感流露。她以极大的努力抑制了自己少女的羞怯之心,抛弃了自己的沉默,勇敢地坚决地向她梦寐以求的亲爱的意中人剖露衷曲,而不是像上流社会那些善于装腔作势的妇女那样扭捏作态。塔吉雅娜对心上人寄予的希望是十分朴实而低微的:她只希望能够“一个星期只一回”看见他,听他的谈话,和他说上一个字,然后就日夜咀嚼这幸福而甜蜜的回忆。她从旁人的嘴里听说他“讨厌别人”,对什么“都气闷”(时代的“忧郁症”)。她为自己故乡这个“实在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让他开心,而表示由衷的歉意,但她极其纯朴地善意地表白:“我们是真心诚意地喜欢您”的。
如同别人一样,塔吉雅娜也是从小就在吮吸传统观念的乳汁中滋养成长的。她相信命运,相信神明的意志,所以直感地认定奥涅金出现在她的身旁,就是“你是上帝派到我这里来的”! 而且是“上天的意思”、“你是我的终身的保护者。”早在奥涅金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造访之前,塔吉雅娜那早已萌动的青春的 中就已多次地在她梦中出现过这个“亲爱的”人儿。在梦里,他那“奇异的目光”使她苦恼,他的声音使她心灵震颤。如今,奥涅金出现了,她的潜意识立刻就准确无误地判断出:“这是他!”而且从现实中他的进入她的生活领域,进而印证了梦幻中的确实存在。从现实回忆到梦境,从梦境回归现实;又从现实印证梦幻,再从梦幻进入现实;从似曾相识到亲切的会晤;时时处处,无不有“他”的存在和频频出现。这使她兴奋,使她激动,使她浮想连翩,心响往之。但是,突然间她冷静地深思一个严肃的问题:“你是谁,我的天使和保护者,还是奸诈的诱惑的人”
我们不要忘记,塔吉雅娜自称“我在这里是一个人,谁也不了解我”。她生活在拉林家,但她的性格不合世俗,和她的父母妹妹都格格不入,只有她的乳母一人才是她心灵的依托。乳母给予她的来自民间的种种精神滋养,使她受到了人民的美德的薰陶;而阅读启蒙作家的著作和浪漫主义的小说,则使她响往自由和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理想,追求爱情幸福,就表现了她的勇气和民主思想的觉醒。她把她内心种种美好的追求凝聚成为一个“他”。她把自己珍贵的少女的名誉和尊严都信托给这位陌生的男子,未免有些冒失,但反之也表明她绝无虚情假意、逢场作戏,有的是一片至诚。遗憾的是塔吉雅娜所遇的并非其理想人儿,奥涅金白白辜负了她这番比黄金还更宝贵的真情。而奥涅金读信后对塔吉雅娜表现的傲慢和教训更使她寒心。对待这封信的两种不同态度,就鲜明地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心灵。
这封信分四段。首段用极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收信人表白了写信者是经历了如何的思想斗争,才坦诚地表达她的希望和对他真诚的欢迎。第二段突然话锋一转:“为什么您来访问我们呢”如果没有“您”的来访,那么就不会一石击起千层浪,心灵的波涛也绝不会汹涌激荡,“我”那“没有经验的灵魂”也绝不会经受“剧烈的痛苦”,而一如常人,按照生活的常规去做一个贤妻良母了。第三段一开始就信誓旦旦地申明:既然是“你”已经来到了我的身旁,那么“在世界上无论是谁/我的心也不交给他了”!因为他的出现,在梦境、在幻觉、在现实中,她早已有了一见倾心的爱情心理基础。在这里,“我”的情绪因爱情的激动而达到 ,语调由平稳变为急促,语句也反复论辩求证,语词称谓也由生疏客气的“您”而自然转变为亲密的“你”。只不过刹那间她还有一丝疑惑,你到底是我的天使呢,还是恶魔! 但一切都豁出去了,我把我的命运交给了你去主宰,现在我唯一的只能是恳求你的保护。此时此刻,我只能像一双听任宰割的羔羊出现在你的面前了。从第三段末尾至第四段,语调又重归平稳,语句又由首段的羞怯变为沉重,这表明写信人对自己命运的祸福去从都无力把握。
普希金在这封信里清晰地写出了写信人的心理轨迹。从她开始时羞答答地向他表示的希望,到提出反问,到激烈的争辩,到最后顺从的企求,这一心理历程就活画出一位不谙世故的乡村姑娘对来自名都大邑的“白马王子”的倾慕与忘我呈献之情。这既是塔吉雅娜的幼稚、单纯、真诚的表现,也正是她十分可贵、可爱之处。这些对来自彼得堡上流社会的奥涅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他对它的不予珍重、未予珍惜,就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生活道路。普希金所精心塑造的“俄罗斯的灵魂”——塔吉雅娜的精神风貌在这里却得到了升华。
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875—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和卡列宁、渥伦斯基之间爱情、家庭和婚姻纠葛;一条是列中译本《安娜·卡列尼娜》封面文和吉提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她和年轻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后者被她的美貌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渥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在一次和渥伦斯基口角后,她感到再也无法在这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卧轨自杀了。小说揭露了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家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